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第113套真题
- 格式:doc
- 大小:294.50 KB
- 文档页数:9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2=±B 3=-C2=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是分数B .227是无理数C .π-3.14是有理数D .3是有理数3.如图,象棋盘上,若“将”位于点(3,﹣2),“车”位于点(﹣1,﹣2),则“马”位于A .(1,3)B .(5,3)C .(6,1)D .(8,2)4.如图,直线12l l //,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 在直线1l 上,一锐角顶点B 在直线2l 上,若0135∠=,则2∠的度数是A .65B .55C .45D .355.如图,△ABC 沿BC 方向平移得到△DEF ,已知BC=7,EC=4,那么平移的距离为A .2B .3C .5D .76.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①同位角相等;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不重合的三条直线a、b、c,若//a b,//b c,则//a c.A.1个B.2个C.3个D.4个7.点P为直线l外一点,点A,B在直线l上,若5cmPA=,7cmPB=,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A.等于5cm B.小于5cm C.不大于5cm D.等于6cm 8.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 CD的是()A.180∠+∠=︒B.BAC ACDD BAD∠=∠C.CAD ACB∠=∠∠=∠D.B DCE9.如图,这是小明学校周边环境的示意图,以学校为参照点,儿童公园,图书市场分别距离学校500m、700m,若以(南偏西30°,500)来表示儿童公园的位置,则图书市场的位置应表示为()A.(700,南偏东45︒)B.(南偏东45︒,700)C.(700,北偏东45︒)D.(北偏东45︒,700)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智能机器人接到的指令是: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长度,其移动路线如图所示,第一次移动到点1A,第二次移动到点2A……,第n次移动到点n A,A的坐标是()则点2021A .()1010,0B .()1010,1C .()1011,0D .()1011,1二、填空题11325-3-.(填“>”“<”或“=”)12.根据如表回答下列问题:x 23.123.223.323.423.523.623.723.823.92x 533.61538.24542.89547.56552.25556.96561.69566.44571.21满足23.623.7n <<的整数n 有________个.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四象限内有一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4,到y 轴的距离为5,则点M 的坐标为_____.14.如图,四边形ABCD 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2,8-、()11,6-、()14,0-、()0,0,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_______.15.如图所示,//AB CD ,EC CD ⊥.若28BEC ∠=︒,则ABE ∠的度数为_______.三、解答题16.(12-(2)求下列式子中x 的值:()229x -=17.根据要求,画图并回答问题:(1)如图,点P 在AOC ∠的边OA 上.①过点P 画OA 的垂线交OC 于B ;②过点P 作直线//PM OC ;(2)表示点О到直线PB 的距离的线段是__________;(3)直接写出所作图中与O ∠互余的角(可以表示出来的角).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的坐标为()0,4,线段MN 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点M 的坐标为()3,1--,点N 的坐标为()3,2-.(1)将线段MN 平移得到线段AB ,其中点M 的对应点为A ,点N 的对应点为B .点M 平移到点A 的过程可以是:先向__________平移______个单位长度,再向__________平移__________个单位长度;②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___.(2)在(1)的条件下,若点C 的坐标为()4,1,连接AC ,BC ,求ABC ∆的面积.19.如图,已知∠1=∠2,∠3=∠4,∠5=∠A ,试说明:BE ∥CF .完善下面的解答过程,并填写理由或数学式:解:∵∠3=∠4(已知)∴AE ∥()∴∠EDC=∠5()∵∠5=∠A (已知)∴∠EDC=()∴DC ∥AB ()∴∠5+∠ABC=180°()即∠5+∠2+∠3=180°∵∠1=∠2(已知)∴∠5+∠1+∠3=180°()即∠BCF+∠3=180°∴BE ∥CF ().20.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O 点,∠AOC 与∠AOD 的度数比为4:5,OE ⊥AB ,OF 平分∠DOB ,求∠EOF 的度数.21.(1)计算下列各式的值:=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计算上面各式的值,你发现:对于任意有理数a=__________.(2)利用所得结论解决问题:若有理数a、b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 b-.22.如图1,AB∥CD,E是射线FD上的一点,∠ABC=140°,∠CDF=40°(1)试说明BC∥EF;(2)若∠BAE=110°,连接BD,如图2.若BD∥AE,则BD是否平分∠ABC,请说明理由.23.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个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如图1),其中30∠=︒,A∠=︒,4560B∠=∠=︒.D E(1)若112∠的度数;BCD∠=︒,求ACE(2)试猜想BCD∠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与ACE(3)若三角板ABC保持不动,绕顶点C转动三角板DCE,在转动过程中,试探究BCD∠等于多少度时,//CD AB?请你直接写出答案.参考答案1.D 2.D 3.C 4.B 5.B 6.A 7.C 8.C 9.D 10.B 11.>【详解】解:因为-25>-27,3-,故答案为:>.12.5【详解】解:∵23.62=556.96,23.72=561.69,∴556.96561.69n <<∴满足23.623.7<<的整数n 有5个,故答案为:5.13.()5,4-【详解】解:∵点M 在第四象限,∴点M 的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4,到y 轴的距离为5,∴点M 的坐标为()5,4-,故答案为:()5,4-.14.80【详解】解:(1)如图所示:过点A 作AE ⊥x 轴于点E ,过点B 作BF ⊥x 轴于点F ,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12×(14-11)×6+12×(6+8)×(11-2)+12×2×8,=9+63+8,=80;故答案为:80.15.118︒【详解】解:过点E 作EG ∥AB ,则EG ∥CD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GEC =90°,所以∠GEB =90°-28°=62°,因为EG ∥AB ,所以∠ABE =180°-62°=118°.故答案为:118°.16.(1)63(2)1x =-或5【详解】解:(1()238127232---93232=--+63=-;(2)∵()229x -=,∴23x -=±,∴1x =-或5.【详解】解:(1)如图所示,(2)∵OP ⊥PB∴线段OP 的长为点O 到直线PB 的距离故答案为:OP .(3)∵OP ⊥PB ∴∠OPB =90゜∴∠O +∠PBO =90゜即与O ∠互余的角为PBO ∠∵PM ∥OC ∴∠BPM =∠PBO∴∠O +∠BPM =90゜即与O ∠互余的角为BPM∠∴与O ∠互余的角为PBO ∠,BPM ∠.18.(1)①右,3,上,5(或上,5,右,3均可以);②()6,3;(2)7【分析】(1)①由点M 及其对应点的A 的坐标可得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即可;②根据①可得点N 的对应点B 的坐标;(2)割补法求解可得.【详解】解:(1)①∵点A 的坐标为()0,4,点M 的坐标为()3,1--,∴点M 移到点A 的过程可以是: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也可以是:先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②由①得:将N (3,-2)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所得的坐标是(6,3),∴点B 的坐标为(6,3);(2)如图,过点C 作CF y ⊥于点F ,过点B 作BE CF ⊥交FC 延长线于点E ,过点A 作AD y ⊥轴交EB 的延长线于点D ,则四边形AFED 是矩形,∴3AF =,4CF =,2CE =,2BE =,1BD =,6AD =,∴矩形AFED ABC Rt AFC Rt BCE Rt ABDS S S S S =--- 111634322617222=⨯-⨯⨯-⨯⨯-⨯⨯=.19.答案见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灵活判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逐步可求解.试题解析:解:∵3=4∠∠(已知)∴AE ∥B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ED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5=A ∠∠(已知)∴EDC ∠=A ∠(等量代换)∴DC ∥A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05180ABC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0523180∠+∠+∠=∵1=2∠∠(已知)∴0513180∠+∠+∠=(等量代换)即03180BCF ∠+∠=∴BE ∥CF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0.50°.【详解】解:设∠AOC =4x ,则∠AOD =5x ,∵∠AOC +∠AOD =180°,∴4x +5x =180°,解得x =20°,∴∠AOC =4x =80°,∴∠BOD =∠AOC =80°,∵OE ⊥AB ,∴∠BOE =90°,∴∠DOE =∠BOE ﹣∠BOD =10°,又∵OF 平分∠DOB ,∴∠DOF =12∠BOD =40°,∴∠EOF =∠EOD +∠DOF =10°+40°=50°.21.(1)4;13;0;3;5;1;a 或()()00a a a a ⎧≥⎪⎨-<⎪⎩;(2)a b-+【详解】(1)4;13;0;3;5;1;a 或()()00a a a a ⎧≥⎪⎨-<⎪⎩(2)解:由数轴知:21a -<<-,01b <<,∴0a b +<,0a b -<,a b -()()a b a b a b =-++--a b =-+.22.(1)见解析;(2)见解析.【详解】(1)证明:∵AB ∥CD ,∴∠ABC+∠BCD =180°,∵∠ABC =140°,∴∠BCD =40°,∵∠CDF =40°,∴∠BCD =∠CDF ,∴BC ∥EF .(2)解:结论:BD 平分∠ABC .理由:∵AE ∥BD ,∴∠BAE+∠ABD =180°,∵∠BAE =110°,∴∠ABD =70°,∵∠ABC =140°,∴∠ABD =∠DBC =70°,∴BD 平分∠ABC .23.(1)68°;(2)180BCD ACE ∠+∠=︒,理由见解析;(3)当120BCD ∠=︒或60︒时,//CD AB .【详解】解:(1)∵90BCA ECD ∠=∠=︒,112BCD ∠=︒∴1129022DCA BCD BCA ∠=∠-∠=︒-︒=︒.∴902268ACE ECD DCA ∠=∠-∠=-︒=︒.(2)180BCD ACE ∠+∠=︒,理由如下:∵90BCD ACB ACD ACD ∠=∠+∠=︒+∠,90ACE DCE ACD ACD ∠=∠-∠=︒-∠,∴180BCD ACE ∠+∠=︒.(3)当120BCD ∠=︒或60︒时,//CD AB .如图2,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当180B BCD ∠+∠=︒时,//CD AB ,此时180BCD ∠=︒-18060120B ∠=︒-︒=︒;如图3,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当60B BCD ∠=∠=︒时,//CD AB .。
完整版人教(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4的平方根是()A .2B .2±C .2D .2± 2.下列图形中,可以由其中一个图形通过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 .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3P -所在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4.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 .对顶角相等B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互补C .在同一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D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5.一副直角三角尺叠放如图1所示,现将45°的三角尺ADE 固定不动,将含30°的三角尺ABC 绕顶点A 顺时针转动,使两块三角尺至少有一组边互相平行,如图2,当15BAD ∠=︒时,//BC DE ,则BAD ∠(0180BAD ︒<∠<︒)其它所有可能符合条件的度数为( )A .60°和135°B .60°和105°C .105°和45°D .以上都有可能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1的平方根是1; ②5是25的算术平方根;③(﹣4)2的平方根是﹣4;④(﹣4)3的立方根是﹣4;⑤0.01是0.1的一个平方根.A .①④B .②④C .②③D .②⑤ 7.如图,直线AB ∥CD ,BE 平分∠ABD ,若∠DBE =20°,∠DEB =80°,求∠CDE 的度数是( )A .50°B .60°C .70°D .80°8.如图,小球起始时位于(3,0)处,沿所示的方向击球,小球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如果小球起始时位于(1,0)处,仍按原来方向击球,小球第一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0,1),那么小球第2021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 )A .(3,4)B .(5,4)C .(7,0)D .(8,1)二、填空题9.已知实数x,y 满足2x -+(y+1)2=0,则x-y 的立方根是_____.10.点()2,3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11.如图,△ABC 中∠BAC =60°,将△ACD 沿AD 折叠,使得点C 落在AB 上的点C ′处,连接C ′D 与C ′C ,∠ACB 的角平分线交AD 于点E ;如果BC ′=DC ′;那么下列结论:①∠1=∠2;②AD 垂直平分C ′C ;③∠B =3∠BCC ′;④DC ∥EC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只填写序号)12.如图,直线a ∥b ,直线c 与直线a ,b 分别交于点D ,E ,射线DF ⊥直线c ,则图中与∠1互余的角有 _______个.13.将长方形纸带沿EF 折叠(如图1)交BF 于点G ,再将四边形EDCF 沿BF 折叠,得到四边形GFC D '',EF 与GD '交于点O (如图2),最后将四边形GFC D ''沿直线AE 折叠(如图3),使得A 、E 、Q 、H 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且D ''恰好落在BF 上若在折叠的过程中,//''EG QD ,且226∠=︒,则1∠=________.14.a ※b 是新规定的这样一种运算法则:a ※b=a+2b ,例如3※(﹣2)=3+2×(﹣2)=﹣1.若(﹣2)※x=2+x ,则x 的值是_____.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线段3,AB =且//AB x 轴,且点A 的坐标是()1,2,则点B 的坐标是____.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1,1),B (﹣1,1),C (﹣1,﹣2),D (1,﹣2).动点P 从点A 处出发,并按A ﹣B ﹣C ﹣D ﹣A ﹣B …的规律在四边形ABCD 的边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若t =2021秒,则点P 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333|3- 333 18.(1)已知a m =3,a n =5,求a 3m ﹣2n 的值.(2)已知x ﹣y =35,xy =1825,求下列各式的值: ①x 2y ﹣xy 2;②x 2+y 2.19.如图所示,AD BC ⊥于点D ,EG BC ⊥于点G ,若1E ∠=∠,则23∠∠=吗?下面是推理过程,请你填空或填写理由.证明:∵AD BC ⊥于点D ,EG BC ⊥于点G (已知),∴90ADC EGC ∠=∠=︒(____________),∴//AD E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E ∠=∠(已知)∴2E ∠=∠(____________)∵//AD EG ,∴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量代换)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 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3,2A -,()0,4B ,()0,2C .(1)求出ABC 的面积;(2)平移ABC ,若点A 的对应点2A 的坐标为()0,2-,画出平移后对应的222A B C △,写出2B 坐标.21.阅读下面文字: 22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2122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差就是小数部分.又例如:由“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可知:22<2(7)<23,即273<<,∴7的整数部分是2,小数部分是72-.(1)10的整数部分是________,小数部分是________; (2)如果5的小数部分是a ,37整数部分是b ,求25b a -+的值;(3)已知103x y +=+,其中x 是整数,且01y <<,求y x -. 22.如图1,用两个边长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1)如图2,若正方形纸片的面积为12dm ,则此正方形的对角线AC 的长为 dm . (2)如图3,若正方形的面积为162cm ,李明同学想沿这块正方形边的方向裁出一块面积为122cm 的长方形纸片,使它的长和宽之比为3∶2,他能裁出吗?请说明理由. 23.