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安全行为规范正式版
- 格式:docx
- 大小:34.42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生在校安全行为规范
小学生在校安全行为规范
一、课外
1、同学间团结互助,如有冲突及时向老师或学校反映。
2、遵守规定,不私自出校门。
零食、鞭炮、易燃易爆物品不进入校园。
3、不做带有危险性的行为。
如攀爬、吊悬行为。
4、课前、课间不追逐、扭打,不吵闹怪叫、乱涂乱抛、动手动脚等不文明行为。
5、在走廊、楼梯行走靠右行;在楼梯、走廊上不游戏、奔跑、跳跃,推搡、拥挤,顺扶手滑落。
6、不做将身体探出阳台(窗台)或将全身压在阳台(窗台)上等危险行为。
不群体拥向阳台护栏围观。
不猛烈推拉门窗,防止震落玻璃等
7、不携带、玩弄棍棒、枝条、锐器等易对人体造成伤害的物品,不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学生安全行为规范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安全意识,并遵守以下行为规范来确保我们的安全:
1. 遵守交通规则:出行时要遵守交通法规,停在规定的地方,过马路时要使用人行横道线或斑马线,并遵守交通信号灯。
2. 不携带危险物品:严禁携带刀具、火柴、打火机等危险物品。
这些物品不仅会伤害自己,还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
3. 不违反校园安全规定:不乱丢垃圾,不在教室或实验室内乱跑乱玩,不攀爬栏杆或窗户。
4. 维护个人隐私:不要随便透露个人信息,不在网络上随意发布自己的照片、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
5. 注意用电安全:不私拉乱接电源线,不乱用电器,不接触带电设备。
6. 遵守学校的安全演练计划: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逃生演练和消防演练,掌握应急处理的基本技能。
7. 关注食品安全:不食用过期食品,不乱吃路边摊,不要在学校食堂乱扔食物。
8. 不参与欺凌行为:不欺负同学,不参与校园欺凌活动,遇到欺凌行为要及时报告老师或家长。
9. 遵守学校安全警示标识:遵循学校安全警示标识的指示,不进入禁止区域或危险区域。
10. 坚持锻炼身体: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以上是学生安全行为规范的几点内容,希望我们每个学生都能时刻注意自身安全,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学生行为安全规范
1、上学、放学路上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切忌并排骑车、嬉戏打闹、飞速超车。
2、课间举止要文明,进出教室、上下楼梯、出入人群拥挤场合,不争先恐后,不嬉戏打闹,礼让慢行。
3、教室无人时,要先关闭门窗、灯、空调等。
4、教室内门窗、开关、设备要有专人保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总务处。
5、打扫教室卫生时不要爬高擦窗、日光灯等。
6、不做危险游戏,如推手、摔跤、跳楼梯、爬门、爬窗、爬墙、爬树等,严禁对他人搞恶作剧。
校园内不准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不要追逐打闹,以免产生危险后果。
7、在公共场合不拥挤、有序进出。
8、用餐注意文明守序和饮食卫生,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不卫生食品。
9、站立、就座、行走、奔跑以及进行其他各种活动时,要注意观察周围场地。
所用器材等情况,注意自身动作行为是否正确、安全,是否影响或危及他人。
10、进行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时,要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注意要领,符合程序,保证安全。
10、为保证安全和学习秩序,严禁学生携带手机、游戏机等进入学校。
学生校园安全行为规范
作为学生,在校园中应该遵守以下安全行为规范:
1.遵守校规校纪: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校园作息时间、校园禁区等。
2.尊重他人:尊重师生以及同学之间的个人空间和权益,不进行歧视、侮辱、恶意言语或行为。
3.保持卫生:保持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的卫生,并妥善处理个人垃圾。
4.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遵守校园内的交通管理规定,如使用人行道、避让自行车等。
5.防止校园欺凌:不进行欺凌、暴力等行为,如遇到校园欺凌问题,应及时向老师或学校相关人员报告。
6.注意食品安全:不购买或食用不合格、过期食品,遵守食堂食品安全规定。
7.安全出行:注意自身安全,尽量与他人结伴出行。
晚上回宿舍要注意周围环境,并选择安全的路线。
8.防火安全:禁止在宿舍使用明火、私拉乱接电线,注意使用电器安全,确保电器用品正常使用。
9.防范突发事件:保持警惕,学会自我保护,在意外情况下迅速求助或报警。
10.爱护学校财物:保持校园环境整洁,注意不损坏学校设施、器材等。
这些都是学生在校园中应遵守的基本安全行为规范,通过遵守这些规范可以保障校园的安全与秩序。
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4年修订)》全文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4年修订)》全文第一章:总则本行为规范的制定旨在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维护学校良好的教育环境。
