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储量规范-第三章煤层气规范
- 格式:ppt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68
中国煤层气储量、产量、标准及开发分析一、煤层气储量我国对煤层气资源进行评价已有十多轮,在2006年的资源评价中,我国的煤层气总量接近37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的总量接近11万亿立方米。
到了2015年对煤层气资源进行的动态评价则表明煤层气总量接近30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的总量约为12.5万亿立方米。
2020年中国煤层气探明储量为3315.54亿立方米,同比上升15.71%。
对于我国的煤层气资源,其分布可以划分为五大赋气区,按照资源量从少到多分别是青藏、东北、南方、西北和华北。
青藏赋气区仅占全国总量的万分之一左右,东北赋气区占全国的9.67%,南方赋气区占全国的18.18%,西北赋气区则大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占比最大的华北赋气区,其资源最为丰富,约占全国的46.27%。
二、煤层气产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2021年中国煤层气产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到2021年中国煤层气产量达到104.7亿立方米,同比上升2.35%。
煤层气产量的增长主要是地面煤层气。
尽管行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国家补贴的进行,以及各种问题的改善,煤层气的产能建设和实际产量都将迎来快速增长期,且抽采资源的利用率也将进一步提高。
分省市来看,中国煤层气主要产区在山西,2021年产量达到89.5亿立方米,占2021年煤层气总产量的85.48%。
三、煤层气标准现状截止我国煤层气行业发布国家标准与各类行业标准共87项,其中国家标准16项、行业标准71项。
各标准归口单位共17个,其中归口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共17项,归口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行业标准7项,归口能源行业煤层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行业标准43项。
对17个归口单位发布的87项标准进行了标准类别划分,其中基础类标准有14项,方法类标准有22项,管理类标准46项,产品类标准5项。
16项国家标准中,基础类标准5项、方法类标准7项、管理类标准2项、产品类标准2项。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试行)(2013年修正)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08.29•【文号】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63号•【施行日期】2012.04.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劳动安全保护正文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试行)(2012年2月22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6号公布,根据2013年8月2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63号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层气地面开采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煤层气地面开采及有关设计、钻井、固井、测井、压裂、排采、集输、压缩等活动的安全生产,适用本规程。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煤矿井下瓦斯抽采和低浓度瓦斯输送安全另行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以及承包单位(以下统称煤层气企业)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和技术规范,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接受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监察。
国家鼓励煤矿企业采用科学方法抽采煤层气。
依法设立的煤矿企业地面抽采本企业煤层气应当遵守本规程,但不需要另行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四条煤层气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配备满足需要的安全设备和装备。
第五条煤层气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煤层气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第六条煤层气企业应当制定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煤层气检测相关标准信息煤层气,是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是煤的伴生矿产资源,属非常规天然气,是近一二十年在国际上崛起的洁净、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
(15.02.09)(001)煤层气俗称“瓦斯”,其主要成分是CH4(甲烷),与煤炭伴生、[1]以吸附状态储存于煤层内的非常规天然气,热值是通用煤的2-5倍,主要成分为甲烷。
1立方米纯煤层气的热值相当于1.13kg汽油、1.21kg标准煤,其热值与天然气相当,可以与天然气混输混用,而且燃烧后很洁净,[2]几乎不产生任何废气,是上好的工业、化工、发电和居民生活燃料。
煤层气空气浓度达到5%-16%时,遇明火就会爆炸,这是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根源。
煤层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其温室效应约为二氧化碳的21倍,对生态环境破坏性极强。
在采煤之前如果先开采煤层气,煤矿瓦斯爆炸率将降低70%到85%。
