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剪力墙性能

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剪力墙性能

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剪力墙性能
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剪力墙性能

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剪力墙性能研究综述【摘要】对国内外的钢管混凝土边框的组合剪力墙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包括组合剪力墙的整体抗震性能和墙板与边框柱的连接,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剪力墙组合结构钢管混凝土边框

剪力墙作为一种抵抗侧向力的结构单元,抗侧刚度大,是抗震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结构。高层中的纯剪力墙结构,可以和框架组合成框架—剪力墙结构,以及框架—核心筒结构中的核心筒也是由剪力墙组成,因此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对多层和高层结构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钢管混凝土边框的钢筋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以往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研究发现,若在墙板边缘设置边框,边框将承担相当一部分的剪力,同时边框对墙板的约束也可提高墙板的抗剪能力;此外边框的存在还可以改善剪力墙的延性.而采用带边框的组合剪力墙,将不同形式的边框和墙板结合起来可以发挥组合效应,进一步提高剪力墙的抗震能力。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文献[1]对进行了2 个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和7个矩形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剪力墙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以及2个设置不同形式抗剪连接键的剪力墙节点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并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轴压比,不同剪跨比,不同强弱抗剪连接键等设计参数的矩形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在试

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施工方案

目录 一、主要编制依据 (2) 二、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工程概况 (2) 1、工程概况 (2) 2、施工重点与难点 (3) 三、施工准备 (3) 1、材料准备 (3) 2、技术准备 (3) 3、机械准备 (3) 四、施工部署 (3) 1、施工工期 (3) 2、人员组织 (4) 3、施工流水段的划分 (6) 五、组合柱的施工方法 (7) 1、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7) 2、柱脚施工 (7) 3、钢结构工程 (9) 4、钢筋工程 (13) 5、模板工程 (15) 6、混凝土工程 (16) 六、质量验收要求 (17) 1、验收依据 (17) 2、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工程验收资料主要内容 (18) 3、钢构件质量控制 (18) 4、钢管安装 (18) 七、施工安全、文明要求 (19)

一、主要编制依据 1、《东北传媒文化广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钢管砼叠合柱结构技术规程》(CECS 188:2005)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二、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楼为筒中筒结构,裙房为框架结构,其中主楼内外框筒设计采用现浇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柱截面采用矩形截面和异形截面;框架柱内设置钢管,形成组合柱,柱内钢管采用无缝钢管,钢管接高采取两层或三层一接。外框筒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共70根;70根直径325×20mm的管从-5.45m-31.15m,70根直径299×16mm的管从31.15-66.25;钢管混凝土柱脚采用端承式,柱脚标高从-5.45处起(KZ-6从1.65处起);-1层~10层采用C60混凝土,11层~16层采用C50混凝土,管内高强混凝土要求低收缩,低徐变,早强、后期强度有一定的增长、可泵送、不沁水不离析。

钢管混凝土抗震

四、组合框架一剪力墙体系 4.1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钢管混凝土柱是在钢管中填充混凝土后形成的一种受力构件,这种构件是在劲性钢筋混凝土、螺旋配筋混凝土以及钢结构的基础上演变和发展起来的框架的承载能力、变形特征、耗能能力进行了分析,并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对比,以期使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工程实践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一种新型结构构件。钢管混凝土利用钢管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即钢管对其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和核心混凝土增强管壁的稳定作用,使混凝土的强度得以提高,塑性和韧性性能大为改善。同时,避免或延缓了钢管发生局部屈曲,从而可以保证两种材料性能的充分发挥。另外,在钢管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钢管还可以作为浇筑其核心混凝土的模板,与钢筋混凝土相比,可节省模板费用,加快施工速度。到目前为止,对钢管混凝土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对构件的受力性能研究,而对钢管混框架的承载能力、变形特征、耗能能力进行了分析,并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对比,以期使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工程实践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闫洋、王震霞从结构整体工作性能的角度出发,在试验的基础上对单层钢管混凝土框架模型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和破坏形态的分析得出钢管混凝土框架的骨架曲线,并对变形和耗能进行了理论分析,理论和试验结果基本上是吻合的。