第二章:学习行为规范1. 学生应当按时到校上课,不迟到、不早退。
2. 学生应当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 学生应当按照学校规定完成作业,不抄袭、不作弊。
4. 学生应当尊重教师和同学,不打骂、不欺负他人。
5. 学生应当遵守校园秩序,不乱扔垃圾、不破坏公物。
第三章:生活行为规范1. 学生应当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
2. 学生应当遵守饭堂纪律,不浪费食物、不插队。
3. 学生应当文明用语,不说脏话、不恶作剧。
4. 学生应当爱护环境,不乱涂乱画、不乱摘花草。
5. 学生应当尊重他人隐私,不偷窥、不偷拍。
第四章:安全行为规范1. 学生应当遵守交通规则,安全过马路。
2. 学生应当注意防火安全,不玩火、不私自使用电器。
3. 学生应当遵守游泳安全规定,不擅自下水、不离开指定区域。
4. 学生应当学会自我保护,不随意接触陌生人。
5. 学生应当注意食品安全,不乱吃零食、不分享食品。
第五章:网络行为规范1. 学生应当正确使用网络,不浏览不良信息、不传播谣言。
2. 学生应当保护个人隐私,不泄露他人信息、不随意添加陌生人。
3. 学生应当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不侵犯版权、不盗用他人作品。
4. 学生应当文明交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传播恶意言论。
5. 学生应当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沉迷网络游戏、不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
第六章:奖惩措施学校将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对其进行奖励或惩罚,以激励良好行为,纠正不良行为。
第七章:监督与评估学校将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定期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估,并向家长和学生本人反馈评估结果。
第八章:附则本行为规范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取代之前的相关规定。
以上为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4年修订)》的全文内容。
2023年学生安全行为规范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制定本安全行为规范,希望广大学生自觉遵守,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的学习环境。
一、校园安全1. 学生要保持校门不得入内的警觉,不得手持、携带危险物品进入校园。
2. 不得在校园内追逐、打闹,不得进行有伤害性的互动活动,不得恶作剧、捉弄他人。
3. 不得私自进入校园的后勤区、设备区或已关闭的教室、实验室等区域。
4. 学生应当自觉遵守校园的消防安全要求,不得进行火源、明火等违禁行为。
5. 学生在校园内发现可疑人员、可疑物品或其他安全隐患时,应及时向学校报告。
二、交通安全1. 学生应当遵守交通信号,不得违规闯红灯,不得在没有斑马线的地方横穿马路。
2. 学生乘坐自行车或电动车时,应当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不得骑车时听音乐或打电话。
3. 学生骑车、行走时要保持遵守交规,不超速、不逆行、不推挤。
4. 学生应当自觉维护交通秩序,不得堵塞道路、影响交通。
三、食品安全1. 学生在校内食堂及周边食品店购买食物要选择有合法经营资质的店铺,并注意查看食品安全检测合格证明。
2. 学生在校内食堂用餐时,应注意卫生,不乱丢垃圾,不将食物残渣留在桌面或地上。
3. 学生应当注意饮食营养均衡,不暴饮暴食,不食用过期食品。
4. 学生在集体活动或外出野餐时,应保持食品的安全卫生,不随意采摘或食用未知的野生植物。
5. 学生应了解常见的食品中毒症状,发现自己或他人食物中毒的情况时,要及时寻求帮助。
四、溺水防范1. 学生要遵守校内游泳场所的管理规定,不得无故进入未经允许的水域。
2. 学生应遵守游泳场所的规则,不得擅自脱离指定区域游泳。
3. 学生应当学会一些基本的水安全知识,能够自救或互救。
4. 学生在水域活动时应当注意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不随意跳水或嬉水。
五、校园暴力1. 学生应当自觉尊重师长,不得对老师进行言语或实质性的侮辱,不得有恶意诽谤、谩骂的行为。
2. 学生之间要互相友爱,不得进行欺凌、暴力的行为,不得组织、参与打架斗殴。
学生安全规范一、校园内安全规范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自觉维护校园秩序。
2. 爱护公共设施,不在课室、宿舍、图书馆等场所吸烟、酗酒、赌博、打闹、大声喧哗,不损坏公共财产。
3. 注意用电安全,不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不私拉乱接电源线,离开宿舍时关闭电源。
4. 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
5. 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拥挤、不打闹,确保人身安全。
6. 遵守食堂卫生规定,不购买、食用过期或变质食品,注意饮食卫生。
7. 发生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按照应急预案有序疏散,及时报告辅导员或安保人员。
8. 遵守校园网络使用规定,不传播、浏览不良信息,不进行网络欺诈、诽谤等违法行为。
二、校园周边安全规范1. 上下学途中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在机动车道行走,不乘坐非法营运车辆。
