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一学校课程共82页
- 格式:ppt
- 大小:7.88 MB
- 文档页数:41
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课程方案一、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课程体系(一)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是否能成功实现,关键就在于这个目标是否清晰,实现标志着成功;没有实现就标志着失败。
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个性化课程体系。
目前中国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把不同的孩子教育的最终相同。
所以人才趋同性太强,人才的储备和人才的使用上出现了巨大的问题。
(二)培养适合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课程体系人和人绝对是不一样的,拿着培养一个人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所有的人身上,这肯定是不合适的。
所以要立足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改变的范围:(—)高考科目思考就高考的范畴而言,相信还有一个科学的做法。
这个做法,一方面能推进每个孩子的差异性教育,另一方面也能很好的保证高考。
(二)学校课程体系课程改革,不是限定在所谓的校本课程,只有改变国家课程,触及这个领域,才能真正称得上变革的课程。
为此,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统称,形成学校自己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体系特点:分层、分类课程体系(一)类别上的差异课程体系的特点,是创设分层分类的课程体系,有些课程,孩子们的差异主要在类别上,比如体育,不同的人兴趣不一样,有的喜欢打篮球,有的喜欢网球,有的喜欢武术,它是个类别的差异;比如技术和艺术,差异主要在类别上。
因此,像此类的课程,怎么样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是强化类别上的不同种类上的提供。
(二)层级上的差异有些课程,实际上它是层级上的差异,比如数学,它是一门逻辑学科,每个人对逻辑的敏感度不同,所以它在学习的层级上差异很大。
语文、英语、体育、艺术、技术,它们是按类别的,这一类和那一类,这就是课程体系。
四、学段设置一学年(两个学期),将每个学期划成三段。
第一、三段是九个星期,第二段是两个星期;九个星期的学段,称之为大学段,最后简称为学段,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果这个孩子读四年高中的话,那是1-16学段,如果你要查他的成绩,一说每个学段,它是唯一的。
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课程方案一、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课程体系(一)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是否能成功实现,关键就在于这个目标是否清晰,实现标志着成功;没有实现就标志着失败。
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个性化课程体系。
目前中国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把不同的孩子教育的最终相同。
所以人才趋同性太强,人才的储备和人才的使用上出现了巨大的问题。
(二)培养适合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课程体系人和人绝对是不一样的,拿着培养一个人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所有的人身上,这肯定是不合适的。
所以要立足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改变的范围:(一)高考科目思考就高考的范畴而言,相信还有一个科学的做法。
这个做法,一方面能推进每个孩子的差异性教育,另一方面也能很好的保证高考。
(二)学校课程体系课程改革,不是限定在所谓的校本课程,只有改变国家课程,触及这个领域,才能真正称得上变革的课程。
为此,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统称,形成学校自己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体系特点:分层、分类课程体系(一)类别上的差异课程体系的特点,是创设分层分类的课程体系,有些课程,孩子们的差异主要在类别上,比如体育,不同的人兴趣不一样,有的喜欢打篮球,有的喜欢网球,有的喜欢武术,它是个类别的差异;比如技术和艺术,差异主要在类别上。
因此,像此类的课程,怎么样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是强化类别上的不同种类上的提供。
(二)层级上的差异有些课程,实际上它是层级上的差异,比如数学,它是一门逻辑学科,每个人对逻辑的敏感度不同,所以它在学习的层级上差异很大。
语文、英语、体育、艺术、技术,它们是按类别的,这一类和那一类,这就是课程体系。
四、学段设置一学年(两个学期),将每个学期划成三段。
第一、三段是九个星期,第二段是两个星期;九个星期的学段,称之为大学段,最后简称为学段,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果这个孩子读四年高中的话,那是1-16学段,如果你要查他的成绩,一说每个学段,它是唯一的。
北京市十一学校国际教育部课程表Timetable 语言初级班(Chinese Language Intensive Class of Beginners)[备注] :1)每周总课时40 节,包括基础汉语课12节、汉语听力课6节、汉语会话课6节、汉语实践课3节(双周上活动课)、体育课3节、音乐课2节、美术课2节、传统手工课1节、计算机课1节、选修课2节(如中国硬笔书法、软笔书法、中国文化讲座、西班牙语、HSK考试辅导等)、班会1节、体育活动课1节。
2)住宿生晚自习时间:初一至初三年级:18:30 p.m.~20:30 p.m.;高一至高二年级:18:30 p.m.~21:30 p.m. ;高三年级18:30 p.m.~22:30 p.m.。
3)学生如有需要,我校可在周末时间提供汉语、HSK考试、数学、物理、化学和英语等课程的辅导。
4)以上为语言初级班课程的总体安排。
国际教育部将根据学生的实际考核情况来安排具体课程。
课程安排的最终解释权归国际教育部。