阅读下面材料:小亮同学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已知:如图甲,AB //CD ,E 为AB ,CD 之间一点,连接BE ,DE ,得到∠BED . 求证:∠BED =∠B +∠D .(1)小亮写出了该问题的证明,请你帮他把证明过程补充完整.证明:过点E 作EF //AB ,则有∠BEF = .∵AB //CD ,∴ // ,∴∠FED = .∴∠BED =∠BEF +∠FED =∠B +∠D .(2)请你参考小亮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图乙,已知:直线a //b ,点A ,B 在直线a 上,点C ,D 在直线b 上,连接AD ,BC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且BE ,DE 所在的直线交于点E .①如图1,当点B 在点A 的左侧时,若∠ABC =60°,∠ADC =70°,求∠BED 的度数; ②如图2,当点B 在点A 的右侧时,设∠ABC =α,∠ADC =β,请你求出∠BED 的度数(用含有α,β的式子表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依据平方根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2=, ∴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定义,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2.C【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结合图形对选项进行一一分析,选出正确答案.【详解】解:∵只有C 的基本图案的角度,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符合平移的性质,属于平移得到;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解析:C【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结合图形对选项进行一一分析,选出正确答案.【详解】解:∵只有C 的基本图案的角度,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符合平移的性质,属于平移得到;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利用平移设计图案,熟知图形平移后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全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D【分析】根据点在各象限的坐标特点即可得答案.【详解】∵点的横坐标2>0,纵坐标-3<0,∴点()2,3P -所在的象限是第四象限,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直角坐标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记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4.B【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公理判断即可.【详解】解:A 、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B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原命题是假命题;C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是真命题;D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是真命题,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5.D【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如图当AC ∥DE 时,45BAD DAE ∠=∠=︒;当BC ∥AD 时,60DAB B ∠=∠=︒;当BC ∥ AE 时,∵60EAB B ∠=∠=︒,∴4560105BAD DAE EAB ∠=∠+∠=︒+︒=︒;当AB ∥DE 时,∵ 90E EAB ∠=∠=︒,∴4590135BAD DAE EAB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及直角三角板的性质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B【分析】根据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进行分析,从而作出判断.【详解】解:1的平方根是±1,故说法①错误;5是25的算术平方根,故说法②正确;(-4)2的平方根是±4,故说法③错误;(-4)3的立方根是-4,故说法④正确;0.1是0.01的一个平方根,故说法⑤错误;综上,②④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理解相关定义,注意符号是解题关键. 7.B【分析】延长DE ,交AB 于点F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已知条件可得20EBF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求EFB ∠,最后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延长DE ,交AB 于点F ,BE 平分∠ABD ,20DBE ∠=︒,20EBF DBE ∴∠=∠=︒,DEB DFB EBF ∠=∠+∠,∠DEB =80°,802060EFB DEB EBF ∴∠=∠-∠=︒-︒=︒,//AB CD ,60CDE EFB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8.B【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画出相应的图形,然后即可发现点所在位置的变化特点,即可得到小球第2021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详解】解:由图可得,点(1,0)第一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0解析:B【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画出相应的图形,然后即可发现点所在位置的变化特点,即可得到小球第2021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详解】解:由图可得,点(1,0)第一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0,1),第二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3,4),第三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7,0),第四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8,1),第五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5,4),第六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1,0),…,∵2021÷6=336…5,∴小球第2021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5,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发现点的坐标位置的变化特点,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二、填空题9.【分析】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x、y的值求x-y的立方根.【详解】解:由题意得,x-2=0,y+1=0,解得x=2,y=-1,x-y=3,3的立方根是.【点睛】本题考查的是33【分析】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x 、y 的值求x-y 的立方根.【详解】解:由题意得,x-2=0,y+1=0,解得x=2,y=-1,x-y=3,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非负数的性质和立方根的概念,掌握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是解题的关键.10.【分析】关于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进而可求解.【详解】解:由点关于轴对称点的坐标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关于坐标轴对称问题,熟练掌握 解析:()2,3--【分析】关于x 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进而可求解.【详解】解:由点()2,3P -关于x 轴对称点的坐标为:()2,3--,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关于坐标轴对称问题,熟练掌握点的坐标关于坐标轴对称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1.①②④【分析】根据折叠的全等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外角的性质等判断即可【详解】解:如图,∵△ACD 沿AD 折叠,使得点C 落在AB 上的点C′处,∴∠1=∠2,A=AC ,DC解析:①②④【分析】根据折叠的全等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外角的性质等判断即可【详解】解:如图,∵△ACD 沿AD 折叠,使得点C 落在AB 上的点C ′处,∴∠1=∠2,A C '=AC ,DC =D C ',∴AD 垂直平分C ′C ;∴①,②都正确;∵B C '=D C ', DC =D C ',∴B C '=D C '= DC ,∴∠3=∠B ,∠4=∠5,∴∠3=∠4+∠5=2∠5即∠B =2∠BC C ';∴③错误;根据折叠的性质,得∠ACD =∠A C 'D =∠B +∠3=2∠3,∵∠ACB 的角平分线交AD 于点E ,∴2(∠6+∠5)=2∠B ,653,∴∠+∠=∠∴3,DCE ∴∠=∠∴D C '∥EC∴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外角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各种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4【分析】根据射线DF ⊥直线c ,可得与∠1互余的角有∠2,∠3,根据a ∥b ,可得与∠1互余的角有∠4,∠5,可得图中与∠1互余的角有4个【详解】∵射线DF ⊥直线c∴∠1+∠2=90°,∠1解析:4【分析】根据射线DF ⊥直线c ,可得与∠1互余的角有∠2,∠3,根据a ∥b ,可得与∠1互余的角有∠4,∠5,可得图中与∠1互余的角有4个【详解】∵射线DF ⊥直线c∴∠1+∠2=90°,∠1+∠3=90°即与∠1互余的角有∠2,∠3又∵a ∥b∴∠3=∠5,∠2=∠4∴∠1互余的角有∠4,∠5∴与∠1互余的角有4个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互余的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本题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32°【分析】连接EQ ,根据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得到,,根据得到,从而求得,再根据题意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EQ ,∵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解析:32°【分析】连接EQ ,根据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得到EQ GD ''∥,=QEG EGB ∠∠,根据EG QD ''∥得到=QD G EGB ''∠∠,从而求得=QEG QD G ''∠∠,再根据题意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EQ ,∵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EQ ∥GD ''∴=QEG EGB ∠∠∵EG ∥QD ''=QD G EGB ''∠∠∴=QEG QD G ''∠∠∵226∠=︒,QD C ''''∠=90°∴=QEG QD G ''∠∠=180°-90°-26°=64°由折叠的性质可知:1=QEO ∠∠ ∴1=2QEG ∠1∠=32° 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14.4【解析】根据题意可得(﹣2)※x=﹣2+2x ,进而可得方程﹣2+2x=2+x ,解得:x=4.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是一个阅读理解型的新运算法则题,解题关键是明确新运算法则的特点,然后直接根解析:4【解析】根据题意可得(﹣2)※x=﹣2+2x ,进而可得方程﹣2+2x=2+x ,解得:x=4. 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是一个阅读理解型的新运算法则题,解题关键是明确新运算法则的特点,然后直接根据新定义的代数式计算即可.15.或【分析】设点B 的坐标为,然后根据轴得出B 点的纵坐标,再根据即可得出B 点的横坐标.【详解】设点B 的坐标为,∵轴,点A (1,2)∴B 点的纵坐标也是2,即 .∵,或 ,解得或 ,∴点解析:()4,2或()2,2-【分析】设点B 的坐标为(,)a b ,然后根据//AB x 轴得出B 点的纵坐标,再根据3,AB =即可得出B 点的横坐标.【详解】设点B 的坐标为(,)a b ,∵//AB x 轴,点A (1,2)∴B 点的纵坐标也是2,即2b = .∵3AB =,13a ∴-=或13a -= ,解得4a =或2a =- ,∴点B 的坐标为()4,2或()2,2-.故答案为:()4,2或()2,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于x 轴的线段上的点的特点,掌握平行于x 轴的线段上的点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6.(0,1)【分析】根据点A 、B 、C 、D 的坐标可得出AB 、AD 及矩形ABCD 的周长,由题意可知P 点的运动是绕矩形ABCD 的周长的循环运动,然后进行计算求解即可.【详解】解:∵A(1,1), B解析:(0,1)【分析】根据点A 、B 、C 、D 的坐标可得出AB 、AD 及矩形ABCD 的周长,由题意可知P 点的运动是绕矩形ABCD 的周长的循环运动,然后进行计算求解即可.【详解】解:∵A (1,1), B (-1,1),C (-1,-2), D(1,-2)∴AB = CD = 2,AD = BC = 3,∴四边形ABCD 的周长= AB + AD +BC +CD = 10∵P点的运动是绕矩形ABCD的周长的循环运动,且速度为每秒一个单位长度∴P点运动一周需要的时间为10秒∵2021=202×10+1∴当t=2021秒时P的位置相当于t=1秒时P的位置∵t=1秒时P的位置是从A点向B移动一个单位∴此时P点的坐标为(0,1)∴t=2021秒时P点的坐标为(0,1)故答案为:(0,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与运动方式的关系,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出P点一个循环运动需要花费的时间.三、解答题17.(1)0;(2)4【分析】(1)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去绝对值然后合并即可;(2)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详解】(1)解原式==0;(2)解原式==3+1解析:(1)0;(2)4【分析】(1)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去绝对值然后合并即可;(2)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详解】(1)解原式=0;(2)解原式=3+1=4.故答案为(1)0;(2)4.【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运算、绝对值,掌握绝对值的性质以及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8.(1);(2)①;②【分析】(1)逆向运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以及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①利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解答即可;②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1),,解析:(1)2725;(2)①54125;②95 【分析】(1)逆向运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以及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①利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解答即可;②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1)3m a =,5n a =,32m n a -∴ 32m n a a =÷32()()m n a a =÷3235=÷2725=; (2)①35x y -=,1825xy =, 22x y xy ∴-183()255xy x y =-=⨯ 54125=; ②35x y -=,1825xy =, 22x y ∴+2()2x y xy =-+23182525⎛⎫=+⨯ ⎪⎝⎭ 9362525=+ 95=. 【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同底数幂的除法,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以及幂的乘方,熟记相关公式与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9.垂直的定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3.【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ADC=∠EGC=90°,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到AD ∥E解析:垂直的定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3.【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ADC =∠EGC =90°,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到AD ∥EG ,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2,等量代换得到∠E =∠2,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E =∠3,等量代换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证明:∵AD ⊥BC 于点D ,EG ⊥BC 于点G (已知),∴∠ADC =∠EGC =90°(垂直的定义),∴AD ∥EG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E =∠1(已知),∴∠E=∠2(等量代换),∵AD ∥EG ,∴∠E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3(等量代换),故答案为:垂直的定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直的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0.