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具有一举多得的功效:洁净能源,商业化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检测项目:1.煤层气含气量测定、煤的吸附等温线测定、煤瓦斯放散初速度测定、煤的工业分析、煤层气组份、煤的有机组分反射率,煤岩组份、密度、孔隙度、渗透率、比表面等专项分析。
2.煤层气资源评价。
科标能源实验室针对煤层气检测分析,取样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绳索取心获得的煤心样;一种是在钻进时从循环钻井液中获得的煤屑样。
煤心样品在岩心管中基本保持煤层的原始状态,提上地面后按自然顺序装罐密封。
煤屑样品多为毫米级粉粒样,循环到振动筛后冲洗干净无序状装罐密封。
自然解吸过程中,煤心样品随解吸时间加长,累计解吸量明显增加,解吸持续时间长,总解吸量大,吸附时间(定义为总气量的63.2%处的时间)长;煤屑样品在解吸初期解吸量大,以后很快趋于平缓,解吸持续时间短,总解吸量小,吸附时间短。
检测标准:AQ1081-2010煤层气地面开采防火防爆安全规程AQ1082-2010煤层气集输安全规程AQ4213-2011煤层气开采防尘防毒技术规范DB14/738-2013煤层气制甲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DBl4/T168-2007车用压缩煤层气DZ/T0216-2010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DZ/T0249-2010煤层气田开发方案编制规范DZ/T0250-2010煤层气钻井作业规范GB/T19559-2008煤层气含量测定方法GB21522-2008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暂行)GB/T24504-2009煤层气井注入/压降试井方法GB/T26127-2010车用压缩煤层气GB26569-2011民用煤层气(煤矿瓦斯)GB26569-2011/XG1-2015《民用煤层气(煤矿瓦斯)》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GB/T28753-2012煤层气含量测定加温解吸法GB/T28754-2012煤层气(煤矿瓦斯)利用导则GB/T29119-2012煤层气资源勘查技术规范MT/T897-2000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NB/T10001-2014煤层气压裂作业规范NB/T10002-2014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NB/T10003-2014煤层气钻井工程质量验收评级规范NB/T10004-2014煤层气井压裂施工质量验收规范NB/T10005-2014煤层气钻井工程设计格式NB/T10006-2014煤层气井排采数据采集监控应用规范NB/T10007-2014煤层气井排采数据采集设施安装维护技术规范。
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 (DZ/T0216-2002)目次前言 691 范围 702 规范性引用文件 703 总则 704 定义 704.1 煤层气 704.2 煤层气资源 704.3 煤层气勘查 714.4 煤层气开发 715 煤层气资源/储量的分类与分级 715.1 分类分级原则 715.2 分类 725.3 分级 725.4 煤层气资源/储量分类、分级体系 726 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 726.1 储量起算条件和计算单元 726.2 储量计算方法 757 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参数的选用和取值 77 7.1 体积法参数确定 777.2 数值模拟法和产量递减法参数的确定 797.3 储量计算参数取值 798 煤层气储量评价 798.1 地质综合评价 798.2 经济评价 818.3 储量报告 81附录A(规范性附录)煤层气储量计算参数名称、符号、单位及取值有效位数的规定 82附录B(规范性附录)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计算关于储层的基本井(孔)控要求 84附录C(资料性附录)煤层气探明储量报告的编写要求 85C.1 报告正文 85C.2 报告附图表 85C.3 报告附件 85 国土资源部2002-12-17发布 2003-03-01实施-------------------------------------------------------------------------------- -------------------------------------------------------------------------------- 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 (DZ/T0216-2002)-------------------------------------------------------------------------------- 前言煤层气是重要的洁净新能源,制定一个适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油气)准则相衔接的煤层气储量计算、评价和管理规范,可以促进煤层气资源的合理利用。
山西省煤层气勘查开采管理办法(2021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8.20•【字号】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88号•【施行日期】2020.05.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煤炭及煤炭工业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88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政府规章的决定》业经2021年7月30日省人民政府第11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省长蓝佛安2021年8月20日山西省煤层气勘查开采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层气资源勘查、开采管理,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区生态保护,维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促进煤层气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关于在山西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煤层气资源的勘查、开采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煤层气资源的勘查、开采及其监督管理,应当遵循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市场配置、公开公正,综合勘查、合理开采,创新管理、优化服务的原则。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煤层气资源勘查、开采、利用工作的领导,研究决定全省煤层气资源勘查、开采、利用重大事项,推动采气、输气、用气全产业链协调稳定发展。
