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屏蔽机房设计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屏蔽室建设技术标准(一)、招标范围:本项目屏蔽机房位于省委2号楼一层,机房区面积约49平方米,机房高度3米。
包括楼体安全加固、屏蔽机房壳体制作及屏蔽机房内装饰、机房电气、机房专用空调、机房防雷系统、机房门禁系统、机房消防系统、机房视频监控系统、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制作安装等。
(二)、功能要求及主要设备技术参数:2.1总体设计原则屏蔽机房设计要求综合考虑楼体承重、建筑物装饰学、电工学、环境保护、安全防范技术、暖通净化技术、计算机专业、弱电控制专业、消防专业、电磁辐射等综合学科因素,本着满足美观实用、经济合理和易于管理的设计原则,能够满足未来五到十年左右的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能够满足交换机、服务器、存储系统等安全可靠运行的环境,满足国家有关标准和安全保密的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2.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业标准:l、建设单位对业务用屏蔽机房建设与管理的要求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3、《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8、《计算机站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9、《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910、《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YD/T754—9511、《环境电磁卫生标准》GB9175—8812、《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13、《电子计算机房施工和验收规范》(SJ/T 30003-93)14、《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BJ79-85)1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O243-97)1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1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18、《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TJ34-79 50222-95)19、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范(QB-1838-93)2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21、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22、《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23、电磁泄漏发射屏蔽机柜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BMB19-200624、处理涉密信息的电磁屏蔽室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BMB3-199925、涉密信息设备使用现场的电磁泄露发射防护要求BMB5-2000以上提供的技术文件中所列的设计、施工、验收的国家规范如有停用或废止的,应以相应的最新版本为准。
涉密机房建设标准涉密机房建设标准是指在涉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对机房环境、设备、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和规范。
涉密机房建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机房选址、建筑结构、供电系统、空调系统、消防系统、安防系统等方面对涉密机房建设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机房选址是涉密机房建设的首要考虑因素。
涉密机房应尽量选址在地势较高、周围环境安静、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
同时,应考虑到机房的扩建和安全防护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用地。
其次,建筑结构是涉密机房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涉密机房的建筑结构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一定的防护能力,能够抵御一定强度的外部攻击和自然灾害。
建筑材料应具有防火、防爆、防水等特性,确保机房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供电系统是涉密机房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供电系统应设计合理,具备备用电源和过载保护功能,确保机房设备在停电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并能够及时切换到备用电源。
同时,供电系统应具备远程监控和报警功能,确保对电力设备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空调系统是涉密机房建设中必不可少的设施。
机房内部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空调系统应具备恒温、恒湿、过滤等功能,确保机房内部环境的稳定和清洁。
消防系统是涉密机房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防系统应具备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疏散指示等功能,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报警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扑救和疏散。
安防系统是涉密机房建设中的关键保障。
安防系统应包括门禁系统、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等,确保机房内部设备和信息的安全。
