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趋势与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2.90 M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趋势与影响

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趋势与影响

2013年10月29日10:02 来源:国研网作者: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08

一、未来三到五年,影响国际金融环境变化的重大因素

(一)欧、美、日严重的财政债务问题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流动性危机,已经转化为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内部日益严重的财

政债务风险。对于不同的经济体,风险的表现方式有所区别。在欧洲,2009年末以来希腊、葡萄牙、西

班牙、爱尔兰、意大利等国接连爆出主权债务问题。这些国家的政府债务负担远远超出了其承受范围,引起了国家违约风险。

美国的债务问题主要表现为债务上限约束与为经济复苏而采取的财政激励计划之间的矛盾。为了推动经济复苏,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刺激措施,包括减税,加大对医疗卫生、能源、教育、基础设施、失业救济等领域的财政支出。这些措施使得美国的债务上限不断被突破,财政负担日益沉重。从2007年9月至2011年8月初,美国先后7次提高债务上限。最新的债务上限规模为16.394万亿美元。

日本债务问题由来已久。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经济泡沫破灭以来,日本的公共债务比率长期处于上

升态势。到2011年初地震和海啸之前,日本公共债务相当于GDP的228%。IMF2012年10月份的报告显示:2012年日本政府债务总额将达到GDP 237%的规模。

(二)全球性宽松货币政策

2008年危机爆发后,为挽救美国金融体系,美联储于当年11月启动了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QE1),QE1共耗资1.725万亿美元,开启了全球宽松货币政策时代。之后,于2010年8月推出了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欧债危机爆发以后,其他国家也将低利率和(或)量化宽松作为刺激经济恢复增长的重要手段。2012年6月底开始,主要经济体的宽松货币政策密集出台。包括最近的日本无限量宽松货币政策。

欧美日新一轮的宽松货币政策具有两大共同特征:一是没有上限。在推出OMT(直接货币交易)时,欧洲央行明确表示对购入债券没有数量限制。美国QE3虽然规定了每个月购买机构抵押贷款支持债券的规模,但并未规定结束时间,这意味着总规模没有上限。日本央行购入金融资产也是无限量的。二是与经济发展状况挂钩。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通常与通货膨胀率挂钩。而此次,OMT与欧元区国家的举债成本挂钩,当受困国债务成本上升到一定程度后,该计划就会进入二级市场购买该国债券,以降低其债务成本。QE3的推出,则是美联储第一次将救助计划与经济发展目标——失业率和经济复苏联系起来。

(三)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改革

此次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发达经济体以及国际层面在金融监管上的漏洞和缺陷。为避免重蹈覆辙,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积极推动本经济体内部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2010年7月,美国政府通过了《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该法案主要包括建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和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改革高管薪酬及企业治理结构,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衍生产品、对冲基金、评级机构和私募基金的监管等措施。2010

日本的公共债务率是全球最高的,潜在风险巨大。由于日本公共债务90%以上由国内投资者所有,一旦日本国内私人部门无法支撑继续增加的债务负担,而国外又寻找不到新的支撑力量,债务危机将对日本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

(二)大宗商品价格走势难以预料

理论上,宽松货币政策意味着市场上流动性的增加,虽然在短期内会促进经济增长,但长期来看将推动物价上涨,形成通货膨胀压力。由于美元、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美、欧的宽松货币政策推动全球价格水平的提升。从下图可以看出,在美国推出第一、第二次宽松货币政策的3~5个月后,初级产品价格指数迅速提高。

图1 IMF初级产品价格指数(2005年为100)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但是,大宗商品价格是否会如前一样大幅上涨,还要视大宗商品市场的供求关系而定。从目前对2013年全球经济走势的种种预测来看,全球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有望回暖。大宗商品价格仍有可能处于高位。即便不再处于高位,由于全球流动性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处于过剩状态,未来3~5年大宗商品价格的震荡将更加频繁,幅度也只会大不会小。

(三)资金短期跨境流动将异常活跃

随着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的集中出台,近期大量热钱涌入新兴经济体,其中亚洲成为首选地。中国香港在本轮热钱冲击中尤其值得关注。由于大量短期资金涌入,香港金管局在时隔三年多后,于2012年10月20日首次干预汇市。截至2012年12月21日,金管局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已经连续28次干预市场,向市场累计注资1071.93亿港元,超过了QE1期间992亿港元的规模。至2012年12月27日,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规模达到2558.5亿港元。

美国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及对香港的影响

QE1QE2QE3*

启动时间2008年11月25日2010年11月03日2012年9月14日

规模17250万亿美元6000亿美元400亿美元/月;850亿美元/月(自2012年12月12日起,)

同期香港金管局汇市干预情况截至2009年3月10日,

累计注资992.03亿港

无干预

截至2012年12月21日,

累计注资1071.93亿港

注:* 2012年12月12日,美联储宣布QE4,每月购买450亿美元国债,替代扭曲操作(operation twist)。由于QE4与QE3在时间上接近,且均未设置期限,可以将其视为QE3的扩容。

资料来源:根据有关数据整理。

大量热钱的涌入推高了当地资产价格。香港恒生指数于2012年9月6日止跌回升,并呈现持续上涨态势;泰国股市2012年上涨约28%;菲律宾股市上涨约24%;印度股市上涨约23%。“热钱”逐利而动,在一个市场获利后,总是不断寻找下一个目标。由于发达经济体向国际市场注入流动性的举动尚未结束,资本短期跨国流动将异常活跃。

(四)主要经济体货币易陷入竞相贬值的境地

货币贬值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出口的价格竞争力,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促进国内经济复苏。为了恢复经济、走出危机,主要经济体倾向于维持货币弱势。宽松货币政策是推动货币贬值的有力武器。2012年9月,美元实际汇率指数开始下降,12月对主要货币的实际汇率指数已降至82.55;日元实际有效汇率也开始由100以上下降到12月的93,日本政府更希望未来几年日元继续贬值,以推动日本经济走出通货紧缩的泥沼。

与此相对照,2012年俄罗斯卢布实际有效汇率上升了5.7%;巴西雷亚尔实际有效汇率上升了13.4%。为了避免政策套利,也为了保持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新兴经济体在发达经济体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后,也“被宽松”地增加了本国货币的供应。于是,发达经济体希望本国货币贬值、新兴经济体维持本国货币币值的努力,极易导致外汇市场汇率的剧烈波动。

(五)国际货币体系颠覆性调整可能性不大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国际货币体系的不断改革并未改变美元主导地位。此次金融危机在美国首先爆发,诱发了国际社会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强烈要求。毫无疑问,未来我们需要的货币体系是:既能满足国际交易的支付需求,又能避免和有效化解金融危机;既能保持全球化势头,又能获得全球平衡。但是这种改革并不会颠覆美元的中心货币地位。在可预期的时间内,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拥有比美国更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