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能效管理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2.21 MB
- 文档页数:29
同景地产两江工业园项目能效管理系统目录1 概述 (1)1.1 项目概况 (1)1.2 系统概述 (1)1.3 需求分析 (2)1.3.1 设计依据 (3)1.3.2 设计原则 (4)2 设计方案 (5)2.1 总体设计 (5)2.2 系统组成 (5)2.3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6)2.3.1 采集设计 (6)2.3.2 计量表的安装 (7)2.3.3 数据采集器 (9)2.4 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11)2.4.1 系统架构 (11)2.4.2 计量装置和数据采集器的连接 (11)2.4.3 采集网络设计 (11)2.5 软件系统设计 (12)2.5.1 设计思路 (12)2.5.2 建筑能耗分项模型设计 (13)2.5.3 软件功能介绍 (16)3 能效管理系统软硬件清单 (29)1 概述1.1 项目概况本工程为同景地产两江工业园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约71778.9 平米。
同景地产两江工业园遗址博物馆由一号建筑(同景地产两江工业园琉璃塔遗址保护建筑),二号建筑(含画廊等遗址保护),三号建筑(碑亭重建/御碑保护建筑),寺院内大殿遗址和观音殿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寺院西侧香水河遗址保护和展示,及相关配套服务管理设施等共同构成有机的整体。
本次设计主要包含一号建筑和二号建筑。
一号建筑(同景地产两江工业园琉璃塔遗址保护建筑)为高层建筑。
总建筑面积3182 平方米,地上九层。
总高91.357 米,其中塔身(不含顶部塔刹)高78.77米。
二号建筑(含画廊等遗址保护)为多层建筑。
总建筑面积39188平方米,其中地上33257 平方米,地下5931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1.95 米。
1.2 系统概述能耗监测系统是指通过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安装分类和分项能耗计量装置,采用远程传输等手段及时采集能耗数据,实现重点建筑能耗的在线监测和动态分析功能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统称。
在我国目前的能耗结构中,建筑所造成的能源消耗,已占我国总的商品能耗的20%~30%。
能效管理系统摘要:本文通过对能效管理系统的介绍,分析了能效管理系统的基础概念、主要功能、应用场景、建设步骤以及实施效果。
能效管理系统是一种能源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能源节约和减排目标,优化工业生产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与成本支出,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能效管理系统的实施步骤包括前期准备、系统设计、实施和运营、监测和评估等阶段。
在实施能效管理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企业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能效标准和目标体系,充分了解和掌握现有的技术和资源,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
1.能效管理系统的基础概念能效管理系统是指为达成能效目标而建立、实施、运营和持续改进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程序和方法等的集合体。
能效管理系统是一种较为系统化的能源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能源的节约和减排,提高工业生产和管理效率,优化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与成本支出,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能效管理系统所采用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单一的设备、部门或生产流程,而是涵盖了整个企业或组织所涉及到的能源和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2.能效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1)能源数据和信息管理:能效管理系统通过设备监测、数据收集、信息处理和分析等手段,全面了解企业用能情况,获取有效、准确的用能数据和信息,实现能源消耗的透明化和规范化管理。
(2)能源效率分析与评价:通过能源效率评估、效益分析、能源平衡以及测算和比较等方法,对企业能源利用进行深入分析,识别能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的原因和瓶颈。
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和管理方案。
(3)节能减排目标和指标管理:能效管理系统通过设定节能减排目标和指标,评估企业达成目标的进展和效果。
同时,监测和控制能源消耗,帮助企业掌握用能情况,提高能源管理的有效性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4)能源管理计划制定:能效管理系统通过制定能源管理计划,明确能源使用和能效改进的指导思路、目标、措施和计划。
厦门瑞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通信基站(机房)能耗综合管理系统1、系统概述:通信运营商的蜂窝网基站数量大,分布面广,安装位置分散且情况复杂。
基站大多是租用民房,有些电表由电网公司安装,有些电表为业主安装,表的类型非常多,既有感应式电度表,也有电子式电度表,还有IC 卡电表。
