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必修三教案:第二课 第一框 感受文化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37.88 KB
- 文档页数:9
人教新课标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感受文化影响教学设计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必修3第二课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包括两框,即“感受文化影响”和“文化塑造人生”。
本课说明的主题就是相对于个体而言文化对人的影响。
主要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看文化。
这节课着重讲述第一框,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包括三个目,即“文化影响面面观”、“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深远持久的影响”,主要说明文化影响的特点。
学生分析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文化的含义以及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关系。
明白了第一课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文化。
这为这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课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看文化。
需要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展开探究。
这就需要教师用有效的方式加以启发和引导。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文化对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2.能力目标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培养自己正确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影响。
教学方式学生自主探究、讨论,教师进行引导总结。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采用powerpoint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回顾第一课所讲的内容,说明第一课所讲的文化主要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理解的。
而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二课的内容,这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两个问题:?①从这两幅画面中发现了哪些文化上的区别你还能举出更多的事例吗②面对我们祖先创造的精美文化产品,人们的感慨,既有差异,又有共同之处。
你能否解释这是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提示:①第一幅画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或文化,第二幅画是西方人的饮食习惯或文化。
《文化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框感受文化的影响一、课标解读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本课题属于《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的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第一框。
第一课是从“人类社会”角度看文化的概念和作用,第二课则是从“个人”角度看文化影响的特点和意义。
本框在第一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共设三目。
第一目:文化影响面面观。
从具体的事例入手,介绍文化对人的影响,使学生感知文化不仅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而且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第二目:潜移默化的影响。
通过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引导学生感悟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之一,即潜移默化。
人们从事各种文化活动,得到思想启示、精神享受、情感陶冶等,都是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的。
因此,人们应该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自觉抵制各种落后、腐朽文化的侵蚀,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第三目:深远持久的影响。
从文化习俗和“三观”的形成入手,引导学生感悟文化对人影响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即深远持久。
并引导学生体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一个人的“三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高中生知识基础宽广、求知欲旺盛,仅仅停留于书本知识的接受和掌握水平,学生的进取欲望会受到极大压抑,学生的发展也将受到极大束缚。
高中生需要参与探究性活动。
但探究活动的目的并非追求单一的探究结果,更重要的是体验探究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寻求社会意义的奉献精神。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理解和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理解文化对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影响,理解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2、能力目标: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形成健康的交往方式,科学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第二课第一框感受文化的影响班级组别某某组内评价教师评价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
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人们的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文化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参与文化活动,初步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自主学习一、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来自各种形式的。
二、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
人们进行各种社会交往的方式,都带有各自的。
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
有的源于、。
交往方式差异,见诸于交往时使用的等也见诸于交往过程中的。
2、文化影响人们的、和。
不同的、、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和认识的深度、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思维方式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在一定的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三、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1、潜移默化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的。
思考1:辨析:文化环境决定一个人的文化素养2、深远持久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
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它们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的影响。
思考2:辨析: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是一成不变的我的困惑:交流和展示典例赏析1.〔2009·某某17〕温家宝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
这说明读书A.可以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2.(2009·某某文综9)某校开展了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
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
这是因为①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③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④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练习巩固1.某校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要求各班教室X贴标语口号、办宣传栏、出黑板报等,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2课第1框《感受文化影响》word教案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1.识记文化影响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理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的原因和途径。
