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临床概况要点
- 格式:pdf
- 大小:400.13 KB
- 文档页数:5
体外冲击波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也被称为ESWT(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是一种非侵入性、非手术的治疗方法,通过使用高强度声波波形和频率,以达到治疗目的。
它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医疗领域,尤其在骨科和康复领域中有着显著的疗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体外冲击波治疗的工作原理。
体外冲击波是通过一台装有高压气压泵的冲击波发生器产生的。
患者会被要治疗的部位放置在设备的震源头下,设备会释放高强度的声波。
这些声波会以波的形式通过皮肤、软组织和骨骼传递,并在目标区域产生机械刺激。
这种机械刺激能够刺激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血管新生,加速伤口愈合。
此外,它还可以改善细胞代谢,通过影响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对细胞的修复和再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体外冲击波治疗的疗效是由其在不同病理情况下对组织的生理和病理影响所决定的。
在骨科领域中,它主要用于骨折的治疗和软组织修复。
例如,对于骨折的康复,体外冲击波可以促进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并加速骨折的愈合时间。
在康复领域中,它被用于治疗肌肉和腱骨疾病,如跟腱炎、网球肘和冻结肩等。
通过刺激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体外冲击波可以显著减轻疼痛、改善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除了骨科和康复领域,体外冲击波治疗在泌尿科、心脏血管病和皮肤美容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泌尿科中,它主要用于治疗尿路结石。
体外冲击波通过声波的作用,能够将结石破碎成小颗粒,从而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在心脏血管病领域,它可以用于治疗冠心病和心肌缺血。
通过刺激心肌组织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体外冲击波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和预防心肌梗死。
在皮肤美容中,它被用于治疗皮肤组织的老化和松弛,通过促进胶原蛋白的增生和弹性纤维的生成,使皮肤更紧致和年轻。
体外冲击波治疗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不需要手术切口,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时间。
其次,它没有副作用,不需要麻醉,降低了治疗的风险。
此外,治疗过程简单、快速,一般持续时间只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
冲击波疗法的临床实践及展望
引言
冲击波疗法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冲击波疗法的基本原理和临床应用情况,并展望未来该疗法的发展方向。
冲击波疗法的原理
冲击波疗法利用高能量波的机械作用,传递到人体组织,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这种疗法可以通过聚焦和非聚焦两种方式进行,应用于不同的疾病治疗。
冲击波疗法的临床应用
骨骼系统疾病
冲击波疗法在骨骼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它可以用于骨折愈合的促进、骨关节炎的缓解以及骨刺的消除等方面。
肌肉韧带疾病
冲击波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肌肉韧带疾病的治疗。
例如,它可以用于肌肉拉伤、腱鞘炎和跟腱炎等症状的缓解。
生殖系统疾病
冲击波疗法在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具有潜力。
研究表明,它对勃起功能障碍、前列腺炎和障碍等问题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冲击波疗法的展望
未来,冲击波疗法有望在更多的疾病治疗中得到应用。
特别是在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肿瘤治疗方面,冲击波疗法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相关疗法的技术不断改进和创新,将提高冲击波疗法的效果和安全性。
结论
冲击波疗法作为一种有效的非侵入性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并有望在未来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种疗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低能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护理体会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是利用液电能量转换及传导原理,造成不同密度组织之间产生能量梯度差及扭拉力,产生裂解硬化骨、松解粘连、刺激机微血管再生、促进骨生成等作用,Haist 等认为冲击波损伤了疼痛感受器,抑制其发出高频脉冲,不传递疼痛信号,另外,冲击波也能引起细胞周围自由基的改变而释放出抑制疼痛的物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具有非侵入性、组织损伤小、疗效可靠等许多优点[1],已成为治疗骨科疾病的常用方法。
治疗方法:应用江苏欣远生产的ESWO骨科冲击波治疗机,将探头水囊臵于局部疼痛点,且用超声波进行痛点定位,辟开重要血管及神经走行进行冲击治疗,工作电压8-12KV,冲击次数3-5次,每次间隔5-6天,每次冲击剂量800-1500次,冲击频率60-90次/分,每次冲击10-15分钟[2]。
治疗过程中停用一切止疼药物。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5年8月-2009年5月在我院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软组织损伤性患者449例,男206例,女243例,平均年龄49.5岁。
护理组294例,非护理组155例,护理组按要求进行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心理、生理的护理及治疗后的4-12周跟踪调查;非护理组只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及治疗后的4-12周跟踪调查,从调查的结果分析来看,由于护理组有治疗前、后的护理指导,患者能够按照治疗要求主动配合治疗,效果明显,而非护理组,由于没有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及指导,治疗效果就没有那么明显,病情反复、有些还有反弹,治疗效果差。