图一 其试验的两榀框架( 图 1) 均为弯曲型破坏。试件的破坏过程为:加载一侧的框架柱脚外边缘纤维首先达到屈服,然后在柱根内外侧及梁端的上下边缘几乎同时出现屈服点,此时框架已达到整体屈服,但整个框架并未出现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易产生的刚度退化现象,试件承载力随着变形的增加而继续增加。 从加载开始至试件破坏有明显的特点:钢管混凝土框架达到整体屈服后,承载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表明在结构屈服后截面应力及结构内力发生重新分布,结构仍有承载能力。结构的破坏以梁的破坏为标志,虽然柱脚个别点的材料屈服早于梁的屈框架结构的钢管柱。但在这些点出现之后,结构的变形仍为小变形。 通过分析计算得出当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当柱的直径相等、长细比相同时,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各控制位移值大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对应位移;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位移延性系数和弹性抗侧刚度均比钢筋 混凝土结构的大。由此可得出,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与抗震性能明显优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 1) 试验得出的钢管混凝土 p- s 滞回曲线均较饱满,这充分说明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有很好的耗能能力。在破坏阶段,虽然钢梁出现屈服甚至屈曲,但由于钢管混凝土柱有较强的抗侧刚度和良好变形。 ( 2)整个结构的 p- $曲线无下降段,具有较强构的屈服荷载大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屈荷载。说明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较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好、抗震能力强。

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趋势 ()

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趋势 提要:介绍了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概念,对其结构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阐明了该结构必将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工程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结构体系;发展趋势 一、引言 随着我国钢材产量的逐年增加和高强度、高性能建筑结构用钢的大量生产,我国已进入了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的新时期。目前,普通钢结构建筑的受力性能分析和设计方法已比较成熟,轻型钢结构和普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也处于进一步开发和完善阶段,而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还比较少[1,2,3]。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一种由冷弯薄壁型钢和薄壁钢管与混凝土组合而成的新型结构体系。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轻钢结构的优点,同时由于混凝土的存在而提高了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并增强了结构的防火性能。 二、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 (一)竖向承重结构 结构竖向承重主要以薄壁钢管混凝土柱为主。由于冷成型薄壁钢管的管壁较薄,管内部混凝土可防止钢管发生局部屈曲,还可根据其稳定性要求在管内纵向设肋[4],从而提高钢管的局部稳定承载力。同时钢管对混凝土有较强的约束作用,提高了混凝土的轴向抗压强度,因此,薄壁钢管混凝土柱

的承载力高于钢管和混凝土的承载力之和。由于在钢管内浇筑了热容量较大的混凝土,发生火灾时能够吸收热量,从而延长了钢管的耐火极限[5,6]。圆钢管轴向受力性能较好,其受弯性能及与其它构件的连接不如方钢管,但方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能力较差[7]。因此可考虑采用六边形及八边形钢管[8,4],以便为梁﹑柱连接提供方便和保证(如图1所)。 (二)楼面结构 轻钢-混凝土组合建筑可选用多种楼面结构形式。它要求楼板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整体稳定性,同时应使楼板自重轻﹑厚度小,并提高施工速度。楼面结构可选用如下形式: (1)压型钢板和混凝土组合楼板; (2)密肋轻钢─混凝土组合楼板; (3)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楼板; (4)混凝土预制叠合楼板。 其中优先选用1﹑2类型。其主要优点是: (1)省去楼面模板支撑,节省投资,施工速度快; (2)压型钢板与轻钢密肋中可布置设备管线,减少吊顶高度; (3)平面刚度大,房屋有较强的整体性,抗震性能好。主﹑次梁可采用矩形钢管﹑双槽钢﹑冷弯U型卷边槽钢或H型﹑I字型焊接或热轧型钢。I字型钢可以是实腹的也可是空腹的,也可选用卷边槽钢-混凝土组合梁。梁板组合结构通过栓钉及剪力连接件形成整体,共同来承担楼面荷载。目前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楼面结构在国内发展已比较成熟。

