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振动测试
- 格式:pdf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58
什么是振动测试?振动测试是一种用于评估物体在振动环境中的性能和行为的测试方法。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在振动条件下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
振动测试的意义振动是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它可以来自各种各样的源头,如机械设备、车辆和自然力等。
振动对物体和结构体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引起疲劳、应力集中和损坏等问题。
振动测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物体在振动环境中的性能和行为,从而确定其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和可靠性标准。
通过振动测试,我们可以评估物体的振动响应、共振频率、振幅和振动幅度等参数。
振动测试的方法振动测试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1. 激励振动测试激励振动测试是通过施加外部激励力或振动源对物体进行振动测试。
常见的激励振动测试方法包括:- 机械振动:通过振动台或振动器施加机械振动。
- 声振动:通过声波激励对物体进行振动测试。
2. 响应振动测试响应振动测试是通过测量物体在振动环境中的振动响应来评估其性能和行为。
常见的响应振动测试方法包括:- 传感器测量:使用加速度计、位移传感器等测量物体的振动响应。
- 振动分析:通过分析物体的频谱、模态和阻尼等参数来评估其振动特性。
振动测试的应用领域振动测试在很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 工程领域:用于评估建筑物、桥梁和机械设备的振动特性。
- 汽车工业:用于评估汽车的振动性能和舒适性。
- 能源工业:用于评估发电机组、涡轮机和风力发电机的振动特性。
- 航空航天工业:用于评估飞机和航天器的振动性能和可靠性。
总结振动测试是一种通过评估物体在振动环境中的性能和行为来确定其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的振动响应、共振频率和振动幅度等参数。
振动测试在工程、汽车、能源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实验一 简谐振动幅值测量一、实验目的1.了解振动信号位移、速度、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2.学会用各种传感器测量简谐振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幅值。
二、实验装置框图简谐振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幅值测量试验的实验装置与仪器框图见图1-1。
图1-1 实验装置框图三、实验原理在振动测量中,有时往往不需要测量振动信号的时间历程曲线,而只需要测量振动信号的幅值。
振动信号的幅值可根据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关系,用位移传感器或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来测量。
设振动位移、速度、加速度分别为x 、v 、a ,其幅值分别为X 、V 、A :x = Bsin (ωt -ψ) (1)v =dtdy =ωBcos (ωt -ψ) (2) )sin(222ψ--==wt B w dtyd a (3)式中:B 一一位移振幅 ω—振动角频率 ψ—初相位X=B (4) V=ωB=2πfB (5)A=ω2B=(2πf)2B (6)振动信号的幅值可根据式(6)中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关系,分别用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来测量。
也可利用动态分析仪中的微分、积分功能来测量。
四、实验方法1、安装激振器把激振器安装在支架上,将激振器和支架固定在实验台基座上,并保证激振器顶杆对简支梁有一定的预压力(不要超过激振杆上的标识),用专用连接线连接激振器和DH1301扫频信号源输出接口。
2、连接仪器和传感器把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简支梁的中部,输出信号接到电荷放大器的输入端,并将电荷放大器的输出接到数采分析仪的1通道。
3、仪器参数设置打开数采仪器的电源开关,开机进入DAS2003数采分析软件的主界面,设置采样率(2kHz)、量程范围,输入加速度传感器的灵敏度。
打开一个窗口,分别显示三个通道的信号。
4、采集并显示数据调节扫频信号源的输出频率,使梁产生振动。
分别调整电荷放大器为加速度、速度、位移状态,同时在窗口中读取当前振动的最大值(位移、速度、加速度)。
5、计算数据与实验数据比较按公式计算位移、速度或加速度值,并与实验数据比较。
初中物理振动试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振动的定义和特点,知道振动是由什么引起的。
2. 让学生掌握振动的基本概念,如频率、周期、振幅等。
3.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振动的概念和特点2. 振动的产生和消失3. 频率、周期和振幅的概念及计算4. 振动试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振动的概念和特点2. 频率、周期和振幅的计算3. 振动试验的操作方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摇摆的秋千、振动的音叉等,引导学生思考振动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振动的基本概念:振动是由物体围绕平衡位置做往复运动引起的,频率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周期表示振动一次完整的往复运动所需的时间,振幅表示物体振动的最大位移。
3. 讲解振动的产生和消失:振动是由外力或内部力作用于物体上产生的,当外力或内部力消失时,振动也会逐渐消失。
4. 实验操作:进行振动试验,观察振动现象,记录频率、周期和振幅等数据。