(1)3;(2)B2(3,0),画图见解析【分析】(1)先求出AC ,BC 的长,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2)先根据A 和A2的坐标,确定平移方式,然后求出B2,C2的坐标,然后描点,顺次解析:(1)3;(2)B 2(3,0),画图见解析【分析】(1)先求出AC ,BC 的长,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2)先根据A 和A 2的坐标,确定平移方式,然后求出B 2,C 2的坐标,然后描点,顺次连接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 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3,2A -,()0,4B ,()0,2C ,∴AC =3,BC =2, ∴1=32ABC S AC BC =△;(2)∵A(-3,2),A2(0,-2),∴A2是由A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B2,C2的坐标分别为(3,0),(3,-2),如图所示,即为所求.【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三角形面积,根据点的坐标确定平移方式,根据平移方式确定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21.(1)3,;(2);(3)【分析】(1)先估算出的范围,再求出即可;(2)先估算出和的范围,再求出a、b的值,最后求出代数式的值即可;(3)先求出10+的范围,再求出x、y的值,最后代入求出解析:(1)3103;(2)853)123【分析】(110的范围,再求出即可;(2537的范围,再求出a、b的值,最后求出代数式的值即可;(3)先求出3x、y的值,最后代入求出即可.【详解】解:(1)∵91016∴310<4,∴10310-3,故答案为:310-3;(2)∵459363747∴253,6377,∴a ,b =6,∴)628b a -+=-+(3)∵12,∴11<1012,∴x =11,y =10111=,∴1111212y x --== 【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和求代数式的值,能估算出无理数的大小是解此题的关键. 22.(1);(2)不能,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正方形面积,可求得正方形边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对角线长;(2)利用方程思想求出长方形的长边,然后与正方形边长比较大小即可.【详解】解:解析:(1)2)不能,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正方形面积,可求得正方形边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对角线长; (2)利用方程思想求出长方形的长边,然后与正方形边长比较大小即可.【详解】解:(1)∵正方形纸片的面积为21dm ,∴正方形的边长1AB BC dm ==, ∴AC =.(2)不能;根据题意设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3xcm 和2xcm .∴长方形面积为:2?312x x =,解得:x =∴长方形的长边为.∵4,∴他不能裁出.【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中的应用,灵活的进行算术平方根计算及无理数大小比较是解题的关键.23.(1)∠B ,EF ,CD ,∠D ;(2)①65°;②180°﹣【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解答即可;(2)①如图1,过点E作EF∥AB,当点B在点A的左侧时,根据∠ABC=60°,解析:(1)∠B,EF,CD,∠D;(2)①65°;②180°﹣11 22 aβ+【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解答即可;(2)①如图1,过点E作EF∥AB,当点B在点A的左侧时,根据∠ABC=60°,∠ADC=70°,参考小亮思考问题的方法即可求∠BED的度数;②如图2,过点E作EF∥AB,当点B在点A的右侧时,∠ABC=α,∠ADC=β,参考小亮思考问题的方法即可求出∠BED的度数.【详解】解:(1)过点E作EF∥AB,则有∠BEF=∠B,∵AB∥CD,∴EF∥CD,∴∠FED=∠D,∴∠BED=∠BEF+∠FED=∠B+∠D;故答案为:∠B;EF;CD;∠D;(2)①如图1,过点E作EF∥AB,有∠BEF=∠EBA.∵AB∥CD,∴EF∥CD.∴∠FED=∠EDC.∴∠BEF+∠FED=∠EBA+∠EDC.即∠BED=∠EBA+∠EDC,∵BE平分∠ABC,DE平分∠ADC,∴∠EBA=12∠ABC=30°,∠EDC=12∠ADC=35°,∴∠BED=∠EBA+∠EDC=65°.答:∠BED的度数为65°;②如图2,过点E作EF∥AB,有∠BEF+∠EBA=180°.∴∠BEF =180°﹣∠EBA ,∵AB ∥CD ,∴EF ∥CD .∴∠FED =∠EDC .∴∠BEF +∠FED =180°﹣∠EBA +∠EDC . 即∠BED =180°﹣∠EBA +∠EDC ,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EBA =12∠ABC =12α,∠EDC =12∠ADC =12β, ∴∠BED =180°﹣∠EBA +∠EDC =180°﹣1122a β+. 答:∠BED 的度数为180°﹣1122a β+.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哈113中学数学期中试卷 考试时间:2014.4(每题3分,共30分)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A .3x -2y=4zB .6xy+9=0C .1x+4y=8 D .5x=24y - 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他们能摆成三角形的是( ).A. 3cm , 4cm , 8cmB. 8cm , 7cm , 15cmC. 13cm, 12cm, 20cmD.5cm, 5cm, 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则以下数轴表示中正确的是( ).方程2735=+y x 与下列的方程________所组成的方程组的解是⎩⎨⎧==43y x ( ).A .664-=+y xB .4074=+y xC .1332=-y xD .以上答案都不对 若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它的内角和相等,则这个多边形是( ).A. 三角形B. 四边形C. 五边形D. 六边形 如图,△ABC ,∠B=∠C ,FD ⊥BC ,DE ⊥AB ,垂足分别为点D 、E , 等于( ).A. 45°B. 55°C. 65°D. 75° 若方程组()⎩⎨⎧=--=-4331by x a by ax 的解是⎩⎨⎧-==11y x 那么b a ,的值分别为( ).A .-2,3B .3,-2C .2,-3D .-3,2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5cm 和11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16cm B. 21cm 或27cm C. 21cm D. 27cm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或不答均扣5分,小鸣得分超过95分, )道题.A .12B .13C .14D .15下面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①若n m >,则22na ma >;②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③ABC 的三个内角满足∠A=∠C-∠B ,那么△ABC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④任意的多360°;⑤如果一个三角形只有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那么这个三角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第(6)题图B学年:七年 学科:数学 (共6页)考试用时:120分钟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1. 当x 时,代数式-3x+5的值不大于4. 12. 若方程456m nm n xy -+-=13. 若△ABC 的三个内角之比为1:5:3,那么△ABC 中最大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 14. 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放置,已知AE//BC ,则∠AFC 的度数是_________. 15. 若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15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n = .1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P (3-m ,5-m )在第四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17. △ABC 为直角三角形,∠C=90°,那么∠A 与∠B 的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钝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18. 若不等式3x -m ≤0的正整数解为1,2,3,则m 的范围是 . 19. 在△ABC 中,AB=AC , AC 上的中线BD 把△ABC 的周长分为15cm 和12cm 的两部分,则BC= cm.20. 如图,AC ⊥BD ,AF 平分∠BAC ,DF 平分∠EDB ,∠BED=100°,则∠F 的度数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其中21—24题各6分.25~26题各8分.27~28题各l0分.共计60分)第(14)题图第(20)题图B21.(本题6分)解方程组. (1)(2) 3(x 1)y 2213232y x -=-⎧⎪--⎨-=⎪⎩22. (本题6分)解下列不等式(组),并把它们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1)()342125-≤-x x (2) ⎩⎨⎧-<++≥-148112x x x x23. (本题6分)如图,射线DE 分别交△ABC 的边AB 、AC 于点D 、E ,交BC 的延长线于F ,∠B=65°,∠ACB=75°, ∠CEF=45°,求∠BDF 的度数.24. (本题6分)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my x m y x 432522的解x ,y 满足则求(第23题图)此时m 的取值范围?25. (本题8分)如图:直角三角形ABC 中,∠BAC=90°,AD 为高,BE 为角平分线,AD 与BE 相交于点F.(1)求证:∠AFE=∠AEF(2)若BC=2AB ,AC=4cm ,求AD 的长度.EF DABC26. (本题8分)某超市销售甲、乙两种商品,该超市若同时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各10件共花费400元;若购进甲种商品30件,购进乙种商品15件,将用去750元; (1)求甲、乙两种商品每件的进价;(2)由于甲、乙两种商品受到市民欢迎,六月份超市决定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共80件,且保持(1)的进价不变,已知甲种商品每件的售价为15元,乙种商品每件的售价40元,要使六月份购进的甲、乙两种商品共80件全部销售完的总利润不少于600元,那么该超市最多购进甲种商品多少件?27. (本题l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BA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为A (-b ,0),B (0,a ),C (b ,0)其中a,b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BAC=∠BCA.(1)求△ABC的面积;(2)点P是线段AC上的一个动点,连接BP,点D是线段BP的中点,连接CD,若点P 的横坐标为m,设△BCD的面积为y,求y与m之间的关系式,并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当时,在BC上有一点E,使得∠BPE=∠BEP,求此时点P的坐标,判断∠EPC和∠ABP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8.(本题l0分)在△ABC中,AE平分∠BAC,AD为BC边上的高.(1)如图1,∠ABC=70°,∠ACB=30°,求∠DAE的度数;(2)如图2,∠ABC为钝角,∠ABD的角平分线BF所在直线与射线AE相交于点G,若∠ABC=3∠C ,猜想∠G 与∠DFB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图(1)图(2)D。
新部编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已知=2{=1xy是二元一次方程组+=8{=1mx nynx my-的解,则2m n-的算术平方根为()A.±2 B.2C.2 D.42.如图,将▱ABCD沿对角线AC折叠,使点B落在B′处,若∠1=∠2=44°,则∠B为()A.66°B.104°C.114°D.124°3.①如图1,AB∥CD,则∠A +∠E +∠C=180°;②如图2,AB∥CD,则∠E =∠A +∠C;③如图3,AB∥CD,则∠A +∠E-∠1=180°;④如图4,AB∥CD,则∠A=∠C +∠P.以上结论正确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4.如图,两个较大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225、289,且中间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则字母A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A.4 B.8 C.16 D.645.如图,过A点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相交于点B,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A.y=2x+3 B.y=x﹣3 C.y=2x﹣3 D.y=﹣x+3 6.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BE,CD相交于点F,∠ABC=42°,∠A=60°,则∠BFC的度数为()A.118°B.119°C.120°D.121°7.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8.不等式3(x﹣1)≤5﹣x的非负整数解有()A.1个B.2个C.3个D.4个9.已知实数a、b满足a+b=2,ab=34,则a﹣b=()A.1 B.﹣52C.±1 D.±5210.一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12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0%,另一件亏损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A .不盈不亏B .盈利20元C .亏损10元D .亏损30元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把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2.某品牌旗舰店平日将某商品按进价提高40%后标价,在某次电商购物节中,为促销该商品,按标价8折销售,售价为2240元,则这种商品的进价是________元.3.如图,点E 是AD 延长线上一点,如果添加一个条件,使BC ∥AD ,则可添加的条件为__________.(任意添加一个符合题意的条件即可)4.已知4x =,12y =,且0xy <,则x y 的值等于_________. 5.已知点A(a ,0)和点B(0,5)两点,且直线AB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0,则a 的值是______________.6.如图,两个大小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一个三角形沿着点B 到点C 的方向平移到△DEF 的位置,AB =10,DH =4,平移距离为6,则阴影部分面积是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1)()43203x x --= (2)23211510x x -+-=2.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mx 7234ny mx ny +=⎧⎨-=⎩的解为12x y =⎧⎨=⎩,求m ,n 的值.3.如图,AB ∥CD ,△EFG 的顶点F ,G 分别落在直线AB ,CD 上,GE 交AB 于点H,GE平分∠FGD,若∠EFG=90°,∠E=35°,求∠EFB的度数.4.如图,已知直线AB∥CD,直线EF分别与AB,CD相交于点O,M,射线OP在∠AOE的内部,且OP⊥EF,垂足为点O.若∠AOP=30°,求∠EMD的度数.5.为响应党的“文化自信”号召,某校开展了古诗词诵读大赛活动,现随机抽取部分同学的成绩进行统计,并绘制成如下的两个不完整的统计图,请结合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各题:(1)直接写出a的值,a= ,并把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2)求扇形B的圆心角度数.(3)如果全校有2000名学生参加这次活动,90分以上(含90分)为优秀,那么估计获得优秀奖的学生有多少人?6.某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因自行车发生故障,修车耽误了一段时间后继续骑行,按时赶到了学校,如图所示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这一过程中所走的路程s(米)与时间 t(分)之间的关系.(1)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共米,从家出发到学校,小明共用了分钟;(2)小明修车用了多长时间?(3)小明修车以前和修车后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C2、C3、C4、D5、D6、C7、D8、C9、C10、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如果两个角是等角的补角,那么它们相等.2、2000,3、∠A+∠ABC=180°或∠C+∠ADC=180°或∠CBD=∠ADB或∠C=∠CDE4、85、±46、48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x=9;(2)x=8.52、m=5 n=13、20°4、60°5、(1)30,补图见解析;(2)扇形B的圆心角度数为50.4°;(3)估计获得优秀奖的学生有400人.6、(1)2000米,20分钟;(2)5;(3) 100(m/min),200(m/min)。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图形中,能将其中一个图形平移得到另一个图形的是()A .B .C .D .2.