生物实验报告单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2
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目的要求:
1.了解鱼各种鳍的作用。
2.设计探究鱼各种鳍在游泳中不同作用的实验方法。
3.体会珍爱生命的情感;继续培养实事求是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材料用具:
1.两条同样大小的活鱼
2.玻璃缸或盛水的容器
3.棉线
4.泡沫夹板
5 . 清水
实验注意事项:
1.保证所观察的鱼必须是在活的状态下进行;
2.两条鱼交替做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步骤:
1.提出问题:
鱼的背鳍在游泳中起到什么作用?
1.5. 做出假设:
鱼的背鳍在游泳中起到保持平衡的作用
1.制定并实施计划:
将两条鱼分别放入盛有清水的两个鱼缸中,让甲保持自然生活状态,将乙的背鳍、胸鳍、臀鳍、腹鳍、尾鳍捆扎(分组进行,每组选择一、二种鱼鳍捆扎),作为实验组,观察两个鱼缸中的鱼的游泳状态,并记录。
讨论并得出结论:
如果捆扎鱼的(),它在游泳时
(),说明鱼的()的作用是()。
综合各组不同的探究结果完成下表:。
鱼鳍类型想一想,各种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背鳍保持平衡尾鳍产生前进的动力,打算前进的方向臀鳍保持平衡胸鳍保持平衡,转换方向腹鳍鱼体左右摇摆不定,不能把握平衡保持平衡试验一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目的要求】1.生疏鱼的外形;了解鱼各种鳍的作用。
2.设计探究鱼各种鳍在游泳中不同作用的试验方法。
3.体会珍爱生命的情感;连续培育实事求是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方法步骤】腹鳍保持平衡3.设计试验方案进展探究试验操作步骤观看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背鳍失去平衡而侧翻,仍能游动保持平衡尾鳍鱼前进受阻碍,而且不能转弯产生前进的动力,把握前进的方向臀鳍鱼体略有倾斜,仍能游动保持平衡胸鳍鱼体左右摇摆不定,不能把握平衡保持平衡,转换方向4.全都,缘由可能是:鱼的个体有差异,试验操作有差异。
结论:胸鳍,腹鳍,背鳍能维持鱼体身体平衡;尾鳍有产生前进的动力和把握前进的方向【试验作业】1.通过试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将鱼的胸鳍或腹鳍捆绑固定后,鱼体左右摇摆不定,不能把握平衡,可见胸鳍或腹鳍起平衡的作用;胸鳍还有转换方向的作用。
(2)当鱼的背鳍被捆绑后,鱼体会因失去平衡而侧翻,不能维持鱼体的直立状态,可见背鳍对鱼体的平衡起着关键的作用。
(3)通过捆绑鱼的尾鳍或模拟试验,证明鱼的尾鳍可以产生前进的动力,同时还可以把握运动的方向。
2.不完全。
自然界中大多数鱼类的运动主要靠躯体的左右摇摆,击动水流,产生运动的动力,各种鳍在鱼的运动中起关心作用。
只有极少数的鱼,如海马只靠背鳍的摇摆而向前运动【问题争辩】模拟试验的优点是:(1)可以解决不能或不便用直接试验方法解决的难题;(2)模拟试验可以提高效率,大大节约资源、资金和时间。
模拟试验的缺点是:其争辩结果易受模型的局限,得出的结论不肯定完全牢靠。
一般来说模型与试验对象的相像程度越高,试验的效果越好。
试验二饲养和观看蚯蚓【目的要求】1、设置一个适于蚯蚓生存的环境并饲养蚯蚓。
2、观看蚯蚓的外部形态。
3、观看蚯蚓的运动。
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实验报告1. 概述鱼类的鱼鳍一直是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鱼鳍在鱼类生存、繁衍和捕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其具体作用和原理一直备受关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的探究,以了解鱼鳍在水中运动中的物理原理和生物学功能。
2. 实验设计为了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我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2.1 实验材料- 一条成年鲤鱼- 一块大型水族箱- 摄像设备- 实验记录表2.2 实验步骤1. 将鲤鱼放入水族箱中,观察其游泳状态2. 通过摄像设备记录鲤鱼在水中的游泳过程3. 对比分析鲤鱼在不同游泳状态下的鱼鳍运动和身体姿势4. 根据观察和记录,总结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和运动原理3.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出了以下实验结果:3.1 鲤鱼在追逐食物或避开捕食者时,鱼鳍运动频繁3.2 鲤鱼在悠闲游泳或长距离游泳时,鱼鳍运动相对稳定3.3 鱼鳍的摆动与鲤鱼身体的姿势和速度密切相关4. 