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东省新泰一中高二(实验班)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
- 格式:doc
- 大小:146.90 KB
- 文档页数:7
山东新泰一中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模块结业考试-化学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O :16C :12Si :28Cu :64第一卷〔5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关于原电池和电解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原电池中失去电子的电极为阴极B 、原电池的负极、电解池的阳极都发生氧化反应C 、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D 、电解时电解池的阴极一定是阴离子放电2、298K 下,将1mol 食盐溶解在1L 水中,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G=∆H -T ∆S 和∆S 的变化情况是()A.∆G>0,∆S<0B.∆G<0,∆S>0C.∆G>0,∆S>0D.∆G<0,∆S<03、热化学方程式:SO 2(g)+12O 2(g)SO 3(g)ΔH =-98.32kJ/mol ,在容器中充入2molSO 2和1molO 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A 、196.64kJ B 、196.64kJ/mol C 、<196.64kJD 、>196.64kJ 4、对于反应2SO 2(g)+O 2(g)2SO 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A 、移去部分SO 3B 、增大容器容积C 、通入大量O 2D 、降低体系温度 5、从以下表达中能肯定判断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B 、混合体系中气体密度发生变化C 、正、逆反应速率改变D 、反应物的转化率改变 6、以下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B 、H 2、I 2(g)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C 、红棕色的NO 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再变浅D 、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7、在密闭容器中A 与B 反应生成C ,速率υ〔A 〕、υ〔B 〕υ〔C 〕之间存在以下的关系:2υ〔B 〕=3υA 〕,3υ〔C 〕=2υ〔B 〕此反应可表示为〔〕 A :2A+3B=2CB :A+3B=2CC :3A+B=2CD :A+B=C8、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SO 2(g)+O 2(g)3(g),以下情况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A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B 、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C 、体系的压强不再变化D 、SO 2的生成速率等于SO 3分解速率 9、将固体NH 4I 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以下反应: ○1、NH 4I(s)NH 3(g)+HI(g)○2、2HI(g)H 2(g)+I 2(g)当达到化学平衡时:[H 2]=0.5mol/L[HI]=4mol/L ,那么此温度下○1的化学平衡常数为〔〕A 、9mol 2·L -2B 、16mol 2·L -2C 、20mol 2·L -2D 、25mol 2·L -2 10、一定温度下,反应N 2〔g 〕+3H 2〔g 〕2NH 3〔g 〕的反应热和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H 和K,那么相同温度时反应4NH 3〔g 〕2N 2〔g 〕+6H 2〔g 〕反应热和化学平衡常数为() A 、2△H 和2KB 、-2△H 和K 2 C 、-2△H 和K -2D 、2△H 和-2K【二】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 11、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 溶液,假设有1mol 电子转移,那么生成2molNaOHB 、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C 、充电时,把铅蓄电池的负极接在外电源的正极D 、电解过程中,阴极质量一定增加 1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 2+3H 23△H <0达到平衡,当单独改变以下条件后,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加催化剂,υ正、υ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B 、加压,υ正、υ逆都增大,且υ正增大倍数大于υ逆增大倍数C 、降温,υ正、υ逆都减小,且υ正减小倍数大于υ逆减小倍数D 、加入氩气,υ正、υ逆都增大,且υ正增大倍数大于v 逆增大倍数13、将4molA 气体和2molB 气体在2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 mol·L-1,c(SO)=0.8 mol·L-1,,则c(K+)为A. 0.15 mol·L-1B. 0.2 mol·L-1C. 0.3 mol·L-1D.0.4 mol·L-1参考答案:C略2. 一定温度下,1 molX和nmol Y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成:X(g)+Y(g)2Z(g)+M(s),5min后达到平衡,此时生成2mol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容器压缩时,正逆反应速率均不变B、5 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X)=0.2amol/(L min)C、向平衡后的体系中加入lmolM(s),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当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参考答案:D略3. 已知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的反应为: CO(g)+2H2(g)CH3OH(g)现在容积均为1 L的a、b、c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 mol C0和2 mol H2的混合气体,控制温度,进行反应,测得相关数据的关系如图1和图2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正反应的△<0B.反应进行到5min时,a容器中(正)≠(逆)C.达到平衡时,a、b、c中CO的转化率为b>a>cD.升温或减压,可将b中的平衡状态转变成c中的平衡状态参考答案:D略4. 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铯的两种核素,它们互为同位素B.同周期元素(除O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增大C.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参考答案:A略5. 100mL 6mol/L H2SO4与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A.碳酸钠固体B.碳酸钠溶液C.硫酸钾溶液D.