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数控与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数控与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数控与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数控与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数控与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题目:

系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专业:_____ _ 姓名:______________ _ _______ __ 学号:____ __ ____ __ 指导教师:_______ _ ________ _______ 职称: _

二O一一年五月十五日

1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摘要

随着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机械产品的更新速度

越来越快,数控加工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机械及相关行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械制造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本次设计就是进行典型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该零件是具有椭圆、圆弧、斜度、外螺纹、凹槽、孔等特征的轴类零件,本文侧重于该零件的工艺分析、加工路线确定及加工程序的编制。并绘制零件图,加工路线图。用G代码编制该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并附以编程尺寸的计算方法,其中零件工艺规程的分析是此次论文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字:数控加工技术;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加工路线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competition is fierce,Mechanical products speed quickly,numerical

control machining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Machine and related industries in the fie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mpetition,Is the essence of the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competition.The design is a typical parts of the class numerical control processing and programming,The parts of the ovals and circles, tilt and the thread, the tank, waiting for the part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ch.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part of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the line of processing the application processing and planning. Draw the map, and the parts of the road map. Use the parts of the code numerical control processing program and enclose a programmatic way to calculate the dimensions of the parts of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of this thesis is of key and difficult.

Key words: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ing; numerical control processing and programming; the line of processing

2

第一章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技术在工程设计、制造等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新技术。CAD/CAM技术自动加工的实现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

此次毕业设计主要以灵活运用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为目的,通过所学知识对零件进行图纸分析、选定加工方案和使用数控设备进行零件加工,加强了对数控实际操作的能力分析

设计的过程分为绘制零件图装配图、编写工艺卡、工序卡、编写数控加工程序和撰写设计说明书四个阶段,在绘制零件图装配图中,我们熟悉课题的基本要求后查找资料,熟悉有关内容,于4月初结束这阶段的工作后转入编写工艺卡、工序卡阶段;在编写工艺卡、工序卡中,主要是提供工序卡片、刀具卡片、装夹简图的电子稿,于4月中旬完成了这个阶段性任务;编写数控加工程序,历经一个半月,主要是提供数控加工程序电子表;最后利用了一周的时间完成撰写设计说明书课题的所有设计工作于5月底全部结束。

在设计中,通过对图纸分析对加工工艺工序、加工刀具、装夹方案等进行拟定,并编写出数控加工程序,本课题是零件一与零件二配合加工,主要的难点是椭圆加工,运用G158指令和跳转指令完成。椭圆是非圆曲线对于数控车削编程是个难点。利用二次曲线逼近法,加工椭圆以及用户宏程序法对椭圆曲线进行数控加工编程的应用方法。

椭圆加工难点:(1)无条件转移(GOTO)语句转移到有顺序号n 的程序段。格式为:GOTOn,其中n 表示程序段号。例:GOTO1,表示转移到第一程序段。再

如:GOTO#10,表示转移到变量#10决定的程序段。

(2)条件转移(IF)语句在IF后指定一条件,当条件满足时,转移到顺序号为n 的程序段,不满足则执行下一程序段。格式为:IF [表达式] GOTO n。

(3)椭圆是非圆曲线对于数控车削编程是个难点。利用二次曲线逼近法,加工

椭圆以及用户宏程序法对椭圆曲线进行数控加工编程的应用方法。

3

第二章数控加工工艺 2.1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在数控车床上加工零件时,要把被加工的全部工艺过程、工艺参数等编制成程序,整个加工过程时自动进行的,因此程序编制前的工艺分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2.1.1数控加工内容的选择

数控加工工艺内容的选择,对于一个需要加工的零件来说,并非全部的加工工艺过程都适合在数控机床上完成,只往往其中的一部分工艺内容适合使用数控加工的方法来加工工艺零件。这就需要对零件图样进行仔细的工艺分析,选择那些最适合、最需要进行数控加工的内容和工序。在考虑选择内容时,应结合本企业设备的实际,立足于解决难题、攻克关键问题和提高生产效率,充分发挥数控加工的优势。

1适于数控加工的内容:在选择时,一般可按下列顺序考

1)通用机床无法加工的内容应作为优先选择内容;

2)通用机床难加工,质量也难以保证的内容应作为重点选择内容;

3)通用机床加工效率低、工人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的内容,可在数控机床尚存在富裕加工能力时选择。

根据数控加工的优缺点,一般认为以下零件最适宜数控加工:

(1)形状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用普通机床无法加工或虽然加工很难保证产品质量的零件。

(2)能用数学模型描述的复杂曲线或曲面零件。

(3)具有难测量、难控制进给、难控制尺寸的不开敞内腔的课题或盒型零件。

(4)必需在一次装夹中合并完成机、铰或螺纹加工等多道工序的零件

2、不适于数控加工的内容

1)占机调整时间长。如以毛坯的粗基准定位加工第一个精基准,需用专用工装协调的内容;

2)加工部位分散,需要多次安装、设置原点。这时,采用数控加工很麻烦,效果不明显,可安排通用机床补加工;

3)按某些特定的制造依据(如样板等)加工的型面轮廓。主要原因是获取数据困难,易于与检验依据发生矛盾,增加了程序编制的难度

4

2.1.2数控加工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在确定了数控加工零件及其内容后,应该对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性进行全面仔细的分析。工艺分析时对工件进行数控加工前期工艺准备工作,数控机床加工中所有工步的道具选择、走刀轨迹、切削用量、加工余量等都有预先确定好并编入加工程序。数控加工工艺性分析涉及内容广,在此仅从数控加工的必要性、可能性与方便性及毛坯的选择等方面加以分析。

1、零件图分析

1)熟悉产品的性能、用途、工作条件,结合总装图、部装图,了解零件在产品中的功用、工作条件,掌握零件上影响产品性能的关键技术要求,以便在制定工艺规程时采用相应措施予以重点保证。

2)审查图样的正确性、合理性,视图应当正确、完整及表达清楚,符合国家要求,尺寸及有关技术要求应标注齐全,构成零件的几何元素(点、线、面、)的条件(如相切、相交、垂直、平行等),是数控编程的重要依据。手工编程时,要依据这

些条件计算每一个节点的坐标。因此,我们要对给定的几何条件进行仔细的分析,看是否充分,准确。

3)审查尺寸标注。零件图上尺寸标注的方法应适应数控加工的特点,如图中所示,在数控零件图上,应以同一基准标注尺寸或者直接给出坐标尺寸。这种标注方法既便于编程,又利于设计基准、工艺基准、测量基准和编程原点的统一。由于数控加工精度高,不会因为较大的累积误差而破坏零件的使用特性,因此,可将标注设为同一基准标注。

5

4)材料选择要恰当在满足零件功能的前提下应选用廉价的材料。材料选择应立足国内,不要轻易选用贵重即紧缺的材料。

2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所谓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对其工艺过程影响很大,使用性能相同而结构不同的零件,其制造难易管理方式和成本可能会有很大差别。零件的结构工艺性问题涉及面广,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对零件都有结构工艺性要求 2.2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的设计

工艺路线的拟定是制定工艺规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选择定位基准、选择加工方法、划分加工阶段、安排工序等。在实际加工中,我们应该结合零件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生产条件,制定出最佳的工艺路线。

2.2.1零件表面数控车削加工方案的确定

一般根据零件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材料、结构形状、尺寸及生产类型确定零件表面的数控车削加工方法及加工方案。

