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切加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2
球囊扩张治疗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效果观察及围手术期护理作者:朱晓影周美玲吴靖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7年第02期[摘要] 目的观察球囊扩张治疗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效果及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动静脉内瘘狭窄的血透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球囊扩张治疗。
对照组围手术期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围手术期行护理干预,评定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经过PTA手术,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管内径和透析血流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及QO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围手术期护理;球囊扩张;动静脉内瘘狭窄;血液透析[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02-0146-04血管狭窄是内瘘患者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血管狭窄是形成血栓的基础条件,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最终会造成内瘘发生闭塞或丧失功能,进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
在动静脉内瘘狭窄中运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而且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损伤,经过针对性处理后依然可使血管解剖完整性得以保持,其可多次反复使用,确保血管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3,4]。
相关文献证实,围手术期护理质量与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密切相关。
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动静脉内瘘狭窄血透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动静脉内瘘狭窄血透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
纳入标准:①患者被确诊为慢性肾衰竭,符合美国肾脏基金学会对慢性肾脏的诊断标准;②成功构建动静脉内瘘且经穿刺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每周3次;③患者意识清楚,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积极配合完成本研究。
输尿管外科手术后狭窄的腔内球囊扩张治疗20例报告张继来;张正龙;陈明;程伟;陈斌【摘要】目的探讨对外科手术后输尿管狭窄行腔内球囊扩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外科手术后输尿管狭窄的患者采用腔内球囊扩张治疗,5例采用一期经皮肾造瘘术,2周后,二期采用顺行法腔内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15例采用逆行法.结果顺行法治疗的5例均穿刺成功,扩张顺利,逆行法治疗的15例中14例扩张顺利,1例因扩张导管不能通过狭窄段而治疗失败,结论腔内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外科手术后狭窄安全有效.【期刊名称】《现代泌尿外科杂志》【年(卷),期】2010(015)002【总页数】2页(P152-153)【关键词】输尿管狭窄;球囊扩张【作者】张继来;张正龙;陈明;程伟;陈斌【作者单位】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泌尿科,湖北,丹江口市,442700;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泌尿科,湖北,丹江口市,442700;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泌尿科,湖北,丹江口市,442700;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泌尿科,湖北,丹江口市,442700;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泌尿科,湖北,丹江口市,442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3.2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1~55岁。
平均34.6岁。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10例,肾盂成形术后5例,输尿管吻合术后5例。
输尿管上段狭窄15例,中下段5例,右侧狭窄13例,左侧狭窄7例,狭窄段0.3~1.0 cm,平均0.6 cm。
于术后3月~2年,主要症状表现为腰痛,所有病例经B超、腹部平片+静脉尿路造影(KUB+IVP)、逆行肾盂造影、双肾CT检查确诊为肾盂中、重度积水,输尿管狭窄,狭窄以上输尿管扩张。
5例患肾重度积水并感染者,先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并控制感染后行顺行法腔内球囊扩张治疗,15例逆行法腔内球囊扩张治疗。
1.2 治疗方法1.2.1 顺行法腔内球囊扩张一期经皮肾穿刺造瘘,穿刺点常选11肋间、12肋缘下,肩胛下线与腋后线间,经B超探头定位,用18G肾穿刺针穿刺,穿刺成功后扩张经皮肾通道,顺利置入F10~F14号肾造瘘管引流肾积水,术后抗炎对症治疗。
切割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近期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切割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近期疗效。
方法 28例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男19例,女9例,年龄36~78岁,平均(54±7.2)岁。
有高血压病史患者18例,糖尿病10例,高脂血症20例。
共有再狭窄病变31处,其中前降支16处,回旋支8处,右冠7处。
再狭窄距前次介入治疗时间2~13个月,平均(6.2±3.8)个月。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采用常规步骤对支架内再狭窄病变行冠状动脉切割球囊扩张术。
结果 28例患者31处支架内再狭窄病变中,27例30处病变手术成功,1例失败,成功率96%。