硫酸铵固体参考答案:C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过量的锌粉反应,硫酸完全反应,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减小氢离子浓度但不改变其物质的量,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减少生成氢气的量,故A错误;B.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减少生成氢气的量,故B错误;C.加硫酸钾溶液,不反应,由于体积变大,减小氢离子浓度但不改变其物质的量,反应速率减小,生成氢气的量不变,故C正确;D.加入硫酸铵固体,水解呈酸性,生成氢气的量增多,且反应速率增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信息中Zn过量及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解答,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6. 将l00ml 1mol/L 的NaHCO3溶液等分为两份,其中一份加入少许冰醋酸,另外一份加入少许Ba(OH)2固体,忽溶液体积变化。
新泰中学2018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019.11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第Ⅰ卷共4页,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A、B、C、D)涂在答题卡上。
第Ⅱ卷共2页,将答案用黑色或蓝色笔写在答题纸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a:40 Cu:64 Ba:127 Fe:56 K:39 Cu:64 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1--10每题2分,11--20每题3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合成氨用的H2可以CH4为原料制得:CH4(g)+H2O(g)===CO(g)+3H2(g)。
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ΔH<0 ΔS<0B.ΔH>0 ΔS<0C.ΔH<0 ΔS>0D.ΔH>0 ΔS>02.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如果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把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对照,溶液的pH测得值为8,则该溶液的实际pH为()A.大于8 B.小于8C.等于8 D.小于73.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右图所示,下列四组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A.煤炭、石油、沼气B.水能、生物能、天然气C.太阳能、风能、潮汐能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4.下列有关工业合成氨的说法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不断补充氮气和氢气B.选择20 MPa-50 MPa的高压C.及时液化分离氨气D.选择500 ℃左右的高温同时使用铁触媒做催化剂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B.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C.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为阳极,铜盐为电镀液D.铁管上镶嵌锌块,铁管不易被腐蚀6.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下列各物质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向剩余溶液中加入适量水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浓度的是()A.AgNO3B.NaCl C.CuCl2D.H2SO47.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KH2PO4溶于水:H2PO4-2H++PO43-B.NaHS溶于水:NaHS===Na++HS-,HS-H++S2-C.HF溶于水:HF===H++F-D.NH4Cl溶于水:NH4Cl NH4++Cl-,NH4++H2O NH3·H2O+H+2SO3是工业制硫酸的一步重要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8.2SO2+O2催化剂加热A.使用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限度B.减小SO2的浓度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C.升高体系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D.1 mol SO2和足量的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1 mol SO39.如图是CO2生产甲醇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新泰市二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2.将一定质量的Mg和Al的混合物投入200 ml稀盐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
待反应完全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g和Al的总质量为9gB.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C.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D.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3.已知互为同分异构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z的二氯代物有三种B.x、y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x、y 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因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D.x、y、z中只有x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C. 过氧化氢的电子式:D.H2O分子的比例模型的是5.自然界的硫循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A.大量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了酸雨的形成B.土壤或水体中的SO42-部分来自于降水C.火山喷发不会增加大气中SO2的含量D.含硫有机物和含硫无机物可相互转化6.下列关于弱电解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弱电解质需要通电才能发生电离B.醋酸溶液达到电离平衡时,不存在CH3COO-+H+CH3COOHC.H2SO4是共价化合物,所以它是弱电解质;NaOH是离子化合物,所以它是强电解质D.弱电解质溶液中,既有溶质分子,又有溶质电离出来的离子7.根据合成氨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N2(g)+3H2(g)=2NH3(g)△H=-2(a-b)kJ·mol-1B.