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的抢救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1
(完整word版)心脏骤停抢救流程图心脏骤停抢救流程图
---
1.简介
本文档描述了心脏骤停抢救的流程图,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个清晰、简洁的指南。
在进行抢救过程中,请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2.心脏骤停抢救流程图
以下是心脏骤停抢救的流程图:

3.抢救步骤
3.1 判断心脏骤停
- 检查患者是否无反应
- 检查患者是否没有正常呼吸
3.2 拨打急救电话
- 使用手机或求助他人拨打当地急救电话
3.3 开始心肺复苏(CPR)
- 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 执行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率(通常是30:2)- 确保按压深度合适,保持至少5厘米深
3.4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 尽快将AED连接到患者身上
- 按照AED的语音提示操作
3.5 持续心肺复苏与除颤
- 根据AED的指示继续心肺复苏和除颤操作
- 持续直到医务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意识
4.其他注意事项
- 在抢救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做好善后工作
- 抢救过程中要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告知医务人员
- 按照专业操作指南执行抢救过程
以上是心脏骤停抢救的流程图及步骤。
根据实际情况,可能需要根据医务人员的专业判断做适当调整。
在抢救过程中,请始终保持冷静,并与医务人员密切合作。
一、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成人BLS技术流程无反应高质量CPR无呼吸或者无正常呼吸至少100 次/min (仅有喘息) 按压深度至少2 英寸(5cm )在每次按压后要允许胸廓完全回弹尽可能减少中断胸外按压激活紧急反应系统避免过度通气取来AED 或者除颤仪检查脉搏:10 秒内有无确定的脉搏确定脉搏每5~6 秒一次人工呼吸每2 分钟再次检查脉搏无脉搏开始每30 次胸外按压赋予2 次人工呼吸并循环进行AED 除颤仪到位检查是否为除颤心律可除颤不可除颤除颤一次即将继续CPR2min即将继续CPR2min每2min 检查心律一次直至ALS 人员到场或者患者能动二、院前医护配合 CA-CPR 规范操作流程呼叫原因:晕厥/昏迷医生 抬工 护士出车准备 填写出车记录本电话联系家属戴手套口包帽子报“110”出车戴手套口包帽子监护箱呼吸机、担架取抢救 B 箱判定环境安全(D )现场处理判定意识丧失(R ),触摸不到颈动脉搏动实施胸外按压开放气道球囊面罩通气(B )按压-通气 5 循环(C )辨明有否除颤心律无 有胸外按压球囊通气 5 循环嘱护士: (3-5min1 次)肾上腺素 1mg iv ;胸外按压-球囊通气 5 循环无检查有否除颤心律检查有否除颤心律嘱护士胸外按压球囊通气 5 循环脉室 无检查心律心脏停博或者 无脉电活动判断呼吸球囊通气重复:胸外按压-球囊通气 →血管活性药物 (30min )心脏停博或者无脉电活动整理现场转运回院报“110”回院 填出车登记本取 A 箱、氧袋连接 AED建立静脉通道肾上腺素 1mg iv触摸颈动脉搏动胺碘酮 0.3 iv肾上腺素 1mg iv准备插管设备接呼吸机控制呼吸监测生命体征 (HR ) 通知院内准备抢救。
气管插管球囊通气胸 外 按 压 - 球 囊通气 5 循环见左嘱护士住手抢救 宣布死亡离开 现场整理 现场室颤或者无 嘱护士(E )除颤(D )恢复窦律 检查心律到 诊嘱护士嘱护士见左除颤速嘱护士说明:1、到达现场, (条件允许时)医护站位及抢救设备摆放位置:医生:患者一侧(右侧),B 箱放患者头部外上方,挨近医生处(利于球囊通气);护士:患者另一侧(左侧),A 箱放其该侧前臂外方(便于建立静脉通道);抬工:置监护除颤仪于护士同侧,患者头部外方 (便于连接AED 和心电监护),呼吸机条件允许情况下置患者头部外上方、B 箱外方,在旁等待医护指示,配合医护。
“三人法”心肺复苏抢救流程图
1、呼吸机氧浓度如达到30%~40%可用催醒药做试验促醒、撤管
2、“三人法”心肺复苏抢救流程图
一号人员全面指挥抢救
↓
迅速识别心脏骤停、启动急救系统
↓↓↓二号人员持续胸外按压30次三号人员↓↓↓
