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培养练习题二)
- 格式:docx
- 大小:17.82 KB
- 文档页数:3
高二生物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试题1.判断某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设置的对照组是A.未接种的该培养基B.未接种的完全培养基C.接种了的该培养基D.接种了的完全培养基【答案】D【解析】选择培养基的作用是只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若为此设置对照组,需要用接种了的完全培养基,若该培养基上微生物能生长且并非只有特定种类,可证明选择培养基起到了选择作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叙述错误的是源A.首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C.再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D.结果都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答案】D【解析】稀释涂布平板法首先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A正确;稀释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B正确;平板涂布后要将培养皿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让菌体进行繁殖,C正确;在不同稀释度的菌液接种后,只有在一定的稀释度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才能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够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如果稀释度过低,将不会形成单个菌落;如果稀释度过高,可能没有菌落生成,D错误。
【考点】稀释涂布平板法【名师】稀释平板法计数时,首先将待测样品制成均匀的系列稀释液,尽量使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分散开,使成单个细胞存在(否则一个菌落就不只是代表一个细胞),再取一定稀释度、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中,使其均匀分布于平板中的培养基内。
经培养后,由单个细胞生长繁殖形成菌落,统计菌落数目,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此法所计算的菌数是培养基上长出来的菌落数,故又称活菌计数。
3.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既能分离微生物又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D.用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减少后增加【答案】D【解析】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使微生物分散开分别形成菌落皆是单细菌增殖而成再计数,所以A正确;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使聚集在一起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开,单个菌种再增殖形成单个菌落,所以B正确;尿素分解菌专以尿素为氮源,且其代谢产物使酚红变红,所以C正确;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又减少,所以D错误。
课时跟踪检测(二)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基质B.培养基都只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C.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D.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菌解析:选A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基质;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除此之外,可能还含有生长因子、缓冲剂等;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不能制成液体培养基;肉眼看不到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可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菌落。
2.培养基、培养皿、接种针、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或消毒方法依次是()①化学消毒②灼烧灭菌③干热灭菌④紫外线消毒⑤高压蒸汽灭菌⑥巴氏消毒法A.⑤③②①④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⑥②③④①⑤D.③④②①⑥⑤解析:选A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培养皿能耐高温且需要保持干燥,可用干热灭菌法;接种针可用灼烧灭菌达到迅速彻底的灭菌效果;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可用化学药剂(如酒精)进行消毒;空气可用紫外线消毒;为不破坏牛奶的营养成分,可采用巴氏消毒法。
3.关于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避免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B.琼脂常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凝固剂C.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等常使用灼烧灭菌法D.试管、烧杯、培养基等可以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解析:选A为避免杂菌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而不是在酒精灯火焰上,A错误;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凝固剂,B正确;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等常使用灼烧灭菌法,C正确;试管、烧杯、培养基等可以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D正确。
4.下列关于高压蒸汽灭菌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灭菌锅内要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且物品的摆放不能过挤B.接通电源加热后,先打开排气阀,以排尽灭菌锅内的冷空气C.关闭电源后,打开排气阀,待压力表指针降为0后,打开灭菌锅盖D.待灭菌锅内的温度降至60 ℃以下后,方可取出锅内物品解析:选C高压蒸汽灭菌锅中加入的是蒸馏水,需要灭菌的物品摆放不能过挤,以免妨碍蒸汽流通而影响灭菌效果,A正确;接通电源加热后,先打开排气阀,使水沸腾以排除锅内的冷空气,B正确;达到灭菌所需的时间后,切断电源或关闭煤气,让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的压力降至0时,打开排气阀,旋松螺栓,打开盖子,取出灭菌物品,C 错误;灭菌锅内的温度降至60 ℃以下后,方可取出锅内物品,D正确。
医学微生物学练习题2200题型:A11.质粒不相容性是指A两种序列结构相似、亲缘密切相关的质粒不能稳定地共存于同一个细菌B两种序列结构相似、亲缘密切相关的质粒可以稳定地共存于同一个细菌C同源性互不相关的质粒不能共存于同一细菌D同源性互不相关的质粒可以共存于同一细菌E两种以上的质粒不能共存于同一细菌正确答案: A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2.对铜绿假单胞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菌体有周鞭毛B氧化酶试验阳性C通过接触引起医源性传播D抵抗力强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E可产生水溶性色素正确答案: A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3.能产生白喉毒素的白喉杆菌,是因为其有ACol质粒BR质粒CVi质粒DF质粒E前噬菌体正确答案: E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4.汉坦病毒基因组M片段编码的蛋白是ADNA多聚酶BRNA聚合酶C包膜糖蛋白D核蛋白E衣壳蛋白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5.原核细胞rRNA基因序列分析利用的是A5S rRNAB16S rRNAC18S rRNAD23S rRNAE28S rRNA正确答案: B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6.下列关于HAV的描述,错误的是A毛蚶是其传染源B大多表现为隐性感染C感染潜伏期末大量排出病毒D感染后不发展成慢性肝炎E可注射疫苗预防感染正确答案: A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7.