术后心绞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所有患者无并发症,失败1例原因为病变血管迂曲,球囊不能通过病变。
1例术后2个月出现心绞痛,选择外科搭桥术。
结论切割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有良好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有待更多病例证实。
【关键词】切割球囊;支架内再狭窄【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short-term results of cutting balloon angioplasty(CBA) in therapy of in-stent restenosis.Methods There were 28 in-stent restenosis patients in the group (male:19;female:9;age between 36 and 78,mean age 54±7.2 year),with history of 18 hypertention,10 diabetes mellitus and 20 hyperlipidemia.Altogether 31 lesons enrolled the study.The average time from previous intervention was 2~13(6.2±3.8) months.All patients were having angina pectorisof different degree.CBA was performed under routine processure.Results 31 leisions in 28 patients were treated successfully out of 30 lesions in 27 patients.Only one failed,with a successful rate of 96%.The symptoms lightened or vanished significantly after operation,with no complications in all patients.One failed because the lesion was so tortuous that the balloon couldn’t pass through.Angina pectoris recurred in one patient after 2 months and underwent bypass surgery.Conclusion CBA is a safe and efficient technique with a high successful rate and satisfied short-term 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of in-stent restenosis.As to the forward results,more cases are needed to affirm further.【Key words】 cutting balloon; restenosis in-stent经皮冠状动脉内血管成形术(PTCA)是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且是应用非常广泛而有效的血运重建术,但由于球囊成形术的机制是通过球囊充盈扩张导致狭窄段血管内膜、中膜发生几何性裂变而达到管径增加,因而可能造成术后再狭窄。
筋膜扩张器联合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分析余永当;余金良;陆高庆;黄宝义【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筋膜扩张器联合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0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筋膜扩张器联合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斑马导丝引导下筋膜扩张器扩张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排尿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接近(P>0.05);观察组平均尿液率为(20.1±2.5) ml/s,较对照组的(16.0±2.3)ml/s大(P<0.05);观察组残余尿量为(8.5土1.2)L,较对照组的(16.2 ±2.3)L多(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1例经反复尿道扩张仍排尿不畅,行电切术后痊愈.结论筋膜扩张器联合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尿流率高、残余尿量少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期刊名称】《微创医学》【年(卷),期】2015(010)005【总页数】3页(P682-684)【关键词】膀胱镜;输尿管镜;经皮肾筋膜扩张器;电切镜;尿道狭窄【作者】余永当;余金良;陆高庆;黄宝义【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河池市547000;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河池市547000;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河池市547000;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河池市54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5.4尿道狭窄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多发生于男性。
尿道狭窄可分为先天性尿道狭窄、炎症性尿道狭窄和外伤性尿道狭窄。
尿道狭窄程度、范围及发展过程不同其临床症状也有所不同,其中包括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尿路病理性改变等。
尿道狭窄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正常生活。
近年来经尿道腔内手术应用增多,医源性的尿道损伤引发的尿道狭窄有上升趋势。
目前治疗尿道狭窄的可行方法较多,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术式。
腔内手术应用于尿道狭窄,属于直视下操作,具有适应证广泛、并发症少、创伤小、可重复性等优点。
输尿管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护理干预效果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探究在进行输尿管狭窄治疗过程中输尿管球囊扩张治疗的实际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我院选取30名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到我院接受输尿管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院需要采用抽样分组的方式将该3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当中的患者为15人,且每组患者中的性别均为男性,年龄在45周岁到55周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周岁。
