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气体与蒸汽的流动
- 格式:ppt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44
824:《工程热力学》课程考试大纲1、本考试科目简介工程热力学是能源工程、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材料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等领域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在许多工程领域中有广泛应用。
本课程研究能源转换、利用,特别是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原理、途径、规律及提高转换效率的方法。
主要内容有:热力学能、功和热;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的可用性、熵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理想气体和水蒸气的性质;热力过程和热力循环的分析。
2、考试内容要求第一章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如系统、外界、开口系统、闭口系统、绝热系统、孤立系统、平衡状态、状态参数、可逆过程、循环、功和热等等。
熟练掌握基本概念。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能量守衡与转换定律在热现象中的应用、总能、热力学能、焓、膨胀功、技术功、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第一解析式和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及其应用。
熟练掌握本章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计算。
第三章理想气体的性质理想气体的性质: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的概念、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比热容和热力学能、焓、熵的定义、计算;理想气体混合气体的性质:理想气体混合物、理想气体的各种成分表示法、理想气体的分压力定律、分体积定律、折合气体常数和折合摩尔质量、混合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混合气体的熵。
熟练掌握本章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计算。
第四章理想气体基本的热力过程理想气体的基本热力过程:定温过程、定压过程、定容过程、可逆绝热(定熵)过程和多变过程的过程方程、参数变化和过程中功及热量的计算及过程的p-v图和T-s图。
熟练掌握本章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计算。
第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热过程的方向性、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克劳修斯积分不等式、熵流和熵产、熵方程、孤立系统的熵增原理;作功能力、作功能力损失与熵产和用平衡方程。
熟练掌握本章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计算。
第六章水蒸气饱和状态、饱和温度、饱和压力、饱和湿蒸汽、干度、三相点、水蒸气状态的确定、水的定压加热汽化过程及其在p-v图和T-s上的表示、水蒸气定压过程的热量、水蒸气绝热过程的功;熟练掌握本章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程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是研究油气和城市燃气储存、运输及管理的一门穿插性高新技术学科。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油气储运工程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开展方案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油气储运管理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查设计、施工工程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油气储运工艺、设备设施方面的根本理论和根本知识,受到识图制图、上机操作、工程测量、工程概预算的根本训练,具有进行油气储运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的根本能力。
主干学科:工程流体力学、油气储运工程学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物理化学、泵与压缩机、电工与电子技术、油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集输、油库设计与管理、油气储运工程最优化、技术经济学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工程制图、测量实习、金工实习、施工实习等一般安排18周。
主要专业实验:油气质量检测、物理化学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学士学位相近专业: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勘察技术与工程资源勘察工程地质工程矿物资源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煤及煤层气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开设学校:中国石油大学重庆科技学院石油大学长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浙江海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榆林学院(省A专业) 四川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大庆石油学院课程编号:05040120工程热力学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总学时:48学时总学分:3学分课程性质:技术根底课开设学期及周学时分配:第5学期,周时数3适用专业及层次:过程装备及控制专业、油气储运专业相关课程:大学物理,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教材:(《工程热力学》,沈维道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推荐参考书:(1、《工程热力学》,严家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第二版2、《工程热力学》,曾丹苓、敖越、朱克雄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第二版 3、《热力学》,王竹溪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一、课程目的及要求工程热力学是一门专业技术根底课,其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热力学的定律、定理及有关的理论知识,对热力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的能力;初步掌握工程设计与研究中获取物性数据,对热力过程进行有关计算的方法。
第一章基本概念与定义1.答:不一定。
