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 格式:ppt
- 大小:127.50 KB
- 文档页数:10
一元二次方程与实际问题知识梳理1.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图形面积问题解决图形面积问题的关键是把实际问题数学化,反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归结到某一个几何图形中,然后用几何知识来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列出相关的一元二次方程,使问题得以解决.2.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利润问题利润问题中存在的关系式有:利润=销售总价—总成本;销售总价=销售单价×销售量;利润率=利润/总成本3.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质点运动问题处理质点运动问题的一般方法:设运动的时间或路程为x,再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相关的线段或几何量,从而建立方程或函数关系式.典型例题:例1.某小区计划在一个长40m,宽26m的矩形场地ABCD上修建三条同样宽的甬道,使其中两条与AB平行,另一条与AD平行,其余部分种草,若使每块草坪的面积为144m2,求甬道的宽(AD>AB).例2.某商场将进货单价为40元的商品按50元售出时能卖出500个,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最多只能卖500个.若每个售价提高1元,其销售量就会减少10个,商场为了保证经营该商品赚得8000元的利润而又尽量兼顾顾客的利益,售价应定为多少?这时应进货多少个?例3.如图,在△ABC中,B=90o,AB=5cm,BC=7cm.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点B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⑴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那么几秒后,PBQ的面积等于4cm2?⑵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那么几秒后,PQ的长度等于5cm?巩固练习:1.在一幅长80 cm,宽50 cm的矩形风景画的四周镶上一条金色纸边,制成一幅矩形挂图,如图所示.如果要使整个挂图的面积是5400cm2,设金色纸边的宽为xcm,那么x满足的方程是2.某商场销售一批名牌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如果每件衬衫每降价一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若商场平均每天要盈利1200元,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3.某商场将每件进价为80元的某种商品原来按每件100元出售,一天可售出100件.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降低1元,其销量可增加10件. - 5 - (1)求商场经营该商品原来一天可获利润多少元?(2)设后来该商品每件降价x元,商场一天可获利润y元.①若商场经营该商品一天要获利润2160元,则每件商品应降价多少元?②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通过画该函数图像的草图,观察其图像的变化趋势,结合题意写出当x取何值时,商场获利润不少于2160元?4.如图,某工厂直角墙角处,用可建60米长围墙的建筑材料围成一个矩形堆货场地,中间用同样的材料分隔成两间,问AB为多长时,所围成的矩形面积是450平方米?5.为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绿色襄阳”的号召,我市某单位准备将院内一块长30m,宽20m的长方形空地,建成一个矩形花园,要求在花园中修两条纵向平行和一条横向弯折的小道,剩余的地方种植花草.如图所示,要使种植花草的面积为532m2,那么小道进出口的宽度应为多少米?(注:所有小道进出口的宽度相等,且每段小道均为平行四边形)6. 山西特产专卖店销售核桃,其进价为每千克40元,按每千克60元出售,平均每天可售出100千克,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单价每降低2元,则平均每天的销售可增加20千克,若该专卖店销售这种核桃要想平均每天获利2240元,请回答:(1)每千克核桃应降价多少元?(2)在平均每天获利不变的情况下,为尽可能让利于顾客,赢得市场,该店应按原售价的几折出售?7.如图1,某小区的平面图是一个占地400×300平方米的矩形,正中央的建筑区是与整个小区长宽比例相同的矩形.如果要使四周的空地所占面积是小区面积的36%,南北空地等宽,东西空地等宽.(1)求该小区四周的空地的宽度;(2)如图2,该小区在东、西、南三块空地上做如图所示的矩形绿化带,绿化带与建筑区之间为小区道路,小区道路宽度一致.已知东、西两侧绿化带完全相同,其长均为200米,南侧绿化带的长为300米,绿化面积为18000平方米,请算出小区道路的宽度.8.如图1,A、B、C、D为矩形的四个顶点,AB=16 cm,AD=6 cm,动点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点P以3 cm/s的速度向点B移动,一直到达B为止,点Q以2 cm/s的速度向D移动.(1)P、Q两点从出发开始到几秒时四边形PBCQ的面积为33 cm2?(2)P、Q两点从出发开始到几秒时,点P和点Q的距离是10 cm?。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含答案)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与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类似。
都是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在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特别要对方程的解注意检验,根据实际做出正确取舍,以保证结论的准确性。
主要研究下列两个内容:1.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一般情况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为:审、设、列、解、验、答六个步骤。
找出相等关系的关键是审题,审题是列方程(组)的基础,找出相等关系是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关键。
2.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一般地,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2+bx+c=(a≠0)的两个根是x1和x2,那么x1+x2=-b/a,x1•x2=c/a。