在研究的阶段中,其中一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我院给予的护理方式为传统的常规护理,并将该组命名为常规组。
另一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我院给予的护理方式为全新的整体式干预护理,在研究中我院将该组命名为实验组。
在研究结束后,我院需要结合两组患者的实际护理效果进行护理方式的优劣分析,并详细探究整体干预护理的实际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的实际被护理效果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其中,实验组护理效果更佳,护理有效人数明显多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对输尿管狭窄患者的治疗护理中,采用本文所重点研究的整体干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有着极大的优势,能够给患者恢复健康带来有效的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泌尿外科;输尿管狭窄;护理干预通过对泌尿外科临床发病情况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输尿管狭窄是较为多见的一种病症,其发病占比相对较高。
当患者换上该疾病后,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其正常生活,导致患者的泌尿系统出现更加严重的问题。
所以,当患者出现该疾病后,需要及时就医,接受科学的治疗护理。
目前,随着医学科技不断进步与发展,针对输尿管狭窄的治疗方式有很多,其中治疗效果最佳的就是输尿管球囊扩张治疗。
该治疗方式能够在根本上治疗患者的疾病,并且对患者身体的损伤较小,临床上应用众多。
同时,随着护理学领域的扩大,在进行上述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发现,进行一定的护理更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康复效果。
因此,很多医疗机构在进行输尿管狭窄治疗的过程中会结合一定的护理,以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并狭窄的临床应用作者:管德佳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8年第13期[摘要]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并狭窄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0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管腔扩张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球囊扩张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胃肠恢复时间、治疗时间。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84.00%)与对照组(8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胃肠恢复时间、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球囊扩张术;输尿管狭窄;输尿管结石;手术治疗;微创治疗[中图分类号] R6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8)5(a)-0076-03[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alloon d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ureteral calculi and stenosis.Methods 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ureteral calculi and stenos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domly.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intracavitary dilation surgery.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balloon dilation and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The cure rate,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recovery time,treatment tim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ure rate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84.00%) and the control group (82.00%)(P>0.05).The operation time,gastrointestinal recovery time,treatment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Key words]Balloon dilation;Ureteral calculi;Ureteral stricture;Surgical treatment;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输尿管狭窄是泌尿外科临床的常见疾病,其发病因素较多,如先天性因素和炎症、结石、医源性因素等,发病后患者患侧可出现肾积水,引发肾功能损害和丧失。
经尿道电切治疗输尿管口囊肿疗效观察李沛杰【摘要】选择2010年2月~2012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输尿管口囊肿患者13例,采用经尿道电切术切除囊肿,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疗效,术后常规定期进行尿常规、膀胱B超、膀胱镜、静脉尿路造影及排尿期膀胱造影等复查,共随访6个月。
结果手术治疗一次成功率100%。
术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无排尿不畅或排尿中断,无尿路感染症状,无术后出血。
膀胱B超、膀胱镜、静脉尿路造影及排尿期膀胱造影检查等复查结果提示无复发病例。
经尿道电切是治疗输尿管口囊肿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3(000)010【总页数】2页(P2276-2277)【关键词】输尿管口囊肿;经尿道电切术;安全性;疗效【作者】李沛杰【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石碁人民医院,广东广州 5114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3.12输尿管口囊肿[1]是由于输尿管口先天性狭窄或功能性挛缩及输尿管壁发育不全,以致输尿管下端各层形成一囊性突入膀胱内。
