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本项目
- 格式:doc
- 大小:205.00 KB
- 文档页数:8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改进和调整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正文:----------------------------------------------------------------------------------------------------------------------------------------------------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改进和调整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汇发[2014]2号)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各中资银行:为进一步深化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及相关规定,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进一步改进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方式,并调整部分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措施。
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简化融资租赁类公司对外债权外汇管理(一)融资租赁类公司包括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商务主管部门审批设立的外商投资租赁公司,以及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确认的内资融资租赁公司等三类主体(以下统称为融资租赁类公司)。
(二)融资租赁类公司或其项目公司开展对外融资租赁业务时,应在融资租赁对外债权发生后15个工作日内,持以下材料到所在地外汇局办理融资租赁对外债权登记,所在地外汇局应当审核交易的合规性和真实性。
1.申请书,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基本情况及租赁项目的基本情况;2.主管部门同意设立融资租赁公司或项目公司的批复和工商营业执照;3.上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及最近一期财务报表;4.租赁合同及租赁物转移的证明材料(如报关单、备案清单、发票等)。
(三)融资租赁类公司开展对外融资租赁业务时,不受现行境内企业境外放款额度限制。
(四)融资租赁类公司可直接到所在地银行开立境外放款专用账户,用于保留对外融资租赁租金收入。
上述外汇资金入账时,银行应审核该收入的资金来源。
资本项目管理制度1. 前言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资本项目的筛选、决策、执行和监控,确保资本项目能够依照公司战略目标和长期利益进行管理,并有效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和风险掌控本领。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部资本项目的申报、审批、实施和监督过程。
3. 定义3.1 资本项目:指企业为了实现其战略目标和长期利益而进行的投资项目,包含但不限于新建、扩建、改造、并购等。
3.2 资本项目管理部门:指负责资本项目管理的相关部门或岗位。
4. 资本项目管理流程4.1 项目筛选4.1.1 公司各部门依据其业务发展需要,提出资本项目申请。
4.1.2 资本项目管理部门对申请进行评估,包含市场前景、投资回报率、风险评估等。
4.1.3 资本项目管理部门依据评估结果,筛选出符合公司战略目标和风险经受本领的项目,形成资本项目清单。
4.2 项目决策4.2.1 资本项目清单由资本项目管理部门提交给公司高级管理层。
4.2.2 公司高级管理层对资本项目进行审议和决策,并确保项目与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相全都。
4.2.3 审议决策需综合考虑市场环境、财务情形、竞争优势等因素,并订立合适的资金计划。
4.3 项目执行4.3.1 项目决策通过后,由资本项目管理部门组织项目执行。
4.3.2 项目执行包含项目计划订立、资源配置、进度掌控、本钱掌控等。
4.3.3 项目执行过程中要进行定期的项目进度、财务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4 项目监控4.4.1 资本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控,确保项目依照计划进行。
4.4.2 监控内容包含项目进度、财务情形、风险情况等,并及时向高级管理层报告。
4.4.3 如发现项目存在重点问题或超出掌控范围,资本项目管理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调整项目计划或报告高级管理层决策。
4.5 项目评估4.5.1 项目执行完毕后,资本项目管理部门应对项目进行绩效评估。
4.5.2 评估内容包含项目实施情况、投资回报率、市场效应等。