数控车削内、外圆表面及端面的加工方案如下:

(1)加工精度为IT9~IT7级、表面粗糙度Ra为0.8~0.2um的除淬火钢以外的常用金属,可以采用粗车、半精车、精车的加工方案加工。

(2)加工精度为IT7~IT5级、表面粗糙度Ra为0.63~0.2um的除淬火钢以外的常用金属,可以采用粗车、半精车、精车、细车的加工方案加工。

(3)加工精度高于IT5级、表面粗糙度Ra<0.63um的除淬火钢以外的常用金属,可以采用高精密数控车床,按粗车、半精车、精车、精密车的加工方案加工。

2.2.2加工阶段的划分

当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较高时,应把整个数控加工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通常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个阶段。如果零件的精度要求很高,还需要安排专门的光整加工阶段。必要时,如果毛坯表面比较粗糙,余量也较大,还需要安排先进行荒加工和初始基准加工。

1(粗加工阶段

6

粗加工阶段是为了去除毛料或毛坯上大部分的余量,使毛料或毛坯在形状和尺寸上基本接近零件的成品状态,这个阶段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率。

2(半精加工阶段

半精加工阶段是使零件的主要表面达到工艺规定的加工精度,并保留一定的精加工余量,为精加工做好准备。半精加工阶段一般安排在热处理之前进行,在这个阶段,可以将不影响零件使用性能和设计精度的零件次要表面加工完毕。

3(精加工阶段

精加工阶段的目的是保证加工零件达到设计图纸所规定的尺寸精度、技术要求和表面质量要求。零件精加工的余量都较小,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达到最高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4(光整加工阶

段当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如尺寸精度要求为IT6级以上,以及表面粗糙度要求较小(Ra<=0.2μm)时,在精加工阶段之后就必须安排光整加工,以达到最终的设计要求。

5.超精密加工阶段

超精密加工是指在一定时期,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达到最高程度的精密加工技术。该阶段的加工精度在0.1,0.01um,粗糙度小于Ra0.01um(Ra0.01,Ra0.001um)

2.2.3工序的划分

工序的划分一般分为两个原则,即工序集中和工序分散的原则

1、工序集中就是零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工序内完成,而每一工序的加工内容

却比较多。其特点:

1)采用高效专用设备及工艺装备,生产效率高。

2)工件装夹次数减少,易于保证表面间位置精度,还能减少工序间运输量,缩短生产周期。

3)工序数目少,可减少机床数量,操作工人数和生产面积,还可简化生产计划和生产组织工作。

4)因采用了结构复杂的专用设备及工艺装备,便投资大,调数和维修复杂,生产准备工作量大,转换新产品比较费时。

2、工序分散就是将工件的加工分散在较多的工序内进行,每道工序的加工内

容很少,最少时每个工序仅一个简单工步。其特点:

7

1)设备及工艺装备比较简单,调整和维修方便,工人容易掌握,生产准备工作量少,又易于平衡工序时间,易适应产品更换。

2)可采用最合理的切削用量,减少基本时间。

3)设备数量多,操作工人多,占用生产面积大。

工序的划分方法工序划分主要考虑生产纲领、所用设备及零件本身的结构和技术要求等。大批量生产时,若使用多轴、多刀的高效加工中心,工序可按集中原则划分;若在由组合机床组成的自动线上加工,工序一般按分散原则划分。随着现代数控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车削中心的应用,工艺路线的安排更多地趋向于工序集中。单件小批量生产时,通常采用工序集中原则。成批生产时,可按工序集中原则划分,也可按工序分散原则划分,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结构尺寸和重量都很大的重型零件,加工中心以减少装夹次数和运输量,应采用工序集中原则。对于刚性差、精度高的零件,应按工序分散原则划分工序。

加工工序的划分原则在数控机床上加工的零件,一般按工序集中原则划分工序。划分方法如下:

1)按所用刀具划分。以同一把刀具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为一道工序,这种方法适用于工件的待加工表面较多、机床连续工作时间较长、加工程序的编制和检查难度较大等情况。加工中心常用这种方法划分。

2)按安装次数划分。以一次安装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为一道工序沈阳机床。这种方法适用于工件的加工内容不多的工件,加工完成后就能达到待检状态。

3)按粗、精加工划分.即粗加工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为一道工序,精加工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为一道工序。这种划分方法适用于加工后变形较大,需粗、加工中心精加工分开的零件,如毛坯为铸件、焊接件或锻件。

4)按加工部位划分,即以完成相同型面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为一道工序,对于加工表面多而复杂的零件,可按其结构特点(如内形、外形、曲面和平面等)划分成多道工序。

2.2.4加工顺序的安排

在选定加工方法、划分工序后,工艺路线拟定的主要内容就是合理安排这些加工方法和加工工序的顺序。零件的加工工序通常包括切削加工工序、热处理工序和辅助工序(包括表面处理、清洗和检验等),这些工序的,顷序直接影响到零件的加工质量、

8

生产效率和加工成本。因此沈阳机床,在设计工艺路线时,应合理安排好切削加工、热处理和辅助工序的顺序,并解决好工序间的衔接问题。

1、切削加工工序的安排原则:基面先行、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面后孔,依照上述原则,对于具体的零件,我们首先粗车出轴类零件的外轮廓,然后在半精车那些有粗糙度要求的表面,最后精车粗糙度要求较高的表面,然后再把零件换到数控铣床上面去加工出键槽。

(1)基准面先行原则用作精基准的表面应先加工。任何零件的加工过程总是先对定位基准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例如轴类零件总是先加工中心孔,再以中心孔为精基准加工外圆和端面;箱体类零件总是先加工定位用的平面及两个定位孔,再以平面和定位孔为精基准加工孔系和其他平面。

(2)先粗后精当加工零件精度要求较高时都要经过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阶段,如果精度要求更高,还包括光整加工等几个阶段。

(3)先主后次即先加工主要表面,然后加工次要表面。

(4)先面后孔对于箱体、支架等零件,平面尺寸轮廓较大,用平面定位比较稳定,而且孔的深度尺寸又是以平面为基准的,故应先加工平面,然后加工孔。

(5)先内后外原则即先进行内型内腔加工工序,后进行外形加工工序。

(6)上道工序的加工不能影响下道工序的定位与夹紧。

(7)以相同安装方式或用同一刀具加工的工序,最好连续进行,以减少重复定位次数。

(8)在同一次安装中进行的多道工序,应先安排对工件刚性破坏较小的工序。在安排加工顺序时,要注意退刀槽、倒角等工作的安排。

2、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机械零件中常用的处理工艺有热处理(退火、正火、调质、渗氮等)和时效(天然时效和人工时效)。这两种工序在工艺过程中的安排是否恰当,是影响零件加工质量和材料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热处理和时效的方法、次数和工艺过程中的位置,应根据材料和处理的目的而定。

热处理主要用来改善切削性能及消除内应力。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1)预备热处理

安排在机械加工之前,以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及消除内应力为主要目的。常用的方法有退火、正火和调质。例如,为改善切削性能高碳钢需进行了退火,以降低硬度;

