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灌系统水力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4.51 MB
- 文档页数:59
管道水力计算
5.1 设计流量和设计水头
5. 2 水头损失计算
5.2.4 机压喷灌系统支管以上各级管道的直径,应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
5.2.5 自压喷灌系统干管输水段的长度和直径,应根据管道材质、流量,地面坡度和喷灌需要的工作压力水头等因素,经技术经济分析确定。
5.2.6 校核设计计算时,管道最小流速不应低于0.3m/s,最大流速不宜超过2.5m/s。
5.3 水锤压力验算
5.3.1 遇下述情况时,应进行水锤压力验算:
1 管道布设有易滞留空气和可能产生水柱分离的凸起部位。
2 阀门开闭时间小于压力波传播的一个往返周期。
3 对于设有单向阀的上坡干管,应验算事故停泵时的水锤压力;未设单向阀时,应验算事故停泵时水泵机组的最高反转转速。
对于下坡干管应验算启闭阀门时的水锤压力。
5.3.2 遇下列情况时,管道应采取相应的水锤防护措施:
1 水锤压力超过管道试验压力。
2 水泵最高反转转速超过额定转速1.25倍。
3 管道水压接近汽化压力。
5.3.3 当关阀历时符合下式时,可不验算关阀水锤压力:。
喷淋⽔⼒计算内的喷⽔强度不(9.1.l)式中 q——喷头流量(L/min);P——喷头⼯作压⼒(MPa);K——喷头流量系数。
可知q/S=8 L/min·m2;⽽S=L*L则,喷头间距L=当最不利点压⼒P=0.1Mpa时,L=3.16m=3.1m;当最不利点压⼒为0.05Mpa时,L=2.66m=2.6m 专业⽂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级,也既喷⽔强度L/minm时,喷头间距2.6m~3.1之间布置。
我们实际布置时1.5,如下图;作⽤⾯积的表述为长边沿着配⽔⽀管划分,并且级的作⽤⾯积160倍1.l.倍15.17;按照图所⽰应该在个与个喷0.17,如果不把个喷头划进来则⼩于规定;所以将个喷2则作⽤⾯积的短边⾄少应16018;那么按照作⽤⾯8.89的位置在⾏与⾏之间,现在我们取⾏与第三⾏中间长;这样作⽤⾯积6*18=10平⽅⽶;⼩16平⽅⽶。
不符合规范,少5平229,这样围成的作⽤⾯积9*18=162 符合规160 8.0.中参考的管径进⾏了标注,这个标注只是暂专业⽂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9.1.4 系统设计流量的计算,应喷头,喷规规定5.0.和5.0.的规定值只喷头围合范围内的平均喷⽔强度,轻危险级5.0.规定值8%;严重危险级和仓库危险级5.0.和5.0.的规定值个喷头围成的⾯积内喷⽔强度m;⼜专业⽂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计算⽬的:计算出系统总流量和系统总的压⼒损失,来选择消防泵要求管路流速不⼤5m/经济流节1处压⼒不⼤0.4Mpa忽略短⽴管的损使⽤公式喷头的流量计算公式1q=—喷头流量L/mi—喷头⼯作压⼒M—喷头流量系数(本系统的喷k=8平均流速计算公式=Kc* Qv v-平均流速m/—流量L/—管道的内径m4/(1000*3.14*m/K—流速系数405070251520镀锌钢管管32125150m0.0530.2010.1150.0750.4713.105m/K5.8521.8831.0540.7960.284管道的局部⽔头损失,宜采⽤当量长度法计算1.1.*L=0.0000107*h=i*L=0.0000107*//*Q*L=0.0000107*(=AL1.1.*L/*L=(0.0000107* *L =A* / )* *—管道局部⽔头损失m专业⽂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管道水力计算5.1 设计流量和设计水头5.1.1 由于喷灌管道系统存在水量损失,故喷灌系统设计流量为喷头流量的总和与管道系统水利用系数之比。
5.2 水头损失计算5.2.1 鉴于公式(5.2.1)及表5.2.1中参数已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故仍采用该经验公式,但由于石棉水泥管在工程中较少使用,故表中不再列示。
5.2.3 喷灌管道的局部水头损失应逐项按公式计算,然后叠加,得出总的局部水头损失。
但考虑实际工程中有些局部损失难以计算确定,故规定计算时喷灌管道系统的局部水头损失可按沿程水头损失的10%~15%估算,待系统确定后,仍应逐项按公式核算。
5.3 水锤压力验算5.3.1 设有单向阀的机压喷灌系统的最高与最低水锤压力,通常都在事故停泵过程中出现。
如果管道在该压力作用下安全,同时也会满足其他水锤压力的要求,故应以此作为验算管道强度的依据。
未设单向阀的机压喷灌系统的最高水锤压力,远小于设有单向阀的情况,故不宜以此作为验算的依据;同时,由于系统中未设单向阀门,在事故停泵时,必然会发生反转,而且其反转转速还取决于事故停泵时出现的最高水锤压力值,因此验算反转转速也意味着验算其水锤压力。
由于不允许的反转转速首先出现,故应以水泵机组允许的最高反转转速作为验算的依据。
对于下坡干管的最高与最低水锤压力,一般是在迅速关闭或开启管道末端闸阀时产生,故应以此作为验算管道强度的依据。
5.3.2 水锤压力出现的历时极短,对于管道来讲可视为临时性荷载。
同时,此值也应作为是否需要防护措施的依据。
事故停泵时,水泵从正转水泵工况,经制动工况、水轮机工况,最后达到飞逸状态。
