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 格式:ppt
- 大小:801.50 KB
- 文档页数:18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几个阶段一、第一阶段:1937.7.7-1938.10广州武汉失守。
以军事进攻为主,日军占领平、津之后,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集中约二百万军队的兵力,沿平绥路、平汉路,津浦路三路进兵,妄图在三个月之内以武力灭亡全中国。
(图:抗战前夕1937)二、第二阶段:1938.10-1941.12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战略相持阶段的前期。
日本对华政策发生了变化。
日本帝国主义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侵略战争之后,速战速决"以武力占领全中国的迷梦彻底破灭了。
于是了改变战略方针,停止了向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对国民党实施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政策;而将其军事打击的重点转移到解放区战场,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大规模的"扫荡"以确保其占领区。
日本内阁38年11月.30召开御前会议,决定了"调整日华新关系的方针",大本营颁发了《大陆命令第241号》。
在对中国政、军两个方面作出新的方针与决定。
政治:提出所谓"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口号,其核心内容是"日、满、华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的三项原则。
军事:决定了"确保占领地区,促使安定,以坚强的长期围攻的阵势,努力扑灭抗日的残余势力"的方针。
12月22日,近卫第三次发表声明(1.16,11.3)提出要求中国政府投降的"睦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合作"三原则。
29日,汪精卫发表"艳电"响应,公开叛国投敌。
(图:南京伪政府成立仪式;图:汪精卫夫妇的石像)三、第三阶段:1941.12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43年底战争相持阶段的中期。
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12月9日国民党对日正式宣战。
于是,中日战争进行四年以后,具有讽刺意味地终于正式进入战争状态。
中国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日本加紧对国民党政府的诱降和对沦陷区的掠夺。
侵华战争日军到底侵占了多少中国的领土1937年前,日本已侵占了我国的台湾省、东北三省、热河省、察哈尔省大部和冀东地区。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到1945年8月无条件投降,在八年中,它侵占了半个中国(参见《日军历年侵占中国领土略图》)。
一、“七七事变”到1938年10月,侵略者气焰嚣张,大举进犯,是其战略进攻阶段。
在16个月中,攻占了一大批县城、9个省会和北平、天津、上海、武汉、广州等大城市,直到首都南京。
日军铁蹄踏遍了平汉、津浦、平绥铁路沿线和长江下游沿岸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控制了华北、华中、华东广大富庶地区。
其侵略魔爪向西已深入到绥远省的归绥(今呼和浩特)、包头,山西省的原平、阳曲、太原等地。
二、侵略军由于占地太多、战线过长、兵力分散,1938年10月转入战略相持阶段,直至1942年。
其间,日军实施有限目标进攻,又侵占了南昌、随县、枣阳、金华、奉化等城市和地区。
向西进占到湖北省的宜昌市,向南深入到福建省的闽侯(今福州)、厦门,广西省的邕宁、绥渌,广东省的汕头、雷州半岛直至海南岛全岛。
还侵占了香港。
我国西南大后方云南省西部的腾冲、龙陵也被侵占。
三、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迅猛发展,中国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日军优势尽失,于1943年转入战略防御阶段。
它为了扭转被动局面,并确保本土安全,1944年春发动了豫湘桂战役。
在八个月中,攻陷城市146座(重要城市有郑州、许昌、洛阳、株洲、长沙、衡阳、桂林、柳州、南宁等),空军基地7个,飞机场36个,打通了纵贯中国南北的交通线(平汉线、粤汉线)、湘桂线和中越交通线,侵占了豫、湘、桂、粤四省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是中国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一次大溃败,蒋介石不得不承认:这是中国战场最艰危的时期。
通过这次战役,日军向西侵占了河南省的陕县、卢氏县、灵宝市(后收复),湖南省的邵阳市,广西省的宜山,贵州省的独山,逼近贵阳,致使重庆陷于混乱。
四、到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日军处境更加孤立,但它垂死挣扎,在中国战场又发动了一些攻势,侵占了江西省的遂川、赣州,广东省的南雄、新城、海丰及老河口、芷江等飞机场。
试卷4一、单选题1、标志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事件是?( A)A、7.7事变B、9.18事变C、8.13事变 D.、12.9运动2、关于世界观,下列正确的包括:(B)A、世界观要统一,宿舍同学与我意见不一致,我一定要说服他。
B、人生观与世界观紧密相连。
C、世界观完全来自书本,尤其是教科书。
D、世界观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看法。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A)为核心。
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社会主义经济基础D、社会主义人际关系4、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于(B)正式实施。
A、2005年8月25日B、2006年3月1日C、2005年12月1日D、2006年8月25日5、劳动争议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书不服的,可以(C)A、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B、申请上一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复议C、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D、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6、能够说明宪法是根本法的是:(D)A、宪法是法B、宪法规定国家的所有制度C、宪法和基本法律一样都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宪法具有特殊的制定和修改程序7、17周岁的公民刘某在一家个人独资企业打工,所得收入足以维持个人的日常生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刘某为:(D)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B、完全民事权利能力人C、限制民事权利能力人D、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8、马某将张某的一台笔记本电脑偷回家中,经其妻规劝后马某悔悟,在张某未发觉的情况下,又偷偷地把这台笔记本电脑送回原处。
马某的行为属于:(B)A、犯罪中止B、犯罪既遂C、犯罪未遂D、不构成犯罪9、人际关系的建立不应注重这样的因素:(B)A、真诚和善良B、背景和关系C、性格和气质D、人格特征10、人生具有这样的特点:(D)A、追逐财富的物质性B、被动性C、可再现性D、不可逆转性二、多选题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 ABC )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B、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D、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特殊联盟2、人生价值的评价应做到哪几个坚持?(ABCD)A、能力与贡献相统一B、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C、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D、动机与效果相统一3、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包括( ABCD )A、爱国守法B、明礼诚信C、团结友善D、敬业奉献4、公共秩序主要包括(ABCD)。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历史原因2009-12-18 16:06:43| 分类:历史如镜|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中共党史研究》198705五十年前的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在北平西南郊卢沟桥附近挑起事端,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日本侵略军在七·七事变以后的八年侵华战争中,践踏了我国半壁河山,实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民惨死在侵略者的屠刀之下,上千亿美元的财富毁于战火之中。
