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开发流程图(最新)
- 格式:doc
- 大小:626.50 KB
- 文档页数:3
技术部开发设计流程图一、各部门职责1.技术部: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并提供相关的输出资料,指导生产部及品质部等相关部门的工作。
主要负责资料的输出工作及技术文件的控制。
2.品质部:负责产品试产实验测试和生产品质控制。
3.生产部:负责新产品试产和其他生产,确保技术文件程序输出落实到生产,将设计转化为生产力。
4.采购部及其他:提供必要工作配合,确保设计开发工作的执行。
二、产品设计开发流程设计开发流程分两类工作流程:一类指通过业务员的窗口根据客户要求和其他相关设计开发信息而制定的设计和开发方案,确定的《新产品开发进度表》;二类指通过本公司对市场的调查、了解和产品定位等制定的设计开发方案,并确定《新产品开发进度表》。
一类开发工作流程图如下:业务类设计开发工作流程图(A-01:流程图)二类开发合作流程图如下:公司类设计开发工作流程图(A-02:流程图)三、设计开发的最终资料输出:1.技术部应建立产品档案,保存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输出资料。
包括针对新产品设计和开发输入进行验证方式二形成的文件、样板及生产中修改产品的尺寸的输出资料等。
2.设计开发输出的主要内容:a.提供产品运作的参照信息文件:BOM(产品结构表)、注塑工艺卡、喷漆及移印资料、模具产能表、产品装配流程图及作业指导书等。
b.产品设计评审表(包括:初审、产品定型审、首样审及批量审等评审表及功能测试报告)。
c.设计变更证明(包括:模具修改资料通知单,修改通知单等)d.规定对安全和正常使用的产品特性和产品验收准则等信息。
e.其他联络资料。
四、设计和开发的评审根据设计计划,在适当的阶段,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系统的评审,以便使产品在评审设计和开发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以便使产品在评审设计和开发结果转化为力量生产的可操作性及量产化;以便使产品在评审设计和开发中识别问题并尽可能早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产品达到理想效能。
五、生产技术职责分工生产技术的职责分工:生产技术人员主要职责为协助设计开发人员分担在生产技术方面的职责,要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提高生产效率的技能,并负责生产及注塑工艺卡,生产装配指导书等制作及发放工作。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恒达电器有限公司产 品 设 计 开 发 流 程 图文 件 号 QD-002-2011版 本 号 A 编 制 马 如 燕 审 核 批 准 共 1 页 第 1 页 日 期2011.08.22日 期日 期实 施 日 期2011.09.01流 程 图详 细 说 明客户信息可行性评估设计开发样品试制产品提交小批量生产项目开发总结设计变更产品确认产品验证NGNGOKOK顾客财产登记产品开发指令尺寸/性能报告客户确认单新产品试制总结报告设计开发输入/输出报告产品确认报告1、根据客户的信息由市场部会同技术部和总经理进行可行性评估。
评估通过后,由市场部出《新产品开发指令》,并总经理审核后,移交技术部。
2、技术部接到《新产品开发指令》后,进入设计开发程序:输入→输出→验证→确认。
3、确认完毕后由市场部寄样品给客户,并要求客户回传《产品确认单》。
4、在产品验证、确认及客户反馈不符时。
需进行设计更改,并形成设计更改记录。
5、产品确认后进行小批量生产,最后作项目开发总结,形成《新产品试制总结报告》。
6、相关表单: 《客户财产登记表》、《新产品开发指令》、《项目小组单》、《设计开发输入确认单》、《设计开发输入评审单》、《产品验证单》(零件尺寸报告;成品装配性、功能性测试报告)、《零件修改建议表》、《设计变更单》、《送样样品客户确认单》、《产品试产/小批量生产计划表》、《新产品试制总结报告》、《设计开发完成确认单》。
课程设计开发流程图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XX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 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了解XX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 学会运用XX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技能目标包括:1. 能够运用XX方法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2. 能够进行XX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3. 能够撰写XX学科相关的报告和论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 培养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关实例和案例。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部分: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包括XX概念的定义,XX原理的阐述,以及XX方法的基本步骤。
2.第二部分:XX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介绍XX学科的起源、发展阶段和重要成果,以及当前XX学科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3.第三部分:XX方法的运用。
通过实例和案例分析,讲解XX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操作步骤。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地传授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XX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经典的XX学科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一批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XX学科的概念和原理。
输出文件
设计开发进度跟踪表可行性报告
设计开发任务书
样品需求申请表生产设备清单检测设备清单样品制作记录表
设计开发验证报告书会议记录
产品、零部件结构图
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
平面、结构图BOM 表(物料清单)