在整个过渡过程中水泵承受的转矩都是逐步衰减的,故不能以水泵作为控制条件;电动机是根据允许比额定值超速1.25倍运行2min设计的。
故以此作为判断设置防护措施的依据。
在事故停泵和启闭阀门过程中,管道内的压力如果降低到水的汽化压力,说明管道中的水柱将产生分离现象,这种分离的水柱当其惯性耗尽后又会出现再度弥合现象,这时产生的水锤压力将比根据本规范第4.3.1条的条件计算出的压力大得多。
计算原理参照《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2005年版)基本计算公式:1、喷头流量:式中:q -- 喷头处节点流量,L/minP -- 喷头处水压(喷头工作压力)MPaK -- 喷头流量系数2、流速V:式中:Q -- 管段流量L/sDj --管道的计算内径(m)3、水力坡降:式中:i -- 每米管道的水头损失(mH20/m)V -- 管道内水的平均流速(m/s)dj -- 管道的计算内径(m),取值应按管道的内径减1mm确定4、沿程水头损失:式中:L -- 管段长度m5、局部损失(采用当量长度法):(当量)式中:L(当量) -- 管段当量长度,单位m(《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附录C)6、总损失:7、终点压力:管段名称起点压力mH2O管道流量L/s管长m当量长度管径mmK水力坡降mH2O/m流速m/s损失mH2O终点压力mH2O1-2 7.00 1.11 3.10 0.80 25 80 0.539 2.09 2.10 9.10 2-3 9.10 2.38 3.10 1.80 32 80 0.530 2.51 2.60 11.70 3-4 11.70 3.81 1.55 2.10 32 80 1.365 4.02 4.98 16.68 30-31 7.00 1.11 3.10 0.80 25 80 0.539 2.09 2.10 9.10 31-32 9.10 2.38 3.10 1.80 32 80 0.530 2.51 2.60 11.70 32-4 11.70 3.81 1.55 2.10 32 80 1.365 4.02 4.98 16.68 4-5 16.68 7.63 3.40 3.60 50 80 0.645 3.59 4.51 21.20计算结果:所选作用面积:161.0平方米总流量:25.79 L/s平均喷水强度:9.61 L/min.平方米入口压力:43.93 米水柱3、高差计算泵房水池吸水管标高为—10米,最高处喷头标高为7.00,高差Z =6+7=17米。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Automatic Sprinkler System,简称ASS)是一种常见的火灾防护自动喷水灭火系统(Automatic Sprinkler System,简称ASS)是一种常见的火灾防护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管道系统将水均匀地喷洒到火源上,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在设计和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需要对管道的水力进行计算,以确保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管道水力计算方法:1. 流量计算:流量是衡量水流速度的物理量,通常用立方米/小时(m³/h)表示。
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流量的计算需要考虑火灾的类型、火源的大小、管道的长度和直径等因素。
一般来说,流量的计算公式为Q=AV,其中Q是流量,A是管道的横截面积,V是水流速度。
2. 压力损失计算:在水流通过管道时,由于摩擦力和局部阻力的作用,水流的速度会减小,这就是压力损失。
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压力损失的计算需要考虑管道的长度、直径、材料和水流速度等因素。
一般来说,压力损失的计算公式为ΔP=fL/D,其中ΔP是压力损失,f 是摩擦因子,L是管道的长度,D是管道的直径。
3. 扬程计算:扬程是衡量水流能量的物理量,通常用米(m)表示。
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扬程的计算需要考虑水源的高度、管道的长度和直径、流量和压力损失等因素。
一般来说,扬程的计算公式为H=ΔP+ρgh+v²/2g,其中H是扬程,ΔP是压力损失,ρ是水的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h是水源的高度,v是水流速度。
4. 水泵选择: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水泵的选择需要考虑流量、扬程、效率和功率等因素。
一般来说,水泵的流量应大于系统的最大流量,扬程应大于系统的最大扬程,效率应尽可能高,功率应满足系统的需求。
5. 管道布局设计: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管道的布局设计需要考虑火源的位置、水源的位置、管道的长度和直径、流量和压力损失等因素。
一般来说,管道应尽可能短,直径应尽可能大,流量和压力损失应尽可能小。
自动灭火喷淋系统水力计算
水力计算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水力计算主要是按照逐点计算法进行计算;这于原规范有很大区别。