我院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输尿管口囊肿,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部患者来源于2010年2月~2012年6月就诊于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全部病例均根据膀胱镜检查确诊,入组患者共13例。
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15~53(32.66±21.08)岁。
病程 1~11(4.12±0.84)个月。
均为原位单侧性囊肿,囊肿位置:左侧8例,右侧5例。
囊肿直径1.0~3.4(1.32±0.42)cm。
1.2 检查方法术前全部患者常规行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检查以及膀胱镜检查。
B超均提示膀胱三角区呈囊样回声膨出。
静脉尿路造影可见输尿管末端呈囊性扩张成球形,无重复肾畸形,发现尿液返流。
CT提示输尿管末端囊性改变。
输尿管镜联合球囊扩张导管在尿道狭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发表时间:2017-04-10T11:35:22.08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3期作者:邓涛[导读] 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临床常见疾病,与外伤、炎症、医源性损伤、先天性发育不良等诸多因素有关,既往多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1]。
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人民医院湖南龙山 416800【摘要】目的:分析输尿管镜联合球囊扩张导管在尿道狭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96例尿道狭窄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性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输尿管镜联合球囊扩张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手术并发症。
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实验组术后最大尿流速(Qmax)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输尿管镜联合球囊扩张导管治疗尿道狭窄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输尿管镜;球囊扩张导管;尿道狭窄;临床疗效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临床常见疾病,与外伤、炎症、医源性损伤、先天性发育不良等诸多因素有关,既往多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1]。
但因其手术创伤大、手术操作时间长、并发症多等缺点,患者往往不易接受手术治疗。
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有学者探索输尿管镜下治疗尿道狭窄的可行性[2]。
本研究分析了输尿管镜联合球囊扩张导管在尿道狭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临床资料本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96例尿道狭窄患者,均为男性患者,均有下尿路梗阻症状,逼尿肌肌力正常,经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G)检查确诊,并排除心、肺、肝、肾功能障碍、出血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
将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患者48例,年龄20岁~58岁,平均年龄(38.67±9.35)岁;体重56kg~85kg,平均体重(65.26±10.38)kg;病程1年~6年,平均病程(2.36±0.65)年;其中前尿道狭窄17例,后尿道狭窄31例;狭窄长度0.7cm~4.0cm,平均狭窄长度(1.87±0.50)cm;病因包括尿道外伤19例、尿道感染8例、尿道结石5例、前列腺电切术损伤16例。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64116·药物与临床·不同方案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球部狭窄的临床效果兰福平(山西省晋中市第四人民医院,山西 晋中 030600)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案对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球部狭窄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案,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并行前列腺电切术并发生术后尿道球部狭窄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对其进行不同的手术方案,并对手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
结果对本组患者进行随访的3~8个月期间,共有17例患者行尿道扩张术,其中16例患者已经停止尿道扩张3个月以上,排尿通畅。
3例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已有2例停止尿道扩张3个月以上,排尿效果满意,另外1例患者目前仍定期来门诊进行尿道扩张治疗。
结论应用尿道扩张术或手术方法来治疗电切术术后尿道球部狭窄的患者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前列腺电切术;尿道球部狭窄;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695.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64.0950 引言 前列腺增生又称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常见的良性疾病,但是也给老年男性带来了一定困扰,如尿频、排尿困难、血尿等临床症状,严重的影响着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上对于前列腺增生的老年男性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为主,如双侧睾丸切除术、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会阴前列腺切除术、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