准备呼吸球囊戴好面罩打开呼吸道面罩除颤仪分析心律
呼吸球囊呼吸2次除颤(单相360J,双相200J)
↓↓↓
启动呼吸机调整好参数拆除球囊面罩连接呼吸机心电监护做好再除颤准备↓↓↓
开通静脉通路给药持续胸外心脏按压管理呼吸道
(肾上腺素)(>100次/分,>5cm)记录抢救过程
↓
至少每2分钟才评估一次抢救效果
一号人员:医生二号人员护士三号人员:司机或护士
4分钟内完成流程中的各个环节
电除颤1-2分钟内完成。
心脏骤停抢救流程图
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
基础生命支持(BLS)
置患者于复苏体位
B:口对口呼吸或
CA
胸外心脏按压通畅气道简易呼吸器
生命支持(ALS)
开放静脉通路心电图电复律
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缓慢心率维持平均动脉压室速室颤停搏异丙肾
阿托品胺碘酮250mg/升碱0.2mg/
2mg/次同步非同次,肾
次;异丙肾压性异丙肾上腺素
电复步电
0.2mg/2.5mg/药药0.2mg/次(尖
次,阿次律复律
临时起扭),硫酸镁托品
150J300J搏2mg/次10ml/次。
延续生命支持(PLS)
GH重症监护生命评价脑苏醒
高温。
脱水,护脑,心电监测,血压监测
坚持心、肺、脑、肾及内环境均衡血氧监测,尿量监测促醒
酶学监测,血气监测
酶学监测,血气监测。
心脏骤停抢救流程
心脏骤停的抢救流程如下:
1.观察病人是否有反应,并进行相应处理。
2.如果病人有呼吸,但无创伤,应将其放置于抢救体位。
3.如果病人有脉搏,监护器显示室颤/房颤心动过速,必要时进行连续3次电除颤:第一次200J,第二次200-360J,第三次360J。
4.寻找病因并进行治疗,如低血压、休克、急性肺水肿、急性心肌梗死等。
5.继续心肺复苏,保持气道通畅,进行呼吸支持。
6.如果病人无反应,呼叫EMSS尽快获取除颤器,并施行2次缓慢人工呼吸,判断循环是否恢复。
7.如果病人无脉搏,开始心肺复苏,继续人工呼吸和气管
内插管,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和心电图。
8.如果出现室颤/室性心动过速,应进行30s-60s内除颤(360J)。
9.可能的原因及治疗包括低血容量(输液扩容)、大块肺
栓塞(溶栓)、缺氧(辅助通气)、药物过量、心脏压塞(心包引流)、高钾血症、张力性气胸(胸腔引流)、酸中毒、低体温(复温)和大面积心肌梗死等。
10.对于室颤/室性心动过速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电-机械分
离心脏静止心律失常,应建立静脉通道,并进行除颤(360J)。
药物治疗包括利多卡因1.5mg/kg静注,3-5分钟重复给药,总
量300mg,以及普鲁卡因胺30mg/分静注,总量17mg/kg。
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心跳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抢救。
在这种情况下,每一分钟都至关重要,因此必须迅速采取行动。
以下是心跳骤停抢救流程的详细步骤:1. 确认心跳骤停,当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或昏迷不醒时,首先要确认是否出现了心跳骤停。
可以检查受害者是否有呼吸、脉搏,或者直接询问旁边的人是否目击了心跳骤停的发生。
2. 唤醒急救人员,如果确认了心跳骤停,立即唤醒急救人员或拨打急救电话。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以开始进行心肺复苏(CPR)。
3. 进行心肺复苏(CPR),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可以在心跳骤停的情况下维持受害者的血液循环。
首先,将受害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然后跪在受害者身旁,交叉双手按在受害者胸骨下方,进行按压。
按压时要保持节奏,每次按压后要等胸部完全回弹再进行下一次按压。
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每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4. 寻找自动体外除颤器(AED),AED是一种可以检测心跳骤停并进行电击复征的设备。
如果周围有AED,立即使用它。
按照AED的操作说明,将电极贴在受害者胸部,然后按照设备提示进行操作。
5. 等待急救人员到来,在进行CPR和使用AED的同时,继续唤醒急救人员前来。
急救人员到来后,将受害者交由专业人员进行后续的救治。
