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危险源辨识

  • 格式:doc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2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岗位危险因素辨识

一危险源定义

1.危险源

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的识别应包括组织活动的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下的各种潜在的危险源。

1)三种时态是指过去、现在、将来。在组织对现场、现有危险源进行辨识和控制时,主要分析以往遗留的危险以及计划活动中可能带来的危险辨识与控制。

2)三种状态是指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经营活动连续几个月,甚至一年或几年运行情况平稳,是正常状态。经营活动偏离正常状态或发生预料之内的,危险源与正常状态有相对差异的,属异常状态。紧急状态则是指发生火灾、爆炸、洪水、雷击等事故状态。

2.重大危险源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的定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这里的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重要危险源

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的风险较大或不可接受的危险

源。

二危害辨识方法

1.危害辨识方法:工作危害分析(JHA)

1)调查法:辨识小组在作业现场进行调查、辨识;

2)安全检查表辨识法:辨识小组编制安全检查表,根据安全检查表的内容进行辨识;

3)经验法:辨识小组根据工作经验,结合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的事故案例进行现场辨识;

4)经辨识的危险源填入《危险源识别登记表》内。

本评价对作业危险进行辨识时,将采用调查法和经验法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比较全面的识别目的。

2.评价准则

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对辨识出的危害进行风险评价,以量化项目经营过程中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程度。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体制改革的可能性,用符号L表示。人出现在这种危险环境的时间,用符号E表示。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用符号C表示。作业条件危险性,用符号D表示。D值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啬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或调整到允许范围。

D=L×E×C

L、E、C的分数值取值范围见表2.1、2.2、2.3、2.4。

表2.1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分数值(L值)

注:* “打分”的参考点。

表2.2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分数值(E值)

注:* “打分”的参考点

表2.3 事故引发的后果分数值(C值)

注:* “打分”的参考点。

危险源分级:针对被评价的具体作业条件,依据过去的经历、有关知识,经充分讨论,估定L、E、C的分数值,然后计算出危险性分值,危险性分数在70以下的因素为可接受风险,可不必追加控制措施,定为1、2级。危险性分数为70以上,定为3、4、5级,3级需要有效控制,4级需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5级不能继续作业。危险性程度分级分数如表2.4所示。

表2.4 危险性分值(D值)

三冶金企业(炼铁、炼钢)常见危险物质

1.炼铁企业常见危险物质

最危险的物质为煤气,其次为铁水、红渣等。另外生产工艺流程中用到少量的氮气、蒸汽等。

煤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煤气主要成分一氧化碳、氢气、甲烷、二氧化碳和氮气。其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容易造成火灾、爆炸和中毒窒息,氮气和甲烷具有窒息危害,氧气有助燃作用。

铁水:液态熔融状金属,根据含碳量的不同可分为炼钢铁和铸造铁。为高炉炼铁终产品,物理温度1420℃~1520℃之间。遇潮湿环境可使水分瞬间气化膨胀发生爆炸。

高炉炉渣:液态高温熔融状物质,为混合物,主要成分为AL2O3和SiO2。由铁矿石中的脉石成分转化而成,为高炉炼铁主要副产品之一,出炉时温度略低于铁水。

氮气:不燃气体。是高炉煤气的主要成分。该物质也用来吹扫管道内的气体。盛装氮气的容器与设备遇明火、高温可使器内压力急剧升高直至爆炸。其没有明显毒性作用,由于无嗅、无色,在空气中含量高时无法察觉,若集聚使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8%即造成缺氧,症状

为恶心、困倦、皮肤眼睑变青,无知觉直至死亡。液氮对眼、皮肤、呼吸道会造成冻伤。

压缩空气:喷煤使用。不燃气体。

煤粉:喷煤使用大量的无烟煤。煤为可燃物质,属丙类火灾危险品,其粉尘具有燃爆性,着火点在300~500℃。粉尘粒径为5~10μm 时,爆炸下限浓度为34g/m3~47g/m3。

由于氧化与吸附作用的结果,煤有自燃的危险。煤中含挥发物越多越易自燃。煤长期堆积可使煤料氧化,煤温升高甚至引起自燃。高温表面沉积粉尘(5mm 厚)的自燃温度为225~285℃,云状粉尘自燃温度580~610℃。

乙炔:易燃气体。乙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范围在2.8%~81.0%之间。具有弱麻醉作用,吸入高浓度乙炔,可导致急性中毒,引起头痛、恶心、呕吐。乙炔气贮存在乙炔瓶中,主要是作为气焊、气割作业的燃烧气体。

氧气:不燃气体。该物质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粉尘(煤尘等)

直径在5μm~10μm 之间的粉尘,对人体危害最大,它可直接进入人体,沉积于肺泡内,并有可能进入血液,扩散至全身,由于粉尘本身能吸附多种有毒物质,可形成多种疾病。对机体一般不易引起毒害,对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经呼吸道吸入其粉尘可引起肺

部轻度纤维化,肺部和肺淋巴结有大量的铝沉积。

粉煤的火灾危险性要比煤块大得多。烟煤在粉碎程度越高,氧化和吸附表面越大,则越易自燃。煤中含水分多,可促使其中所含的硫化铁氧化生成体积疏松的硫酸盐,使煤松散并且暴露的表面增多,也容易自燃。此外,煤的储存条件对自燃也有很大影响。

润滑油:润滑油遇明火、高热可燃。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液压油:闪点>180℃,火灾危险性分类为丙类。当环境达到爆炸条件时,遇明火可发生爆炸事故。

2.炼钢企业常见危险物质

在生产过程中,最危险的物质为煤气。其次有氧气、氮气、乙炔气、压缩空气、钢水、废渣、高温蒸汽、各种润滑油、液压油和变压器油等。

煤气的危规号23030,是无色有臭味的气体,有毒,与空气混合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温有燃烧爆炸危险。

连铸生产过程中的水口、中间罐干燥、烘烤均采用焦炉煤气,火焰切割机用高压焦炉煤气进行切割。焦炉煤气组成(体积%)为:氢55~60%,甲烷23~27%,一氧化碳5~8%,C2以上不饱和烃2~4%,二氧化碳1.5~3%,氮3~7%,氧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