由于点多面广,情况复杂,通信公司需要派专人或委托代维公司抄表、维护,以满足基站的电量核算、用电分析等能耗日常管理。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基站数量迅速增加,用电成本已经成为运营商的主要成本,而且比例还在逐年增加,节能降耗已成为联通公司重点工作之一。
但目前基站用电管理缺乏有效手段:柴油机发电管理混乱、用电信息分析统计失真。
节能目标缺乏科学依据。
针对以上现状,运营商高度重视以信息化手段节能降耗,大力推广企业内部信息化应用,通过推广新的信息化应用来提高自身的环境管理水平。
于是,远程智能抄表系统(能耗管理系统)开始在联通基站中试点应用。
到目前为止,中国联通已经在部分省市对新建局房和基站试点安装远程智能抄表系统,提高用电信息统计准确度和时效性,为“绿色行动计划”节能方案的选择和能耗运行管理体系建立提供决策依据。
能耗管理系统通过将基站总用电量、空调、开关电源等用电量进行实时监测并纳入监控系统,可以定期统计不同类型基站的用电参数。
能耗监控单元通过运营商自有网络GPRS/3G 将数据上传给地市数据汇聚层,再通过DCN 网络上传省级能耗管理平台。
完成基站用电量的采集、统计、分析、标杆比对。
1.1 目前的基站能源监控情况目前通信基站(机房)能源监控和管理中有如下几个问题特别突出:1.出现供电故障无法及时得知基站内采用三相供电,有时会出现缺相、三相不平衡、电压偏差超标甚至停电等各种各样的供电故障。
这些故障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基站内设备的正常运行,如不能及时发现抢修就有可能使基站设备停机造成通讯故障甚至损坏设备,导致严重的损失。
靠人工监控根本就无法及时发现上述的故障。
IDC数据中心综合管理平台解决方案在当前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数据中心成为了企业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然而,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和各种应用系统的不断增多,数据中心的管理和维护变得越来越复杂。
为了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IDC数据中心综合管理平台的出现成为了一种必然。
本文将介绍IDC数据中心综合管理平台解决方案,从整体架构、功能模块和优势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整体架构IDC数据中心综合管理平台解决方案采用分布式架构,由主控端和各个子控端组成。
主控端主要负责整个数据中心的全局管理和监控,包括设备状态监测、资源调配、事件报警等功能。
子控端则负责接收主控端的管理指令,并向各个设备发送管理命令。
通过这种分布式架构,可以实现数据中心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配,提高运维效率。
二、功能模块1. 资源管理模块资源管理模块是IDC数据中心综合管理平台的核心功能之一。
它可以对数据中心的各类资源进行管理,如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
通过资源管理模块,管理员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资源利用率等,并进行资源的分配和调配,以达到最优化的资源利用效果。
2. 事件管理模块事件管理模块用于监控数据中心各个设备的状态,并及时报警。
当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平台会自动发出报警,并将报警信息推送给管理员。
管理员可以通过事件管理模块查看报警信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保证数据中心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3. 用户权限管理模块用户权限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数据中心的用户,为每个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
管理员可以通过该模块对用户进行添加、删除、修改,实现对用户权限的灵活控制。
同时,用户权限管理模块也可以记录用户的操作日志,方便对用户的操作进行审计和追溯。
4. 数据备份与恢复模块数据备份与恢复模块是保障数据中心安全的重要手段。
该模块可以定期对数据中心的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并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当数据中心发生故障或数据丢失时,可以通过数据备份与恢复模块,快速恢复数据,减少损失。
源网荷储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设计方案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是一种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能源数据监测、分析和优化管理的系统,可以帮助企事业单位实现能源消耗的合理化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以下是针对源网荷储公司设计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的方案。
一、系统架构设计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分为三层: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和应用服务层。
1. 数据采集层:通过传感器和仪表设备采集各个能源设备的实时数据,包括电力、水、气的用量、能源消耗情况等。
2. 数据处理层:将采集的实时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包括数据清洗、计算、分析等。