与内毒素有关的细菌结构是A外膜B核膜C线粒体膜D荚膜E细胞膜正确答案: A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8.根据表型差异,O1群霍乱弧菌的每一个血清型还可分为几个生物型A2B3C4D5E6正确答案: A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9.对于大多数细菌来说,保存菌种最好的方法是A干燥法B置于4℃中C冰冻于-35℃以下D冷冻真空干燥法E置于室温中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10.奈瑟菌属中对人致病的细菌有A黏液奈瑟菌B脑膜炎奈瑟菌C干燥奈瑟菌D微黄奈瑟菌E解乳奈瑟菌正确答案: B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11.结核分枝杆菌致病性与下列哪种成分有关A内毒素B鞭毛C菌体成分D外毒素E其他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12.只有裂解性周期没有溶原性周期的噬菌体是A前噬菌体B毒性噬菌体C温和噬菌体DDNA噬菌体E溶原性噬菌体正确答案: B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13.主要引起成人腹泻的轮状病毒分组是AA组BB组CC组DD组EE组正确答案: B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14.破伤风梭菌的生物学特性有A革兰阴性细菌B具有单鞭毛C芽孢圆形,直径宽于菌体,位于菌体中间D芽孢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E生化反应活跃,发酵糖类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15.蝌蚪形噬菌体中与头部装配的结构是A尾髓B尾板C尾领D尾须E尾刺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16.脑膜炎奈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A外毒素B内毒素C自溶酶D微荚膜E溶血毒素正确答案: B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17.A组轮状病毒的靶细胞是A结肠黏膜上皮细胞B十二指肠黏膜上皮细胞C小肠黏膜上皮细胞D胃黏膜上皮细胞E直肠黏膜上皮细胞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18.可以从患者粪便标本中分离的一组病毒是A甲肝病毒、乙肝病毒B狂犬病毒、轮状病毒C甲肝病毒、轮状病毒DEB病毒、HIVE乙肝病毒、戊肝病毒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19.对病毒性感染进行血清学诊断时,双份血清抗体效价至少增高几倍时,才有诊断意义A2倍B4倍C8倍D16倍E32倍正确答案: B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20.感染性病毒数量的单位常用ACFUBTCID50CPFUDCPEEInclusion body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21.与结核分枝杆菌耐干燥有关的主要因素是A细胞壁致密B细胞壁中脂质多C有芽孢D含耐热的酶E有荚膜正确答案: B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22.下列哪种疾病是由立克次体所引起的A莱姆病B梅毒C性病淋巴肉芽肿D沙眼E恙虫病正确答案: E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23.与动物细胞相比,细菌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结构是A核糖体B线粒体C细胞壁D细胞膜E高尔基体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24.黄曲霉素与下列哪种器官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A肺B肝C肾D直肠E膀胱正确答案: B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25.下列病毒无包膜的是A狂犬病病毒B腺病毒C疱疹病毒D流感病毒EHIV正确答案: B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26.关于汉坦病毒引起HFRS的传播特点,错误的是A可通过虫媒传播B可在人群中水平传播C可通过鼠呼吸道传播D可通过感染动物伤口传播E可通过感染动物消化道传播正确答案: B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27.鉴定病毒的试验中,无特异性的一种方法是A中和试验B免疫荧光试验C血凝试验D血凝抑制试验E红细胞吸附及吸附抑制试验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28.迄今发现的结构最简单的病原体是AvirusBbacteriaCprionDfungiEchlamydia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29.支原体的鉴定方法是AGIT和MITBWeil-Felix reactionCTPHADRPREMAT正确答案: A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30.致病物质中有IgA1蛋白酶的病原菌是A淋病奈瑟菌B肠炎沙门菌C大肠埃希菌D肺炎链球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正确答案: A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31.生长繁殖较慢的需氧菌组合是A大肠埃希菌、痢疾志贺菌B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C结核分枝杆菌、产气荚膜梭菌D结核分枝杆菌、布鲁氏菌E结核分枝杆菌、大肠埃希菌菌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32.中东呼吸综合征的病原体是A呼吸道合胞病毒BSARS冠状病毒C3型腺病毒DH1N1流感病毒EMERS冠状病毒正确答案: E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33.能灭活HAV的理化因素是A乙醚B加热60℃、1小时C加热100℃,5分钟D氯仿EpH3的酸性环境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34.感染后不能诱导机体终生免疫的病毒是A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B甲型流感病毒C麻疹病毒D脊髓灰质炎病毒E腮腺炎病毒正确答案: B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35.细菌与所致疾病组合错误的是A铜绿假单胞菌-烧伤感染B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C军团菌-军团菌病D百日咳鲍特菌-百日咳E流感嗜血杆菌-流感流行正确答案: E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36.感染后不能诱导持久免疫的病毒是A脊髓灰质炎病毒B腮腺炎病毒C麻疹病毒D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E流感病毒正确答案: E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37.Col质粒A编码细菌性菌毛B编码细菌性鞭毛C编码细菌芽孢D编码细菌荚膜E编码大肠菌素正确答案: E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38.在进行真菌培养特性研究中,必须使用标准培养基的原因是A在普通培养基上真菌生长不良B在标准培养基上真菌生长良好C标准培养基成本低、易制备及保存D真菌在不同培养基上菌落形态差异很大E在标准培养基上可观察真菌自然生长形态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39.自然情况下,以人类为唯一宿主的病原性球菌是A葡萄球菌B丙型链球菌C淋病奈瑟菌D肺炎链球菌E肠球菌菌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40.测量结核分枝杆菌的常用单位是AmmBμmCnmDpmEcm正确答案: B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41.关于穿透支原体特性,正确的是A为球形形态B分解尿素C无顶端结构D生长速度较慢,形成典型“油煎蛋”状菌落E不进入细胞内繁殖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42.关于真菌生物学特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常用血琼脂平板进行分离培养B菌丝是主要的繁殖方式C单细胞真菌一般不致病D孢子可分为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两大类E生长快速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43.对血清培养基的灭菌,应选用A煮沸法B巴氏消毒法C滤过除菌法D流动蒸气灭菌法E高压蒸气灭菌法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44.病毒侵入机体后最早产生的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物质是AsIgABIFNC中和抗体DIgGEIgM正确答案: B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45.