其中又以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最为常用。
本次研究选取20例经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尿道球部狭窄的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其个体尿道萎缩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案来解决问题。
并对患者术后的情况进行随访,现将具体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行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尿道球部狭窄的患者20名,年龄54~85岁,平均年龄为65.7±3.6岁。
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分析・344电切加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分析贾占奎陈瑞廷金志波胡宝利杨锦建I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电切加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49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的lI缶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29例。
年龄15—56岁,平均40岁。
患侧肾功能轻度受损者4例,中度受损者35例,重度受损者10例。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1l例.输尿管上段狭窄13铡。
中下段狭窄25例。
狭窄段长度0.3—2.0cm。
平均为1.2cm。
其中经皮肾微穿刺输尿管镜下电切加球囊扩张术治疗17倒,经尿道输尿管镜下完成31例。
双J管留置3—6个月,45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2—43个月,平均24个月。
结果48例手术顺利完成,I例中转开放行肾五输尿管连接部成形术。
手术时问25—95rain,平均42rain;术后住院时间2—6d,平均4d。
45例随访复查B超及cT示肾积水明显减轻39例,IVU示输尿管显影通畅无明显狭窄;肾积水无明显变化6例。
结论输尿管镜直视下电切结合球囊扩张治疗输管狭窄手术效果确切、痛苦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为输尿管狭窄患者提供新的有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输尿管狭窄;输尿管镜; 电切加球囊扩张术; 回顾性研究Efficacy analysis of transnrethral resection and ball pouch dilatation for treatment af ureterastenosisJIA Zhan.kui,CHEN Rut—tins,J/N Zhi-be,HU Bao—li,YANG fin-jian.D印anmem ofUrology,First Vfit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a University,Zhengzhoa 450052,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YANG Jin-fian,Email:**********************【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and ball pouch dilatationfor treatment of oreterosteansi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49cases of ureteral stricture were analyzedretrospective analysis from June 2008to June 2011with 20caseB of mah patients and 29cases of female pa-tients.The age Wag 15to 56years。
筋膜扩张器联合输尿管镜、电切镜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研究(附52例报告)摘要目的:探讨筋膜扩张器联合输尿管镜、电切镜对尿道狭窄的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入患者的治疗过程及治疗效果,观察手术前后排尿情况,随访半年,得出研究结果。
结果:治疗组32例患者,31例1次扩张、切除、置管成功,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
随访6~24月,间断尿道扩张1~3个月。
结论:采用筋膜扩张器结合输尿管镜、电切镜综合手术治疗尿道狭窄,具有可视、微创、操作简单、无严重并发症等优点,治疗效果和开放吻合手术相近,且适应证较开放手术明显扩大,且患者恢复快、疗效确切、无需特殊设备,社会效益显著。
关键词筋膜扩张器尿道狭窄输尿管镜电切镜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患者排尿困难,排尿时间延长,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采用筋膜扩张器、输尿管镜联合电切镜治疗复杂尿道狭窄,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疗效较好,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资料与方法2005年8月~2011年11月收治尿道狭窄患者52例,采用本术式治疗32例,作为治疗组。
采用其他术式(单纯尿道扩张、单纯内切开、开放吻合手术等)治疗20例,作为对照组。
尿道狭窄狭窄段最长2.5cm;其中前尿道狭窄29例,后尿道狭窄23例;年龄17~71岁。
全部为男性患者。
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入患者的治疗过程及治疗效果,观察手术前后排尿情况,随访半年,得出研究结果。
手术方法: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麻醉后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
f8/9.8输尿管镜直视下进入尿道[1],检查发现尿道狭窄腔隙后,将泥鳅导丝通过狭窄处。
输尿管镜沿导丝通过狭窄处初步扩张,并进入膀胱。
保留导丝,退出输尿管镜,用筋膜扩张器沿导丝逐级扩张至18号[2],改用金属尿道探子扩张至f22~26,对于部分输尿管镜不能通过狭窄处者,输尿管镜直视下用自制的简易针状电极于12点处切开狭窄环,然后再用上述方法扩张。
置入前列腺电切镜[3],切除尿道狭窄处瘢痕组织。
3 讨论与其他生物材料比较,自体脂肪生物来源广泛、相容性好且可排除免疫排斥反应等可能,术后移植区形态自然、手感好,改善面部凹陷和皮肤松弛等效果显著。
同时取材比较方便且来自患者的身体其他部位,不仅成本低,物美价廉;而且对部分患者实现填充面部凹陷的同时,通过抽取局部过多脂肪亦可达到减肥的效果[4]。
但实施中也存在诸如感染、形成脂肪结节、脂肪成活率过低等问题,对效果可产生一定影响。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多家文献报道PRP在颜面部凹陷患者修复手术中均有肯定的效果[5-7]。