9

低碳钢需进行正火,以适当提高硬度;为清除内应力,铸件需进行回火,缎件需进行正火等。

2)去除内应力热处理

一般安排在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常用的方法有人工时效、退火等。如精度要求不高的零件,一般将消除残余应力的人工时效和退火安排在毛坯进入机加工车间之前进行。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复杂铸件,在机加工过程中通常安排两次在毛坯进入机加工车间之前进行。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复杂铸件,在机加工过程中通常安排时效处理:铸造?粗加工?时效?半精加工?时效?精加工。对高精度零件,如精密丝杠、精密主轴等,应安排多次消除残余应力热处理,加工一次安排一次,甚至采用冰冷处理以稳定尺寸。

3)最终热处理

以达到图样规定的零件的强度、硬度和耐磨为主要目的,常用的方法有表面淬火、渗碳、渗氮和调质、淬火等,最终热处理应安排在半精加工之后,磨削加工之前。渗氮处理可以放在半精磨之后,精磨之前。

另外,对于床身、立柱等铸件,常在粗加工前及粗加工后进行自然时效,以消除内应力。

3.辅助工序的安排

辅助工序的种类很多,如检验、去行刺、倒棱边、去磁、清洗、动平衡、涂防锈漆和包装等。辅助工序也是保证产品质量所必要的工序,若缺少了辅助工序或辅助工序要求不严,将给装配工作带来困难,甚至使机器不能使用。其中检验工序是主要的辅助工序,它是监控产品质量的主要措施,除在每道工序的进行中操作者都必须自行检查外,还须在下列情况下安排单独的相信群众工序:

(1)粗加工阶段结束之后。

(2)重要工序之后。

(3)零件从一个车间转到另一个车间时。

(4)特种性能(磁力擦伤、密封性等)检验之前。

(5)零件全部加工结束之后。

其他辅助工序的安排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2.3数控加工工序设计

10

工序设计时,所用机床不同,工序设计的要求也不一样。对普通机床加工工序,加工细节问题可不必考虑,由操作者在加工过程中处理。对数控机床加工工序,针对数控机床加工自动化、自适应差的特点,要充分考虑到加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工序设计十分严密。

数控加工工序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将本工序的工艺装备、定位夹紧方式]加工路线的确定和工步顺序的安排、切削用量的选择等具体确定下来,为编制加工程序做好充分准备。

2.3.1机床的选择

当工件表面的加工方法确定之后,机床的种类就基本上确定了。但是,每一类机床都有不同的型式,它们的工艺范围、技术规格、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生产率和自动化程度都各不相同。为了正确地为每一道路工序选择机床,除了充分了解机床的技术性能外,通常要考虑以下几点。

1.工序节拍适应性

机床的类型应与工序的划分原则相适应,再根据加工对象的批量和生产节拍要求来决定。若工序按集中原则划分的,对单件小批量生产,则应选择通用机床或数控机床,是用一台数控机床来完成加工,还是选择几台数控机床来完成加工;对大批量生产,则应选择高效自动化机床和多刀、多轴机床。若工序按分散划分的,则应选择结构简单的专用机床。

2.形状尺寸适应性

机床的主要规格尺寸应与工件的外形尺寸和加工表面的有关尺寸相适应。即小工件则选小规格的机床加工,大工件则选大规格的机床加工。另外,所选用的数控机床必须能适应被加工零件的形状尺寸要求。这一点应在被加工零件工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如加工空间曲面形状的叶片,往往要选择四轴或五轴联动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这里要请注意的是防止由于冗余功能而付出昂贵的代价。

3.加工精度适应性

机床的精度与工序要求的加工精度相适应。如精度要求低的粗加工工序,应选用精度低的机床;精度要求高的精加工工序,应选用精度高的机床。但机床的精度

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机床精度过低,不能保证加工精度,机床精度过高,又会增加零

11

件的制造成本,应根据加工精度要求合理选择,保证有三分之一的储备量。注意不要一味地追求不必要的高精度。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在选择机床时,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优先考虑新技术、新工艺来提高生产效率。

2.3.2工件定位与夹紧方案的确定和夹具的选择

1(工件的定位与夹紧方案的确定

在数控机床上工件的定位基准与夹紧方案的确定,应遵循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与工件夹紧的基本要求。此外,在数控机床上装夹工件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力求设计基准、工艺基准与编程计算的基准统一。应防止过定位,箱体工件最好选择一面两销作为定位基准。定位基准在数控机床上要细心找正。为了找正方便,有的机床,例如卧式加工中心工作台侧面,应安装专用定位板。

(2)尽量减少装夹次数。尽可能在一次定位装夹后就能加工妯全部或大部分待加工表面,以减少装夹误差,提高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并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效率。

(3)避免采用占机人工调整式方案,以免占机时间太多,影响加工效率。

2(夹具的选择

数控加工的特点对夹具提出了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要保证夹具的坐标方与机床的坐标方向相对固定;二是要能协调零件与机床坐标系的尺寸关系。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以下几点:

(1)当零件加工批量不大时,应尽量采用组合夹具、可调夹具和欺其他通用夹具,以缩短准备时间,节省生产费用。

(2)在成批量不大时,应尽量采用组合夹具,并力求结构简单,夹具结构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3)因为在数控机床上通常一次装夹完成工件的全部工序,因此应防止工件夹紧引起的变形造成工件加工不良。夹紧力应靠近主要支承点,力求靠近切削部位。

(4)夹具上各零部件应不妨碍机床对零件各表面的加工,即夹具要开敞,加工部位开阔,夹具的定位、夹紧机构元件不能影响加工中的进给(如产生碰撞等)。

(5)装卸零件要快速、方便、可靠,以缩短准备时间,批量较大时应考虑气动或液压夹具、多工位夹具。

12

2.3.3数控刀具的选择

刀具的合理选择和使用,对提高数控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货期及加快新产品开发等到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外有资料表明,刀具费用一般占制造成本2.5%,4%,但它却直接影响占制造成本20%的机床用和38%的人工费用。如果进给速度和切削速度提高15%,20%,则可降低制造成本10%,15%。这说明使用好刀具会增加成本,但效率提高则会使机床费用和人工费用有很大降低,这正是工业发达国家制造业所采用的加工策略之一。

应根据机床的加工能力、工件材料的性质、加工工序、切削用量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正确选择刀具及刀柄。刀具选择的总原则是:安装调整方便,刚性好,耐用度和精度高。在满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短的刀柄,以提高刀具加工的刚性。

一般优先采用标准刀具,必要时也采用各种高生产率的复合刀具及其他一些专用刀具。此外应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选用各种先进刀具,如可转位刀具、整体硬质合金刀具、陶瓷刀具等。刀具的类型、规格和精度等应符合加工要求,刀具材料应和工件材料相适应。

在刀具性能上,数控机床加工所用刀具应高于普通机床加工所用刀具。所以选择数控机床加工刀具时,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切削性能好

为适应刀具在粗加工或对难加工材料的工件加工时,能采用大的背吃刀量和高速进给,刀具必须具有能够承受高速切削和强力切削的性能。同时,同一批刀具在切削性能和刀具寿命方面一定要稳定,以便实现按刀具使用寿命换刀或由数控统对刀具寿命进行管理。

2.精度高

为适应数控加工的高精度和自动牛换刀等要求,刀具必须具有较高的精度。如有的整体式立铣刀的径向尺寸精度高达0.005mm等。

3.可靠性高

要保证数控加工中不会发生刀具意外损坏及潜在缺陷而影响到加工的顺利进行,要求刀具及与之组合的附件必须具有很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及较强的适应性。