原规范是采用估算法进行计算的。
计算方法:1、确定喷头间距规范中给出了如下面所示的间距。
这个间距是最大间距,也就是在0.1Mpa下的间距。
喷水强度
(L/min·m2)正方形布置的边长(m)矩形或平行四边形布置的长边边长(m)一只喷头的最大保护面积(m2)喷头与端墙的最大距离(m)
44.44.520.02.263.64.012.51.883.43.611.51.712~203.03.69.01.5注:1 仅在走道设置单排喷头的闭式系统,其喷头间距应按走道地面不留漏喷空白点确定;
2 货架内喷头的间距不应小于2m,并不应大于3m。
计算原理参照《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2005年版) 基本计算公式: 1、喷头流量:P K q 10=式中:q -- 喷头处节点流量,L/minP -- 喷头处水压(喷头工作压力)MPa K -- 喷头流量系数 2、流速V :2π4jxh D q v =式中:Q -- 管段流量L/sD j --管道的计算内径(m ) 3、水力坡降:3.1200107.0jd v i =式中:i -- 每米管道的水头损失(mH 20/m ) V -- 管道内水的平均流速(m/s ) d j -- 管道的计算内径(m ),取值应按管道的内径减1mm 确定 4、沿程水头损失:L i h ×=沿程式中:L -- 管段长度m5、局部损失(采用当量长度法):L i h ×=局部(当量)式中:L(当量) -- 管段当量长度,单位m(《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附录C) 6、总损失: 沿程局部h h h +=7、终点压力: h h h n n +=+1计算结果:所选作用面积:161.0平方米总流量:25.79 L/s平均喷水强度:9.61 L/min.平方米入口压力:43.93 米水柱3、高差计算泵房水池吸水管标高为—10米,最高处喷头标高为7.00,高差Z =6+7=17米。
4、主干管沿程损失及局部损失自吸水管路至三楼最不利区域入口处管路为DN150,管长为120米。
按流量25.79L/s,计算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共计4米。
5、泵站损失取5米。
6、湿式报警阀及水流指示器水损取6米。
7、喷淋泵扬程H=43.93+17+4+5+6=76米。
三、计算结果1、喷淋泵参数现选择的喷淋泵参数为流量100m³/h,扬程76米。
喷灌水嘴水流量计算公式引言。
喷灌系统是一种灌溉农作物的有效方式,它可以节约水资源并提高作物产量。
而喷灌水嘴是喷灌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水流量决定了灌溉效果。
因此,了解喷灌水嘴水流量计算公式对于灌溉工作者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喷灌水嘴水流量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喷灌水嘴水流量计算公式。
喷灌水嘴的水流量通常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 = A × V。
其中,Q代表水流量,A代表喷嘴的喷洒面积,V代表水流速度。
喷嘴的喷洒面积A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 = π× r²。
其中,r代表喷嘴的半径。
水流速度V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V = √(2gh)。
其中,g代表重力加速度,h代表水头高度。
应用实例。
以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喷灌水嘴水流量计算公式的应用。
假设一个喷嘴的半径为0.1米,水头高度为10米,重力加速度为9.8米/秒²。
我们可以先计算喷嘴的喷洒面积A:A = π× (0.1)²。
≈ 0.0314平方米。
然后计算水流速度V:V = √(2 × 9.8 × 10)。
≈ 14米/秒。
最后计算水流量Q:Q = 0.0314 × 14。
≈ 0.4396立方米/秒。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该喷嘴的水流量,为0.4396立方米/秒。
注意事项。
在使用喷灌水嘴水流量计算公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喷嘴的喷洒面积A通常是根据喷嘴的形状来计算的,常见的喷嘴形状有圆形、扇形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
2. 水头高度h是指水从喷嘴射出后的垂直高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测量。
3. 喷嘴的水流速度V通常是根据水头高度和重力加速度来计算的,需要保证这两个参数的准确性。
结论。
喷灌水嘴水流量计算公式是灌溉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通过对喷嘴的喷洒面积、水流速度和水流量的计算,可以更好地设计和调整喷灌系统,提高灌溉效果,节约水资源。
因此,掌握喷灌水嘴水流量计算公式对于灌溉工作者来说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