其原因在于:PRP是自体血经过离心、分离而获得的血小板血浆的浓缩物。
其中血小板的浓度为全血的3~6倍,且能够刺激成纤维细胞产生新的胶原蛋白,诱导间质干细胞分裂、分化,刺激血管生成,以及激活组织的再生,从而达到促进细胞生长繁殖、胶原蛋白生长,以及丰富的抗炎物质和血浆营养等作用,实现提高自体脂肪移植填充后的存活率和可靠的抗炎等效果。
本研究对联合组患者应用自体脂肪颗粒联合PRP移植填充术,与单纯应用自身脂肪粒移植填充术的对照组比较,术后患者总满意率更高,且二次填充手术率更低。
说明前者在面部凹陷填充后面部轮廓恢复更为自然,患者总满意度更高。
2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脂肪栓塞、感染、坏死感染等并发症。
说明在两种术式均有较高的安全性。
需注意,在实施移植及填充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尽量使用小孔径针头注射器抽取能够获得足够小的脂肪颗粒,能够预防和降低感染及术后形成脂肪结等风险。
此外,虽然自体脂肪与PRP联合技术已经在整形外科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前景,但目前还处于临床摸索阶段;且由于临床对PRP与脂肪混合最佳比例,抗凝及激活剂对脂肪成活率的影响情况,以及术后脂肪成活率的评估等方面,仍无法形成明确且统一的数据、评价标准及有效手段等。
因此,PRP作为在提高移植脂肪成活率的作用机制和远期效果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8-9]。
4 参考文献[1] 刘畅,陈育哲,许雅娟,等.自体脂肪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6,22(2):67-70.[2] 朱帅.自体脂肪移植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10):50-51.[3] 卢艺朴,叶佩真,梅梅.富血小板血浆辅助自体脂肪移植双平面注射在面部年轻化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美容,2019,27(1):14-18.[4] 朱清海,姚光霄,马永红,等.富血小板血浆结合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凹陷填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美容,2018,26(11):8-11.[5] VincenzoS,DanieleV,AndreaP,etal.PlateletRichPlasmaTherapyinNon-insertionalAchillesTendinopathy:TheEfficacyisReducedin60-yearsOldPeopleComparedtoYoungandMiddle-AgeIndividuals[J].FrontiersinAgingNeuroence,2015,7:228.[6] 王金明.富血小板血浆促进皮肤软组织扩张新生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7.[7] 李洁琪,回蔷,张宇,等.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脂肪移植在面部填充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6,27(2):100-102.[8] 赵武超,邵家松,宋勇.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自体脂肪移植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20,26(1):78-80.[9] 石盼丽,苗勇,杜丽娟,等.富血小板血浆在美容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9,35(11):1156-1160.(收稿 2020-08-19)输尿管镜钬激光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效果分析邓云群河南郑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郑州 450000 【摘要】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价值。
输尿管镜钬激光狭窄内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探讨【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输尿管狭窄治疗中,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与球囊扩张联合使用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研究以2019年1月-2022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输尿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范围,以区组随机化法从中选取48例,并根据患者病例编号末位奇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于输尿管狭窄处钬激光内切开术应用于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球囊手术治疗法应用于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35.42±2.86)min稍长于于对照组用时(30.29±2.85)min;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5.03±2.74)ml、术后输尿管狭窄段宽度(0.54±0.09)cm、住院时间(4.51±1.27)d,对照组术中出血量(28.57±2.93)ml、术后输尿管扩张时间(10.11±1.05)月、住院时间(6.88±2.60)d,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更低、术后扩张时间更长且住院时间更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则为83.33%,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则为33.3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狭窄内切开术基础上,联合使用球囊扩张法治疗,能够有效扩张输尿管,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且出血量低,治疗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球囊扩张;输尿管狭窄输尿管狭窄在泌尿外科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主要包括医源性、外伤性、先天性以及感染性,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医源性与外伤性,其主要是因手术、外伤、代谢、肿瘤以及炎症等原因导致[1-2]。