5.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频率、周期和振幅,分析振动的特点和规律。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振动试验的结果,引导学生思考振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音乐、工程等领域。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来解决问题。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振动现象。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描述振动的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正确计算频率、周期和振幅。
3. 学生能熟练进行振动试验的操作。
4. 学生能分析振动现象的规律和应用。
七、教学资源1. 振动试验设备:振动台、振子、测量仪器等。
2. 教学课件:振动的概念、特点、计算等。
3. 参考资料:振动现象的应用实例。
八、教学步骤1. 引入振动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振动的产生和消失。
2. 讲解振动的基本概念,如频率、周期和振幅。
编钟的振动特性测试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振动测量方法的综合应用;2、利用振动测量方法测试编钟的振动特性。
二、实验对象、实验仪器与测试系统图:1、实验对象:编钟;2、实验测量系统方框图:3、实验仪器:DH5922测试分析系统、加速度传感器、声传感器、电荷适调器、力锤、木槌等。
三、实验内容:时间历程曲线测量、幅频曲线测量、编钟模态测试。
四:实验步骤:按实验测试系统方框图所示连接仪器。
1、时间历程曲线和幅频曲线的测量1)在编钟上选择两处测点,分别记为1号点和2号点,并将两测点处分别用502胶黏贴一块小铁片;2)将加速度传感器通过磁座固定在铁皮上,加速度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到电荷适调器,电荷适调器接到DH5922测试分析系统的相应通道,本实验中,测点编号与通道号相同,即通道1连接1号测点,通道2连接2号测点;3)将声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到DH5922测试分析系统的3号通道;4)DH5922测试分析系统与电脑连接并接通电源;5)打开DH5922测试分析系统开关,待指示灯指示正常后,打开电脑桌面“动态信号集成系统”数据采集软件,选择“基本分析”,进入操作界面;6)创建一个新项目,并设置运行参数、系统参数、通道参数和图形属性等;7)保持实验现场环境安静,通道平衡,清除零点。
用木槌敲击编钟,采样2分钟,采样过程中可在任意窗口随时查看各通道的时间历程曲线和其他的实时谱信号;8)两分钟后停止采样;9)窗口信号选择为各通道的时间历程曲线,即可看到整个采样时间的时间历程曲线;10)窗口信号选择为各通道的FFT平均谱曲线,即可看到整个采样时间的幅频曲线。
2、模态测试1)分析编钟的结构,确定布点(12个点);2)采用多点激振、单点拾振的方法,选择布点中的其中一点作为拾振点,粘贴铁片,固定好加速度传感器;3)选择合适的力锤锤帽;4)打开“动态信号集成系统”数据采集软件,菜单栏中选择“分析—频响分析”;5)设置好通道参数、采样频率等基本数据;6)逐点敲击布点测试时间历程,每点敲击5次取平均,敲击过程中注意不要发生连击,敲击完一点后保存文件,重新建立新的文件敲击下一点;7)打开“模态分析软件”,选择“测力法计算”;8)建立结构文件,手动建立编钟模型;9)新建数据文件,将测得的数据添加进去,选择测量类型为“单点拾振”;10)参数识别,观察幅频图、相频图、实频图、虚频图;11)数据关联;12)模态显示;五、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1、编钟的一阶频率:491.21Hz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编钟的二阶频率: 617.19Hz2、编钟的一阶模态:编钟的二阶模态:3、声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测得的频率有何关系?为什么编钟能敲出两个声音?声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测得的频率是相同的,因为,根据物理声学原理,声音的频率跟声源振动的频率相同。
振动测试原理振动测试是一种用来测量物体振动特性的技术手段,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物体在振动状态下的各种参数,如振动频率、幅值、相位等。
振动测试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科学研究、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振动测试的原理是基于物体振动产生的信号,通过传感器采集相应的振动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获取物体振动的相关信息。
振动测试的关键在于信号的采集和分析,这其中涉及到传感器的选择、安装位置、采样频率、数据处理等多个方面。
传感器的选择对于振动测试至关重要,不同类型的振动信号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传感器。
常见的振动传感器有加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频率范围的振动信号。
在进行振动测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测试要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以确保采集到准确的振动信号。
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也对振动测试结果产生影响,合理的安装位置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信号的准确性。
通常情况下,传感器需要安装在物体振动的主要部位,以获取最具代表性的振动信号。
此外,传感器的安装方式和固定方式也需要特别注意,以避免在测试过程中产生误差。
采样频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采集振动信号的次数,它直接影响到信号的分辨率和准确性。
在进行振动测试时,需要根据被测试物体的振动频率范围选择合适的采样频率,以保证采集到足够的振动信息。
通常情况下,采样频率需要是振动信号频率的两倍以上,以满足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的要求。
数据处理是振动测试的最后一步,通过对采集到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可以得到物体振动的各项参数。
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时域分析、频域分析、阶次分析等,它们可以帮助人们全面地了解物体的振动特性。