4.5.3 绩效评估结果将作为公司将来资本项目决策的紧要参考。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改革和规范资本项目结汇管理政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日期】2016.06.09•【文号】汇发〔2016〕16号•【施行日期】2016.06.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外汇管理正文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改革和规范资本项目结汇管理政策的通知汇发〔2016〕16号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各中资外汇指定银行:为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更好地满足和便利境内企业经营与资金运作需要,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在总结前期部分地区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企业外债资金结汇管理方式改革,同时统一规范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意愿结汇及支付管理。
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企业外债资金结汇管理方式改革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相关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企业外债资金结汇管理方式改革试点推广至全国。
自本通知实施之日起,境内企业(包括中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不含金融机构)外债资金均可按照意愿结汇方式办理结汇手续。
二、统一境内机构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意愿结汇政策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意愿结汇是指相关政策已经明确实行意愿结汇的资本项目外汇收入(包括外汇资本金、外债资金和境外上市调回资金等),可根据境内机构的实际经营需要在银行办理结汇。
现行法规对境内机构资本项目外汇收入结汇存在限制性规定的,从其规定。
境内机构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意愿结汇比例暂定为100%。
国家外汇管理局可根据国际收支形势适时对上述比例进行调整。
在实行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意愿结汇的同时,境内机构仍可选择按照支付结汇制使用其外汇收入。
银行按照支付结汇原则为境内机构办理每一笔结汇业务时,均应审核境内机构上一笔结汇(包括意愿结汇和支付结汇)资金使用的真实性与合规性。
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要点一、直接投资项下1、外汇资本金可以在开户行办理定期存款或外汇理财划转,无须外管核准,但如果是跨行办理定期存款或外汇理财划转,必须经过外管核准。
2、在外商投资企业办理资本金汇入款的时候,工商部门要求境外投资人和实际汇款人严格一致,如银行在办理资本金汇入款发现两者不一致时,需提醒客户,如客户自己确认工商部门可以通过,在外管政策上则没有类似要求。
3、外商投资企业当年利润不予汇出。
4、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账户如在多家银行开立,每个账户限额不低于等值300万美元。
5、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账户如由于中间行扣费等原因造成到位资金不足的,等值100美元以内的可以以现钞形式存入,超过等值100美元的不得以现钞形式存入。
6、关于备用金结汇问题:一是明确备用金必须在等值5万美元以内,但5万美元以内的不一定全是备用金;二是备用金结汇后下一次结汇时,需审查人民币账户是否有等额人民币的支出,同时还需留存企业提供的使用清单(如有**和支付命令提供更好)。
7、FDI系统银行的信息反馈和备案纳入对银行执行外管规定的考核,各行须引起重视,务必及时按要求对相关信息进行备案和反馈。
二、外债项下1、对外融资性担保只允许境内母公司对境外子公司办理,境内子公司对境外母公司的融资性担保还受到限制。
2、对外担保金融机构实行按月定期登记,如有对外担保履约情况发生,须外管核准后办理对外支付。
3、国内外汇贷款如遇跨行划转时,划出行必须在资金汇划凭证上签注“国内划转外汇贷款资金”字样,划入行凭此按规定对外支付,不得办理结汇,也不进入结算账户。
4、关于购汇还贷:一是可以结汇的5类贸易融资品种(出口押汇、福费廷、出口保付代理、出口商票融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的购汇还贷,须凭相关真实性材料、银行申请、企业说明到外管核准后办理,不可结汇的外汇贷款可以直接办理购汇还贷;二是以前外管要求购汇还贷必须先使用自有外汇资金还贷,现外管放宽了对这块的限制,企业可以在保留自有外汇的前提下办理购汇还贷。
资本项目运营管理方案1. 简介资本项目是指利用金融杠杆筹措资本,并通过投资项目获取利润的一种经济活动。
资本项目的运营管理方案是指在进行资本项目操作过程中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资本项目运营管理方案的内容和要点。
2. 目标与策略为了确保资本项目的顺利运营和最大化利润,我们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和相应的策略。
具体来说,资本项目运营的目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资本回报率通过有效的资本配置和管理,提高投资项目的回报率,实现资本的最大化增值。
2.2. 风险控制建立风险管理机制,严格把控投资项目的风险,降低投资损失。
2.3. 项目运营效率优化项目运营流程,提高项目运营效率,降低项目运营成本。