可以采用云平台进行数据存储,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能源消耗情况的预测和优化。
3. 应用服务层:提供用户界面和各项功能服务,包括能源监测、报表生成、能源分析和优化、告警管理等。
可以提供移动端和PC端的应用,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进行能源管理。
二、系统功能设计1. 能源监测:实时监测能源设备的能耗情况,包括用电量、用水量、用气量等,可以显示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
2. 能源分析和优化: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分析,找出能源消耗的规律和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优化方案,降低能源消耗成本。
3. 能源报表生成:根据用户需求,生成能源使用情况的报表,包括每日、每周、每月的能耗情况、能耗比较等。
4. 能源预测:基于历史数据和大数据分析技术,预测未来的能源消耗情况,帮助企业预测能源需求,合理安排能源采购和消耗计划。
5. 告警管理:设置能源消耗的告警阈值,当能耗超过设定的阈值时,系统即时发送告警信息给用户,提醒用户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进行能源管理。
三、系统实施方案1. 硬件设备安装:根据实际情况,安装传感器、计量仪表等设备,采集各个能源设备的实时数据。
2. 数据采集和处理:将采集的数据通过物联网技术上传到云平台进行存储和处理。
3. 系统开发和应用部署:根据系统功能需求,进行系统开发和应用部署,包括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处理算法开发、报表生成和告警管理等。
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能耗测评方法.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能耗测评方法核心提示:本标准分析了互联网数据中心(以下简称数据中心)的能耗结构,定义数据中心的能效指标,提出数据中心能耗测量方法和能效数据发布要求。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数据中心的直接消耗的电能,不包括油、水等其它能源或资源的消耗。
本标准适用于数据中心能耗的测量及能效的计算,用于了解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状况,比较不同数据中心之间的能源效率及作为数据中心节能水平评级的依据。
前言本标准是数据中心的系列标准文件之一,该系列标准文件的预计结构及名称如下:1) YD/T 2542-2013 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总体技术要求2) YD/T 2441-2013 互联网数据中心技术及分级分类标准3) YD/T 2442-2013 互联网数据中心资源占用、能效及排放技术要求和评测方法4) YD/T 2543-2013 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能耗测评方法5)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运维管理技术要求6)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网络设备测试方法7)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网络设备技术要求8)集装箱式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总体技术要求基于云计算的互联网数据中心网络互联技术要求)9.10)基于云计算的互联网数据中心安全指南11)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虚拟资源管理技术架构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中金数据系统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华斌、李洁、房秉毅、蔡永顺、李明栋、高新菊、陈尚义、谭杰夫、连雄伟、刘水旺、张敬、方行、李典林、高巍、郭亮、于涛。
数据中心 IDC机房能耗监控几点思考【关键词】数据中心;IDC机房;能耗监控;可视化IDC机房含有大量的电子化设备,对于机房环境要求非常高。
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IDC机房能耗出现惊人的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IDC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是机房能耗问题成为数据中心运行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何对机房能耗进行准确监控,成为了人们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其中空调系统能耗是主要监控对象。
依托于可视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机房空调系统能耗的直观监测效果,为人们及时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1实施背景空调设备是IDC数据机房主要电能消耗来源,占整个机房能耗比例的40%左右,且随着机房规模的不断扩大,该部分能耗还会不断增加。
基于数据中心设计需求,所使用的空调系统多为大型设备,运行能耗本身也偏高。
该问题的产生除了设备运行使用本身难以避免的消耗以外,还存在较大的人为因素影响,比如设备维护不到位,使用方法不当等。
通过严格的监控监督,IDC机房空调系统能够发挥出较大的节能潜力。
2能耗输入输出分析2.1 IDC数据中心能耗输入构成从物理层次看,IDC数据中心能耗输入的构成,如图1所示。
2.2数据中心的能耗输入输出分布要想最大化拓展节能空间,必须清楚和量化能源输入输出层次结构,如图2所示。