2.培养学生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文化分析的能力和客观地、历史地、联系地剖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3.通过分析文化对人类产生影响的性质、方式和程度,领悟文化对人的影响,激发学生参与文化活动,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初步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读教材·填要点]知识点一文化影响面面观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知识点二潜移默化的影响(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2)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温馨提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但并不是说处在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可以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只有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才会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知识点三深远持久的影响(1)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持久的。
(2)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议话题·强认知]孟子小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
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
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子的母亲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
孟子的母亲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
感受文化影响『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文化对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能力目标:能结合材料或举例分析、说明文化影响的来源、表现和特点;在对文化特点和差异的讨论、探究中,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到健康向上的文化对人成长的意义,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培养自己正确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和特点。
『教学难点』正确看待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教学建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引导学生自己举例、分析,并设置一些活动情境,引导学生体验、讨论、分析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和特点,以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接受所学知识。
二、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列举近期出现的文化现象或发生的文化事件,以及人们对这些事件的评论。
借以说明,生活在社会中,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文化对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学习新课』(一)文化影响面面观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围绕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两方面举例,也可以结合导入的内容直接切入。
比如:一个外地人在北京生活的久了,就会说一些北京话,言行举止不自觉地带有一种“我是首都人”的特有优越感。
一些单位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培养成员的团队意识,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说一说:文化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举例说明。
第一,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影响因素: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交往方式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等,也见诸于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
围绕几个不同和原因请学生分别举例说明,还可以结合下面的事例简析。
见面礼:(相似的还有宴客礼、送客礼、打招呼的方式等)材料一:西藏的“哈达文化”在藏族的社会交往中,长期盛行使用哈达这一礼仪之品,是因哈达的丰富文化内涵决定的。
2.1感受文化影响『学习目标』1.了解文化对人们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影响的原因和途径。
2.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既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同时也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3.领悟文化对人的影响,激发参与文化活动、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自学研读教材至少两遍:先独立研读课本,再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记忆2.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既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同时也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3完成预习案,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填写到我的疑惑处4.对探究案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写出思路要点预习案一.知识梳理(具体要求:阅读,勾画标注,记忆)(金榜教程)二.预习自测判断: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只要生活在一个浓厚的文化环境中,文化素养会自然提高 ( )2.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因此,也是永恒不变的。
( )3.文化决定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 )三.整理巩固、构建体系四.我的疑问(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探究案探究点一文化影响面面观孟轲幼年丧父,家境甚为贫寒。
他家住在一片坟地附近。
孟轲和一些小朋友玩抬棺材、挖坑、哭号的游戏。
孟母担心,此地对孩子成长不利,就搬了家。
孟家搬到城里的一条街上,附近是集市和商店,商人巨贾云集,孟轲住在那里后,又和小朋友学起商人做买卖的游戏来。
孟母感到此地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利,于是又决定搬家。
孟家第三次住的地方是一个书院旁边。
从此,孟子整日模仿儒生的学习和礼仪动作。
孟母认为,此处是最为理想的住处,因而定居该处。
后来孟子在书院教育、孟母教育、自己苦学与环境影响下,终于成为一代名儒,被尊称为“亚圣”。
(1)孟子在三个不同的住处模仿三种不同的行为,这说明什么?(2)孟母三迁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探究点二文化影响人的特点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万丹省文登县的华人尽管与当地人数代通婚,却仍保留着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教材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中的第二课,本课包含两框题,即“感受文化影响”“文化塑造人生”。
本课说明的主题就是相对于个体而言,文化对人的影响,主要是从人的发展角度看文化。
之前,已经学习了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了解了什么是文化和文化的社会作用,这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本课仍然围绕文化的作用——文化对人的作用讲述,在文化生活模块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它与第十课有着重要联系。
学好本课能这以后学习文化生活的知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本课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处于承上启示的地位,是以后文化生活知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分析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理解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能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培养自己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