在进行数据处理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测试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出准确的测试结果。
总的来说,振动测试原理涉及到传感器选择、安装位置、采样频率、数据处理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都对振动测试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到合理、准确,才能够得到准确可靠的振动测试结果,为工程领域、科学研究、产品质量控制等提供有力支持。
第8章 振动测试振动测试重要性: 许多情况下,机械振动会造成危害。
它影响精密仪器 设备的功能;降低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加剧构件 的疲劳破坏和磨损,导致构件损坏造成事故。
但也利用振 动来作有益的事情,如钟表、清洗、超声振动切削等。
振 动问题在生产实践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因此必须 对机械振动进行观测、分析、研究,而测试始终是一个重 要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本章学习要求: 1. 了解振动测试的基本原理,常用 的测振传感器和放大电路的应用; 2.了解振动试验的基本方法 .8.1振动的基础知识机械在运动时,由于旋转件的不平衡、负载的不均匀、结 构刚度的各向异性、间隙、润滑不良、支撑松动等因素,总是伴 随着各种振动。
机械振动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害的,振动往往会降低机器 性能,破坏其正常工作,缩短使用寿命,甚至导致事故。
机械振 动还伴随着同频率的噪声,恶化环境,危害健康。
另一方面,振 动也被利用来完成有益的工作,如运输、夯实、清洗、粉碎、脱 水等。
这时必须正确选择振动参数,充分发挥振动机械的性能。
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除了对各种机械设备提出低振动 和低噪声要求外,还需随时对机器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分析、 诊断,对工作环境进行控制。
为了提高机械结构的抗振性能,有 必要进行机械结构的振动分析和振动设计。
这些都离不开振动测 试。
振动测试包括两种方式: 一是测量机械或结构在工作状态下的振动,如振 动位移、速度、加速度、频率和相位等,了解被 测对象的振动状态,评定等级和寻找振源,对设 备进行监测、分析、诊断和预测。
二是对机械设备或结构施加某种激励,测量其受 迫振动,以便求得被测对象的振动力学参量或动 态性能,如固有频率、阻尼、刚度、频率响应和 模态等。
1 振动测试的基本参数 振动测试的基本参数 1振动的幅值、频率和相位是振动的三个基本参 数,称为振动三要素。
幅值: 幅值是振动强度的标志,它可以用峰值、 有效值、平均值等不同的方法表示。
振动测试原理振动测试是一种用来检测物体振动特性的测试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在振动过程中的各种参数,从而为工程设计和故障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
振动测试原理是通过测量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振动响应,来分析物体的振动特性,包括振幅、频率、相位等参数。
在工程实践中,振动测试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汽车、航空航天、建筑结构等领域。
振动测试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振动传感器。
振动传感器是进行振动测试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将物体的振动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以便进行后续的信号处理和分析。
常见的振动传感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测量物体的加速度,速度传感器可以测量物体的速度,位移传感器可以测量物体的位移。
通过这些传感器,我们可以获取物体在振动过程中的各种参数,从而进行振动特性分析。
2. 振动激励。
在进行振动测试时,通常需要对物体施加外力,以激励物体产生振动响应。
常见的振动激励方式包括机械激励、电动激励和声学激励。
机械激励是通过机械装置对物体施加力,电动激励是通过电动机或电磁激励器对物体施加力,声学激励是通过声波对物体施加力。
通过这些激励方式,我们可以得到物体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振动响应,从而分析物体的振动特性。
3. 信号采集与分析。
在进行振动测试时,我们需要对振动信号进行采集和分析。
信号采集是通过数据采集卡或振动测试仪器对振动信号进行采集,信号分析是通过信号处理和频谱分析对采集到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
通过信号采集与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物体在振动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振幅、频率、相位等,从而了解物体的振动特性。
4. 振动特性分析。
振动特性分析是对振动测试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了解物体的振动特性。
常见的振动特性分析方法包括频谱分析、阶次分析、模态分析等。
频谱分析是通过对振动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振动信号的频谱图,从而了解物体在不同频率下的振动特性;阶次分析是通过对振动信号进行阶次转换,得到振动信号在旋转机械中的阶次分布,从而了解旋转机械的振动特性;模态分析是通过对振动信号进行模态分解,得到物体的振动模态和振型,从而了解物体的结构动力特性。
振动测试方法振动测试是指通过对物体进行振动实验,来获取物体在振动过程中的性能参数和振动特性的一种测试方法。
振动测试方法主要包括模态分析、频率响应分析、传递函数法等多种技术手段。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振动测试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模态分析是振动测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对结构进行外部激励,然后测量结构的振动响应,从而确定结构的振动特性。
在进行模态分析时,通常会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或激光测振仪等设备来测量结构的振动响应,并通过信号处理和分析来获取结构的固有频率、振型和阻尼比等参数。