有关细菌芽孢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菌的繁殖体B细菌非生命形式C均位于菌体中央D一个细菌形成2个芽孢E对不良环境有强抵抗力正确答案: E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46.R因子中,决定结合和自主复制的基因是A耐药传递因子B耐药决定因子C插入序列D重复序列EF因子正确答案: A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47.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原体为A螺旋体B支原体C衣原体DSARS冠状病毒E立克次体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48.关于脑膜炎奈瑟菌的生物学性状,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为革兰阴性双球菌B有荚膜,有菌毛C无鞭毛,无芽孢D营养要求较高E抵抗力较强正确答案: E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49.表皮剥脱毒素与何种疾病相关A中毒性休克综合征B烫伤样皮肤综合征C食物中毒D猩红热E湿疹正确答案: B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50.由皮肤癣菌引起的最常见真菌性疾病是A股癣B甲癣C手足癣D体癣E发癣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51.液体培养基培养细菌时,可用肉眼判断有无细菌生长,是利用了A细菌的光学性质B细菌的表面积C细菌的带电现象D细菌细胞壁的半透性E细菌体内的渗透压正确答案: A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52.下列哪些结构或成分不是真菌所具有的A细胞壁B细胞核C线粒体D叶绿体E高尔基体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53.有关衣原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以干热灭菌方式处理衣原体仍有感染性B衣原体对四环素与红霉素敏感C衣原体对低温抵抗力强,-70℃可保存数年D衣原体对0.5%石炭酸和75%酒精敏感E衣原体对湿热敏感,50℃~60℃水中仅能存活5~16分钟正确答案: A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54.铜绿假单胞菌的一个特点是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5℃,在4℃不生长,而在下列何种温度可生长A30℃B33℃C20℃D41℃E45℃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55.立克次体与下面哪种细菌有交叉抗原A大肠埃希菌B痢疾志贺菌C伤寒沙门菌D普通变形杆菌E鼠疫耶尔森菌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56.可从脑脊液中分离出来的一组病毒是A乙脑病毒、轮状病毒B甲肝病毒、杯状病毒C乙肝病毒、HIVD单纯疱疹病毒、乙脑病毒E狂犬病毒、诺如病毒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57.可引起B细胞淋巴瘤的病原体是AHSVBHTLV-1CHTLV-2DHIVEHAV正确答案: B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58.哪种鼠疫耶尔森菌抗原的相应抗体具有免疫保护作用AF1抗原B外膜蛋白CMTDV-W抗原E内毒素正确答案: A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59.衣原体与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共同特点是A缺乏能量来源B细胞外寄生C无细胞壁D以二分裂方式繁殖E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60.关于沙眼衣原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不正确的是APCR法可检测沙眼衣原体特异序列B荧光抗体染色可检测沙眼衣原体抗体CELISA可检测沙眼衣原体抗原D沙眼急性期患者不能直接取结膜刮片进行染色镜检E沙眼衣原体可用McCoy细胞、HEp-2细胞分离培养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61.流感病毒分离培养中,最敏感而特异的方法是A含血清的培养基B细胞培养C鸡胚接种D动物接种E组织培养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62.下列哪一物质介导属于人工主动免疫A类毒素B抗毒素C胎盘球蛋白D抗菌血清E细胞免疫制剂正确答案: A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63.可引起内源性感染,好发部位为颈部和颜面部的病原体是A支原体B放线菌C真菌D衣原体E立克次体正确答案: B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64.用马血清制备的抗毒素的缺点是A制备比较困难B纯度不高C不易保存D可产生变态反应E产量低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65.下列哪种病原体是以人名命名的A病毒体B立克次体C溶脲脲原体D钩端螺旋体E支原体正确答案: B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66.杀灭芽孢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是A紫外线照射B煮沸5分钟C巴氏消毒法D流动蒸气灭菌法E高压蒸气灭菌法正确答案: E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67.不符合轮状病毒特性的描述是A引起疾病有明显季节性B一般不引起病毒血症C组织培养出现明显细胞病变D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E可从腹泻粪便中直接检出病毒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68.着色后能抵抗盐酸酒精脱色的细菌是A伤寒沙门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白喉棒状杆菌D破伤风梭菌E结核分枝杆菌正确答案: E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69.观察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标不包括下列哪一种A红细胞吸附作用细胞病变B培养液变混浊C细胞代谢改变D干扰现象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70.有关脑膜炎奈瑟菌错误的是A产生自溶酶B营养要求高,在巧克力平板上培养C其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D不能进行特异性预防E人是唯一的易感宿主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71.在放线菌感染的病灶组织及脓样物质中,肉眼可见黄色硫磺状小颗粒,其实质是A质粒B孢子C包涵体D组织中形成的菌落E异染颗粒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72.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毒素是A志贺毒素B肉毒毒素CTSST-1D内毒素E致热毒素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73.L型细菌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因是A有鞭毛B表面光滑C高度多形态性D具有分泌系统E核酸具有感染性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74.下列关于真菌孢子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真菌孢子抵抗力不强B真菌孢子在外界环境中可存活很长的时间C真菌孢子是真菌的休眠方式D真菌孢子产生后不易散落于环境中E一条菌丝一般产生一个孢子正确答案: A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75.葡萄球菌A蛋白存在于A所有葡萄球菌表面B9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C致病性葡萄球菌表面D表皮葡萄球菌表面E腐生葡萄球菌表面正确答案: B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76.A抗原与M抗原比例为1∶20的布鲁氏菌菌种是A羊布鲁氏菌B牛布鲁氏菌C犬布鲁氏菌D鼠布鲁氏菌E猪布鲁氏菌正确答案: A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77.细菌产生多重耐药性的最常见原因是A耐药性基因突变B转化C插入序列的转移D获得R质粒E滥用抗生素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78.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大叶性肺炎的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B间质性肺炎的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C肺炎链球菌在血平板产生β-溶血D肺炎链球菌可引发脑膜炎E肺炎链球菌自溶酶为主要致病物质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79.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哪种成分与协同凝集试验有关A凝固酶B葡萄球菌溶素C杀白细胞素D葡萄球菌A蛋白E肠毒素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80.