4.耐用度高

13

数控加工的刀具,不论在粗加工或精加工中,都应具有比普通机床加工所用刀具更高的耐用度,以尽是减少更换或修磨刀具及对刀的次数,从而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及保证加工质量。

5.断屑及排屑性能好

在数控加工中,焗断屑和排屑不像普通机床加工那样,能及时收人工处理,切屑易缠绕在刀具和工件上,会损坏刀具和划伤工件已加工不表面,甚至会发生伤人和设备事故,影响加工质量和机床的顺利、安全运行,所以要求刀具应具有较好如丘而止断屑性能。

2.3.4走刀路线的确定和工步顺序的

数控加工中,刀具刀们点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轨迹称为进给路线,刀称走刀路线。它不但包括季工步的内容,而且也反映出工步的顺序。在普通机床加工中,进给路线由操作者直接控制,工序设计时必须考虑。但在数控加工中,进给路线中由数控系统控制的,因此,工序设计时必须拟定好刀具的进给路线,并绘制进给路线图,以便写在数控加工程序中。

工步顺序是指同一道工序中各个表面加工的先后次序。它对零件的加工质量、加工效率和数控加工中的进给路线有直接影响,应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序的加工要求等合理安排。工步的划分与安排一般可随走刀路线来进行,在确定走刀路线埋,主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加工路线应保证被加工工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2)应使加工路线最短,以减少空行程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3)尽是简化数学处理时的数值计算工作量,以简化编程工作。

(4)当某段进给路线重复使用时,为了简化编程,缩短程序长度,应使用子程序。

此外,确定加工路线时,还要考虑工件的形状与刚度、先完成对刚性破坏小的工步,后完成对刚性破坏大的工步,以免工件刚性不足影响加工精度等以及设计刀具的切入与切出方向和在铣削加工中是采用顺铣还是逆铣等。

2.3.5切削用量的确定

数控编程时,编程人员必须确定每道工序的切削用量,并以指令的形式写入程序中。切削用量包括主轴转速、背吃刀量及进给速度等。切削乃是应根据加工性质、加

14

工要求、工件材料及刀具的尺寸和材料等查阅切削手册并结合经验确定。确定切削用量时除了遵循切削用量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外,还应考虑以下因素。

1.刀具差异

不同厂家生产的刀具质量差异较大,所以切削用量须根据实际所用刀具和现场经验加以修正。一般进口刀具允许的切削乃是高于国产刀具。

2.机床特性

切削用量受机床电动机的功率和机床的刚性限制,必须在机床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选取,避免因功率不够发生闷车,或刚性不足产生大的机床变形或振动,影响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

3.数控机床生产率

数控机床的工时费用较高,刀具损耗费用所占比重较低,应尽量用高的切削用量,通过适当降低刀具寿命来提高数控机床的生产率。

2.3.6测量方法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数控加工后工件尺寸的测量方法与普通机床加工后的测量方法几乎相同:单件小批量生产中应采用通用量具,如游标卡尺、百分表等;大批大量生产中应采用各种量规和一些高生产率的专用检具与量仪等。量具的精度必须与加工精度相适应。在特殊情况下,如加工面积较大的工件,其腹板中间的厚度,用通用量具已无法检测,加工后和加工中的测量都存在问题,此时需采用特殊测量工具(如超声波测厚仪)来进行检测。加工较复杂工件时,为了在加工中能随时掌握质量情况,应安排几次计划停机。用人工介入方法进行中间检测。

15

第三章轴类配合件的工艺文件编制

零件图样如下图所示,生产纲领:2件。

零件图

装配图

3.1零件的工艺分析

此轴类二件配零件组合较为复杂,从外形上看件一的右端有部分椭圆形,左边部分有R18,R10的圆弧,且从图中可发现R10的圆弧较难加工,内孔有锥面孔。

16

0,62,0.021零件材料是45号钢,无热处理和硬度要求。加工重点保证外圆尺寸、

00,0.021,46,52,25,24,,0.06,00.025、、和内孔尺寸、锥面。尺寸标注完整,轮廓描述清楚。外轮廓应分粗、精车和车槽来完成,内轮廓应分钻孔、粗镗、精镗来完成。

零件2主要由圆柱面、锥面构成。零件材料为45号钢,无热处理和硬度要求。

0,0.015,52,25,36,0.025,0.039加工重点保证外圆尺寸、、。长度尺寸及其它尺寸比较容易保证。尺寸标注完整,轮廓描述清楚。零件二相对于件一就比较容易

加工,是阶梯形的,锥面与件一的锥面配合面积大于75%。外轮廓应先分粗、精车,同时保证尺寸精度。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3.2选定加工内容及数控机床

加工内容:本课题是配合件加工,零件1主要由圆柱面、圆弧面、槽、内锥孔等构成。零件材料为45号钢,无热处理和硬度要求;零件2主要由圆柱面、锥面构成。零件材料为45号钢,无热处理和硬度要求。加工零件一时要重点保证外圆尺寸

000,0.021,46,62,52,25,24,,,0.06,00.0210.025、、、和内孔尺寸、锥面尺寸准确。加工零件

0,0.015,52,25,36,0.025,0.039二时要重点保证外圆尺寸、、。本次加工通用机床无法加工的内容,通用机床难加工,质量也难以保证的内容作为优先选择内容,通用机床加工效率低、工人手动操作劳动强度大的内容作为重点选择内容。本轴类二件配零件运用LCYC93、LCYC95、LCYC97这三种循环即可进行编程,但要特别注意的是椭圆编程,它运用了无条件转移GOTO语句和条件转移IF语句,要充分理解它的意义。

数控机床:CK6140A

3.3确定加工工序、工步及装夹方案

本课题按安装次数来划分工序,共分4道工序。

一、先加工零件2右端:

17

(一)工艺路线

(完整版)加工工艺毕业设计论文

优秀论文审核通过 未经允许切勿外传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题目:曲轴的数控工艺分析与设计 成绩__________ 姓名陆国豪 班级10261 学号

设计日期:2012年5月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题目:曲轴的数控工艺分析与设计 成绩__________ 姓名王磊 班级10261 学号

设计日期:2012年5月 摘要 曲轴是汽车发动机的关键零件之一,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汽 车发 动机的质量和寿命.曲轴在发动机中承担最大负荷和全部功率, 承受 着强大的方向不断变化的弯矩及扭矩,同时经受着长时间高速 运转 的磨损,因此要求曲轴材质具有较高的刚性、疲劳强度和良好 的耐 磨性能。发动机曲轴的作用是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连杆 转化 为旋转运动,从而实现发动机由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输出。 abstract

The crankshaft is one of the key parts of the car engine, the performance of a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automobile engine quality and life. The crankshaft engine for maximum load and all of the power,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powerful changing bending moment and torque, and suffering from long time reciprocating linear motion through the connecting rod into the rotary motion, thus realize engine by chemical energy into mechanical energy output. 绪论 对轴类零件及夹具结构设前言计,不仅在加深我们对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而且在加强对解决加工实际问题能力的方面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让我们可以够将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两年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也使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学习一些新知识。通过毕业设计这个意义重大的课程,可以培养我们广泛查找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养成严

典型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doc 29页)

典型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doc 29页)

