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功能划分
- 格式:xls
- 大小:234.50 KB
- 文档页数:40
南府复〔2012〕107号附件:南宁市水功能区划 一、目的和意义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造成局部地区的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南宁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打造“中国水城”的瓶颈,随着南宁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和水环境面临的压力将不断加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二条明确提出:“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关部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拟定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区划,报国务院批准。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区划,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拟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并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水功能区划是根据水资源的自然条件和属性,按照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及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合理划分水功能区,突出主体功能,实现分类指导。
水功能区划是水资源科学- 1 -管理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础,是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水污染防治的依据。
因此,为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维护湖库和河流健康生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我市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南宁市的河流和水库进行水功能区划。
2002年12月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功能区划》,在南宁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09年4月起自治区水利厅启动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功能区划》的修编工作,2011年12月28日,国务院批准了《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
《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功能区划》主要对集水面积在1000 km2以上河流进行功能区划,而南宁市集水面积在1000 km2以下的河流已开发、规划开发利用的程度较高,这部分河流就成为水功能区划管理的盲点,为了全面推进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各级政府决策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对集水面积在1000 km2以下河流进行功能区划显得尤为重要。
桂林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是为了防治地表水环境污染,保护水资源,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用水质量,而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地表水域制定的环境保护管理目标。
为了明确我市各主要地表水域的环境管理目标,促进地表水污染防治,提高水环境质量,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区划。
一、区划范围桂林市2.8万平方公里区域内的主要江、河、湖、库等地表水域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周围一定范围内的陆域。
二、区划依据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㈡、《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㈣、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行跨地、市河流边界水质达标管理的通知》(桂政发[1997]62号)㈤、《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㈦、《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㈨、国家环保局、卫生部、建设部、水利部、地质矿产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年7月10日)三、区划的技术原则㈠、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优先保护㈡、从全局着眼,局部服从整体,兼顾各专业用水要求和上下游对水质的要求,同一水域具有多种功能的,依最高功能划分类别。
㈢、不能随意降低现有区划功能㈣、合理利用水环境容量为经济建设服务㈤、兼顾区域水环境功能现状与区域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进行水环境功能区划,使区划结果易于管理,实用可行。
四、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本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对桂林市辖区内的主要河流、湖库、桂林市城区的重要风景湖塘等主要地表水域划分为五种水域功能类型,132个水域环境功能区,详细的功能区划分见表1。
所划分的五种水域功能类型如下: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同一水域兼有多类功能类别的,依高类别功能划分。
梧州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市区及县(市)城区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梧州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市区及县(市)城区空气质量功能区划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梧州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及《梧州市市区及所辖县(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已由市环境保护局编制完成,并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一年五月九日主题词:印发环境功能区划通知开县流入西江。
其它河流有西江支流的桂江,桂江支流有思良江、龙江;浔江,浔江支流有下小河、上小河、北流河、白石河、蒙江河等。
同一河流中,上游水质对下游水质有一定影响,地表水功能的区划根据区划原则、纳污情况、使用功能以及经济发展规划。
将梧州市地表水区划为五种水域功能类型、区划的地表水功能涉及21条河流、7个水库,详细功能划分见表6-1和表6-2。
区划的五种水域功能如下:Ⅰ类:源头水;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饮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表1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4续表1中的Ⅱ、Ⅲ、Ⅳ、Ⅴ类功能及标准。
5梧州市市区及所辖县(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为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规,结合本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和城市发展的需要,按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将我市环境空气质量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在保证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保护目标。
一、区划范围本功能区划分范围包括梧州市市区和所辖四县(市)城区内的空气环境。
二、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的引用法规及标准本功能区划中主要引用下列法规及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我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通告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我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通告桂政发〔2017〕5号为加强我区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工作,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的规定,我区在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定成果基础上,依法划定了我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
现通告如下:一、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指水土流失潜在危险较大的区域。
涉及我区的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为湘资沅上游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为资源县、全州县、龙胜各族自治县、兴安县、灌阳县5个县;我区划定4个自治区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分别为柳江上游自治区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桂贺江中上游自治区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桂中大瑶山自治区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桂西南十万大山自治区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共涉及三江侗族自治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灵川县、阳朔县、永福县、恭城瑶族自治县、富川瑶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蒙山县、昭平县、宁明县、龙州县、上思县16个县。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要采取保护管理、局部治理、生态补偿及能源替代等措施,保护林草植被,强化生产建设活动和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实施封育保护,促进自然修复,全面预防水土流失。