百日咳鲍特菌在鲍-金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颜色A黑色B白色C褐色D灰白色E黑色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81.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的结构或物质是A菌毛B荚膜C芽孢D血浆凝固酶E透明质酸酶正确答案: E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82.对疑患有皮肤癣的患者进行病原体分离培养时,常在培养基中添加下列哪种物质A氯霉素及放线菌酮B两性霉素BC青霉素D伊曲康唑E庆大霉素正确答案: A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83.抗毒素主要用于外毒素所致疾病的治疗和应急预防,但使用异种抗毒素时应注意下列何种问题的发生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EⅡ型和Ⅲ型超敏反应正确答案: A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84.关于接合的叙述,错误的是AF'菌与F-菌进行接合时,转移的是F质粒BHfr菌与F-菌进行接合时,转移的是染色体基因CF'菌与F-菌进行接合时,转移的是F'质粒DF'菌与F-菌进行接合时,F+菌并不失去质粒EF'菌与F-菌进行接合时,F'菌失去质粒正确答案: E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85.血凝试验的机制是A红细胞表面病毒抗原与相应病毒抗体结合B病毒与结合在红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C红细胞表面抗原和血凝素抗体结合D红细胞表面受体与病毒表面血凝素结合E红细胞上的血凝素与病毒结合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86.最宜用于鉴定结核分枝杆菌的染色方法A抗酸染色B革兰染色C铜蓝染色D镀银染色E阿尔培脱染色正确答案: A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87.下列易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是AA群链球菌B肺炎链球菌C脑膜炎奈瑟菌D甲型溶血性链球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正确答案: E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88.关于革兰阳性菌错误的叙述是A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B肽聚糖层外有脂蛋白、外膜及脂多糖C对青霉素敏感D产芽孢的细菌都是革兰阳性细菌E有些革兰阳性细菌能产生外毒素正确答案: B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89.内毒素的主要成分为A肽聚糖B蛋白质C糖蛋白D氨基酸E脂多糖正确答案: E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90.下列关于汉坦病毒生物学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病毒颗粒具有多形性B核酸分三个片段C可凝集鹅红细胞D无包膜E核壳蛋白具有强免疫原性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91.布鲁氏菌病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患者,首选治疗方案是A青霉素与利福平联合B链霉素与四环素联合C四环素与利福平联合D青霉素与罗红霉素联合E链霉素与利福平联合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92.采集标本进行淋病奈瑟菌分离培养时应注意A标本应立即冷冻B标本应干燥保存C标本应注意保湿D标本应过夜接种E标本应用抗生素处理后接种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93.弧菌主要分布于A空气B土壤C水D人体肠道E动物肠道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94.抵抗力最强的无芽孢致病菌是A大肠埃希菌B肺炎链球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脑膜炎奈瑟菌E淋病奈瑟菌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95.设计肺炎链球菌转化试验的科学家是AAveryBPasterCKochDGriffithELederberg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96.通过噬菌体的介导,将供体菌的DNA片段转移到受体菌体内,使后者获得新的生物学性状的基因转移方式是A溶原性转换B基因转座C接合D转化E转导正确答案: E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97.最有效的干扰素诱生剂是A聚肌胞B泰洛龙C新霉素D脂多糖E金刚烷胺正确答案: A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98.下述不可能杀灭细菌芽孢的方法是A焚烧法B巴氏消毒法C间歇蒸气灭菌法D电离辐射法E高压蒸气灭菌法正确答案: B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99.不属于芽孢的特点是A芽孢有助于细菌鉴定B细菌不利环境下形成的C高压蒸汽灭菌法可杀灭芽孢D细菌的繁殖形式E细菌的特殊结构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100.“菌落”是指A在细胞培养瓶中形成的空斑B从培养基上脱落的细菌C由一个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细菌集团D多种细菌在培养基上混合生长形成的团块E一个细菌细胞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101.肺炎链球菌引起的感染多为A内源性感染B外源性感染C医源性感染D继发感染E交叉感染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102.关于布鲁氏菌叙述,不正确的是A波浪热的病原体B分6个生物种,我国流行羊、牛、猪3种C革兰阳性小杆菌D重要抗原是M抗原和A抗原E主要通过接触经呼吸道皮肤等途径传播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103.灭活下列病毒,所需温度最高的是A流感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D麻疹病毒E甲型肝炎病毒正确答案: B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104.内基小体是A胞核内嗜碱性小体B胞质内嗜碱性小体C胞核内嗜酸性小体D胞核或胞质内嗜碱性小体E胞质内嗜酸性小体正确答案: E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105.胆汁溶菌试验阳性结果可用于鉴定AA群链球菌BB群链球菌C志贺菌D肺炎链球菌E沙门菌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106.关于产气荚膜梭菌的致病性,错误的是A可引起严重的创伤感染B以组织气肿、水中、坏死为主要病理表现C可以导致食物中毒D最主要的毒素是α毒素E致病因素为荚膜、鞭毛、毒素和酶正确答案: E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107.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A细菌B病毒C立克次体D衣原体E支原体正确答案: E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108.细菌化学成分中的磷壁酸是A革兰阴性菌内毒素的化学成分B细菌鞭毛中主要的化学成分C细菌荚膜中主要的化学成分D革兰阳性菌细胞壁中的组成成分E细菌芽孢核心及皮质中的主要成分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109.用于鉴别选择白喉棒状杆菌的培养基是A碱性蛋白胨水BSS平板C罗氏固体培养基D亚碲酸钾血平板EElek平板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110.有关葡萄球菌属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形态学上与链球菌及肺炎球菌无鉴别意义B大多数葡萄球菌都具有鞭毛结构,有动力C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多为人体的正常菌群D只有致病性葡萄球菌能够产生脂溶性色素E初次分离培养时均需提供5%~l0%的CO2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111.无细胞壁结构的微生物是A革兰阴性细菌B真菌C支原体D立克次体E衣原体的原体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112.关于轮状病毒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为RNA病毒B可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C可引起婴幼儿腹泻D电镜下呈车轮状形态E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正确答案: B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113.庖肉培养基中加入煮熟肉渣的目的是A为细菌繁殖提供所需生长因子B降低培养基中的氧化还原电势C为细菌繁殖提供必需的氨基酸D作为培养基中氧化还原指示剂E向培养基中释放更多的氧分子正确答案: B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114.下列关于真菌与细菌特性比较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真菌营养要求不高B真菌生长温度较高C真菌生长速度较快D真菌厌氧E真菌喜碱不喜酸正确答案: A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115.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感染的组织或细胞是A神经肌肉接头B三叉神经C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D海马回锥体细胞E脑神经节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2116.男性,35岁,间歇性发热12天,发热间歇期体温可恢复正常,发热期伴有肌肉疼痛、游走性关节炎、头痛和多汗。