摘要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即所谓的数字化装备。 本次设计就是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典型轴类零件,主要侧重于该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和编程,包括完成该零件的工艺规程,主要工序工装设计,并绘制零件图、夹具图等。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对典型轴类零件的设计又有了深的认识。从而达到了巩固、扩大、深化所学知识的目的,培养和提高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了科学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控技术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毕业设计

1.引言 数控技术集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成组技术与现代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液压气动技术、光机电技术于一体,是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和核心。数控车床己经成为现代企业的必需品。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及市场日益繁荣,其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对数控车床选择也有了更加广阔的范围,对数控机床技术的掌握也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用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对生产效率也有相应的提高。数控机床的出现实现了广大人们的这一愿望。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的质量、保证零件的精度,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进行生产准备、计划调度、加工操作、安全生产、技术检测和健全劳动组织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对高品质、高品种、高水平,加速产品更新,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保证。这不但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目的,即实现了产品多样化、产品高质量、更新速度快的要求,同时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数控工艺规程的编制是直接指导产品或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 法的工艺文件,它将直接影响企业产品质量、效益、竞争能力。本文通过对典型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对零件进行编程加工,给出了对于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的方法,对于提高制造质量、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本人以严谨务实的认真态度进行了此次设计,但由于知识水平与实际经验有限。在设计中会出现一些错误、缺点和疏漏,诚请各位评审老师提出批评和指正。

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设备设计--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零件的机械 加工工艺及工艺设备设计 设计者班号×××××××× 设计者××× 指导教师××× 五邑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2008.6 —2008.7

五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 工艺装备(夹具)设计 内容:1. 零件图 1张 2. 零件毛坯图 1张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1张 4. 工艺装备(夹具)设计装配图 1张 5. 工艺装备设计零件(夹具体)图 1张 6. 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班级学号×××××××(打印) 学生×××(打印) 指导教师×××(打印) 2008年6月

目录 序言 (1) 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过程 (2) 一、设计题目,计算生产纲领及生产型 (2) 二、零件的分析 (2) 1.零件的作用 (2) 2.零件的工艺分析 (2) 三、确定毛坯的制造方法,初步确定毛坯的形状 (3) 四、工艺规程设计 (3) 1.定位基准的选择 (3)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4) 3.制订工艺路线 (5) 4.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 (6) 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0) 5、1 工序Ⅰ端面A铣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0) 5、2工序Ⅱ钻——扩孔Φ22mm (13) 5、3 工序Ⅲ端面D铣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5) 5、4 工序Ⅳ槽8mm的铣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7) 5、5 工序Ⅴ槽18mm的铣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9) 5、6 工序Ⅶ锪2X15°的倒角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21) 5、7 工序Ⅶ拉花键孔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22) 五、夹具的设计 (21) 六、参考资料 (23)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资料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绪论 本课题主要研究轴类零件加工过程,加工工艺注意点及改进的方法,通过总结非标件的加工以及典型半成品轴类零件的加工实例来加以说明。现在许多制造最终成品的工厂为了提高机器的某些性能或者降低成本,需要找机械加工厂定做的,常常会因为设备、技术或者工艺规程制定的不是很好,加工出来的部件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所以需要一次次的总结,改进加工工艺,从而完善产品。经过总结了生产上出现的问题,写下了这篇论文。 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它在机械中主要用于支承齿轮、带轮、凸轮以及连杆等传动件,以传递扭矩。按结构形式不同,轴可以分为阶梯轴、锥度心轴、光轴、空心轴、曲轴、凸轮轴、偏心轴、各种丝杠等。 图轴的种类 a)光轴 b)空心轴 c)半轴 d)阶梯轴 e)花键轴 f)十字轴 g)偏心轴 h)曲轴 i) 凸轮轴 1 轴类零件的功用、结构特点 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它在机械中主要用于支承齿轮、带轮、凸轮以及连杆等传动件,以传递扭矩。按结构形式不同,轴可以分为阶梯轴、锥度心轴、光轴、空心轴、曲轴、凸轮轴、偏心轴、各种丝杠等。它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

和承受载荷。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一般由同心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内孔和螺纹及相应的端面所组成。根据结构形状的不同,轴类零件可分为光轴、阶梯轴、空心轴和曲轴等。 轴的长径比小于5的称为短轴,大于20的称为细长轴,大多数轴介于两者之间。 1.1轴类零件的毛坯和材料 1.1.1轴类零件的毛坯 轴类毛坯常用圆棒料和锻件;大型轴或结构复杂的轴采用铸件。毛坯经过加热锻造后,可使金属内部纤维组织沿表面均匀分布,获得较高的抗拉、抗弯及抗扭强度。 根据生产规模的不同,毛坯的锻造方式有自由锻和模锻两种。中小批生产多采用自由锻,大批大量生产时采用模锻。 1.1.2轴类零件的材料 轴类零件材料常用45钢,精度较高的轴可选用40Cr、轴承钢GCr15、弹簧钢65Mn,也可选用球墨铸铁;对高速、重载的轴,选用20Mn2B、20Cr等低碳合金钢或38CrMoAl氮化钢。 45钢是轴类零件的常用材料,它价格便宜经过调质(或正火)后,可得到较好的切削性能,而且能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等综合机械性能,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45~52HRC。 40Cr等合金结构钢适用于中等精度而转速较高的轴类零件,这类钢经调质和淬火后,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轴承钢GCr15和弹簧钢65Mn,经调质和表面高频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50~58HRC,并具有较高的耐疲劳性能和较好的耐磨性能,可制造较高精度的轴。 精密机床的主轴(例如磨床砂轮轴、坐标镗床主轴)可选用38CrMoAIA氮化钢。这种钢经调质和表面氮化后,不仅能获得很高的表面硬度,而且能保持较软的芯部,因此耐冲击韧性好。与渗碳淬火钢比较,它有热处理变形很小,硬度更高的特性。 2 轴类零件一般加工要求及方法 2.1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注意点

数控复杂轴类零件毕业设计

镇江高专 ZHENJIANG COLLEGE 毕业设计(论文) 复杂轴类零件的编程与仿真加工Programming and Simulation of complex shaft parts 系名:装备制造学院 专业班级:机电D132 学生姓名:朱忠康 学号:130104404 指导教师姓名:钱绍祥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2016年3月

摘要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产品的精度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复杂。一种新型的机床在这种需求下产生了,数控机床不仅可以满足产品高精度和高复杂度的要求,而且还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数控机床包括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自动检测技术、精密机械技术等,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数控机床体现了世界机床技术进步的主流,也反映出一个国家在制造和自动化水平技术的高低,在柔性生产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中起着重要作用。数控机床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和效率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 本次设计选用广州数控GSK980TD机床,利用CAD软件完成零件的平面图形绘制,并对零件图进行工艺分析、确定加工路线、工艺流程等,然后手动编程,最后运用斯沃软件进行仿真加工。 关键词:工艺分析;数控编程;加工工艺;数控车削仿真加工;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precision of the products is higher and higher, also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A new type of machine tool is produced under this kind of demand,CNC machine tools can not on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 precision, high complexity, but also has the versatility and https://www.doczj.com/doc/2712319786.html,C machine tools including computer technology,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servo drive technology, automatic detection technology,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etc., is a typical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tegration products. CNC machine tool reflects the mainstream of world machine tool technology progress, also reflects a national high and low in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technology, in flexible production and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an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CNC machine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high precision and high efficiency features is widely used. This design selects Guangzhou GSK980TD numerically controlled machine tool, using CAD software to complete parts of graphic drawing, and of parts for process analysis, determine the processing route, process flow and manual programming. Finally, we use Swansoft software simulation processing. Key words:Technology analysis; CNC programming; Processing technology; NC turning simulation processing;