会议记录表
客户需求记录市场调查报告
设计开发提案书设计开发清单会议记录
初始可行性和特殊报告
BOM 表(物料清单)过程流图
文件发行签收记录表试产申请单
设计开发总结报告
相关质量记录表
制作审核 批准
设备工时评估表
相关质量记录表整理数据分析
试产验证报告书
设计开发验证报告书
过程检验记录表不合格品记录表会议记录
BOM 表物料规格书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书工艺流程。
设计开发进度跟踪表可行性报告
设计开发任务书
样品需求申请表生产设备清单检测设备清单样品制作记录表
会议记录
初始可行性和特殊报告
BOM 表(物料清单)过程流图
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
设计开发验证报告书会议记录
产品、零部件结构图设计开发流程图
平面、结构图BOM 表(物料清单)
会议记录表
客户需求记录市场调查报告
设计开发提案书设计开发清单BOM 表物料规格书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书
文件发行签收记录表
试产申请单
设计开发总结报告
相关质量记录表
试产验证报告书
设备工时评估表
ECN :Engineering Change Notice 设计变更
PPAP :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
生产性零组件承认程序,实际上就是零件提交保证。
目的是用来确定组织是否已经正确的理解了顾客工程设计记录和规范的所有要求,以及该制造过程是否有潜力在实际运行中,持续生产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
BOM :Bill Of Material 物料清单
ECR :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 设计开发相关质量记录表整理数据分析
DFMEA :Design Failure Mode Effects Analysis 设计失效模式分析
设计开发验证报告书
过程检验记录表不合格品记录表会议记录
BOM 表物料规格书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书工艺流程。
设计开发工作流程图设计开发工作流程图是一个标准的方法,可以帮助团队明确任务、定义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下面是一个基于现代Web开发的工作流程图。
一、项目规划阶段:1.确定项目目标在进行设计开发之前,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范围。
包括预算、时间、目标用户等等。
这个阶段可以通过项目管理工具、会议等方式完成。
2.可行性研究在确定项目目标之后,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概述项目的优缺点、潜在风险和成本效益。
这个阶段可以通过专家判断、市场调研等形式完成。
3.设想出样的信息架构信息架构是项目的基础,是将目标用户、信息、功能组织起来以便实现项目目的和需求。
4.用户需求分析通过市场调研、要求分析和交流等方式,搜集用户需求,以便设计师快速构建相应的用户体验,满足用户期望。
二、设计阶段:1.基本设计该阶段的目的是确定项目的基本设计要素,确定网站或应用程序的主要特点,确定相关规范,制定设计准则。
2.设计图原形基于需求分析的工作成果,可以进行细化,制定原型设计,并由客户测试。
3.测试原型在原型设计完成之后,需要充分测试来确定用户体验的质量。
可以根据测试结果调整设计方案。
4.高保真设计在测试成功后,可以制定具体的高保真设计,以充分展示项目的基本设计和特点。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和UI设计师一起工作,确保IT部门可与界面框架联合合作。
三、程序开发阶段:1.技术选型程序员需要确定适合项目的技术,以便实现程序架构,如服务器端语言、数据库等等。
2.项目搭建该工作阶段包括建立项目环境、配置服务器、安装依赖库等。
程序员需要确保所有组件正确安装,并充分测试。
3.编程程序员编写代码实现可视化界面,并执行测试以确保功能的质量。
在代码编写过程中,需要遵循好的编程规范。
4.测试在完成代码编写后,需要对程序进行综合测试,并修复任何隐患。
测试人员需要运用多种测试工具来检测项目的性能、质量和其他特性。
四、上线阶段:1.准备部署准备将Web应用程序部署到服务器上,以便让其他人访问。
新 产 品 设 计 开 发 流 程 图
设计输入清单
用户意见
使用说明书(必要时)
检验报告单
随工单
工装夹具设计、配置
小批量试制阶段
PFMEA分析
设计验证报告
产品设计工艺性审查
请顾客确认
提供顾客试用报告
送样品
提供产品测试报告
性能试验
性能试验
常规性能测试
销售部负责样品确认
编制产品规格书
PFMEA/样品试制
性能测试
工艺方案设计(B、C类可借用基型产品)
设计文件初稿
制订产品验收标准
确定项目负责人
策划设计开发方案任务书
方案设计评审
(B、C类产品可简化)
DFMEA分析
样品试制阶段
技术资料归档
新产品鉴定
(B、C类可省略)
工装/设备/人员等配置
试生产阶段
设计确认报告
设计确认
工作图设计阶段
样品阶段设计评审
(B、C类产品可简化)
新产品小批量
试制评审单
新产品小批量
试制评审表
新产品小批量
试制评审表
设计评审
(各类产品必须进行)
标准化审查
设计输出文件正稿下达新产品开发通知单
设计输入评审(B、C类产品只需审核)
草拟产品工作图
拟制样品备料单
拟制试制工艺/工装设计
性能试验报告
设计验证
方案设计
设计阶段划分
组织和技术接口
设计输出清单
A类:创新性新产品(基型产品)B类:改进型新产品
C类:派生型新产品。
软件系统开发流程图
需
求
变
化
需求基本确定
需
要
变 更 获取用户需求 编制初步方案 编制进度/预算 PM :根据GM 安排编制简略/详细的建设方案 PM :获取EU 主要的关键性需求 PM :基于内部预算对EU 提供费用报价 跟踪 PM :与EU 确认需求变动及方案、费用调整 编制详细预算 PM :完成详细内部预算并提交给GM 配置内部资源 PM :通过内部项目管理系统配置详细人员、进度安排 分配开发任务 PM :移交EU 需求给PG ,安排PG 开发任务 系统实现 PG :根据EU 需求及PM 要求,执行开发任务 控制/调整 PM :通过内部项目管理系统审核PG 工作日志,确认EU 需求变动,执行进度控制,必要时变更人员安排及内部预算
项目前期
项目启动
系统实现 开始
:项目经理 PG (Programmer):程序员
EU (End-User):最终用户 TE (Test Engineer):测试工程师 GM (General Manager):总经理 PG :技术调测及修改;根据TE 测试文档调试修改 TE :进行集成测试,编制测试文档,提交PM ,送达PG PG :部署至外部服务器 PM :系统初验 EU :试用 PM :获得试用意见 PG :部署正式上线,编制开发字典,提交PM
TE :编制系统操作手册、功能列表,提交PM PM :提交开发字典、操作手册、功能列表给EU,通过内部项目管理系统结项,向GM 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