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10
一、城市概况新乡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地处中原腹地,紧邻河南省会郑州,襟带辐射豫北,是国家二级交通枢纽。
新乡市现辖两市、六县、四区以及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一个省级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总面积8249平方公里。
2013年末全市总人口600.43万人,常住人口567.5万人。
地方生产总值1766.1亿元,财政收入为129.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728元。
二、现行城市总体规划要点1、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至2020年,市域总人口630万人,城镇人口36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8%。
2、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全市构建“一核、两带、三片区”的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3、城市性质:豫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4、城市规模:至2015年城市人口12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20平方公里;至2020年城市人口15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40平方公里。
5、中心城区主要发展方向:城市未来主要发展方向确定为向东和向南发展,即沿金穗大道跨越京广铁路客运专线和京港澳高速公路向东发展;沿和平大道向南发展。
6、中心城区各主要职能片区:新乡中心城区由主城区和凤泉区构成。
主城区包括中心片区、卫北片区、铁西片区、东部新区、南部新区和新东片区6个规划片区。
三、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一)按照总体规划部署,稳步推进城市建设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东移西联南扩北优”空间发展战略,城市各职能片区在稳步推进城市建设的同时,侧重点各有不同。
中心片区以棚户区改造为主导,大力实施旧城更新,优化空间环境。
东部新区以核心区建设为重点,提升城市形象,完善配套服务功能。
新东片区是总体规划确定的主城区重点发展片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建设城市副中心为目标。
南部新区是主要以加大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引进高新技术项目为主。
卫北片区是新乡市的老工业基地,以旧厂区改造,实施城市更新为主。
凤泉片区以改善居住条件为重点,城市综合功能逐步完善。
铁西片区由于京广铁路和两场等因素的制约,城市建设发展极为缓慢,目前开发项目较少。
新乡市总体城市设计出炉,最强“建筑管控”正式登场6月21日新乡总体规划出炉,新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布了《新乡市总体(含40平方公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规划方案。
公示中体现新乡市即将塑造的城市整体景观风貌和人居环境效果,今天就让小编为大家解读一下这些规划对我们未来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影响。
新乡市整体规划范围此次城市设计的范围是新乡市区147平方公里,其中40平方公里是重点设计地段。
八大风貌区首次亮相从此次新乡整体规划中看到新乡将整体城市风貌定为8种,分别为卫河文化特色风貌区、老城韵味特色风貌区、车站商业特色风貌区、新城风尚特色风貌区、老工业区特色风貌区、科研智创特色风貌区、现代产业特色风貌区和一般风貌区。
可以看出每一种风貌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特点。
规划这些风貌区让每个片区的区域特色都更加鲜明,突出区域人文特点。
车站商业风貌区建筑风格以现代风格为主,不宜采用西方古典风格等西式风格。
紧邻老城韵味特色风貌区的周边区域宜采用新中式风格。
住宅建筑以明度较高、彩度较低的淡雅暖色调为主;公共建筑彩度不宜太高,以淡雅的浅色调为主。
以大体量商业建筑及高层商务办公建筑为主。
科研智创特色风貌区建筑风格为现代风格,体现建筑的结构特点或工业技术美学,建筑单体风格应有一定的个性化特征,避免千厂一面。
科研建筑以明亮的浅色调为主;工业与仓储建筑鼓励彩度比较高的颜色,但不得超过外立面总面积的50%,且同一建筑的颜色不应超过3种。
工业与仓储建筑除特殊生产工艺要求外,单层厂房或仓库的立面连续长度不宜超过150米;工业与仓储建筑中多层厂房或仓库的立面连续长度不应超过70米。
老城韵味特色风貌区历史建筑周边宜采用豫北民居、传统中式或民国等建筑风格,其他地区可采用现代风格,但应与传统风格相协调,禁止采用西方古典风格等西式风格。
老城韵味特色风貌区和卫河历史段内宜采用具有历史特色的坡屋顶形式。
老工业区特色风貌区保留原有厂房风格,保留五十年代建筑特色。
结合老工业厂房的更新利用,激活闲置的工业厂房片区。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 3.....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 5.....第一节市域人口及城镇化水平 (5)第二节市域空间管制规划 (5)第三节城乡统筹发展 (7)第四节市域城镇体系布局规划 ...................................................... 11 ........第五节重点城镇建设引导及建设标准................................................. 1.6.......第六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 ..................................................... 1.7. ......第七节城镇密集区建设引导 ........................................................ 18 ........第八节市域交通规划 .............................................................. 2。
.....第九节市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 22 ........第十节大型基础设施的衔接与共享................................................... 25........第^一节生态建设与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26......第十二节风景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30......第十三节旅游规划............................................................... 31 ..........第十四节实施规划的措施........................................................ 3.2 .......第四章城市规划区规划引导 (34)第一节规划区用地工程地质评定....................................................... .3.4.........第二节空间管制规划 .............................................................. 34 ..........第三节城市规划区城乡协调规划....................................................... .36........