断裂0.5moIN2(g)和1.5molH2(g)中所有的化学键释放aKJ 热量C.2NH3(l)= N2(g)+3H2(g)△H=2(b+c-a)kJ·mol-1D.若合成氨反应使用催化剂,反应放出的热量增多8.25℃时在五份蒸馏水中分别加入适量的下列物质,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加入物质后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a3>a1>a5>a2>a4B. a4>a2>a5>a1>a3C. a4>a2>a5>a3>a1D. a1>a3>a5>a2>a49.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要有安全意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被玻璃割伤手后,先取出伤口里的玻璃片,再用稀过氧化氢溶液擦洗,然后敷药包扎B.滴瓶中的滴管用后不用清洗,直接放到滴瓶中C.点燃氢气等易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D.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应立即用水冲洗水银10.已知:(1)Zn(s)+ O2(g)=ZnO(s)△H=-348.3 kJ·mol-1(2)2Ag(s)+ O2(g)=Ag2O(s)△H=-31.0kJ·mol-1则Zn(s)+Ag2O(s)=ZnO(s)+2Ag(s)的△H等于()A. -379.3 kJ·mol-1B. -317.3 kJ·mol-1C. -332.8 kJ·mol-1D. +317.3 kJ·mol-111.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无色溶波中可能大量存在H+、Cl-、MnO4-B.使pH 试纸变红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NH4+、SiO32-C.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 2Fe2++H2O2+ 2H+=2Fe3++2H2OD.稀硫酸和Ba(OH)2溶液反应: H++SO42-+Ba2++OH-=BaSO4↓+H2O12.已知在酸性介质中,MnSO4与(NH4)2S2O8(过二硫酸铵)溶液会发生反应:Mn2++S2O82-→MnO4-+SO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因消耗溶液中的H+反应后溶液pH增大B.氧化性:S2O82->MnO4-C.该反应中酸性介质可以为盐酸D.0.1mol氧化剂参加反应,转移电子0.5mol13.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若表面水膜呈中性,则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O2+4e一= 4OH一B.在潮湿的空气中,黄铜(铜锌合金)制品比纯铜制品更易产生铜绿C.金属制品在海水中比淡水中更容易发生腐蚀D.从本质上看,金属腐蚀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被氧化的过程14.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中,错误的是:A.氢氟酸要保存在塑料瓶中B.新制的氯水要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并放置在阴暗处C.少量液溴要保存在带有橡胶塞的棕色细口瓶中,并在液溴上面加水封D.单质碘要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15.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A. 石墨B. 液态HClC. 葡萄糖D. 熔融的Na2CO316.织物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 2)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Cl-等,其中HClO2和ClO2都具有漂白作用,但ClO2是有毒气体。
新泰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密闭容器中,加入3mo1A和1molB,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B(g)2C(g) +D(g),达平衡时,测得C 的浓度为w mol·L-1,若保持容器中容积和温度不变,重新按下列配比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 的浓度仍然为w mol·L-1的是A.6molA +2molB B.1.5molA-0.5molB+1molC+0.5molDC.3molA+1molB+2molC+1molD D.1molB+2molC+1molD2.可逆反应:2NO22NO+O2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 ①④⑥⑦B. ②③⑤⑦C. ①③④⑤D. 全部3.绿原酸是咖啡的热水提取液成分之一,结构简式如下图,关于绿原酸判断正确的是()A.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均可能在同一平面内B.1 mol绿原酸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消耗2.5 mol Br2C.1 mol绿原酸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 mol NaOHD.绿原酸水解产物均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4.25℃时在五份蒸馏水中分别加入适量的下列物质,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加入物质后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a3>a1>a5>a2>a4B. a4>a2>a5>a1>a3C. a4>a2>a5>a3>a1D. a1>a3>a5>a2>a45.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探究SO2的性质。
山东省新泰市高二年级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试卷分值:20180分测试时间:90分钟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4页,共四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7页,共3页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Zn:65 Cl:35.5 Cu:64 C:12第Ⅰ卷选择题部分(50分)说明:1、本卷为选择题,共20个小题,总分50分。