数控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的设计

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 院 毕业论文 题目:数控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姓名:高攀 所在学院: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学号: 20082410127 指导教师:马合 日期:2010.10.25

摘要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控加工技术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而对于数控加工,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削用量,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加工路线等)也需做一些处理。并在加工过程掌握控制精度的方法,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本文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工艺分析加工方案进给路线控制尺寸

目录 第1章前言 (4) 第2章工艺方案分析 (5) 2.1 零件图 (5) 2.2 零件图分析 (5) 2.3 确定加工方法 (5) 2.4 确定加工方案 (6) 第3章工件的装夹 (7)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7) 3.2 定位基准选择的原则 (7) 3.3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 (7) 3.4 装夹方式的选择 (7) 3.5 数控车床常用的装夹方式 (7) 3.6 确定合理的装夹方式 (7) 第4章刀具及切削用量 (8) 4.1 选择数控刀具的原则 (8) 4.2 选择数控车削用刀具 (8) 4.3 设置刀点和换刀点 (8) 4.4 确定切削用量 (9) 第5章典型轴类零件的加工 (10) 5.1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10) 5.2 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 (12) 5.3 加工坐标系设置 (15) 5.4 手工编程 (16)

毕业设计论文 阀体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全套图纸三维

蝶阀阀体的工艺工装设计目录 摘要4.........................................................................................................绪论...6......................................................................................................1、零件的分析7.......................................................................................1.1、零件的作用7.......................................................................................1.2、零件的技术要求.. (7) 2、确定毛坯、画毛坯—零件合图 (12) 2.1、确定毛胚的制造形式及材料 (12) 2.2、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3) 2.3、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 13 3、工艺规程设计 (17)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17) 3.2、定位元件........................................................... .. (17) 3.3、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18) 3.4 加工工序设计………………19………………………………………………… 4、镗孔夹具的设计20..........................................................................4.1定位基准的选择. (20) 4.2切削力的计算与夹紧力分析 (20) 4.3夹紧元件及动力装置确定 (21) 4.4定位销及夹具体设计 (22)

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标准规范标准分析

阶梯轴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图6—34为减速箱传动轴工作图样。表6—13为该轴加工工艺过程。生产批量为小批生产。材料为45热轧圆钢。零件需调质。

(一)结构及技术条件分析 该轴为没有中心通孔的多阶梯轴。根据该零件工作图,其轴颈M、N,外圆P,Q及轴肩G、H、I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形状位置精度,并有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该轴有调质热处理要求。 (二)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1.确定主要表面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

传动轴大多是回转表面,主要是采用车削和外圆磨削。由于该轴主要表面M,N,P,Q的公差等级较高(IT6),表面粗糙度值较小(Ra0.8μm),最终加工应采用磨削。其加工方案可参考表3-14。 2.划分加工阶段 该轴加工划分为三个加工阶段,即粗车(粗车外圆、钻中心孔),半精车(半精车各处外圆、台肩和修研中心孔等),粗精磨各处外圆。各加工阶段大致以热处理为界。 3.选择定位基准 轴类零件的定位基面,最常用的是两中心孔。因为轴类零件各外圆表面、螺纹表面的同轴度及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是相互位置精度的主要项目,而这些表面的设计基准一般都是轴的中心线,采用两中心孔定位就能符合基准重合原则。而且由于多数工序都采用中心孔作为定位基面,能最大限度地加工出多个外圆和端面,这也符合基准统一原则。 但下列情况不能用两中心孔作为定位基面: (1)粗加工外圆时,为提高工件刚度,则采用轴外圆表面为定位基面,或以外圆和中心孔同作定位基面,即一夹一顶。 (2)当轴为通孔零件时,在加工过程中,作为定位基面的中心孔因钻出通孔而消失。为了在通孔加工后还能用中心孔作为定位基面,工艺上常采用三种方法。 ①当中心通孔直径较小时,可直接在孔口倒出宽度不大于2mm的60o内锥面来代替中心孔;

典型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目录 摘要 (3) 绪论 (5) 一、选择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5) 二、数控机床及数控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5) (一)数控机床的应用与发展 (5) (二)数控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6) 三、对课题任务的阐述 (6) 第二章工艺方案分析 (7) 2.2零件图分析及毛坯的选择 (7) 2.3设备的选择 (8) 2.5确定加工方法 (10) 2.6确定加工方案 (10) 第三章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12) 1.粗基准选择原则 (12) 2.精基准选择原则 (12) 3.定位基准 (12) 4.装夹方式 (12) 第四章工艺过程 (13) 1.工序与工步的划分 (13) 2.工步的划分 (13) 第五章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 (14) 1.零件加工必须遵守的安排原则 (14) 2.进给路线 (14) 第六章刀具及切削用量的选择 (14) 6.1选择数控刀具的原则 (14) 6.2选择数控车削用刀具 (15) 6.3设置刀点和换刀点 (16) 6.4切削用量的选择 (16) 1.背吃刀量的选择 (16) 选择背吃刀量: (16) 2.主轴转速的选择 (17) 3.进给量的选取 (17) 4.进给速度的选取 (17) 7.1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18) 7.2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 (20) 7.3加工坐标系设置 (21) 7.4手工编程 (22) 第八章结束语 (25)

第九章致谢词 (26) 参考文献 (27)

摘要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即所谓的数字化装备,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医疗、轻工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要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而数控加工技术是随着数控机床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完善起来的一种应用技术,是机械制造业人员长期从事数控加工时间的经验总结。数控加工技术就是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的方法。在数控加工中,利用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直线运动或者曲线运动来改变毛坯的尺寸和形状,把毛坯加工成符合精度要求的零件。数控车削加工是利用工件相对于刀具的旋转运动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车削适合加工回转类零件、内外圆锥面、端面、圆弧面、沟槽、螺纹和回转成形面等,所用的刀具主要是车刀。数控车削加工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典型代表,在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如航天、汽车、精密机械等。总之,它是从零件图纸到获得数控加工程序的全过程。已经成为这些行业不可或缺的加工手段。 关键词:数控技术;车削加工;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

轴类零件加工毕业设计

单位代码 学号 分类号 密级 毕业论文 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 院(系)名称工学院机械系 专业名称数控技术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1 年4月17日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 课题来源:(1)教师拟订;(2)学生建议;(3)企业和社会征集;(4)科研单位提供 课题类型:(1)A—工程设计(艺术设计);B—技术开发;C—软件工程;D—理论研究;E—调研报告(2)X—真实课题;Y—模拟课题;Z—虚拟课题 要求(1)、(2)均要填,如AY、BX等。

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 摘要 轴类零件在整个制造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汽车领域起着连接动力装置和运动装置的部位,在重型机械领域,起着传动动力,吊卸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等。阶梯轴作为轴类零件的一种,在整个轴类零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现根据其零件特性,对其加工过程作详细分析,具体过程将在正文中得以说明,确定了加工过程中所选刀具的种类、型号及其注意事项,并总结出该轴类零件的加工过程。 关键词:数控车床加工加工刀具加工工艺数控编程

