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停车场课程设计说明书

地下停车场课程设计说明书

地下停车场课程设计说明书
地下停车场课程设计说明书

河南城建学院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课程设计

说明书

课程名称: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

题目: 南门家属院地下停车场的规划设计

专业: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学生姓名: 鲁桂强

学号:

指导教师:

开始时间: 2014 年 12 月 29 日

完成时间: 2015 年 01 月 11 日

课程设计成绩:

学习态度及平时成绩(30)技术水平与实际

能力(20)

创新(5)说明书撰写质量(45)

总分

(100)

等级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2 -

1.1地下停车场特点........................................................................................................... - 2 -

1.2地下停车场规划步骤................................................................................................... - 2 -

1.3地下停车场规划要点................................................................................................... - 2 -

1.4开发地下停车场的目的............................................................................................... - 2 - 第二章教学区现状调查与分析................................................................................................ - 3 -

2.1 实例介绍.................................................................................................................... - 3 -

2.2实例分析....................................................................................................................... - 4 - 第三章停车场的选址................................................................................................................ - 5 -

3.1 总图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 - 5 -

3.2 教学区区停车场规划................................................................................................ - 5 -

3.3 总的形状、建筑面积说明.......................................................................................... - 6 -

3.4 功能区划分及面积说明.............................................................................................. - 7 - 第四章停车场主体平面设计.................................................................................................... - 9 -

4.1 设计的基本要求.......................................................................................................... - 9 -

4.2停车区的划分及面积估算........................................................................................... - 9 -

4.3 车位及行车通道的平面设计...................................................................................... - 9 -

4.4 停车场坡道的设计.................................................................................................... - 13 -

4.4.1坡道的形式....................................................................................................... - 14 -

4.4.2 坡道的技术参数............................................................................................ - 15 -

4.4.3汽车坡道设计数量........................................................................................... - 17 -

4.4.4停车场层高设计............................................................................................... - 18 - 第五章消防、通风排烟和排水系统...................................................................................... - 19 - 第六章结论............................................................................................................................ - 21 - 参考文献.................................................................................................................................... - 22 -

前言

正如城市发展规划大师们所说的那样: “19 世纪是桥的世纪, 20 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 未来的21 世纪则是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由于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 许多城市活动高度活跃的地方提供停车场的能力早已远在最低需要能力以下, 而停车的要求继续增长, 致使上海、深圳等地平均每3 辆车有一个车位。这使大片的绿地和社区道路夜间被越来越多的小汽车占据, 传统宁静的环境受到破坏, 也破坏了原有的人文景观, 于是人们不得不考虑利用地下空间停放私人小汽车问题, 在高层建筑、城市广场、居住小区的地下, 修建一层或多层地下停车库, 以解决大量停车的问题势在必行。

针对我校园停车场组织和规划的滞后导致停车泊位的紧缺和停车的随意性等校园交通问题。本着解决人流高度集中的校园,合理地组织和规划停车场、利用好有限的校园停车资源、消除由此产生的交通安全隐患等校园道路交通规划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为例,根据校园内机动车的流向和流量提出了校园停车场的组织规划方案,为解决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校园停车资源提供参考。所以本次课程设计从节约土地和环境保护方面等综合考虑拟在南门家属院规划附建式地下停车场。

- 1 -

第一章绪论

1.1地下停车场特点

1、提供车位多,节约地面空间,具有深远经济意义;

2、地下汽车库位受限制较小;

3、解决机动车停车难的问题;

4、地下停车设施的综合效益明显、安全可靠不影响城市交通;

5、地面车库与地下车库造价比为1:2.6~1:2.8;

1.2地下停车场规划步骤

1、城市现状调查;

2、城市地使用及开发状况

3、机动车发展预测;

4、原城市停车场和车库规划;

5、编制预建停车场的规划方案;

1.3地下停车场规划要点

1、结合城市规划,以市中心区向外辐射;

2、规划地址要选择交通流量大的地段;

3、考虑地上地下停车的比例关系;

4、停车设施有一定余量或扩建的可能性;

5、与旧区改造相结合;

6、控制停车者到达目的地的距离不大于0.5km;

1.4开发地下停车场的目的

缓解地面上的交通压力,可以节约土地,消除校园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有效

- 3 - 地分配地面上的建筑与空间资源;提高校园的通行能力。

第二章 教学区现状调查与分析

2.1 实例介绍

以下三份表分别是2009年至2012年年期间对办理校园机动车通行证、校园机动车停车泊位数的发展和校园交通事故三个方面的数据进行的汇总统计,由此我们可以对高校近几年的校园交通状况有一个十分清晰的认识。

表2-1 2009年—2012年办理校内机动车通行证情况统计

类别

年度

校机关、院系 工作用车 教职工 校内企业 校外 合计

9年

86 75 34 432 627 10年

113 126 79 536 854 11年

206 347 136 764 1453 12年 381 486

213 1204 2284 表1-1说明了随着学校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进入校园的机动车数量迅速增长,尤其是教职工私家车和来校培训学员的车辆成倍增长,固定来车2010年比2009年增长163%,2011 年比2010年增长216%,2012年比2011年增长331%,而且在未来的几年里,这个增长速度只会处于一个相对攀升的态势。

表2-2 2009年—2012年校内机动车停车泊位的数量统计

类别

年度 专用停车场

道路两侧 各单位内部 合计

180 年 279

499

825

表2-2说明了随着校园机动车的不断增加,校园机动车的停车压力不断加大,机动车占道停车现象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校园交通安全。学校交通问题已引起了学校领导的重视,近几年来学校也投入了一定的经费加快了对道路、大楼周围环境的改造,拓宽了道路,增加了停车泊位,并建造了机动车专用停车场,停车场从2000 年0泊位发展到2003 年187个泊位,。但是从统计数据来看,校园停车泊位的增加还远远跟不上校园机动车的发展速度。因此,学校还应加大对校园交通硬件设施的进一步投入。

表2-3 2009年—2012年校内交通事故数量的统计年度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数量(件) 4 7 11 13 表2-3说明了校园机动车的大量增加和停车泊位的有限,造成了机动车违章行驶、停放现象的突出,导致了校园交通事故的频频上升。虽然在2003年学校加大了对交通设施的投入,保卫部门也加强了交通管理力度,并限制了外来机动车进入校园,但仍发生了13起大小交通事故。

2.2实例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近年来随着我校的快速发展,校园机动车需求激增,校园交通,特别是校园停车面临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总体上看,校园的停车泊位缺乏,现有的机动车停车设施不能满足停车需求。在建校初,由于未充分考虑停车需求和未来年的机动车增长趋势,对停车设施的建设缺少科学的规划与管理,校园内只在新建成的十号楼等几处有规划建设的停车位,其它只是在部分建筑物周围划出的停车范围,但这远远不能满足现有的停车需求,致使多数教职工将车随意停放,有的甚至直接停在楼门口,导致下课高峰期人流拥挤,与校园环境极不协调,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路边停车比例过大,车辆停放对原本较窄的道路通行影响很大。

