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质分类
- 格式:docx
- 大小:9.12 KB
- 文档页数:3
土石质分类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请问各位:1、路基土石方工程中的软石、次坚石、坚石和桩基工程中的软石、次坚石、坚石是一样的吗2、它们各自的分类标准是否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指标分类好像定额比较模糊;3、可以简单地理解:桩基础钻孔中全为土,强为软石、为次坚石、弱风化为坚石吗4、分类IV、III类分别为路基工程中的哪一类不好意思,问的比较凌乱,请各位高手指点!土的工程分类及性质一、土的工程分类在建筑施工中,按照开挖的难易程度,土可分为八类:一类土(松软土)、二类土(普通土)、三类土(坚土)、四类土(砂砾坚土)、五类土(软石)、六类土(次坚石)、七类土(坚石)、八类土(特坚石)。
一至四类为土,五至八类为岩石。
二、土的工程性质1、土的密度(1)土的天然密度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土的天然密度。
(2)土的干密度单位体积中土的固体颗粒的质量称为土的干密度。
注:土的干密度越大,表示土越密实。
工程上把土的干密度作为评定土体密实程度的标准,以控制基坑底压实及填土工程的压实质量。
2、土的含水量土的含水量是土中水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注:土的干湿程度用含水量表示。
5%以下称干土、5%—30%称潮湿土、30%以上称湿土。
含水量越大,土就越湿,对施工越不利。
3、土的可松性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大,以后虽经回填压实,其体积仍不能恢复原状,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
土的可松性程度用可松性系数表示。
4、土的渗透性土的渗透性指水流通过土中孔隙的难易程度,水在单位时间内穿透土层的能力称为渗透系数,用表示,单位为。
注:土的渗透性大小取决于不同的土质。
地下水的流动以及在土中的渗透速度都与土的渗透性有关。
主要用土的松性系数来判断:在建筑施工中,按照开挖的难易程度,土可分为八类:一类土(松软土)、二类土(普通土)、三类土(坚土)、四类土(砂砾坚土)、五类土(软石)、六类土(次坚石)、七类土(坚石)、八类土(特坚石)。
2018定额土石类别划分表
一、土石类别定义
土石类别是指根据土石的工程特性、地质条件、施工方法等因素对土石的分类。
在工程建设中,为了便于计算工程量、确定施工方法以及进行费用估算等,通常需要对土石进行分类。
二、划分依据
土石类别的划分主要依据以下因素:
1. 土石的工程地质特性,如密实度、含水量、孔隙比、压缩性等;
2. 土石的施工方法,如开挖、填筑、压实等;
3. 土石的用途,如地基、路堤、挡墙等。
三、类别特点
不同的土石类别具有不同的工程地质特性和施工特性,具体如下:
1. 砂类土:颗粒较大,含水量较高,松散,具有较大的压缩性;
2. 粘性土:颗粒较小,含水量适中,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粘结性;
3. 砾石土:颗粒较大,孔隙比小,密实度高,压缩性较小;
4. 岩石:坚硬,不可压缩,抗压强度高。
四、适用范围
土石类别的划分适用于各种土木工程中的土石方开挖、填筑、压实等作业,如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
五、类别代号
根据不同的土石类别,采用相应的代号进行标识,具体如下:
1. 砂类土:S;
2. 粘性土:N;
3. 砾石土:G;
4. 岩石:Y。
六、类别名称
根据不同的代号,可以确定相应的土石类别名称,如砂类土、粘性土、砾石土、岩石等。
七、备注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对于同一工程中的不同土石类别,应分别计算工程量并采用相应的定额;
2. 在计算工程量时,应按照图纸尺寸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
土石分类标准土石是地球表面的岩石和土壤的总称,它们在地质学、土壤学和工程地质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土石进行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性和用途,为工程建设和科学研究提供便利。
下面将介绍土石的分类标准。
一、按成分分类。
1. 岩石的成分主要包括矿物、玻璃体和岩石的胶结物。
根据岩石的主要矿物成分可以将岩石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2. 土壤的成分主要包括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
根据土壤中矿物质的含量和组成可以将土壤分为砂土、壤土、粘土和淤泥四大类。
二、按形成过程分类。
1. 火成岩是由地壳深部岩浆在地表喷发、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岩石,可分为火山岩和深成岩两大类。
2. 沉积岩是由岩石经过风化、侵蚀、运移、沉积等过程形成的岩石,可分为碎屑岩、化学沉积岩和生物沉积岩三大类。