稳定流动开口系统内质量也可以保持恒定2.答: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工质在越过边界时,其热力学能也越过了边界。
但热力学能不是热量,只要系统和外界没有热量地交换就是绝热系。
3.答:只有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这种状态称之为平衡状态。
稳定状态只要其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就称之为稳定状态,不考虑是否在外界的影响下,这是他们的本质区别。
平衡状态并非稳定状态之必要条件。
物系内部各处的性质均匀一致的状态为均匀状态。
平衡状态不一定为均匀状态,均匀并非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之必要条件。
4.答:压力表的读数可能会改变,根据压力仪表所处的环境压力的改变而改变。
当地大气压不一定是环境大气压。
环境大气压是指压力仪表所处的环境的压力。
5.答:温度计随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同有显著的变化。
6.答:任何一种经验温标不能作为度量温度的标准。
由于经验温标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当选用不同测温物质的温度计、采用不同的物理量作为温度的标志来测量温度时,除选定为基准点的温度,其他温度的测定值可能有微小的差异。
7.答: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传热和位移或系统与外界之间的热量的交换与功的交换都是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
8.答:(1)第一种情况如图1-1(a ),不作功(2)第二种情况如图1-1(b ),作功(3)第一种情况为不可逆过程不可以在p-v 图上表示出来,第二种情况为可逆过程可以在p-v 图上表示出来。
9.答:经历一个不可逆过程后系统可以恢复为原来状态。
系统和外界整个系统不能恢复原来状态。
10.答:系统经历一可逆正向循环及其逆向可逆循环后,系统恢复到原来状态,外界没有变化;若存在不可逆因素,系统恢复到原状态,外界产生变化。
11.答:不一定。
主要看输出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排斥大气功是否有用。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理1.答:将隔板抽去,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w u q +∆=其中0,0==w q 所以容器中空 气的热力学能不变。
2021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基础考试》题库【历年真题(部分视频讲解)+章节题库+模拟试题】目录•第一部分历年真题[部分视频讲解]o【公共基础(上午)】▪2020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公共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2019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公共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2018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公共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2017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公共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2016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公共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2014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公共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详解[部分视频讲解]▪2012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公共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2011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公共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2010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公共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2009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公共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2008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公共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o【专业基础(下午)】▪2020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2019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2018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2017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详解▪2014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2013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2012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2011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2010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2009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2008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2007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2006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详解•第二部分章节题库o【公共基础(上午)】▪第一章高等数学▪第一节空间解析几何▪第二节微分学▪第三节积分学▪第四节无穷级数▪第五节常微分方程▪第六节线性代数▪第七节概率与数理统计▪第二章普通物理▪第一节热学▪第二节波动学▪第三节光学▪第三章普通化学▪第一节物质的结构与物质状态▪第二节溶液▪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第四节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第五节有机化学▪第四章理论力学▪第一节静力学▪第二节运动学▪第三节动力学▪第五章材料力学▪第一节拉伸与压缩▪第二节剪切与挤压▪第三节扭转▪第四节截面的几何性质▪第五节弯曲▪第六节