二、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指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
涉及我区的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为滇黔桂岩溶石漠化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为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田林县、乐业县、凌云县、天峨县、南丹县、凤山县、东兰县、河池市金城江区、巴马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13个县(区);我区划定5个自治区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分别为桂西北岩溶石漠化自治区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桂中低山丘陵自治区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桂西南丘陵台地自治区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桂南沿海丘陵台地自治区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桂东山地丘陵自治区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共涉及百色市右江区、田阳县、马山县、柳州市柳江区、来宾市兴宾区、象州县、武宣县、扶绥县、崇左市江州区、南宁市邕宁区、横县、钦州市钦北区、灵山县、浦北县、合浦县、桂平市、兴业县、北流市、陆川县、岑溪市、容县、贺州市八步区、苍梧县、藤县、梧州市龙圩区25个县(市、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划报告海拔广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为2141米。
水资源(一)水资源总量广西为全国水资源丰富的省区。
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河川径流和入境河流,河川径流包含地表水和地下水排泄量,河川径流与地下水补给量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
广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880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7.12%,居全国第5位。
入境水量为716.7亿立方米。
1996年广西人均水资源量为4,138立方米,每公顷为7.2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河川径流为23%,地下水为9.2%。
〔二〕水资源的分布广西全区流域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计937条,总面积为2364275平方公里,其中集雨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9条。
主要河流分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桂南直流入海域与百都河红河水系。
1.西江水系西江流域主要河流有南盘江、红水河、黔浔江、郁江、柳江、桂江、贺江,西江流域总面积为30.49万平方公里,其中广西境内集水面积共计20.24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集水面积的85.7%,水资源总量约占广西水资源总量的85.5%。
南盘江。
为红水河主源,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干流的源头。
河长936公里,广西境内流域面积为4,16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9.43亿立方米,产水模数每平方公里为46.7万立方米。
红水河。
自蔗香起经广西乐业、天峨、南丹、来宾等县,至象州县石龙镇与柳江集合?河长659公里,流域集水面积为43,79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24.99亿立方米,流域产水模数每平方公里为74.67万立方米。
黔浔江。
黔海、江自象州县石龙镇三江口,流经武宣、桂平至梧州与桂江日集合,河长172公里,河段集水面积为21,680平方公里。
产水模数每平方公里为67.9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7.3亿立方米。
郁江。
郁江发源于云南广南县境内杨梅山,是西江流域的最大支流。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规范广西水功能区的监督和管理,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水利部《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结合本自治区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自治区境内的江河、湖泊、水库、运河、渠道等地表水体(以下统称江河湖库)水功能区的保护和监督管理。
本办法所称水功能区,是指为满足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需求,根据水资源的自然条件和开发利用现状,按照流域综合规划、水生态系统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依其主导功能划定范围并执行相应保护和管理要求的水域。
包括国务院批复的《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的《广西水功能区划(修订)》和各设区市人民政府批复的中小河流水功能区划,其内容包括水功能区名称、范围、功能及水质保护目标等。
第三条国际河流、跨省河流、西江水系干流和主要支流等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的监督管理按照国家和流域管理机构的有关规定执行。
其他水功能区由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按各自管理权限,对辖区内水功能区实施监督管理。
自治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全自治区水功能区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负责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跨设区市河流等江河湖库水功能区的划分、调整和监督管理,协助流域管理机构实施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的监督管理。
前款规定以外的江河湖库水功能区,由设区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划分、调整和监督管理。
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设区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管理职责实施水功能区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自治区人民政府划定的水功能区划,由自治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拟定,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设区市人民政府划定的水功能区划,由设区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拟定,报设区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五条水功能区的划定应当协调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体功能区、土地利用、城市建设等相关规划的关系,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的程序和《水功能区划分标准》。
广西水资源概况(一)水资源总量广西为全国水资源丰富的省区。
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河川径流和入境河流,河川径流包含地表水和地下水排泄量,河川径流与地下水补给量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
广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880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7.12%,居全国第5位。
入境水量为716.7亿立方米。
1996年广西人均水资源量为4,138立方米,每公顷为7.2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河川径流为23%,地下水为9.2%。
(二)水资源的分布广西全区流域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计937条,总面积为2364275平方公里,其中集雨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9条。
主要河流分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桂南直流入海域与百都河红河水系。
1.西江水系西江流域主要河流有南盘江、红水河、黔浔江、郁江、柳江、桂江、贺江,西江流域总面积为30.49万平方公里,其中广西境内集水面积共计20.24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集水面积的85.7%,水资源总量约占广西水资源总量的85.5%。
南盘江为红水河主源,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干流的源头。
河长936公里,广西境内流域面积为4,16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9.43亿立方米,产水模数每平方公里为46.7万立方米。
红水河自蔗香起经广西乐业、天峨、南丹、来宾等县,至象州县石龙镇与柳江汇合?河长659公里,流域集水面积为43,79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24.99亿立方米,流域产水模数每平方公里为74.67万立方米。
黔浔江黔海、江自象州县石龙镇三江口,流经武宣、桂平至梧州与桂江日汇合,河长172公里,河段集水面积为21,680平方公里。
产水模数每平方公里为67.9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7.3亿立方米。
郁江郁江发源于云南广南县境内杨梅山,是西江流域的最大支流。
流域集水面积为90,800平方公里,(含越南境内面积),其中中国境内集水面积为79,207平方公里,广西境内集水面积为68,125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