模态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结构的动力特性,为结构设计和改进提供重要参考。
频率响应分析是另一种常用的振动测试方法,它通过对结构施加不同频率的激励信号,然后测量结构的振动响应,从而得到结构的频率响应特性。
在进行频率响应分析时,通常会采用振动台、电磁振动器或冲击激励器等设备来对结构进行激励,并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等设备来测量结构的振动响应。
频率响应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结构在不同频率下的振动特性,对结构的动态响应和耦合效应进行分析和评估。
传递函数法是振动测试中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它通过对结构施加输入信号,然后测量结构的输入和输出信号,从而建立结构的传递函数模型。
在进行传递函数法分析时,通常会采用激励信号和响应信号的频谱分析方法,通过信号处理和系统辨识技术来获取结构的传递函数模型。
传递函数法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结构的振动响应特性和动态特性,为结构的控制和优化提供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模态分析、频率响应分析和传递函数法是振动测试中常用的方法,它们在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结构进行振动测试,可以全面了解结构的动力特性和振动特性,为结构设计、改进和故障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同时,振动测试方法的发展也为工程师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为工程振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振动测试方法能够为工程师在振动测试领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振动测试原理振动测试是一种常用的工程测试手段,它可以用来测量物体在振动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振幅、频率、相位等,从而帮助工程师分析和评估物体的振动性能。
振动测试原理是基于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振动的基本物理规律,下面将详细介绍振动测试的原理及其应用。
振动测试的原理主要包括振动的基本概念、振动的传播方式和振动测试的基本方法。
首先,振动是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的周期性的运动。
振动的基本参数包括振幅、频率和相位。
振幅是振动的最大偏离量,频率是单位时间内振动的周期数,相位是振动的起始相对位置。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振动测试手段来准确测量,从而帮助工程师分析物体的振动特性。
其次,振动可以通过不同的传播方式进行传递,主要包括机械振动和声波振动。
机械振动是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的直接机械振动,而声波振动是振动通过介质(如空气、水等)传播的声波。
振动测试可以通过传感器和仪器来测量不同传播方式下的振动参数,从而帮助工程师分析物体的振动传播特性。
最后,振动测试的基本方法包括模态分析、频谱分析和振动响应测试。
模态分析是通过激励物体的振动,测量物体的振动模态(如固有频率、振型等)来分析物体的结构特性。
频谱分析是通过傅里叶变换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从而分析物体的频率分布特性。
振动响应测试是通过激励物体的振动,测量物体的响应信号来分析物体的动态特性。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全面地了解物体的振动特性,从而指导工程设计和优化。
综上所述,振动测试原理是基于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振动的基本物理规律,通过测量物体在振动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帮助工程师分析和评估物体的振动性能。
振动测试的原理包括振动的基本概念、振动的传播方式和振动测试的基本方法,通过这些原理,工程师可以全面地了解物体的振动特性,从而指导工程设计和优化。
振动测试----------------------------------------------------------------------------------------------------------------------用试验方法测量机械的振动量(如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和系统特征参数(如固有频率、阻尼、振型等),以及振动环境的模拟等,都属于振动测试。
研究机械振动时通常采用理论分析和测试两种手段。
通过测试可验证理论分析计算的正确性,提供所需的修正依据。
20世纪80年代以来,振动测试仪器有了显著的进步,如传递函数分析仪、实时频率分析仪和快速傅里叶分析仪的相继应用,并与电子计算机相结合,为振动测试和测试结果的分析处理提供了方便的条件,从而也进一步推动了振动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系统的振动特性也可以应用激光全息照相法拍下实物或模型在振动时的全息照片,根据全息照片中的干涉条纹图案来分析。
机械振动的研究可归结为机械系统的激励、响应和振动特性三个方面的问题。
在已知其中两个方面的情况下可求第三方面的问题。
与之相对应,振动测试的基本内容包括:①已知激励和系统的振动特性情况下求响应,即振动量的测量;②已知激励和响应的情况下求系统的振动特性,即系统特征参数的测定,也称参数识别;③已知系统的振动特性和响应的情况下求激励,即环境预测,这种测试称为振动环境模拟试验。
振动量的测量测量机械系统某些选定点上的振幅(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频率、相位、振动的时间历程和频谱等。
这种测量通常在机械系统的工作状态下进行,以了解其实际振动状况。
对某些精密和大型机械设备的振动监控和诊断所作的测量也属这种性质。
振动量测量按振动信号和转换方式可分为电测法、光测法和机械测振法,其中以电测法应用最为广泛。
图1为一个较完整的振动量电测系统。
测振传感器(拾振器)将机械振动量转换为与它成比例的电量。
常用的测振传感器有发电型(如压电式、电动式和磁电式等)和电参数变化型(如电感式、电容式、电阻式和涡流式等)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