﹣8的立方根是()A .﹣2B .±2C .2D .﹣123.在11.4143π,,)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如果用有序数对(3,2)表示教室里第3列第2排的座位,则位于第5列第4排的座位应记作()A .(4,5)B .(5,4)C .(3,2)D .(2,3)5.如图,直线//a b ,1120∠=︒,则2∠的度数是()A .60︒B .80︒C .120︒D .50︒6.下面计算正确的是()A 6=±B .6=C .6=-D 36=-7.若y 轴上的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3,则点P 的坐标是()A .(3,0)B .(0,3)C .(3,0)或(﹣3,0)D .(0,3)或(0,﹣3)8.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5,估计它的边长大小在()A .2与3之间B .3与4之间C .4与5之间D .5与6之间9.如图,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由∠A+∠ADC=180°得到AB∥CD B.由AB∥CD得到∠ABC+∠C=180°C.由∠1=∠2得到AD∥BC D.由AD∥BC得到∠3=∠410.把点M(-2,1)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N,则点N 的坐标为()A.(-4,4)B.(-5,3)C.(1,-1)D.(-5,-1) 11.已知:∠AOC=90°,∠AOB:∠AOC=2:3,则∠BOC的度数是()A.30°B.60°C.30°或60°D.30°或150°12.如图,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BAC=∠DCA;②∠DAC=∠BCA;③∠ABD=∠CDB;④∠ADB=∠CBD,其中能使AD∥BC的条件是()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④二、填空题13.已知P(3,-2),则点P在第_____________象限.14.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AOE的对顶角是____.15.(-2)2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16.点(-2,1)关于x轴对称的点坐标为__________.17.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正确的改写应为______.18.计算:(32)2=_____________.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M(1,x)与点N(1,3)之间的距离是5,则x的值是_____________.20.如图,AB∥EF∥CD,∠ABC=46°,∠BCE=20°,则∠CEF=____________.三、解答题21.计算:220193327(4)(1)---22.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225360x -=;(2)3338x -=.23.如图,已知:∠1=∠2,∠3=108°,求∠4的度数.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2,0),B (-4,4),C (3,-3).(1)画出△ABC ;(2)画出△ABC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A 1B 1C 1;(3)求出△A 1B 1C 1的面积.25.完成下面的证明:已知:如图,∠AED=∠C ,∠DEF=∠B .求证:∠1=∠2.证明:∵∠AED=∠C (已知),∴∥(),∴∠B+∠BDE=180°(),∵∠DEF=∠B (已知),∴∠DEF+∠BDE=180°(等量代换),∴∥(),∴∠1=∠2().26.如图,AD //BC ,1C ∠∠=,B ∠=60°.()1求C ∠的度数;()2如果DE 是ADC ∠的平分线,那么DE 与AB 平行吗?请说明理由.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0,a ),B (b ,0),C (b ,c )三点,其中a ,b ,c 满足关系式:2(2)40a c --=.(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 (m ,12),若四边形ABOP 的面积与三角形ABC 的面积相等,求点P 的坐标.参考答案1.A 【详解】解:A 、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符合平移的性质,属于平移得到;B 、图形由轴对称得到,不属于平移得到,不属于平移得到;C 、图形由旋转变换得到,不符合平移的性质,不属于平移得到;D 、图形的大小发生变化,不属于平移得到;故选:A .2.A 【详解】因为3(2)8-=-,所以﹣8的立方根是﹣2.故选A.3.B 【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详解】解:13,1.414,和π这两个数是无理数.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4.B 【解析】【分析】根据第一个数表示列数,第二个数表示排数写出即可.【详解】∵()3,2表示教室里第3列第2排的座位∴第5列第4排的座位应记作()5,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理解有序数对的两个数的实际意义是解题的关键,要注意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而不是顿号.5.A【解析】【分析】如图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以∠2=∠3,根据邻补角的定义求出∠3即可.【详解】解:∵a∥b∴∠3=∠2,∵∠3=180°-∠1,∠1=120°,∴∠2=∠3=180°-120°=6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记住平行线的性质,注意灵活应用,属于中考常考题型.6.C【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定义求出每个式子的值,再判断即可.【详解】,故该选项计算错误,,故该选项计算错误,,故该选项计算正确,=36,故该选项计算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计算,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7.D【解析】【分析】由点在y轴上首先确定点P的横坐标为0,再根据点P到x轴的距离为3,确定P点的纵坐标,要注意考虑两种情况,可能在原点的上方,也可能在原点的下方.【详解】∵y轴上的点P,∴P点的横坐标为0,又∵点P到x轴的距离为3,∴P点的纵坐标为±3,所以点P的坐标为(0,3)或(0,﹣3).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由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确定点的坐标,特别对于点在坐标轴上的特殊情况,点到坐标轴的距离要分两种情况考虑点的坐标.8.B【解析】【详解】解:∵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5∵9<15<16∴34故选:B.9.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逐一判定.【详解】A.由∠A+∠ADC=180°得到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正确;B.由AB∥CD得到∠ABC+∠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正确;C.由∠1=∠2得到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正确;D.由AD∥BC得到∠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所以此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时注意内错角与同旁内角的确定,关键是找到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造的内错角与同旁内角.10.C【解析】【分析】利用点平移的坐标规律,把点M的横坐标加3,纵坐标减2即可得到对应点N的坐标【详解】解:把点M(-2,1)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即横坐标加3.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即纵坐标减2.因此N点的坐标为(1,-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11.D【解析】【分析】根据两角的比和两角的和即可求得两个角的度数.【详解】由∠AOC=90°,∠AOB:∠AOC=2:3,可得当B在∠AOC内侧时,可以知道∠AOB23=⨯90°=60°,∠BOC=30°;当B在∠AOC外侧时,∠BOC=15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角的求法,解题的关键是分两种情况讨论.12.C【解析】【分析】欲证AD∥BC,在图中发现AD、BC被一直线所截,故可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补充条件.【详解】解:①∠BAC=∠DCA,可得到AB∥CD,不能判断AD与BC平行,故错误;②∠DAC=∠BCA,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D∥BC,故正确;③∠ABD=∠CDB,可得到AB∥CD,不能判断AD与BC平行,故错误;④∠ADB=∠CBD,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D∥BC,故正确,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13.四【解析】【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内点的符号特点进行解答.【详解】解:点P(3,-2)在第四象限.故答案为:四.【点睛】本题考查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内点的符号,第一、二、三、四象限内点的符号分别为:(+,+)、(-,+)、(-,-)、(+,-).14.∠BOF.【解析】【分析】对顶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依此即可求解.【详解】由图形可知,∠AOE的对顶角是∠BOF.故答案为:∠BOF.【点睛】此题考查了对顶角、邻补角,判断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关键是看准是由哪两条直线相交而成的角.15.2【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进行解答.【详解】(-2)2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算术平方根,解题关键在于要熟练掌握其性质.16.(-2,-1)【解析】【分析】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详解】(-2,1)点关于x轴对称的点坐标为(-2,-1).故答案为:(-2,-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即可完成.17.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解析】【详解】解: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点睛】本题考查了把一个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部分是题设,那么部分是结论,准确找出题设部分和结论部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8【解析】【详解】+==19.﹣2或8.【解析】【详解】解:∵点M(1,x)与点N(1,3)的横坐标都是1,∴MN∥y轴,点N在点M的上方时,x=3−5=−2,点N在点M的下方时,x=3+5=8,综上所述,x的值是−2或8.故答案为−2或8.【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判断出直线MN∥y轴是解本题的关键,较难的是要注意分情况讨论.20.154°【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BCD ,则可得∠DCE ,再由EF ∥CD 得∠DCE +∠CEF =180°即可求解.【详解】解:∵AB ∥CD ,∴∠ABC =∠DCB ,∵∠ABC =46°,∴∠DCB =46°∴∠DCE =∠DCB -∠DCE =46°-20°=26°∵EF ∥CD ,∴∠DCE +∠CEF =180°,∴∠CEF =180°-26°=154°.故答案为154°.【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有: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角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1.1【解析】【分析】先化简绝对值,同时进行开立方,开平方以及乘方运算,最后进行加减运算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原式=3+3-4-1=1.【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混合运算,掌握基本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2.(1)65x =±;(2)32x =【解析】【分析】(1)先将方程进行变形,再利用平方根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2)先将方程进行变形,再利用立方根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1)225360x -=,∴23625x =,∴65x =±;(2)3338x -=,∴3278x =,∴32x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定义,理解相关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注意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不要漏解.23.72°【解析】【分析】利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求解即可.【详解】12∠=∠ ,∴AB ∥CD ,∴34180∠+∠=︒,3=108∠︒ ,∴4=72∠︒.【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4.(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7【解析】【分析】(1)根据A ,B ,C 三点坐标描出各点,顺次连接各点即可;(2)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先画出三个对应顶点A 1,B 1,C 1,再顺次连接即可得到△A1B1C1;(3)过点B 1作x 轴的垂线,过点C 1作y 轴的垂线,两垂线相交于点D ,连接A 1D ,利用割补法即111111111A B C B C D A B D A C D s s s s =-- ,可求得△A1B1C1的面积.【详解】解:(1)△ABC 如图所示;(2)△A 1B 1C 1如图所示;(3)过点B 1作x 轴的垂线,过点C 1作y 轴的垂线,两垂线相交于点D ,连接A 1D ,∴111111111A B C B C D A B D A C D s s s s =-- =12×7×7﹣12×7×2﹣12×7×3=4921722--=7.故△A 1B 1C 1的面积为7.【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平移变换以及求三角形的面积,熟知图形平移不变性的性质以及利用割补法求面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5.DE ;B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EF ;AB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解析】【分析】先判断出DE ∥BC 得出∠B+∠BDE=180°,再等量代换,即可判断出EF ∥AB ,最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结果.【详解】解:∵∠AED=∠C (已知),∴DE ∥B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BDE=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DEF=∠B (已知),∴∠DEF+∠BDE=180°(等量代换),∴EF ∥AB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答案为:DE ;B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EF ;AB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6.()160°;()2DE//AB ,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已知求出C 1B ∠∠∠==,即可得出答案;()2求出1B 60∠∠==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ADC ∠,求出ADE ∠,即可得出1ADE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即可.【详解】()1AD //BC ,1B ∠∠∴=,1C ∠∠= ,B 60 ∠=,C B 60∠∠∴== ;()2DE //AB ,理由是:AD //BC ,B 60 ∠=,1B 60∠∠∴== ,AD //BC ,C 60∠= ,ADC 180C 120 ∠∠∴=-=,DE 平分ADC ∠,1ADE ADC 602∠∠∴== ,1ADE ∠∠∴=,DE //A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能综合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27.(1)A (0,2),B (3,0),C (3,4);(2)点P 的坐标为(-3,12).【解析】【分析】(1)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解可得a ,b ,c 的值,从而得出A ,B ,C 三点的坐标;(2)把四边形ABOP 的面积看成两个三角形面积和,用m 来表示,依据四边形ABOP 的面积与三角形ABC 的面积相等,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1)∵2(2)40a c --=,2(2)0a -≥0≥,40c -≥,∴a-2=0,b-3=0,c-4=0,∴a=2,b=3,c=4,∴A (0,2),B (3,0),C (3,4);(2)如图,由(1)中A ,B ,C 的坐标可得,AO=2,BO=3,BC=4,∵S △ABO=1232⨯⨯=3,S △APO=12()2m ⨯⨯-=-m ,∴S 四边形ABOP=S △ABO+S △APO=3+(-m)=3-m ;∵S △ABC=1432⨯⨯=6,S 四边形ABOP=S △ABC ,∴3-m=6,∴m=-3,∴点P 的坐标为(-3,12).【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非负数的性质等知识,关键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认真分析解答.。
