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植物器官(果实种子)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3
1、药用植物学:是指具有预防、治疗疾病,对人体有保健养护功能的植物2、本草:记载药物来源及应用知识的书籍。
3、典型的植物细胞(模式植物细胞):将各种细胞的主要细胞器、后含物等集中在一个细胞里加以说明,这个细胞称为典型的植物细胞或模式细胞。
4、在高等植物细胞中通常一个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
5、生活细胞的细胞核具有较高的折光率。
6、核仁是细胞核中折光率更高的小球状体,通常有一个或几个。
7、分生组织:是一群有着连续或周期性分生能力的细胞群。
8、侵填体:9、定根:由胚根直接或间接发育而来的主根、侧根、纤维根,有着固定的生长部位。
不定根:有些植物受环境影响或主根生长受损,由胚轴、茎、叶或其他部位发生的根,没有固定的生长部位。
根系: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根的总和称为根系。
直根系:主根发达,主根和侧根界限明显的根系称为直根系。
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死亡,在茎的基部生出许多粗细长短相仿、似胡须样的不定根,形成没有主次之分的根系。
10、植物学上的根皮指周皮这一部分,而根皮类药材中的“根皮”。
则是指形成层以外的部分,主要包括韧皮部和周皮。
11、木质茎:茎的质地坚硬,木质部发达。
具有木质茎的植物称木本植物。
其中植物体高达,有一明显主干,上部分枝的为乔木;主干不明显,在几部同时发出若干丛生植株的为灌木;仅在基部木质化,上部草质的为亚灌木或半灌木。
12、草质茎:茎的质地柔软,木质部不发达。
具有草质茎的植物称草本植物。
13、肉质茎:茎的质地柔软多汁,肉质肥厚。
14、髓射线:也称初生射线,位于初生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细胞,内通髓部,外达皮层。
15、完全叶:凡具有叶片、叶柄和叶托的叶。
不完全叶:缺少任何一部分或两部分的叶。
16、叶脉:叶片中的维管束,有输导和支持作用。
17、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具有平行脉;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具有网状脉序。
18、单叶:1个叶柄上指只生1枚叶片。
复叶:2个叶柄上生有2枚或2枚以上的叶片。
三出复叶:叶轴上生有3片小叶的复叶。
木兰科:木本,有芳香,单叶全缘互生,小枝托叶痕明显。
花单生,同被花,雄蕊、雌蕊均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在延长的花托上,子房上位,常为蓇葖果,种子具胚乳。
厚朴辛夷(木兰,紫玉兰)毛茛科:草本,单叶掌状分裂或羽状复叶。
花两性,常5基数。
萼片、花瓣常各5(或无花瓣而萼片花瓣状),雌、雄蕊均多数,常离生,螺旋状排列于膨大的花托上。
常为聚合瘦果或蓇葖果黄连威灵仙乌头白头翁桑科:木本,有乳汁,单叶互生,托叶痕明显。
花小,单性、单被,4基数,集成各种花序(有头状花序、穗状花序、圆锥花序、隐头花序等)。
坚果、核果常集合为各式聚花果。
桑无花果薛荔榕树菠萝蜜石竹科:草本,节膨大,单叶对生,叶基连成一条线(每节上对生的两叶的基部连在一起)。
花两性,整齐,5基数,二歧聚伞花序或单生,子房上位,特立中央胎座,多为蒴果石竹香石竹美女石竹瞿麦王不留行蓼科:草本,茎节膨大。
单叶互生,全缘有膜质托叶鞘(托叶膜质,鞘状包茎)。
花常两性,单被,萼片花瓣状,子房上位,坚果,三棱形或凸镜形,部分或全部包于宿存的花被内。
何首乌入药部位为块根虎杖杠板归大黄蔷薇科:草本,灌木或乔木。
常具刺。
单叶或复叶,互生,通常具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单生或排成伞房或圆锥花序;花托凸起或凹陷,花被与雄蕊合成一碟状、杯状、坛状或壶状的花筒,萼片5,花瓣5,分离,雄蕊通常多数;心皮1-多数,分离或结合;子房上位至下位,每室1至多数胚珠。
蓇葖果、瘦果、核果或梨果。
