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的认识(1)
- 格式:ppt
- 大小:2.95 MB
- 文档页数:14
4.1 线的认识
一、我会填。
四年级数学上册线的认识练习题及答案(1)
2、把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 ),射线有( )个端点。
3、把一条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 ),直线( )端点。
4、生活中,( )、( )可以近似地看作线段,( )、( )可以近似地看作射线。
二、写出下面各条线的名称。
( ) ( ) ( ) ( ) ( )
( ) (
) 三、画一画。
1、自己画一条线段,并标明线段的长度。
2、画一条直线和一条射线。
3、画一条比9cm 短4cm 的线段。
四、数一数。
一共有( )条线段。
. . . .
. . . .
.
答案:
一、1、直线两2、射线一3、直线没有4、斑马线绷紧的弓弦
太阳光手电筒的光
二、直线线段直线射线曲线
线段曲线
三、略
四、10。
《线的认识》数学教案《线的认识》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会判断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2.使学生知道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会测量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3.使学生会用两块三角板或一根直尺、一块三角板正确地画平行线。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线的.特征,会用两块三角板或一根直尺、一块三角板正确地画平行线。
教学难点:画平行线。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什么叫垂线?相互垂直说明两条直线的位置怎样?(2)相交的两条直线是不是一定垂直?(3)二条直线除相交外,还有一种是什么?生活中有哪些可以看成是永不相交?(4)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种线。
(出示课题:平行线)(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1.从上面的例中,你能知道什么是平行线吗?学生: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2.这句话中完整吗?谁能提出反对意见?补充:在同一平面内。
3.平行线也可以叫相互平行。
怎样用相互平行来描述下面两条线呢?AB4.刚才我们说火车轨道可以看成平行线,因此要求枕木怎样才能符合要求?为什么一定要求枕木必须长度相等?你看到过平行线吗?请举例说明5.根据这个事实,你认为平行线应具有什么特征?结论: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6.大家讨论怎样画一条直线的平行线?(1)画两条长度一样的垂线,再连接起来。
(2)还有其它方法吗?看书本P63自学这几种方法。
(三)实践应用,形成经验:(1)判断下列各组线是否是平行线:(图)P641(2)下列各组图中有几组是平行线:P642(3)画平行线(4)画这些直线的平行线P644(5)过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P645(五)总结提高:1.什么叫平行线。
2.怎样画平行线。
(六)作业:作业本《线的认识》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1.经历具体---抽象---概括---表示的概念学习过程2.认识直线、线段、射线。
3.通过学习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特征。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直线、线段、射线。
教学难点;对直线的认识与理解。
线的认识1. 线的概述线是指在几何学中,由无限个点组成的、没有宽度和长度的对象。
线是几何学中的基本要素,通常用来描述物体的轮廓、边界、路径等。
2. 线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特征和用途,线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1 直线和曲线直线是由无限多个连续的点组成,它一直延伸到无穷远。
直线可以用两个点来确定,也可以用一个点和一个方向向量来确定。
曲线则是连接多个点的路径,可以有各种形状和曲率。
2.2 封闭线和开放线封闭线是形成一个闭合图形的线段,如圆形的周长就是一个封闭线。
开放线则没有起点和终点,可延伸到无穷远。
2.3 直线段和线段直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有起点和终点。
线段则是有限长的直线段,连接起点和终点。
2.4 光线和射线光线是从光源发出的直线,射线则是以一个点为起点,延伸到无穷远的直线。
3. 线的性质和运算线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和运算,包括以下几点:3.1 直线的性质•直线上的任意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可以延伸出无穷多的直线。
•直线的长度是无限的。
3.2 线段的性质•线段有起点和终点,是有限长的。
•线段的长度可以进行比较和运算。
3.3 曲线的性质•曲线可以分为封闭曲线和开放曲线。
•封闭曲线的周长是有限的,开放曲线的长度是无限的。
3.4 线与线的关系•平行线是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直线。
•垂直线是两条直线在交点处相互垂直的线。
3.5 线与点的关系•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可以与另一条直线或曲线相交。
•线段上的任意一点可以与另一条线段或曲线相交。
4. 线的应用线在数学和物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在工程和艺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线的应用示例:4.1 几何图形的绘制直线和曲线可以用来绘制各种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4.2 路径规划线可以用来描述行走路径、机器人运动轨迹等,对于路径规划和导航非常重要。
4.3 物体的边界和轮廓线可以用来描绘物体的边界和轮廓,对于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线的认识9篇线的认识 1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线段。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教学难点:体会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教学准备:课件弯曲的毛线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吗?你们看老师手中的这段毛线有什么特点吗?那么这样呢?(拉直)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像这样的直的线。
板书:线的认识二、从生活中引出线段、射线、直线生活中有许多直的线,你们身边有吗?老师也找到一些,你们看——1、展示斑马线图片,让学生指一指其中的线,注意指出哪里开始,哪里结束。
数学中就把线的起点和终点叫做端点,像这样的线就叫线段。
2、展示射灯图片,同样让学生指出线,这条线的起点、终点在哪?哪儿才是终点?如果这条线一直向上延伸,永不停止,那还有终点吗?像这样的线叫射线。
3、展示铁轨图片,先让学生指出线,再假设铁轨就像这段一样像两端无限延伸,问学生:什么是无限延伸?闭上眼睛想象铁轨向两端延伸出屏幕,延伸出教室,延伸出校园,延伸出东阳、浙江、中国,还在不停地延伸,让学生充分体会无限的概念。
三、主动探究三种线1、抽象特征(1)同桌互相说说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2)指名说,根据回答板书: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射线只能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能向两端无限延伸两个端点一个端点没有端点可以测量不能测量不能测量1、刚才,有同学说这段毛线是直线,现在知道是什么线了吗?2、画法和读法(1)学生自由画,请三名学生上台画,师巡视。
