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问题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79.66 KB
- 文档页数: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护问题研究摘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是现代水利技术发展的前提。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落实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顺利建成的关键。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模大、建设要求高、施工环境复杂,如果存在问题,会对后续的运营使用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就对其建设管护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水利建设;水利管护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因素1.1资金因素资金是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最主要因素,缺少资金就会制约其建设规模、质量、运营效果。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前获取的投资能力是其性质决定的,属于投资少的建设项目。
受经济能力影响,很少有民众或社会企业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投资,再加上国家资金扶持力度不强,严重制约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系统可持续性发展。
1.2管理因素管理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科学系统的管理能有效减少外在不利因素对项目建设的影响。
总结项目建设经验得知,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投资方和管理方缺乏一定的沟通,导致工程建设陷入僵局。
另外,如果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将无法应对高难度的管理工作,不利于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影响项目的施工质量和运营效果。
1.3施工因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是在合理施工方案的指导下,由施工单位实施的行为。
如果施工方案不合理,施工人员素质不高、监管人员监管不到位,都将导致工程的施工不完善,进而影响后期的运营效果。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护问题2.1重推广轻规划,作用发挥不充分①规划统筹不够。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重要性大大提高,要求相关部门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形成了“多规管控、多头投资、多方建设”的格局,但各部门各自为战,在工程布局、标准、效益上缺乏统一性,使得工程质量参差不齐、管理责任无法落实,甚至出现工程重复建设的现象,降低了强农惠农政策的效应。
②规划理念出现偏差。
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维护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小型农田水利是指一种较小规模的农田灌溉和排水系统,其建设和管理维护是农村水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维护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农田的灌溉效果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本文将从实际情况出发,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维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法。
一、存在的问题1. 建设标准不统一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标准存在着不统一的情况,有的地方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建设,而有的地方则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建设。
这种情况导致了农田水利设施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设施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了农田的灌溉效果。
2. 管理维护不到位由于一些地方对小型农田水利的管理维护工作不到位,导致了农田水渠、水库等设施的损坏较为严重。
一些设施长期没有得到维护,导致了设施老化,严重影响了农田的灌溉效果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3. 技术水平不高一些地方缺乏专业的水利技术人才,导致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设计和施工质量不高。
一些农田水利设施的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不过关,导致了设施的使用寿命较短。
二、应对方法要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可以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监管力度,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建设。
对于已经建设完成的设施,可以采取逐步改造的方式,对不符合标准的设施进行改造,以提高设施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为了解决管理维护不到位的问题,可以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维护力度,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农田水渠、水库等设施的巡查和维护工作。
可以通过引入社会资金或者开展水利维护合作社等方式,增加水利设施的维护经费,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行。
为了解决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可以加强对水利技术人才的培养,鼓励更多的人投身水利技术领域。
可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技术指导,提高设施的使用效果。
可以采取采取技术补贴、技术指导等方式,提高农民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水平,提高设施的使用寿命。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调研报告3篇(关于解决农田水利建设的报告)下面是我分享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调研报告3篇(关于解决农田水利建设的报告),欢迎参阅。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调研报告1汇报提纲一、中央、省一号文件对促进水利建设的重要意义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水利工作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臵,并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对加快我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一)明确了国家水利建设的基本思路,即“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进一步明确了水利建设和水资源管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二)明确了今后的工作重点,即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推动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三)明确了发展方向,即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这是今后水利工作需要长期坚持并为之不懈奋斗的主线;(四)明确了水利建设的基本原则,即坚持民生优先、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人水和谐、坚持政府主导、坚持改革创新,这是我国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遵循,必须贯穿到水利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
二、我镇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问题近几年来,在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多方筹资500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建成标准良田万亩,开挖疏浚沟渠40余千米,修建桥涵60多座,新打机井70眼,农村水利条件大为改善。
