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乳糖操纵子的正调控 大肠杆菌的葡萄糖效应
二、色氨酸操纵子中基因表达时的衰减作用 (一)色氨酸操纵子的结构
编码色氨酸合成相关的五个基因trpE,trpD, TrpC,TrpB,trpA;在这五个结构基因上游有启动 区和操纵基因(trpO);在第一个结构基因trpE 和trpO之间,有一长达160bp的核苷酸序列,称为 前导序列(L),其中含一段衰减子(A)区段。
lacIs:该突变的效应与lacI-相反,产生的阻遏物分子不 能与乳糖相互作用,而是连在操纵基因序列上,使结构基 因转录关闭。
2、部分二倍体分析
将带调节基因的Fˊ导入E.coli F- 细胞,构建不
同组合的部分二倍体,比较在乳糖存在或没有乳
糖时,野生型和突变型基因的活性。
3、调节基因I的功能及其产物分析 (1)调节基因I的功能 P328 表14-1 (2) lac阻遏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第十四章 基因表达的调控
一、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一)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机制 1、大肠杆菌对乳糖的利用和酶诱导 诱导作用(induction) 可诱导系统(inducible system) 与乳糖分解利用相关的酶: β-半乳糖苷酶(Z);半乳糖透性酶(Y); 硫代半乳糖苷转乙酰基酶(A).
小鼠前速激肽mRNA(preprotachykinin mRNA, PPTmRNA)的不同剪接
2、反式剪接
3、RNA编辑
(三)翻译水平的调控 卵母细胞中隐蔽mRNA的调控。P366
(四)翻译后调节 蛋白质剪接
(五)基因表达中的RNA调节 RNAi , miRNA
(二)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的负调控 1961,法国F.Jacob和J.Monod提出
乳糖操纵子学说(operon hypo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