根据花托,花筒,雌蕊心皮数目,子房位置和果实类型分为4个亚科。
蔷薇亚科:多为羽状复叶,有托叶,花托壶状或凸起,心皮多数,分离,子房上位,周位花,聚合瘐果或蔷薇果,聚合小核果。
金樱子地榆,覆盆子,月季,玫瑰梅亚科:木本,单叶,有托叶。
花托杯状,子房上位,周位花,心皮1个。
核果。
梅,桃,杏,李苹果亚科:木本,单叶,有托叶。
花托杯状,子房下位,上位花,心皮2-5,合生。
梨果。
山楂苹果,梨,木瓜,枇杷等豆科:木本或草本,有时藤本。
第十章果实及种子类中药药用部位为植物的果实或种子,这类中药称为“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实际上应分为两类,即“果实类中药”和“种子类中药”。
果实及种子在植物体中是两种不同的器官,但在商品药材中常未严格区分。
果实大多包含着种子,与种子一起入药,如马兜铃、栀子等;亦有只用种子,如决明子、沙苑子等;有的以果实贮存、销售临用时再剥去果皮取出种子入药,如巴豆、砂仁等。
这两类中药关系密切,且外形和组织构造又不祠同,故列入一章,分别加以概述。
第一节果实类中药的鉴定药用部位为果实或果实(除种子外)的某一部分,这类中药称为果实类中药。
果实类中药的药用部位通常是采用完全成熟或将近成熟的果实,少数为幼果,如枳实。
多数采用完整的果实,如枸杞子;有的采用果实的一部分或采用部分果皮或全部果皮,如陈皮、大腹皮等。
也有采用带有部分果皮的果柄,如甜瓜蒂;或果实上的宿萼,如柿蒂;甚至仅采用中果皮部分的维管束组织,如橘络、丝瓜络。
有的采用整个果穗,如桑椹。
一、性状鉴定鉴别果实类中药,应注意其形状、大小、颜色、顶端、基部、表面、质地、破断面及气味等。
果实的顶端一般有柱基或其他附属物,下部有果柄或果柄脱淫的痕迹;有的带有宿存的花被,如地肤子。
果实类中药的表面大多干缩而有皱纹,肉质果尤为明显,如乌梅;果皮表面常稍有光泽,如栀子;有的具毛茸,如蔓荆子;有的可见凹下的油点,如陈皮、吴茱萸。
伞形科植物的果实,表面具有隆起的肋线,如茴香、蛇床子。
有的果实具有纵直棱角,如使君子。
完整的果实,观察外形后,还应剖开果皮观察内部的种子,注意其数目和生长的部位(胎座)。
二、显微鉴定果皮的构造,可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及内果皮三部分。
1.外果皮与叶的下表皮相当。
通常为一列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
有的具非腺毛,少数具腺毛,如吴茱萸;或具腺鳞,如蔓荆子。
偶有气孔存在。
有的表皮细胞中含有色物质或色素,如花椒:有的表皮细胞间嵌有油细胞,如五味子。
2.中果皮与叶肉组织相当,通常较厚,大多由薄壁细胞组成,在中部有细小的维管束散在,确的可见石细胞、油细胞、油室或油管等。
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习题—植物器官(果实种子)一、选择题(一)A型题1.果实的维管束通常位于( )A.外果皮表面 B.外果皮中C.中果皮内 D.内果皮内方E.内果皮中2.果皮单纯是由子房壁发育面来的果实是( )A.桃B.梨C.苹果D.南瓜E.山楂3.具假隔膜的果实是( )A.荚果B.骨突果C.角果D.坚果E.翅果4.常有总苞形成的壳斗附着基部的果实是( )A.瘦果B.翅果C.坚果D.颖果E.角果5.“莲蓬”为植物的()A.聚合浆果B.聚合坚果C.聚合核果D.聚合瘦果E.聚合蓇葖果6.桑葚肥厚多汁的部分是()A.花托B.花序托C.花序轴D.花被E.果皮7.无花果的肉质化部分是()A.花托B.花序托C.花序轴D.花被E.果皮8.萝蘼、络石等种子顶端的毛茸称( )A.种阜B.种缨C.种毛D.种脊E.鞭毛9.无种脊的种子是( )发育形成的A.直生胚珠 B.横生胚珠C.弯生胚珠D.倒生胚珠E.任何类型胚珠10.种子中的胚乳由受精后的( )发育而来A.卵细胞 B.孢原细胞C.助细胞D.极核细胞E.反足细胞11.种皮上维管束的汇合之处称( )A.合点B.种脊C.种阜D.种脐E.种孔12.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A.胚芽 B.胚茎C.胚根D.子叶E.胚乳13.无胚乳种子通常具有发达的( )A.胚根B.胚茎C.胚芽D.子叶E.胚轴14.槟榔种子的种皮内层和外胚乳常插入内胚乳中形成( )A.错人组织 B.营养组织C.吸收组织D.内生组织E.皮下组织(二)B型题A.