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培训
- 格式:pptx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127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培训“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一、“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发展历程1、2011年11月,工信部按照《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的部署和要求,制定印发了《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试行),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2、2013年8月,工信部印发《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提出“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和推广行动”。
3、2013年9月,正式发布GB/T 23020-2013《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
4、2014年1月,工信部印发《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明确了引导企业强化变革管理、系统推进两化融合的通用管理方法。
5、2015年11月,工信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行动计划(2015-2018年)》,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建设推广行动”列为首要行动,提出到2018年形成一套完善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标准。
6、2017年6月,正式发布GB/T 23000-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和GB/T 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国家标准,2017年11月GB/T 23002-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形成的标准1、GB/T 23020-2013《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2、GB/T 23000-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GB/T 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4、GB/T 23002-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指南》;5、GB/T 23003-2018《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指南》(报批稿)。
两化融合贯标培训近年来,两化融合贯标培训成为许多组织和企业的热门课题。
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而贯标培训则是为了帮助组织和企业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贯标标准,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那么,如何进行一次生动、全面且有指导意义的两化融合贯标培训呢?首先,培训内容应该生动有趣,因为我们知道乏味的课程容易让学员失去学习的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引入案例分析、互动环节和小组讨论等形式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两化融合成功案例,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给学员,并引导他们深入分析成功的原因和取得的效果。
通过这样的案例分享,学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到两化融合的意义和作用。
其次,培训内容要全面涵盖两化融合的各个方面。
两化融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企业内部的机制调整、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多个方面。
因此,在培训中,我们要全面介绍两化融合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并深入讲解其中的关键要素和重点工作。
此外,还可以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和企业代表进行经验分享,让学员从实践中了解业界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最后,培训应该具有指导意义,即培训内容要能够指导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为此,培训中可以精心设计一些实战案例和模拟练习,让学员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和应用。
同时,培训讲师要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员纠正错误,提升能力。
此外,还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工具和参考资料,供学员在培训后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
综上所述,一次生动、全面且有指导意义的两化融合贯标培训应该注重培训内容的设计和培训方式的创新。
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分析、全面涵盖各个方面的培训内容以及具有指导意义的练习和实践,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两化融合的知识和技能,提升组织和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培训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是指在现代制造业中,将信息化和工业化相融合,实现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高度贯通、高度协同的管理体系。
该标准是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颁布的,旨在指导企业科学地应用两化融合理念,构建合理高效的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为了实现两化融合标准的有效实施,企业需要进行标准的培训和应用。
以下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培训的内容:
一、两化融合概述
在培训中第一步是介绍两化融合的概念和意义。
通过引用具体的案例和数据,介绍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应用前景和重要性,认识到企业必须跟上时代步伐,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
二、两化融合的内涵和实施
了解两化融合的内涵和实施是培训中的重点。
两化融合的实施涉及制造业全过程以及企业的管理模式、运营流程、技术应用等各个环节。
在培训中,通过讲师讲解、互动讨论、案例演示等方式,使学员掌握两化融合的内涵、核心理念和实施过程。
三、两化融合的管理要求和解决方案
在培训中,要介绍两化融合的管理要求和相关解决方案。
首先要讲解如何建立和实施各个管理要素,例如高效协同沟通、信息化应用、数据共享等。
此外,还要介绍解决两化融合管理中遇到的问
1。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培训习题(200题)一、单选题(100题)1、GB/T23020-2013中,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可分为(D)从低到高四个阶段。
A.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B.起步建设、综合集成、单项应用、创新突破C.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全产业链集成D.起步建设、单项覆盖、集成提升、创新突破2、当前,我国大中型企业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处于(D)。
A.单项覆盖阶段B.集成提升阶段C.从集成提升向创新突破过渡的阶段D.从单项覆盖向集成提升过渡的阶段3、以下那像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输入(C)。
A.企业发展战略B.企业对于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C.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D.两化融合目标4、(A)是两化融合的需求的提出者和工作贯彻落实者。
A.企业各个职能和层次的全员B.最高管理者C.管理者代表D.企业各个职能和层次的主管领导5、基础资源的(D)是技术获取的重要环节。
A.电子化B.规范化C.信息化D.数字化和标准化6、(D)正逐渐成为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支撑企业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性基础资源A.人力资源B.技术资源C.土地资源D.信息资源7、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方案的制定应以(A)为向导。
A.业务优化和管理变革B.技术先进性C.相关职能和层次的利益诉求D.企业决策层的管理思想8、企业两化融合涉及到的职能和层次为(C)A.管理部门、决策层B.业务部门、基层员工C.企业所有的职能和层次D.信息化部门、管理层9、企业制定两化融合目标的直接依据是(D)。
A.两化融合方针B.企业发展战略C.企业对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D.企业对于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需求10、(D)是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符合性和有效性的一种直接且有效的手段。
A•评价B.诊断C.维护D•考核11、企业应确立涵盖企业、业务流程、部门、岗位的两化融合考核指标和考核制度。
考核依据应包括:(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