选修1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章检测一、选择题1. 下列对菌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每个菌落都是由多种细菌大量繁殖而成B. 各种霉菌在面包上生长形成的不同颜色的斑块即为菌落C. 噬菌体能使固体培养基上的细菌裂解,菌落变得透明D. 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形态不同2. 将醋酸菌接种到四个相同的培养基中,放在以下条件下培养,其中菌落形成最快的是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学家从70-80度热泉中分离到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B.统计某一稀释度的5个平板的菌落数依次为M1、M2、M3、M4、M5,以M3作为该样品菌落数的估计值C.设置对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D.同其他生物环境相比,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大,种类最多。
4. 利用刚果红法可以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B. 刚果红能与纤维二糖形成红色复合物C. 刚果红不能与葡萄糖形成红色复合物D. 若培养基上产生了透明圈,则说明已筛选出了纤维素分解菌5. 某混合样品中微生物R含量极少,要得到大量的R,比较理想的方法是采用( )A.天然培养基 B.稀释涂布平板法C.利用适合R生长但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选择培养基D.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寻找,再培养6. 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培养中的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操作中需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B.需将不同稀释浓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C.不同浓度的菌液均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D.操作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涂布器等均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7. 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员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①化学消毒②灼烧灭菌③干热灭菌④紫外线灭菌⑤高压蒸汽灭菌⑥巴氏消毒法A.⑤③②①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⑥②③④①⑤ D.③④②①⑥⑤8.微生物的接种技术最常用的有①平板划线法②稀释涂布平板法③斜面接种④穿刺接种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9. 下列是对四种微生物的能源、碳源、氮源、新陈代谢类型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微生物种类乳酸菌根瘤菌硝化细菌衣藻A 能源糖类光能NH3光能B 碳源糖类CO2CO2CO2C 氮源NO3-N2NH3NO3-D 代谢类型异样厌氧型自养需养型自养需养型自养需养型A.整个接种过程都要在酒精灯的火焰附近进行B.接种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之后即可伸入菌种试管挑取少许菌种C.菌种试管口和待接种的试管口接种前后都要通过酒精灯火焰2至3次D.带菌的接种环应在培养基斜面上由底部向上轻轻划“S”型曲线11. 下列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操作顺序为配制培养基、调节pH、分装、灭菌、包扎、倒平板B.琼脂在制备固体培养基时,可作为凝固剂C.将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D.将培养基趁热分装到试管中,培养基的高度约为试管高度的1∕512. 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气、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A.接种环、手、培养基 B.高压锅、手、接种环C.培养基、手、接种环 D.接种环、手、高压锅13. 有关平板划线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无需通过火焰,马上塞上棉塞即可C.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人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D.最后将平板倒置,放人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4. 通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是A.菌落的特征B.细菌的形态C.细菌体积D.细菌结构15. 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 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C.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 D.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6. 请选出下列正确的取样培养操作步骤①土壤取样②称取10g土壤取出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③吸取0.1ml进行平板涂布④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稀释度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17.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B.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C.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18.关于灭菌和消毒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B.消毒和灭菌实质是相同的C.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D.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等19.产生标准菌落的细菌的最初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 )A.一个细菌,液体培养基B.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C.一个细菌,固体培养基 D.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20.培养基中浓度过高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原因是()A含热量太多 B 会使微生物失水C 导致微生物休眠D培养基中的碳源和氮源比例失衡21.可以鉴定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 )A.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B.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二苯胺试剂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苏丹Ⅲ试剂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双缩脲试剂22.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说法,错误的是A.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B. 纤维素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C. 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的细胞壁D. 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23.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 )A.计算、称量、倒平板、溶化、灭菌 B.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C.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D.计算、称量、灭菌、溶化、倒平板24.如右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