北京市一六一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①∠1=∠4②∠2=∠3③∠A.①②③④C.①③④6.已知a是正数,下列关于二、填空题9.图是对顶角量角器,用它测量角度的原理是___________.10.把命题“等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11.已知23x y =⎧⎨=⎩是关于x ,y 的方程62mx y -=的一个解,那么m 的值是__________.12.已知二元一次方程233-=x y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则y =__________.13.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9a -和53a +,则a 的值是_________.14.如图,一块边长为8米的正方形土地,在上面修了三条道路,宽都是1米,其余部分种上各种花草,则种植花草的面积是____平方米.15.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10x ax->⎧⎨->⎩的整数解共有3个,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16.为美化广场环境要建花坛,一个花坛由四季海棠、三色堇、蔷薇三种花卉组成,这三种花卉的盆数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a.三色堇的盆数多于四季海棠的盆数;b.四季海棠的盆数多于蔷薇的盆数;c.蔷薇盆数的2倍多于三色堇的盆数.①若蔷薇的盆数为4,则四季海棠盆数的最大值为________:②一个花坛花盆数量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过点C 画ON 的垂线段CE ,垂足为点(2)求证:OAB CEF ∠=∠.24.阅读材料:小明对不等式的有关知识进行了自主学习,有如下规律:若0a b ->,则a b >的规律,反过来也成立.课上,通过与老师和其他同学的交流,验证了上面的规律是正确的.参考小明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1)猜想BED ∠,B ∠,D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作∠ABE ,∠CDE 的角平分线BF ,DF ①依题意补全图形;②直接用等式表示∠BFD 与∠BED 的数量关系.26.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中的所有数的全体记为给出定义:若M 中的数都在N 内,则称则称M 不能被N 包含.如,方程组x x ⎧⎨⎩04x x y =⎧⎨+=⎩的解为04x y =⎧⎨=⎩,记:{0B ,4},为0,2都在H 内,所以A 被H 包含;因为(1)将方程组25342x y x y -=⎧⎨+=⎩的解中的所有数的全体记为按上述程序进行运算,程序运行到“判断结果是否大于23”为一次运行.(1)若5x =,直接写出该程序需要运行多少次才停止;(2)若该程序只运行了3次就停止了,求x 的取值范围.28.如图,点E F ,分别在直线AB CD ,上,AB CD ,60CFE ∠=︒.射线EM 从EA 开始,绕点E 以每秒3度的速度顺时针旋转至EB 后立即返回,同时,射线FN 从FC 开始,绕点F 以每秒2度的速度顺时针旋转至FD 停止.射线FN 停止运动的同时,射线EM 也停止运动.设旋转时间为t s ().(1)当射线FN 经过点E 时,直接写出此时t 的值;(2)当3045t <<时,射线EM 与FN 交于点P ,过点P 作KP FN ⊥交AB 于点K ,求KPE ∠;(用含t 的式子表示)(3)当EM FN ∥时,求t 的值.参考答案:(2)证明:∵AB ON ⊥,CE ⊥∴90OBA OEC ︒∠=∠=(垂直定义)∴AB CE ∥(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OAB OC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EF OC ∥,∴OCE CE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OAB CEF ∠=∠(等量代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断,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24.(1)<(2)A B>【分析】(1)两数作差,根据3同时加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220x y +-=,且x >【详解】(1)解:310< ,()()35105310∴+-+=-∵AB//CD,∴EG//CD.∴∠DEG+∠D=180°.∴∠B+∠BEG+∠DEG+∠D=180°(2)解:①②11802BFD BED∠︒∠=-,理由如下:∵BF、DF分别平分∠ABE、∠CDE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28.(1)此时t 的值为30(2)90KPE t ∠=︒-︒(3)当EM FN ∥时,t 的值为72【分析】(1)由FN 的速度为每秒2︒,60CFE ∠=︒,即可求出当射线FN 经过点E 时,所用的时间t ;(2)过点P 作直线HQ AB ∥,从而可得HQ AB CD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23FPQ CFP t EPQ KEP t ∠=∠=︒⨯∠=∠=︒⨯,,从而求得EPF t ∠=︒,再由KP FN ⊥,可求得KPE ∠;(3)EM 与FN 的速度不相等,当060t <≤时,EM 与FN 不平行;当6090t <≤时,EM 与FN 可能平行,当EM FN ∥时,设FN 与AB 交于点G ,从而有AGF MEB ∠=∠,而3180MEB t ∠=︒⨯-︒,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得180AGF CFN ∠+∠=︒,结合2CFN t ∠=︒⨯,从而可求得t 的值.【详解】(1)解:FN 的速度为每秒2︒,60CFE ∠=︒,∴当射线FN 经过点E 时,所用的时间t 为:60230t =︒÷︒=;(2)解:如图所示,过点P 作直线HQ AB ∥,,∥ AB CD ,HQ AB CD ∴∥∥,23FPQ CFP t EPQ KEP t ∴∠=∠=︒⨯∠=∠=︒⨯,,32EPF EPQ FPQ t t t ∴=∠-∠=︒⨯-︒⨯=︒,KP FN ⊥ ,90KPF ∴∠=︒,9090KPE EPF t ∴∠=︒-∠=︒-︒;答案第15页,共15页(3)解:EM 与FN 的速度不相等,∴当060t <≤时,EM 与FN 不平行;当6090t <≤时,EM 与FN 可能平行,当EM FN ∥时,设FN 与AB 交于点G ,如图所示:,EM FN ∥,AGF MEB ∴∠=∠,由题意可得:3180MEB t ∠=︒⨯-︒,3180AGF t ∴∠=︒⨯-︒,∥ AB CD ,180AGF CFN ∴∠+∠=︒,2CFN t ∠=︒⨯ ,31802180t t ∴︒⨯-︒+︒⨯=︒,解得:72t =,∴当EM FN ∥时,t 的值为7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答的关键是理解清楚题意,作出正确的辅助线,明确角与角之间的关系.。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数学人教版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数中,是整数的是()A. 0.5B. 2C. 3/4D. 1.52.下列各数中,是负数的是()A. 0B. 3C. 2D. 1/23.下列各数中,是正数的是()A. 3B. 0C. 1/2D. 1.54.下列各数中,是正分数的是()A. 3/4B. 0C. 1/2D. 1.55.下列各数中,是负分数的是()A. 3/4B. 0C. 1/2D. 1.56.下列各数中,是正整数的是()A. 2B. 0C. 1/2D. 37.下列各数中,是负整数的是()A. 2B. 0C. 1/2D. 38.下列各数中,是正无理数的是()A. √2B. 0C. √3D. 1.59.下列各数中,是负无理数的是()A. √2B. 0C. √3D. 1.510.下列各数中,是分数的是()A. √2B. 0C. 3/4D. 1.5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若a是正数,b是负数,则a+b的值()2.若a是正数,b是负数,则ab的值()3.若a是正数,b是负数,则ab的值()4.若a是正数,b是负数,则a/b的值()5.若a是正数,b是负数,则a+b的绝对值()6.若a是正数,b是负数,则ab的绝对值()7.若a是正数,b是负数,则ab的绝对值()8.若a是正数,b是负数,则a/b的绝对值()9.若a是正数,b是负数,则a+b的平方()10.若a是正数,b是负数,则ab的平方()三、解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解方程:3x5=2x+72.解方程:2x+3=5x43.解方程:4x3=2x+94.解方程:5x+4=3x85.解方程:6x5=4x+76.解方程:7x+6=5x9四、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1.某水果店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苹果每斤5元,香蕉每斤3元。
小明想买3斤苹果和2斤香蕉,一共需要多少钱?2.某学校组织了一次运动会,参加跑步的学生有男生和女生两种,男生有20人,女生有15人。
广东省广州市第113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 )A .足球在草地上滚动B .拉开抽屉C .把打开的课本合上D .钟摆的摆动2.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互为对顶角的是( )A .B .C .D .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9,5-所在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4.64的立方根是( )A .4B .±4C .8D .±85.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 .等角的补角相等B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C .对顶角相等D .同位角相等 6.下列实数中,属于无理数的是( )A B .14- C .227 D 7.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小华对小刚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A .(5,4)B .(4,5)C .(3,4)D .(4,3)8.如图,已知AB ∥DE ∥CF ,若∠ABC =70°,∠CDE =130°,则∠BCD 的度数为( )A .10°B .15°C .20°D .35°9.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3=±B 3-C .4=D 2=- 10.如图,下列不能判定AB CD P 的条件是( )A .180B BCD ∠+∠=︒B .12∠=∠C .3=4∠∠D .5B ∠=∠二、填空题11.9的平方根是.12.计算:.13.若点()4,2M m m --在y 轴上,则m =.14.直线AB CD 、交于点O ,若AOC ∠为40︒,则BOD ∠的度数为 .15.如图,工程队铺设一公路,他们从点A 处铺设到点B 处时,他们决定改变方向经过点C ,再拐到点D ,如果120ABC ∠=︒,140CDE ∠=︒,则BCD ∠的度数.16.点()2,21P a a --到x 轴距离为3,则a 的值为.三、解答题17.计算:(2)2318.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2410x -=;(2)3(21)64x -=-19.已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3a -与6a -,b 的立方根为1.求a b +的平方根. 20.如图,DE 平分BEF ∠,35DEF ∠=︒,110DFE ∠=︒.求证:AB CD ∥.21.如图,已知AC AB ⊥,ED AB ⊥,80CAF ∠=︒.求DGF ∠的度数.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V 的顶点C 的坐标为()1,3(1)把ABC V 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A B C '''V ,画出A B C '''V .(2)写出点A '、点B '、点C '的坐标.(3)若ABC V 内有一点(),M m n ,按照(2)的平移规律直接写出平移后点M 的对应点M '的坐标.23.如图,点O 在直线AB 上,BOD ∠与COD ∠互补,BOC n EOC ∠=∠(1)若24AOD ∠=︒,3n =,求DOE ∠的度数;(2)若DO OE ⊥,求n 的值;(3)若4n =,设AOD α∠=,求DOE ∠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0,,0A a B b ,a ,b 满足()2240a b ++-=.(1)求a 、b 的值.(2)如果在第三象限内有一点()3,M m -,请用含m 的式子表示ABM V 的面积.(3)在(2)条件下,在y 轴上有一点P ,当4m =-时,使得ABP V 的面积与ABM V 的面积相等,请求出点P 的坐标.。
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评估数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1-10每小题3分,11-16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观察下列图形,其中是三角形的是( )A.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得出正确选项.【详解】解:因为由不在同一直线上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所以A ,C ,D 错误,只有B 符合,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角形的定义,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掌握三角形定义.2.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单项式与单项式相除、合并同类项,掌握每一种运算法则的正确应用是解题关键.【详解】解:A 、,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 、,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 、,该选项符合题意;D 、与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3. 如图,在线段、、、中,长度最小的是( )的()246a a =()222a b a ab b -=-+32623a b ab a ÷=246+=a a a ()2486aa a =≠()222222ab a ab a b b a b -=+-≠+-32623a b ab a ÷=2a 4a PA PB PC PDA. 线段B. 线段C. 线段D. 线段【答案】B【解析】【分析】由垂线段最短可解.【详解】解:由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可知答案为B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这属于基本的性质定理,属于简单题.4. 肥皂泡的泡壁厚度大约是0.00000071米,数字0.0000007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表示计算即可;【详解】数字0.00000071科学记数法表示为,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准确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5. 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不可能构成一个三角形( )A. 4,5,9B. 6,2,6C. 4,6,8D. 5,7,11【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求解.【详解】解:A 、4+5=9,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 、2+6>6,能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 、4+6>8,能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 、5+7>11,能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是PAPB PC PD77.110⨯60.7110-⨯77.110-⨯87110-⨯77.110-⨯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能够组成三角形三边的条件,其实用两条较短的线段相加,如果大于最长的那条就能够组成三角形.6. 要画一个面积为长方形,其长为,宽为,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常量与变量分别为( )A. 常量为30,变量为x 、yB. 常量为30、y ,变量为xC. 常量为30、x ,变量为yD. 常量为x 、y ,变量为30【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意义可知:变量是改变的量,常量是不变的量,据此即可确定变量与常量.【详解】解:由题意,得,常量为30,变量为.故选:A .【点睛】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对于x 的每一个取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y 是x 的函数,x 叫自变量.7. 如图,已知直线,,则等于(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a ∥b ,∴∠2=∠1=7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论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30cm cm x cm y 30xy =,x y ,x y //a b 170=︒∠2∠110︒90︒70︒60︒8. 在中,作出边上的高,正确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线的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垂足与顶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熟练掌握概念是解题的关键.根据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对各个图形观察后解答即可.【详解】解:根据三角形高线的定义,边上的高是过点向作垂线垂足为,纵观各图形,①、②、③都不符合高线的定义,④符合高线的定义.故选:D9. 如图在边长为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的小正方形().把余下的部分前拼成一个矩形,通过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证了一个等式,则这个等式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这个图形变换可以用来证明平方差公式:已知在左图中,大正方形减小正方形剩下的部分面积为;因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为,宽为,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代入为:,因为面积相等,进而得出结论.