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说的阅读方法及解题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小说的阅读方法及解题技巧

一、散文小说的阅读方法

1、散文的阅读方法:三遍读文。

一遍读文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文章的线索;

二遍读文画出文中的议论句和抒情句,体会文章的情感和主旨;

阅读完四道题目后再读文,确定答题区并搜寻答题信息。

2、小说的阅读方法:小说的阅读要从故事情节入手、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人物形象及刻画人物的方法,进而揣摩小说的主旨。

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①交代背景。

②推动情节。

②渲染气氛。

④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

⑤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

⑥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

⑦要表现一定的新鲜感受或微妙情绪,做到情景交融,能够

给人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

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①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

②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即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③细节描写。通过分析人物的具体细微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读懂文章是正确解答题目的基础和关键,因些必须读懂文章。议论句和抒情句往往流露出作者态度和情感,对我们理解文章大有帮助。为什么要读完题目再去思考并寻找答案呢?一方面,因为同一篇文章,可能我们的角度不同,对文章的理解也有所不同,而题目里面我们可能会揣摩出命题者对文章的理解角度,有利于我们站在命题者的角度去理解文章,从而作出符合命题者意图的回答;另一方面,四道题目可能是有联系的,它们之间也可能透露出一定的解题信息。因此,我们要利用好相关题目这一资源。

二、相关题型及解题技巧。

(一)要点概括类题型:

a.根据示例概括文章内容或情感。

答题技巧:首先要根据示例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事例,其次要分析示例的内容和结构特点,最后,再根据示例的内容、结构特点去概括。

这类题型可能是句子式的概括也可能是词或短语式的概括,注意看清要求。

b.文章写到了哪些×××?传达了哪些信息?简要概括×××有哪几个方面的原因?文中“×××”有哪些含义?

答题技巧:抓住哪些、几个方面的原因、哪些含义等关键词,在原文去寻找作案。注意要全面分析,要答全不能遗漏,分条陈述。分析含义时,要考虑相关语句在文中的多重语境。

c.简要概括文中××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

答题技巧:一定要依据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等方面的描写进行概括,用结论性语言表述如有必要,进行简单分析。

(二)词句理解类题型:

a.分析表达情感和表达效果的类型。这类题型首先要分析这个句子的在修辞、词语运用、句式选择等方面的特点,进而分析作用,联系上下文理解所表达的心理或情感。

b.分析句子含义的类型。此类题型就要分析句子是否有言外之意或有深层的表意,同样要考虑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直白地把言外之意或隐晦之意表达出来。

附:几种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及答题套路:

1.比喻:生动、形象

2.拟人:人格化、生动化、形象化

3.排比:增强语言气势、深化、强调

4.反问:加强语气

5.反复:强调

6.对比:突出其中一个。

7.对偶:句式整齐,结构统一

8.夸张:极力的表现。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

拟人:把……当作人来写,使……更加鲜明,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

借代:用什么代什么,使……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夸张:突出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使什么形象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什么内容,突出了什么感情。

设问:引起了对什么问题的关注,给人以启迪,突出了中心思想。反问:鲜明强烈地写出了什么(观点、态度、情感)。

几种特殊词语的作用:

①动词:生动、准确地表现了某人或物的情状或特点。

②形容词:细致地描摹出某人或物的特点或心理。

③叠词:营造一种节奏感强的音乐效果。

④拟声词:让声音再现,让人身临其境地体会。

几种句式的表达效果:

长句是指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它的修辞效果:表意严密、精确、细致、条理贯通、有气势。

短句是指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它的修辞效果:表意简洁、明快、有力。

整句是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包括对偶句和排比句)。它的修辞效果: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

散句是结构不整齐、长短句交错使用的句子。它的修辞效果:散而不乱、灵活多变、生动感人。尤其是在写作中,整句和散句交替使用,能使语言有气势,又不显得呆板。

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内容,表达的语气比一般的肯定句更强烈,更加肯定。

句子或段落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及答题套路:

句子在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句子在两个情节中间---------过渡、承上启下

句子在结尾附近---------深化中心、点明主旨、画龙点睛。

句子在文章前半部分---------打下伏笔、作铺垫。

句子在文章后半部分---------前后呼应。

常见的表达方式的作用:

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衬托: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突出主要人物的品质。

或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

象征: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

伏笔: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细密,令主题更加鲜明。

(三)文意把握类题型:

a.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技巧:统观全文,整体把握。表述为:本文表达了……

b.文章的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推敲揣摩标题与全文中心的关系,如有双关义则应分别回答。

附:

散文标题的作用:

①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义;

②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

③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

④成为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

小说标题的作用:

①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眼球),引发读者思考。②在小说

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行文线索,矛盾冲突的转化点,主句,作品主人翁,内涵丰富、深刻等

题目的多层含义:①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②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③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的实物为题。④以主要人物为题。⑤以特定环境为题

倒叙、插叙的作用:倒叙的作用是设置悬念,为下文铺设,吸引读者。插叙的主要作用是使作品内容丰富,充实;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完整。可以明白某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或了解某一事物的来历。使文章结构紧凑。

c.文章结尾处“×××”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答题技巧:此句一般为蕴含中心的句子,如其表意隐晦,则应明确表述,如其表意直白,则应探求全文写作意图。答案表述为:这句话表达了(暗含了)作者……的观点。

d.为什么作者说:“×××”?

答题技巧:此句一般为文中与中心关系密切的关键句,不应孤立理解此句,避免与词句理解的考题混淆。答案一般表述为:因为……

e.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答题技巧:抓住全方表现思想感情的关键词句,并思考其变化,把握全文感情脉络。答案一般表述为: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的变化过程,表达了……

(四)内容探究类题型:

a.你同意文中作者的观点吗?

答题技巧:针对文中观点辩证分析,一般作正面回答,应有理由阐述。答案一般为:同意(不同意)。因为……

b.请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的原因。

答题技巧:需跳出选文搜寻自己所储备的知识,根据文中内容分析原因,内容应与文中观点一致。一般表述为:我曾经学过……,我认为×××的原因是……

c.文中×××与×××是否矛盾(哪个更有道理)请说明理由。

答题技巧:一般不矛盾,是作者的有意设计。一般表述为:不矛盾,这两处表面上虽然×××,但是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描述(阐述)×××,表达了作者×××的矛盾感情。(五)作品感受类题型:

a.作者说:××××××,读完全文后,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答题技巧:根据句中作者观点及情感来谈,谈启示应结合自身生活,不可空泛。一般表述为:这句话深刻表达了×××,我在学习(生活)中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当×××的时候,我××××××,读完文章,我觉得……

b.作者认为:××××××,你是否有同感?请结合自身的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答题技巧:一般不宜答没有同感,谈出与文中类似的认识即可。一般表述为:有同感。在我们的学习中也经常会×××,我觉得……

c.读完全文后,你对×××可能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作者这样的经历吗?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答题技巧:抓住“更深的认识”答出自己思想认识的变化过程。一般表述为: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原来我觉得×××,读完文章后,我觉得×××

d.读完文中的故事,你的心理感受如何?如果你是文中的×××,此刻,你最想对他说的是什么?

分析文中人物的心理及性格特点,说话要有针对性。一般表述为:我最想对他说……

常见修辞方法答题套路

比喻:用(事物)比喻(事物),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情态),表达了(人物)……的情感。

拟人:把**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情状(描绘出一幅……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人物)……的感情

夸张:夸大(或缩小)了(事物)的大小(长度,速度,性能等),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态度(观点,情感)。

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用(什么)带(什么),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引用: 1.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加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加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2.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对偶:使文章节奏鲜明,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常见表现手法答题套路

对比:**和**形象鲜明的对比,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

象征: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伏笔:对就将要出现的**做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

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令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故事情节)更加严密

烘托,渲染:常用来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突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