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本量利分析_1_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878.00 KB
- 文档页数:60
小测验(单项选择题)1.本量利分析是分析()在产品的销量、售价和单位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变动时的性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A.总收入和总成本B.总收入、总成本和营业利润C.总收入、总成本、营业利润和现金流D.总收入2.本量利分析中的保本点销售量在数值上等于()。
A. 固定成本除以总收入B. 固定成本除以单位贡献毛益C. 收入减变动成本D. 总收入除以变动成本3.对于经营杠杆较低的公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定成本高,变动成本低B.销量的变动幅度大于净利润的变动幅度C.亏损的可能性比高杠杆公司更大D.相对于高杠杆公司经营风险较低4.下列关于固定成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期来看可以视为变动成本B.会降低经营杠杆C.会降低亏损的风险D.在图表中是一条斜线5.如果产品组合中各产品销售比例发生变化,则()。
A.净利润不会改变B.保本点会变化C.每种产品的单位贡献毛益会上升D.每种产品的单位贡献毛益会下降6. 生产单一品种产品的企业,保本销售额等于()。
A.保本销售量×单位利润B.固定成本总额/贡献毛益率C.固定成本总额/(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D.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贡献毛益7.从本量利分析图上可知,对单一产品分析时,()。
A.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线斜率越大,保本点越高B.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线斜率越小,保本点越高C.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线斜率越小,保本点越高D.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线斜率越大,保本点越低8.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上升的百分率相同,其他条件不变,则保本销售量()。
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确定9.运动器材公司威尔公司只生产一种篮球,单价60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40元,单位销售管理费用5元,销量为50000件,则其产品贡献毛益为()元。
A.650000B.750000C.850000D.95000010.艾马妮公司生产钱包,单价40元,固定成本为40000元,变动成本占销售单价的75%,在预计销量为5000件时,艾马妮公司的安全边际是()元。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一、关键概念1.本量利分析 2.贡献边际3.保本点1.安全边际2.保本作业率3.保本点4.保利点1.本量利关系图2.传统式本量利关系图3.贡献式本量利关系图4.利润—业务量式本量利关系图二、分析思考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是什么?2.贡献边际及其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3.单一品种保本点的确定方法有哪些?1.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指标的内容及其计算?2.单一品种下有关因素变动对保本点和保利点,对安全边际以及对营业利润的影响是什么?1.本量利关系图的含义及其类型有哪些?2.因素变动对保本点等指标有哪些影响?三、单项选择题1.称为本量利分析的基础,也是本量利分析出发点的是()。
A.成本性态分析假设 B.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 C.产销平衡假设 D.品种结构不变假设2.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
A.完全成本法B.变动成本法 C.吸收成本法D.制造成本法3.进行本量利分析,必须把企业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 )。
A.税金成本B.材料成本 C.人工成本 D.变动成本4.按照本量利分析的假设,收入函数和成本函数的自变量均为同一个( )。
A.销售单价B.单位变动成本 C.固定成本D.产销量5.计算贡献边际率,可以用单位贡献边际去除以( )。
A.单位售价B.总成本C.销售收入D.变动成本1.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定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 )。
A.保本量 B.贡献边际 C.保本作业率 D.保本额2.当单价单独变动时,安全边际( )。
A.不会随之变动 B.不一定随之变动 C.将随之发生同方向变动 D.将随之发生反方向变动3.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45元,固定成本总额60,000元,产品单价为120元,为使安全边际率达到60%,该企业当期至少应销售的产品为( )。
A.2000件B.1333件 C.800件 D.1280件4.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5元,单位变动成本3元,固定成本总额600元,则保本销售量为( )。
本量利分析(CVP分析)本量利分析(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CVP分析)又称量本利分析什么是本量利分析?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产量(或销售量)--利润依存关系分析的简称,也称为CVP分析(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文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的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本量利分析它着重研究销售数量、价格、成本和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所提供的原理、方法在管理会计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同时它又是企业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重要工具。
本量利分析方法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研究成本、销售数量、价格和利润之间数量关系的方法。