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改变,导致输尿管狭窄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重要影响,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3-4]。
探讨分析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并狭窄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单纯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结石术后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术后出现输尿管狭窄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2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
手术时间26~75 min,平均47 min;术后住院时间2~7 d,平均4 d;术中未出现输尿管撕脱、大出血、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随访复查提示28例患者中22例肾积水程度减轻或未加重,有效率为78.6%。
6例患者拔除双J管后肾积水持续加重,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或再次出现泌尿道感染、发热等。
结论单纯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疗效满意,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其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减轻了患者对取石术后再次手术的心理负担。
【关键词】球囊扩张术;输尿管狭窄;输尿管结石术后;输尿管狭窄是输尿管结石常见的并发症,原因包括结石嵌顿所致狭窄、感染性狭窄、术后瘢痕狭窄等[1],以往多采用开放手术或输尿管镜下内切开治疗,有一定临床效果,但患者痛苦较大,或术后仍有部分患者发生再次狭窄。
我院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采用单纯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术后输尿管狭窄患者2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8例患者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16~77岁,平均40岁。
临床表现为术后出现腰痛不适6例.反复复发的泌尿道感染9例,其余经术后常规复查时发现。
28例患者术前行泌尿系CT平扫、静脉肾盂造影、逆行尿路造影、肾小球滤过率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及了解患肾积水程度、输尿管狭窄长度、部位及肾功能等。
其中右侧输尿管狭窄16例,左侧12例;输尿管上段6例;输尿管中、下段22例。
狭窄长度为0.3~1.8 cm,平均1.0 cm:CT检查提示患肾中度积水19例,重度积水9例。
1.2方法22例输尿管中、下段狭窄行经尿道逆行球囊扩张术。
取截石位,全麻,经尿道置入输尿管镜找到患侧输尿管口,经输尿管镜置人斑马导丝,可视下缓慢上行至狭窄部位.退出输尿管镜,导丝引出体外,输尿管镜再次进入找到输尿管狭窄处,直视下置入球囊扩张器,确定球囊扩张器放置位置,将压力泵注入生理盐水加压至16~18 cmH20(1 cmH:0=0.098 kPa)并维持5 min,缓慢减压后退出球囊扩张器。
术者双镜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加之未放置T管,一旦发现结石残留,还需行再次手术取石。
故必须严格掌握双镜联合LTCBDE术的适应证:(1)胆总管直径>1 0cm,结石数目≤5枚、直径≤1 5cm。
(2)无胆管畸形、狭窄,胆总管下段及十二指肠乳头通畅。
(3)未合并急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以及肝内胆管结石。
(4)术中经胆道镜检查或胆道造影,未发现结石残留。
3.3 双镜联合LTCBDE的体会 (1)放置胆道镜时,尽量将主操作孔下压,使Trocar接近胆囊管切口,以利于胆道镜置入和取石操作。
(2)应用取石网篮、激光或取石钳取石时,保持动作稳、准、轻,以免损伤胆总管黏膜。
(3)若胆囊管近端较短,应使用3-0可吸收线缝闭。
(4)对于经胆囊管取石困难(如结石较大、嵌顿等)应果断改行经胆总管探查、取石。
对结石难以取净者,应常规放置T管,以备术后经T管窦道取石。
(5)为防止术后胆汁漏引起腹膜炎,最好在小网膜孔留置引流管[8]。
4 参考文献[1] 鲁长文,梁启新,帅剑锋,等.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肝胆外科杂志,2017,25(5):339-341.[2] 王亮,折占飞,乔宇.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7,17(2):189-192.[3] 张淼,谈永飞.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与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对比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7,26(2):151-156.[4] 卿哲,段键,夏仁品.双镜联合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应用[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8,23(8):609-612.[5] 张秋涛,壮麟,何伟,等.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效果对比[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7,29(6):449-452.[6] 陈高飞,芦小龙,李剑辉,等.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比较[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2):300-303.[7] 梁阔,刘东斌,刘家峰,等.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在老年胆总管结石病人中的应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7,38(1):78-81.[8] 李加洲,吴先臣,易滨.不同双镜术式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近期并发症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3):520-522.(收稿 2020-05-22)良性输尿管狭窄球囊扩张术后置入不同输尿管支架的临床效果观察张誉邺 闫亮△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郑州 450052△通讯作者:闫亮,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郑州 450052 【摘要】 目的 探讨良性输尿管狭窄球囊扩张术后不同输尿管支架置入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