花筒与外、中果皮一起发育而来B.胎座与中、内果皮发育而来C.内果皮内壁上的囊状毛D.中果皮和内果皮E.中果皮1.柑果的食用部位是()2.梨果的食用部位是()3.瓠果的食用部位是()4.浆果的食用部位是()5.核果的食用部位是()(三)X型题1.参与形成假果的部分有( )A.子房B.花被C.花梗D.花柱E.花序轴2.由下位子房发育而来的肉质果有( )A.枸杞B.橘C.山楂D.杏E.瓜蒌3.由单雌蕊发育形成的果实有( )A.核果 B.梨果C.蓇葖果 D.荚果E.蒴果4.仅含1粒种子的果实有( )A.瘦果 B.荚果C.颖果D.翅果E.坚果5.由2心皮发育成的果实有( )A.角果 B.瘦果C.荚果D.双悬果E.蓇葖果6.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来的果实是( )A.葡萄 B.桑椹C.菠萝D.八角茴香E.无花果7.大多数种子的组成包括( )A.种皮B.种孔C.胚D.子叶E.胚乳8.参与形成假种皮的结构有( )A.珠柄B.种脐C.种阜D.胎座E.珠被9.胚的组成包括( )A.胚根B.胚茎C.胚芽 D.胚乳E.子叶二、填空题1.果实由_____和_____构成。
绪论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凡能治疗、预防疾病和对人体有保健功能的植物称为药用植物。
药用植物学是利用植物学知识、方法来研究和应用药用植物的一门科学。
药用植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任务是:1鉴定中药的原植物种类,确保药材来源的准确。
2调查研究药用植物资源,为扩大利用和保护资源奠定基础。
3利用学科规律寻找及开发新的药物资源。
二.植物的细胞1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资的总称,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等。
细胞质细胞质为半透明、半流动、无固定结构的基质,位于细胞壁与细胞核之间,是原生质体的基本组成部分。
细胞质膜(质膜)的功能:1选择透性;2渗透现象;3调节代谢的作用细胞器是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成分和特定功能的微小器官,也称拟器官。
细胞核包括核膜、核仁、核液、染色质。
质体包括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叶绿体主要由蛋白质、类脂、核糖核酸和色素所组成,其所含的色素有叶绿素甲、叶绿素乙、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线粒体是细胞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进行氧化的场所,其对物质的合成和盐类的积累等起着很大的作用。
液泡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也是万微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明艳区别之一。
内质网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膜的表面附着许多核糖核蛋白(核糖体)的小颗粒,称粗糙内质网,其主要功能是合成输出蛋白(分泌蛋白);另一种是内质网上没有核糖核蛋白的小颗粒,这种内质网称光滑内质网,主要功能是多样的,如合成、运输等。
2.细胞后含物后含物一般是指细胞原生质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非生命物质。
其中包括淀粉、菊糖、蛋白质、脂肪和晶体。
晶体1)草酸钙结晶,包括单晶、针晶、簇晶、砂晶、拄晶;2)碳酸钙结晶。
两者的区别是碳酸钙结晶加醋酸或稀盐酸则溶解,有二氧化碳旗袍产生,而草酸钙结晶则没有。
生理活性物质生理活性物质是一类能对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和生理活动起调节作用的物质的总称,包括酶、维生素、植物激素和抗生素等。
