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政治上册 232我们的朋友遍天下课件1 鲁教版 精品
- 格式:ppt
- 大小:431.01 KB
- 文档页数:16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教案鲁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教学要求:1、朋友圈的范围,“内圈”和“外圈”的不同。
2、懂得内圈向外圈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点:认识朋友圈的范围,“内圈”和“外圈”的不同教学难点:懂得内圈如何向外圈发展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二、讲授新课。
1、板书,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一、交往的“内圈”和“外圈”。
2、看图4幅,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交往对象有哪些?交往范围有多大?
归纳:从范围看:家庭→ 邻里→ 学校→社区→ 社会。
从亲近看:知心朋友→ 一般朋友→ 点头之交。
3、阅读材料,了解内外圈的区别。
认识青少年时期朋友圈的范围、性质。
主要属于“内圈”,应当广朋友。
试想一想,自己的交往范围有什么变化:幼儿园:小学:中学:将来:
二、由“内圈”向“外圈”发展。
1、看组图,阅读材料:交往能力是衡量现代人能否适应开放社会的标准之一,。
近期,专家们在对北京市一些初中、职校学生的抽样调查中发现,被调查者中80%的学生的朋友圈子在4人左右;近70%的学生其朋友大朋友大多来自一个班级;只有30%的学生朋友圈超越了班级甚至学校的范围。
然后讨论:自己的交往圈有多大?我们可通过哪些方式扩大交往范围?
2、阅读小鹏和小亮的故事,然后思考并讨论:小鹏和小亮分别通过什么方式扩大和自己的交往范围?自己准备通过哪些方式扩大交往范围?学生回答,共同归纳:A、参加公益或社会活动,是最好的方式;B、正确使用互联网。
三、小结: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该懂得多交朋友,谨慎择友,而且要不断扩大范围,通过朋友的帮助让我们成长起来。
四、作业:熟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