【详解】解:由图可知,大正方形减小正方形剩下的部分面积为;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ABC ∆AC AC B AC D a b a b >()()22a b a b a b -=+-()2222a b a ab b +=++()2222a b a ab b -=-+()2a ab a a b -=-22a b -()a b +()a b -=⨯()()a b a b +⨯-22a b -()()a b a b +⨯-所以得出:,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解题的关键是求出第一个图的阴影部分面积,进而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求出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根据面积不变得出结论.10.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某市积极推进“行政村通畅工程”,对甲村和乙村之间的道路进行改造,施工队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因暴雨被迫停工几天,不过施工队随后加快了施工进度,按时完成了两村之间的道路改造.下面能反映该工程改造道路长度y (千米)与时间x (天)之间的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从函数的图像中获取信息,设正常施工阶段的速度为,暴雨停工阶段的速度为,加速赶工阶段的速度为,得,且,根据三个阶段的速度进行判断得到答案.【详解】施工队的施工分为三个阶段,正常施阶段、暴雨停工阶段和加速赶工阶段设正常施工阶段的速度为,暴雨停工阶段的速度为,加速赶工阶段的速度为得,且∵B 的图像分成三个阶段,且第一阶段的速度小于第三阶段的速度,第二阶段的速度为0,与实际施工情况相符合∴B 正确∵C 的图像没有停工期∴C 错误∵A 和D 的图形均是随着时间x (天)的增加,改造道路里程y (公里)越来越少,与实际情况不符合∴A 、D 错误故选:B .11. 如图,直线分别与直线,相交于点,,已知,平分交直线于点,则()22()()a b a b a b -=+-1v 2v 3v 20v =13v v <1v 2v 3v 20v =13v v <EF AB CD G H 1250∠=∠=︒GM HGB ∠CD M GMD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能灵活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求出,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平分,,,,,故选:B .12. 某地区用电量与应缴电费之间的关系如下表: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用电量(千瓦时)…应缴电费(元)…A. 用电量每增加千瓦时,电费增加元B. 若用电量为千瓦时,则应缴电费元C. 若应缴电费为元,则用电量为千瓦·时D. 若小明的应缴电费比小红多元,则小明的用电量比小红的用电量多千瓦时【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用电量与应缴电费之间成正比例关系逐项判断即可.120︒115︒130︒110︒BGM ∠AB CD 150∠=︒ 1801130BGF ∴∠=︒-∠=︒GM BGF ∠1652BGM BGF ∴∠=∠=︒1250∠=∠=︒ AB CD ∴∥180********GMD BGM ∴∠=︒-∠=︒-︒=︒∙12340.55 1.10 1.65 2.201∙0.558∙ 4.42.7552 1.1∙【详解】解:A 、若用电量每增加千瓦时,则电费增加元,故本选项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B 、若用电量为千瓦时,则应缴电费元,故本选项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C 、若应缴电费为元,则用电量千瓦时,故本选项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D 、若小明的应缴电费比小红多元,则小明的用电量比小红的用电量多千瓦·时,故本选项叙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列表法能具体的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数值对应关系.13. 若多项式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值是( )A. 10B. C. 5 D. 【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式,按照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对原式因式分解,把因式分解形式展开后再按照多项式相等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解:是一个完全平方式,,,,解得.故选:B .14. 如果,则①,②,③,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只有①B. 只有②C. 只有③D. ①②和③【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由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0.558∙80.55 4.4=⨯=2.75 2.750.555=÷=∙22400.5511=225x kx ++10±5±225x kx ++ ()22255x kx x ∴++=±22(5)1025x x x ±=±+ 10kx x ∴=±10k =±AB CD 12∠=∠34∠∠=1324∠+∠=∠+∠AB CD 12∠=∠∥ AB CD是由推出的,故由不能推出,进而也不能得到故选:A .15.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直角三角形高只有一条B. 三角形的高至少有一条在三角形内部C.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都在三角形内部D.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外部【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根据题意,逐项判断即可.【详解】解:A.直角三角形的高有3条,不是只有1条,此项错误;B.三角形的高至少有一条在三角形内部,此项正确;C.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在三角形内部,但三角形的高可能在三角形的外部,此项错误;D.钝角三角形有2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有1条在三角形内部,此项错误.故选:B .16. 如图,已知,若按图中规律,则(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意,由图1可得,后面的图的规律是角的和为角的个数减1个,具体见详解.【详解】解:如下图的12∴∠=∠34∠∠=AD BC ∥AB CD 34∠∠=1324∠+∠=∠+∠AB CD 12n ∠+∠+⋅⋅⋅+∠=180n ⋅︒2180n ⋅︒(1)180n -⋅︒2(1)180n -⋅︒12180∠+∠=︒180︒图1图2 图3 图如图1,;如图2,过点作即;如图3,作同理可得同理得;如图,根据上面的推理规律可得.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17. 谚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体现了冰的厚度随时间变化的一个变化过程,在该变化过程中因变量是________.【答案】冰的厚度n∥ AB CD 12180∴∠+∠=︒M ∥MN AB∥MN AB1180AMN ∴∠+∠=︒∥ AB CDMN CD∴ 3180NMC ∴∠+∠=︒131801802180AMN NMC ∴∠+∠+∠+∠=︒+︒=⨯︒1232180∠+∠+∠=⨯︒∥,∥MN AB PQ AB1180AMN ∠+∠=︒180NMP MPQ ∠+∠=︒4180QPC ∠+∠=︒12343180∠+∠+∠+∠=⨯︒n 12(1)180n n ∠+∠+⋅⋅⋅+∠=-⋅︒【解析】【分析】、根据变量与常量的定义进行判定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谚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体现了冰的厚度随时间变化的一个变化过程,在该变化过程中因变量是冰的厚度.故答案为:冰的厚度.【点睛】本题考查了变量与常量的定义,熟练掌握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18. 如图,一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两个顶点分别在直尺的一对平行边上,∠α=110°,∠β=_____°.【答案】50【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70°,再根据平角的定义即可得出∠β=50°.【详解】解:∵直尺的两边平行,∠α=110°,∴∠1=180°﹣∠α=70°,∴∠β=180°﹣70°﹣60°=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19. 如图,、分别是边,上的点,,,设的面积为,的面积为,若,则的值为________.D E ABC AB BC 2AD BD =BE CE =ADF 1S FCE 2S 24ABC S = 12S S -【答案】【解析】【分析】,所以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和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因为,,且,就可以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和三角形的面积【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关键知道当高相等时,面积等于底边的比,据此可求出三角形的面积,然后求出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或演算步骤)20. 计算:(1);(2);(3);(4).【答案】(1)4ADF CEF ABE BCD S S S S -=- ABE BCD 2AD BD =BE CE =24ABC S = ABE BCD .BE CE =12BE BC =24ABC S = 1122ABE ABC S S == 2AD BD =24ABC S = BCD S =△13ABC S = 81212()()4ABE BCD BEFD BEFD S S S S S S S S -=+-+=-=四边形四边形 422012(2)|8|3π-⎛⎫-+-+--- ⎪⎝⎭()342272226a a a a b ab ⋅+--÷()222(2)(2)(2)68(2)x y x y x y x y xyy ---+-+÷-21019999.5⨯-2-(2)(3)(4)【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实数的运算,整式的运算.(1)先算乘方,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绝对值,再算加减即可;(2)先算同底数幂的乘法,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再算加减即可;(3)先去括号,再算加减即可;(4)利用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即可.【小问1详解】解:原式;【小问2详解】原式;【小问3详解】原式;【小问4详解】原式.21.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答案】,.【解析】【分析】先根据平方差公式和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计算法则去小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再计算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完成化简,最后代值计算即可.613a -2265x y +98.754198=-++-2=-66686a a a =--613a =-2222244434x xy y x y x xy=-+-+++2265x y =+2(1001)(1001)(1000.5)=+---22100110021000.50.25=--+⨯⨯-98.75=()()()()32322524x y x y x y x y x ⎡⎤+--+-÷⎣⎦12x =13y =2x y -16-【详解】解:,当,时,原式.【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化简求值,熟知整式的混合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2. 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已知:如图,点B. E 分别在AC 、DF 上,AF 分别交BD 、CE 于点M 、N ,∠1=∠2,∠A=∠F.求证:∠C=∠D.证明:因为∠1=∠2(已知).又因为∠1=∠ANC(______),所以______(等量代换).所以______∥______(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ABD=∠C(______).又因为∠A=∠F(已知),所以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所以∠C=∠D(______)【答案】见解析.【解析】【详解】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可知∠1=∠ANC ,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知DB ∥EC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ABD =∠C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判定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证明:∵∠1=∠2(已知)..()()()()32322524x y x y x y x y x⎡⎤+--+-÷⎣⎦()()222294510244x y x xy xy y x⎡⎤=--+--÷⎣⎦()222294510244x y x xy xy y x =---++÷()2484x xy x=-÷2x y =-12x =13y =11121223236=-⨯=-=-又∵∠1=∠ANC (对顶角相等),∴∠2=∠ANC (等量代换).∴DB ∥E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BD =∠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A=∠F (已知),∴DF ∥A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 =∠AB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 =∠D (等量代换).点睛: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与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3. 如图,点是边上一点.(1)在的左侧作;(在原图上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根据上面所作的图形,你认为和一定平行吗?请说明理由.【答案】(1)见详解(2),理由见详解【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尺规作图,平行线的判定.(1)理由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即可;(2)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来判定即可.【小问1详解】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小问2详解】,理由如下:.P BAC ∠AB AB APD BAC ∠=∠PD AC PD AC ∥APD ∠PD AC ∥ APD BAC∠=∠∴PD AC ∥24. 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沿同一条公路相向而行,匀速(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前往地和地,在途中的服务区两车相遇,休整了2h 后,又各自以原速度继续前往目的地,两车之间的距离(km )和所用时间(h )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2)两地相距距离 ;(3)求图中的值以及甲车的速度.【答案】(1)时间;两车之间的距离(2)900(3);甲车速度【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实际问题.(1)根据图象的横坐标、纵坐标即可得知自变量与因变量;(2)根据图象的纵坐标可得;(3)根据甲乙再在服务区相遇可求得甲乙的速度和,再根据图中的数值可求得的值及甲的速度,具体见详解.【小问1详解】解:由图知,图中的自变量是时间,因变量是两车之间的距离,故答案为:时间,两车之间的距离;【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两地相距距离为,故答案为:900;【小问3详解】,,解得,,A B B A s t ,A B km x 12x =90/hkm x ,A B 900km ()9006150/h V V km +=÷=甲乙150(8)600x -=12x =,所以,甲车速度为.25. 规定两数a ,b 之间的一种运算,记作:如果,那么.例如:因为,所以.(1)根据上述规定,填空: , ;(2)若,,,试探究a ,b ,c 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3)若,求t 的值.【答案】(1),;(2);(3).【解析】【分析】(1)根据新定义运算,求解即可;(2)根据新定义运算,对式子进行变形,再根据,即可求解;(3)根据新定义运算对式子进行变形,即可求解.【小问1详解】解:∵,∴,故答案为:,【小问2详解】,理由如下:∵,,∴,,∵∴,即∴【小问3详解】设,,,则,,()()90012290/h V km =÷-=甲12x =90/h km ()a b ,c a b =(),a b c =328=()2,83=()5125=,()232--=,()45a =,()4,6b =()4,30c =()()(),8,3,m m m t +=35a b c +=245630⨯=35125=()5232-=-()51253=,()2325--=,35a b c +=()45a =,()4,6b =()4,30c =45a =46b =430c =5630⨯=444a b c ⨯=44a b c+=a b c+=(),8m x =(),3m y =(),m t z =8x m =3y m =z m t=由可得∴【点睛】此题考查了新定义运算,同底数幂的运算及逆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新定义运算,熟练掌握幂的有关运算.26. 【背景】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分别是平行和相交,在相交这种位置关系中包括垂直这种特殊位置关系.图1 备用图图2 备用图【应用】(1)如图1,,,分别在,上,平分交于点,是直线上一点,平分交于点.①当D 在点B 的右侧,且,, , ;②过点作,垂足为,记度,度,直接写出与的关系式.【拓展】(2)中欧班列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大动脉,中欧班列为了安全起见在某段铁路两旁安置了A ,B 两座可旋转探照灯.如图2,假定主道路是平行的,即 ,连结,且.