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剪力墙性能研究综述

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剪力墙性能研究综述 【摘要】对国内外的钢管混凝土边框的组合剪力墙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包括组合剪力墙的整体抗震性能和墙板与边框柱的连接,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剪力墙组合结构钢管混凝土边框 剪力墙作为一种抵抗侧向力的结构单元,抗侧刚度大,是抗震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结构。高层中的纯剪力墙结构,可以和框架组合成框架—剪力墙结构,以及框架—核心筒结构中的核心筒也是由剪力墙组成,因此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对多层和高层结构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钢管混凝土边框的钢筋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以往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研究发现,若在墙板边缘设置边框,边框将承担相当一部分的剪力,同时边框对墙板的约束也可提高墙板的抗剪能力;此外边框的存在还可以改善剪力墙的延性.而采用带边框的组合剪力墙,将不同形式的边框和墙板结合起来可以发挥组合效应,进一步提高剪力墙的抗震能力。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文献[1]对进行了2 个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和7个矩形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剪力墙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以及2个设置不同形式抗剪连接键的剪力墙节点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并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轴压比,不同剪跨比,不同强弱抗剪连接键等设计参数的矩形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在试验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剪力墙的承载力、延性、刚度及其衰减过程、滞回特性、耗能能力及破坏特征。建立了组合剪力墙的承载力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剪力墙及筒体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文献[2]对1个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和3个矩形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模型按1/4缩尺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在试验基础上,分析了各剪力墙的承载力、延性、刚度及其衰减过程、滞回特性、耗能能力和破坏特征建立了该新型剪力墙的承载力计算模型。研究表明这种剪力墙可有效地组合混凝土剪力墙与钢管混凝土边框柱的优势,抗震效果良好。 文献[3]进行了6片高宽比在2-2.17的圆钢管混凝土剪力墙和1片对照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高轴压比和往复水平力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了钢管混凝土剪力墙试件的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滞回特性、承载力以及变形耗能能力。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圆钢管混凝土的存在,剪力墙试件承载力显著提高;在较高轴压比下,仍然具有较好的变形与耗能能力,亦即在变形能力相同情况下,钢管混凝土剪力墙可承受更高轴压力。 文献[4]对6个1/2缩尺的带不同型式连接键连接的钢管混凝土边框与剪力墙

方钢管混凝土暗柱内嵌钢板_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文章编号:1000-6869(2013)01-0052-09 方钢管混凝土暗柱内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聂建国1,胡红松1,李盛勇2,刘付钧2,樊健生3,陶慕轩3,邵大成4,喻德明4 (1.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100084;2.广州容柏生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广东广州510170; 3.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4.广州市新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摘要:以某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剪力墙结构为原型,对两端为方钢管混凝土暗柱的内嵌钢板-高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试验设计了3个剪跨比为2.0、设计轴压比为0.5的1?7模型试件,主要变化参数为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含钢率。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的破坏形态主要为暗柱钢板竖向焊缝开裂、暗柱内混凝土压溃和底部外包钢板局部屈曲,墙中部混凝土的弯剪斜裂缝发展不明显;3个试件的滞回曲线都较为饱满,具有较高的耗能能力,承载力极限状态时的等效黏滞阻尼系数约为0.22;3个试件的屈服位移角平均值为1/214,极限位移角平均值为1/58,延性系数平均值为3.77;在整个加载过程中,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对顶点位移的贡献比例基本保持不变,由剪切变形产生的顶点位移约占总顶点位移的20%。关键词:内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高强混凝土;方钢管混凝土暗柱;拟静力试验;抗震性能 中图分类号:TU398.2TU317.1文献标志码:A Experimental study on seismic behavior of steel plate reinforced concrete composite shear walls with square CFST concealed columns NIE Jianguo1,HU Hongsong1,LI Shengyong2,LIU Fujun2,FAN Jiansheng3,TAO Muxuan3,SHAO Dacheng4,YU Deming4(1.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2.RBS Architecture Engineer Design Associates,Guangzhou510170,China; 3.Key Laboratory of Civil Engineering Safety and Durability of China Education Ministry,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4.Xinyu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Company,Guangzhou510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steel plate reinforced high-strength concrete composite shear walls with square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concealed columns.Three specimens with shear-span ratio of2.0and designed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of0.5were tested under cyclic loading.The variable parameters were concrete strength and steel ratio.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ailure patterns of the tested walls includ fracture of the vertical weld between adjacent steel plates,crushing of the concrete in the concealed columns,local buckling of the outside steel plates.The exposed concrete in the middle of the tested walls don’t crack seriously.All the three tested walls exhibite good hysteretic behavior and high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The equivalent viscous damping coefficient at the ultimate state is about0.22for all the specimens.The average values of the yield drift angle,ultimate drift angle and ductility factor for the three tested walls are1/214,1/58and3.77,respectively.The ratio of the top displacement due to flexure deformation and shear deformation kept nearly constant during the whole loading process,and the top displacement due to shear deformation is about20%of the total top displacement.Keywords:steel plate reinforced concrete shear wall;high-strength concrete;square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concealed columns;quasi-static test;seismic behavior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J09B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246),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项目(2010Z03078)。 作者简介:聂建国(1958—),男,湖南衡阳人,工学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E-mail:niejg@https://www.doczj.com/doc/264296136.html, 收稿日期:2012年2月 25