2、将每个小题的正确答案都涂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1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酒瓶的标签上有“55°”的字样,它表示()A、该酒精在55℃的条件下酿造B、该酒精的沸点为55℃C、20180mL该酒中含乙醇55mlD、20180g该酒中含乙醇55g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实心的小球B、原子不可再分C、有些元素只有一种核素D、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和是相对原子质量3、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A、相对原子质量增加B、核电荷数递增C、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4、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炼焦碳化B、分馏干馏C、炼焦升华D、风化裂化5、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正极发生氧化反应B、在外电路上,电子从正极流出C、在溶液中,阴离子向正极移动D、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6、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核B、能量C、质量D、原子的种类和数目7、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反应一旦发生,可以停止加热,反应会继续进行,直到反应完全,并生成黑色的硫化亚铁,通过这一实验可以说明:○1该反应为吸热反应○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3该反应在常温下难以发生○4反应物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硫化亚铁的总能量()A、○1○3○4B、○1○2C、○2○3D、○2○3○48、下列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氢原子与另外五个氢原子性质不同的方法中可取的是()A、1mol乙醇燃烧可生成3mol水B、1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0.5molH2C、1mol乙醇可生成1mol乙醛D、1mol乙烯与1mol水生成1mol乙醇9、若要使0.5mol甲烷完全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并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物,则需要氯气的物质的量为()A、2.5molB、2 molC、1.25 molD、0.5 mol2018、某同学在学习元素周期律时,自己总结了如下几条规律:○1微粒半径:S2- > Cl > S >F ○2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H2Se○3还原性:S2->Cl->Br->I-○4氧化性:Cl2>S>Se>Te○5酸性:H2SO4>HClO4>H2SeO4○6得电子的能力:F>Cl>S>Se你认为肯定正确的是()A、只有○1B、○1○3○4C、○2○4○6D、只有○6二、选择题(本题包括20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泰安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2018.11第I卷(选择题,共50分)相对原子质量:Cu-64 H-1 O-16 C-12一、选择题(共24小题,1-22题,每小题2分,23-24,每小题3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913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了以低成本制造大量氨的方法,从而大大满足了当时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
下列是哈伯法的流程图,其中为提高原料利用率而采取的措施是()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2.下列事实中,不能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的是()①可用浓氨水和NaOH固体快速制氨气②700K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③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④温度升高水的K W增大⑤对于反应2HI(g) H2(g)+I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⑤D.④⑤3.一定条件下,将A、B、C三种物质各1 mol通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B2C,达到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1.5mol B.1 mol C.0.5 mol D.0 mol4.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C.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之差等于焓变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5.电解CuSO4溶液时,若必须达到以下三点要求:①阳极质量减少②阴极质量增加③电解液中Cu2+浓度不变。
则可选用的电极是()A.含Zn、Ag的铜合金作阳极,纯铜作阴极B.用纯铁作阳极,纯铜作阴极C.用石墨作阳极,惰性电极(Pt)作阴极D.用纯铜作阳极,含Zn、Ag的铜合金作阴极6.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
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
新泰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的是()1.【2017届湖北省枣阳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下列关于乙醇的叙述中,错误..A.由于乙醇能溶解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以用乙醇提取中药中的有效成分B.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混在乙醇中的水可以用分液的方法除去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在水中,所以酒厂可以调制各种浓度的酒D.由于乙醇易挥发,所以就有俗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2.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 CH3OH(g)ΔH1。
现在容积均为1 L 的a、b、c、d、e五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 mol CO和2 mol H2的混合气体,控制温度,进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图(图1:温度分别为300℃、500℃的密闭容器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图2:温度分别为T1~T5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均进行到5min时甲醇的体积分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ΔH1>0,且K1>K2B.将容器c中的平衡状态转变到容器d中的平衡状态,可采取的措施有升温或加压C.300℃时,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0.8 mol CO,0.6 mol H2,0.2 mol CH3 OH,平衡正向移动D.500℃时,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1 mol CH3OH,重新平衡后,H2浓度和百分含量均增大3.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可能是K+、Ba2+、Al3+、Mg2+、AlO2-、CO32-、SiO32-、Cl-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无沉淀生成;②另取少量原溶液,逐滴加入5 mL 0.2 mol·L-1的盐酸,发生的现象是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消失;③在上述②沉淀消失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435 g。