北京市十一学校国际教育部课程表Timetable高一学历班( Chinese Diploma Class for Grade 10)[备注] :1)每周总课时40 节,包括基础汉语课4节、汉语阅读课2节、HSK课2节、英语课5节、数学课5节、物理课3节、化学课3节、历史课2节、地理课2节、体育课2节、音乐课1节、美术课1节、计算机课1节、传统手工课1节、汉语实践课2节(单周:汉语写作;双周:汉语视听会话课)选修课2节(汉字课、中国文化、西班牙语等课程)、班会课1节、体育活动课1节等。
2)住宿生晚自习时间:初一至初三年级:18:30 p.m.~20:30 p.m;高一至高二年级:18:30 p.m.~21:30 p.m ;高三年级18:30 p.m.~22:30 p.m。
3)学生如有需要,我校可在周末时间提供汉语、HSK考试、数学、物理、化学和英语等课程的辅导。
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课程方案一、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课程体系(一)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是否能成功实现,关键就在于这个目标是否清晰,实现标志着成功;没有实现就标志着失败。
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个性化课程体系。
目前中国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把不同的孩子教育的最终相同。
所以人才趋同性太强,人才的储备和人才的使用上出现了巨大的问题。
(二)培养适合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课程体系人和人绝对是不一样的,拿着培养一个人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所有的人身上,这肯定是不合适的。
所以要立足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改变的范围:(一)高考科目思考就高考的范畴而言,相信还有一个科学的做法。
这个做法,一方面能推进每个孩子的差异性教育,另一方面也能很好的保证高考。
(二)学校课程体系课程改革,不是限定在所谓的校本课程,只有改变国家课程,触及这个领域,才能真正称得上变革的课程。
为此,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统称,形成学校自己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体系特点:分层、分类课程体系(一)类别上的差异课程体系的特点,是创设分层分类的课程体系,有些课程,孩子们的差异主要在类别上,比如体育,不同的人兴趣不一样,有的喜欢打篮球,有的喜欢网球,有的喜欢武术,它是个类别的差异;比如技术和艺术,差异主要在类别上。
因此,像此类的课程,怎么样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是强化类别上的不同种类上的提供。
(二)层级上的差异有些课程,实际上它是层级上的差异,比如数学,它是一门逻辑学科,每个人对逻辑的敏感度不同,所以它在学习的层级上差异很大。
语文、英语、体育、艺术、技术,它们是按类别的,这一类和那一类,这就是课程体系。
四、学段设置一学年(两个学期),将每个学期划成三段。
第一、三段是九个星期,第二段是两个星期;九个星期的学段,称之为大学段,最后简称为学段,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果这个孩子读四年高中的话,那是1-16学段,如果你要查他的成绩,一说每个学段,它是唯一的。
北京市十一学校国际教育部课程表 Timetable 语言初级班 (Chinese Language Intensive Class of Beginners)星 期Week 第一节 No.1 第二节No.2 第三节 No.3 第四节No.4 第五节 No.5 第六节 No.6 第七节No.7 第八节 No.8星期一Mon 基础汉语Chinese基础汉语Chinese 体 育 P E 汉语听力 Listening 汉语听力 Listening 汉语会话Conversation 计算机 Computer 体育活动课 Sports Activities星期二Tue汉语听力Listening汉语听力Listening 体 育 P E 基础汉语 Chinese 美 术 Fine Arts 基础汉语 Chinese 基础汉语 Chinese 选修课 Elective Class 星期三Wed基础汉语Chinese基础汉语Chinese 音 乐 Music 汉语会话Conversation 汉语会话Conversation单周:汉语实践课Chinese Practice双周:活动课 Activities单周:汉语实践课Chinese Practice双周:活动课Activities单周:汉语实践课Chinese Practice双周:活动课 Activities星期四Thur 基础汉语Chinese基础汉语Chinese 特色体育Characteristic PE 汉语会话Conversation 汉语会话Conversation 基础汉语 Chinese 美 术Fine Arts 班 会Class Meeting星期五Fri 基础汉语Chinese基础汉语Chinese 音 乐Music 汉语会话Conversation 传统手工课Traditional Handcraft 汉语听力Listening 汉语听力Listening 选修课Elective Class[备注] :1) 每周总课时40 节,包括基础汉语课12节、汉语听力课6节、汉语会话课6节、汉语实践课3节(双周上活动课)、体育课3节、音乐课2节、美术课2节、传统手工课1节、计算机课1节、选修课2节(如中国硬笔书法、软笔书法、中国文化讲座、西班牙语、HSK考试辅导等)、班会1节、体育活动课1节。
本部初中作息时间表第一节8:00——8:45第二节8:55——9:40第三节9:50——10:35第四节10:45——11:30第五节11:40——12:25第六节12:35——13:20第七节13:30——14:15第八节14:25——15:10第九节15:30——16:15自主安排16:15——17:00说明:1.55分钟一个课时单位,每节课45分钟,10分钟休息。
2.每天从上午8:00到下午4:15,一共九个课时单位,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上课、自习、午餐和休息时间。
3.每天下午第八节和第九节课之间的20分钟,为年级教师每日一聚的时间。
4.每天下午4:15-5:00,各学科老师将到各自的学科教室等待学生,有问题的学生可在这个时间去相关的学科教室与老师交流。
5.午餐从上午11:30到下午2:30连续供应。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课表,安排午餐和午休时间。
第八节与第九节课之间有5分钟,学生做眼保健操。
下午4:15-5:00为学生自主安排时间,任何年级、学科不得占用,主要用于学生的体育活动、社团活动、与导师或任课教师交流。