三:交通组织的无序性和停车的随意性,造成了一定的交通混乱。

四:停车管理措施不完善,无有效的机动车辆停车管理制度及合理的统筹安

排。

2.3 解决方案

根据校园内机动车的流向和流量提出了校园停车场的组织规划方案,为解决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校园停车资源提供参考。所以本次课程设计从节约土地和环境保护方面等综合考虑拟在南门家属院规划附建式地下停车场。

第三章停车场的选址

3.1 总图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

总图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如下:

(1)场地的建筑布置、形式、道路走向、行车密度及行车方向;

(2)是否有其它地下设施,如地下街、地铁等;

(3)周围环境状况,如绿化、道路宽度等;

(4)是否有管线改造,工程与水文地质情况,如地下水位、土质等;

(5)出入口宜设在宽度大于6m,纵坡小于10%的次干道上;

(6)停车场应有明显的标志,并按规定设置标线;

(7)要考虑地面出入口一侧有至少两辆车位置的候车长度;

(8)单建式停车场要考虑车库建成后面部分的规划。

(9)车辆的可达性

车辆的可达性指汽车到达停车场的难易程度,可达性越好,停车场的吸引力也越大。主要由停车场出入口的设置情况决定。停车场出入口的位置、数量主要受道路等级和已有交通流状况的限制。连接停车场出入口与城市干道的道路,其通行能力必须能够承受停车场建成后诱增的交通量,并且当出入口发生排队等候时,连接停车场出入口和城市干道的道路应提供足够的空间。

3.2 教学区区停车场规划

高校园区由于建筑布局、各个建筑的功能、交通量大小及校园地形等因素,在规划停车场时要充分的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综合未来年的停车需求,在不同

- 5 -

的区域采用不同形式的停车场,以满足需要。考虑到教学区三号楼、四号楼、六号楼与七号楼之间地面环境开阔,路线四通八达,便于行车且不易造成堵车现象;故本次课程设计选取在此区域修建地下停车场。方便教师和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具体地址见图3-1。

停车场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要求:

(1)按照学校规划确定的规模、用地、与学校道路连接方式等要求及停车设施的性质进行总体布置;

(2)停车设施的交通流线组织应尽可能遵循“单向右行”的原则,避免车流相互交叉,并应配备醒目的指路标志;

图3-1停车场停车场选址

(3)停车设施设计必须综合考虑路面结构、绿化、照明、排水及必要的附属设施的设计。

3.3 总的形状、建筑面积说明

此次设计的停车场的地面建筑的形状基本上是矩形,具体布置如附图1.所

示,停车场的建筑面积128882m ,停车区面积115292m 左右,辅助区总面积

13592

m (未包括行人通道)。

3.4 功能区划分及面积说明

根据设计提供的原始条件,对于附建式停车场,受地面建筑的平面柱网的较大限制,因此就选址上部原有建筑物柱网分布结合现有规范进行该停车场的柱网设计。

总图设计功能区包括:出入口、停车区、管理区、辅助区等。

(1)出入口:进出车用的坡道、地面口部及口部防护等。停车场周边道路交通流条件都会对停车场出入口组织设计产生不同影响。良好的出入口交通组织不仅可以为进出停车场的车辆提供高效服务,增加停车场的可达性,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由于出入口的设置对周边道路的交通带来的干扰,根据场地和规范要求设定两个出入口(出入口分布见图3-2)。

图3-2出入口分布

此次设计准备采用直线单车坡道,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表4.1.7中规定,坡度选用12%左右,入口1高长比值约为1:12;出口1高长比值约为1:10;入口2高长比值约为1:15;出口2高长比值约为1:12;并且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缓坡。直线缓坡段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3.6m,缓坡坡度应为坡道坡度的1/2。地面中部设置挡水段,同时搭建拱形雨篷。

(2)停车区:停车间、行车通道、步行道等

- 7 -

此次设计是在学校南门家属院楼与楼之间组成的矩形区域内,在考虑地面一定停车率的前提下,根据单位停车面积及考虑辅助设施面积,停车位面积设计为115292

m 左右。

(3)管理区:值班室、管理办公室、休息室、卫生间、楼梯间等。

值班室所占总面积设计为1442m ,管理办公室面积为722m ,便利店所占面积为722m ,卫生间所占的面积是1442m ,泵房所占面积为362m ,消防器材室所占的面积是182m ,楼梯间所占面积为1802m ,。

(4)辅助区:配电室、送风机房、排风机房、排烟竖井等。

设计面积分别为配电室:182m ,送风机房、排风机房设在地面送风机房所占面积为6×182m 排风机房所占面积为6×182m ,排烟竖井6×0.4m 。

- 9 - 第四章 停车场主体平面设计

4.1 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般以停放一台车平均需要的建筑面积作为衡量柱网是否合格的综合指标,并同时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适应一定的车型的停车方式、通道布置,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2)保障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遮挡和碰撞;

(3)尽量做到充分利用面积;

(4)施工方便,经济,合理;

(5)尽可能减少柱网尺寸,结构完整统一。

4.2停车区的划分及面积估算

停车区分为五个区,如附图所示:

(1)停车一区:建筑面积:18722

m 停放车辆数:44辆

(2)停车二区:建筑面积:28082m 停放车辆数:92辆

(3)停车三区:建筑面积:22952m 停放车辆数:90辆

(4)停车四区:建筑面积:25922m 停放车辆数:84辆

(5)停车五区:建筑面积:25922m 停放车辆数:74辆

共计384个停车位,每停一辆车需要的建筑面积:30.52m ,停车面积共计117122m 。 4.3 车位及行车通道的平面设计

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表3.0.1中的划分,此次设计的停车场属于第Ⅳ类防火,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地下停车场应设置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0002m ,根据原始条件可知,辅助区占据了约11762

m 左右的建筑面积,并且

总的建筑面积为128882m ,因此辅助区的一部分墙体还要充当防火墙。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规定:

(1)每个防火分区内的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如果停车场属于第Ⅳ类防火,可设置一个。

(2)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和楼梯间应分开设置,人员安全出口和汽车疏散出口也应分开设置。

(3)疏散楼梯应设置为封闭楼梯,并且宽度不应小于1.1m 。

(4)汽车疏散走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 ,同时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间距不应小于10m 。

根据已确定的条件(见图3-2):两个平时出入口(宽度6m 、紧急情况也可作为疏散口)间距不小于10m 。一个人员安全出口宽度1.2m,且与车辆疏散口分开设置,宽度不小于1.1m 。这些都满足上述规定。

停车区停放形式和行车通道的确定以及各自的设计要求按照《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要求:

(1)此次选择小型车作为地下停车场的设计依据下表4-1, 表4-1 车型尺寸参数

外廓尺寸(m ) 总长

总宽 总高 微型车 3.50

1.60 1.80 小型车 4.80

1.80

2.00 轻型车 7.00

2.10 2.60 中型车 9.00

2.50

3.20(

4.00) 大型客车 12.00

2.50

3.20 铰接客车 18.00

2.50

3.20 大型货车 10.00

2.50 4.00 铰接货车

16.50 2.50 4.00 可知:大型车的尺寸为(4.80×1.80×2.00)。

(2)典型的双向停车模式是在车道的两旁都布置车位,不管是垂直布置的还是成角度布置,垂直布置的模式占用的宽度最大。当车位布置从垂直向45°变项 目 尺 寸 车

化的时候,整个停车模式占用的宽度逐渐减小,但是当车位的布置角度增加的时候布置的效率会逐渐降低。设计的效率与每个车位的面积有关。同时考虑到柱网的布置,此次选择垂直式停车角和后退停车前进出车停驶方式,根据表5 可知:大型车通车道的最小宽度Wd为5.5m,垂直通道方向的最小停车带宽度We为5.3m,根据计算,此数据不能满足停车要求,所以取为6m,平行通车道方向的最小停车位宽度Lt为2.5m。

表4-2 机动车停车场设计参数

汽车库内的通车道宽度可由以下公式计算,但应不小于7.0m。本次设计通道宽度取6m。选取的依据如表4-2

表4-3 各种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

车型最小转弯半径(m)

小型车7.00

中型车10.50

大型车13.00

铰接车13.00

由表4-3中数据可知小型车的最小转弯半径为7.00,故本次设计最小转弯半径为8.4m 。

(3)根据表4-4中的参数确定停车间距,及汽车与墙、柱间的间距。

- 11 -

表4-4 汽车与汽车、墙、柱之间的间距

车长<6或 车宽<1.8

车长<6.1~8或 车宽<2.2

车长8.1~12或车宽<2.5 汽车与汽车 0.5

0.7 0.8 汽车与墙 0.5

0.5 0.5 汽车与柱

0.3 0.3 0.4 垂直式停车方式小型车车间最小净距为0.5m ,汽车与墙最小净距为0.5m ,汽车与柱间最小净距为0.3m 。

(4)根据上面的规定确定停车区的停车数量和行车通道尺寸(见附图2.停车场平面图)如下:总共可停放384辆车

停车一区:建筑面积:18722

m 停放车辆数:44辆

停车二区:建筑面积:28082m 停放车辆数:92辆

停车三区:建筑面积:22952m 停放车辆数:90辆

停车四区:建筑面积:25922m 停放车辆数:84辆

停车五区:建筑面积:25922m 停放车辆数:74辆

共计384个停车位,每停一辆车需要的建筑面积:30.52m ,停车面积共计117122m 。

(5)柱网规格为6m ×6m (柱网分布图见图4-1)。

图4-1柱网分布图

汽 车 尺寸 间 距 项目

柱网是由跨度和柱距两个方向上的尺寸所组成,在多跨结构中,几个跨度相加后和柱距形成一个柱网单元。

决定停车间柱距尺寸的因素有:

(1)需要停放的标准车型宽度;

(2)两柱间停放的汽车台数

(3)车辆的停放方式;

(4)一定车型所要求的车与车、车与柱(或墙)之间的安全距离和防火距离;

(5)柱的横截面尺寸或距离;

(6)总尺寸在结构合理范围之内,并尽可能取整数(以m为单位时,一般在小数点后取一位小数)。

结合停车场选址情况,确定柱间距为 6.0m×6.0m,边墙为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柱网只在停车区分布以减少多余面积的浪费和柱网布置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具体布置如图4-2所示。

图4-2 柱网布置图

4.4 停车场坡道的设计

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中型车为例),单车行驶3.5m,双车行驶7.0m。《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4.0m, 双行7.0m。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4.0m,双车道约为7.0m为宜。曲线坡道还应满足中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10.5m的要求。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

- 13 -

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曲线坡道还应在横向设计2%~6%的超高坡度,利用汽车重力平衡向心力,增加舒适性。超高设计要明确外环高, 内环低, 是由外环坡向内环。汽车坡道最小净高《汽车库设计规范》规定不小于3.4m。因地下汽车库内经常设有换热站房、消防水泵房、变配电站等设备用房, 汽车坡道同时会兼做设备用房设备安装进出口, 所以此时设计净高应大于等于4.0m为宜,且坡道宽度取11m。

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4.4.1坡道的形式

坡道的设计原则:

坡道设计要同出入口和主体有顺畅的连接,同地段环境相吻合,满足车辆进出方便、安全。要有一定的坡度,且有防滑要求,对于回转坡道有转变半径的要求。有防护要求的国库,坡道应设在防护区以内,并保证有足够的坚固程度。在保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使坡道面积尽量紧凑。

坡道类型——直线型坡道

直线长坡道:视线好、上下方便、切口规整、施工简便,实际采用较多。但占用面积和空间较大,常布置在主体建筑外。

直线短坡道:使用方便,节省面积,但层数少的地下汽车库不能充分发挥这种优点,反而使结构复杂化,部分空间不好利用。

倾斜楼板坡道:坡度≤5°,车辆的停放要与行驶方向保持60°以上角度,以防车辆滑动。倾斜楼板出地面部分不易处理,车辆在库内行驶距离较长,上层车辆要在下层中穿行,一般不适用于地下汽车库。

坡道类型——曲线形坡道:占地面积小,适用狭窄地段,尤其多层地下汽车库的层间使用,易布置。但视线效果差,进出不方便,车辆需连续旋转,故须保持适当坡度和足够宽度以保证安全行驶,不适用于停放中型车的地下汽车库。

坡道类型——混合形坡道:直线段、曲线段相连。如先直线后曲线段,或进出直线、层间曲线螺旋坡道等。

- 15 - 4.4.2 坡道的技术参数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根据表4-5

表4-5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坡道形式

计算宽度(m ) 最小宽度

(m) 微型、小型车 中型、大型、绞接车 直线单行

单车款+0.8 3.0 3.5 直线双行

直线双行 5.5 7.0 曲线单行

单车宽+1.0 3.8 5.0 曲线双行 双车宽+2.2 7.0 10.0

大型客车直线形双车坡道的最小宽度是7.0m ,坡道设计为8m 的净宽。 汽车库内通车道的最大坡度根据表4-6

表4-6 汽车库内通车道的最大坡度

坡道长度、宽度、高度:

坡道长度:取决于坡道升降高度、纵向坡度,当必须缩短坡道长时,可适当减少升降高(如降低层高、减小覆土厚),和在允许最大纵坡范围内适当加大坡度。坡道面积按实际总长计算;总平面和平面布置按水平投影长。计算面积按水平投影乘cos α。

直线坡段分段组成见图4-3a ,图4-3b ,图4-3c 。

图4-3 直线坡段分段组成

根据《规范》(见表4-7)。

图4-3b 图4-3c 汽车库内当通车道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缓坡。其直线缓坡段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3.6m,缓坡坡度应为坡道坡度的1/2。曲线缓坡段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2.4m,曲线的半径不应小于20m,缓坡段的中点为坡道原起点或止点,缓坡段的端部还要设计挡水端,同时上部要搭建拱形遮阳雨篷。