在心跳骤停的抢救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采取行动。
及时的心肺复苏和使用AED可以大大提高心跳骤停患者的生存率。
因此,学习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在关键时刻挽救他人的生命。
希望大家都能掌握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做好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工作,为保护生命做出贡献。
院内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方案附件1: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实施要点附件2:BLS人员成人心脏骤停流程图(AHA2015年更新版)附件3:心电监护流程开机接通电源线路,开机预热,使心电监护处于备用状态清洁放电极片部位的皮肤酒精棉球不可过湿、注意保暖、遮挡清洁皮肤时以右锁骨中点下顺时针清洁,清洁范围约为5cm将电极片与电极导线相连连接电极片、连接对侧手指的脉氧,连接近侧手臂的血压五导联:电极片贴于相应位置(LA、RA:左、右锁骨中点下,LL、RL:左右锁骨中线平剑突水平,V:胸骨柄左缘)监护擦手,测血压、调整日期、时间、上下限报警范围观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等监测项目,及时将测量值报告管床医生记录擦手,准确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附件4:电除颤流程1.患者仰卧位、暴露全胸2.开启除颤器3.联接导联,确认心电活动4.导联选择开关置于”除颤”位置,选择非同步除颤5.选择能量,充电(100-200焦耳)6.前电板胸骨上部右锁骨下方,侧电极左下胸乳头左侧7.双手紧压电极手柄,两拇指同时按压手柄放电按钮(确定无人员接触患者)8.观察病人反应,注意心跳和脉搏变化(选择导联,观察心电活动)9.心率无恢复时,可再次进行电除颤(可加大能量,总次数不超过3次)附件5:静脉输液流程1.检査用物:从左到右检査所有用物:治疗盘(三联瓶、棉签一次性头皮针、止血带、输液贴)、砂轮、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注射器、按医嘱准备药物输液卡、弯盘、一次性垫巾、必要时备小夹板及绷带。
2.药物准备:启开液体瓶铝盖中心部分,常规消毒瓶塞。
3.再次核对病人姓名。
4.安置病人:撤回用物、整理病人衣裤和床单,取舒适卧位,向病人交代注意事项。
5.洗手记录,挂输液巡视卡,分类处理用物。
6.洗手,记录签名。
附件6:吸氧流程1.责任护士洗手2.核对病人,呼叫病人床号、姓名3.取下防尘塞并清洁,清洁病人鼻腔4.连接吸氧管,调节氧流量:缺氧伴有CO2潴留患者1-2L/min,无CO2潴留患者2-4L/min,心脏病、肺水肿可用4-6L/min5.检査氧气有无漏气,观察流量表和流量是否正确6.将一次性鼻导管塞于病人鼻孔中,调节固定带7.向病人解释注意事项(您好,氧气已经帮他吸上了,请您不要随意的调节氧流量和摘除鼻导管,在吸氧的过程中请您尽量用鼻呼吸,不要张口呼吸,氧气是易燃易爆的气体,请您不要在氧气装置周围吸烟和使用明火,氧气装置请勿接触油污,如有任何情况,请您及时按床头的呼叫器通知我们医务人员,我也会随时来巡视病房的。
心肺复苏技术技术规范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及恢复大脑功能的复苏技术。
心跳突然停止后,循环及呼吸随即停止,全身组织细胞缺血、缺氧,脑细胞对缺血、缺氧最敏感,一般在循环停止后4~6 分钟即可发生严重损害,10 分钟后,脑组织出现不可逆性死亡。
因此,对心搏骤停患者的抢救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第一目击者在黄金时间内展开施救。
复苏进行的越早,患者存活率越高。
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是指患者的心脏在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的打击,致使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
此时如能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心肺脑复苏措施,其存活率可高达70%~80%,但若抢救不及时,则必然从临床死亡发展到生物学死亡。