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第二部分)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生长,繁殖,活菌染色法,菌落形成单位(cfu),同步生长,生长产量常数(Y),恒浊器,怛化器,连续发酵,嗜冷菌,中温菌,嗜热菌,最适生长温度,专性好氧菌,兼性厌氧菌,微好氧菌,耐氧菌,厌氧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超氧化物岐化酶(SOD),PRAS培养基,厌氧罐,亨盖特滚管技术,厌氧手套箱,摇瓶培养,曲,曲法培养,通风曲,污染,巴氏消毒法,间歇灭菌法,连续加压蒸气灭菌法,梅拉特反应,石碳酸系数,抗生素,抗代谢药物,选择毒力,(抗生素)效价,半合成抗生素,6-APA,生物药物素。
2.什么叫典型生长曲线?它可分几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3.延滞期有何特点?如何缩短延滞期?4.指数期有何特点?处于此期的微生物有何应用?5.什么叫生长速率常数(R)?什么叫代时(G)?它们如何计算?6.稳定期为何会到来?有何特点?7.什么叫连续培养?有何优点?为何连续时间是有限的? 8.什么是高密度培养,如何保证好氧菌的高密度培养? 9.目前,一般认为氧对厌氧菌毒害的机机制是什么?10.微生物培养过程中pH变化的规律如何?如何调整? 11.微生物培养装置的类型和发展有哪些规律?12.什么叫发酵罐?试用简图表示并注明其主要构造和运转要点。
13.现代试验室中,培养厌氧菌的“三大件”是什么?试设计一表格比较三者的特点。
14.试述生产实践上微生物培养装置发展的几大趋势,并总结其中的一般规律。
15.试列表比较灭菌、消毒、防腐和化疗的异同,并各举若干实例。
16.利用加压蒸气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时,常易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如何避免? 17.影响湿热灭菌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在实践中应如何正确对待? 18.试以磺胺及其增效剂TMF 为例,说明化学治疗剂的作用机制。
19.什么叫抗菌谱?试举五例。
20.抗生素对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分几类?试各举一例。
21.什么叫抗药性(耐药性)?其产生途径有哪些?试以磺胺药为例加以说明。
高二生物选修1 训练案一、选择题:1.下列4种生物中,哪一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他3种生物的细胞有明显的区别:()A.酵母菌B.乳酸菌C.青霉菌D.蘑菇2.细菌培养基通常在121℃压力锅中灭菌。
如果只有在100℃的温度下将细菌培养基灭菌,以下哪一种生物仍会存活?()A.大肠杆菌B.一种青霉菌 C.枯草芽孢杆菌D.鼠伤寒沙门氏菌3.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A.接种针、手、培养基B.高压锅、手、接种针C.培养基、手、接种针D.接种针、手、高压锅4、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需要对培养基等进行灭菌,其标准是:()A.杀死所有的病原微生物B.杀死所有的微生物C.杀死所有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D.使病原菌不生长5.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A.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B.接种纯种细菌 C.适宜环境条件下培养 D.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6.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恒温箱的目的是:()A..对比观察培养基有没有被微生物利用B.对比分析培养基上是否生有杂菌C.没必要放入未接种的培养基D.为了下次接种时再使用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C.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D.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B供无氧的条件8.关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需要在火焰旁操作的是:()A.称量B.灭菌C.溶化D.倒平板9、下列有关碳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源主要用于构成微生物的细胞物质和一些代谢产物B.某些碳源可以作为微生物的主要能源物质C.蛋白质一定不能做碳源 D.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的碳源可能不同10、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灭菌是指彻底杀灭微生物使其永远丧失生长繁殖的能力。
消毒仅指杀死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物体基本无害。
12医学检验医学微生物学阶段练习题2参考答案化脓性球菌一、名词解释1.化脓性球菌:是一类能感染人体并引起化脓性炎症的病原性球菌,包括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球菌。
2、SPA:即葡萄球菌A蛋白,是葡萄球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能与人及某些哺乳类动物的IgG分子Fc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与吞噬细胞的Fc受体争夺Fc段,从而降低了抗体的调理吞噬作用,起到了协助细菌抗吞噬的作用。
3.血浆凝固酶:由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的一种酶,可使液态纤维蛋白变成固态纤维蛋白。
4.抗链球菌溶素O试验:简称抗O试验,是以链球菌溶素O为抗原,检测血清中相应抗体ASO,常用于风湿热的辅助诊断。
5.TSST-1: 即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由噬菌体Ⅰ群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可增加宿主对内毒素的敏感性,可引起机体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出现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二、填空题1.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2.血浆凝固酶3.金黄色葡萄球菌4.食物中毒剥脱性皮炎假膜性肠炎毒性休克综合征5.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链球菌6.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7.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8.葡萄球菌9.透明质酸酶链道酶IO.IgG Fc段11.化脓性感染中毒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12.荚膜大叶性肺炎三、选择题A型题 1.C 2.C 3.C 4.A 5.A 6.E 7.A 8.E 9.D 10.D 11.D 12.B 13.C 14.E 15.E 16.BB型题 17.A 18.E 19.A 20.B 21.A 22.E 23.B 24.D 25.A 26.D 27.E 28.B29.C X型题 30.CD 31.ABCD 32.BCDE 33.ABC 34.BD 35.ABDE四、问答题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有哪些?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有:血浆凝固酶、杀白细胞素、葡萄球菌溶血素、肠毒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TSST-1)。
1.2.1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1、关于培养基的配制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配制培养乳酸杆菌的培养基时,需加入维生素B.微生物的适应性强,配制培养基时可以不考虑pHC.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D.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各种养分的浓度和比例【答案】B【解析】培养基除需要满足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几种营养物质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A正确,B错误;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C正确;不同微生物的生长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各种养分的浓度和比例,D正确。