2.4. 市场竞争力利用资本项目的运营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开拓新的盈利机会。
针对上述目标,我们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策略,例如:•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和收益预测。
•制定严格的投资决策流程和标准,确保投资项目与公司整体战略的一致性。
•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包括项目策划、实施、监控和评估等环节。
•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共同分享风险和利益。
3. 组织架构与人员配备为了实现资本项目运营管理方案的有效落地,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架构和合理配置人员。
在资本项目运营管理方案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备:3.1. 资本项目管理部门负责资本项目的整体规划、决策和管理工作,包括投资规划、项目筛选、风险评估等。
由资深的资本项目经理来领导和管理。
3.2. 项目管理团队负责具体项目的策划、执行和监控,包括项目经理、项目主管及相应的运营、财务等人员。
3.3. 风险管理团队负责对资本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包括风险经理、风险分析师等。
3.4. 财务团队负责资本项目的财务管理和监控工作,包括财务经理、会计师等。
除了以上核心团队外,还需要配备相应的行政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以保证资本项目运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 运营管理流程一个有效的资本项目运营管理方案应该包含明确的运营管理流程,以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资本项目外汇业务操作指引(2017年版)目录第一部分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外汇业务操作指引1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外汇业务操作指引有关说明11.1短期外债余额指标核准11.2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额度备案/审批41.3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备案/审批51.4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RQFII)投资额度调减或取消备案/审批71.5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额度审批81.6非银行金融机构结售汇业务资格审批9第二部分外汇分(支)局资本项目外汇业务操作指引11外汇分(支)局资本项目外汇业务操作指引有关说明11一、跨境信贷业务112.1短期外债余额指标核准112.2非银行债务人外债签约(变更)登记132.3财政部门和银行外债登记182.4非银行债务人非资金划转类提款备案212.5非银行债务人非资金划转类还本付息备案222.6非银行债务人外债注销登记242.7内保外贷签约(变更)登记252.8非银行机构内保外贷业务集中登记管理282.9内保外贷注销登记292.10外保内贷履约外债登记302.11外保内贷履约款结(购)汇312.12融资租赁对外债权登记322.13内保外贷担保履约对外债权登记332.14境内机构境外放款额度登记342.15境内机构境外放款额度变更与注销登记36二、证券投资管理业务373.1境内公司境外上市登记373.2境外上市公司境内股东持股登记383.3境外上市变更登记、注销登记393.4境外上市公司境内股东持股变更登记403.5境内机构境外衍生业务外汇登记403.6境内机构境外衍生业务外汇变更(注销)登记413.7上市公司回购B股股份购汇额度审批423.8银行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业务外汇登记43三、非银行金融机构管理业务434.1非银行金融机构主体信息登记及变更登记434.2非银行金融机构申请结售汇业务资格初审444.3非银行金融机构外汇业务备案管理464.4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金(或营运资金)本外币转换管理47四、资本项下个人外汇业务管理475.1境内个人参与境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外汇登记及变更、注销登记475.2特殊目的公司项下境内个人购付汇核准505.3移民财产转移购付汇核准505.4继承财产转移购付汇核准52五、格式文本X例53表1 境外放款登记业务申请表53表2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登记表55表3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额度备案表58表4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产品信息登记备案表60表5 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登记表60表6 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额度备案表63表7 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托管人信息备案表64表8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申请表65表9 