表4-7直线坡段各段长度

此次设计采用的是直线形双车坡道,坡度为10%,水平段长12m,缓坡段坡度为5%,长度为4m,实际长度57.469m,水平投影长度53.699m,口部长度36m。

坡道净高:一般与停车间净高一致,如坡道结构高度较小,没有被管、线占用空间,则取车辆高度加上到结构构件最低点的安全距离(≥0.2m)。当门洞净高采用这一尺寸时,坡道净高还应加防护门上下槛的高度,若总高度因此过大,可在门的前后局部提高坡道的净高。

当直线坡道水平向前36m就进入到建筑下部了,此时坡道到建筑物一层顶板的距离为2.8m,等于《规范》中的要求的小型车的最小净高2.2m(见表4-8)。

表4-8不同车型最小净高

车型微型车、小型车轻型车中、大型、绞接车中、大型、绞接客车最小净高(m) 2.20 2.80 3.40 4.20

4.4.3汽车坡道设计数量

不少实际设计工程中,好多能设一个单车道出口设成双车道出口;或能设两个“单车道”出口设成两个“双车道”出入口,人为增加车库面积。产生原因还是对车库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出入口的设置要求,理解不当。结合国家《汽防规》和《汽设规》对出入口数量及宽度的基本要求,总结如下:

停车数小于等于50辆的地下汽车库,可设一个单车道坡道;

(2)停车数50~100辆的地下汽车库,可设一个双车道坡道;

(3)停车数大于100~500辆地下停车库,可设两个单车道坡道;

(4)停车数大于500辆地下停车库,可设三个以上单车道坡道。

此次设计中汽车坡道设置两个单向坡道。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其取得的成果必将越来越多的引入到地下停车库的设计规划之中。首先是自动监控智能系统在车库管理中的应用。再者,地下停车场是车辆比较集中的地方,因此污染也比较严重。机动车辆排放物所含有害成分包括CO,CO2 ,NO,HCHO,空中传播的Pb 和SO2,目前一般采用通风稀释的方法,间接把污染物排放到了大气之中;未来的设计中,将在补给地下车库新鲜空气的基础上,采用集气系统,把受污染的空气进行集中净化,使小区及车库周围的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做到真正的环保设计。

- 17 -

4.4.4停车场层高设计

车库层高(不考虑人防设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牵涉的专业多,影响的因数也多。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结构上考虑结构梁的影响,考虑最不利荷载(消防车),结构梁一般在900mm~1000mm左右。其次,自动喷淋系统必不可少,干管150mm~200mm,加上喷淋头支管,占净空约250mm~300mm。防排烟及诱导风机,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面积超过2000m2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综合各方面,按停车位净高3.4m考虑,地下室层高取4.0m。

固废课程设计: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

Content 前言 (1) 1、绪论 (3) 1.1生活垃圾概述 (3) 1.2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 (4) 2、工程概况 (5) 2.1工艺选择 (5) 2.2项目设计原始资料 (6) 2.3项目设计要求 (8) 3、填埋场的选址 (8) 3.1场址禁设地区 (8) 3.2选址条件 (9) 3.3场址比选与场址确定 (9) 3.4地址的选定与所需的容积 (10) 4.填埋场的地基与防渗 (12) 4.1防渗工程 (12) 4.2水平防渗 (12) 4.3垂直防渗 (16) 5.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 (18) 5.1垃圾渗滤液概念和来源 (18) 5.2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 (18) 5.3渗滤液收集系统 (19)

5.4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19) 5.5工艺选择 (21) 6、填埋气体收集导排及利用 (21) 6.1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 (21) 7、填埋作业设备选择 (22) 7.1推土摊铺设备的选择 (22) 7.2压实设备的选择 (22) 7.3取土设备的选择 (23) 7.4喷药和洒水设备的原则 (23) 7.5其他设备的选择 (23) 8、封场工程 (24) 8.1填埋场的封场系统设计 (24) 8.2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 (25) 9、环境保护与检测 (26) 附图 (27)

前言 一、设计目的 进一步加强对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的认识,通过工程设计训练,强化课堂知识,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 1、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和总体设计(填埋区库区场底工艺平面布置图、库区堆填规划平面布置图); 2、填埋场防渗系统设计(包括场底防渗结构布置图、库底与边坡防渗结构布置图、边坡锚固平台处防渗结构布置图、库区周边锚固沟处防渗结构布置图,封场); 3、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包括工艺流程选择、主要构筑物尺寸、主要设备选型)。 三、设计条件 1、设计题目:阳江市600吨/天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主体设计 2、原始数据及操作条件要求:规划用地总面积247400平方米,填埋高度45米。 四、主要工作内容 1、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和总体设计; 2、填埋场防渗系统设计; 3、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 4、绘制符合规范的工程图; 5、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地下建筑设计说明书(地下停车场案例)

地下建筑设计说明书 一、建筑选址 该设计建在一个花园下方,四周有方便的交通。 二、建筑指标 耐火等级为1级,防水等级为1级,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为7430平方米。 三、地下停车场设计 地下停车库的建筑面积为4008平方米,属中小型停车库。地下车库分为三个区,中间为矩形区域,面积为2850平方米,供停放车辆,最多停放80量车;两边为半圆形区域,半径为矩形的短变长,面积为1158平方米,为管理辅助用房区域,提供配套一体化服务。外墙采用3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墙体,为减少停车碰撞造成的损坏,柱子一律采用圆柱形钢筋混凝土柱子,在矩形区域用直径为600mm的柱子,在半圆形区域由于应力集中,采用直径为800mm的柱子。 1、车型尺寸的选择 依据从网上查到的资料(见下图): 选取的车型尺寸如下表所示:

采用后退停车,前进出车的停驶方式,停车角度为90度,计算汽车环行内外半径及行车通道宽度,计算公式如下: e R = ()cot r L e C b α=++ 2b n r +=- R = d W R Z =+- 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汽车环行外半径R 汽车环行内半径r 转弯半径 Lr Re 行车通道宽度Wd 8.52 5.85 7.2 4.27 7.74 7.52 2、柱网尺寸选择 依据以上计算结果,可得通道跨、车位跨、柱距如下表所示: 通道跨 车位跨 柱距 7.8 4.8+0.5+0.4=5.7 5.3 选取地下停车场高度为4.5m 。 3、坡道设计 坡道是地下停车库与地面进行交通联系的主要方式,缓坡段,坡度为5%,高度为0.3m ,长度为6m 。缓坡段,坡度为5%,高度为0.3m ,长度为6m 。与地面相连的为挡水段,坡度为5%,高度为0.15m ,长度为2.3m ,目的是为了防止地面积水灌入地下车库中。 4、内部设计 内部采用300mm 厚的轻质隔墙来隔断空间。内部沿行车通道的中轴线设排水明沟,并设两个集水坑,两个检修口,两个通风竖井。 沿矩形长边中点连线设防火卷帘门,将地下停车库划分为两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均有楼梯与地下二层的商业街相连,楼梯间的墙体采用钢筋混凝土墙,楼梯间的门采用防火门,每个防火分区都配有管理辅助用房。 5、外围防水结构 汽车长度 汽车宽度b 汽车高度 汽车前悬尺寸 d 汽车后悬尺寸e 汽车轴距l 4.8 1.8 2 0.9 1.15 2.85 汽车后轮距n 车间距C 安全距离S 安全距离Z 停放角度α 最小转弯半径r1 1.62 0.6 0.3 0.8 90 7