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煤层气资源勘查、开采,维护矿区的生产秩序。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煤层气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做好煤层气资源勘查、开采的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完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信息反馈等机制,优化服务流程,通过山西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和部门网站公布办理煤层气行政许可以及其他管理服务事项的依据、条件、程序、结果等信息。
第二章资源配置第七条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编制煤层气资源勘查开采规划应当符合国家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煤层气勘查开采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 (DZ/T0216-2002)目次前言 691 范围 702 规范性引用文件 703 总则 704 定义 704.1 煤层气 704.2 煤层气资源 704.3 煤层气勘查 714.4 煤层气开辟 715 煤层气资源/储量的分类与分级 715.1 分类分级原则 715.2 分类 725.3 分级 725.4 煤层气资源/储量分类、分级体系 726 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 726.1 储量起算条件和计算单元 726.2 储量计算方法 757 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参数的选用和取值 77 7.1 体积法参数确定 777.2 数值摹拟法和产量递减法参数的确定 797.3 储量计算参数取值 798 煤层气储量评价 798.1 地质综合评价 798.2 经济评价 818.3 储量报告 81附录 A (规范性附录)煤层气储量计算参数名称、符号、单位及取值有效位数的规定 82附录 B (规范性附录)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计算关于储层的基本井(孔)控要求 84附录 C (资料性附录)煤层气探明储量报告的编写要求 85C.1 报告正文 85C.2 报告附图表 85C.3 报告附件 85 国土资源部 2002-12-17 发布 2003-03-01 实施----------------------------------------------------------------------------------------------------------------------------------------------------------------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 (DZ/T0216-2002)--------------------------------------------------------------------------------前言煤层气是重要的洁净新能源,制定一个适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油气)准则相衔接的煤层气储量计算、评价和管理规范,可以促进煤层气资源的合理利用。
煤层气煤层气(Coalbed Methane)储层参数,主要包括煤的等温吸附特性参数、煤层气含量、渗透率、储层压力、原地应力,以及有关煤岩煤质特征的镜质组反射率、显微组分、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等,相应的测试分析技术有: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容量法)、煤层气含量测定、煤层气试井和煤岩煤质分析等。
煤的高压容量法等温吸附实验,是煤层气资源可采性评价和指导煤层气井排采生产的关键技术参数,等温吸附数据测定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煤层气开发项目的成败和煤层气产业的发展。
许多研究表明,煤是具有巨大内表面积的多孔介质,象其它吸附剂如硅胶、活性碳一样,具有吸附气体的能力。
煤层气以物理吸附方式储存在煤中,主要证据有:甲烷的吸附热比气化热低2—3倍(Moffat &Weale,1955;Y ang &Saunders,1985),氮气和氢气的吸附也与甲烷一样,这表明煤对气体的吸附是无选择性的;大量试验也证明,煤对气体吸附是可逆的(Daines,1968;Maver 等,1990)。
结合国内外资料,推荐吸附样粒度为60—80目。
煤的平衡水分—当煤样在温度30℃、相对湿度96%条件下,煤中孔隙达到水分平衡时的含水量。
测试平衡水平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储层条件下煤的含水情况,为煤的吸附实验做准备。
煤层气含量—指单位重量煤中所含的标准状态下(温度20℃、压力101.33kpa)气体的体积,单位是cm3/g或m3/t。
它是煤层气资源评价和开发过程中计算煤层气资源量和储量、预测煤层气井产量的重要煤储层参数之一。
煤层气含量的测定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类:直接法(解吸法)和间接法(包括等温吸附曲线法和单位体积密度测井法)。
在直接法中,保压取心解吸法是精确获得原地煤层气含量最好的方法。
直接法的基本原理煤心煤样的煤层气总量由三部分气体量构成:一是损失气(lost gas),二是实测气(measured gas),三是残余气(residual gas)。
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1. 煤层气(煤矿瓦斯)的定义煤层气是一种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是在煤层中吸附形成的气体。
它是煤矿开采过程中释放出来的一种有害气体,对人体和环境有一定的危害。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煤层气排放进行规范是十分必要的。