结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4.1 鱼鳍在游泳中起到平衡和稳定身体姿势的作用4.2 鱼鳍的摆动可以提供推进力,促使鱼类前进4.3 不同类型的鱼鳍适用于不同方式的游泳,体现了生物学适应性的原理5. 个人观点和理解鱼鳍作为鱼类身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游泳中发挥着多重作用,包括稳定身体姿势、提供推进力等。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了鱼鳍的多功能性和生物学适应性,这不仅对我们理解水生动物的生活方式有重要意义,也为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结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究,对鱼类游泳行为和生物学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本实验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也期待未来能开展更多类似实验,加深对鱼类生物学特性的认识。
对于鱼类而言,鱼鳍是其具有重要功能的特殊结构之一。
鱼鳍虽然在外观上看起来简单,但在实际的游泳过程中,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八年级上生物实验报告汇总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报告探究目的:1、通过探究,加深对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认识。
2、学会自制鱼的模型代替鱼进行探究,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探究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鱼如果缺了鳍可以在水中自由游动吗?鱼的各个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背鳍)在游泳中各起到什么作用?2、作出假设:鱼如果缺了鳍不可以在水中自由游动。
3、制定计划:分别用细绳绑住鱼的各个鳍,观察其有什么失控行为行为。
准备材料:鲫鱼两条,玻璃缸一口,细纱布一条,数码相机一台,橡皮筋数条,火柴盒一个。
4、实施计划:(1)、用细纱布绑住鱼的背鳍。
现象:鱼的身体向两侧倾斜,并且靠在玻璃缸一侧不再游动。
(2)、用细纱布绑住鱼的胸鳍。
现象:鱼的运动不协调,身体不稳定,数秒后侧翻在鱼缸中。
(3)、用细纱布绑住鱼的腹鳍。
现象:鱼的运动也不协调,身体不稳定,向一侧倾斜。
(4)、用细纱布绑住鱼的臀鳍。
现象:鱼的运动同样不协调,但是仍然能缓慢游动。
(5)、用细纱布绑住鱼的尾鳍。
现象:鱼不能转弯,只能直着游动,而且容易向一侧倾斜。
5、得出结论:1、鱼背鳍的作用是保持平衡。
2、鱼胸鳍,腹鳍,臀鳍的共同作用是使运动协调。
3、鱼尾鳍的作用是掌握方向。
讨论:1、鱼在游泳时,各个鱼鳍起什么作用?背鳍和臀鳍:垂直波动,维持鱼体直立尾鳍:左右摆动,推动鱼体前进胸鳍:当尾鳍不运动时,胸鳍向鱼体两侧张开,作前后摆动时,鱼体前进;一侧胸鳍摆动时鱼体向不动的一侧转弯腹鳍:摆动范围不大,向两侧略展,保持鱼体稳定2、什么叫模拟实验,与实验法相比,模拟实验的方法有哪些缺点和优点?用易找到的材料用具模仿真实的情况进行实验,模拟试验准确度不是很高,不过优点是花费少,简单,易于操作2饲养和观察蚯蚓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设置一个适合于蚯蚓生存的环境并饲养蚯蚓。
2、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3、观察蚯蚓的运动。
材料用具:活蚯蚓,玻璃板,糙纸,棉球,放大镜,制作饲养蚯蚓装置的材料用具。
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制作人:龙杰仪谭惠儿龙杰浚初二(3)班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汇景实验学校你曾经与鱼嬉戏过吗?看着那些美丽的鱼在水里自由自在的玩耍,可能你会忍不住去抓一条,但鱼却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灵活的躲开你的追捕。
鱼是怎样控制游动的方向呢?提出问题1.鱼有多少种鳍?分别叫什么?2.鱼的尾鳍在鱼游泳时起什么作用?活动目标1.运用试验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2.根据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制定探究活动方案。
作出假设鱼的尾鳍在鱼游泳时起前进作用。
讨论探究思路方案一:直接观察。
方案二:把鱼鳍剪掉,拿另外一条鱼与该鱼对比,看该鱼有什么失常表现。
方案三:用细线或木板分别捆扎鱼的各个鳍。
方案四:制作鱼的模型,拿模型来做实验。
步骤1.选择方案三。
2.选取材料:两条活鱼,纱布,木板,鱼缸(水池)。
3.选择一条活鱼,用纱布,木板,细线捆扎鱼鳍。
4.将该鱼小心放入鱼缸或水池,同时再放入另外一条没用进行捆扎的活鱼,观察记录两者的游泳状态,比较有无“鱼鳍”摆动时的运动状态。