今天,我们在纪念这个饱蘸着血与泪的事件时,回顾历史,探讨日本军国主义者当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历史原因,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七·七事变的发生,战后,日本史学界有人认为仅是日本少数少壮派军人的行为,而不是日本的整个国策;有人认为这是一次偶然事件,而不是日本预有布置、预有计划的行动。
甚至现在日本还有人根本否认日本侵略了中国。
但是,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绝不是一起偶然事件。
它是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恶性发展,长期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而国际绥靖主义对日本的侵略又采取姑息纵容政策的必然结果。
一、日本军国主义者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其长期推行以灭亡中国为首要目标、进而吞并亚洲的大陆政策的必然结果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由来已久。
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随着天皇制的建立,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原料和市场的限制,日本便逐步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帝国主义道路,并且逐步形成以灭亡中国为首要目标、进而吞并亚洲的大陆政策。
从明治维新初期起,到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止,这70余年间,日本军国主义者不遗余力地推行大陆政策,对邻国实行野蛮的侵略。
日本的大陆政策的推行和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明治维新初期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
日本军国主义者一面鼓吹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思想,一面推行大陆政策、从入侵台湾、朝鲜着手,逐步染指中国大陆。
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背景与展开过程日本侵华战争是指上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的大规模侵略战争。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和展开过程两个方面来阐述这场战争的重要性和影响。
历史背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导火索,该事件标志着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的非法侵占。
之后,日本对中国领土的野心逐渐加深。
1937年7月7日,日本在卢沟桥附近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这一事件被认为是日本对中国全面侵略的开始。
随着事态的升级,日本侵华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展开过程日本侵华战争的展开过程可以分为军事行动和政治控制两个方面。
1. 军事行动日本在战争初期,采取了军事压倒中国的策略,迅速占领了中国的重要城市。
在上海、南京等地,发生了激烈的战斗,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尽管中国军队表现出极大的抵抗意志,但是由于武器装备和军事战略的不足,很难抵挡日本军队的入侵。
2. 政治控制在军事行动的同时,日本还实施了政治控制措施,对中国的政府和民众进行打压。
他们成立了伪满洲国和伪中华民国政权,并试图通过这些傀儡政权实现对中国的全面控制。
此外,日本对中国的经济进行了掠夺,大量资源被日本抢走,使中国的经济陷入困境。
3. 抗战的爆发中国人民面对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日本军队展开了坚决的抗战。
中国共产党发起了武装抵抗,组织了游击战,并与国民党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
这场抗战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展示了中国人民对抗外侵略的坚定决心。
4. 战争影响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数百万中国人民失去了生命,大量的城市被摧毁,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遭到破坏。
战争过程中,还发生了许多暴行和战争罪行,如南京大屠杀等。
此外,战争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总结日本侵华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惨痛战争,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然而,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和英勇,为日本侵略者敲响了警钟。
战争的悲剧应该成为我们永不忘记的过去,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1937年8月7日,日军对卢沟桥发动了全面攻击。
这是1937年9月13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一天,也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重要时间节点。
在此之前日本陆军主力和空军在中国战场上都处于不利地位。
1938年4月22日的《战区司令官李宗仁致中国战区司令长官电》中强调“现在日军之基本作战原则是不抵抗政策”。
为了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日军进行了残酷的侵华战争。
作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武装力量的联合斗争,这是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进行的艰苦斗争之一。
抗日战争对于中华民族在国际上支持抗日和争取团结的斗争具有双重意义。
这场战争,是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它开始于全面抗战开始后不久,标志是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全面抗战开始以后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开始至全面抗日战争胜利这一段时间内最激烈、最悲壮、最可歌可泣、胜利在望的时期,全国各族人民投入到抗战中,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终胜利。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作出了卓越贡献。
抗战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牺牲和巨大影响,为新中国奠定了坚实政治基础,激发起全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尊严和自由的坚强意志!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得到休养生息、发扬光大。
”(以下简称“全面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后,中央人民政府在重庆召开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所进行抗战具有伟大意义和深远进去意义。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之一,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页!而全面抗战开始以后爆发并迅速发展为抗日战争之后对日作战阶段则是中华民族空前大团结抗战进行初期标志之一),使抗日战争成为全面抗战伟大民族解放战争胜利后具有划时代意义以及整个二战中取得胜利意义最为深远部分!”(中国现代战争“史观”系列第一辑)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之一全面抗战开始之后爆发并迅速发展为抗日战争之后对日作战阶段则是中华民族空前大团结抗战进行初期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