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材料或举例说明文化影响的来源、表现和特点;在讨论、交流与探究中,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鉴别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健康向上的文化对人成长的意义,激发他们参与文化活动,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初步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3、学情分析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文化的含义以及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关系,明确第一课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文化。
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框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看文化,需要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多角度展开探究,在这过程中需要教师用有效的方式加以启发和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和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
4、重点难点重点: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和特点。
难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影响。
5、课时:一课时6、教学方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活动启发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都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通过学习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文化对社会的影响,那么文化对人的影响具体又是怎么样的呢?在接下来的第二课中,我们一起来感受文化对人的影响,这节课学习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师:教师节的时候我收到了同学们给我发的祝福短信,我很感动,短信属于文化,体现文化对我的影响,同学们在生活中也会受到文化的影响,那么大家思考三个问题: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生预习并展示预习成果(3分钟)师:请同学们大胆展示预习成果。
2019-2020年高中政治必修3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最新精品导学案一、明确目标1、学习目标:知识:识记文化影响的来源,文化影响的表现,理解文化影响的特点。
能力:培养正确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接受优秀文化,促进全面发展。
2、学习重难点:文化影响的特点2、预习案(自主学习)4、教材助读1.文化影响面面观①.文化是人________,文化又_________着每一个人。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________,来自于各种形式的__________。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③.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_______________ ,也有的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等,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
④.文化影响人们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
不同的_________、不同的__________、不同的___________,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__________ 以及认识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影响人们在实践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影响不同____________的形成。
⑤.思维方式是人们在____________的过程中,在一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共同作用下形成。
体现各种文化影响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的__________,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____________。
2.潜移默化的影响①.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一般不是_________的、________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全册配套:第2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设计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课标解读本标准要求学生知道文化影响的表现,认识文化影响的特点。
能够透过具体的文化现象,分析概括出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和特点,自觉主动地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落实策略课前:学生自主预习,感受文化对人的影响。
首先阅读教材和搜集典型事例,如不同民族的礼仪文化,论语经典语句等,然后筛选资料并进行思考与交流。
课上:情景导入观察生活——情景分析理解生活——情景回归参与生活。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师生互动、讨论交流;最后,教师总结提升,带领学生共同走进生活体验践行。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方式一:探究活动导入课件展示画面:麦当劳下跪广告顾客:一个星期就好了,一个星期……(老板摇头)三天时间,三天时间好不好?老板:(态度坚决)我说了多少遍了,我们的优惠期已经过了。
顾客:大哥,大哥啊……(跪地拉着老板的裤管乞求)旁白:幸好麦当劳了解我错失良机的心痛,给我365天的优惠。
“麦当劳”在成都某电视台播出这则新广告,因其中含有消费者向商家下跪“求折扣”的镜头,引起了许多成都市民的质疑甚至反感,而广告界业内对这则广告的创意也褒贬不一。
这则广告是否有影射侮辱中国消费者之嫌呢?【探究话题】1.你看了麦当劳的“下跪广告”后,有什么样的感受?2.为什么我们对麦当劳“下跪广告”的反应会如此强烈?师:看了麦当劳的“下跪广告”,我们感受不一、反应强烈说明什么呢?方式二:话题导入遥望明月共此时,欢度佳节同相知。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侨华人的传统节日。
虽然同为中秋,但各国习俗不同,多样的形式一并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III《文化生活》第二课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教案一、教材分析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III《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框题感受文化影响。
本课时从具体的事例入手,介绍文化对人的影响,使学生感知文化不仅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而且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同时初步认识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而持久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理解和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及特点;通过列举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感知文化的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透过具体的文化现象概括出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内容及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丰富的文化生活材料入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
【依据】因为“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
”贯穿整课书的知识点,是本课时的一条主线,所以确定为重点。
2、难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而持久的特点。
【依据】因为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确定为难点。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学习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便让学生学会学习。
2、讲授式教学法因为本课时涉及许多理论性比较强、比较抽象的知识,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将传统的讲授法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这才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3、讨论式教学法本课时的探究活动设计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讨论问题,通过学生进行讨论,自主生成知识,深刻理解知识,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音频导入,激发兴趣】请大家共同欣赏音乐《二泉映月》,优美的旋律充满了教室空间……教师:听了这段音乐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学生:大家感受文化的影响,思考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本环节设计意图](一)文化影响面面观通过欣赏音乐,让学生感受文化的影响,让优美的旋律带着学生进入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