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64296136.html, 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作者:齐红甲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3年第03期 【摘要】本文对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国内外对该类型剪力墙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并提出当前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抗震刚度延性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其结构形式也越来越复杂。研制抗震性能好的剪力墙是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关键技术。 1 综述背景 为克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工作中的缺点,提高其抗震能力,国内外学者针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进行了许多研究。其中,开缝剪力墙主要包括:同济大学吕西林提出的填充氯丁橡胶带的带缝剪力墙[1];东南大学李爱群提出的采用摩阻式控制装置的带缝剪力墙[2];清华大学叶列平提出的双功能带缝剪力墙[3]。研究资料表明带缝剪力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墙的整体性 和受力性能。 1905年日本建造了第一个采用型钢混凝土柱的结构,1950年后,日本主要研究了型钢混凝土(SRC)梁的抗弯性能、SRC柱的偏压性能、SRC梁和柱的剪切性能、SRC梁柱节点抗 剪性能及钢管与混凝土的黏结性能等[4]。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SRC结构,近年来日渐增多[5][6]。90年代初清华大学对SRC剪力墙进行了抗弯性能试验研究[7],随后国内外进行了许多研究[8],研究表明:采用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能够控制剪力墙中裂缝的发展,形成较完备的耗能机制,起到了良好的二道设防作用,使结构的抗震能力明显提高。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文献[9]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轴压比,不同剪跨比,不同强弱抗剪连接键等设计 参数的矩形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组合剪力墙及筒体可有效地将混凝土剪力墙侧向刚度和承载力大的优势与钢管混凝土柱抗震延性好的优势组合,钢管混凝土边框柱与混凝土剪力墙之间的抗剪连接键能可靠工作,工程应用效果良好。 文献[10]研究了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抗震性能,对不同轴压比、不同强弱抗剪连接键的矩形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这种剪力墙可有效地组合混凝土剪力墙与钢管混凝土边框柱的优势,抗震效果良好。 文献[11]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带框剪力墙用SAP2000软件做了有限元的弹性分析。该研究认为《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59)[12]中将作用于带框混凝土剪力墙的整体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组合结构设计原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姓名:刘辉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建工101 学号:1008070283 指导教师:周老师

2013年10月 28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土木工程学院建工101班姓名:刘辉学号:1008070283 摘要:介绍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概念,对其结构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介绍这种组合结构的优缺点、工作性能及应用范围。说明该种组合结构形式在设计及施工中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结构体系的优缺点、设计及施工。 前言:随着我国钢材产量的逐年增加和高强度、高性能建筑结构用钢的大量生产,我国已进入了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的新时期。在混凝土中以配置型钢为主的结构称为型钢混凝土结构。目前,由于混凝土中配置的主要是型钢,因此克服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许多弱点,使结构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也具有型钢结构的优点。 由于在混凝土中配置了整体的型钢骨架,因此其强度、刚度、延性大大提高,显著改善了构件与结构的抗震性能。采用型钢混凝土构件可以明显减小构件的截面面积,这样可以使结构所占面积减小,增大了建筑的使用面积,为使用用户提供更大的生活空间,并且可以减少粱的高度,使结构层高也大大有所增加,进而可以减小建筑物的相对高度。同时,在地震地区,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可以避免结构发生过大的侧翼与振动。由于型钢混凝土结构具有很高的强度、刚度以及良好的抗震性能,因此在一些大跨、重载的结构中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式合适的。 在型钢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包裹住型钢,避免了钢结构的防火、防腐蚀性能的缺点。克服了钢结构中容易发生整体或者局部失稳的弱点。并且型钢混凝土受力合理,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因其结构体积与重量减少,结构的抗震性能有明显的提高。在钢骨架

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

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 摘要:本文推荐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做法,使钢管在节点区的连接更加安全、可靠。混凝土梁可以很好的传递内力,与其他节点做法相比,具有施工方便、加快功效和节约材料的优点。 《关键词》钢管、钢筋、混凝土、施工 Abstract: this paper recommends a kind of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column and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node approach makes steel pipe in the node connected more safe and reliable. Concrete beams can be very good transfer internal force, compared with other node practice, construction is convenient, speed up with efficiency and save materials advantages. 《Keywords》steel pipe、steel、concrete、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概述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由混凝土填入钢管内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组合结构,改变了各自本身的材料性质,共同成为一种新的复合材料,由于钢管混凝土结构能够更有效地发挥钢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点,同时克服了钢管结构容易发生局部屈曲的缺点,使得混凝土强度和延伸性大大提高,形成了卓越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近年来,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新施工工艺的产生,工程应用日益广泛。钢管混凝土结构按照截面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圆钢管混凝土结构和多边形钢管混凝土结构等,其中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和圆钢管混凝土结构应用较广。 1.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众所周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但抗弯能力很弱,而钢材,特别是型钢的抗弯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弹塑性,但在受压时容易失稳而丧失轴向抗压能力。而钢管混凝土在结构上能够将二者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可使混凝土处于侧向受压状态,其抗压强度可成倍提高.同时由于混凝土的存在,提高了钢管的刚度,两者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承载能力。钢管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兴的组合结构,主要以轴心受压和作用力偏心较小的受压构件为主,被广泛使用于框架结构中(如厂房和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迅速发展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和施工性能,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承载力高、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越 钢管混凝土柱中,钢管对其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