境外上市登记表67表10 境外持股登记表70表11 境内机构境外衍生业务登记申请表72表12 境内个人参与境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外汇登记表73表13 个人财产转移业务申请表76表14境内非银行金融机构外汇业务备案表77表15 (机构名称)年度外汇业务经营情况报告81表16 宏观审慎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情况表(企业版)82表17 境内机构外债变动反馈登记表83表18 非银行机构内保外贷集中登记逐笔月报表(参考格式)84表19 内保外贷业务违约暂停条款限制豁免确认书85表20 商业银行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业务外汇登记申请表86表21 商业银行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业务月报表87第三部分外汇指定银行直接办理资本项目外汇业务操作指引88外汇指定银行直接办理资本项目外汇业务操作指引相关说明89六、境内直接投资外汇业务896.1境内直接投资前期费用基本信息登记896.2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基本信息登记906.3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办理外商投资企业基本信息登记926.4外商投资企业基本信息登记变更、注销946.5开立外汇保证金账户的主体基本信息登记、变更986.6接收境内再投资基本信息登记、变更996.7境内直接投资货币出资入账登记1006.8境内直接投资存量权益登记(年度)1016.9前期费用外汇账户的开立、入账和使用1016.10外汇资本金账户的开立、入账和使用1036.11境内资产变现账户的开立、入账和使用1046.12直接投资所涉结汇待支付账户的开立、使用和关闭1066.13境内再投资专用账户的开立、入账和使用1086.14保证金专用外汇账户的开立、入账和使用1106.15境内直接投资所涉外汇账户内资金结汇1116.16外国投资者前期费用外汇账户资金原币划转1136.17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账户资金原币划转1146.18境内资产变现账户资金原币划转1156.19境内再投资专用账户资金原币划转1166.20保证金专用外汇账户资金原币划转1176.21外国投资者清算、减资所得资金汇出1186.22境内机构及个人收购外商投资企业外方股权资金汇出1196.23外国投资者先行回收投资资金汇出1196.24境外机构在境内设立的分支、代表机构和境外个人购买境内商品房结汇1206.25境外机构在境内设立的分支、代表机构和境外个人将因未购得退回的人民币购房款购汇汇出1216.26境外机构在境内设立的分支、代表机构及境外个人转让境内商品房所得资金购汇汇出1226.27境内直接投资(含非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不含保险公司)利润汇出123七、境外直接投资外汇业务1247.1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前期费用登记1247.2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1257.3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变更登记1267.4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清算登记1277.5境内居民个人特殊目的公司外汇(补)登记1287.6境内居民个人特殊目的公司外汇变更登记1307.7境内居民个人特殊目的公司外汇注销登记1317.8境外直接投资存量权益登记(年度)1317.9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前期费用汇出、汇回1327.10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资金汇出1337.11境外资产变现账户开立、注销1337.12境外资产变现账户入账和结汇1347.13境外直接投资企业利润汇回1357.14特殊目的公司项下境内个人购付汇1357.15境外放款专用账户开立、注销1367.16境外放款资金汇出、汇回入账137八、外债、跨境担保和国内外汇贷款业务1388.1银行为非银行债务人开立、关闭外债账户1388.2银行为非银行债务人办理外债提款入账1408.3银行为非银行债务人办理外债结汇1408.4银行为非银行债务人办理外债还本付息1428.5外债所涉结汇待支付账户的开立、使用和关闭1438.6非银行债务人外债套期保值履约交割1468.7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外处置不良资产外汇收入及结汇1468.8受让境内不良资产的境外投资者取得的收益对外购付汇1478.9银行内保外贷业务(变更)登记1488.10外保内贷登记1508.11内保外贷项下履约款购付汇及收结汇1518.12外保内贷项下担保履约款入账1528.13担保费收付1538.14金融机构为境内非金融机构开立、关闭国内外汇贷款账户1538.15金融机构为非金融机构办理国内外汇贷款的支付与结汇1548.16金融机构为非金融机构办理国内外汇贷款还本付息156九、证券投资业务1579.1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RQFII)主体信息(变更)登记1579.2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主体信息(变更)登记1589.3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RQFII)账户开立、使用和关闭1589.4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账户开立、使用和关闭1619.5 