采用视觉模拟疼痛程度分级法(VAS),即用一条10cm长的直线,两端标以0和10,0表示无疼,10表示最疼,让患者标出目前疼痛的位臵,测量该距离的长度,用以表示疼痛的程度。
记录每位患者每次冲击波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变化,并进行疗效评价。
表1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X〒S)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8 周治疗后12周对照组 294 8.26〒1.12 1.68〒0.82 2.89〒1.04 3.17〒1.12疼痛强烈疼痛减轻疼痛增加疼痛增加,有治疗有明显效果病情复发反弹、继续治疗护理组 155 8.53〒1.08 1.02〒0.21 1.11〒0.62 1.29〒0.75△疼痛强烈疼痛减轻病情稳定病情稳定,无治疗效果明显无复发反弹、康复与护理组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护理:软组织损伤病人大多都有多年的疼痛史,患者已对疼痛表现出忍受或习惯,不再去主诉这一症状,主要反映在病人的抑郁、焦虑、失眠等方面,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SONOTHERA体外冲击波疼痛治疗系统论证报告一、产品概述SONOTHERA是目前全球拥有最多治疗模式的体外冲击波治疗机,亦是全球唯一具有针灸模式的冲击波系统,产品的特点主要有:1、治疗原理冲击波是一种通过物理学机制介质(空气或气体)传导的机械性脉冲压强波,SONOTHERA将气动产生的脉冲声波转换成精确的弹道式冲击波,通过治疗探头的定位和移动,可以对疼痛发生较广泛的人体组织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冲击波在临床上的治疗已有大量的医学文献报道并肯定了这一治疗的安全有效。
2、治疗疼痛和促进组织康复的机理SONOTHERA产生的冲击波可以来改变伤患处的化学环境,使组织产生并释出抑制疼痛的化学物质,同时冲周波可以破坏疼痛受体的细胞膜,抑制疼痛信号的产生及传道,此外,冲击波引致内腓肽的产生,降低患处对疼痛的敏感,以上几种机制针对伤患的合成作用,可以对患者疼痛达到长期有效的治疗效果。
通过改善治疗区域的新陈代谢和减轻患处的炎性反应,冲击波治疗同时促进组织的康复,其机理包括松解患处钙质沉着,减轻水肿及增加组织的机械负荷。
二、治疗模式1、疼痛治疗模式:对近骨面的软组织可产生持久可靠的治疗,常用于运动系统疼痛的治疗。
适应症:肩部钙化性肌键炎疼痛肱骨外上髁炎膝关节韧带疾患/跟腱痛足底筋膜炎骶髂关节综合症胫骨外缘综合症Mrto r′s神经瘤裘庇脱兰氏挛缩肠胫束摩擦综合症2、激痛点治疗模式:治疗时冲击波直接作用于整个激痛点区域,能对肌筋膜综合症起到良好治疗效果。
此治疗模式使用较高频冲击波。
(10HZ)●冲击波激痛点的治疗原理:利用特有的治疗模式及治疗探头,可以改善激痛点所影响区域的功能障碍,分解积存的代谢产物,刺激受影响的区域肌群,阻断向心性疼痛传导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冲击波激痛点的治疗效果取决于激痛点准确定位。
准确定位的激痛点往往有受影响肌群或肌腱的增厚,变硬,触压激痛点往往可以引发整个受影响区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疼痛。
体外冲击波对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作者:冉波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4期【摘; 要】目的:慢性疼痛患者通过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评价。
方法:笔者从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出80例慢性疼痛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化方法分成两组,观察组(n=40)患者通过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对照组(n=40)患者通过常规的药物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研究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5%(27/40),组间差异显著,P结论:通过体外冲击波对慢性疼痛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可以取得极高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效果极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以及广泛应用。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慢性疼痛;临床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4-0104-01慢性疼痛的持续周期较长,临床中通常把持续一个月以上的疼痛情况,视为慢性疼痛,慢性疼痛会长时间的折磨患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引起慢性疼痛的主要因素为远伤,慢性疼痛从外周起到中枢神经系统,会引发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且病理改变情况均不同,病理变化则通过特异性的症状以及体征进行显现,慢性疼痛是一个大范围,其中包括了以下几种疾病:跟腱炎、肩周炎、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等常见疾病,以上疼痛情况均会反复发作,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持续的困扰,临床中,一般会通过药物方法、功能锻炼等方法进行治疗,而近些年来发现,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疼痛的效果更加良好[1],所以,笔者做出实验,从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出80例慢性疼痛患者进行研究,展开对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笔者从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出80例慢性疼痛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化方法分成两组,观察组(n=40)患者通过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对照组(n=40)患者通过常规的药物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有16例,其中最小年龄的患者为30岁,最大年龄的患者为65岁,平均年龄为(47.65±3.5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1例,女性患者有19例,最小年龄的患者为31岁,最大年龄的患者67岁,平均年龄为(48.45±3.06)岁,所有患者均得到笔者的通知,并同意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在保证书上签署姓名,在进行试验之前,笔者上报我院伦理委员会,并得到批准,然后开始展开治疗,8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损伤及疼痛的新技术提起冲击波,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泌尿外科的碎石技术,即使是专业人士也很少有人知道冲击波在骨科领域发挥的巨大作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体外冲击波技术开始被运用到骨科及康复理疗领域,经过十余年的临床研究,冲击波疗法日益完善,到今天,在部分欧美国家冲击波疗法已经成为骨伤及骨关节类疾病非创伤治疗的首选方法,其独特的疗效和简单的治疗方法使许多经传统治疗无效的骨科疾病患者得以重返健康生活。