钢框架结构、型钢砼结构以及钢管砼结构优缺点介绍

钢框架(型钢框架混凝土、钢管混凝土框架)-支撑结构介绍 一、定义:  1、钢框架-支撑结构:  钢框架-支撑结构是高层建筑,特别是地震区高层建筑一种经济 有效的结构类型。钢框架一支撑结构由于较好地协调了框架和支撑的受力性能,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较大的抗侧刚度,因而在高层钢结构建筑中较为常用。主要有中心支撑、偏心支撑及消能支撑等钢框架-支撑体系的构造形式。  所谓钢结构就是支撑体,传统的方式由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为支撑,钢结构是采用H型钢作为支撑。  2、型钢混凝土框架-支撑结构: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将型钢埋入混凝土中的一种独立的结构, 也是钢与混凝土组合的一种新型式。根据《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定义为混凝土内配置轧制型钢或焊接型钢的规程》(JGJ138-2001 结构。  3、钢管混凝土框架-支撑结构:  钢管混凝土框架-支撑结构既是在空钢管内灌注高强度的素混凝 土而形成的复合受压构件,它利用钢管约束混凝土,使钢管内的混凝土三向受压,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延性,同时管内混凝土保证了钢管的局部稳定性。

二、三种结构型式的优缺点:  1、钢框架-支撑结构:  优点: (1)以灵活、丰实。大开间设计,户内空间可多方案分割,可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提高面积使用率,户内有效使用面积提高约6%。  (2)建筑总重轻,钢结构住宅体系自重轻,约为混凝土结构的一半,可以大大减少基础造价。  (3)施工快。工期比传统住宅体系至少缩短三分之一,  (4)钢结构的延性好、塑性变形能力强,具有优良的抗震抗风性能,大大提高了住宅的安全可靠性。由于是柔性布局,地动粉碎力对于它影响较小。可以建筑到500多米乃至更高的高度。 (5)环保效果好。钢结构住宅施工时大大减少了砂、石、灰的用量, 回收或降解的材料,在建筑物拆除时,所用的材料主要是绿色,100% 大部分材料可以再用或降解,不会造成垃圾。  (6)符合住宅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弱点:畏惧腐化;修建费用高比钢筋混凝土住宅高20%左右,后期维护费用高;最怕高温; 2、型钢混凝土框架-支撑结构:  优点: (1) 受力合理、材料利用充分:

钢管混凝土柱

摘要: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研究现状及其工程应用,探讨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方向。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 近20年来,钢管混凝土结构逐渐被应用于建筑结构尤其是在高层建筑结构中,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钢管高强混凝土和钢管超高强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也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一般的,我们把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50以下的钢管混凝土称为普通钢管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50以上的钢管混凝土称为钢管高强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100以上的钢管混凝土称为钢管超高强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由混凝土填入钢管内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组合结构。由于钢管混凝土结构能够更有效地发挥钢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点,同时克服了钢管结构容易发生局部屈曲的缺点。近年来,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新施工工艺的产生,工程应用日益广泛。钢管混凝土结构按照截面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圆钢管混凝土结构和多边形钢管混凝土结构等,其中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和圆钢管混凝土结构应用较广。 1.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众所周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但抗弯能力很弱,而钢材,特别是型钢的抗弯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弹塑性,但在受压时容易失稳而丧失轴向抗压能力。而钢管混凝土在结构上能够将二者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可使混凝土处于侧向受压状态,其抗压强度可成倍提高.同时由于混凝土的存在,提高了钢管的刚度,两者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承载能力。钢管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兴的组合结构,主要以轴心受压和作用力偏心较小的受压构件为主,被广泛使用于框架结构中(如厂房和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迅速发展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和施工性能,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承载力高、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越 钢管混凝土柱中,钢管对其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钢管内部的混凝土又可以有效地防止钢管发生局部屈曲。研究表明,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高于相应的钢管柱承载力和混凝土柱承载力之和。钢管和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钢管内部混凝土的破坏由脆性破坏转变为塑性破坏,构件的延性性能明显改善,耗能能力大大提高,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

