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地球自转的规律.
- 格式:ppt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4
地球的运动知识归纳1、地球自转的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的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4、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的更替。
5、晨昏线: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
他们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
7、地球的公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8、地球公转的周期:一年。
9、地球公转的特征: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10、地球绕日公转的姿势很独特,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倾斜度是不变的,而且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公转及其这一特点,是形成太阳光热在不同纬度地带分布和地球上存在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
11、由于地轴相对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倾斜角为66.5°,所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最北界线是23.5°N,当太阳直射在这一纬线上时,正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夏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就返回向南移动。
所以北纬23.5°这条纬线,这条纬线被称为北回归线。
当太阳向北再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是春分日(第二年的3月21日前后)。
如此往复,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12、随着太阳直射点的来回移动,在北纬66.5°以北和南纬66.5°以南的地区,会出现一天中太阳不升(极夜)或不落(极昼)的现象,因为这一现象只会出现在这两个范围内,所以,把这条纬线分别称为北极圈和南极圈。
只有极圈内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13、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为23.5°,极圈的纬度数为66.5°,两数之和为90°。
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14、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是自赤道向极地递减。
15、地球表面任何一点与地心的连线同赤道平面的夹角就是当地的地理纬度。
16、在一恒星日中,地球自转360°,在一太阳日中,地球自转360 °59′; 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则太阳日大于恒星日;反之,太阳日小于恒星日。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知识点一、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身的轴线进行的运动,旋转周期为24小时。
地球自转的知识点包括:自转的方向、速度、时间制和造成的现象。
1.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即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这是因为地球从西向东自转所造成的地面上的天体运行轨迹为东西方向上的弯曲。
2.自转的速度:地球自转的速度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即地球的自转周期。
地球的自转周期为24小时,即一天的时间。
所以地球的自转速度为每小时约1667公里。
3.自转的时间制:地球自转的时间制通常采用24小时制,即将一天分为24个小时。
每个小时再按60分,每分钟再按60秒计算时间。
4.造成的现象:地球自转造成了许多重要的现象,如天文学上的昼夜交替现象,即地球上不同地区的白昼和黑夜不断交替;同时自转也会造成地球产生离心力和科里奥利力,影响地球的重力分布和气候。
二、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做椭圆形轨道的运动,公转周期为365.25天。
地球公转的知识点包括:公转的轨道、速度、时间制和产生的季节变化。
1.公转的轨道:地球绕太阳的轨道为近似椭圆形。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不断变化,最近时距离太阳约1.47亿公里,最远时约1.52亿公里。
2.公转的速度:地球公转的速度是指地球在绕太阳轨道上每单位时间所走过的距离。
地球的公转速度不断变化,平均速度约每秒29.8公里。
3.公转的时间制:地球公转的时间制采用365天制,每隔四年会多加一天,即闰年。
所以平均每年365.25天。
4.产生的季节变化: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和地轴与黄道的倾斜角度是引起季节变化的关键因素。
因为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椭圆形,所以当地球离太阳最近时,能量较高,温度较高,此时为夏季;当地球离太阳最远时,能量较低,温度较低,此时为冬季。
而南北半球由于在不同时间离太阳最近,所以季节是相反的。
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个基本特征。
地球自转决定了地球的自然日和时间制度,造成了昼夜交替和离心力、科里奥利力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