A股上市公司外资股东减持股份或分红派息资金汇出或再投资1639.6境内公司境外上市专用外汇账户开立、使用和关闭1649.7境内公司境外上市结汇待支付账户开立、使用和关闭1659.8境内股东境外持股专用账户开立、使用和关闭1679.9境内个人参与境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专用外汇账户开立、使用和关闭1689.10境内个人投资者B股投资收益结汇1699.11XX基金内地发行销售登记及变更登记1709.12XX基金内地发行销售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开立、使用和关闭1719.13内地基金XX发行销售登记及变更登记1729.14内地基金XX发行销售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开立、使用和关闭1739.15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债券登记1749.16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登记及变更、注销登记1749.17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专用外汇账户开立、使用和关闭176十、非银行金融机构外汇业务17710.1非银行金融机构外汇账户开立17710.2非银行金融机构外汇利润结汇17810.3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汇兑178十一、数据报送179十二、格式文本X例179表1 境内直接投资基本信息登记业务申请表(一)179表2 境内直接投资基本信息登记业务申请表(二)186表3 境内直接投资货币出资入账登记申请表187表4 年度境内直接投资外方权益统计表189表5 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业务申请表191表6 境内居民个人境外投资外汇登记表193表7 年度境外直接投资中方权益统计表196表8 资本项目账户资金支付命令函197表9 XX基金内地发行信息报告表199表10 内地基金XX发行信息报告表200表11 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信息报告表201第一部分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外汇业务操作指引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外汇业务操作指引有关说明一、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批的X围:第一类是相关法规明确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批的行政许可事项。
雪弗龙公司的资本项目管理方法一、雪弗龙公司知识管理的背景雪弗龙(Chevron)是美国的石油化工企业,主要业务是炼油及石油、天然气的勘探与开采等。
雪弗龙公司也是早期进行知识管理实践的重要公司之一。
该公司开展了许多富有创意的知识管理活动。
以其“最佳经验资源地图”为例,很多公司都建立了类似的知识地图,休斯空间与通讯公司就有一个“知识高速公路”,可帮助人们在公司内找到知识;英国石油公司开发的主页提供称做“连接帮助”的网络,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输入他认为对其他人有用的信息。
这种类型的资源一般称为“黄页”,且大多数是联系个人,而雪弗龙的“知识地图”却是针对小组的,成为公司的特色。
这种“最佳经验资源地图”,介绍了整个雪弗龙公司内存在的各种网络,并且用Baldrige分类法进行分类。
地图上的每个点(焦点领域),有包括小组的名字和他们如何交流信息(例如,每年举行4-6次会议,Lotus Notes),以及联系人名字和邮件地址等内容。
交流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使用电子邮件、定期举行会议或会晤等。
公司的知识管理实践,在全美石化行业影响最成功的是他们开发的资本项目管理办法(CPDEP)。
资本项目管理是雪弗龙公司的一个重要活动,因为公司每年要在资本项目上投资50多亿美元。
在任何时刻,公司总有220多个资本项目在运作。
1991年,在完成了60个公司的基准比较之后,雪弗龙公司意识到,在资本项目的周期时间和返工数量雪弗龙公司都处于低谷。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雪弗龙公司开发了资本项目管理办法(CPDEP)二、CPDEP的运作CPDEP由项目资源小组提供资源。
项目资源小组包括一个由15位项目咨询师组成的核心小组和一个由100名熟悉CPDEP工具的项目经理组成的大组。
核心小组的专家在运用CPDEP方面都有独特的见解和建树(比如,在测定基准方面或者在可可比性产业数据方面)。
核心小组成员之所以能入选,是因为其拥有领导能力和善于达成共同意见的能力。
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政策解读和业务操作实务培训心得作为参加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政策解读和业务操作实务培训的一名学员,我深受这次培训的启发和影响。
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一些心得和感悟:1. 深入理解外汇管理政策:这次培训让我对外汇管理政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包括政策的目的、意义、实施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