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施工工法

多层连接钢管砼组合柱施工工法 工法编号:ZJ1GF-310-2009 编制单位: 主要执笔人: 1 前言 钢管砼叠合柱(steel tube-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是指由截面中部钢管砼和钢管外钢筋砼叠合而成的柱,简称叠合柱。按截面形态可分为矩形截面和圆形截面。叠合柱的内外组成部分可不同期施工,也可同期施工。同期施工是指,同时浇筑钢管内砼和钢管外砼。同期施工的叠合柱可称组合柱。东北传媒文化广场工程外框筒采用组合柱方式。钢管砼组合柱共70根,钢管采用无缝钢管,非定尺加工,现场提供的钢管长度为8—12m,层高为5.1m、3.9m。钢管连接的一般做法为一层一接,从而保证了钢管内外砼同时浇筑。若采用一层一接方式则须将钢管在现场切断,然后再接高,但增加了内衬管的用量以及焊接次数,且钢管接高位置不能设在梁柱核心区内,必有部分钢管不能使用,将会大大增加成本,工期也大大增加。钢管长度采用二层或三层一接,吊装临时固定采用专用卡具,钢管内砼浇筑施工时,提前在钢管上留设10*20cm浇筑孔,砼浇筑完毕及时进行封堵,满足二级焊缝要求。通过多项创新技术,解决了钢管吊装、钢管内外砼同时浇筑等技术难题,大大加快施工进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形成本工法。 2 工法特点 2.0.1 钢管采用多层一接,减少塔吊吊次,减少内衬管用量和钢管焊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2.0.2采用单层砼浇筑,钢管内用普通砼取代自密实砼,降低成本; 2.0.3专用临时卡具操作简单,重复使用,降低成本。 3 适用范围 3.0.1 本工法适用于采用两层或多层一接方式的钢管砼组合柱的施工。 4 工艺原理 4.0.1 钢管砼组合柱施工包含钢管吊装、钢筋绑扎、模板支设和砼浇筑、养护等多道施工工序。钢管砼组合柱中钢管采用二层或三层一接,吊装钢管临时连接固定采用专用卡具;钢管内砼浇筑施工时,提前在钢管上留设10*20cm浇筑孔,砼浇筑完毕及时进行封堵。

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对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国内外对该类型剪力墙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并提出当前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抗震刚度延性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其结构形式也越来越复杂。研制抗震性能好的剪力墙是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关键技术。 1 综述背景 为克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工作中的缺点,提高其抗震能力,国内外学者针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进行了许多研究。其中,开缝剪力墙主要包括:同济大学吕西林提出的填充氯丁橡胶带的带缝剪力墙[1];东南大学李爱群提出的采用摩阻式控制装置的带缝剪力墙[2];清华大学叶列平提出的双功能带缝剪力墙[3]。研究资料表明带缝剪力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墙的整体性和受力性能。 1905年日本建造了第一个采用型钢混凝土柱的结构,1950年后,日本主要研究了型钢混凝土(SRC)梁的抗弯性能、SRC柱的偏压性能、SRC梁和柱的剪切性能、SRC梁柱节点抗剪性能及钢管与混凝土的黏结性能等[4]。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SRC结构,近年来日渐增多[5][6]。90年代初清华大学对SRC剪力墙进行了抗弯性能试验研究[7],随后国内外进行了许多研究[8],研究表明:采用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能够控制剪力墙中裂缝的发展,形成较完备的耗能机制,起到了良好的二道设防作用,使结构的抗震能力明显提高。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文献[9]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轴压比,不同剪跨比,不同强弱抗剪连接键等设计参数的矩形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组合剪力墙及筒体可有效地将混凝土剪力墙侧向刚度和承载力大的优势与钢管混凝土柱抗震延性好的优势组合,钢管混凝土边框柱与混凝土剪力墙之间的抗剪连接键能可靠工作,工程应用效果良好。 文献[10]研究了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抗震性能,对不同轴压比、不同强弱抗剪连接键的矩形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这种剪力墙可有效地组合混凝土剪力墙与钢管混凝土边框柱的优势,抗震效果良好。 文献[11]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带框剪力墙用SAP2000软件做了有限元的弹性分析。该研究认为《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59)[12]中将作用于带框混凝土剪力墙的整体弯矩全部由钢管混凝土柱中产生的轴向拉力或压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应用技术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应用技术 5.8.1 技术内容 型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主要包括钢管混凝土柱,十字型、H型、箱型、组合型钢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小管径薄壁(<16mm)钢管混凝土柱,组合钢板剪力墙,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箱型、H型钢骨梁,型钢组合粱等。钢管混凝土可显著减小柱的截面尺寸,提高承载力;型钢混凝土柱承载能力高,刚度大且抗震性能好;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具有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同时也有较好的耐火性能和防腐蚀性能;小管径薄壁(<16mm)钢管混凝土柱具有钢管混凝土柱的特点,同时还具有断面尺寸小、重量轻等特点;组合梁承载能力高且高跨比小。 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简便,梁柱节点采用内环板或外环板式,施工与普通钢结构一致,钢管内的混凝土可采用高抛免振捣混凝土,或顶升法施工钢管混凝土。关键技术是设计合理的梁柱节点与确保钢管内浇捣混凝土的密实性。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除了钢结构优点外还具备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同时结构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关键技术是如何合理解决梁柱节点区钢筋的穿筋问题,以确保节点良好的受力性能与加快施工速度。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是钢管混凝土和型钢混凝土的组合形式,具备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又具备了型钢混凝土