遵循能量守恒规律和中央空调的换热机理,通过下面的策略和方法解析透视能耗的输入和输出:一是系统化:用系统方法把控展现,包括电的输入、水的循环以及风的换热计算负载和负荷。
二是可视化:量化的数据直观展现,控有所得,察有所视。
三是规范化:符合国家规范,保证安全运作,实现绿色机房。
四是结构化:分系统,分时段,分区域,多角度视能耗。
五是大屏化:整体把控楼宇运行数据,实时查看、监控。
六是模型化:预测模型,评估模型,分析模型。
2.3采集数据选择2.3.1水冷机组的监测冷冻机运行状态:负荷比、运行、停止、故障、运行模式以及各台主机负载能耗。
主机输出冷冻水的出口温度和主机冷却水的进口温度。
数据中心主流节能技术指南数据中心主流节能技术指南当前,在数据中心能耗危机压力之下,广大企业IT经理和数据中心管理人员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来提高数据中心能耗效率。
其中,虚拟化和服务器整合、服务器节能以及机房冷/热通道控制技术是最为常见的三大节能策略。
事实证明,在企业预算有限、云计算服务模式尚未成熟的前提下,常规的数据中心节能技术显然更具实际意义。
那么,虚拟化和服务器整合究竟如何实施?有没有具体的案例可分享?服务器节能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下手?冷/热通道控制技术有何消防规范和衡量指标?本技术指南将为大家解决这一问题。
虚拟化和服务器整合在数据中心普及化的高潮中,服务器整合与虚拟化是两个主要趋势。
虚拟化是另一种整合方式。
有了虚拟化技术,你就无需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布署大量的服务器。
你可以将它们虚拟化到数量更少但功能更为强大的机器上,从而节省硬件成本和电力消耗。
探秘美国众议院数据中心:虚拟化最新境界通过数据中心整合和虚拟化实现高密度服务器配置优化服务器能效数据中心能源效率是今天很火的一个讨论主题,IT运营部门正在想办法量化和提高他们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这也意味着需要提高服务器的能源效率。
我们已经听烦了服务器制造商们对他们的产品能源效率的承诺,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服务器各个部件的具体能效指标。
优化数据中心服务器能源效率:电源和风扇优化数据中心服务器能源效率:CPU、内存及硬盘优化数据中心服务器能源效率:I/O卡和芯片组冷/热通道控制技术通过对数据中心冷热通道进行更好地控制,可以让数据中心的制冷系统更高效地运行。
然而,你的数据中心是否需要冷/热通道控制系统?该系统在消防规范方面有何具体要求?又如何去衡量系统的节能效果?你的数据中心是否需要冷/热通道控制系统?数据中心冷热通道控制消防规范及衡量指标如何通过空气通道控制来降低数据中心PUE探秘美国众议院数据中心:虚拟化最新境界数据中心能源成本暴涨不只是企业面临的问题,服务器整合、资源利用率和混乱的虚拟机蔓延也正成为美国最大企业——联邦政府的挑战。
能耗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一、系统概述能耗管理系统旨在通过对企业、建筑、园区等场所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管理,帮助企业降低能源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本方案将从系统架构、功能模块、技术选型、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系统架构1. 数据采集层:负责实时采集各种能源数据,包括水、电、气、热等,通过智能仪表、传感器等设备实现数据采集。
2. 数据传输层: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传输至能耗管理平台,确保数据安全、稳定、高效传输。
3. 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和分析,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4. 应用展示层:通过Web端、移动端等展示方式,实时展示能耗数据、报表、图表等,便于用户查看和分析。
5. 系统管理层:负责系统配置、权限管理、数据备份、系统维护等功能,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三、功能模块1. 能耗数据监测:实时监测各类能源消耗数据,包括能耗总量、分项能耗、设备能耗等。
2. 能耗数据分析:对能耗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挖掘节能潜力,为节能改造提供依据。
3. 能耗预警:根据设定的能耗阈值,对异常能耗情况进行预警,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处理。
5. 设备管理:对能源设备进行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维护,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6. 节能管理:制定节能策略,实施节能措施,跟踪节能效果。
四、技术选型1. 数据采集技术:采用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兼容各类智能仪表和传感器。
2. 数据传输技术:采用光纤、4G/5G等高速传输技术,确保数据实时传输。
3. 数据存储技术:采用大数据存储技术,满足海量能耗数据的存储需求。
5. 系统安全技术:采用加密、防火墙、权限控制等手段,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五、实施策略1. 项目调研: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制定合理的能耗管理方案。
2. 系统设计:根据项目需求,设计符合实际的能耗管理系统。
3. 系统实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设备安装、网络搭建、软件部署等。
4. 系统调试:确保系统各环节正常运行,满足客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