CNC lathe failure analysis and maintenance of Maintenance Technology Author XXX Tutor :XX Abstract Abstract: a high precision CNC machine tools Zuowei automation equipment, its ability to secure reliable operation, the machine depends largely on the proper use and daily maintenance, machine tool Zhang Qi Weiliaobaozheng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maintenance Fei Yong Jiang Di, discover and eliminate risks, thereby enhancing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Maintenance of CNC machine tools through a typical daily work highlighted several practical fault diagnosis, repair and maintenance method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CNC machine tools, automation, diagnostics, maintenance, service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毕业设计论文

长江大学 YANGTZE UEIVERSITY 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专业数控技术 学生姓名严鑫 指导教师管志强(数控指导老师) 院校站点 长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尤其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十分的广泛。而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的大国,掌握先进的数控加工工艺和好的编程技术也是相当重要的。 本文开篇主要介绍了数控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的趋势,紧接着对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做了简要的介绍,使对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接下来主要是对具体零件的加工工艺的分析,然后用西门子840D仿真软件指令进行数控编程和仿真加工,最终根据所编写的程序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出对应的产品。 关键词数控铣床数控工艺编程

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阶梯轴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图6—34为减速箱传动轴工作图样。表6—13为该轴加工工艺过程。生产批量为小批生产。材料为45热轧圆钢。零件需调质。

(一)结构及技术条件分析??该轴为没有中心通孔的多阶梯轴。根据该零件工作图,其轴颈M、N,外圆P,Q及轴肩G、H、I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形状位置精度,并有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该轴有调质热处理要求。?

(二)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1.确定主要表面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 传动轴大多是回转表面,主要是采用车削和外圆磨削。由于该轴主要表面M,N,P,Q的公差等级较高(IT6),表面粗糙度值较小(Ra0.8μm),最终加工应采用磨削。其加工方案可参考表3-14。 2.划分加工阶段 该轴加工划分为三个加工阶段,即粗车(粗车外圆、钻中心孔),半精车(半精车各处外圆、台肩和修研中心孔等),粗精磨各处外圆。各加工阶段大致以热处理为界。 3.选择定位基准 轴类零件的定位基面,最常用的是两中心孔。因为轴类零件各外圆表面、螺纹表面的同轴度及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是相互位置精度的主要项目,而这些表面的设计基准一般都是轴的中心线,采用两中心孔定位就能符合基准重合原则。而且由于多数工序都采用中心孔作为定位基面,能最大限度地加工出多个外圆和端面,这也符合基准统一原则。 但下列情况不能用两中心孔作为定位基面: ?(1)粗加工外圆时,为提高工件刚度,则采用轴外圆表面为定位基面,或以外圆和中心孔同作定位基面,即一夹一顶。? (2)当轴为通孔零件时,在加工过程中,作为定位基面的中心孔因钻出通孔而消失。为了在通孔加工后还能用中心孔作为定位基面,工艺上常采用三种方法。 ①当中心通孔直径较小时,可直接在孔口倒出宽度不大于2mm的60o内锥面来代替中心孔;

毕业设计---球头轴零件的加工工艺与编程

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球头轴零件的加工工艺与编程

摘要 世界制造业转移,这中国正在逐步成为世界加工厂。 美国,德国,韩国等国家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的高技术密集时代与微电子时代,钢铁,机械,化工等重工业正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已经过了发展初期,正处于重化工业发展中期。未来10年将是中国机械行业发展最佳时期。现代工业早已使用电脑数字化控制的机床进行作业了,数控机床可以按照技术人员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对任何产品和零部件直接进行加工了。这就是我们说的“数控加工”。数控加工广泛应用在所有机械加工的任何领域,更是模具加工的发展趋势和重要和必要的技术手段。本设计内容介绍了数控加工的特点,加工工艺分析以及数控编程的一般步骤。并通过一定的实例详细的介绍了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数控;加工;工艺;编程

目录 1引言 (1) 1.1数控技术的发展 (1) 1.2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的主要内容 (2) 2球头轴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 (3) 2.1加工的内容及工艺分析 (3) 2.1.1球头轴加工的内容 (3) 2.1.2球头轴加工的工艺分析 (4) 2.2球头轴零件工艺路线的拟定 (4) 2.2.1工艺路线的确定 (4) 2.2.2辅助工序的安排 (5) 2.3数控机床及其工艺设备的选择 (5) 2.3.1数控机床的选择 (5) 2.3.2检测量具的选择 (5) 2.4球头轴零件切削用量参数的确定 (6) 2.4.1确定主轴转速 (6) 2.4.2确定进给速度 (6) 2.4.3确定背吃刀量 (6) 2.5拟定数控加工工艺卡 (7) 2.6刀具的选择 (7) 2.6.1刀具 (7) 2.6.2确定对刀点与换刀点 (8) 3球头轴零件夹具的选用 (9) 3.1对球头轴零件夹具的基本要求 (9) 3.2工件装夹方法的选择 (9) 4球头轴零件数控加工的编程 (10) 4.1数控坐标系的确定 (11) 4.2走刀路线的确定 (11) 4.3程序编制 (12) 5结论 (16) 6参考文献 (17)

数控机床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数控机床轴类零件加工工 艺分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X X X学院 毕业 设计 任务书 论文 机械工程系数控技术专业 XX 班 毕业设计 题目 数控机床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论文 专题题目 数控机床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发题日期:2010年11月15日设计、论文自2010年11月20日完成期限:至2010年月日答辩日期:2010年月日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系主任:

毕业设计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毕业设计;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

毕业设计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毕业设计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毕业设计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作者签名: 年月日 作者签名: 年月日 摘要 世界制造业转移,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加工厂。美国、德国、韩国等国家已经进入发展的高技术密集时代与微电子时代,钢铁、机械、化工等重化工业发展中期。 由于数控机床综合应用了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伺服系统、精密检测与新型机械结构等方面的技术成果,具有高的高柔性、高精度与高度自动化的特点,因此,采用数控加工手段,解决了机械制造中常规加工技术难以解决甚至无法解决的单件、小批量,特别是复杂型面零件的加工,应用数控加工技术是机械制造业的一次技术革命,使机械制造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提高了机械制造业的制造水平,为社会提供高质量,多品种及高可靠性的机械产品。 本次设计主要是对数控加工工艺进行分析与具体零件图的加工,首先对数控加工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根据零件图进行数控加工分析。第一,根据本零件材料的加工工序、切削用量以及其他相关因素选用刀具及

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6.4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6.4.1 轴类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 (1)轴类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 1)基本加工路线 外圆加工的方法很多,基本加工路线可归纳为四条。 ① 粗车—半精车—精车 对于一般常用材料,这是外圆表面加工采用的最主要的工艺路线。 ②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对于黑色金属材料,精度要求高和表面粗糙度值要求较小、零件需要淬硬时,其后续工序只能用磨削而采用的加工路线。 ③ 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 对于有色金属,用磨削加工通常不易得到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因为有色金属一般比较软,容易堵塞沙粒间的空隙,因此其最终工序多用精车和金刚石车。 ④ 粗车—半精—粗磨—精磨—光整加工 对于黑色金属材料的淬硬零件,精度要求高和表面粗糙度值要求很小,常用此加工路线。 2)典型加工工艺路线 轴类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外圆表面,也还有常见的特特形表面,因此针对各种精度等级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按经济精度选择加工方法。 对普通精度的轴类零件加工,其典型的工艺路线如下: 毛坯及其热处理—预加工—车削外圆—铣键槽—(花键槽、沟槽)—热处理—磨削—终检。 (1)轴类零件的预加工 轴类零件的预加工是指加工的准备工序,即车削外圆之前的工艺。 校直毛坯在制造、运输和保管过程中,常会发生弯曲变形,为保证加工余量的均匀及装夹可靠,一般冷态下在各种压力机或校值机上进行校值, (2) 轴类零件加工的定位基准和装夹