输出轴《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输出轴工艺规程设计 目录 1、零件的分析 1.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3 1.2、零件的作用-----------------------------------------3 1.3、零件的工艺分析-------------------------------------3 2、工艺规程设计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3

2.3、制定工艺路线---------------------------------------4 2.3.1、加工方法的选择---------------------------------4 2.3.2、加工顺序的安排---------------------------------4 2.3.3、拟定加工工艺路线-------------------------------5 2.3.4、加工路线的确定--------------------------------6 2.3.5、加工设备的选择--------------------------------6 2.3.6、刀具的选择------------------------------------7 3、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7 4、确定切削用量及加工时间 4.1、切削用量选定--------------------------------------10 4.2、基本加工时间确定-----------------------------------14 5、小结----------------------------------------------------18 6、参考文献------------------------------------------------19 7、附件---------------------------------------------19 第一章零件的分析 1.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如下面零件图所示为输出轴,该产品年产量为5000台,设其备品率为16%,机械加工废品率为2%,现制订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技术要求如下: ①锻件消除内应力; ②未注明倒角为1×45o; ③调质处理217~255HBS; ④材料45钢,N=Qn(1+a%+b%)=5000×1×(1+16%+2%)=5900(件/年)。 输出轴的年生产量为5900件,现通过计算,该零件质量约为3kg。根据教材表2-3,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的关系,可确定其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崇明县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 班级:55388799 学号:05793346 学生姓名:XXX 设计时间:2011.11.5-2011.11.14 指导教师:XX XXX

目录 一■前言------------------------------------------------------ P 1-2 1.1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 1.2固体废物的危害 1.3固体废物处理的方法 二■工程概况--------------------------------------------------- P 2-3 2.1项目背景 22课程设计目的 2.3设计要求 2.4项目设计原始资料 三■设计计算-------------------------------------------------- P 4-7 3.1填埋场容积计算 3.2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3.3填埋气体产生量的计算 四■卫生填满场的设计------------------------------------------ P 7-8 4.1处理对象 4.2填埋场的选址 五. 填埋场的防渗 ---------------------------------------------- P 8-12 5.1防渗方式 5.2防渗材料 5.3防渗结构 六. ------------------------------------------------------------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 P 12-13 6.1渗滤液的特点 6.2渗滤液的收集 6.3渗滤液的处理 七. ------------------------------------------------------------ 填埋气体的产生与收集处理-------------------------------------------- P 13-14 7.1填埋气的组成 7.2填埋气的收集系统 7.3填埋场气的导排 八■终场覆盖-------------------------------------------------- P 14 8.1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 8.2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

河南城建学院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地下停车场课程设计说明书

河南城建学院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地下停车场课 程设计说明书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河南城建学院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课程设计 说明书 课程名称: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 题目: 地下停车场的规划设计 专业: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学生姓名: ** ** 学号: 0734****** 指导教师: *** *** 开始时间:2013年12 月 23 日 完成时间:2014年1 月 3 日 课程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地下停车场位置选定 (8) 地下停车场平明面布置 (8) 总的形状、建筑面积说明 (9) 防火等级划分、通道数量要求及说明(防火规范) (9) 确定设计的基本要求 (10) 行车通道的转弯宽度的计算 (12) 停车场的平面柱网 (13) 4 坡道形式 (14) 坡道的技术参数 (14) 坡道坡度 (15) 曲线缓坡段的曲线半径 (15) 停车场的室内最小净高 (15) 6 收费站和保安室 (16) 楼梯间 (16) 洗车间和修车房 (16) 洗车间和修车房 (16) 加油站 (16) 人行通道 (16) 其他设施 (17) 7 出入口照明设计 (17) 标志照明 (17) 车位照明 (17) 行人路线照明 (17) 整体环境照明 (17) 8

一、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的基础知识,深入了解各种城市地下功能空间的规划原理和建筑设计,并能熟悉专项规划与设计的步骤。使学生基本具备城市总体规划工作阶段对地下空间进行规划所需的调查研究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规划表达能力。 课程设计的题目 河南城建学院某地下停车场的规划设计(具体题目,见方案分配表)。 课程设计的依据 1.刘皆谊,《城市立体化视角——地下街设计及其理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贺少辉,《地下工程》,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陈立道,《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4.,《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东南大学大学出版社。 5.耿永常,《城市地下空间建筑》,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哈尔滨,2001 6.耿永常,《城市地下空间结构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7.王文卿,《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2000 8.童林旭着,《地下建筑图说100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6 9.童林旭着,《地下汽车库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6 设计的原始资料或已知的技术参数 结合河南城建学院所在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条件,气候条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地面建筑类型及特点,针对教学区,生活服务区,家属院1区,2区,宿舍区和文管校区进行地下停车场的规划设计。具体选址请根据任务分配进行实地踏查并给出确切位置,并根据所选位置周围环境进行实际地下停车场的规划设计。停车场的规模按预期15年进行规划设计。 设计要求(包括提交的设计成果) 1.5.1课程设计教学方面的要求 1.5.1.1 教学基本要求 1.教师应事先准备课程设计任务书和设计所需的规范以及有关资料。

法兰盘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序言 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学完大学的全部课程后进行的.是我们对大学四年的学习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考核,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床法兰盘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因此,它在我们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就我个人而言,我也希望通过这次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心理,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未来的工作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一章零件分析 一﹑零件的功用分析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法兰盘,法兰盘起联接作用是车床上的重要零件。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从零件图看,法兰盘是一回转体零件,有一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以 mm为 φ200.045 中心,包括: 两个φ

艺工程、简化工艺装备结构与种类、提高生产效率。 1.粗基准的选择 选择粗基准主要是选择第一道机械加工工序的定位基准,以便为后续的工序提供精基准。选择粗基准的出发点是:一要考虑如何分配各加工表面的余量;二要考虑怎样保证不加工面与加工面间的尺寸及相互位置要求。这两个要求常常是不能兼顾的。但对于一般的轴类零件来说,以外圆作为粗基准是完全合理的。对本零件而言,由于每个表面都要求加工,为保证各表面都有足够的余量。应选加工余量最小的面为粗基准,这就是粗基准选择原则里的余量足够原则。现选取Φ45mm外圆柱面和端面作为粗基准。在车床上用带有子口的三爪卡盘夹住工件消除工件的六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 2.精基准的选择 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以后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在重复。 三、选择加工方法 1.面的加工 面的加工方法有很多,有车,铣,刨,磨,拉等。对于上下端面和Φ90距离轴线为24和30mm的2个平面,粗糙度要求较高。前者可以用车床车,后面可以用铣床铣,然后精沙精磨达到要求;后者在铣床洗后再到磨

