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测量降水量
- 格式:docx
- 大小:20.35 KB
- 文档页数:2
4.测量降水量【教学目标】1.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测量。
2.学会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完善天气日历的记录。
3.对天气现象的观测产生浓厚兴趣。
4.知道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会通过测量降水量指标来服务于人类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简易雨量器对降水量进行测量,熟记降水量的六个等级。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制作简易雨量器的材料:直筒塑料杯或玻璃杯,刻度尺,剪刀,纸带,胶带纸和喷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1.教师提问: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好多种天气,其中下雨、下雪都是天气现象,那么下雨天时,我们怎么知道雨下的大小呢?2.学生自由回答:雨滴的大小,下雨的时间长短等。
3.教师介绍气象学家使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和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雨的等级。
(强调下雨下雪都是降水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种降水形式。
4.教师导入本课课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测量降水量。
5.板书:测量降水量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1.制作简易雨量器。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制作简易雨量器的步骤和方法。
(2)教师提问:根据上面的步骤,同学们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呢?(3)展示教学课件总结制作简易雨量器的注意事项。
(4)学生参照教学课件用准备好的材料分组制作简易雨量器。
(5)将各组制作的简易雨量器进行评比,谁做的最好、最标准。
2.模拟降雨,练习使用简易雨量器。
(1)教师演示测量过程,强调测量教科版新三上科学教案时的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用自己制作的雨量器模拟测量降水量,并填入记录表格,知道气象学家测量降雨量是指24小时的降水情况。
(3)学生完成随堂学第4题,总结回顾测量降水量需要注意的事项。
3.比较确定降水等级。
(1)教师展示教学课件降雨量等级标准。
(2)学生比较本小组测量降水量与等级表上的数值,判断本小组模拟的是哪个等级的降雨。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1.认识降雨只是降水的一种形式。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第四课《测量降水量》教学设计【教材简析】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元素。
这一课让学生知道气象学家是怎样测量、记录和确定降水量的。
为了激发学生观测降水的兴趣,理解雨量器的工作原理,本课引导学生制作简易雨量器,并用来练习测量、记录降水量。
【学情分析】学生对天气现象有一定的生活体验,知道下雨是降水的一种形式,容易忽略下雪、下冰雹也是降水;三年级学生年龄偏小,理解雨量器口径大小对测量降水量没有影响也有一定难度;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样有限,制作简易的雨量器、观察读数时都会出现各种小问题。
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备课时细致预设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实验习惯,提升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目标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二)科学探究目标学会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能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记录。
(三)科学态度目标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随着科技的发展,降水量的测量会更精确。
【教学重难点】重点:制作简易雨量器,学会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难点:认识到雨量器的口径大小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课后长期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易于观察的直筒杯、绘制好的毫米刻度条。
教师准备:多个透明直筒玻璃杯、刻度条、剪刀、胶带、拍照设施、喷壶、水槽、降水量记录表、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聚焦1.情境导入:同学们好,在上课前,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播放郑州遭遇强降水的视频)2.揭示课题:这么大的降水量给郑州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那什么是降水量呢?它又是怎样测量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测量降水量》(揭示课题)。
二、探索(一)明确降水量的含义。
降水量是指一定时间内,天空中的雨、雪、冰雹等降落到水平面上,假定无渗漏,不流失,也不蒸发,累积起来的水的高度。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测量降水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测量降水量》是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降水的形式和测量降水量的方法。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对自然现象有好奇心,但降水量的测量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掌握测量降水量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降水的形式,知道降水量的测量方法。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天气现象,热爱科学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降水量的测量方法。
2.难点:如何准确地测量降水量。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降水量的测量方法。
2.运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降水量的测量工具:雨量器、尺子等。
2.准备相关资料:降水量的图片、视频等。
3.准备实验材料:水、容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降水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呈现(10分钟)介绍降水量的测量工具——雨量器,讲解雨量器的使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测量降水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相互交流实验结果,讨论如何准确地测量降水量。
教师总结降水量的测量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降水现象,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降水量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测量家附近的降水量,并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8.板书(5分钟)降水量的测量方法1.选择合适的位置放置雨量器。
第4课测量降水量(教材P47~49)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4.讲解:出示并讲解简易雨量器的制作过程及应该注意的地方。
5.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并按步骤制作简易雨量器。
(教学提示: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尽量抓紧时间制作,为接下来的探索活动留足时间。
)6.展示汇报:引导各小组展示制作成果,纠正错误。
探索二:使用雨量器1.过渡:制作好了雨量器,我们接下来就用喷壶模拟降雨,使用自己制作的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教学提示:视频播放正确使用喷壶和读取雨量器数据的方法。
)2.提问:看完视频,大家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喷壶和读数吗?(预设:喷壶嘴与杯口保持5~10厘米的距离,均匀洒水;注意不要使雨量器内的“降水”溢出;读取雨量器上的刻度数时,视线与雨量器内液面保持平行;读数时要加上单位“毫米”。
)3.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三次模拟降雨的降雨量,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1.小结:我们可以用雨量器测量降雨量的多少。
我们首先要学会制作简易雨量器,然后通过测量模拟降雨量,学会使用雨量器,课后实测当地降雨量,记录并确定其降雨量等级。
2.提问:怎样测量一场雪的降水量呢?(预设:先让雨量器接的雪全部融化成水,再读雨量器上的刻度数。
)3.布置任务:指导学生连续十天测量当地的降雨量,对照“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确定降雨量等级,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设计意图】将连续十天测量降雨量作为拓展环节的内容,既让学生巩固了雨量器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将自制的雨量器测出的结果与气象局资料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思考如何改进。
通过绘制柱状图,学生会对这段时间的降雨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测量降水量》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天气这一章节的第4课《测量降水量》,主要介绍如何测量降水量。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天气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天气现象,掌握了测量温度和风向的方法。
本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降水量的概念,并学习如何使用简单的工具来测量降水量。
二、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降水量,并了解降水量的重要性。
2. 掌握使用雨量计测量降水量的方法。
3. 学会记录和比较不同时间和地点的降水量数据。
4.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学生理解降水量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使用雨量计测量降水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操作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实践操作。
他们对天气现象比较感兴趣,但可能对降水量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方面的概念和技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际操作和合作学习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有关降水量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降水量的好奇心。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降水量吗?例子:展示一张下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雨水,引导他们思考雨水的来源和意义。
第二环节:引入概念解释降水量的概念:降水量是指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上空气中降水的量。
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形式。
降水量的多少与气候、季节、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
例子:让学生想象一下,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如果没有降水,植物会变得干枯,土地会变得干燥,人们的生活也会受到影响。
降水量的多少对我们的生活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三环节:介绍测量降水量的工具展示雨量计的图片或实物,解释雨量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让学生了解雨量计是测量降水量的常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