《药用植物学》中果实本章重点和难点《药用植物学》中果实本章重点和难点一、引言1.1 药用植物学在本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药用植物学》中关于果实的重点和难点。
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药用价值和利用的学科,而果实作为植物的重要部分,其药用价值不可忽视。
本章将从果实的形态特征、化学成分及药用价值等方面展开讨论。
二、果实的形态特征2.1 果实的分类在药用植物学中,果实根据不同的形态特征,可以分为蒴果、坚果、核果、浆果等多种类型。
各种类型的果实在药用价值和利用方面各有特点,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和掌握。
2.2 果实的外部特征在观察和描述果实时,需要关注果实的外部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等。
这些外部特征往往与果实的药用价值密切相关,是我们识别和利用果实的重要依据。
三、果实的化学成分3.1 果实中的活性成分许多果实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如挥发油、生物碱、鞣质等。
这些活性成分是果实药用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研究果实的重点内容之一。
3.2 化学成分与药用价值的关系果实的化学成分决定了其药用价值和功效。
通过深入了解果实的化学成分,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药用作用和适用范围,为药用植物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四、果实的药用价值4.1 果实的药用途径许多果实经过加工和提取后,可以用于中草药制剂、药膏、口服液等药物的制备,具有良好的药用效果。
果实也可以作为食品药用,具有调养身体、滋补养生的功效。
4.2 果实的临床应用在临床医学中,许多果实被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妇科疾病等。
通过对果实的药用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五、总结与展望5.1 对果实的深入研究通过对果实的形态特征、化学成分及药用价值的全面了解,可以更好地挖掘和利用药用植物资源,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保障。
5.2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本章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果实作为药用植物的重要部分,其研究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习题—植物器官(果实种子)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果实的维管束通常位于( )
A.外果皮表面 B.外果皮中C.中果皮内 D.内果皮内方E.内果皮中2.果皮单纯是由子房壁发育面来的果实是( )
A.桃B.梨C.苹果D.南瓜E.山楂
3.具假隔膜的果实是( )
A.荚果B.骨突果C.角果D.坚果E.翅果
4.常有总苞形成的壳斗附着基部的果实是( )
A.瘦果B.翅果C.坚果D.颖果E.角果
5.“莲蓬”为植物的()
A.聚合浆果B.聚合坚果C.聚合核果D.聚合瘦果E.聚合蓇葖果6.桑葚肥厚多汁的部分是()
A.花托B.花序托C.花序轴D.花被E.果皮
7.无花果的肉质化部分是()
A.花托B.花序托C.花序轴D.花被E.果皮
8.萝蘼、络石等种子顶端的毛茸称( )
A.种阜B.种缨C.种毛D.种脊E.鞭毛
9.无种脊的种子是( )发育形成的
A.直生胚珠 B.横生胚珠C.弯生胚珠D.倒生胚珠E.任何类型胚珠
10.种子中的胚乳由受精后的( )发育而来
A.卵细胞 B.孢原细胞C.助细胞D.极核细胞E.反足细胞11.种皮上维管束的汇合之处称( )
A.合点B.种脊C.种阜D.种脐E.种孔
12.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
A.胚芽 B.胚茎C.胚根D.子叶E.胚乳