1)以工件的中心孔定位在轴的加工中,零件各外圆表面,锥孔、螺纹表面的同轴度,端面对旋转轴线的垂直度是其相互位置精度的主要项目,这些表面的设计基准一般都是轴的中心线,若用两中心孔定位,符合基准重合的原则。中心孔不仅是车削时的定为基准,也是其它加工工序的定位基准和检验基准,又符合基准统一原则。当采用两中心孔定位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多个外圆和端面。 2)以外圆和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一夹一顶)用两中心孔定位虽然定心精度高,但刚性差,尤其是加工较重的工件时不够稳固,切削用量也不能太大。粗加工时,为了提高零件的刚度,可采用轴的外圆表面和一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来加工。这种定位方法能承受较大的切削力矩,是轴类零件最常见的一种定位方法。 3)以两外圆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在加工空心轴的内孔时,(例如:机床上莫氏锥度的内孔加工),不能采用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可用轴的两外圆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当工件是机床主轴时,常以两支撑轴颈(装配基准)为定位基准,可保证锥孔相对支撑轴颈的同轴度要求,消除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误差。 4)以带有中心孔的锥堵作为定位基准在加工空心轴的外圆表面时,往往还采用代中心孔的锥堵或锥套心轴作为定位基准,见图6.9所示。 锥堵或锥套心轴应具有较高的精度,锥堵和锥套心轴上的中心孔即是其本身制造的定位基准,又是空心轴外圆精加工的基准。因此必须保证锥堵或锥套心轴上锥面与中心孔有较高的同轴度。在装夹中应尽量减少锥堵的安装此书,减少重复安装误差。实际生产中,锥堵安装后,中途加工一般不得拆下和更换,直至加工完毕。 图 6.9 锥堵和锥套心轴 a)锥堵 b)锥套心轴

数控加工工艺毕业设计论文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数控加工工艺 姓名 : 付卫超 院部: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指导教师:张华忠 班级: 11级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二班 2014年05月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控加工技术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效率和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而对于数控加工,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屑用量,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加工路线等)也需要做一些处理,并在加工过程掌握控制精度的方法,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本文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屑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工艺分析加工方案进给路线控制尺寸

第1章前言-----------------------------------第2页第2章工艺方案的分析-------------------------第3页 2.1 零件图-------------------------------第3页 2.2 零件图分析---------------------------第3页 2.3 零件技术要求分析---------------------第3页 2.4 确定加工方法-------------------------第3页 2.5 确定加工方案-------------------------第4页第3章工件的装夹-----------------------------第5页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第5页 3.2 定位基准选择的原则-------------------第5页 3.3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第5页 3.4 装夹方式的选择-----------------------第5页 3.5 数控车床常用的装夹方式---------------第5页 3.6 确定合理装夹方式---------------------第5页第4章刀具及切削用量-------------------------第6页 4.1 选择数控刀具的原则-------------------第6页 4.2 选择数控车削刀具---------------------第6页 4.3 设置刀点和换刀点---------------------第6页 4.4 确定切削用量-------------------------第7页第5章轴类零件的加工-------------------------第8页 5.1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第8页 5.2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第11页 5.3 加工坐标系设置-----------------------第13页 5.4 保证加工精度方法---------------------第14页 参考文献 ---------------------------------第15页

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零件图七

摘要 本设计所选的题目是有关轴类零件的设计与加工,通过设计编程,最终用数控机床加工出零件,数控加工与编程毕业设计是数控专业教学体系中构成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运用数控原理,数控工艺,数控编程,制图软件和数控机床实际操作等专业知识对零件进行设计,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全面训练。熟悉设计的过程有利于对加工与编程的具体掌握,通过设计会使我们学会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同时还会对本专业有较完善的系统的认识,从而达到巩固,扩大,深化知识的目的。 此次设计也是我们走出校园之前学校对我们的最后一次全面的检验以及提高我们的素质和能力。毕业设计和完成毕业论文也是我们获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 设计是以实践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通过对零件的分析与加工工艺的设计,提高我们对零件图的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达到一个毕业生应有的能力,使我们在学校所学的各项知识得以巩固,以更好的面对今后的各种挑战。 此次设计主要是围绕设计零件图七的加工工艺及操作加工零件来展开的,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保证质量,加工精度及以及生产的经济成本来完成,对我们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其主要内容有:分析零件图,确定生产类型和毛坯,确定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确定加工方案及装夹方案,刀具选择,切削用量的选择与计算,数据处理,对刀点和换刀点的确定,加工程序的编辑,加工时的实际操作,加工后的检验工作。撰写参考文献,组织附录等等。 关键词 加工工艺、工序、工步、切削用量:切削速度(m/min)、切削深度(mm)、进给量(mm/n、mm/r)。

轴类零件工艺制定实例

一、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它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 和承受载荷。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一般由同心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内孔和螺纹及相应的端面所组成。根据结构形状的不同,轴类零件可分为光轴、阶梯轴、空心轴和曲轴等。 轴的长径比小于5的称为短轴,大于20的称为细长轴,大多数轴介于两者之间。 轴用轴承支承,与轴承配合的轴段称为轴颈。轴颈是轴的装配基准,它们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一般要求较高,其技术要求一般根据轴的主要功用和工作条件制定,通常有以下几项: (一)尺寸精度起支承作用的轴颈为了确定轴的位置,通常对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 (IT5~IT7)。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尺寸精度一般要求较低(IT6~IT9)。 (二)几何形状精度轴类零件的几何形状精度主要是指轴颈、外锥面、莫氏锥孔等的 圆度、圆柱度等,一般应将其公差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内外圆表面,应在图纸上标注其允许偏差。 (三)相互位置精度轴类零件的位置精度要求主要是由轴在机械中的位置和功用决定 的。通常应保证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对支承轴颈的同轴度要求,否则会影响传动件(齿轮等)的传动精度,并产生噪声。普通精度的轴,其配合轴段对支承轴颈的径向跳动一般为0.01~0.03mm,高精度轴(如主轴)通常为0.001~0.005mm。 (四)表面粗糙度一般与传动件相配合的轴径表面粗糙度为Ra2.5~0.63μm,与轴承相 配合的支承轴径的表面粗糙度为Ra0.63~0.16μm。 一、概述 (一)、轴类零件的功用与结构特点 1、功用:为支承传动零件(齿轮、皮带轮等)、传动扭矩、承受载荷,以及保证装在主轴上的工件或刀具具有一定的回转精度。 2、2、分类:轴类零件按其结构形状的特点,可分为光轴、阶梯轴、空心 轴和异形轴(包括曲轴、凸轮轴和偏心轴等)四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