同时,安防系统应具备远程监控和报警功能,确保对机房安全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综上所述,涉密机房建设标准涉及到机房选址、建筑结构、供电系统、空调系统、消防系统、安防系统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确保涉密机房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涉密机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机房屏蔽系统设计方案机房屏蔽系统是指为机房提供安全保护的一种系统。
机房作为数据中心的核心设施,其中储存着大量重要的数据和设备。
为了确保机房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对机房进行屏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讨论机房屏蔽系统的设计方案。
首先,机房屏蔽系统应包括物理层的防护。
这涉及到机房内外的安全措施,如围墙、门禁系统、监控摄像机等。
围墙应具有足够的高度和坚固的结构,以便防止人员和非授权人员进入机房区域。
门禁系统应采用双重认证方式,如门卡和指纹识别,以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机房。
监控摄像机应安装在机房周围的关键位置,以便对进出机房的人员进行监控和记录。
其次,机房屏蔽系统还应包括网络层的防护。
这涉及到机房内的网络设备和数据传输的安全。
网络设备应采取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只允许授权的设备进行网络连接。
同时,对网络设备进行定期的安全评估和漏洞扫描,及时修复存在的安全风险。
数据传输应采用加密技术,如SSL/TLS协议,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此外,机房屏蔽系统还应包括电力层的防护。
机房内的电力设备和供电系统是机房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电力设备应选用高可靠性的设备,并采取冗余设计,以防止设备故障导致的电力中断。
供电系统应具备稳定的供电能力,并设有监测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供电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机房内的电力设备应与其他设备隔离,以避免电磁干扰和电力波动对设备的影响。
最后,机房屏蔽系统还应包括灾难恢复层的防护。
机房屏蔽系统应具备故障自恢复和灾难恢复的能力。
故障自恢复可以通过冗余设计和备份设备来实现,以使机房在设备故障时能够继续正常运行。
灾难恢复则需要建立备份数据中心,以及制定相应的灾难恢复计划,包括数据备份、紧急响应和灾难恢复测试等。
灾难恢复计划应定期评估和更新,以确保其与机房的运行环境和需求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机房屏蔽系统的设计方案应包括物理层、网络层、电力层和灾难恢复层的防护。
通过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可以确保机房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
屏蔽机房的屏蔽要求和措施机房屏蔽是指为了保护机房内设备和数据不受外界电磁干扰的影响,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从而保证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机房屏蔽的要求和措施。
机房屏蔽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磁屏蔽要求:机房内各种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会相互干扰,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使其相互间隔,避免互相干扰。
此外,还需要屏蔽外部电磁场对机房设备的影响,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防雷保护要求:机房是网络和信息设备的重要场所,如果遭受雷击,将会对设备和数据造成严重损害。
因此,在机房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合适的防雷措施,确保雷电不会对机房设备造成破坏。
3.隔声要求:机房内设备运行时会产生噪音,为了避免噪音干扰周围环境,保持机房内的安静,需要在机房内部采取隔声措施,减少声音的传播。
4.温度和湿度要求:机房中的设备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温度过高将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使设备损坏。
因此,机房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设备过热。
机房屏蔽的具体措施如下:1.电磁屏蔽措施:在机房建设过程中,需要对机房进行合理的布局,保证设备之间的间隔。
此外,还需采用合适的电磁屏蔽材料来隔离电磁波的传播,减小电磁辐射对设备的影响。
2.防雷保护措施:机房需要安装避雷装置,如避雷针、接地网等,以防雷电对设备的损坏。
此外,还需合理设置接地系统,将雷击电流有效引入大地,减少对机房的影响。
3.隔声措施:机房内可采用吸音材料进行隔声处理,如安装吸音板、吸音棉等,减少设备噪音的传播。
同时,还需在机房的门窗周围采用密封措施,防止声音泄漏。
4.温湿度控制措施:机房内部需要安装空调和湿度控制设备,确保温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同时,还需合理设置通风系统,保证空气流通,调节温度。
5.消防措施:机房内需要配备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报警器等,以防火灾对机房设备和数据的损害。
此外,还需设置良好的防火墙和烟雾报警系统,及时监测和应对火灾风险。
总结起来,机房屏蔽的要求和措施涉及电磁屏蔽、防雷保护、隔声、温湿度控制和消防等方面。
屏蔽机房建设标准是什么?屏蔽机房的布线有哪些要求?保密屏蔽机房要求采用钢板焊接式电磁屏蔽的方式,达到国家保密局C级标准,面积约为26平方,要求能通过国家保密局测频认证中心测试(该项的检测费用需包含投标总价内)。
计算机、通信机及电子设备在正常工作时会产生一定强度的电磁波,该电磁波可能会对其它设备产生干扰或被专用设备所接收,以窃取其工作内容。
同时,这些电子设备也需要在小于一定强度的电磁环境下保证其正常工作。
要求使用金属板体(金属网)制成六面体,将电磁波限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使其场的能量从一面传到另一面受到很大的衰减。
并配套相应进去线缆的波导管。
屏蔽室就是利用其屏蔽的原理,用金属材料制成一个六面体房间,由于金属板(网)对入射电磁波的吸收损耗、界面反射损耗和板内反射损耗,使其电磁波的能量大大的减弱,而使屏蔽室产生屏蔽作用。
屏蔽室的屏蔽性能以屏蔽效能来进行考量。
S=E0/E1 或S=H0/H1S——屏蔽效能E0(H0)——没有屏蔽体时空间某点的电场强度(磁场强度)E1(H1)——有屏蔽体时被屏蔽空间在该点的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在屏蔽效能的计算与测试中,往往会遇到场强值相差悬殊(可达上千百万倍的信号),为了便于计算及表达,通常采用对数单位—分贝(dB)进行度量。