13.无胚乳种子通常具有发达的( )
A.胚根B.胚茎C.胚芽D.子叶E.胚轴
14.槟榔种子的种皮内层和外胚乳常插入内胚乳中形成( )
A.错人组织 B.营养组织C.吸收组织D.内生组织E.皮下组织
(二)B型题
A.花筒与外、中果皮一起发育而来
B.胎座与中、内果皮发育而来
C.内果皮内壁上的囊状毛
D.中果皮和内果皮
E.中果皮
1.柑果的食用部位是()
2.梨果的食用部位是()
3.瓠果的食用部位是()
4.浆果的食用部位是()
5.核果的食用部位是()
(三)X型题
1.参与形成假果的部分有( )
A.子房B.花被C.花梗D.花柱E.花序轴
2.由下位子房发育而来的肉质果有( )
A.枸杞B.橘C.山楂D.杏E.瓜蒌
3.由单雌蕊发育形成的果实有( )
A.核果 B.梨果C.蓇葖果 D.荚果E.蒴果
4.仅含1粒种子的果实有( )
A.瘦果 B.荚果C.颖果D.翅果E.坚果
5.由2心皮发育成的果实有( )
A.角果 B.瘦果C.荚果D.双悬果E.蓇葖果
6.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来的果实是( )
A.葡萄 B.桑椹C.菠萝D.八角茴香E.无花果
7.大多数种子的组成包括( )
A.种皮B.种孔C.胚D.子叶E.胚乳
8.参与形成假种皮的结构有( )
A.珠柄B.种脐C.种阜D.胎座E.珠被
9.胚的组成包括( )
A.胚根B.胚茎C.胚芽 D.胚乳E.子叶
二、填空题
1.果实由_____和_____构成。
2.果皮分为3层.由外向内为_____、_____、_____。
3.果实依据来源、结构和果皮性质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4.单果是由_____或_____所形成的果实。
5.核果由_____个心皮构成.梨果由_____个心皮构成,瓠果由_____个心皮构成。
6.内质果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典型的核果是由_____心皮雌蕊、_____子房形成的果实。
8.瓠果是由_____心皮合生的具_____胎座的_____子房与花托一起发育形成的果。
9.角果由_____心皮台生的子房发育而成,种子着生在_____两侧,是_____科特有的果实。
10.荚果由_____个心皮发育而成,是_____科植物所特有的果实。
11.颖果是_____科特有的果实,双悬果是_____科特有的果实。
12.聚合果由_____发育而成,聚花果由_____发育而成。
1.种子由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2.龙眼、荔枝白色可食用部分为_____。
3.在种皮上常见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结构。
有时还可见到_____。
4.胚由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部分组成。
5.被子植物的种子依据胚乳的有无,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类型。
三、名词解释
1. 假果
2. 单果
3. 聚合果
4. 聚花果
5. 假种皮
6. 外胚乳
7. 错人组织
8. 无胚乳种子
9. 种阜
四、是非题
1.由果实的来源、结构和果皮性质的不同,果实类型可分为单果和聚合果两类。
( ) 2.瓠果是由5个合生心皮、具中央特立胎座的下位子房与花筒一起发育形成的假果。
( ) 3.坚果、翅果、角果、蒴果属于裂果。
( )
4.菊果、瘦果、颖果属于不裂果。
( )
5.农业生产中.常把瘦果称“种子”,是禾本科植物特有的果实。
( )
6.聚合果是由多个合生心皮雌蕊发育形成的果实。
( )
7.聚花果是由整个花序发育成的果实,如桑椹.开花后花托变得肥厚多汁,包被1个瘦果。
()
8.种脐是种子成熟后从种柄或胎座上脱落后留下的疤痕,是种皮上维管束汇合之处。
( ) 9.胚由胚根、胚轴、胚芽、子叶组成,分别发育成植物体的主根、茎、花、叶。
( )
五、问答题
1.瘦果、颖果、坚果、翅果均为含一粒种子的果实,它们之间有何不同?
2.简述种子各部分的来源。
3.何谓外胚乳?它是如何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