体外冲击波疗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非侵入性、微创性的医疗技术,运用冲击波的空化、成骨、代谢激活、镇痛效应治疗骨骼系统末端病和筋骨软组织疼痛。
无需任何药物,无毒副作用,具有治疗时间短、治疗效果快、治疗无创伤、无痛苦等特点,已在骨肌疾病等临床治疗领域广泛应用。
自我院中医康复科开展此项目以来,已为众多颈肩腰腿痛患者解除病痛,获得良好的效果,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患者案例○ 案例一患者,男,67岁,因右膝疼痛不适3天乘坐轮椅来院,诊断为“右膝骨性关节炎伴右膝内侧鹅足滑囊炎”给予冲击波治疗1次后,自行步行离院,目前已进行2次治疗,效果显著。
○ 案例二患者,女,46岁,因右肘部疼痛不适2月余来诊,诊断为“右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于外院给予外用及口服药物后症状均未见好转,给予冲击波治疗后,右肘疼痛大部分消失。
体外冲击波疗法相关问题1、冲击波治疗的原理是什么?通俗的讲:弹棉花,冲击波是一种物理波,它是一种不连续的、带有冲击力量的波,此波的特点是,爆发力强,穿透力大,可以在相同的介质中均匀地传播。
用于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也正是利用了它的这一特点,由于人们长期从事各种慢性积累性损伤的活动,久行、久站、久坐为发病的重要原因,可以导致肌肉静力性肌紧张,从而慢性渗出、出血,逐渐形成瘢痕,最终由于瘢痕组织形成皮下硬结,从而成为发病的重要因素。
冲击波在相同的组织中传播速度会均匀地传播,然而在这些病变粘连的组织中,就会传播受阻,从而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碰撞,产生强烈的能量释放,也正是利用这一释放的能量,被动性剥离粘连的软组织,从体外松解受损的软组织,解放受卡压的皮神经。
体外冲击波无创疗法为何能快速的治疗慢性疼痛“PRP研究联盟”生活中饱受疼痛困扰的人不在少数,关节胀痛、颈肩僵硬、腰肌劳损都很常见,而这些部位一旦疼起来,十分难忍,堪称慢性折磨。
尤其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工作愈加繁忙,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现在就想要告诉你,疼痛科引进了治疗疼痛的利器“冲击波治疗仪”后,这些问题都可以不用忍了。
冲击波疗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非侵入性、微创性的医疗技术,运用冲击波的空化、成骨、代谢激活、镇痛效应治疗骨骼系统末端病和筋骨软组织疼痛。
无需任何药物,无毒副作用。
具有治疗时间短、治疗效果快、治疗无创伤无痛苦等特点,近几年已在骨肌疾病等临床治疗领域广泛应用并得到使用者和接受治疗者的好评。
冲击波治疗仪为什么能治疗疼痛?冲击波治疗仪是利用电磁冲击波能量聚焦后作用于人体,激活成骨细胞和组织细胞,其具有的空化效应、成骨效应、代谢激活效应、镇痛效应可以改善局部血细胞吸氧功能,加速微循环,从而松解组织粘连,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康复。
作为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冲击波疗法不仅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还具有激活成骨细胞,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和细胞修复与再生,减轻慢性炎症,缓解疼痛等作用。
冲击波治疗适用人群:1、骨组织疾病: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2、软组织慢性损伤性疾病: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钙化性冈上肌腱炎、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内上髁炎、足底筋膜炎、止点性跟腱炎等以及其他肌筋膜慢性疼痛症等软组织慢性损伤性疾病。
3、纤维肌痛综合症、腰肌劳损、梨状肌综合症、腱鞘炎、肩周炎、网球肘、足跟痛、颞颌关节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以及各种椎体小关节紊乱综合征、距骨骨软骨损伤、腱鞘炎、肩峰下滑囊炎、髌前滑囊炎、髌腱炎、股骨大转子滑囊炎、弹响髋和肌痉挛、骨坏死性疾病(月骨坏死、距骨坏死、舟状骨坏死)等。
冲击波疗法虽然治疗范围广,但任何治疗都不是万能的,患有:1、严重心脏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各类肿瘤、骨质未成熟患者;2、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引起局部组织出血,未治疗、未治愈或不能治愈的出血性疾病患者;3、血栓形成患者;4、生长痛患儿;5、严重认知障碍和精神疾病患者。
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研究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研究慢性前列腺炎和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是男性常见的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
治疗这两种疾病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是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兴疗法。
本文旨在探讨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效果和机制。
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是一种通过机械波作用在患者体表引起生理反应来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
该治疗方法具有无创、无副作用、方便快捷等优点,适用于广大患者。
经过多次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疼痛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对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通过刺激前列腺区域的神经末梢,加强血液循环和代谢,改善前列腺组织氧合情况,缓解炎症反应和减少局部拥堵。
此外,低能量体外冲击波还可以激活细胞内的抗炎途径,抑制炎症细胞的释放物质,发挥镇痛效果。
一项研究发现,接受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的患者在短期和长期内均呈现出较好的疗效,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前列腺相关指标也有所改善。