但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当前我镇农村水利设施大部分修建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当时技术及施工条件的限制,设计标准较低,建筑材料落后,加之运行半个多世纪以来,管理和维护难以到位,大部分工程受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尤其是2023年夏季,我镇降水过于集中,导致大部分水利设施毁坏更为严重,直接影响了农田水利设施效益的发挥。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在农村地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这一领域的发展。
本文将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资金短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通常是面向农村地区的,这些地区的经济基础相对较弱,在资金方面存在困难。
农民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政府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也相对不足。
2. 技术水平不高:由于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农民对先进的农田水利建设技术掌握不够,导致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3. 维护保养不及时:由于农民缺乏相关知识,对于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保养常常滞后,使得农田水利设施不能长期稳定地发挥作用。
4. 基础设施不完善:农田水利建设是需要一系列基础设施的支持的,而在农村地区,这些基础设施往往落后或者不完善,给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
二、对策1. 增加资金投入:政府应该增加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扶持力度。
可以引导社会资本和农村集体经济参与到农田水利建设中来,共同攻克资金短缺问题。
2. 推广农田水利建设技术: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对新技术的接受度和应用水平。
可以组织专业团队到农村地区进行技术培训,提升农民对于农田水利建设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3. 加强维护保养工作:政府部门可以建立农田水利设施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设施的问题并进行处理。
也可以开展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保养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维护保养意识。
4.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交通、电力、通讯等相关设施,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便利性和可行性。
三、结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对于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政府部门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推动其健康发展。
也需要农民个体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共同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现状调查及对策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农田水利设施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抵御自然灾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当前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
一、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的现状(一)设施老化失修许多农田水利设施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使用年限较长,缺乏有效的维护和更新,导致设施老化、损坏严重。
例如,渠道淤积、渗漏,水闸、泵站等设备运行效率低下,甚至无法正常使用。
(二)资金投入不足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政府的财政投入有限,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同时,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导致资金短缺问题较为突出。
(三)管理体制不完善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着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问题。
水利、农业、国土等部门都涉及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但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导致管理混乱,工作效率低下。
(四)管护队伍薄弱从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的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和管理经验。
而且,管护人员的待遇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难以保证管护工作的质量。
(五)农民参与度低农民作为农田水利设施的直接使用者,对设施的管护参与度却很低。
一方面,农民缺乏对水利设施重要性的认识,缺乏保护设施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农民缺乏参与管护的渠道和机制,难以发挥其主体作用。
二、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历史原因早期建设的农田水利设施标准较低,质量不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老化和损坏的情况日益严重。
(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财政收入有限,难以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三)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地方政府对农田水利设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工作中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没有将设施管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对策和建议摘要:现阶段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不仅可以为农业灌溉提供一定的水源,还可以在洪涝灾害发生时起到防洪的作用,避免水灾对下游的农作物和居民造成影响。
新时期,我国加大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人力、物力的投入也相应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
基于此,本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当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对策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当中所出现的问题1.1 工程建设缺乏相应的规范性当地管理部门在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建设过程中,缺乏高度的重视,同时因为受到资金所带来的制约,在资金投入方面缺乏明显的力度,这就会导致大部分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都是由当地自主建设的,对于社会效益和工程技术之间的关系,缺乏足够的研究和分析,并且施工工艺和技术水平存在极大的差异,没有制定统一的施工基础要求和设计标准。
在工程建设规范方面,缺乏统一的指导,因此工程建设存在极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工程建设过程中,无论从质量还是标准方面,都难以满足要求,存在较差的抵抗风险能力,很多水利工程设施也会产生超负荷的情况,使得水利工程使用寿命被不断的缩减。
除此之外,在建设和设计过程中,没有对于季节的情况没有充分的研究,这是因为季节变化对于水利设施所带来的影响是极大的,比如丰水期水泛滥成害、枯水期缺水灌溉,这些情况的出现都说明农田水利工程没有发挥其真正的效用,最终就会导致水利工程出现严重浪费的情况。
1.2 建设管理不足当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费用投入越来越多,再加上我国丘陵地形较多,所以建设水利工程难度较大,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效果。
部分地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并不重视,使得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较差;部分地区既有各种大型农田水利建设又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使得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和建设总被忽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项目具体的施工单位、设计部门、监理部门都需要依照合同中的有关规定明确自身责任,同时享受规定的权利。
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
