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附加应力
- 格式:ppt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7
1、土粒级配:是指土中各粒组的相对百分含量,或土中中各粒组占总质量的百分数。
6、塑性指数:表示粘性土呈可塑状态的含水率的变化范围,其大小等于液限与塑限的差7、液性指数:表征了粘性土的天然含水率和界限含水率之间的相对关系,用来区分天然土所处的状态。
1、自重应力:由土体本身重量在地基中产生的应力。
2、附加应力:由外荷载(建筑荷载)作用在地基土体中引起的应力。
3、基底压力:建筑物上部结构荷载和基础自重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作用于基础底面传至地基的单位面积压力。
3、渗透力:由渗透水流施加在单位土体上的拖曳力。
4、流土:渗流作用下,局部土体表面隆起,或某一范围内土粒群体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
5、管涌:在渗流作用下,无粘性土中的细小颗粒通过较大颗粒的孔隙,发生移动并被带出的现象。
6、超固结比:先期固结压力pc与现时的土压力p0的比值。
7、前期固结压力:指土层在历史上曾经受过的最大有效固结压力。
8、最终沉降量:地基变形稳定后基础底面的沉降量。
9、固结:土体在压力作用下,压缩量随时间增长的过程。
1、土的抗剪强度:土体对外荷载产生剪应力的极限抵抗能力。
2、土的极限平衡状态:摩尔应力圆与抗剪强度线相切时的应力状态。
3、极限平衡条件:根据摩尔库仑破坏准则来研究土体单元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的应力条件及大小主应力之间的关系,该关系称为土的极限平衡条件。
7、灵敏度:原状土的单轴抗压强度与重塑土的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
1、土压力:指挡土墙后的填土因自重或外荷载作用对墙背产生的侧压力。
2、静止土压力:挡土墙在压力作用下不发生任何变形和位移,墙后填土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时,作用在挡土墙背的土压力。
3、主动土压力:挡土墙背离土体方向移动时,当墙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土压力降为最小值,作用在墙背的土压力。
4、被动土压力:挡土墙向着土体方向移动时,当墙后土体达到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时,土压力达到最大值,作用在墙背的土压力。
5、挡土墙:为了防止土体的滑坡或坍塌而修建的支挡结构物。
土力学第四章-附加应力
附加应力是土力学中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在加载或者其他类型的地质活动作用下,
实际应力大于平均应力的本构必需承受的应力。
附加应力主要来自于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是由于地质活动的作用而产生的应力;第二
是由于形成构造部分的应力;第三是由于结构失稳而产生的应力。
在地质活动作用下,从加应力和结构失稳产生附加应力,它是实际应力产生时本构问
题中必不可少的。
特别是该地区新型地质活动,非常重要,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
在地质作用下,对附加应力的研究和理解尤为重要。
结构失稳产生的附加应力,主要是山体立足点发生位移后,其坡面、基底和连接点处
造成的应力,这样的含水体在特定的水位变化下,会产生垂直和水平的结构失稳,以及边
坡附加应力和耕作痕和。
它们会占限加应力的很大比例,因此在山体滑动中也是不可忽视的。
此外,山体构造也会构成附加应力。
由于山体构造比装置构造更为复杂,因此在结构
方向上产生的应力和加应力也会增加。
山体构造部分的附加应力,主要是山体断层移动产
生的类似拉力的力,山体接连处的应力和构造变形产生的附加应力,这些应力的分布也
会影响山体的滑动稳定性。
因此,附加应力是决定山体地面滑动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研究者在分析结构体滑动和
滑坡稳定性时,必须正确估计附加应力,以此估计从构造成型到发生滑坡期间可能发生的
滑动方向及滑坡角度,以提高滑坡预测的准确性。
因此,对附加应力有较全面系统的理解,对于山体滑动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