定义为:SE=20lg E0/E1SH=20lg H0/H1由于屏蔽室内通常有人员和设备在里面工作,因此屏蔽室六面密闭的同时,必需留有人员及设备进出的屏蔽门,良好的通风,室内所需的电源,信号的进出,必备的室内装修,以确保屏蔽室能正常工作。
性能指标:磁场:14KHz≥70dB;电场:200kHz ≥100dB;平面波:50MHz~ 1GHz≥100dB;微波:1GHz~ 10GHz≥100dB;符合规范:国家保密局BMB3---2006标准;其布线要求屏蔽效应当综合布线系统的周围环境存在电磁干扰时,应采用屏蔽措施,以抑制电磁干扰。
电缆即是电缆干线的主要发生器,也是主要的接收器,作为发生器,它向空间辐射电磁噪声场;灵敏的电视机、计算机、通信系统和数据系统通过它们的天线,互连线和电源线接收这种电磁噪声。
计算机屏蔽机房设计方案一、引言计算机屏蔽机房是用于存放敏感设备和重要数据的关键环境之一。
在现代信息时代,计算机屏蔽机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种计算机屏蔽机房的设计方案,旨在确保机房的安全、稳定和可操作性。
二、设计目标1. 安全性:确保机房内设备的安全,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机房。
2. 环境控制:提供恒温、恒湿的环境,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抗干扰能力:有效屏蔽外部电磁干扰,保障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4. 可操作性:方便维护人员进行设备维护和巡检。
三、设计要点1. 建筑结构:选用抗震设计的建筑结构,确保机房在极端情况下的稳定性。
机房应设计为密闭的空间,以防止灰尘、湿气等外界因素对设备造成损害。
2. 门禁系统:采用高安全性的门禁系统,如刷卡、指纹识别等技术,限制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机房。
3. 安防监控:在机房内设置高清摄像头,全天候监控机房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的安全。
4. 温湿度控制:安装空调和加湿器,实现机房内的恒温恒湿控制,保持设备在适宜的环境中运行。
5. 灭火系统:为了防止机房发生火灾,应配置先进的自动灭火系统,如气体灭火系统或水洒灭火系统,以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6. 电源备份:机房应配备UPS(不间断电源)或发电机组,以防止电力中断对设备的影响。
7. 接地系统: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减少电磁干扰对设备的影响。
8. 抗辐射设计:在屏蔽机房的建筑和内部装饰材料中采用抗辐射材料,减少外界辐射对设备的干扰。
四、运维管理1. 定期检查:定期对机房进行巡检,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环境稳定。
2. 日志记录:建立完善的运维日志记录系统,记录设备故障、维护和更新情况,以便及时跟踪和解决问题。
3. 人员培训: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机房环境和设备维护操作,提高机房的管理水平。
五、总结计算机屏蔽机房设计方案是确保计算机设备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的重要保障。
通过采用建筑结构、安全控制、温湿度控制等方面的设计要点,可以有效地提高机房的安全、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涉密机房建设标准涉密机房是指用于存放和处理涉密信息的特定场所,其建设标准直接关系到信息安全和国家利益。
因此,涉密机房建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机房选址、建筑结构、供电系统、机房环境、安防设施等方面,对涉密机房建设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机房选址是涉密机房建设的首要问题。
在选址过程中,需要考虑地理位置、周边环境、自然灾害风险等因素。
一般来说,涉密机房应尽量选择地势较高、交通便利、周边环境安静、无污染源的地方。
此外,还应避免选址在易受洪涝、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
其次,建筑结构是涉密机房建设的关键环节。
涉密机房的建筑结构应具备抗震、防火、防水等特性。
建筑材料应选用防火、防爆等特殊材料,建筑结构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机房建筑在面临自然灾害时能够保持稳固和安全。
供电系统是涉密机房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供电系统应具备双路供电、不间断电源、稳压稳频等功能。
此外,还应设置完善的电力配电系统和接地系统,以确保机房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机房环境是保障机房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
机房内部应保持恒温、恒湿、无尘、无静电等环境条件,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存储。
此外,还应具备完善的通风、空调、消防等设施,确保机房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最后,安防设施是涉密机房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房应设置严格的门禁系统、监控系统、报警系统等安防设施,以确保机房内部的安全和保密。
同时,还应设置完善的防火、防水、防雷等设施,提高机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涉密机房建设标准涉及到机房选址、建筑结构、供电系统、机房环境、安防设施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规范,才能确保涉密机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涉密信息的存储和处理提供有力保障。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为涉密机房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屏蔽机房系统设计方案1.引言在现代化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机房作为企业和组织存储数据和运行核心业务的重要场所,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机房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对外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本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屏蔽机房系统设计方案,以确保机房环境的可靠性和机密性。