它是企业进行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等经营活动的重要工具,也是管理会计的一项基础内容。
本量利分析的产生发展本量利分析方法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到了20世纪50年代已经非常完善,并在西方会计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时至今日,该方法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企业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等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了良好保证。
本量利分析的前提条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成本、销售数量、价格和利润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
例如,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可能呈线性关系也可能呈非线性关系;销售收入与销售量之间也不一定是线性关系,因为售价可能发生变动。
为了建立本量利分析理论,必须对上述复杂的关系做一些基本假设,由此来严格限定本量利分析的范围,对于不符合这些基本假设的情况,可以进行本量利扩展分析。
(一)相关范围和线性关系假设由于本量利分析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成本性态分析的基本假设也就成为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也就是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保持不变,变动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变化成正比例变化,前者用数学模型来表示就是y=a,后者用数学模型来表示就是y=bx,所以,总成本与业务量呈线性关系,即y=a+bx。
本—量—利分析第一节、本-量-利分析概述一、本量分析的基本涵义本量利分析(简称为CVP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利润关系分析的简称,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式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也有人将本量利分析称为量本利分析二、本量利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分析产品成本、销售量和销售利润这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掌握盈亏变化的临界点(即保本点),从而定出能产生最大利润的经营方案。
三、本量利关系的基本公式: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px – bx – a = P=边际贡献—固定成本=Tcm—a = P1、固定成本: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产量或销售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固定不变的成本。
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和固定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如企业车间经费和企业管理费中的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租赁费、办公费等。
2、变动成本:指成本总额所有随销售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与销售量总数成正比例增减变动的成本。
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变动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3、混合成本:是指有一些成本项目,其总额虽然也随着销售量的增减而变动,但却不成正比例。
如机器设备的维修费、热处理设备的动力费等。
对于各项混合成本,应采取一定的技术方法,将其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4、边际贡献:又称贡献毛益、贡献边际、边际利润,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
它有三种表现形式:⑴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px – bx = P=贡献边际总额÷销售量=销售单价×贡献边际率⑵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贡献边际×销售量=销售收入×贡献边际率=固定成本+营业利润因此,可得如下关系式: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固定成本=利润(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利润(p-b)X-a = P从上述公式可知,边际贡献的作用是为补偿固定成本和提供利润作出贡献的。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一、填空题1、业务量,利润2、代数模型,几何模型3、等于,盈亏平衡4、销售收入线,总成本线5、损益分界点销售量,损益分界点销售额6、单位产品售价,损益分界点销售量7、安全边际量,安全边际额8、损益分界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9、利润,损益分界点10、单位产品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二、名词解释1、本量利分析:是成本-数量-利润分析的简称,是一种研究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关系的定量分析方法。
其基本做法是:将成本按其性态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利用数学公式或函数图像,定量地揭示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内在规律,为企业利润规划、经营决策和目标控制等提供信息。
2、损益分界点:又称损益平衡点、盈亏平衡点、盈亏临界点、损益两平点、保本点等,是指企业在不盈不亏时的业务量,即销售收入等于总成本,也就是利润为零时的业务量。
3、安全边际:是指实际或计划业务量(额)超过损益分界点业务量(额)的差额。
安全边际可以用实物量或价值量指标表示,实物量指标称为安全边际量,价值量指标称为安全边际额。
计算公式如下:安全边际量=实际或计划业务量-损益分界点业务量安全边际额=实际或计划业务额-损益分界点业务额4、安全边际率:是指安全边际除以实际或计划业务量(额)的比率。