灯发出的射线自顺时针旋转至便立即回转,灯发出的射线自顺时针旋转至便立即回转,两灯不停交叉照射巡视.灯发出的射线自顺时针旋转至便立即回转,灯发出的射线自顺时针旋转至便立即回转,两灯不停交叉照射巡视.灯转动的速度是3度秒,灯转动的速度是9度秒.若它们同时开始转动,设转动时间为秒,当灯射线从转至的过程中,与互相垂直时,请直接写出此时的值.()()(),8,3,m m m t +=x y z+=8324z x y x y t m m m m +===⨯=⨯=PQ MN ∥A B PQ MN AC ∠PAB MN C D MN AE BAD ∠MN E 30ADC ∠=︒50AEC ∠=︒BAD ∠=︒PAC ∠=︒E EFAC ⊥F AEF x ∠=ADB y ∠=y x PQ MN ∥AB 45ABN ∠=︒A AC AQ AP B BD BM BN A AC AQ AP B BD BM BN A /B /t A AC AQ AP AC BD t【答案】(1)①,;②;(2),,,.【解析】【分析】(1)①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出,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进而根据,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②分点在点的右侧,与在点的左侧,分别讨论,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2)分三种情形讨论,①未到时,②从返回时,③第2次从出发,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利用与互相垂直,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1)①,.平分,,.,,,又平分,.②如图所示,点在点的右侧,平分交于点,平分交于点.,,设,,记度,度,,,,40BAD ∠=︒55PAC ∠=︒1802y x =-115t =222.5t =337.5t =445t =20DAE ∠=︒40BAD ∠=︒ABC BAD ADC ∠=∠+∠D B D B BD BN BD BN BD BM AC BD AEC DAE ADC ∠=∠+∠ 503020DAE ∴∠=︒-︒=︒AE BAD ∠20BAE DAE ∴∠=∠=︒40BAD BAE DAE ∴∠=∠+∠=︒304070ABC BAD ADC ∠=∠+∠=︒+︒=︒ PQ MN ∥18070110PAB ∴∠=︒-︒=︒AC ∠PAB 1552PAC PAB ∴∠=∠=︒D B AC ∠PAB MN C AE BAD ∠MN E DAE BAE ∴∠=∠PAC BAC ∠=∠DAE BAE α∠=∠=PAC BAC β∠=∠=AEF x ∠=ADB y ∠=EF AC ⊥ 90AFE ∴∠=︒90FAE AEF ∠+∠=︒即,,,,即,,,点在点的左侧,平分交于点,平分交于点.,,设,,记度,度,,,,,,,,,;(2)如图所示,①当,未相遇时,设射线交于点,射线交于点,90x αβ++=︒90()x αβ∴=︒-+PQ MN ∥180PAD ADB ∴∠+∠=︒22180y αβ++=︒1802()y αβ∴=-+2y x ∴=D B AC ∠PAB MN C AE BAD ∠MN E DAE BAE ∴∠=∠PAC BAC ∠=∠DAE BAE α∠=∠=PAC BAC β∠=∠=AEF x ∠=ADB y ∠=EF AC ⊥ 90AFE ∴∠=︒90FAE AEF ∠+∠=︒FAE CAB EAB βα∴∠=∠-∠=-9090()x FAE βα∴=-∠=︒--2DAC DAB CAB αβ∠=∠-∠=- PQ MN ∥(2)2()y PAD PAC DAC βαββα∴=∠=∠-∠=--=-1802y x ∴=-BD AC AC MN T BD PQ S与互相垂直时,,,,,解得:;②如图所示,当返回时,,,,,,,,解得:;或如图所示,当返回时,,,,AC BD 90SBT ATB ∴∠+∠=︒180(1809)SBT MBS t ∠=︒-∠=-︒ 3ATB QAT t ∠=∠=︒1809390t t ∴-+=15t =BD 90TAB ABD ∴∠+∠=︒45ABN ∠=︒ PQ MN ∥135BAQ ∴∠=︒(1353)BAC t ∠=-︒9135ABD MBD ABM t ∠=∠-∠=︒-︒13539135t t ∴-=-22.5t =BD 90ABD CAB ∴∠-∠=︒45ABN ∠=︒ PQ MN ∥,,,,解得:;③当第2次从出发,与垂直时,如图所示,,,,,,解得:.综上所述,,,,.【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垂直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以上知识,并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135BAQ ∴∠=︒(1353)BAC t ∠=-︒135(3609)ABD ABM MBD t ∠=∠-∠=︒-︒-︒135(3609)(1353)90t t ∴----=37.5t =BD MB AC 90PAC ASB ∴∠+∠=︒PQ MN ∥(9360)MBS ASB t ∴∠=∠=-︒(1803)PAC t ∠=-︒9360180390t t ∴-+-=45t =115t =222.5t =337.5t =445t =。
完整版人教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1.96的算术平方根是()A .0.14B .1.4C .0.14-D .±1.42.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A .投篮时的篮球运动B .随风飘动的树叶在空中的运动C .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D .冷水加热过程中小气泡变成大气泡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m 2+1)一定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下列四个命题,①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②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④线段AB 的延长线与射线BA 是同一条射线.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如图,从①12∠=∠,②C D ∠=∠,③//DF AC 三个条件中选出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所组成的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 .0B .1C .2D .36.如图,下列各数中,数轴上点A 表示的可能是( )A .4的算术平方根B .4的立方根C .8的算术平方根D .8的立方根 7.如图,直线a ∥b ,直角三角板ABC 的直角顶点C 在直线b 上,若∠1=54°,则∠2的度数为( )A .36°B .44°C .46°D .54°8.如图,长方形BCDE 的各边分别平行于x 轴或y 轴,物体甲和物体乙分别由点A (4,0)同时出发,沿长方形BCDE的边作环绕运动,物体甲按逆时针方向以2个单位/秒匀速运动,物体乙按顺时针方向以6个单位秒匀速运动,则两个物体运动后的第2021次相遇地点的坐标是()A.(0,2) B.(﹣4,0) C.(0,﹣2) D.(4,0)二、填空题9.916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10.若点A(5,b)与点B(a+1,3)关于x轴对称,则(a+b)2017=______11.如图,AD、AE分别是△ABC的角平分线和高,∠B=60°,∠C=70°,则∠EAD=______.12.已知a∥b,某学生将一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如果∠1=30°,那么∠2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A,B分别落在A′,B′的位置.如果∠1=59°,那么∠2的度数是_____.14.实数a、b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3﹣b|+|a+3|+2a的值_____.15.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0),B(0,3),点P(m,n)为第三象限内一点,若△PAB 的面积为18,则m ,n 满足的数量关系式为________.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和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观察图中每个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的整点的个数,假如按图规律继续画正方形(实线),请你猜测由里向外第15个正方形(实线)的四条边上的整点共有________个.三、解答题17.(1310.0484-(2)计算:2231(3)0.125(4)64--- 18.求下列各式中的x 值.(1)2164x -=(2)()318x -=19.如图.已知∠1=∠2,∠C =∠D ,求证:∠A =∠F .(1)请把下面证明过程中序号对应的空白内容补充完整.证明:∴∠1=∠2(已知)又∵∠1=∠DMN ( )∵∠2=∠DMN (等量代换)∴DB ∥EC ( )∴∠DBC +∠C =180°( ).∵∠C =∠D (已知),∴∠DBC +( )=180°(等量代换)∴DF ∥AC ( )∴∠A =∠F ( )(2)在(1)的基础上,小明进一步探究得到∠DBC =∠DEC ,请帮他写出推理过程.20.已知:如图,ΔABC 的位置如图所示:(每个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ΔABC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1,0),(5,0),(1,5).(1)请在图中画出坐标轴,建立直角坐标系;(2)点P (m ,n )是ΔABC 内部一点,平移ΔABC ,点P 随ΔABC 一起平移,点A 落在A ′(0,4),点P 落在P ′(n ,6),求点P 的坐标并直接写出平移过程中线段PC 扫过的面积. 21.若整数m 的两个平方根为63a -,22a -;b 为89的整数部分.(1)求a 及m 的值;(2)求275m b ++的立方根.22.如图,在3×3的方格中,有一阴影正方形,设每一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个单位.请解决下面的问题.(1)阴影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可利用割补法求面积)(2)阴影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_?(3)阴影正方形的边长介于哪两个整数之间?请说明理由.23.(1)如图①,若∠B +∠D =∠E ,则直线AB 与CD 有什么位置关系?请证明(不需要注明理由).(2)如图②中,AB //CD ,又能得出什么结论?请直接写出结论 . (3)如图③,已知AB //CD ,则∠1+∠2+…+∠n -1+∠n 的度数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2,1.4 1.96∴1.96的算术平方根是1.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2.C【分析】判断是否是平移现象,要根据平移的性质进行,即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详解】解:A. 投篮时的篮球运动,不是沿直线运动,此选项不是平移现象;B解析:C【分析】判断是否是平移现象,要根据平移的性质进行,即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详解】解:A. 投篮时的篮球运动,不是沿直线运动,此选项不是平移现象;B. 随风飘动的树叶在空中的运动,在空中不是沿直线运动,此选项不是平移现象;C. 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此选项是平移现象;D. 冷水加热过程中小气泡变成大气泡,大小发生了变化,此选项不是平移现象.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性质是解此题的关键.3.B【分析】应先判断出点的横纵坐标的符号,进而判断点所在的象限.【详解】解:因为点(﹣1,m2+1),横坐标﹣1<0,纵坐标m2+1一定大于0,所以满足点在第二象限的条件.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里象限的坐标,熟练掌握每个象限的坐标符号特点是解题的关键.4.B【分析】利用直线和射线的定义、以及线段的性质和两点之间距离意义,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①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故此选项错误.②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故此选项正确.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此选项正确.④线段AB的延长线是以B为端点延长出去的延长线部分,与射线BA不是同一条射线故此选项错误.综上,②③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和两点之间距离意义,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定义.5.D【分析】分别任选其中两个条件作为已知,然后结合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证明剩余一个条件是否成立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1)当①∠1=∠2,则∠3=∠2,故DB∥EC,则∠D=∠4;当②∠C=∠D,故∠4=∠C,则DF∥AC,可得:∠A=∠F,即①②可证得③;(2)当①∠1=∠2,则∠3=∠2,故DB∥EC,则∠D=∠4,当③∠A=∠F,故DF∥AC,则∠4=∠C,故可得:∠C=∠D,即①③可证得②;(3)当③∠A=∠F,故DF∥AC,则∠4=∠C,当②∠C=∠D,则∠4=∠D,故DB∥EC,则∠2=∠3,可得:∠1=∠2,即②③可证得①.故正确的有3个.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正确掌握并熟练运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6.C【详解】解:由题意可知4的算术平方根是2,4的立方根是3434<2, 8的算术平方根是22,2<22<3,8的立方根是2,故根据数轴可知,故选C7.A【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可求出∠3的度数,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2=∠3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ABC,∠C=90°,∠1=54°,∴∠3=90°-∠1=36°,∵a∥b,∴∠2=∠3=36°.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求出∠3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8.A【分析】利用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由于矩形的边长为8和4,物体乙是物体甲的速度的3倍,求得每一次相遇的地点,找出规律即可解答.【详解】解:矩形的边长为8和4,因为物体乙是物体甲的速度的3倍解析:A【分析】利用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由于矩形的边长为8和4,物体乙是物体甲的速度的3倍,求得每一次相遇的地点,找出规律即可解答.【详解】解:矩形的边长为8和4,因为物体乙是物体甲的速度的3倍,时间相同,物体甲与物体乙的路程比为1:3,由题意知:①第一次相遇物体甲与物体乙行的路程和为24×1,物体甲行的路程为24×14=6,物体乙行的路程为24×34=18,在DE边相遇;②第二次相遇物体甲与物体乙行的路程和为24×2,物体甲行的路程为24×2×14=12,物体乙行的路程为24×2×34=36,在DC边相遇;③第三次相遇物体甲与物体乙行的路程和为24×3,物体甲行的路程为24×3×14=18,物体乙行的路程为24×3×34=54,在BC边相遇;④第四次相遇物体甲与物体乙行的路程和为24×4,物体甲行的路程为24×4×14=24,物体乙行的路程为24×4×34=72,在A点相遇;此时甲乙回到原出发点,则每相遇四次,两点回到出发点,2021÷4=505…1,故两个物体运动后的第2020次相遇地点的是点A,即物体甲行的路程为24×1×14=6,物体乙行的路程为24×1×34=18时,达到第2021次相遇,此时相遇点的坐标为:(0,2),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变化规律以及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及按比例分配的运用,通过计算发现规律就可以解决问题.二、填空题9..【详解】试题分析:∵的平方为,∴的算术平方根为.故答案为.考点:算术平方根.解析:34.【详解】试题分析:∵34的平方为916,∴916的算术平方根为34.故答案为34.考点:算术平方根.10.1【分析】关于x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由此可求a、b的值.【详解】解:∵点A(5,b)与点B(a+1,3)关于x轴对称,∴5=a+1,b=-3,∴a=4,∴(a+b解析:1【分析】关于x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由此可求a、b的值.【详解】解:∵点A(5,b)与点B(a+1,3)关于x轴对称,∴5=a+1,b=-3,∴a=4,∴(a+b)2017=(4-3)2017=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坐标轴对称的两点的坐标关系.关于x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两点纵坐标相等,横坐标反数.11.;【详解】解:由题意可知,∠B=60°,∠C=70°,所以°,所以°,在三角形BAE中,°,所以∠EAD=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属于对角平分线和角度基本知识的变换求解.解析:5 ;【详解】解:由题意可知,∠B=60°,∠C=70°,所以18013050A ∠=-=°,所以25BAD ∠=°,在三角形BAE 中,906030BAE ∠=-=°,所以∠EAD=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属于对角平分线和角度基本知识的变换求解.12.60°【分析】如图,由对顶角相等可得∠3,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4,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5,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即得∠2.【详解】解:如图,∵∠1=30°,∴∠3=∠1=30°,∵a ∥b解析:60°【分析】如图,由对顶角相等可得∠3,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4,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5,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即得∠2.【详解】解:如图,∵∠1=30°,∴∠3=∠1=30°,∵a ∥b ,∴∠4=∠3=30°,∴∠5=180°-∠4-90°=60°,∴∠2=∠5=60°.