2.设计目标本方案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保护机房环境安全,防止非授权人员进入机房。
-防止电磁辐射及其他干扰对机房设备的影响。
-优化机房内温度和湿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保证机房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提供健全的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设计方案3.1机房进入控制-设立可以控制进出的门禁系统,并配备门禁卡或生物识别技术来实现安全进出。
-采用视频监控系统对入口区域进行实时监控,配备报警装置,确保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为机房内设备和重要区域设置权限控制,只有被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相关设备和区域。
3.2电磁屏蔽设计-针对机房的建筑结构和建材进行改造,在墙壁和天花板等位置采用电磁屏蔽材料,减少对机房内设备的电磁辐射干扰。
-合理布置机房内设备,避免电磁辐射相互干扰,采取屏蔽箱和隔离间等措施,保持设备正常运行和通信。
3.3温湿度控制-安装温湿度传感器,在机房内设置恒温恒湿系统,控制温度在适宜范围内,防止设备过热或过冷。
-安装排风设备和空调系统,保持机房内空气流通,提供合适的通风效果,确保机房内的湿度不过高。
3.4数据安全保护-使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IDS/IPS)等安全设备,对机房内外的数据进行监控和防护,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攻击。
-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对重要数据进行定期备份,同时设置适当的权限控制和数据备份策略,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3.5监控系统-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实时监控机房内的情况,同时设置报警功能,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警。
-配备远程监控和管理系统,可以实时查看机房内设备的状态和运行情况,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
4.项目实施计划4.1概括描述整个项目计划的目标和内容。
屏蔽机房的屏蔽措施和要求屏蔽机房基本原理来自法拉第笼设计。
在没有做屏蔽的情况下,我们的电子设备会受到直击雷或间接雷等强电磁干扰源的影响导致设备无法工作或工作出现异常,最严重时出现损坏,这是比较常见的电磁干扰显现,另外一种现象就是,我们在打雷的时候听收音机,看电视,使用电脑,收音机会出现“吱啦”的噪音,电视机,电脑会出现图像抖动等等,这些都是雷电产生的干扰造成的电磁干扰。
具体的措施:使用屏蔽产品,并可靠接地,将外接的电磁干扰阻隔在外,把内部的设备产生的电磁波阻隔在内,这样构成一个等电位体,能够有效屏蔽电磁干扰。
电磁屏蔽机房功能要求:1、隔离外界电磁干扰,保证室内电子、电气设备正常工作。
2、阻断室内电磁辐射向外界扩散。
强烈的电磁辐射源应予以屏蔽隔离,防止干扰其他电子、电气设备正常工作甚至损害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3、防止电子通信设备信息泄漏,确保信息安全。
电子通信信号会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向外界传播(即TEMPEST现象),敌方利用监测设备即可进行截获还原。
电磁屏蔽室是确保信息安全的有效措施。
4、军事指挥通信要素必须具备抵御敌方电磁干扰的能力,在遭到电磁干扰攻击甚至核爆炸等极端情况下,结合其他防护要素,保护电子通信设备不受毁损、正常工作。
电磁脉冲防护室就是在电磁屏蔽室的基础上,结合军事领域电磁脉冲防护的特殊要求研制开发的特殊产品。
电磁屏蔽机房主要国家标准:1国家保密局:《处理涉密信息的电磁屏蔽室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BMB3-1999该标准将屏蔽室分为C级、B级,A级,其中C级屏蔽室屏蔽效能高。
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用电磁屏蔽室通用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GJBz20219-94军标也分D级、C级、B级,其中D级屏蔽室屏蔽效能最高,不过由于精度要求较高,在一些项目上并不常见。
目前实际广泛采用的高标准为C级3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人防:《防护工程防电磁脉冲设计规范》GJB3928-2000、《人民防空电磁脉冲防护设计规范》RFJ-20014《军用涉密信息系统电磁屏蔽体等级划分和测量方法》(GJB5792-2006) 现部队多执行此军标,此军标也分D级、C级、B级,其中D级屏蔽室屏蔽效能最高,目前实际广泛采用的高标准为C级,且施工单位要具备“DH-01/D型钢板焊接式电磁屏蔽室”军用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证书。
屏蔽室建设技术标准(一)、招标范围:本项目屏蔽机房位于省委2号楼一层,机房区面积约49平方米,机房高度3米。
包括楼体安全加固、屏蔽机房壳体制作及屏蔽机房内装饰、机房电气、机房专用空调、机房防雷系统、机房门禁系统、机房消防系统、机房视频监控系统、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制作安装等。
(二)、功能要求及主要设备技术参数:2.1总体设计原则屏蔽机房设计要求综合考虑楼体承重、建筑物装饰学、电工学、环境保护、安全防范技术、暖通净化技术、计算机专业、弱电控制专业、消防专业、电磁辐射等综合学科因素,本着满足美观实用、经济合理和易于管理的设计原则,能够满足未来五到十年左右的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能够满足交换机、服务器、存储系统等安全可靠运行的环境,满足国家有关标准和安全保密的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2.