(2)展示个别学生的作业纸,及时纠正画法。
读法:(1)为了区分这些线,我们可以用任意的两个字母来表示,比如说过线段标上a、b,这条线段可以怎么读?还有第二种读法吗?(2)射线呢?另一点要取在哪?(让学生明白另一个点不能取在末尾,其他任意一个地方都行。
)射线有第二种读法吗?为什么?(3)直线呢?3、三线之间的联系在直线ab上找一找,还能找到什么线。
《线的认识》的教案《线的认识》的教案《线的认识》的教案《线的认识》的教案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情景和动手操作活动,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
并知道他们的区别与联系。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和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区别和联系,能正确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引出直线师:从火车的轨道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火车的轨道。
师:火车的轨道是怎样的?生:两旁是笔直的铁轨,中间是横的水泥条。
师:我们先来沿着这边上一根铁轨来画一画,然后说一说画出来的线是怎么样的。
生:笔直、向两边无限延伸的'。
师:这条铁轨我们可以近似于用直线来表示(板书、画一条直线)。
2.引出线段师:我们来看斑马线,斑马线是怎样的?生:一段一段的师:它跟铁轨有什么不一样?生:铁轨很长,而斑马线只是一段。
师:斑马线我们可以用线段表示,因为斑马线只是一段,所以我们两旁加上两个端点。
3.引出射线师:我们来看这张图,我们看到了这张图上的灯光是怎样的?生:灯光是笔直的,能向一旁无线延伸。
师:这一条灯光线我们可以射线表示,能向一旁无限延伸,所以我们只有一个端点。
4.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线的认识,(板书)二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1.我们已经知道了直线、线段、射线的名称,我们现在来研究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先自己说一说。
(独立思考3分钟)(2)小组交流,说一说你对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
(3)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4)交流他们不同的地方。
生1: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能度量。
生2:射线有一个端点,能向一端无限延伸,不能度量。
生3:直线没有端点,能向两端无限延伸,不能度量。
(5)体会联系。
师:说说线段、射线、直线之间有没有联系?怎样的联系?生1:有联系。
线段与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线的认识【教材分析】“线的认识”是空间与图形的内容。
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了解它们的特点并知道三者的区别与联系,用字母正确表示线段,射线,直线。
由于线段、射线与直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感知有一定的困难,教材中安排了“看一看”的活动,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了三幅生动具体的情境图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教材这样的安排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这一认知特点,让他们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能够建构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正确读出三种线。
【学情分析】线段、射线与直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但在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图形。
这些图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素材,所以在教学中,多让学生从身边的、常见的、能感受到可以想象的现象中发现熟悉的线段、射线、直线,再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这是学生直观地学习理解线、应用线的有效途径,也是对抽象的概念一种具体的认识和规范,更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借助实际情境,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
并知道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2.会用字母正确表示线段,射线与直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4.培养操作、观察、发现、总结、概括等能力。
5.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看一看”,“认一认”,“拉一拉”,“量一量”等数学活动,借助实际情景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教法:创设情境、演示讲解。
学法:观察思考、实际操作、活动探究、归纳概括。
【教学准备】教具:激光灯、细绳、直尺、幻灯片。
学具:细绳、直尺。
【教学重点】认识、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
【教学难点】理解直线与射线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个玩具。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线的认识》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线的认识》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认识各种线,包括直线、射线、线段等,并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本章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
但是,对于直线、射线、线段等概念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等概念,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和性质。
2.学生对于直线、射线、线段的操作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自己发现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
2.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和应用。
3.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和性质,以及相关的实例。
2.教学素材:包括直线、射线、线段的模型或者图片。
3.教学用具:包括直尺、量角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直线、射线、线段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引导学生发现直线、射线、线段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认识它们。
然后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直线、射线、线段的模型或者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些直线、射线、线段,并互相交流分享。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直线、射线、线段的题目,让学生上台演示和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