新泰二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56第I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切合题意)1.以下有益于反响自觉进行的是()①反响吸热②反响放热③反响后熵增添④反响后熵减小A.①③B.②③C.②④D .①④2.以下举措有利于反应: N2 (g) + 3H2 (g) 2NH3 (g)△H=-92kJ?mol-1均衡向正反响方向挪动的是()①高升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大压强④减小压强⑤增大NH3浓度⑥减小NH3浓度 A .②④⑥B.①③⑥C .②③⑤D .②③⑥3 .下列相关金属腐化与防备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损坏时,镀层还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用B.当镀锌铁制品的镀层损坏时,镀层还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阴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生成物全部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C.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H>0 D.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5. 下列关于电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通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生产金属钠,电解熔融氯化铝冶炼铝 B.电镀时,通常把待镀的金属制品做阳极 C.电解法精炼铜时,其含有的Zn 、Fe、Ni、Ag 、Au 等杂质沉积在电解槽的底部 D.二次电池充电过程的实质是电解,充电时应将其负极与充电器电源的负极相连 6.用惰性电极电解稀HNO3 、CuSO4 和NaCl的混合液,最初一段时间阴极和阳极上分别析出的物质是() A. H2和Cl2 B. Cu和Cl2 C. H2和O2 D. Cu和O2 7.反应A(g)+3B (g)2C (g)+2D (g),在不同条件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速率最快的是() A.( D )=0.4 mol /( L?s ) B.(C)=0.5 mol /(L?s ) C.(B)=0.6 mol /(L?s ) D.(A)= 0.15 mol /(L?s)8.100ml浓度为2mol/L的盐酸跟过度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少许浓盐酸B.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C.加入适当蒸馏水D.加入适当的氯化钠溶液9.压强变化不会使以下化学反响的平衡发生挪动的是() A. H2(g)+I2(g) 2HI(g)B. 3H2(g)+N2(g) 2NH3 .(g) C . 2SO2(g)+O2(g) 2S03(g)D. C(s)+CO2(g) 2CO(g) 10.以下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含H+的溶液 B.加酚酞显无色的溶液 C. pH<7的溶液D. c(OH)<c(H+) 的溶液二、选择题(此题包含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新泰市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一、选择题1. 设函数f (x )在x 0处可导,则等于( )A .f ′(x 0)B .f ′(﹣x 0)C .﹣f ′(x 0)D .﹣f (﹣x 0)2.()0﹣(1﹣0.5﹣2)÷的值为( )A.﹣B. C.D.3. 已知函数()2sin()f x x ωϕ=+(0)2πϕ<<与y 轴的交点为(0,1),且图像上两对称轴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π,则使()()0f x t f x t +--+=成立的t 的最小值为( )1111] A .6π B .3π C .2π D .23π4.在二项式的展开式中,含x 4的项的系数是( )A .﹣10B .10C .﹣5D .55. 已知函数f (x )是R 上的奇函数,且当x >0时,f (x )=x 3﹣2x 2,则x <0时,函数f (x )的表达式为f (x )=( ) A .x 3+2x 2B .x 3﹣2x 2C .﹣x 3+2x 2D .﹣x 3﹣2x 26. 已知U=R ,函数y=ln (1﹣x )的定义域为M ,集合N={x|x 2﹣x <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M ∩N=N B .M ∩(∁U N )=∅ C .M ∪N=U D .M ⊆(∁U N )7. 设函数y=的定义域为M ,集合N={y|y=x 2,x ∈R},则M ∩N=( )A .∅B .NC .[1,+∞)D .M8. (2014新课标I )如图,圆O 的半径为1,A 是圆上的定点,P 是圆上的动点,角x 的始边为射线OA ,终边为射线OP ,过点P 做直线OA 的垂线,垂足为M ,将点M 到直线OP 的距离表示为x 的函数f (x ),则y=f (x )在[0,π]的图象大致为( )班级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C.D.9.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定点都在同一球面上,球心到平面ABCD的距离为1,则此球的表面积为()A.3πB.5πC.12πD.20π10.是首项,公差的等差数列,如果,则序号等于()A.667B.668C.669D.67011.“24xππ-<≤”是“tan1x≤”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充分必要条件的概念与判定方法,正切函数的性质和图象,重点是单调性. 12.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单调递增的函数是()A.3y x=B.21y x=-+C.||1y x=+D.2xy-=二、填空题13.将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薄片,沿一条平行于底边的直线剪成两块,其中一块是梯形,记,则S的最小值是.14.在(1+2x)10的展开式中,x2项的系数为(结果用数值表示).15.设f′(x)是奇函数f(x)(x∈R)的导函数,f(﹣2)=0,当x>0时,xf′(x)﹣f(x)>0,则使得f (x)>0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16.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结果S的值为.【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程序框图功能的识别,并且与数列的前n 项和相互联系,突出对逻辑判断及基本运算能力的综合考查,难度中等.17.抛物线y 2=4x 上一点M 与该抛物线的焦点F 的距离|MF|=4,则点M 的横坐标x= . 18.(文科)与直线10x -=垂直的直线的倾斜角为___________.三、解答题19.设函数f (x )=mx 2﹣mx ﹣1.(1)若对一切实数x ,f (x )<0恒成立,求m 的取值范围; (2)对于x ∈[1,3],f (x )<﹣m+5恒成立,求m 的取值范围.20.已知{}n a 是等差数列,{}n b 是等比数列,n S 为数列{}n a 的前项和,111a b ==,且3336b S =,228b S =(*n N ∈).(1)求n a 和n b ;(2)若1n n a a +<,求数列11n n a a +⎧⎫⎨⎬⎩⎭的前项和n T .21.已知函数f (x0=.(1)画出y=f (x )的图象,并指出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和递减区间; (2)解不等式f (x ﹣1)≤﹣.22.(本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x a x x f ln )(2-=.(1)若)(x f 在]5,3[上是单调递减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记x b x a x f x g )1(2ln )2()()(--++=,并设)(,2121x x x x <是函数)(x g 的两个极值点,若27≥b , 求)()(21x g x g -的最小值.23.已知m ≥0,函数f (x )=2|x ﹣1|﹣|2x+m|的最大值为3. (Ⅰ)求实数m 的值;(Ⅱ)若实数a ,b ,c 满足a ﹣2b+c=m ,求a 2+b 2+c 2的最小值.24.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C 2. Ⅰ求椭圆C 的长轴长;Ⅱ过椭圆C 中心O 的直线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A 、B 不是椭圆C 的顶点,点M 在长轴所在直线上,且22OMOA OM =⋅,直线BM 与椭圆交于点D ,求证:AD ⊥AB 。