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第七节组合变形▪第八节压杆稳定▪第六章流体力学▪第一节流体的主要物性与流体静力学▪第二节流体动力学基础▪第三节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第四节孔口、管嘴和有压管道恒定流▪第五节明渠恒定流▪第六节渗流、井和集水廊道▪第七节相似原理与量纲分析▪第七章电气与信息▪第一节电磁学概念▪第二节电路知识▪第三节电动机与变压器▪第四节信号与信息▪第五节模拟电子技术▪第六节数字电子技术▪第八章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节计算机系统▪第二节信息表示▪第三节常用操作系统▪第四节计算机网络▪第九章工程经济▪第一节资金的时间价值▪第二节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第三节资金来源与融资方案▪第四节财务分析▪第五节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第六节不确定性分析▪第七节方案经济比选▪第八节改扩建项目经济评价特点▪第九节价值工程▪第十章法律法规▪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六节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七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八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第九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o【专业基础(下午)】▪第1章工程热力学▪ 1.1 基本概念▪ 1.2 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 1.3 热力学第一定律▪ 1.4 气体性质▪ 1.5 理想气体基本热力过程及气体压缩▪ 1.6 热力学第二定律▪ 1.7 水蒸气和湿空气▪ 1.8 气体和蒸汽的流动▪ 1.9 动力循环▪ 1.10 制冷循环▪第2章传热学▪ 2.1 导热理论基础▪ 2.2 稳态导热▪ 2.3 非稳态导热▪ 2.4 导热问题数值解▪ 2.5 对流换热分析▪ 2.6 单相流体对流换热及准则关联式▪ 2.7 凝结与沸腾换热▪ 2.8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2.9 辐射换热计算▪ 2.10 传热与换热器▪第3章工程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 3.1 流体动力学基础▪ 3.2 相似原理和模型实验方法▪ 3.3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3.4 管路计算▪ 3.5 特定流动分析▪ 3.6 气体射流▪ 3.7 气体动力学基础▪ 3.8 泵与风机与网络系统的匹配▪第4章自动控制▪ 4.1 自动控制与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 4.2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4.3 线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4.4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对象的调节性能▪ 4.5 控制系统的误差分析▪ 4.6 控制系统的综合和校正▪第5章热工测试技术▪ 5.1 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 5.2 温度的测量▪ 5.3 湿度的测量▪ 5.4 压力的测量▪ 5.5 流速的测量▪ 5.6 流量的测量▪ 5.7 液位的测量▪ 5.8 热流量的测量▪ 5.9 误差与数据处理▪第6章机械基础▪ 6.1 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 6.2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6.3 平面连杆机构▪ 6.4 凸轮机构▪ 6.5 螺纹连接▪ 6.6 带传动▪ 6.7 齿轮机构▪ 6.8 轮系▪ 6.9 轴▪ 6.10 滚动轴承▪第7章职业法规▪7.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7.2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7.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7.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7.6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7.7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7.8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7.9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7.10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7.11 工程建设监理规定▪7.12 蒙特利尔议定书▪7.1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7.14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7.15 锅炉房设计规范▪7.16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7.1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7.18 氢气站设计规范▪7.19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7.20 氧气站设计规范▪7.21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7.22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7.2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24 大气污染区综合排放标准▪7.25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7.26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7.2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第三部分模拟试题o【公共基础(上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公共基础考试》模拟试题及详解(一)▪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公共基础考试》模拟试题及详解(二)o【专业基础(下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基础考试》模拟试题及详解(一)▪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基础考试》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内容简介本题库是2021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基础考试》的题库,包括历年真题(部分视频讲解)、章节题库和模拟试题三大部分:(1)第一部分为历年真题(部分视频讲解):本部分包含:①公共基础考试(上午)2008~2014、2016~2020年的考试真题,其中共有264道真题配有视频讲解;②专业基础考试(下午)2008~2011年、2013年、2016~2020年的考试真题,并给出了详尽的答案和解析,其中共有166道真题(2011~2013年)配有视频讲解。