2. 外出时尽量结伴同行,夜间避免单独行动,不去偏僻、不安全的场所。
3. 遇到陌生人搭讪,保持警惕,不轻信陌生人的话语,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4. 遇到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持冷静,尽量记住歹徒特征,及时报警。
5. 不到江河、湖泊、水库等危险水域游泳,严防溺水事故。
6. 节假日出行时,提前告知家人、同学自己的行程和联系方式,保持通讯畅通。
7. 遵守景区、公共场所规定,不随意攀爬、闯入禁行区域。
8. 购物时选择正规商家,不购买假冒伪劣商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心理健康安全规范1.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面对学习、生活压力,遇到困难时主动寻求帮助。
2.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3.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包容差异,不歧视、孤立同学。
4. 遇到心理问题时,及时向心理咨询老师、辅导员、同学寻求帮助,不隐瞒、忽视心理问题。
5.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6. 学会自我调节,遇到挫折时保持冷静,不采取极端行为。
学生安全行为规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制定本规范, 旨在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促进学生安全行为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有效性, 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第二条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 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安全制度, 维护学校的秩序, 自觉维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学校的环境安全。
第三条学生应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人身安全和他人的人身安全之间的关系,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在危险面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
第二章学校安全第四条学生应遵守学校的安全制度, 维护学校的秩序。
不得在校园内进行非法集会、游行等活动, 不得参与欺凌、打架等违法行为。
第五条学生应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安全教育活动, 学习防火、防盗、防电等基本安全知识,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第六条学生应正确使用学校设施, 如实报告设施损坏和隐患, 积极参与学校安全巡查, 及时发现和报告安全隐患。
第七条学生应注意维护学校的环境卫生, 不乱扔垃圾, 不在教室、图书馆等场所乱涂乱画, 不随意破坏校园植被和设施。
第三章社会安全第八条学生应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 了解社会风险和安全常识。
不参与非法网上活动, 不传播涉黄、涉暴、涉赌、传播谣言等违法信息。
第九条学生要维护社会祥和稳定的环境, 不参与非法集会、游行等违法活动, 不传播谣言、制造恐慌和混乱。
第十条学生不得饮酒、吸毒, 不得购买、吸食烟草、酒精和其它违禁物品。
不参与赌博、色情、暴力等违法活动。
第十一条学生应提高警惕, 增强防范能力, 不随意和陌生人交谈、跟随陌生人, 不进入陌生人的车辆、室内, 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和邀请。
第四章交通安全第十二条学生应遵守交通规则, 不闯红灯、乱穿马路, 不横穿道路、铁轨, 不在车站、路口等危险地段嬉戏、玩耍。
第十三条学生应优先选择安全的交通方式, 如公交、步行等, 避免乘坐非法黑车、非法营运车辆。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排队、有序, 不挤抢。
小学学生安全行为规范
1. 安全出行:学生应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不能横穿马路或在马路上玩耍。
2. 家中安全:学生应遵守家里的安全规定,不得独自在家时乱用火、开门或接电话,遇到陌生人应该保持警惕,并及时向家人或邻居求助。
3. 玩耍安全:学生在户外玩耍时应遵守游戏规则,不随意攀爬高处或越过栏杆、护栏等,不参与危险游戏,如攀爬电线杆、斗殴等。
4. 饮食安全:学生要注意饮食卫生,不随意食用不干净的食物或饮用未经煮沸的水,学生还要避免吃太多零食和糖果,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5. 游泳安全:学生参与游泳活动时必须有成人陪同,并在指定的游泳场所进行。
不会游泳的学生不得擅自下水。
6. 电器使用:学生在使用电器时要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不得私自接触电源或乱拔乱插电器插头,特别是不能在水中使用电器。
7. 火灾安全:学生要养成关灯、关水、关门的好习惯,不玩火、玩火柴等易引发火灾的行为,发现火灾应迅速报警,并采取安全逃生措施。