我意识到,外汇管理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2. 操作实务的熟练掌握:这次培训不仅让我了解了外汇管理政策的基本理论,还让我掌握了实际操作中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例如,如何正确处理外汇交易中的风险、如何合理规划外汇支付等。
这些技巧和方法对于我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和应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风险意识的提高: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了外汇交易中的风险和挑战。
我明白了在进行外汇交易时,需要对外汇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对汇率变动进行及时跟踪,以降低风险和避免损失。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业务操作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避免因违规操作而引起的风险和损失。
4. 学习与应用相结合:这次培训让我意识到了学习与应用的紧密联系。
只有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操作能力。
5. 未来发展的方向:这次培训也让我明确了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
我将继续加强对外汇管理政策的学习和理解,不断提高自己在业务操作中的能力和技巧。
同时,我也将积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技能领域,以适应更加复杂多变的业务环境。
总之,这次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政策解读和业务操作实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和实践的结合,我不仅对外汇管理政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了更多的技巧和方法。
这次培训对我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工作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资本项目管理制度一、引言资本项目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用于规范和监督资本项目运作的规章制度。
它是为了保证资本项目能够有效地进行,确保资本的利益最大化而制定的一套管理规则和系统。
本文将详细介绍资本项目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内容和实施方法,旨在提高企业资本项目的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
二、资本项目管理的重要性资本项目管理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保持竞争优势和提高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个良好的资本项目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和运作资本项目,增加投资回报,降低风险,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同时,资本项目管理制度也能够规范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合作与沟通,提升整个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竞争力。
三、资本项目管理制度的内容1. 项目立项与审批流程:规定资本项目的立项程序和审批流程,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项目在经过科学评估后能够顺利启动。
2. 项目预算与资金筹措:制定资本项目的预算与资金筹措方案,明确资金来源、使用计划和控制措施,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资金的有效利用。
3. 项目执行与监督:建立项目执行与监督机制,制定项目执行计划、时间节点和绩效指标,确保项目按照计划执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 项目风险管理:明确项目风险管理的原则、方法和控制措施,建立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降低项目风险,保障资本的安全和利益。
5. 项目绩效评估与总结:建立项目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对项目进行评估与总结,为未来的项目决策提供参考和经验借鉴。
四、资本项目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1. 制定制度文件:明确资本项目管理制度的内容、要求和流程,并经过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共同讨论和确认。