知识链接点击一: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应用题考查的是如何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然后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加以解决的一种能力。
列方程解应用题最关键的是审题,通过审题弄清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从而正确地列出方程。
概括来说就是实际问题——数学模型——数学问题的解——实际问题的答案。
一般情况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如下:1) 审:是指读懂题目,弄清题意和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并能够找出能表示实际问题全部含义的等量关系。
2) 设:是在理清题意的前提下,进行未知量的假设(分直接与间接)。
3) 列:是指列方程,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 解:就是解所列方程,求出未知量的值。
5) 验:是指检验所求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然后检验所得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不满足要求的应舍去。
6) 答:即写出答案,不要忘记单位名称。
总之,找出相等关系的关键是审题,审题是列方程(组)的基础,找出相等关系是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关键。
点击二: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一般地,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2+bx+c=(a≠0)的两个根是x1和x2,那么x1+x2=-b/a,x1•x2=c/a。
一元二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一元二次方程是形如ax²+bx+c=0的方程,其中a≠0,x是未知数,a、b、c是已知的实数常数。
它在数学中被广泛应用,尤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元二次方程与实际问题的关联在于它可以描述许多物理、经济、工程和自然科学现象。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并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它们。
1. 自由落体问题:考虑一个物体从高度h自由落下,并以初速度为0的条件下落。
重力以加速度g=9.8m/s²的恒定速度使物体加速下落。
通过运用运动学公式,可以将物体的下落时间t与下落距离h之间的关系表示为:h=gt²/2。
整理得到ht²-2h=0,这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求解该方程,可以得到物体下落的时间和下落的距离。
2. 抛物线轨迹问题:许多物理和运动问题都涉及抛物线轨迹。
例如,一个抛射物体的运动轨迹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来描述。
给定抛射角度θ和初速度v,可以得到抛射物体的运动轨迹方程y=x*tanθ - (g*x²) /(2v²*cos²θ)。
这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其中x表示水平方向的距离,y表示竖直方向的高度。
通过解这个方程,可以计算出物体在不同时间和位置的高度。
3. 经济成本问题:一元二次方程也可以用于经济领域的成本分析。
例如,考虑一个企业的总成本函数C(x)=ax²+bx+c,其中x表示生产的数量,a、b、c是已知的实数常数。
通过求解C'(x)=0,即求解一阶导数为零的方程,可以找到企业的最低成本点。
这个点对应的x值就是企业的最优生产数量。
以上只是一些例子,实际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非常广泛。
通过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各种现实问题。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总结及重难点精析一、知识点总结1.在九年级数学中,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知识点主要包括: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一元二次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x 的整式方程,其一般形式为ax²+bx+c=0(a≠0)。
其中a、b、c为常数,a≠0.且x的最高次数为2.3.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有四个性质,分别是:(1) 有两个解,即x1和x2;(2) 两解的和为-b/a;(3) 两解的积为c/a;(4) 判别式△=b²-4ac,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解。
4.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在实际问题中,一元二次方程通常用于解决一些二次关系的问题,比如物体的运动轨迹、建筑物的面积和体积、经济利润最大化等问题。
二、重难点精析在本章节中,重难点主要包括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以及根的性质和应用。
1.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从题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并转化为数学语言。
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两种。
公式法是通过公式直接求解,但需要学生记忆公式。
因式分解法是通过将方程左边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再分别令每个因式等于0来求解。
这种方法更直观易懂,但需要学生掌握因式分解的技巧。
3.根的性质和应用:根的性质包括前面提到的两个解的和、积和判别式。
这些性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具有重要应用。
例如,利用判别式可以判断方程是否有实数解,从而确定实际问题是否有解;利用两解的和可以计算实际问题的某些物理量,如位移等。
三、总结通过以上知识点总结和重难点精析,我们可以看到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知识点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一、“握手问题”1、节日聚会中,每人都和其他人握手一次,现在有若干人共握手45次,问共有多少人参加聚会?分析:设共有x 人参加聚会,可列方程:45)1(21=-x x 2、某校足球联赛,采用单循环的赛制,一共比赛10场,问一共有多少支球队参加比赛? 分析:设共有x 支球队参加比赛,可列方程:10)1(21=-x x 3、参加商品交易会的每两家公司之间都签订一份合同,所有公司共签订了45分合同,问共有多少家公司参加商品交易会?分析:共有x 家公司参加商品交易会,可列方程:45)1(21=-x x 4、新年到来,几位朋友相互赠送贺卡,共送出贺卡72张,问这群朋友共有几人? 分析:设这群朋友共有x 人,可列方程:72)1(=-x x二、“平均增长率”问题。