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业标准:l、建设单位对业务用屏蔽机房建设与管理的要求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3、《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8、《计算机站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9、《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910、《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YD/T754—9511、《环境电磁卫生标准》GB9175—8812、《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13、《电子计算机房施工和验收规范》(SJ/T 30003-93)14、《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BJ79-85)1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O243-97)1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1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18、《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TJ34-79 50222-95)19、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范(QB-1838-93)2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21、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22、《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23、电磁泄漏发射屏蔽机柜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BMB19-200624、处理涉密信息的电磁屏蔽室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BMB3-199925、涉密信息设备使用现场的电磁泄露发射防护要求BMB5-2000以上提供的技术文件中所列的设计、施工、验收的国家规范如有停用或废止的,应以相应的最新版本为准。
屏蔽机房建设标准
首先,屏蔽机房建设标准应包括对机房内部空间的合理规划和
设计。
在机房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机房内部设备的布局、通风
系统、消防设施等因素,以确保机房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和设备的
正常运行。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机房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机房进
行合理的防护设计,以防止外部干扰和破坏。
其次,屏蔽机房建设标准还应包括对机房内部设备的选用和安
装要求。
在选择和安装机房设备时,需要考虑到设备的性能、稳定
性和兼容性,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互联互通。
同时,还需要对
设备的布线和接地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以减少电磁干扰和提高设
备的运行效率。
另外,屏蔽机房建设标准还应包括对机房外部环境的要求。
在
建设机房时,需要考虑到机房所处环境的特点和条件,对机房进行
合理的隔离和防护,以减少外部环境对机房设备的影响。
同时,还
需要考虑到机房的节能和环保要求,对机房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总的来说,屏蔽机房建设标准是机房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
环,它涉及到机房的整体质量和性能。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和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才能确保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数据的安全和稳定性。
因此,我们在进行机房建设时,务必要重视屏蔽机房建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以提高机房的整体质量和性能,为机房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提供保障。
屏蔽机房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波,这些电磁波可能会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或被窃取工作内容。
为了保障信息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工作,需要建设电磁屏蔽机房,利用金属板体(金属网)制成六面体来限制电磁波在一定空间内的传播,从而减弱其能量。
2、设计依据:电磁屏蔽机房的建设需要遵循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如《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93)等。
同时,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防止火灾等安全问题,还需要遵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95)和《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J-95)等规范。
3、电磁屏蔽机房的作用:电磁屏蔽机房利用金属材料制成一个六面体房间,通过金属板(网)对入射电磁波的吸收损耗、界面反射损耗和板内反射损耗,使电磁波的能量减弱,从而实现屏蔽作用。
电磁屏蔽机房的建设可以保障信息的安全,防止电磁干扰,同时也可以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4、电磁屏蔽机房的应用:电磁屏蔽机房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保密和防干扰的场合,如手机测试实验室、机密信息存储室等。
同时,电磁屏蔽机房还可以用于保障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如计算机机房、通信机房等。
5、电磁屏蔽机房的建设:电磁屏蔽机房的建设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包括墙体、地面、天花板等的材料选择和屏蔽效能的计算。
同时,还需要考虑通风、空调、消防等设施的配置,以及防静电活动地板的铺设等细节问题。
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电磁屏蔽机房的安全、可靠、高效。
电磁波可能会对其它设备产生干扰或被专用设备所接收,以窃取其工作内容。
为了保证电子设备正常工作,需要在小于一定强度的电磁环境下运行。
为了限制电磁波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我们可以使用屏蔽技术。
屏蔽就是利用金属板体(金属网)制成六面体,将电磁波限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使其场的能量从一面传到另一面受到很大的衰减。