一、心肺复苏的概念对已处于濒死阶段的危重患者的抢救性医疗措施称为复苏术。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对心搏骤停、呼吸骤停患者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以胸外心脏按压或其他方法所形成的人工循环恢复心脏的搏动和自主循环,以人工呼吸代替患者的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从而保证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氧供应,及时抢救,以挽回患者的生命。
脑复苏是在心肺复苏成功后,以保护脑组织,促进脑功能恢复为目的的治疗,目的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二、心肺复苏的发展历史1947 年,美国Claude Beek 教授首次报道对一室颤患者应用电除颤获得成功,以后除颤器材不断改进。
现代心肺复苏的方法是在20 世纪50~60 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挽救了许多生命。
1958 年美国Peter Safar 教授发明了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因简单易行而被确定为呼吸复苏的首选方法。
1960 年William Kouwenhoven 等人发表了第一篇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文章,被视为心肺复苏的里程碑。
心跳骤停的急救流程心跳骤停抢救流程一、检查1. 必须尽快在询问病史的同时完成必要的体格检查,包括意识状态、大动脉搏动、呼吸、瞳孔、心音、血压等情况;2. 心电图检查及进行心电监护。
二、治疗原则1胸外心脏按压:患者平卧硬板床,拳击胸骨中点一次,如未复跳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80~100次/分。
每次按压和放松时间相等。
2畅通气道:输氧。
3人工呼吸:如无自主呼吸,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牙关紧闭时可改为口对鼻呼吸,立即准备好气管插管,安上人工呼吸机。
4进一步维持有效循环,若胸外心脏按压效果不好必要时可考虑开胸按压。
5建立静脉滴注通道:滴注增加心排出量药物及碱性药物:如肾上腺素1mg静注,必要时每隔5~10分钟重复一次;多巴胺每分钟2~10微克/kg静滴; 5%碳酸氢钠100ml静滴。
6心电图监测和心律失常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药物和电技术两方面:1电击除颤:心室纤颤可用非同步电击除颤,所需能量为200~360焦耳。
2药物治疗: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可选用胺碘酮、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硫胺、溴苄胺等;若由于洋地黄中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可选用苯妥英钠静注。
3对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可用阿托品静注治疗。
三.重症监护室处理1维持有效的循环:纠正低血压,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处理心律失常;防治急性左心衰竭等等。
2维持有效呼吸:关键问题是要防治脑缺氧及脑水肿,也可用呼吸兴奋剂,自主呼吸恢复前,要连续使用人工呼吸机。
若气管插管已用2~3天仍不能拔除,应考虑气管切开。
3防治脑缺氧及脑水肿:1 低温疗法:头部冰敷,冰帽,体表大血管处放置冰袋或使用冰毯降温。
2 脱水疗法:可用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及白蛋白等药物。
3 应用镇静剂。
4 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应用ATP 、辅酶A,细胞色素C,谷氨酸钾等。
4防治急性肾衰:尿量每小时少于30ml,应严格控制入水量,防治高血钾,必要时考虑血透治疗。
5防治继发感染:最常见的是肺炎、败血症、气管切开伤口感染及尿路感染等,抗生素一般选用对肾脏毒性小的药物,不宜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以防继发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