考点精讲工程热力学考试指导及课程说明主讲:程老师沈维道《工程热力学》考研辅导课程1、沈维道《工程热力学》考点精讲及复习思路2、沈维道《工程热力学》名校真题解析及典型题精讲精练3、沈维道《工程热力学》冲刺串讲及模拟四套卷精讲本课程使用教材《工程热力学》第三版作者:沈维道,蒋智敏,童钧耕主编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1-6-1《工程热力学》第4版作者:沈维道,童钧耕主编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6-1《工程热力学》第4版作者:曾丹岺主编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2-12-1《工程热力学》作者:朱明善等编著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6-1《工程热力学》作者:冯青,李世武,张丽编著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9-1《工程热力学》(第三版)作者:华自强,张忠进编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0-7-1《工程热力学》第二版作者:毕明树、冯殿义、马连湘编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1-1《工程热力学》作者:朱明善等编著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1995-7-1《工程热力学》第四版作者:华自强等编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11-1《工程热力学》(第五版)作者:廉乐明等编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1-1《工程热力学》作者:王修彦主编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1-1《工程热力学》作者:严家騄,王永青编著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9-1考试分值分布一般来说,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工程热力学专业课满分为150分。
大家首先要认真仔细地阅读自己打算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确定考试教材,然后阅读考试大纲,确认考试范围。
尤其是,要根据近年(一般三年内)的真题,了解分值的分布、题型,以及该院校出题的倾向和偏好。
考试分值分布考研的工程热力学试题,一般来说题型分为两大类:概念题和计算题。
第八章 气体与蒸汽的流动工程中,常要处理气体与蒸汽在管路设备,如喷管、扩压管、节流阀内的流动过程。
例如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等动力设备中,使高压的气体通过喷管,产生高述度流动,然后利用高述气流冲击叶轮旋转而输出机械功。
火箭尾喷管,喷射式抽气器及扩压管等是工程上常见的另一些实例。
此外,热力工程上还常遇到 气体或蒸汽流经 门、孔板等狭窄通道时产生的节流现象。
本章主要讨论气体在流经喷管等设备时气流参数变话与流道截面积的关系及流动过程中气体能量传递和转化等问题。
此外还将简要地讨论绝热节流过程。
流体在流经空间任何一点时,其全部参数都不随时间而变化的流动过程。
称为稳定流动。
工程中,最常见的工则的流动都是稳定的或接近稳定的流动。
严格地说。
运动流体在流道的同截面上的不同点,由于受摩插力及传热等影响,流述、压力、温度等参数也有所不同,但为研就问题简变起见,常取同一 截面上某参数的平均植作为该面上各点该参数的植,这眼样问题就可简化为沿流动方向上的一维问题。
实际流动问题都是不可逆的,而且流动过程中工质可能与外界有热量交换。
但是。
一般热力管道外都包有隔热保温材料,而且流体流过如喷管这样的设备的时简很短,与外界的换热也很小,为简便起见,把问题看成可逆绝热过程,由此而造程,由此而造成的误差利用实验系数修正。
因此,本章主要讨论可逆绝热过程,由此而造成的误差利用实验系数修正。
因此,本章主要讨论可逆绝热的一维稳定流动。
第一节 稳定流动的基本方程式一、连续性方程定流动中,任一截面的一切参数均不随时简而变,故流经一定截面的质量流量应为定植,不随时简而变。
设图8—1中流经截面1—1和2—2的质量分别为q m 1q m 2,流速为cfl 和cf2,比体积为v1和v2,流道截面面积为A1、A2。
若在此两截面间没有引进或排出流体,则据质量守恒原理有将上式微分,并整理得图8—1一维稳定流动常数=Α==Α=Α===vc v c v c q q q f 22f 211f 1m 2m 1m L (8—1) 0=−+Αvdv c dc A d f f (8—la ) 式(8—1)称做稳定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式。
科目 815 传热学命题单位:机械工程学院考试大纲基本要求1.掌握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及传热过程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学会对传热过程进行分析和计算的基本方法。
2.掌握导热的基本规律。
能对无内热源的简单几何形状物体,在常物性条件下的稳态导热和传热过程进行熟练的分析计算。
较深刻地了解物体在被持续加热或冷却时的温度场及热流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能应用集总参数法和诺模图来计算在对流边界条件下的非稳态导热问题。
3.较深刻地了解各种因素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对受迫对流换热、自然对流换热现象的物理特征及有关准则有正确的理解。
对相变换热现象特征有所了解,并能运用准则方程进行计算。
4.掌握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熟悉由透明介质所隔开的物体表面辐射换热的基本计算方法。
对气体辐射换热的特性和特征有所了解。
5.掌握换热器的两种基本计算方法:对数平均温度差法和传热效率-单元数法。
基本内容绪论1.传热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应用介绍。
2.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
3.传热过程与传热系数。
第一章导热理论基础1.导热基本概念。
温度场。
温度梯度。
傅里叶定律。
2.导热系数。
3.导热微分方程。
4.导热过程的单值性条件。
第二章稳态导热1.通过单平壁和复合平壁的导热。
2.通过单圆筒壁和复合圆筒壁的导热。
临界热绝缘直径。
3.通过肋壁的导热,肋片效率。
4.通过接触面的导热。
5.二维稳态导热问题。
第三章非稳态导热1.非稳态导热过程的特点。
2.对流换热边界条件下非稳态导热,诺模图,集总参数法。
3.常热流通量边界条件下非稳态导热。
第四章导热问题数值解1.泰勒级数法和热平衡法。
2.导热问题的数值计算,节点方程的建立及求解。
3.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数值计算,显式差分格式及其稳定性,隐式差分格式。
第五章对流换热分析1.对流换热过程和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
对流换热过程微分方程式。
2.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
3.流动边界层,热边界层,边界层换热微分方程组及其求解。
4.边界层换热积分方程组及其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