2、下列关于灭菌和消毒的理解,正确的是()A.灭菌是指杀死环境中的原核生物B.消毒可以杀死微生物细胞和全部芽孢C.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法和化学药物法D.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加热法、紫外线法、化学药品法【答案】C【解析】灭菌是指杀死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A错误;消毒可以杀死物体体表或内部的一部分微生物细胞,但是不能杀死芽孢,B错误;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法和化学药物法等,C正确;常用的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D错误。
3、下列依次表示倒平板、接种的位置,以及划线法接种的路径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答案】D【解析】倒平板时,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防止空气中的杂菌污染,A正确;接种时,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B正确;划线时,从第二次划线开始,每次划线都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让菌种来源于上一次划线末端,这样才能使菌种逐渐稀释,C正确,D错误。
4、有关平板划线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需马上塞上棉塞C.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D.该方法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纯化【答案】D【解析】接种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多次灭菌,第一次灭菌是为了杀死其他微生物,每次划线结束后需要灭菌是为了杀死上次残留的菌种,A错误;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要通过火焰灭菌,接种后还需要通过火焰灭菌再塞上棉塞,B错误;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还需盖上培养皿盖,防止空气中杂菌混入,C错误。
第三节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练习题一、填空题1.用培养平板进行微生物纯培养分离的方法包括:、、。
2.获得纯培养的方法有:、、、等方法。
3. 根据培养目的和细菌种类要选用适宜的培养方法,细菌培养常用的培养方法有、、。
4.在微生物学中,在人为规定的条件下培养、繁殖得到的微生物群体称为培养物,其中只有培养物能较好地被研究利用和重复结果。
5.稀释摇瓶法被适宜于的纯培养。
二、选择题(4选1)1.直接显微镜计数法用来测定下面所有微生物群体的数目,除()之外。
A.原生动物B.真菌孢子C.细菌D.病毒2.深层穿刺接种细菌到试管固体培养基中能()。
A.提供厌氧菌生长条件B.除去代谢废物的一个机会C.增加钾和钠离子的数目D.增加氧气3.平板划线分离法需要下面所有的物品,除了()之外。
A.接种环B.琼脂培养基平板C.细菌的培养物D.电泳仪4.纯培养是其中()的培养物。
A.只有一种微生物B.只有细菌生长所需的一种营养物C.没有代谢废物D.除主要微生物外只有一种微生物5.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数目的方法是()。
A.斜面接种 B.平板划线操作 C.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D.液体接种法6.在固体培养基上,由一个微生物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称为()。
A.芽孢 B.无一定形态的群体 C.单个细菌 D.菌落7.微生物生长测定方法中,测定单细胞微生物总数的方法是()。
A.膜过滤法B.计数板计数法C.平板计数法D.重量法8.欲将微生物分离纯化,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除()之外。
A. 平板涂布B. 琼脂斜面划线C. 平板划线D. 系列稀释9.稀释摇瓶法需要下面所有的物品,除了()之外。
A.液体石蜡B.无菌琼脂培养基C.稀释试管D.真空泵10.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常常加入()的琼脂。
A.0.2% B.0.5% C.20% D.2%11.细菌平板接种后,放入恒温箱培养,需()。
A.正放 B.斜放 C.倒置 D.随意12.()法可用来分离培养出由科学家设计的特定环境中能生长的微生物,尽管我们并不知道什么微生物能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生长。
12医学检验医学微生物学阶段练习题2参考答案化脓性球菌一、名词解释1.化脓性球菌:是一类能感染人体并引起化脓性炎症的病原性球菌,包括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球菌。
2、SPA:即葡萄球菌A蛋白,是葡萄球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能与人及某些哺乳类动物的IgG分子Fc 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与吞噬细胞的Fc受体争夺Fc段,从而降低了抗体的调理吞噬作用,起到了协助细菌抗吞噬的作用。
3.血浆凝固酶:由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的一种酶,可使液态纤维蛋白变成固态纤维蛋白。
4.抗链球菌溶素O试验:简称抗O试验,是以链球菌溶素O为抗原,检测血清中相应抗体ASO,常用于风湿热的辅助诊断。
5.TSST-1:即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由噬菌体Ⅰ群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可增加宿主对内毒素的敏感性,可引起机体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出现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二、填空题1.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2.血浆凝固酶3.金黄色葡萄球菌4.食物中毒剥脱性皮炎假膜性肠炎毒性休克综合征5.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链球菌6.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7。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8.葡萄球菌9.透明质酸酶链道酶IO.IgG Fc段11.化脓性感染中毒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12.荚膜大叶性肺炎三、选择题A型题 1.C 2.C 3.C 4.A 5.A 6.E 7.A 8.E 9.D 10.D 11.D 12.B 13.C 14.E 15.E 16.BB型题 17。
A 18.E 19.A 20.B 21.A 22.E 23.B 24.D 25.A 26.D 27.E 28.B29.C X 型题 30.CD 31.ABCD 32.BCDE 33.ABC 34.BD 35.ABDE四、问答题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有哪些?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有:血浆凝固酶、杀白细胞素、葡萄球菌溶血素、肠毒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TSST—1).所致疾病主要有三大类:(1)化脓性感染:局部感染如疖、痈、伤口化脓、气管炎、肺炎等,全身感染如败血症、脓毒血症等;(2)毒素性疾病,如食物中毒、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假膜炎肠炎、毒性休克综合征等。
微生物培养练习题(二)
班级 姓名 。
1.(2016·河南洛阳期中)腐乳,又称豆腐乳,其滋味鲜美,酱香宜人,制作历史悠久,品种多样,
主要有红方腐乳、酱腐乳和白腐乳等,而红曲酱腐乳既具有红方腐乳适宜的天然红曲色泽,又
具有酱腐乳特有的浓郁的酱醋香味,深受人们的喜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某兴趣小组按照
以下工艺流程制作红曲酱腐乳,请据图回答:
毛霉孢子悬浮液 红曲酱卤
豆腐切块接菌搓毛腌坯装坛兑汤发酵成品
(1)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展,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丝状的 ,
某产生的蛋白酶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水解为 ,其产生的脂肪酶能将豆腐中的脂
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搓毛是将长满菌丝的白坯用手抚抹,让菌丝裹住坯体,其目的是 ;在逐层
加盐腌制的过程中,随层数的加高而 盐量。?