2. 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的危害煤层气排放对环境和人体有着直接的危害。
煤层气中的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对臭氧层和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
煤层气在一定浓度下对人体有毒,易引起爆炸和中毒事故。
煤层气排放还会造成地质灾害,对矿井的安全生产有着潜在的危害。
3. 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的制定背景为了规范煤层气的排放,保障环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煤层气排放标准。
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降低煤层气的排放浓度,保护环境,促进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的内容煤层气排放标准主要包括煤层气排放浓度的限值、监测与检测要求、排放治理技术等方面的规定。
其中,煤层气排放浓度的限值是最为关键的内容,它直接影响着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环境保护工作。
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定,对不同煤矿企业的煤层气排放浓度进行了具体的限制,要求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煤层气排放浓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5. 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的执行与监督为了确保煤层气排放标准的有效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强了对煤矿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
政府加大了对煤矿企业的排放监测和检测力度,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定期向政府部门报告排放情况。
另政府对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进行处罚,并要求企业进行整改,以确保其排放达标。
6. 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的效果与展望近年来,煤层气排放标准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煤矿企业对煤层气的排放浓度有了更加严格的控制,煤矿周边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然而,也要看到,一些地方煤炭行业的环保工作仍存在不足,排放标准的执行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
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排放标准的执行力度,加大对不达标企业的处罚力度,推动煤炭行业朝着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压裂增产措施方面:由于煤储层具有松软、割理发育、表面积大、吸附性强、压力低等与油藏储层不同的特性,由此而引起的高注入压力、复杂的裂缝系统、砂堵、支撑剂的嵌入、压裂液的返排及煤粉堵塞等问题,使得煤层气井用压裂液与油气田压裂液存在着差异,主要表现在:(1)由于煤岩的表面积非常巨大,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要求压裂液同煤层及煤层流体完全配伍,不发生不良的吸附和反应;(2)煤层割理发育,要求压裂液本身清洁,除配液用水应符合低渗层注入水水质要求外,压裂液破胶残渣也应较低,以避免对煤层孔隙的堵塞;(3)压裂液应满足煤岩层防膨、降滤、返排、降阻、携砂等要求。
对于交联冻胶压裂液,要求其快速彻底破煤层气压裂目前一般不用冻胶,对地层的伤害较大,现在一般用活性水;油气井多用瓜胶水基压裂液。
煤层气压裂支撑剂一般用石英砂;油气井支撑剂一般用陶粒。
煤层气井的施工破裂压力远远低于一般的油气井。
煤层气井的施工排量(山西8方/分)大,一般油气井的施工排量小,一般3-5方/分以上只是个人施工中的感受,请大家积极参与讨论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开采相比主要异同如下:1、相同点①气体成分大体相同:煤层气主要由95%以上的甲烷组成,另外5%的气体一般是CO2或氮气,;而天然气成分也主要是甲烷,其余的成分变化较大。
②用途相同:两种气体均是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可以混输混用。
2、不同点①煤层气基本不含碳二以上的重烃,产出时不含无机杂质,天然气一般含有含碳二以上的重烃,产出时含无机杂质;②在地下存在方式不同,煤层气主要是以大分子团的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层中,而天然气主要是以游离气体状态存在于砂岩或灰岩中;③生产方式、产量曲线不同。
煤层气是通过排水降低地层压力,使煤层气在煤层中解吸-扩散-流动采出地面,而天然气主要是靠自身的正压产出;煤层气初期产量低,但生产周期长,可达20-30年,天然气初期产量高,生产周期一般在8年左右;④煤层气又称煤矿井斯,是煤矿生产安全的主要威胁,同时煤层气的资源量又直接与采煤相关,采煤之前如不先采气,随着采煤过程煤层气就排放到大气中,据有关统计,我国每年随煤炭开采而减少资源量190亿m3以上,而天然气资源量受其他采矿活动影响较小,可以有计划地控制。
什么是煤层气煤层气俗称“瓦斯”,其主要成分是CH4(甲烷),是主要存在于煤矿的伴生气体。
也是造成煤矿井下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煤层气是热值高、无污染的新能源。
它可以用来发电,用作工业燃料、化工原料和居民生活燃料。
煤层气随着煤炭的开采泄漏到大气中,会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
而如果对煤层气进行回收利用,在采煤之前先采出煤层气,煤矿生产中的瓦斯将降低70%到85%。
煤层气的开采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地面钻井开采;二是井下瓦斯抽放系统抽出。
地面钻井开采的煤层气和抽放瓦斯都是可以利用的,通过地面开采和抽放后可以大大减少风排瓦斯的数量,降低了煤矿对通风的要求,改善了矿工的安全生产条件。