地下停车场课程设计说明书

河南城建学院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课程设计 说明书 课程名称: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 题目: 南门家属院地下停车场的规划设计 专业: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学生姓名: 鲁桂强 学号: 指导教师: 开始时间: 2014 年 12 月 29 日 完成时间: 2015 年 01 月 11 日 课程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1 - 1.1地下停车场特点 ............................................... - 1 - 1.2地下停车场规划步骤 ........................................... - 1 - 1.3地下停车场规划要点 ........................................... - 1 - 1.4开发地下停车场的目的 ......................................... - 1 -第二章教学区现状调查与分析.......................................... - 2 - 2.1 实例介绍.................................................... - 2 - 2.2实例分析..................................................... - 3 -第三章停车场的选址.................................................. - 4 - 3.1 总图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 - 4 - 3.2 教学区区停车场规划.......................................... - 5 - 3.3 总的形状、建筑面积说明....................................... - 6 - 3.4 功能区划分及面积说明......................................... - 6 -第四章停车场主体平面设计............................................ - 9 - 4.1 设计的基本要求............................................... - 9 - 4.2停车区的划分及面积估算 ....................................... - 9 - 4.3 车位及行车通道的平面设计..................................... - 9 - 4.4 停车场坡道的设计............................................ - 14 - 4.4.1坡道的形式 ............................................ - 14 - 4.4.2 坡道的技术参数....................................... - 15 - 4.4.3汽车坡道设计数量 ...................................... - 17 - 4.4.4停车场层高设计 ........................................ - 18 -第五章消防、通风排烟和排水系统..................................... - 19 -第六章结论........................................................ - 21 -参考文献............................................................ - 22 -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报告书

《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 课程设计 ————垃圾填埋场设计 (45万人口) 院系:生化工程系 学生:朱会朱婷婷 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班级: 09 环监(2)班 学号:0905010239 0905010240 指导老师:于卫东

前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生活垃圾产生量呈迅速上升趋势,为解决堆放问题,筹建一座垃圾卫生填埋场,主要用于填埋生活垃圾,采用厌氧填埋。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程造价低,可回收甲烷等气体,故设计厌填埋方式。 对产生的滤液采用厌氧+MBR+纳滤等工艺,处理后确保出水达标,还能适应不同季节,年份渗滤液浓度波动,工艺流程简单,占地少运行维护费用低,自动控制程度高,对气体进行收集,用于发电或供热。通过卫生填埋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以改善市环境质量现状,快速现代化进程。 某地区垃圾填埋场

目录 1.概论 1.1设计背景…………………………………………………………………… 1.1.城市生活垃圾 1.1.1生活垃圾的定义…………………………………………………………………… 1.1.2生活垃圾的组成………………………………………………………… 1.1.3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特点……………………………………………… 1.1.4城市垃圾处理概论………………………………………………………………… 1.1.5城市垃圾成份…………………………………………………………… 1.1.6城市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1.2.垃圾卫生填埋 1.2.1垃圾卫生填埋的定义……………………………………………………………… 1.2.2垃圾卫生填埋的容……………………………………………………………… 1.2.3垃圾填埋场的分类………………………………………………………………… 1.2.4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选址…………………………………………………………… 1.3填埋场的防渗 1.3.1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防渗系统……………………………………………………… 1.3.2渗滤液的产生与污染控制………………………………………………………… 1.3.3渗滤液的处理系统………………………………………………………………… 1.4垃圾填埋气及其利用 1.4.1垃圾填埋气的特点………………………………………………………………… 1.4.2填埋气体的利用…………………………………………………………………… 1.5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运行管理 1.5.1拉圾卫生填埋场运行前的准备……………………………………………… 1.5.2垃圾填埋操作……………………………………………………………………… 1.5.3垃圾填埋辅助工程………………………………………………………………… 1.5.4垃圾填埋设备……………………………………………………………… 1.6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封场及封场后维护……………………………………… 1.6.1填埋场封场………………………………………………………………………… 1.6.2填埋场封场后的维护……………………………………………………………… 1.6.3防洪、导排系统………………………………………………………………………总结及建议 1.7设计规与注意事项 1.8结论及建议 1.9参考文献 总体设计 2.1总体设计……………………………………………………………………… 2.2.1服务人口……………………………………………………………………………… 2.2.2人均垃圾日产生率……………………………………………………………………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 计说明书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设计气门摇杆轴支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目录

第一节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次 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 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 复杂程度零件(气门摇杆轴支座)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

本原理和方法,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家具结构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节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工用分析 气门摇杆轴支座是柴油机一个主要零件。是柴油机摇杆座的结合部,20(+—+)孔装摇杆轴,轴上两端各装一进气门摇杆,摇杆座通两个13mm 孔用 M12螺杆与汽缸盖相连,3mm轴向槽用于锁紧摇杆轴,使之不转动。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由题目得,其材料为 HT200。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振性,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要求耐磨的零件。该零件上主要加工面为上端面,下端面,左右端面,2-13mm孔和 20(+—)mm以及 3mm 轴向槽的加工。20(+——)mm孔的尺寸精度以及下端面的平面度与左右两端面孔的尺寸精度,直接影响到进气孔与排气门的传动精度及密封,2——13mm孔的尺寸精度,以上下两端面的平行度。因此,需要先以下端面为粗基准加工上端面,再以上端面为粗基准加工下端面,再把下端面作为精基准,最后加工 20(+——+)mm孔时以下端面为定位基准,以保证孔轴相对下端面的位置精度。由参考文献(1)中有关孔的加工的经济度机床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可知上述要求可以达到的零件的结构的工艺性也是可行的。

小区地下车库结构设计说明

小区地下车库结构设计一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第一节编制依据

四.主要图集、规范、规程、标准 4.1图集 4.2规范、规程、标准

国家国

五.企业管理文件

第二节工程概况 一.工程总概况 1. 1.建筑概况 (1). 本工程为小区地下车库1,工程位于辽宁省东戴河新区山海同湾小区内,工程场地开阔。工程总建筑面积为9881平方米,地下1层,层高为3.6m。 (2).该工程按半地下车库进行设计,设置2个汽车坡道和5个踏步楼梯。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防水设防等级:Ⅰ级。建筑主要结构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结构耐久年限:3类,50年。抗震设防烈度:6 度。基础类型;独立基础。 2.结构概况: (1).本工程拟建场地地形基本平坦,场地类别Ⅰ类,场地内不存在影响整体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基础根据相邻楼房的勘察报告进行设计。据相邻楼房的勘察报告,勘察范围内未见地下水,可不考虑抗浮水位。拟建场地可不考虑地震液化影响。建议的地基基础承载力: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为②层强风化花花岗岩持力层。 (2).车库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为独立基础。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Ⅰ类;场地标准冻深:1.10m,地面粗糙程度:B类,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 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二级。 3.现场情况: (1).现场整体地势较平坦。 (2).现场位于小区院内,现场设置两个出入口分别设于现场东北角和西南角,现场周边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3).现场周围属于正在建设中小区,工程建设过程中,扰民和民扰问题影响比较小。 (4).工人居住区和办公区均设在场外。 (5).施工现场电源、水源条件:现场电源及水源均从12#楼西南侧甲方给