而对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患者,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主要通过刺激盆腔区域的神经末梢,改善局部的循环和代谢,减轻疼痛。
一项研究显示,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后患者盆腔疼痛的程度明显减轻,相关的心理和生理指标也有所改善。
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的机制可能与其促进了血管生成和神经修复有关。
研究表明,低能量体外冲击波刺激后,可以增加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一系列生长因子,促进新血管的形成。
此外,体外冲击波还可以激活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神经再生,有助于疼痛的缓解和组织的修复。
这些机制可能是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和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主要效应。
综上所述,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对于慢性前列腺炎和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这种方法的无创性和无副作用使其成为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之一。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治疗效果也可能因人而异。
372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21 年 3 月第 41 卷第 2 期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ology and Nephrology, M arch 2021 ,Vol.41 NO. 2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牟小西廖波综述崔曙审校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南充637000通信作者:崔曙,E m a i l:css026@163. c o m【摘要】慢性前列腺炎(c p)/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 p p s)又称为in型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病之一,在中青年男性中发病率较高,约占30%〜40%。
目前国内外指南认为CPPS的治疗目标主要是缓解疼痛、改善排尿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疗效评价应以症状改善为主,治疗方法仍以药物治疗为主。
近些年一些物理治疗方法相继出现,特别是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CPPS在临床上得到推荐和研究。
目前ESWT治疗主要使用的是聚集式冲击波(fESWT),近年来也有研究使用放射式冲击波(rESWT),这些研究报道均表明ESWT治疗CPP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特別是对CPPS患者的疼痛症状有明显缓解作用,对其排尿症状和勃起功能的改善并不明显:ES-WT治疗CPPS是一个值得推荐的物理治疗方法,其作用机制和规范的治疗方案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高能量冲击波基金项目:四川省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研究中心科研项目(SWFZ18-Y-13)D0I : 10. 3760/cma. j. cn431460-20190520-00049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hnmir pelvic pain syndromes,CPPS)又称为D I 型前列腺炎,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和前列腺痛(PD),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的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排尿症状和性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临床检验结果特点是前列腺按摩液(KPS)、精液、前列腺按摩后尿液(VB3)细菌培养结果阴性11。
体外冲击波治疗在男性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童亮; 吕军
【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
【年(卷),期】2012(15)6
【摘要】Ⅲ型前列腺炎又称为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约占慢性前列腺炎的90%,20~83岁男性均可发病,发病率为4%~16%。
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的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排尿症状和性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CPPS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尚不明确,尚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法。
临床运用体外冲击波治疗男性CPPS,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总页数】3页(P599-601)
【作者】童亮; 吕军
【作者单位】51001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军区泌尿外科研究所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泌尿外科; 南方医科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7.33
【相关文献】
1.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与骨折延迟愈合的应用进展 [J], 沈保磊;刘国浚;王耀生;沈保卫
2.体外冲击波治疗应用进展 [J], 寇文丽
3.体外冲击波治疗在足踝外科的应用进展 [J], 陈城;施忠民
4.体外冲击波治疗在足踝外科的应用进展 [J], 陈城;施忠民;
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改善男性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患者精神症状的临床观察 [J], 柳东杨;崔建锋;苏俊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