本部高中作息时间表起床6:30早饭6:50——7:30第一节8:00——8:45第二节8:55——9:40第三节9:50——10:35第四节10:45——11:30第五节11:40——12:25第六节12:35——13:20第七节13:30——14:15第八节14:25——15:10第九节15:30——16:15自主安排16:15——17:30晚饭17:30——18:30晚自习18:30——20:30/18:30——21:30/18:30——22:30说明:1. 55分钟一个课时单位,每节课45分钟,10分钟为课间休息。
2. 每天从上午8:00到下午4:15,一共九个课时单位,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上课、自习、午餐和休息时间。
3. 每天下午4:15之后,各学科老师将到各自的学科教室等待学生,有问题的学生可在这个时间去相关的学科教室与老师交流。
北京十一中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理解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法治意识和公民素养。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宪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作用。
2.了解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3.熟悉宪法中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宪法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能够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增强对宪法的尊重和维护意识。
2.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宪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作用,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以及宪法中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具体安排如下:1.宪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作用:介绍宪法的定义、特点和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2.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讲解宪法的制定过程、修改条件和程序。
3.宪法中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阐述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受教育权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用于讲解宪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作用,以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宪法中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具体资源如下:1.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相关解读资料。
2.参考书:宪法学、公民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书籍。
3.多媒体资料:宪法相关视频、图片、图表等。
4.实验设备:如有需要,可使用电脑、投影仪等设备进行教学演示。
教学资源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准备,以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并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十一学校:2+4初中段(一)改革学制,实行二?四学制。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从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出发,把中学六年重新划分为二?四学制。
初中两年完成原三年的教学任务,从第三年开始进入高中阶段。
对于不能适应的学生仍按三?三学制。
初中两年的主要任务:完成原初中三年课程教学任务,夯实双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学科学习方法的积淀和学科素养的培养。
在初中学段,各实验区在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整体考虑工作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经过基础学段的学习不参加中考的实际情况,注意确定每一学年的工作重点,保持学生持续的学习热情,对此,提出以下建议:初一年级的工作重点是:高标准要求,明确奋斗目标,培养并强化学生的实验角色意识,实现高起点;初二年级的工作重点是: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有一定水平的质疑能力等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培养;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类指导,制定适当的指导策略,通过加强竞赛等活动,鼓励更多的学生在各方面崭露头角,防止落后生的出现;(二)改革教学内容,对主要学科的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实行语文、数学、英语工具学科重心下移,物理、化学、生物重心上移并开设科学课(理科综合课)、历史与社会课(文科综合课)和创造课,改革和增加体育课、艺术课。
1、在这一学段,要特别加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工具性学科的教学,适当提高教学标准,适量增加课时。
不仅要使学生在两年的时间优秀地完成原初中三年的教学任务,而且要掌握较完整的语文和外语的听、说、读、写的学习方法,以及数学学习方法、思维习惯等学科素养的培养。
语文和英语一定要增大阅读量,通过说话课、演讲课、辩论课等课型发展学生的中英文的口才,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综合物理、化学、生物的内容,设置“科学课”,实施模块教学,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综合五大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