2. 培训与宣贯: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资本项目管理的相关培训和宣贯,使其充分了解和掌握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3. 监督与执行:建立专门的资本项目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制度的监督和执行,确保资本项目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4. 定期评估与调整:定期对资本项目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实际运作情况做出必要的改进和完善。
管理资本项目赢得竞争优势资本项目的投资在增长。
一流承包管理有助于企业在竞争中领先一步。
《麦卡锡季刊》,2008年11月Thomas Hundertmark, André Olinto do Valle Silva, and Jeff A. Shulman受全球需求增长的驱动,全球能源和能源密集型大宗商品的供应商正在大力追加对电厂、石油钻塔、钢厂以及其他资本项目的投资。
其中,许多项目规模空前,技术复杂程度也前所未见。
这些动辄数十亿美元的项目成功交付不容有失,其必然结果是,所有资产密集型行业为争夺所需要基础材料、设备和人才的竞争白热化。
有效管理和监督那些为项目提供物品和服务的承包商,对于实现资本项目的最大经济价值始终至关重要。
例如,在发电或石油行业,高达3/4的典型项目预算都用在了那些负责提供工程设计、采购、施工和项目管理服务的承包商上面。
如今的市场环境,竞争愈演愈烈,延误和错失良机的代价越来越高,这更加凸显了一流承包管理的重要性。
一方面,许多资产所有者受困于此,显得举步维艰。
一些企业孤立地看待每个资本项目,单独为其定制资源,没有将各个项目团队的承包工作与企业的长期资本战略协调起来。
还有些企业轻率地签订了协议,作茧自缚,选择了不当的承包模式,或是错误地判断了资本项目涉及的风险、组织资源或技能。
这些失误可能导致企业错失良机,项目大幅延误,成本超支数亿美元。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少数资产所有者谙熟承包之道,因更好的项目设计、更低的成本和更少的延误而受益匪浅,从而赢得了重大的竞争优势。
为了在多个项目间实现整体的效率,这些企业对工程活动实行了标准化,并且改进了程式化的承包模式,从而可以根据项目所需的特定技能和经验来考量每个项目的经济效益。
同时,与那些不那么成功的同类企业相比,他们还想方设法强化了那些希望与自己合作的承包商彼此之间的竞争,做了更为细致的风险评估。
最后,他们还投资于人才发展,并鼓励跨职能部门的合作,以帮助自身资本项目实现最大的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 NPV)。
考察这些企业所采取的方式不仅能为能源和能源密集型大宗商品的供应商提供借鉴,而且也能使高科技、电信和汽车等资产密集型行业从中汲取相关经验教训。
同时,这些经验教训对于开展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公共部门和私营机构以及寻求从这些项目中盈利的投资者来说也颇有裨益。
不断变化的环境发展中世界的经济增长以及全球对能源及能源密集型大宗商品需求的增长在为资产密集型行业创造了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使得对基础材料、服务和设备的需求出现了大幅增长。
结果,承包支持比以前更难获取。
在一些情况下,这一问题可能改变项目的经济效益。
例如,在加拿大西北部,为了开发该地区的油砂项目,各企业对相关劳动力的争夺也不断加剧,承包商所用的工人工资一路飙升。
类似地,在采矿业,卡车、轮胎和其他设备的供应延误,导致全球的新矿开工时间大幅推迟,考虑到大宗商品的价格不断创历史新高,这样的推迟代价是极为高昂的。
这样的压力将持续存在。
全球资本支出在2008到2013年间预计将超过71万亿美元,比2002到2007年间的资本支出水平增长约1/3。
许多资产密集型行业的资本支出将增长50%~80%(图1)。
实际资本构成总额(十亿元)竞争加剧将加大不良决策导致的损失,在有些情况下,将使得企业更有可能作出不良决策1。
例如,一家能源企业在强大的压力下,为了争取一项环境改造项目所需的稀缺工程支持,而过快地采纳了一个看起来成本最低的承包模式2。
但是,交易敲定后,该能源企业失去了与承包商议价的能力,先前未明确的成本开始升高。
更糟糕的是,该能源企业发现,由于承包合同未包含对承包商进度延误实施的有力惩处措施,承包商一再地将自己最好的人员派去为该能源企业竞争对手的项目效力。
这些因素导致了数亿美元的额外成本,并使得项目延误了近一年时间。
此外,项目的数量、规模、范围和复杂程度都有所增加,从而进一步加大了资产所有者的投入和风险。
例如,苯乙烯等石化产品的计划增加产能比上一个经济周期几乎翻了一番。
一些国家规划中的电站的发电量高达传统电站的3倍。
在石油行业,20世纪90年代,一个涉及海底立管3的典型近海项目的成本可能在3000万5000万欧元之间,而如今,更深更远的海域中的同类项目成本可能高达6亿到9亿欧元。
此外,由于可以用来降低风险的方法减少了,资产所有者如今所承担的风险规模和范围都有所增大,从而加大了其财务风险。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相对较小的投资规模使得资产所有者对工程设计、采购和施工(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 EPC) 总承包商拥有议价能力,能最终谈成非常有利的固定价格合同4。
而如今,这种做法已很难行得通。
实际上,大多数承包商如果不坚持要求高额的溢价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形,就无法承受与如今超大型项目相关的巨大风险。
随着风险成倍增加,许多资产所有者面对多个项目已捉襟见肘。
在有的企业,项目管理技能减退了。
不妨来看看欧洲和北美的电站,尤其是核电站的情形。
一些电力企业近二十年来都未进行过重大投资,部分的原因是规划和施工的周期太长。
在一家电力企业,由于缺乏系统的项目管理经验,在新电站的设计过程中无法及早吸收有相关操作背景的员工。