(3)红曲酱卤是由红曲、面酱、黄酒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加入黄酒的作用是?
.
2.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制作果酒、果醋、腐乳和酸奶等食品的历史非常悠久,遍布民
间,一般称作传统发酵技术。根据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①酵母菌是酿制葡萄酒不可缺少的微生物,如果要获得优质野生酵母菌最好在葡萄园的土壤
中采样,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葡萄酒要控制的温度为 。果醋发酵利用的微生
物是 ,接种时升高温度到 ,且需要通气。?
②果酒发酵装置内要留1/3空间,在发酵期的用途:一是初期提供有氧条件促进酵母菌的大量
繁殖,二是 。?
③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的原因是 ?
。?
(2)腐乳的制作:
①腐乳制作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②豆腐发酵主要利用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等,通过发酵,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
(填“减少”或“增多”),且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3)乳酸发酵:
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原因是? 。?
3.【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5分)
科学家发现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可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
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 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
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 和 。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
能力_ __ _。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 和
。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 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
的污染。
4.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如图表示,研究者从土壤中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病技术的相关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过程①和②的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弧线箭头上“?”
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
(2)进行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倒平板时,
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应将平板倒过来放置,并用记号笔在皿底上标明培养微生物名称、平板
上培养样品的稀释度、制作者姓名、培养日期及________________等信息。纯化菌种时为了
得到单一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培养后,若出现________________
色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
(4)研究者可以通过观察培养形成的菌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隆起程度等特征,来
判断培养基上是否感染了其他细菌。在实验中,研究者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菌落数目,并选
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6·山东烟台高三质检)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
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为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
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
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1.4 g 2.1 g 0.2 g 10 g 1 g 15 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 mL,调pH为7.2
(1)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 。从物理形态看,培养基属于 培养
基。“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 和 。为了满足
图示锥形瓶中目的菌对氧气的需求,应采用的操作方法是 。?
(2)图中将细菌(非硝化细菌)转到培养基上时,应采用 法接种,获得单个菌落。接
种环的灭菌方法是 。初步筛选出来的菌种,还需要用生化的方法作进一步的鉴定:在
此培养基中接种并培养初步筛选的菌种,若pH (填“降低”“不变”或“升高”),说
明该菌种能够分解尿素。?
(3)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若造成A
同学实验结果的原因是培养基被杂菌污染。为了确定该原因,操作思路是 ?
。?
6.(2016·山西太原模拟)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含氮有机物)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长期使
用可污染土壤。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
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 培养基不透明)。回答下列问题:
(1)细菌的计数可用血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统计出 (填“活”“死”或“死和活”)
酵母菌。?
(2)要从长期使用该除草剂的土壤中分离目的菌,从用途方面来看,上述培养皿中培养基的特
点是? 。?
(3)接种技术的核心是 。?
在划线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 。培养
时,只有很少菌落出现,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或
有氧条件抑制了这些细菌的生长。
(4)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中,无透明圈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 ,有透明圈菌落
利用的氮源主要是 ,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实验结果如图显示的A~E五种菌株中,
是最理想的菌株。?
7.(2016·河北张家口期末)土壤中微生物种类繁多,功能强大,比如:最显着的作用是分解有
机质;把植物的残枝败叶和施入土壤中的有机肥料分解,改善土壤的结构和供给植物吸收。若
利用其中某种微生物,则需要进行菌种的分离和纯化。以下示意图是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尿素
的微生物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②过程所使用的接种方法是 。用该接种方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时,通常
选用菌落数在 个的平板进行计数,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
(2)从用途上来说,1号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制备该培养基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
化→ →倒平板。?
(3)该实验中酶活性鉴定需鉴定 酶的活性,可以加入 指示剂,如果指示剂变
为 色,说明该酶的检测为阳性。?
8.(2016·贵州遵义月考)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研
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
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等进行灭菌,常用的灭菌方法是 。培养基
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 。?
(2)实验需要振荡培养,振荡的目的是 ,?
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 。?
(3)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 (填“增加”或“减少”)的培养液,
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的目的是 。?
(4)转为固体培养时,为获得单菌落继续筛选,常采用 法或 法,
接种后,应将培养皿 (填“正放”或“倒置”)。?
9.(2014·全国Ⅱ卷,39)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
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
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
然后,将1 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
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 灭菌,在第二次及
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 ?
。?
(3)示意图A和B中, 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
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
提高培养液中 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 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