建设节水型社会首先要抓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并就其发展方向做了探讨。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小型水利工程;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都十分重视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财政相继设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兴建了一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但由于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点多、面广,地处偏僻等,使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做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1 当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1.1水利机构管理体制不完善农民参与程度低:农民参与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虽在某种程度上调动了农民参与水利工程管理的积极性,但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农民的参与程度不是很高。
农民没有把水利设施视为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农业生产设施而积极地参与到工程的维护管理,农民不了解也很少参与小型水利工程的有关管理决策,农村水利组织的领导或成员大多数由组织安排或自愿参加,民主选举的却很少。
1.2水利管理机构运行资金不足运营不合理:由于过去政府主部门一直只注重农村水利工程固定资产投资量的增加,而忽视对已建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形成了对农村水利设施只建不管、重建轻管的现象。
在建设水利工程时,往往未将建后的管理机构和管理费用落实,对农村水利工程维护管理重视不足,资金投入较少,从而造成了一年建设三年坏的现象,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
如以前建设的高稳产农田工程和近几年建设的烟水工程等,除了一些沟渠、泵房、水池、水窖和小塘坝之外,相应配套的管道、闸阀、机电设备等已经大部分报废。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机构资金不足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一些小型的水利设施,其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主要依靠灌溉水费收入,而支出项目较多,如水利工程维修费、折旧费、电费等,个别机构存在支出大于收入的情况。
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中的主要问题和建议摘要:当前,我国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面临着运行管护方面的挑战,为了有效地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必须加强对这些工程的监督和管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解决策略。
为了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维护的重要性,以期提升整体的水平,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并有效地改善和提升,从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保障农田灌溉和排涝的重要措施,可以增强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农田的稳定性。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主要问题;建议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它们不仅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但是,由于财政投入不足以及技术上的不足,许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的目的是深入探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成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经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深入分析,结合实际情况的考察,我们将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以帮助该项目的正常运转。
此外,为了确保它的长远发展,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它的可持续性管理,并不断提高它的运营效率。
通过对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全面考察,我们发现存在许多挑战,为了提高其可持续性,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改进措施,以便使之能够充分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一、现阶段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分析通过改善农田灌溉技术,并且加强对水资源的有效管控,我们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的效率,这也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所在。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包括:小池塘、池塘、蓄水池,还有一些更复杂的蓄水设施,例如河坝、水闸等,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传统的排水系统,如河流、湖泊、堤坝、桥梁、涵洞,还有许多小型的水利工程,如泵站、水井等,为抽水提供了便利。
灌溉渠道和其他农业设施可以有效地保护乡村、小型农田、河堤等防洪工程,而排水闸、泵房、沟渠等排水系统则在解决农田内涝问题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方法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已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存在着不少不足之处,影响了其实际效果和农民的生产生活。
本文就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法。
一、不足之处:1. 资金短缺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而很多农村地区的财政收入有限,无法满足设施建设和改造的需要。
一些农村地区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进展较慢,甚至停滞不前。
2. 技术水平低由于农村地区的技术人才普遍匮乏,很多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由于技术不当而效果不佳。
水渠的设计不合理、灌溉系统的结构简陋等问题,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和农田灌溉的不均匀,影响了农田的产量。
3. 管理不善一些地方政府或村委会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不力,导致了设施的损坏和维护不到位。
在一些地方,水利设施的使用权和管理权不清晰,造成了管理混乱,甚至出现了挪用公共资源的现象。
4. 设施老化部分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时间较早,设施老化严重,需要进行更新改造。
但是因为资金短缺和管理不善等原因,这些设施并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影响了灌溉和排水效果。
二、改进方法:1. 加大财政投入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尤其是对于贫困地区和水资源短缺地区。
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制定扶持政策等方式,提高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水平和效果。
2. 引进技术人才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鼓励农村地区引进技术人才,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技术水平和质量。
可以通过培训、派遣专业人员等方式,提升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技术能力。
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和制度,明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使用权和管理权,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
加强对水利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的长期有效使用。
4. 加快更新改造步伐对于老化严重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要加快更新改造的步伐,及时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设施进行升级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