新泰一中实验学校2017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命制人:巩元国说明: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6页。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试卷类型、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24 Cl 35.5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3p2表示3p能级上有两个轨道B.M层中的原子轨道数目为3C.1s22s12p1是激发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D.处于同一轨道上的电子可以有多个,它的运动状态完全相同2.已知M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1,N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其原子最外层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为金属元素,N为非金属元素B.M与N为同周期元素C.N的电负性大于MD.M的第一电离能大于N3.前四周期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与其所在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 )A.3种B.4种C.5种D.6种4. 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流方向:电极Ⅱ→ →电极ⅠB.电极Ⅱ逐渐溶解C.电极Ⅰ上发生还原反应D.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Cl¯向右池移动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A .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B .在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加FeCl 3溶液,制Fe(OH)3胶体C .在FeCl 3溶液中加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D .向AgCl 和水的悬浊液中加入足量的Na 2S 溶液并振荡,白色固体转化为黑色固体 6.常温下用蒸馏水稀释0.1 mol/L 醋酸时,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A .溶液中的c(CH 3COO -) B .溶液中的c(H +) C .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D .溶液中的c(OH -)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可能存在核外电子排布为1s 22s 22p 63s 23p 64s 24p 1的原子B .在氢原子的基态电子的概率分布图中,小黑点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子在该区域空间出现概率的大小C .当电子排布在能量相同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反D .1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而且自旋方向相同8.已知氢分子键能为436 kJ·mol -1, 氧分子键能为498 kJ·mol -1, 氯分子键能为243kJ·mol -1,氮分子键能为946 kJ·mol -1。
参考以上数据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 —N 键键能为13×946 kJ·mol -1=315.3 kJ·mol -1B .氮分子中的共价键比氢分子中的共价键键长短C .氧分子中氧原子是以共价单键结合的D .氮分子比氯分子稳定9.下列轨道表示式所表示的元素原子中,其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的是( )10.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存在的是A .在pH=1的无色溶液中:SO 42-、Cu 2+、Na +、Cl -B .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 +)=1×10-12mol/L 的溶液中:K +、Na +、Cl -、HCO 3-C .有Fe 3+存在的溶液中:CO 32-、 NH 4+、SO 42-、Cl -D .在能使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溶液中:Na +、K +、S 2-、CO 32-11.具有如下电子层结构的电子,其相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主族的是( ) A .3p 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和4p 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 B .3p 能级上只有1个空轨道的原子和4p 能级上只有1个空轨道的原子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1s2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原子D.最外层电子排布为1s2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的原子12.电解质溶液有许多奇妙之处,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Na2CO3、NaHCO3两种盐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B.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H4Cl和NH4HSO4两种溶液中,c(NH4+)前者小于后者C.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5mol·L-1,则此溶液可能是盐酸D.常温下,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与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混合液中:c(Na+)>c(CH3COO-)>c(H+)>c(OH-)13.