3. 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下由火成岩、沉积岩等岩石经历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可分为片岩、页岩、变质岩等几大类。
4. 土壤是由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过程形成的,包括砂土、壤土、粘土和淤泥等几大类。
三、按物理特性分类。
1. 岩石的物理特性包括密度、孔隙度、质地、结构等。
根据这些特性可以将岩石分为坚硬岩、软弱岩、块状岩等几大类。
2. 土壤的物理特性包括颗粒度、结构、密度等。
根据这些特性可以将土壤分为砂土、壤土、粘土和淤泥等几大类。
四、按工程性质分类。
1. 岩石的工程性质包括强度、耐久性、渗透性等。
根据这些性质可以将岩石分为优良岩、一般岩、劣质岩等几大类。
2. 土壤的工程性质包括承载力、渗透性、膨胀性等。
根据这些性质可以将土壤分为优质土、一般土、劣质土等几大类。
以上就是土石的分类标准,通过对土石的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它们的特性和用途,为工程建设和科学研究提供便利。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水运工程土石分类标准
水运工程土石分类标准通常根据其粒径大小和岩性来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般的分类标准:
1. 河湖河流沉积物:
- 淤泥:粒径小于0.05毫米的泥质颗粒沉积物。
- 粉砂:粒径在0.05毫米至0.25毫米之间的源自石英砂岩的
颗粒。
- 粗砂:粒径在0.25毫米至2毫米之间的石英砂的颗粒。
- 砾石:粒径在2毫米至64毫米之间的圆石颗粒。
- 卵石:粒径在64毫米至256毫米之间的圆石颗粒。
2. 岸滩和河堤中的土石:
- 粉土:粒径小于0.075毫米的粉质土壤。
- 粉砂土:粒径在0.075毫米至0.425毫米之间的黏土砂质土壤。
- 砂土:粒径在0.075毫米至4.75毫米之间的砂质土壤。
- 粘土:粒径小于0.002毫米的粘性土壤。
- 砾石土:含有砾石或卵石颗粒的土壤。
3. 岩石:
- 硬岩:坚硬、难以破碎的岩石,如花岗岩、大理石等。
- 中等硬岩:相对较容易破碎的岩石,如砂岩、页岩等。
- 软岩:容易破碎、易风化的岩石,如黄土、粉砂岩等。
这些分类标准在水运工程中通常用于确定土石的适用性和处理
方式。
根据不同的场景和需要,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细分和调整。
土石分类标准土石是指地球表面的岩石和土壤,它们是地球表面最常见的材料。
在工程和地质勘探中,对土石进行分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不同类型的土石在工程施工和地质勘探中具有不同的特性和行为。
因此,土石的分类标准成为了工程和地质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按成因分类。
1. 岩石,岩石是由矿物质和有机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是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
岩石根据其形成过程可以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火成岩是在地壳深部由岩浆凝固而成的岩石,如花岗岩、玄武岩等;沉积岩是由岩屑、生物遗体等在地表沉积而成的岩石,如砂岩、页岩等;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由原有岩石变质而成的岩石,如片麻岩、大理岩等。
2. 土壤,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气体和生物组成的,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质。
土壤根据其成因和性质可以分为黏土、壤土、砂土、粉砂土等多种类型。
黏土含有较高的粘粒,具有较强的粘聚性和塑性;壤土富含有机质,透气性和保水性较好;砂土颗粒较粗,透水性较好;粉砂土介于壤土和砂土之间,适合农作物生长。
二、按工程性质分类。
1. 岩石,岩石在工程中通常被用于路基、坝基、护坡等工程中。
根据其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的不同,岩石可以分为坚硬岩石、软弱岩石、节理岩石等。
坚硬岩石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适合用于基础工程中;软弱岩石则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较低,需要进行加固处理;节理岩石则具有天然节理,易发生岩体破坏。
2. 土壤,土壤在工程中通常被用于路基、基础、填方等工程中。
根据其力学性质和水文性质的不同,土壤可以分为粘性土、非粘性土、饱和土、非饱和土等。
粘性土具有较高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适合用于路基和基础工程中;非粘性土则黏聚力和内摩擦角较低,适合用于填方工程;饱和土和非饱和土则根据含水量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质。
三、按用途分类。