1、某电脑公司2001年的各项经营中,一月份的营业额为200万元,一月、二月、三月的营业额共950万元,如果平均每月营业额的增长率相同,求这个增长率. 分析:设平均增长率为x ,可列方程:950)1(200)1(2002002=++++x x2、某工厂第一季度的一月份生产电视机是1万台,第一季度生产电视机的总台数是3.31万台,求二月份、三月份生产电视机平均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 分析:设二月份、三月份生产电视机平均增长的百分率是x 可列方程: 31.3)1()1(12=++++x x3、一只感染病毒的白鼠经过两天传染后发现共有256只小白鼠患病,问在每天的传染中平均一只小白鼠传染多少只白鼠?分析:设平均一只小白鼠传染x 只白鼠,可列方程:256)1(2=+x4、某人将2000元人民币按一年定期存入银行,到期后支取1000元用于购物,剩下的1000元及应得利息又全部按一年定期存入银行,若存款的利率不变,到期后本金和利息共1320元,求这种存款方式的年利率.分析:设种存款方式的年利率为x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到期后的本息和=本金+利息=(第一年剩余的1000元+第一年的利息)+第二年的利息 可列方程:1320)20001000(20001000=+++x x x5、两年前生产1吨甲种药品的成本是5000元,生产1吨乙种药品的成本是6000元,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现在生产1吨甲种药品的成本是3000元,生产1吨乙种药品的成本是3600元,哪种药品的年平均下降额较大?哪种药品的年平均下降率较大? 分析:甲种药品的平均下降额为:1000230005000=-元乙种药品的平均下降额为:1200236006000=-元设甲种药品的平均下降率为x ,乙种药品的平均下降率为y可列方程:3000)1(50002=-x ;3600)1(60002=-y6.一个容器盛满纯药液63L ,第一次倒出一部分纯药液后用水加满,第二次又倒出同样多的药液,再加水补满,这时容器内剩下的纯药液是28L ,设每次倒出液体xL ,则列出的方程是________ 分析:原有纯药液:63升,容器容积63升第一次操作:倒出纯药液x 升,容器内还有纯药液)63(x -升,溶液浓度%1006363⨯-x第二次操作:倒出纯药液6363xx -⋅升, 容器内还有纯药液63)63(63)63()63(2x x x x -=---升,由此可列方程:2863)63(2=-x三、商品营销问题1、某商场礼品柜台春节期间购进甲、乙两种贺年卡,甲种贺年卡平均每天可售出500张,每张盈利0.3元,乙种贺年卡平均每天可售出200张,每张盈利0.75元,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调查发现,如果甲种贺年卡的售价每降价0.1元,那么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100张;如果乙种贺年卡的售价每降价0.25元,那么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34张.如果商场要想每种贺年卡平均每天盈利120元,那么哪种贺年卡每张降价的幅度大?(每每问题)分析:设甲种贺年卡每张降价x 元,乙种贺年卡每张降价y 元 每天的盈利=单张贺卡的利润×每天的销量 可列方程:120)1001.0500)(3.0(=⨯+-x x ,120)3425.0200)(75.0(=⨯+-y y2、两年前生产1t 甲种药品的成本是5000元,生产1t 乙种药品的成本是6000元,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现在生产1t 甲种药品的成本是3000元,生产1t 乙种药品的成本是3600元,哪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较大?3、新华商场销售甲、乙两种冰箱,甲种冰箱每台进货价为2500元,市场调研表明:当销售价为2900元时,平均每天能售出8台;而当销售价每降低50元时,平均每天就能多售出4台.乙种冰箱每台进货价为2000元,市场调研表明:当销售价为2500元时,平均每天能售出8台;而当销售价每降低45元时,平均每天就能多售出4台,商场要想使这两种冰箱的销售利润平均每天达到5000元,那么两种冰箱的定价应各是多少? 分析:设甲种冰箱每台定价x 元,则:每台冰箱可盈利)2500(-x 元;比原售价降低)2900(x -元; 实际每天销量比原来增加:4502900⨯-x从而列方程:5000)45029008)(2500(=⨯-+-xx 同理可求出乙种冰箱的定价。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1>握手(单循环)问题:二分之一n(n-1)=握手总次数例:某校七年级举行乒乓球单循环赛比赛(参加比赛的每一个选手都与其他所有选手各比赛一场),共比赛32场,求有多少个学生?<2>送照片:n(n-1)=总张数例:初三毕业晚会时每人互相送照片一张,一共要90张照片,有多少人?<3>勾股定理问题:a平方+b平方=c平方例: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7cm,一条直角边比另一条直角边长1cm,求两条直角边的长度?<4>多边形对角线条数:二分之一n(n-3)=总条数例:一个多边形有14条对角线,那么这个多边形边数是多少?<5>连续两次增长(降低)百分率:a(1+或减x)平方=以后的量例:甲工厂一月份生产零件1000个,二月份生产零件1200个,那么二月份到一月份平均增长的百分率为多少?<6>镶边问题:(a+2x)(b+2x)=总面积例:在一幅长70cm宽50cm的风景画四周镶上一条宽度相同的金色纸边,如果使金色纸边的面积是1300平方厘米,求金色纸边的宽度?<7>最大利润问题:(一件利润)件数=总利润例:某百货大楼服装柜在销售者发现:“某”牌童装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利润40元为了迎接国庆节市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扩大销售量,增加利润,如果每件降价4元,那么平均每天多售出8件,要想平均每天销售这种童装盈利1200元那么每件童装应降价多少?<8>传染病问题:1+x+x(1+x)=总人数,两轮后:(1+x)平方=总人数例:某养鸡场突发流感疫情,一只带病毒的小鸡经过两天的传染后,使鸡场共有169只小鸡感染患病,在每一天的传染中平均一只小鸡传染了几只小鸡?<9>树枝分叉:1+x+x平方=总枝数例:一种植物的主干长出若干数目的支干,每个支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91,每个支干长出多少小分支?。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1、在长方形钢片上冲去一个长方形,制成一个四周宽相等的长方形框。
已知长方形钢片的长为30cm,宽为20cm,要使制成的长方形框的面积为400cm2,求这个长方形框的框边宽.