固废课设垃圾填埋场设计

固废课设垃圾填埋场设 计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1.选址和计算 填埋场的选址总原则是应以合理的技术、经济方案,尽量少的投资,达到最理想的经济效益,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有:运输距离、场址限制条件、可以使用的土地容积、入场道路、地形和土壤条件、气候、地表和水文条件、当地环境条件以及填埋场封场后场地是否可被利用。 (1)运输距离:运输距离是选择填埋场地的重要因素,对废物管理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尽管运输距离越短越好,但也要综合考虑其他各个因素。 (2)场址限制条件:场址至少应位于居民区1km(参照德国标准)以外或更远。 (3)可用土地面积:填埋场场地应选择具有充足的可使用面积的地方,以利于满足废物综合处理长远发展规划的需要,应有利于二期工程或其他后续工程兴建使用。尽管没有填埋场大小的法律规定,填埋场地也要有足够的使用面积,包括一个适当大小的缓冲带,并且一个场地至少要运行五年。 (4)出入场地道路:由于通常适合填埋场的场地不再城市已建的道路附近,因此,建设出入填埋场的道路和使用长距离的运输车成为填埋场选址的重要因素。 (5)地形、地貌及土壤条件:不宜选址在地形坡度起伏变化大的地方和低洼汇水处,原则上的地形的自然坡度不应大于5%。 (6)气候条件: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考虑在温和季节的主导风向。 (7)地表水水文:所选场地必须在百年一遇的地表水域的洪水标高泛滥区或最大洪泛区之外,或应在可预见的未来建设水库或人工蓄水淹没和保护区之外。填埋场的场地必须是位于饮用水保护区、水体和洪水区之外,并且必须在春潮区之外、泥炭沉积超过1m 的沼泽区之外。还应建在地下水位以上。最佳的填埋场场址位置是在封闭的流域内,这对地下水资源造成的风险最小。 (8)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场址应选在渗透性弱的松散岩层基础上,天然地层的渗透性系数最好能达到10-8m/s以下,并具有一定厚度。 (9)但地环境条件:填埋场场地位置选择,应在城市工农发展规划区、风景规划区、自然保护区之外;印在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远景规划区之外;应具备较有利交通条件。 (10)地方公众:可通过自发的协议来达到,也可在废物处理合同中加以规定。 选址的程序 (1)资料搜集 (2)野外勘探 (3)预选场地的社会、经济和法律条件调查 (4)预选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5)预选场地的初堪工作 (6)预选场地的综合地质条件评价技术报告 (7)工程勘察阶段 地址的选定与所需容积 目前该城市人口70万,人口增长率%,垃圾填埋场服务年限为20年,覆土与垃圾压实之比为1:5,填埋高度为10m,地上3m,地下7m,取W为0.6kg/d*人,垃圾增长速率%。该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因此生活和管理设施宜集中布置并处于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即垃圾填埋场的西北角,以减少对人们的影响。 每年所需的场地体积为: 第n年人口=70*(1+)n 单位:万

阀体零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阀体零件工艺方案设计 姓名: 学号:0811112036 班级:机电(1)班 届别:2008 指导教师 2011 年 7月 目录(共12页) 一、零件的分析 (1)

(一)零件的作用……………………………………………………………………………… (1)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1) 二确定生产类型 (1) 三确定毛坯 (1) 四工艺规程设计 (2) (一)选择定位基准: (2) (二)制定工艺路线 (3) (三)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8)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9)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9) 五余量表格 (10) 参考资料:《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加工余量手册》

《热加工工艺基础》 《金属工艺学实习教材》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机械制图》 一、零件的分析 (三)零件的作用 阀体,泵体等均属于箱体类零件。其主要作用是用于支承,包容,保护运动零件或其他零件。 本题目的阀体是球阀中的主体零件,它容纳阀芯,密封圈,阀杆,填料压紧套等零件。它的大致形状类似于三通管,左端方形凸缘上有直径为50,公差等级为11级的孔与阀盖配合,右端外螺纹作用连接管道,上部直径18H11孔与阀杆配合,从而起到调节流量的作用。 (四)零件的工艺分析 通过查找手册和热加工工艺基础课本,中碳铸钢ZG230-450具有良好的性能,适用于受力不大,要求韧性的零件制造,例如轴承盖,阀体等,所以零件材料选ZG230. 1:根据零件图分析,为了便于铸造,毛胚只铸造出水平方向的孔,竖直方向的孔用钻床加工,为了铸造效率,选择用金属型铸造。 2:因为水平方向的孔很多,且在同一中心线上,所以在加工时用水平方向的外圆做粗基准进行加工,则能够保证所有的孔同轴。 3:因为竖直方向的孔中心线跟水平方向的孔中心线有垂直度要求,所以应先对水平方向的孔加工,然后再加工竖直方向的孔。利用水平方向的外圆进行粗加工,然后以孔表面做精基准加工外圆;再用加工好的外圆面精加工孔。这样水平方向上才有足够的精度做基准。 4:孔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所以都需精加工;与外零件配合的端面粗糙度也要求较高,所以都要精加工。 5螺纹加工为最后加工,这样便于装夹。 二确定生产类型 因为本次设计零件加工为大批量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

固废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报告书

固废处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1010741217 杨菁全一、绪论 (一)服务人口数、生活垃圾产量及特点 上海市奉贤区2012年人口共计112.99万人,根据上海市奉贤区人口调查历年人口调查情况,以6%的人口增长率递增,到2030年有322.51万人左右,按人均垃圾产生量为0.89 kg/(人?d),且该值在15年内保持变化不大,则15年间奉贤区生活垃圾产量为1069.11 万吨。 服务面积人口采用下式计算: \A n=A o x(i + py 式中: A n――第n年的服务人口数,人 A。一一初始服务人口是,人(本区初始服务人口数A0为112.99万人) P ――机械增长率(根据上海奉贤市人口调查历年人口,本次设计中,增长率为6% ) n ------ 第n年,年 历年人口计算结果如下:

其中年的数据明显高于其他年份的原因: 1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新校区建成,来了很多师生。 2外来人口占了总人口的48.7%,外来人口的增多导致总人口的增多。 预测人口增长率为6%,其原因: 1外来人口显逐年递增的趋势,由于务工经商,工作调动,学习培训,随迁家属,婚姻 婚嫁等原因来此居住的人越来越多 2南桥新城是上海市"十二五"期间重点推进建设的三大新城之一,规划人口为75万,