结果,项目团队在选择重要组件的具体规格时主要考虑的是降低成本和确保快速安装,却未能认识到这些好处从长期来看会被低效运行所抵消。
同时,由于文化上的因素,最明显的例子是许多资产所有者过分专注于工程设计方面,而造就了一个没有对商业技能给予足够重视的行业环境,这往往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后果。
例如,一家工业企业的工程师将一座新电站的参数设定得非常苛刻,结果导致其中一个关键设备只有两家供应商可以提供;而如果采取更合理的方法,本来可以有50个供应商可供选择。
这大幅限制了投标的竞争力。
这类事例比比皆是,但也有一小部分企业成功避开了这些麻烦。
考察它们采用的承包方式能为所有资产所有者提供借鉴。
要有战略眼光一些资产所有者在寻求最大程度优化工程设计、成本和时间进度的时候,只是孤立地看待各个项目,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各当前项目之间或是与未来项目之间的潜在关联性。
相比之下,业绩卓越的企业往往能深刻理解自身资本战略并清楚地意识到当前的项目会如何影响自身未来的项目,并将承包方式的确定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
例如,一些领先的原油企业在近海浮式采油船只的工程设计和建造上采用了标准化的方式。
这些船只建在高效且可复制的平台上,运行效率并没有针对具体油田定制的船只那么高。
但是,标准化使得资产所有者可以更快地开采多个油田;考虑到油价走高,这么做最终能带来更多盈利(一个日采 1.5 亿桶原油的平台,使用标准化方式,比起定制方式,首桶原油最多可提前7 个月开采出来)。
标准化也为原油企业以及其他相关方削减了成本。
例如,我们观察了一家造船公司建造4艘类似船只的过程,发现从第一艘到最后一艘共花费的时间比传统方式缩短了1/3。
关键是每一艘船只都在同一工场中建造,从而使得在建造后面的船只时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取前面的经验教训。
类似地,一家欧洲电力企业通过与同一承包商的反复合作,使其建造锅炉装配件和其他主要元件的方法达到了最高的效率。
这家企业预先在地面而不是在吊车上装配锅炉元件,使用成本较低的固定吊车而不是昂贵的移动吊车,并搭建了移动平台以使得工人可更快地装配元件;通过这些措施,该企业装配第二个锅炉所需的劳动力成本比第一个锅炉下降了1/3。
结果,项目比计划进度提前数个月竣工。
像上述电力企业这样,需要同时开展多个项目的企业,不妨也效仿他们的做法,要有长远眼光,加强与关键供应商的关系。
这种关系有助于资产所有者削减成本、获得所需的产能,并有利于创新的产生。
我们来看一家石油企业的经历,该企业的项目团队与一家EPC 总承包商达成了一项交易,聘请该承包商为其建造一系列油轮。
该企业与承包商签订了固定总价协议,协议总价包含钢材和其他原材料的成本。
但是,这家石油企业认识到,建造一系列油轮的计划,使得他们对钢材生产商拥有强大的议价能力,这一能力是承包商所不具备的。
于是,该石油企业没有让承包商与钢材生产商去打交道,而是利用其建造多艘油轮的计划议定了一个优惠的价格,自己直接采购了油轮所需的钢材。
这一举措降低了该石油企业的成本,因为钢材在油轮的总成本中占40%-50%,同时也使得那家EPC 总承包商免受钢材价格攀升带来的财务风险,因此也受益匪浅。
增强此类项目对于合作伙伴的吸引力,是面对如今紧张的供应环境的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
我们研究的一家北美电力企业也采用了类似的方式,使旗下一座新电站的钢材成本削减了1/3。
一些企业利用其与供应商发展的关系来激发创新。
例如,一家原油企业与专业供应商发展了密切而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达到了改善自身深海作业技术的目的。
还有一家石油企业对其各个项目的任务做了先后排序,从而减少了供应商数量,但同时与选定供应商的关系也更为密切。
该企业通过与这些供应商签署的框架协议(一系列长期协议),从而使钻井和其他项目元素的生命周期成本降低了30%,并使得采购流程比传统流程缩短了3个月。
项目层面顶尖企业通过3种方式使他们的各个项目实现最大价值:为交易创建优化的交付模式;精心安排合同授予过程以确保供应商之间充分竞争;设计合同结构使得供应商的激励机制与自身的激励机制保持一致。
正确的模式如果资产所有者选择了不当的承包模式,那么,即使有为项目的商业论证提供最佳的技术理念或情境分析,也会变得毫无价值。
3种原型模式占了主导地位(图2),但顶尖的资产所有者会通过优化供应商的可用性、周详考虑对成本和进度的各种影响以及清楚地界定自身角色来,对这些原型模式加以调整。
此类资产所有者会确定项目的哪个参与者能最好地执行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并仔细考虑供应商所承担的财务风险水平。
我们来看一个能说明问题的案例。
这是一家跨国钢材生产企业,正在一个先前未涉足过的地方建造一座钢厂。
虽然这家企业对于管理国内的新建项目经验丰富,但项目团队对于在新的地方开展新建项目并不得心应手,于是设想与单个承包商达成固定总价交易,以求实现各项节约。
但是,该钢材生产企业在考察这个方案时认识到,固定总价合同无助于该企业利用自身在设备工程和其他领域的优势。
更糟糕的是,它认识到合同的规模之大,使得它必须向承包商支付百分比达到两位数的风险溢价。
由于只有少数几家EPC 总承包商能承接规模、复杂程度和风险如此之大的项目,因此总包价格将比分包模式更高。
该钢材生产企业最终确定,总价式交易会使项目的资本成本过高,可能不会得到公司董事会的支持。
于是,该企业对承包模式进行了改进,在预算与自身能力之间取得了平衡。
首先,他们考察了项目的范围,并确定了与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从工程设计到施工进度升级乃至批量投产阶段)相关的每项任务的“自然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