2、在一块长为92m,宽为60m的矩形耕地上挖三条水渠,水渠的宽都相等,水渠把耕地分成面积均为885m2的6个矩形小块,水渠应挖多宽?
3、某工厂一月份的产值是5万元, 三月份的产值是7.2万元,求月平均增长率是多少?
4、某经济开发区今年一月份工业产值达50亿元,第一季度总产值达175亿元,问二、三月份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多少?设平均每月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得方程:
5、某种药剂原售价为4元,经过两次降价, 现在每瓶售价为2.56元,问平均每次降价百分之几?
6、新亚商场销售某种冰箱,每台进价为2500元.市场调研表明:当销售价为2900元时,平均每天能售出8台;而当销价每降低50元时,平均每天能多售4台.商场要想使这种冰箱的销售利润平均每天达到5000元,每台冰箱的定价应为多少元?(只列方程)。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与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类似,都是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在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特别要对方程的解注意检验,根据实际做出正确取舍,以保证结论的准确性.主要学习下列两个内容:1.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一般情况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审、设、列、解、验、答六个步骤,找出相等关系的关键是审题,审题是列方程(组)的基础,找出相等关系是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关键.2.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一般地,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两个根是1x 和2x ,那么ac x x a b x x =•,=+2121-.知识链接点击一: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应用题考查的是如何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然后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加以解决的一种能力,列方程解应用题最关键的是审题,通过审题弄清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从而正确地列出方程.概括来说就是实际问题——数学模型——数学问题的解——实际问题的答案.一般情况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如下:(1)审:是指读懂题目,弄清题意和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并能够找出能表示实际问题全部含义的等量关系.(2)设:是在理清题意的前提下,进行未知量的假设(分直接与间接). (3)列:是指列方程,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就是解所列方程,求出未知量的值.(5)验:是指检验所求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然后检验所得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不满足要求的应舍去.(6)答:即写出答案,不要忘记单位名称.总之,找出相等关系的关键是审题,审题是列方程(组)的基础,找出相等关系是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关键.针对练习1: 某城市2006年底已有绿化面积300公顷,经过两年绿化,绿化面积逐年增加,到2008年底增加到363公顷.设绿化面积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x ,由题意,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300(1+x )=363B .300(1+x )2=363C .300(1+2x )=363D .363(1-x )2=300点击二: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与实际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数学课题,它涉及到数学建模、问题分析、数值计算等多个方面。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需要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进行求解。
以下是一篇关于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与实际问题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一元二次方程是指含有且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二次的整式方程。
一般形式为ax2+bx+c=0,其中a、b、c为常数,a≠0。
一元二次方程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二、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需要我们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 识别问题:首先需要仔细分析实际问题,明确问题的本质和核心。
2. 建立模型:根据问题的特点,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如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函数等。
3. 确定参数:根据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方程中的参数,如价格、成本、收益等。
4. 转化求解:将实际问题中的参数转化为方程中的系数,再利用数学方法进行求解。
以销售问题为例,假设某商店进了一批商品,成本为c元/件,售价为x元/件。
经过一段时间的销售后,商店决定降价销售,以刺激销量。
降价后售价为y元/件,销售量为z件。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一元二次方程:y-x=z(c-x),其中y为降价后的售价,x为原价,c为成本,z为销售量。
通过求解该方程,我们可以得到降价后的最优售价和销售量。
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多种,如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解法。
以配方法为例,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化为(ax+b/2)2=c/4的形式,从而方便求解。
四、实际问题的注意事项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准确性:实际问题往往比较复杂,需要仔细分析问题的细节和背景,确保数学模型的准确性。
2. 可行性:在建立数学模型时,需要考虑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