结构的优点。关键技术是如何合理选择叠合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保证传力简单、施工方便。 小管径薄壁(<16mm)钢管混凝土柱具有钢管混凝土柱的优点,又具有断面小、自重轻等特点,适合于钢结构住宅的使用。关键技术是在处理梁柱节点时采用横隔板贯通构造,保证传力同时又方便施工。 组合钢板剪力墙、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具有更好的抗震承载力和抗剪能力,提高了剪力墙的抗拉能力,可以较好地解决剪力墙墙肢在风与地震作用组合下出现受拉的问题。 钢混组合梁是在钢梁上部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受压、钢结构受拉的截面合理受力形式,充分发挥钢与混凝土各自的受力性能。组合梁施工时,钢梁可作为模板的支撑。组合梁设计时要确保钢梁与混凝土结合面的抗剪性能,又要充分考虑钢梁各工况下从施工到正常使用各阶段的受力性能。 5.8.2 技术指标 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径厚比D/t宜为20~135、套箍系数θ宜为0.5~2.0、长径比不宜大于20;矩形钢管混凝土受压构件的混凝土工作承担系数αc应控制在0.1~0.7;型钢混凝土框架柱的受力型钢的含钢率宜为4%~10%。 组合结构执行《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 138、《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50936、《钢-混凝土组合

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

南昌大学研究生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 读书报告 课程名称:混凝结构理论与应用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 学生姓名:李海学号:4160146150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得分: 任课教师:熊进刚时间:2016年6月

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摘要: 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特点,综述了国内外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的研究现状; 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实用价值,展望了钢管混凝土结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组合结构; 钢管混凝土结构; 抗震性能; 工程应用 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eel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s, review the status of research on seismic behavior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teel concrete structure;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practical value, the pro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teel and concrete structures prospects; points out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on. Keywords:composite structure; steel concrete structure; seismic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钢管混凝土是指在钢管中填充混凝土而形成、且钢管及其核心混凝土能共同承受外荷载作用的结构构件,按截面形式不同,可分为圆钢管混凝土,方、矩形钢管混凝土和多边形钢管混凝土等。钢管混凝土是在劲性钢筋混凝土、螺旋配筋混凝土和钢管结构的基础上演变和发展起来的,利用钢管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即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使混凝土处于复杂应力状态之下,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得以提高,塑性和韧性性能大为改善。同时,由于混凝土的存在可以避免或延缓钢管发生局部屈曲,保证其材料性能的充分发挥。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承载力高、塑性和韧性好、经济效果好、施工方便、耐火性能较好。 钢管混凝土结构早在19 世纪80 年代就出现了,到目前为止,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已经有百年历史。由于钢管混凝土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经济效益,一开始便受到世界各国土木工程界的重视,并争先恐后开发利用。1879年,英国最早将钢管混凝土杆件用于Severn 铁路桥的桥墩,在钢管内填混凝土以承受轴向压力,并防止钢管内部锈蚀。1897 年,美国人JOHN LALLY 提出在钢管中填充混凝土作为房屋建筑的承重柱,并获得专利【1】。我国从1959 年开始研究钢管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和应用,1963 年成功地将钢管混凝土柱用于北京地铁车站工程。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在我国的高层建筑、地铁车站和大跨度桥梁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了上述领域营造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2008 年汶川地震中,钢管混凝土建筑显示了优越的抗震性能,钢管混凝土的研究成为热门课题之一。 1 钢管混凝土的特点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但抗弯能力差,而钢材,特别是型钢的抗弯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弹塑性,但在受压时容易失稳而丧失轴向抗压能力。而钢管混凝土在结构上能够将二者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可使混凝土处于侧向受压状态,其抗压强度可成倍提高,同时由于混凝土的存在,提高了钢管的刚度,两者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承载能力。钢管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兴的组合结构,主要以轴心受压和作用力偏心较小的受压构件为主,被广泛使用于框架结构中( 如厂房和高层)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迅速发展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和施工性能,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承载力高、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越。钢管混凝土柱中,钢管对其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钢管内部的混凝土又可以有效地防止钢管发生局部屈曲。研究表明,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高于相应的钢管柱承载力和混凝土柱承载力之和。钢管和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钢管内部混凝土的破坏由脆性破坏转变为塑性破坏,构件的延性性能明显改善,耗能能力大大提高,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

