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应用——清华大学计算机基础
- 格式:pptx
- 大小:1.67 MB
- 文档页数:27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匡桂平整理)第一章概论一、名词解释用所给定义解释以下术语(请在每个术语前的划线上标出正确的定义)。
1.广域网:A2.城域网:D3.局域网: C4.无线传感器网络:B5.计算机网络:G6.网络拓扑:H7.ARPANET :E8.点对点线路:F9.Ad hOC网络:I10.P2P:JA.覆盖范围从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可以将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的计算机和网络互联起来的网络。
B.一种将Ad hOC网络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网络。
C.用于有限地理范围(例如一幢大楼),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连的网络。
D.可以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要,并能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
E.对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奠基作用的计算机网络。
F.连接一对计算机或路由器结点的线路。
G.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H.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来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结构关系。
I.一种特殊的自组织、对等式、多跳、无线移动网络。
J.所有的成员计算机在不同的时间中,可以充当客户与服务器两个不同的角色,区别于固定服务器的网络结构形式。
二、选择题1.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微型计算机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通过什么设备来实现。
BA.通信子网B.路由器C.城域网D.电话交换网2.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什么技术高度发展、密切结合的产物。
CA.交换机B.软件C.通信D.自动控制3.电信业一般认为宽带骨干网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
CA.10MbpsB.100MbpsC.2GbpsD.10Gbps4.网络拓扑对网络性能与网络________有很大的影响。
A.造价B.主从关系C.结构D.控制关系A5.建设宽带网络的两个关键技术是骨干网技术和什么技术。
BA.InternetB.接入网C.局域网D.分组交换6.当通信子网采用什么方式时,首先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起逻辑连接。
2024年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2024年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的全面了解。
本课程将涵盖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协议体系结构、网络硬件与软件、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体系结构,掌握常见的网络协议;3.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硬件与软件技术,包括网络设备、网络编程等;4. 理解和应用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念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1.2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和通信方式1.3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2. 计算机网络协议2.1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2.2 常见的网络协议及其功能和特点(如TCP、IP、HTTP、DNS 等)3. 计算机网络硬件与软件技术3.1 网络设备和硬件组成(如路由器、交换机等)3.2 网络编程基础(如Socket编程)3.3 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管理工具4. 网络安全4.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则4.2 常见的网络攻击与防范技术4.3 网络安全实践和策略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课程,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网络编程的技巧。
3. 综合实训:组织学生参与网络实际应用项目,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1. 主教材:《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 辅助教材:《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王建中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3. 参考资料:-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六版),James F. Kurose, Keith W. Ross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第五版),Douglas E. Comer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清华计算机专业课程
清华计算机专业课程指的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这些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图形学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部分清华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示例:
1.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和运作原理,包括CPU、内存、
输入输出设备等。
2.操作系统: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
件系统等。
3.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各种数据结构的原理和应用,以及算法的设计和分
析方法。
4.软件工程:学习软件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包括需求分析、设计模式、
软件测试等方面的内容。
5.数据库系统: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如关系型数据库、SQL
语言等。
6.计算机网络:学习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协议,以及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
趋势。
7.计算机图形学:学习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如三维建模、动画
制作、渲染技术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课程示例并非全部清华计算机专业课程,具体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可能会因不同的专业方向和学院而有所不同。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课程也会不断调整和优化。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习题参考答案习题11.1 选择题1.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46年研制成功的一台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名称是( C)。
A) Pentium B) IBM PC C) ENIAC D) Apple2.1981年IBM公司推出了第一台(B)位个人计算机IBM PC5150。
A) 8 B) 16 C) 32 D) 643. 中国大陆1985年自行研制成功了第一台PC 兼容机,即(C)0520微机。
A) 联想B) 方正C) 长城D)银河4. 摩尔定律主要内容是指,微型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每(C)个月翻一番。
A) 6 B) 12 C) 18 D) 245. 第四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 C)作为主要电子元件。
A) 电子管B) 晶体管C)集成电路D)微处理器6. 计算机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是( B)。
A) DRAM B) CPU C) CRT D) ROM7. 将微机或某个微机核心部件安装在某个专用设备之内,这样的系统称为(C)。
A) 大型计算机B) 服务器C) 嵌入式系统D)网络8. 冯.诺依曼计算机包括,(B)、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A) 显示器B)运算器C)处理器D)扫描仪9.从市场产品来看,计算机大致可以分为大型计算机、(C)和嵌入式系统三类A) 工业PC B) 服务器C) 微机D) 笔记本微机10.大型集群计算机技术是利用许多台单独的(B)组成的一个计算机系统,该系统能够像一台机器那样工作。
A) CPU B) 计算机C) ROM D)CRT1.2 填空题1.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代变迁。
2.未来的计算机可能朝着(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等方向发展。
3.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的。
4. 从目前市场上产品来看,微机包括(个人计算机)、(苹果系列微机)、(一体微机)、(笔记本微机)、(平板微机)、(掌上微机)和PC 服务器等几种。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基础班)教学大纲(2011版)(大纲制定时间:2011年9月)一、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负责人:郭松涛二、学时与学分:4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学时,实验教学32/2学时),2.5学分三、适用专业:全校本科各专业四、先修课程:无五、课程教材:郭松涛、洪汝渝主编,《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8郭松涛主编,《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第三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8参考教材:[1] 洪汝渝、郭松涛主编.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二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8[2] 郭松涛主编.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第二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8[3] 郭松涛、潭世语.计算机文化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4] 洪汝渝、郭松涛主编.计算机文化基础.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8[5] J.Glenn Brookshear.计算机科学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6] Timothy J.O’Leary.计算机科学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7] 杨振山、龚沛曾.大学计算机基础(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8] 汤子瀛、哲凤屏、汤小丹.计算机操作系统.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6[9] 张尧学、史美林.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8[10] 赵元哲.办公自动化技术及应用教程.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8[11] Matthias Felleisen编著.黄林鹂、朱崇恺译.How To Design Programs(程序设计方法).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2] 王行言、乔林、黄维通等编著.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 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数据结构.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4] 徐士良编著.实用数据结构.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5] 梁光春、曾一、熊壮编著.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16] 熊壮等编著.程序设计技术.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17] 孙家骕、欧阳民、陈文科编著.C语言程序设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 张海藩编著.软件工程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9] 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20] 庄成三、洪孜、杨秋辉.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其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11[21] 邹显春、陈策主编.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教程.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8[22]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四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2[23] Andrew S. Tanenbaum著、潘爱民译.计算机网络(第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8[24] CEAC国家信息化培训认证中心.网络组建与管理.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11[25] 鲁宏伟、汪厚祥主编.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2[26] 林福宗.多媒体技术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9六、开课单位:计算机学院基础系七、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该课程为大学本科非计算机类各专业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中,进行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教育的第一门基础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