第五章中心城区规划 (40)第一节中心城性质与职能............................................................. 4.Q .......第二节中心城区发展规模 .......................................................... 40 ........第四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及功能布局................................................... 41.......第五节住房保障与居住用地规划 ..................................................... .43........第六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44)第七节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 (47)第八节城市绿地规划 (49)第九节城市景观规划 (50)第十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52)第^一节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58)第十二节环境保护规划 (67)第十三节城市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 (70)第十四节城市旧区改造 (76)第十五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77)第十六节城市远景展望 (84)第六章规划实施措施 (85)第七章附则 (87)附表一:市现代化指标体系附表二: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2020年)附表三: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2015年)第一条规划编制目的为科学指导市未来一段时期的城市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合理安排市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市经济社会乂好乂快发展。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1 新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新乡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六月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2目录1 规划实施情况与发展形势 (1)市域概况 (1)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2)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得到有效保护 (2)保障了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 (2)强化建设用地内部挖潜,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2)土地综合整治全面推进 (2)建设用地及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已超规划指标 (3)水土流失和土地污染状况明显改善 (3)规划空间布局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3)“十三五”时期发展形势 (3)2 规划调整原则与规划目标 (4)调整原则 (4)规划目标 (5)耕地和基本农田得到严格保护 (5)科学安排建设用地规模,优化建设用地布局 (5)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5)土地利用格局基本形成,布局不断优化 (5)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目标得到落实 (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大力建设生态国土 (6)3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7)农用地 (7)耕地 (7)园地 (7)林地 (7)牧草地 (7)其他农用地 (7)建设用地 (7)城乡建设用地 (8)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 (8)其他土地 (8)水域 (8)自然保留地 (8)4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9)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 (9)耕地 (9)基本农田 (9)建设用地布局 (10)城乡建设用地 (11)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 (15)生态保护用地布局 (15)5 土地整治与重点建设项目安排 (16)土地整治 (16)高标准农田建设 (16)农村居民点整理 (16)土地复垦 (16)其他土地开发 (16)重点建设项目安排 (17)6 对县级规划的调控 (17)7 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18)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 (18)与城市规划的衔接 (18)与生态保护红线的衔接 (18)与交通、水利、旅游等“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衔接 (18)与“十三五”期间扶贫搬迁规划的衔接 (19)8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9)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 (19)做好相关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 (19)加快建立废弃闲置宅基地整治利用和有偿退出机制 (20)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 (20)建立健全公共参与制度 (20)附表 (20)前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是党中央、国务院依据我国土地资源国情,为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十三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的重要部署,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深入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3)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5)第一节市域人口及城镇化水平 (5)第二节市域空间管制规划 (5)第三节城乡统筹发展 (7)第四节市域城镇体系布局规划 (9)第五节重点城镇建设引导及建设标准 (14)第六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 (15)第七节城镇密集区建设引导 (16)第八节市域交通规划 (18)第九节市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20)第十节大型基础设施的衔接与共享 (22)第十一节生态建设与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23)第十二节风景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27)第十三节旅游规划 (28)第十四节实施规划的措施 (29)第四章城市规划区规划引导 (30)第一节空间管制规划 (30)第二节城乡协调规划 (31)第五章中心城区规划 (34)第一节城市性质与职能 (34)第二节城市规模 (35)第三节城市空间结构及功能布局 (36)第四节住房保障与居住用地规划 (38)第五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39)第六节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 (41)第七节城市绿地规划 (42)第八节城市景观规划 (44)第九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46)第十节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51)第十一节环境保护规划 (60)第十二节城市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 (62)第十三节城市旧区改造 (67)第十四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68)第十五节城市远景展望 (75)第六章规划实施措施 (76)第七章附则 (77)附表一:新乡市现代化指标体系附表二: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2020年)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编制目的为适应国家、河南省和新乡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快速城市化的要求,加强中原城市群的合作,配合国家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新乡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根据2006年建设部《关于新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有关问题的函》(建规[2006]351号),编制《新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以下称“本规划”)。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新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 一 )一、区域概况新乡市地处河南省北部,黄河中下游,华北大平原南部。
东由长东大桥与鲁西连通,北依太行与安阳、鹤壁和濮阳三市毗邻,南濒黄河与郑州市和开封市隔河相望,西与焦作市和晋东南接壤,为豫北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之一。
( 一 ) 自然条件概况新乡市土地总面积8249.45平方公里 , 境域横跨 148.86公里 ,纵贯 106.83公里 ,地形由太行山地、丘陵岗地及洪、冲积平原组成 ,地势北高南低 , 地貌类型多样。
本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 四季分明 ,寒暑适中 , 气候宜人。
全市水资源比较充分,水质良好。
除有黄河、卫河等地表水外, 还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为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 二 ) 社会经济状况新乡市辖二市 ( 辉县市、卫辉市 ) 、六县 ( 新乡县、获嘉县、原阳县、延津县、封丘县、长垣县 )、四区( 新华区、红旗区、郊区、北站区 ), 是河南省乃至全国小麦、棉花和多种名、优、特产的生产基地,其中有四个县 ( 市 ) 为全国粮食生产基地,两个为棉花生产基地。
农业人口的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有效灌溉面积,单位土地平均占有的农业总动力、化肥使用量、用电量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996年全市总人口519.22 万人 ,人口密度为 629.4人/ 平方公里 ,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全市的城市化水平为23.1%, 高于河南省21.9%的平均水平。
1996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 256.9亿元 ,处于河南省的前列。
新乡市区拥有建材、电子、化工、医药、轻工、食品等大中型企业 200余家 ,是中原地区门类齐全、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城市。
新乡市位于京广、郑太、新荷铁路的交汇处,国道京广、京珠高速公路自北向南穿越而过。
便利的交通网络使其成为联系全国重要交通枢纽之一,为全市的经济腾飞提供了有利条件。
新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前 言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按照国家和河南省要求,新乡市组织编制了《新乡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为加快新乡“两地、三区、一枢纽”建设,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新乡绚丽篇章提供有力支撑和空间保障。
规划范围规划近期年2025远景展望年2050规划目标年2035规划期限本规划范围为新乡市行政辖区,面积8291平方公里。
目 录CONTENTS01目标与战略1.1 总体定位1.2 城市性质1.3 发展目标1.4 发展规模1.1 总体定位1.2 城市性质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郑州都市圈北部门户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国家创新高地、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中原城市群山水宜居名城两地·三区·一枢纽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幸福生活共享区辐射豫北、连接全国的区域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国家创新高地、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1.3 发展目标全面融入郑州都市圈,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著增强,郑新一体化取得实质性突破,城市经济活力、创新能力、品质特色等得到明显提升。
高水平建成国家创新高地、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辐射豫北、连接全国的区域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和中原城市群山水宜居名城。
1.4 发展规模全面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样板和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创新典范。
规划至2035年全市常住人口达到707万人城镇人口达到530万人02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2.1 区域协同与郑新一体化2.2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2.3 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2.4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2.1 区域协同与郑新一体化加强与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等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