计算公式如下: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额)×100% —————————————实际或计划业务量(额)5、损益分界点作业率:是指损益分界点销售量(额)除以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的比率。
计算公式如下:损益分界点作业率=损益分界点销售量(额)×100% —————————————实际或计划业务量(额)三、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四、单选题1、D2、C3、A4、A5、B6、B7、C 8、D 9、D 10、A11、C 12、C 13、C 14、B 15、A 16、A 17、A 18、D五、多选题1、ACD2、BE3、BCDE4、BC5、ACE6、BD7、BCDE8、CDE9、ABCDE 10、AB 11、ACE 12、ABC 13、BE 14、BCD 15、ABCDE 16、DE17、ABCD18、BCE 19、ABCD 20、DE六、问答题1、答:本量利分析,是成本-数量-利润分析的简称,是一种研究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关系的定量分析方法。
管理会计第四章_本量利分析习题和答案解析_东北财经⼤学第⼆版4.利润⼀业务量式本量利关系图⼆、分析思考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是什么? 2?贡献边际及其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 3?单⼀品种保本点的确定⽅法有哪些?1 .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指标的内容及其计算?2 .单⼀品种下有关因素变动对保本点和保利点,对安全边际以及对营业利润的影响是什么?1?本量利关系图的含义及其类型有哪些? 2?因素变动对保本点等指标有哪些影响? 三、单项选择题1 .称为本量利分析的基础,也是本量利分析出发点的是(B ?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C ?产销平衡假设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1.已知某企业本年⽬标利润为 2 000万元,产品单价为 600元,变动成本率为 30%固定成本总额为600⼀、关键概念 1 .本量利分析 2. 贡献边际第四章本量利分析3 .保本点 1 .安全边际1 .本量利关系图3 .保本点.保本作业率2?传统式本量利关系图4 .保利点3 ?贡献式本量利关系图A.成本性态分析假设2 .在本量利分析中,D ?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A .完全成本法B .变动成本法C .吸收成本法D.制造成本法3 .进⾏本量利分析, A .税⾦成本必须把企业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B.材料成本()C.⼈⼯成本D .变动成本4?按照本量利分析的假设,收⼊函数和成本函数的⾃变量均为同⼀个A .销售单价B.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D.产销量5 ?计算贡献边际率,可以⽤单位贡献边际去除以A .单位售价B.总成本()。
C.销售收⼊D.变动成本1 ?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定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A .保本量()。
贡献边际 C ?保本作业率保本额2 ?当单价单独变动时,安全边际()。
A.不会随之变动 B ?不⼀定随之变动C ?将随之发⽣同⽅向变动D ?将随之发⽣反⽅向变动 3.已知企业只⽣产⼀种产品,元,为使安全边际率达到 60% A . 2000 件B . 1333件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 45元,固定成本总额该企业当期⾄少应销售的产品为().1280件60, 000元,产品单价为120C . 800件 D4?已知企业只⽣产⼀种产品,单价5元,单位变动成本 3元,固定成本总额 600元,则保本销售量为()。
本量利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也称为成本、收入和利润分析法,是一种用于评估企业投资决策和经营决策的方法。
通过分析项目的成本、收入和利润,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可行性。
本量利分析法主要通过计算和分析成本、销售量、销售价格和利润之间的关系,从而进行决策。
这种方法基于以下几个假设: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是已知的;成本和收入与产量成正比;产品的销售价格是固定的;只有一种产品;成本和收入是线性的。
本量利分析法的基本概念是“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是指每个单位的销售收入减去可变成本所得到的金额。
通过计算边际贡献,可以帮助企业决策者了解每个单位的销售所带来的盈利能力,以及需要销售多少单位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
本量利分析法的主要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盈亏分析:通过计算边际贡献和固定成本,可以确定企业需要达到的销售量,以避免亏损。
这对于新产品的推出和现有产品线的维持都非常重要。
2. 投资决策:通过分析新项目的成本、收入和利润,可以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回报率。
决策者可以根据本量利分析的结果决定是否继续投资。
3. 价格决策:通过分析不同价格水平下的销售量和利润,可以决定最合理的价格策略。
这对于市场竞争和利润最大化都非常重要。
4. 销售混合决策:通过分析不同产品组合和销售量的情况,可以决定最佳的产品组合和销售策略。
这有助于企业优化产品线,提高利润。
本量利分析方法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数据支持和计算能力。
企业决策者需要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成本、销售数据,并进行相关的计算和分析。
同时,决策者还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竞争情况和其他相关因素,以做出最合理的决策。
在实际应用中,本量利分析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决策工具,还需要结合其他的管理方法和技巧。
例如,SWOT分析、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等方法都可以与本量利分析方法结合使用,以全面评估和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
总之,本量利分析法是一种有效的决策工具,可以帮助企业评估投资和经营项目的可行性和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