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相等、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上述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13.62°【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求出∠EFB′=∠1=59°,∠B′FC=180°−∠1−∠EFB′=6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解析:62°【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求出∠EFB′=∠1=59°,∠B′FC=180°−∠1−∠EFB′=6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即可.【详解】解:∵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A、B分别落在A′、B′的位置,∠1=59°,∴∠EFB′=∠1=59°,∴∠B′FC=180°−∠1−∠EFB′=62°,∵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2=∠B′FC=62°,故答案为:62°.【点睛】本题考查了对平行线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B′FC的度数,注意: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4.﹣2a﹣b【分析】直接利用数轴结合绝对值以及平方根的性质化简得出答案.【详解】解:由数轴可得:a<﹣,0<b<,故|﹣b|+|a+|+=﹣b﹣(a+)﹣a=﹣b﹣a﹣﹣a=﹣2a﹣b解析:﹣2a﹣b【分析】直接利用数轴结合绝对值以及平方根的性质化简得出答案.【详解】解:由数轴可得:a0<b故b|+|ab﹣(a a=3﹣b ﹣a ﹣3﹣a=﹣2a ﹣b .故答案为:﹣2a ﹣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以及实数与数轴,正确化简各式是解题关键.15.【分析】连接OP ,将PAB 的面积分割成三个小三角形,根据三个小三角形的面积的和为18进行整理即可解答.【详解】解:连接OP ,如图:∵A (2,0),B (0,3),∴OA=2,OB=3,解析:3230m n +=-【分析】连接OP ,将∆PAB 的面积分割成三个小三角形,根据三个小三角形的面积的和为18进行整理即可解答.【详解】解:连接OP ,如图:∵A (2,0),B (0,3),∴OA=2,OB=3,∵∠AOB=90°, ∴11=23322OAB S OA OB ⋅=⨯⨯=, ∵点P (m ,n )为第三象限内一点,m <0,n <0∴,11y 222OAP P S OA n n ∴=⋅=⨯⋅=-,1133222OBP P S OB x m m =⋅=⨯⋅=-, 33182PAB OAB OAP OBP S S S S n m ∴=++=--+=, 整理可得:3230m n +=-;故答案为:3230m n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面积的求解,要注意在计算面积的时候,可根据题意适当添加辅助线,帮助自己分割图形.16.60【分析】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归纳的思想,利用正方形为中心对称图形,分析其一条边上的整点个数,进而推断整个正方形的四条边上的整点.【详解】解:①第1个正方形,对于其中1条边,除去该边的一解析:60【分析】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归纳的思想,利用正方形为中心对称图形,分析其一条边上的整点个数,进而推断整个正方形的四条边上的整点.【详解】解:①第1个正方形,对于其中1条边,除去该边的一个端点,这条边有1个整点.根据正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则四条边共有4⨯1=4个整点,②第2个正方形,对于其中1条边,除去该边的一个端点,这条边有2个整点.根据正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则四条边共有4⨯2=8个整点,③第3个正方形,对于其中1条边,除去该边的一个端点,这条边共有3个整点.根据正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则四条边共有4⨯3=12个整点,④第4个正方形,对于其中1条边,除去该边的一个端点,这条边共有4个整点.根据正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则四条边共有4⨯4=16个整点,⑤第5个正方形,对于其中1条边,除去该边的一个端点,这条边共有5个整点.根据正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则四条边共有4⨯5=20个整点,...以此类推,第15个正方形,四条边上的整点共有4⨯15=60个.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图形中的数字的变化规律.准确找出每一个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的整点的个数与正方形序号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7.(1);(2)【分析】(1)先根据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化简各项,然后进行加减计算即可;(2)先根据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平方的定义,绝对值的性质化简各项,然后进行加减计算即可.【详解】解解析:(1) 2.3;(2)1【分析】(1)先根据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化简各项,然后进行加减计算即可;(2)先根据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平方的定义,绝对值的性质化简各项,然后进行加减计算即可.【详解】解:(110.2(2)2=+--2.3=-;(2)2(6-113()4622=---+-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平方的定义,绝对值的性质及实数运算法则.18.(1);(2).【分析】(1)首先求出的值是多少,然后根据平方根的含义和求法,求出x的值即可.(2)根据立方根的含义和求法,可得x-1=2,据此求出x的值是多少即可.【详解】(1)解解析:(1)52x=±;(2)3x=.【分析】(1)首先求出2x的值是多少,然后根据平方根的含义和求法,求出x的值即可.(2)根据立方根的含义和求法,可得x-1=2,据此求出x的值是多少即可.【详解】(1)2164x-= 2254x=解得:52 x=±故答案为:52 x=±(2)()318x-=12x-=解得:3x=故答案为:3x=【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含义和求法,立方根的含义和求法.19.(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由对顶角相等及等量代换得到∠2=∠DMN,由此判定DB∥EC,由平行线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得出∠DBC+∠D=180°即可判定DF∥AC,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由对顶角相等及等量代换得到∠2=∠DMN,由此判定DB∥EC,由平行线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得出∠DBC+∠D=180°即可判定DF∥AC,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解;(2)由平行线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即可得解.【详解】解:(1)证明:∵∠1=∠2(已知),又∵∠1=∠DMN(对顶角相等),∴∠2=∠DMN(等量代换),∴DB∥E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BC+∠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D(已知),∵∠DBC+(∠D)=180°(等量代换),∴DF∥A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DB∥EC,∴∠DBC+∠C=180°,∠DEC+∠D=180°,∵∠C=∠D,∴∠DBC=∠DEC.【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0.(1)见解析;(2)点P 的坐标为(1,2);线段PC 扫过的面积为.【分析】(1)根据点的坐标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即可;(2)根据平移的规律求得m 、n 的值,可求得点P 的坐标,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析:(1)见解析;(2)点P 的坐标为(1,2);线段PC 扫过的面积为3.【分析】(1)根据点的坐标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即可;(2)根据平移的规律求得m 、n 的值,可求得点P 的坐标,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求得线段PC 扫过的面积.【详解】解:(1)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2)因为点A (−1,0)落在A ′(0,4),同时点P (m ,n )落在P ′(n ,6),∴146m n n +=⎧⎨+=⎩,解得12m n =⎧⎨=⎩, ∴点P 的坐标为(1,2);如图,线段PC 扫过的面积即为平行四边形PCC ′P ′的面积,∴线段PC 扫过的面积为313⨯=.【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平移变换,平面直角坐标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1.(1)a=4,m=36;(2)6【分析】(1)根据平方根的性质得到,求出a 值,从而得到m ;(2)估算出的范围,得到b 值,代入求出,从而得到的立方根.【详解】解:(1)∵整数的两个平方根为,解析:(1)a =4,m =36;(2)6【分析】(1)根据平方根的性质得到63220a a -+-=,求出a 值,从而得到m ;(289b 值,代入求出275m b ++,从而得到275m b ++的立方根.【详解】解:(1)∵整数m 的两个平方根为63a -,22a -,∴63220a a -+-=,解得:4a =,∴222426a -=⨯-=,∴m =36;(2)∵b 89 ∴8189100< ∴98910<,∴b=9,∴275275369216m b++=+⨯+=,∴275m b++的立方根为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立方根、平方根及无理数的估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22.(1)5;(2);(3)2与3两个整数之间,见解析【分析】(1)通过割补法即可求出阴影正方形的面积;(2)根据实数的性质即可求解;(3)根据实数的估算即可求解.【详解】(1)阴影正方形的解析:(1)5;(23)2与3两个整数之间,见解析【分析】(1)通过割补法即可求出阴影正方形的面积;(2)根据实数的性质即可求解;(3)根据实数的估算即可求解.【详解】(1)阴影正方形的面积是3×3-4×121 2⨯⨯=5故答案为:5;(2)设阴影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x2=5∴x(3)∵∴23<<∴阴影正方形的边长介于2与3两个整数之间.【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能力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求解方法:割补法.通过观察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5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和.会利用估算的方法比较无理数的大小.23.(1)AB//CD,证明见解析;(2)∠E1+∠E2+…∠En=∠B+∠F1+∠F2+…∠Fn-1+∠D ;(3)(n-1)•180°【分析】(1)过点E作EF//AB,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则可得出解析:(1)AB//CD,证明见解析;(2)∠E1+∠E2+…∠E n=∠B+∠F1+∠F2+…∠F n-1+∠D;(3)(n-1)•180°【分析】(1)过点E作EF//AB,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则可得出∠B=∠BEF,再由已知及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出AB∥CD;(2)如图,过点E作EM∥AB,过点F作FN∥AB,过点G作GH∥AB,根据探究(1)的证明过程及方法,可推出∠E+∠G=∠B+∠F+∠D,则可由此得出规律,并得出∠E1+∠E2+…∠E n=∠B+∠F1+∠F2+…∠F n-1+∠D;(3)如图,过点M作EF∥AB,过点N作GH∥AB,则可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2+∠MNG =180°×2,依此即可得出此题结论.【详解】解:(1)过点E作EF//AB,∴∠B=∠BEF.∵∠BEF+∠FED=∠BED,∴∠B+∠FED=∠BED.∵∠B+∠D=∠E(已知),∴∠FED=∠D.∴CD//E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B//CD.(2)过点E作EM∥AB,过点F作FN∥AB,过点G作GH∥AB,∵AB∥CD,∴AB∥EM∥FN∥GH∥CD,∴∠B=∠BEM,∠MEF=∠EFN,∠NFG=∠FGH,∠HGD=∠D,∴∠BEF+∠FGD=∠BEM+∠MEF+∠FGH+∠HGD=∠B+∠EFN+∠NFG+∠D=∠B+∠EFG+∠D,即∠E+∠G=∠B+∠F+∠D.由此可得:开口朝左的所有角度之和与开口朝右的所有角度之和相等,∴∠E1+∠E2+…∠En=∠B+∠F1+∠F2+…∠F n-1+∠D.故答案为:∠E1+∠E2+…∠E n=∠B+∠F1+∠F2+…∠F n-1+∠D.(3)如图,过点M作EF∥AB,过点N作GH∥AB,∴∠APM+∠PME=180°,∵EF∥AB,GH∥AB,∴EF∥GH,∴∠EMN+∠MNG=180°,∴∠1+∠2+∠MNG =180°×2,依次类推:∠1+∠2+…+∠n-1+∠n=(n-1)•180°.故答案为:(n-1)•18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属于基础题,关键是过E点作AB(或CD)的平行线,把复杂的图形化归为基本图形.。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A .
B .
C .
D .
2. 的平方根是()
A .
B .
C .
D .
3. 在下列所给出坐标的点中,在第二象限的是()
A . (2,3)
B . (﹣2,3)
C . (﹣2,﹣3)
D . (2,﹣3)
4.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5. 点M(2,﹣3)到x轴的距离是()
A . 2
B . ﹣3
C . 3
D . 以上都不对
6. 如图,点在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
的是()
A .
B .
C .
D .
7. 如图,学校相对于小明家的位置下列描述最准确的是()
A . 距离学校米处
B . 北偏东方向上的米处
C . 南偏西方向上的米处
D . 南偏西方向上的米处
8. 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 . 三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若a⊥b ,b⊥c ,则a⊥c
B .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C .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D . 同旁内角互补
9. 如图,直线,点在上,点
、点在上,的角平分线
交于点,过点作于点,已知,则的度数为()
A .
B .
C .
D .
10. 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如图,一列有规律的整点,其坐标依次为
,,,,,
,,根据这个规律,第个整点的坐标为()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11. 27的立方根为________.
12. 点在轴上,则________.
13. 点关于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_.
14. 如图,已知,,第四象限的点
到轴的距离为,若,满足
,则点坐标为________;与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_.
15. 在同一平面内,若有条直线,则最多有________个交点;若
条直线中恰好有且只有条直线互相平行,则这条直线最多有________个交点(用含有的式子表示).
1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点,其中,,点是轴负半轴上一点,点是在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一点,连接、,平分,平分,交于,则与
之间可满足的数量关系式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17.
(1)计算:
①
② .
(2)求下列式子中的的值:
① ,
② .
18. 如图,直线,相交于点,
,垂足为 .
(1)若,求的度数;
(2)若,求的度数.
19. 完成下列证明:如图,已知,
, .
求证: .
证明:,(已知)
,(▲)
(等量代换)
(▲)
(▲)
又(已知)
▲ ▲(等量代换)
(▲)
(▲).
20. 如图,已知∠1=∠BDC,∠2+∠3=180°.
(1)请你判断DA与C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DA平分∠BDC,CE⊥AE于点E,∠1=70°,试求∠FAB的度数.
21. 如图,已知图中点和点的坐标分别为
和 .
(1)请在图1中画出坐标轴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
(2)写出点的坐标为________;
(3)连接、和得,在轴有点满足,则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个平方单位;
(4)已知第一象限内有两点,平移线段
使点、分别落在两条坐标轴上,则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坐标是________.
22. 某小区有一块面积为的正方形空地,开发商计划在此空地上沿边的方向建一个面积为的长方形花坛,使长方形的长是宽的倍.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开发商能否实现这个愿望?
23. 如图1,,点,分别在
,上,射线绕点顺时针旋转至便立即逆时针回转,射线绕点顺时针旋转至便立即逆时针回转.射线转动的速度是每秒度,射线转动的速度是每秒度.
(1)直接写出的大小为________;
(2)射线、转动后对应的射线分别为、,射线交直线于点,若射线比射线先转动秒,设射线转动的时间为
秒,求为多少时,直线直线?
(3)如图2,若射线、同时转动
秒,转动的两条射线交于点,作,点在上,请探究与的数量关系.
24.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点在第三象限,已知,且 .
(1)求点的坐标;
(2)如图2,为线段上一动点(端点除外),是轴负半轴的一点,连接、,射线与
的角平分线交于,若,求点的坐标;
(3)在第(2)问的基础上,如图3,点与点关于轴对称,是射线上一个动点,连接,
平分,平分,射线 .试问的度数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请求其度数:若改变,请指出其变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