地面钻井开采方式,国外已经使用,我国有些煤层透气性较差,地面开采有一定困难,但若积极开发每年至少可采出50亿立方米;由于过去除了供暖外没有找到合理的利用手段,未能充分利用,所以,抽放瓦斯绝大部分仍然排入大气,花去了费用,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
1.国内外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煤层气资源世界上目前发现有74个国家蕴藏着煤炭资源,同时也赋存着煤层气资源。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估计,全球煤层气资源总量可达260万亿立方米,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均超过10万亿立方米。
据中联公司最新一轮的全国煤层气资源预测结果显示(2002年),中国陆上烟煤煤田和无烟煤煤田中(未包括褐煤煤田),在埋深300~2 000m范围内煤层气资源总量为31·46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三。
煤层气的危害瓦斯有煤矿“第一杀手”之称,煤矿瓦斯事故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威胁之一。
我国国有煤矿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矿井占总矿井数的46%,瓦斯事故频繁[3]。
在中国煤矿重大恶性事故中,瓦斯爆炸引起的事故约占70~80%[4],造成的伤亡占到特大事故伤亡人数的九成[5]。
据中国监察部网统计, 2004年全国共发生煤矿死亡事故3 639起,造成6 027人死亡。
2003年全国矿难的死亡人数达到6 177人,两年共有1·2204万名矿工死亡,其中绝大部分死于瓦斯爆炸事故[6]。
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doc 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目录引言煤层气资源与储量的定义资源/储量分类地质勘探与评估储量计算方法技术与经济评价法规与标准环境与社会影响风险管理信息披露与报告附录1. 引言1.1 背景介绍煤层气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制定规范的必要性。
1.2 目的阐述制定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的目的和意义。
1.3 范围明确本规范的适用范围和对象。
2. 煤层气资源与储量的定义2.1 煤层气的定义解释煤层气的概念及其特性。
2.2 资源与储量的区别阐述煤层气资源和储量的区别及联系。
3. 资源/储量分类3.1 国际分类标准介绍国际通用的煤层气资源/储量分类体系。
3.2 国内分类标准概述国内煤层气资源/储量的分类标准。
3.3 分类标准的应用讨论分类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4. 地质勘探与评估4.1 勘探技术介绍煤层气勘探的技术和方法。
4.2 地质评估讨论煤层气地质评估的步骤和要点。
4.3 数据收集与管理说明勘探数据的收集、管理和保密要求。
5. 储量计算方法5.1 计算原则阐述煤层气储量计算的基本原则。
5.2 计算模型介绍常用的煤层气储量计算模型。
5.3 计算参数讨论储量计算中的关键参数及其确定方法。
6. 技术与经济评价6.1 技术可行性分析讨论煤层气开发技术可行性的评估。
6.2 经济效益分析分析煤层气开发的经济效益。
6.3 风险评估评估煤层气开发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
7. 法规与标准7.1 相关法律法规列出与煤层气资源/储量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7.2 行业标准介绍煤层气行业的标准和规范。
7.3 合规性要求讨论企业在煤层气资源/储量管理中的合规性要求。
8. 环境与社会影响8.1 环境影响评估分析煤层气开发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8.2 社会责任讨论企业在煤层气开发中的社会责任。
8.3 社区参与说明社区参与在煤层气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9. 风险管理9.1 风险识别识别煤层气资源/储量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9.2 风险预防与控制讨论风险预防和控制的策略。
煤层气煤层气俗称“瓦斯”,其主要成分是CH4(甲烷),与煤炭伴生、以吸附状态储存于煤层内的非常规天然气,热值是通用煤的2-5倍,主要成分为甲烷。
1立方米纯煤层气的热值相当于1.13kg汽油、1.21kg标准煤,其热值与天然气相当,可以与天然气混输混用,而且燃烧后很洁净,几乎不产生任何废气,是上好的工业、化工、发电和居民生活燃料。
煤层气空气浓度达到5%-16%时,遇明火就会爆炸,这是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根源。
煤层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其温室效应约为二氧化碳的21倍,对生态环境破坏性极强。
在采煤之前如果先开采煤层气,煤矿瓦斯爆炸率将降低70%到8 5%。
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具有一举多得的功效:提高瓦斯事故防范水平,具有安全效应;有效减排温室气体,产生良好的环保效应;作为一种高效、洁净能源,商业化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煤层气或瓦斯的热值跟甲烷(CH4)含量有关,地面抽采的煤层气甲烷(CH4)含量一般大于96.5%,当甲烷含量97.8%时,在0℃, 101.325kPa下,高热值:QH=38.9311MJ/Nm3(约9299 kcal/ Nm3)低热值:QL=34.5964MJ/Nm3(约8263 kcal/ Nm3)井下抽采的煤层气(瓦斯)目前一般将甲烷(CH4)含量调整到40.8%后利用,此时瓦斯的热值为:(在0℃, 101.325kPa下)低热值:14.63MJ/m3(约3494 kcal/ Nm3)高热值:16.24 MJ/m3(约3878 kcal/ Nm3)煤层气可以用作民用燃料、工业燃料、发电燃料、汽车燃料和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非常广泛。
每标方煤层气大约相当于9.5度电、3 m水煤气、1L柴油、接近0. 8kg液化石油气、1.1-1.3L汽油,另外,煤层气燃烧后几乎没有污染物,因此它是相当便宜的清洁型能源。
煤层气比空气轻,其密度是空气的0.55倍,稍有泄漏会向上扩散,只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即可避免爆炸和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