新型组合结构概述1

新型组合结构概述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组合结构已不能满足建筑不断增长的功能要求,为使更多人了解新型组合结构,作者从组合结构构件方面对其进行介绍。 根据结构的基本组成,分别从组合柱、组合梁以及组合板三个方面对当前新型组合结构,比如薄壁钢管混凝土、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FRP-混凝土、外包钢混凝土、组合空腹板做简单概述。 关键词:新型组合结构组合柱组合梁组合板 Introduction on New Types of Composite Construction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ing of society, traditional composite constructions haven’t accommodated the demand of architectural functions. For introduce new types of composite constructions to more people, author gives the explanation form the aspect of composite component. According to the element of construction, author introduces composite colum n, composite beam and deck, for examples, concrete-filled thin-walled steel tubes, concrete- filled double-skin steel tubes, FRP-concrete,steel encased concrete and composite void-web deck. Keywords: new types of composite construction composite column composite beam composite deck 1 引言 组合结构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形式。狭义的组合结构仅包括由钢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的组合柱、组合梁、组合板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结构物使用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组合结构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不断增长的功能要求。广义组合结构是指将不同材料或构件组合在一起的结构形式,同时在设计时应将不同材料和构件的性能纳入整体进行考虑,以最有效地发挥各种材料和构件的优势,从而获得更好的结构性能和综合效益。 广义组合结构在材料使用上具有更广的范围。除了传统的钢材与混凝土, 各种新型材料的发展为组合结构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FR P、玻璃、轻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与钢材、混凝土和木材等传统材料组合, 可进一步发挥出各自的材料优势, 形成不同类型的组合构件。广义组合结构具有多种多样的组合方式和途径, 如材料间的粘结力、机械连接件的抗剪抗拔力、构件或材料间的相互约束与支持等。合理运用各种组合方式,可以使各种材料扬长避短,获得一系列性能优越的组合构件或体系。组合结构将多种材料或构件通过某种方式组合在一起共同工作,组合后的整体工作性能要明显优于各自性能的简单叠加。。现代广义组合结构应进一步开发对高性能材料的有效利用,并使结构形式和体系更加合理化和多样化。深入理解广义组合结构的特性和原理,可以开发出更高性能的组合结构形式并建立新的设计概念,使组合结构的设计趋于更合理、更可靠、更经济、更耐久。本文针对现代组合结构构件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别从组合结构柱、梁以及组合结构楼板等几个方面介绍现代组合结构发展状况并对组合结构的发展

浅谈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

浅谈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研究现状及其工程应用,探讨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方向。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 一引言 近20年来,钢管混凝土结构逐渐被应用于建筑结构尤其是在高层建筑结构中,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钢管高强混凝土和钢管超高强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也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一般的,我们把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50以下的钢管混凝土称为普通钢管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50以上的钢管混凝土称为钢管高强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100以上的钢管混凝土称为钢管超高强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由混凝土填入钢管内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组合结构。由于钢管混凝土结构能够更有效地发挥钢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点,同时克服了钢管结构容易发生局部屈曲的缺点。近年来,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新施工工艺的产生,工程应用日益广泛。钢管混凝土结构按照截面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圆钢管混凝土结构和多边形钢管混凝土结构等,其中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和圆钢管混凝土结构应用较广。 二、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众所周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但抗弯能力很弱,而钢材,特别是型钢的抗弯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弹塑性,但在受压时容易失稳而丧失轴向抗压能力。而钢管混凝土在结构上能够将二者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可使混凝土处于侧向受压状态,其抗压强度可成倍提高.同时由于混凝土的存在,提高了钢管的刚度,两者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承载能力。钢管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兴的组合结构,主要以轴心受压和作用力偏心较小的受压构件为主,被广泛使用于框架结构中(如厂房和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迅速发展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和施工性能,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承载力高、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越 钢管混凝土柱中,钢管对其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钢管内部的混凝土又可以有效地防止钢管发生局部屈曲。研究表明,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高于相应的钢管柱承载力和混凝土柱承载力之和。钢管和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钢管内部混凝土的破坏由脆性破坏转变为塑性破坏,构件的延性性能明显改善,耗能能力大大提高,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 塑性是指在静载作用下的塑性变形能力。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试脸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