8. 网络安全:学生在使用互联网时要谨慎,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点击不明或可疑的链接,不传播不良信息或图片,遇到网络欺诈行为要及时报告家长或老师。
9. 自我保护:学生应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技巧,如遇到陌生人的骚扰或追逐,要学会大声呼救、跑到人多的地方或向附近的大人求助。
10. 社交安全:学生应该与同学友好相处,遵守学校的纪律和规定,不参与欺辱、欺负、打架等不安全的行为,积极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
这些安全行为规范是帮助小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基本方法,希望他们能够自觉遵守,并随时向家长或老师汇报遇到的危险情况。
学生校园安全行为规范本一、遵守交通规则1. 在校园内要遵守交通规则,保持行人通行和车辆行驶的秩序。
遵守红绿灯,礼让他人,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2. 在校门口、道路交叉口等地方,要注意慢行,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不私自横穿马路,要通过斑马线等指定地点过马路。
3. 不乱扔物品,不在校门口、道路上玩耍和打闹,不乱丢果皮、纸屑等杂物。
保持校园环境整洁,防止滑倒和摔伤。
二、文明礼貌待人1. 尊重师长、热爱同学,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尊重师长的教育和管理,礼貌待人,不说粗话,不恶意嘲笑或欺负他人。
2. 在校园内,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不随意涂鸦、刻画,不毁坏学校、班级的公共财物。
3. 与同学之间,要友好合作,相互关心,互相帮助。
不欺负同学,不进行人身攻击或言语伤害,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
三、校园安全防范1. 不私自离校,避免偷跑和旷课。
经过家长和学校允许后,可离校参加活动,但需要提前向班级老师做好请假手续。
2. 注意个人和贵重物品的安全。
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如手机、钥匙等,要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不轻易借给他人,防止丢失或损坏。
3. 留意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校园,如果发现可疑人员,应及时向校内管理人员报告,确保校园的安全和秩序。
四、安全事故处置1. 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迅速按下火警按钮,向周围同学大声呼喊火警。
同时,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不慌乱和推挤。
2. 在地震发生时,迅速躲到桌子下或贴近墙壁的地方,保持身体的低姿势,保护头部。
等地震停止后,按照教师的指示有序撤离到开阔地带。
3. 如果出现同学重伤或意外事故,要及时向班级老师或校内管理人员报告,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不乱发信息或传播不实消息,以免造成恐慌。
五、合理利用科技设备1. 在使用电脑、平板、手机等科技设备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距离,坚持适度使用,不沉迷于网络游戏或影视剧。
2. 不随意下载和安装不明来源的软件,防止电脑病毒的侵入。
同时,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学生安全行为规范正式版
学生安全行为规范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注意并逐步形成正确的坐、立、行、读书、写字姿势。
2.玩耍、游戏时要注意安全,在走廊、过道、行走或上下楼梯时不奔跑,避免冲撞。
3.课间不进行运动量较大或有危险隐患的游戏或活动。
不在走廊上进行课间游戏和活动。
4.不看色情、暴力、迷信的书刊、影视片。
5.不到变电器、楼顶、建筑工地等危险场所玩耍。
6.不摆阔气、不随意介绍家庭财产情况。
7.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违章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8.在学校、班级组织的文体活动、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中听从老师安排,不私自活动。
9.在实验课、体育课、体育活动课等课堂上要严格听从老师的指导,接受老师的管理。
10.未经允许不进入办公室、动用室内物品。
11.未经允许不翻他人课桌抽屉、书包,看他人信件和日记。
12.未经家长同意,不在外留宿。
放学
后直接回家,不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到别处或他人家玩。
13.不进营业性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厅、网吧等不适宜学生活动的场所。
14.不参与打架斗殴,不欺负其他同学。
15.不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16.不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17.不携带管制工具。
18.不纠集他人或参与他人组织的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活动。
19.不偷窃。
20.不故意毁坏他人或学校的财物。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