1. 建筑用土石,主要用于房屋、道路等建筑工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农业用土壤,主要用于农田的耕作和种植,需要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保水性。
土石质分类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请问各位:1、路基土石方工程中的软石、次坚石、坚石和桩基工程中的软石、次坚石、坚石是一样的吗?2、它们各自的分类标准是否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指标分类好像定额比较模糊;3、可以简单地理解:桩基础钻孔中全为土,强为软石、为次坚石、弱风化为坚石吗?4、分类IV、III类分别为路基工程中的哪一类?不好意思,问的比较凌乱,请各位高手指点!土的工程分类及性质一、土的工程分类在建筑施工中,按照开挖的难易程度,土可分为八类:一类土(松软土)、二类土(普通土)、三类土(坚土)、四类土(砂砾坚土)、五类土(软石)、六类土(次坚石)、七类土(坚石)、八类土(特坚石)。
一至四类为土,五至八类为岩石。
二、土的工程性质1、土的密度(1)土的天然密度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土的天然密度。
(2)土的干密度单位体积中土的固体颗粒的质量称为土的干密度。
注:土的干密度越大,表示土越密实。
工程上把土的干密度作为评定土体密实程度的标准,以控制基坑底压实及填土工程的压实质量。
2、土的含水量土的含水量是土中水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注:土的干湿程度用含水量表示。
5%以下称干土、5%—30%称潮湿土、30%以上称湿土。
含水量越大,土就越湿,对施工越不利。
3、土的可松性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大,以后虽经回填压实,其体积仍不能恢复原状,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
土的可松性程度用可松性系数表示。
4、土的渗透性土的渗透性指水流通过土中孔隙的难易程度,水在单位时间内穿透土层的能力称为渗透系数,用表示,单位为。
注:土的渗透性大小取决于不同的土质。
地下水的流动以及在土中的渗透速度都与土的渗透性有关。
主要用土的松性系数来判断:在建筑施工中,按照开挖的难易程度,土可分为八类:一类土(松软土)、二类土(普通土)、三类土(坚土)、四类土(砂砾坚土)、五类土(软石)、六类土(次坚石)、七类土(坚石)、八类土(特坚石)。
请问各位:
1、路基土石方工程中的软石、次坚石、坚石和桩基工程中的软石、次坚石、坚石是一样的吗?
2、它们各自的分类标准是否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指标分类?好像定额比较模糊;
3、可以简单地理解:桩基础钻孔中全风化岩石为土,强风化为软石、微风化为次坚石、弱风化为坚石吗?
4、岩石分类IV、III类分别为路基工程中的哪一类?
不好意思,问的比较凌乱,请各位高手指点!
土的工程分类及性质
一、土的工程分类
在建筑施工中,按照开挖的难易程度,土可分为八类:一类土(松软土)、二类土(普通土)、三类土(坚土)、四类土(砂砾坚土)、五类土(软石)、六类土(次坚石)、七类土(坚石)、八类土(特坚石)。
一至四类为土,五至八类为岩石。
二、土的工程性质
1、土的密度
(1)土的天然密度
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土的天然密度。
(2)土的干密度
单位体积中土的固体颗粒的质量称为土的干密度。
注:土的干密度越大,表示土越密实。
工程上把土的干密度作为评定土体密实程度的标准,以控制基坑底压实及填土工程的压实质量。
2、土的含水量
土的含水量?是土中水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注:土的干湿程度用含水量表示。
5%以下称干土、5%—30%称潮湿土、30%以上称湿土。
含水量越大,土就越湿,对施工越不利。
3、土的可松性
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大,以后虽经回填压实,其体积仍不能恢复原状,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
土的可松性程度用可松性系数表示。
4、土的渗透性
土的渗透性指水流通过土中孔隙的难易程度,水在单位时间内穿透土层的能力称为渗透系数,用?表示,单位为?。
注:土的渗透性大小取决于不同的土质。
地下水的流动以及在土中的渗透速度都与土的渗透性有关。
主要用土的松性系数来判断:
在建筑施工中,按照开挖的难易程度,土可分为八类:一类土(松软土)、二类土(普通土)、三类土(坚土)、四类土(砂砾坚土)、五类土(软石)、六类土(次坚石)、七类土(坚石)、
八类土(特坚石)。
一至四类为土,五至八类为岩石。
二、土的工程性质
五至八类为岩石。
好象有点问题,看浙江省预算定额第31页.岩石层:除软石及强风化岩以外的各类坚石,包括次坚石,普坚石,和特坚石.
公路的土石方分类有几个标准:
第一是路基十六类分类标准,定额是六类土石分类标准,具体对比可参考定额说明;
隧道定额也是六类土石方分类标准,他和路基土石方刚好是相反的;
桥梁打桩和钻孔的土石方分类标准更是与路基、隧道有差别的,建议你看看公路预算定额释义书册,一切都明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