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反应A(s) 2B(g) + C(g),当C的体积分数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将钢闸门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可防止钢闸门腐蚀C.用FeS为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Hg2+:FeS(s)+ Hg2+(aq)=HgS(s)+Fe2+(aq)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可用浓硫酸与铁反应增大生成氢气的速率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H2 (g)+Cl2(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相同B.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C.已知:2H2(g) +O2 (g) =2H2O (g) △H12H2(g)+O2 (g)= 2H2O(1) △H2,则△H1<△H2D.在中和滴定实验中,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锥形瓶,测定结果将偏高15.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 ⇌ B(g)+2C(g),且达到平衡。
当升高温度时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B.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为气态C.若向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则平衡向右移动D.物质A一定为非气态,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16.在25℃时,将0.1 mol·L-1的HA溶液与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测得混合溶液pH=8,则下列所表示的该混合溶液中有关微粒的浓度关系中,错误的是A.c(HA)+c(A-)=c(Na+)=0.1 mol·L-1 B.c(Na+)-c(A-)=c(OH-)-c(H+) C.c(Na+)>c(A-)>c(OH-)>c(H+) D.c(OH-)=c(H+)+c(HA)17. 下表是第3周期部分元素的电离能(单位:kJ·mol -1)数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金属性比乙强 B .乙的化合价为+1 C .丙可能为金属元素D .丁一定为金属元素 18. 下列关于SO 2与CO 2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是直线形结构 B 、中心原子都采取sp 1杂化C 、S 原子和C 原子上都没有孤对电子D 、SO 2为V 形结构,CO 2为直线形结构 19.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图A 中测定锌粒与lmol/L 稀硫酸的反应速率,只需测定注射器中收集氢气的体积B. 图B 装置中进行50mL0.50mol/L 盐酸与50mL 0.55mol/L NaOH 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的测定,使温度计温度升高的热量就是中和反应生成1mol 水的热量C. 图C 酸碱中和滴定中,可以在滴定过程中用少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D. 图D 滴定管中液面位置如同所示,则此时的读数为26.50mL 20.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 3COOHCH 3COO -+H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CH 3COOH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c(H +)=c(OH -)+c(CH 3COO ‾)B. 常温下,pH =2的CH 3COOH 溶液与pH =12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 pH =7C.CH 3COOH 溶液中加入少量CH 3COONa 固体.平衡逆向移动D.室温下向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33--OH COOH CH COO CH 不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答题,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座号填写清楚,密封线内答题无效。
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题,共50分,请将答案写到答题纸上.)21.(10分)(1)某学生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选酚酞作指示剂。
用盐酸滴定待测液NaOH,滴定终点时的颜色变化是;若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则会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值(填“无影响”、“偏高”或“偏低”)。
(2)25℃时,在浓度均为1mol/L的三种溶液:a (NH4)2SO4、b (NH4)2CO3、c (NH4)2Fe(SO4)2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a、b、c表示)(3)已知反应2HI(g) = H2(g) + I2(g)的ΔH= +11kJ·mol-1,1mol H2(g)、1mol 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151kJ的能量,则1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kJ。
(4)写出基态Cr原子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
22.(12分)常温下,有浓度均为1 mol·L-1的下列4种溶液:①H2SO4溶液②NaHCO3溶液③NH4Cl溶液④NaOH溶液(1)这4种溶液pH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填序号),其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最小的是(填序号)。
(2)③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该温度下②中NaHCO3的水解平衡常数K h=mol·L-1。
(已知碳酸的电离常数K1=4×10-7,K2=5.6×10-11)(3)该温度下向③中通入少量氨气,此时的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若将③和④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③的体积④的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3.(14分)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A、B、C属于同一周期,A原子最外层p轨道的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的电子总数,B原子最外层中有两个未成对电子,D、E 原子核内各自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B元素可分别与A、C、D、E生成RB2型化合物,并知在DB2和EB2中,D与B的质量比为7∶8;E与B的质量比为1∶1。
根据以上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元素的元素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