5.6.用同样的方法捆扎其他鱼鳍,进一步观察其他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注意事项1.捆扎时,不要过于用力,动作要轻缓,以免使鱼受伤。
探究结果1.通过观察,我们作出的假设得到了证实。
2.根据本小组的观察:胸鳍和腹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还有转换方向的作用。
将鱼的胸鳍或腹鳍捆扎后,鱼体左右摇摆不定,不能掌握平衡。
背鳍对鱼体的平衡起关键作用,被捆扎后会失去平衡而侧翻。
通过捆扎鱼的尾鳍,证明背鳍可以产生前进的动力,还可决定运动的方向。
结论1.鱼有5种鳍,分别是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
2.鱼的尾鳍的作用是产生前进动力。
探究鱼鳍在鱼类游泳中的作用
青州市口埠初级中学 青州市 262513
创新实验目的:为了让同学们更形象、更生动地了解鱼类的各种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实验仪器及用品:活的金鱼、纱布、硬纸板、细铜丝、玻璃器皿
实验装置图及说明:
参照组 实验组
实验操作:
1、提出问题:各个鱼鳍在鱼类游泳中有什么作用?
2、作出假设:尾鳍能够产生前进的动力;背鳍和臀鳍能够使鱼垂直波动,维持鱼体直立;胸鳍能够改变鱼前进的方向;腹鳍能够保持鱼体稳定。
3、制订计划:用活鱼做实验,用纱布、硬纸板和细铜丝捆绑鱼的各个鳍来观察。
4、实施计划:(1)梱绑鱼的尾鳍,观察到鱼不能前行;(2)捆绑鱼的背鳍和臀鳍,观察到鱼开始失去平衡,不能保持垂直,开始倾斜;(3)捆绑鱼的胸鳍,可以观察到鱼不能转弯;(4)捆绑鱼的腹鳍,观察到鱼失去平衡。
5、得出结论:鱼的尾鳍能够产生前进的动力;背鳍和臀鳍能够使鱼垂直波动,维持鱼体直立;胸鳍能够改变鱼前进的方向;腹鳍能够保持鱼体稳定。
实验创新点及其意义:在不伤害鱼的情况下,
更直观地让同学们观察到了各个鱼鳍在鱼类游泳中的作用,使同学们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初一六班刘曙光。
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在生物圈中,水中生活的动物鱼类其数量共约21625种,遍布世界各地。
是最成功的一类水生动物。
因此,借助本节内容有必要通过探究性实验活动,使学生真正认识和体会鱼类的主要运动器官----鳍,在鱼的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科学实验方法的严谨和科学性,帮助学生走近科学、树立探究生命奥秘的信心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鱼的外部形态,学生进一步理解鱼类适应水生环境的特点,并了解各种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学生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设计实验方案,在小组实验过程中,提高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体会到珍爱生命的情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的精神;通过知识的拓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和爱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1. 学会观察鱼的外形,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并总结各种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2. 实施个性化探究实验方案。
教学关键(分析探究实验过程中的难点) 1. 学会设计探究性实验方案并实施。
教学关键处理在准备实验中考虑到学生操作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和易犯的错误,课前录下“实验注意事项”,制成课件展示,保证学生课上实验的顺利进行。
四、教学方法设计教师适时引导,创建民主、平等、融洽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分析和总结来获得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
五、教学媒体设计探究性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程序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教 师学 生课前准备 1.指导编组,准备教具。
2-3人一组,每小组活鱼(锦鲤鱼或金鱼、鲫鱼)2条、透明鱼缸或水槽2个、托盘、各种固定鱼鳍的材料(如各种形状的塑料板、橡皮圈、曲别针、夹板针、布片、纱布等)、长滴管、滴瓶(内装稀释红墨水)。
组织设计“探究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方案和有关实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