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放射治疗常用32P敷贴,适用于皮内型毛细血管瘤,因 其瘤内有丰富的较幼稚的内皮细胞,这些细胞对放射线较 敏感。但放疗有一定的副作用,应慎用。
12
4.激光治疗常利用Nd:YAG激光热凝固作用进行血管 瘤治疗。
5.糖皮质激素治疗作用机制为糖皮质激素可竞争性结 合血管瘤内的雌二醇受体,从而抑制血管瘤的生长。
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现颈部呈点状或片状发红,略高出 皮肤,边界清楚,压之不褪色。随着年龄的增大,病变范围 缓慢扩大或无明显变化。海绵状血管瘤者,多在婴幼儿期 发生病变,但因病变深在,早期不易发现,至儿童甚至成年 期才发现,主要表现为病变部位皮肤隆起呈紫蓝色,质柔 软如海绵,边界不清,压之褪色。侵犯咽、喉等深层组织 者,可出现吞咽及呼吸困难等。
10
【诊断】毛细血管瘤诊断较容易。海绵状血管瘤有时
须与淋巴管瘤鉴别,穿刺抽获血液,即可作出诊断。临床上 发现颈部海绵状血管瘤常同时伴有口腔、咽、喉部粘膜病 变,故应常规进行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检查,以了解咽、喉 病变情况。MRI检查有助于了解肿瘤侵犯深层组织情况。
11
【治疗】
1.冷冻治疗
2.硬化剂注射 应用硬化剂行血管瘤内多点注射。注 意每次注射剂量不可太多,范围不宜太广,以免引起局部坏 死、感染及远处血栓。
(2)扁桃体恶性肿瘤:常转移至领下及颈深上淋巴结。扁桃体肉 瘤及淋巴源性恶性肿瘤最易出现早期淋巴结转移,与鼻日困癌相似, 常以颈部肿块为首发症状就诊。肿块质硬,固定不活动,生长迅速,除 非继发感染,一般无压痛。
16
(3)下咽癌:多为分化程度较差的肿瘤,下咽部淋巴组织 丰富,较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早期常转移至同侧颈动脉三角 区颈深部淋巴结,少数转移至气管旁及锁骨上淋巴结。
部恶性肿瘤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