预计南桥新城建成后将会有更多的入住奉贤。 3随着高校的扩招,学校师生人口数将会增加。 4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开放单独二胎的新政策实行后,会有更多的新生儿,人口数量随之增加。 垃圾产生量采用下式计算: Wn= (An a)/1000 式中: Wn ――第n年的日产垃圾量,t/d a ------ 第n年的垃圾人均日产率,kg/(d ? p)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22页)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22页)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1.设计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是通过分析零件图,合理选择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路线进行设计,从而完成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使零件能在数控机床上顺利加工,并且符合零件的设计要求。 2.设计目的。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进行的设计训练,主要目的有: 1 通过本设计,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编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学习总体方案的拟定、分析与比较的方法。 2 通过对夹具的设计,掌握数控夹具的设计原则以及如何保证零件的工艺尺寸。 3 通过工艺分析,掌握零件的毛坯选择方式以及相关的基准的确定,确定加工顺序。 4 通过对零件图纸的分析,掌握如何根据零件的加工区域选择机床以及加工刀具,并根据刀具和工件的材料确定加工参数。 5 锻炼学生实际数控加工工艺的设计方法,运用手册、标准等技术资料以及撰写论文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 3.设计要求: 1、要求所设计的工艺能够达到图纸所设计的精度要求。 2、要求所设计的夹具能够安全、可靠、精度等级合格,所加工面充分暴露出来。 3、所编制的加工程序需进行仿真实验,以验证其正确

4.设计内容 4.1分析零件图纸 零件图如下: 1.该零件为滑台工作台,是一个方块形的零件。图中加工轮廓数据充分,尺寸 清晰,无尺寸封闭等缺陷。 2.其中有多个孔有明确的尺寸公差要求和位置公差要求,而无特殊的表面粗糙 度要求,如70+0.1、102+0.1、80+0.1、100+0.1、13.5+0.05、26+0.05.

课程设计垃圾填埋场设计

目录设计说明书 1、绪论 1.1生活垃圾 1.2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 1.3卫生填埋场概述 2、工程概况 2.1项目背景 2.2项目设计原始资料 2.3项目设计要求 设计计算书 3、填埋场的选址 3.1选址的考虑因素 3.2选址的程序 3.3地址的选定与所需的容积 4.填埋场的地基与防渗 4.1填埋区基底工程 4.2填埋场的防渗系统 4.3防渗材料 4.4防渗系统的构造 5.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 5.1垃圾渗滤液概念和来源

5.2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 5.3渗滤液收集系统 5.4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5.4.1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5.4.2渗滤液调节池设计 6.填埋气体的产生与收集处理6.1填埋气的组成 6.2填埋气体产生量的预测 6.3填埋场气体的收集与导排 6.3.1填埋场的导排方式及选择 6.3.2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的设计 7.终场覆盖 7.1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 7.2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 8.封场后续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主要符号说明

1、绪论 1.1生活垃圾概述 1.1.1生活垃圾的定义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亦称城市固体废物,是由城市居民家庭、城市商业、餐饮业、旅馆业、旅游业、服务业,以及市政环卫系统、城市交通运输、文教机关团体、行政事业、工矿企业等单位所排出的固体废物。其主要组成为:厨余物、废纸屑、废塑料、废橡胶制品、废编织物、废金属、玻璃陶瓷碎片、庭院废物、废旧家用电器、废旧家具器皿、废旧办公用品、废日杂用品、废建筑材料、给水排水污泥等。 1.1.1生活垃圾的危害 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如处理、处置不当,其中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环境介质——大气、土壤、地表或地下水体进入生态系统形成污染,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破坏生态环境,导致不可逆生态变化。 (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不加利用,任意露天堆放,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而且如填埋处理不当,不进行严密的场地工程处理和填埋后的科学管理,容易污染土壤环境。 (2)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可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随风迁徙落入水体,从而将有害物质带入水体,杀死水中生物,污染人类饮用水水源,危害人体健康;固体废物产生的渗滤液危害很大,它可进入土壤污染地下水,或直接流入河流、湖泊或海洋,造成水资源的水质型短缺。 (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对方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进入大气并扩散到很远的地方;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还可发生生物降解,释放出沼气,在一定程度上消耗其上层空间的氧气,使植物衰败;有毒有害废物还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毒气体,扩散到大气中危害人体健康。 1.2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 1.2.1焚烧 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即以一定量的过剩空气与被处理的有机废物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燃烧反应,废物中有还有毒物质在800——1200℃的高温下氧化、热解而被破坏,是一种可同时实现废物

地下车库通风排烟课程设计

一 建筑物概况 该工程为济南市某住宅楼地下车库通风排烟的设计,该地下车库层高3.5m,车库所用面积为5238.36m 2 ,车库总停放车辆为132辆。 二系统方案的划分确定 根据文献[1] 车库的防火分类表3.0.1,汽车库停车辆在50~150辆时,防火等级为三级。3.0.3地下汽车库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文献[1]汽车库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表5.1.1得,耐火等级为一级的地下车库的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的2000m 2,5.1.2汽车库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的最大建筑面积可以按表5.1.1的规定增加一倍。7.1.2停车数超过十辆的地下车库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综上所述,此系统设置自动灭火系统,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4000m 2。 根据文献[1]8.2.1面积超过2000m 2的地下车库应该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系统可与人防、排气、通风等合用。8.2.2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汽车库,其每个排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2000m 2,且防烟分区不得跨越分防火分区。 根据上述,对此地下车库进行分区,防火分区共分两区,面积分别为1293.8m 2,3944.5m 2。在对防火分区进行防烟分区,防烟分区可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下于0.5m 的梁划分,防烟分区的面积依次为1277.6m 2,1277.6m 2,1389.3m 2,1293.8m 2。 三送排风和排烟的计算 1.排风量的确定 地下车库散发的有害物数量不能确定时,全面通风量可按换气次数确定。根据文献[2] 表13.2-2地下汽车库平时排风量的确定中,出入频率较小的住宅建筑单层车库换气次数取4次/h ,计算换气体积时,当层高≤3m 时,按实际高度计算,当层高>3m 时,按3m 计算。 该地下车库的层高为3.5m ,计算换气面积时取3m 。 根据文献[3] ,f nV L 式中 L —全面通风量,m 3 /h n —换气次数,1/h f V —通风房间体积,m 3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个防烟分区的排风量如下表: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活塞设计说明书(精)

山东农业大学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汽车制造工艺学设计课题:活塞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 指导老师:吕钊钦 专业:车辆工程班级: 3班姓名:高超学号: 20120667 2014年 12月 11日 序言 本次设计内容涉及了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公差配合与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 活塞加工工艺规程及其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关键词:工艺、工序、切削用量、夹紧、定位、误差。 目录 序言 (3) 一. 零件分析 (4)

1.1 零件作用 (4)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5) 二. 工艺规程设计 (6)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6) 2.2基面的选择 (7) 2.3制定工艺路线 (10)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1)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3) 三夹具设计 (16) 3.1问题的提出 (16) 3.2定位基准的选择 (17) 3.3定位误差分析 (19) 3.4夹具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20 总结 (21) 参考文献…………………………………………………………22 (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套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套 绪论 我国的汽车行业正在飞速发展,汽车的动力部分也在不断改进,内燃机作为一种可移动的动力源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活塞是内燃机的关键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