屏蔽室则是利用金属材料制成一个六面体房间,通过金属板(网)对入射电磁波的吸收损耗、界面反射损耗和板内反射损耗,使电磁波的能量减弱,从而产生屏蔽作用。
屏蔽机房建设的规则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屏蔽机房作为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在紧急情况下保障数据的安全和正常运行的作用。
为了保证屏蔽机房建设的规范化和顺利进行,制定屏蔽机房建设的规则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设计要求、选址、施工标准等方面,探讨屏蔽机房建设的相关规定,为建设者提供参考。
一、设计要求:1.安全性:屏蔽机房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包括防火、防爆、防雷等措施。
2.空调通风:屏蔽机房需要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应合理布置通风系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动力供应:屏蔽机房应建设独立的电力供应系统,以应对紧急情况下的停电等情况。
4.安静环境:屏蔽机房应避免噪音干扰,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维护人员的工作环境。
二、选址:屏蔽机房的选址应遵循以下原则:1.接近主要运营中心或数据中心;2.离主要交通要道近,方便设备运输和人员进出;3.周边环境安静,避免噪音干扰;4.具备建筑稳定性,避免地震、洪水等灾害;5.选址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三、施工标准:1.施工安全:屏蔽机房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生产标准进行施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2.设备布局:屏蔽机房内设备的摆放应合理,保证通道宽敞,便于维修和设备的更换。
3.电气线路:屏蔽机房应采取专线供电,避免干扰,同时可以确保电力质量。
4.维护管理:屏蔽机房建设完成后,需要建立完善的维护管理制度,对机房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巡检,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5.防火措施:屏蔽机房应设置可靠的防火设施,包括消防水源、自动喷水系统、灭火器等,以保证火灾发生时的安全。
四、环境保护:1.废水:机房设备产生的废水应进行合理的处理,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2.废气:机房设备产生的废气排放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3.废物处理:机房设备产生的废弃物应进行分类和妥善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五、规范和标准:为了确保屏蔽机房的质量和安全,建设者应遵守相关的国家和地方规范和标准,如《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等。
屏蔽机房的建设标准
1:先进性
集中本公司优秀的设计力量,对该项目做到充分认证,精心设计,精心选购,精心施工,从而确保该工程中每一项目为当前一流、适度超前、使该机房系统能长期高效运行。
2:可靠性
采用质地优良的材料、性能优越的设备及规范的施工工艺技术,特别是充分考虑机房系统工程抗干扰性和在意外情况下的快速补充性,保证各个环节都安全可靠
3:标准性
严格按国标《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的有关标准设计,图纸文件规范安全,采用国标通用的符号、标记,力求通用性、可调整性、维修便利,并具有详细的文档资料。
4:实用性
实施后的机房分区合理,工艺流程最简;系统分配周到、全面、方便、灵活,根据各功能区的要求不同选择不同等级的材料,在充分考虑机房系统功能完善的基础上,使其性价比达到最优。
5:扩充性
本系统不仅能支持现有的系统,还应在空间布局、系统电网容量、端口等方面尚有充分的扩展余地,便于系统进一步开发以及适应未来系统更新换代。
涉密机房标准化建设标准
涉密机房是指用于存放和运行涉密信息系统的房间,其建设标准对于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涉密机房的建设,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制定涉密机房标准化建设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涉密机房的选址和布局应符合相关规定。
选址时应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如远离易燃易爆物品、高压线路等危险因素;布局上应合理利用空间,确保设备间的通风和散热,同时保证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避免相互干扰。
其次,涉密机房的建筑结构和防护设施要符合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应具备一定的抗震和防火能力,以应对突发情况;防护设施包括门禁系统、监控系统、消防系统等,应保证对机房内部的安全进行全方位覆盖和监控。
再次,涉密机房的电力、供电和接地系统也是至关重要的。
电力系统应具备稳定可靠的供电能力,同时要有备用电源和过载保护装置,以应对突发情况;供电系统应符合相关标准,避免电压不稳和电磁干扰对设备造成影响;接地系统要保证机房内各种设备的接地可靠,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最后,涉密机房的环境控制和安全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环境控制包括温度、湿度、灰尘等方面,要保证在合适的范围内,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安全管理包括人员进出管理、设备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等,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安全保障措施。
总之,涉密机房的标准化建设对于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建设,才能保证涉密机房的安全可靠,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希望各相关单位和部门都能重视涉密机房的建设标准,共同努力,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军标d级屏蔽机房建设标准
军标D级屏蔽机房建设标准是指军队对于屏蔽机房建设所制
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要求。
以下是一般来说军标D级屏蔽机房
建设标准的一些要求:
1. 选址:屏蔽机房应选择远离人口密集区和容易受到外部威胁的地区,必要时应采取地下或地下室建设。
2. 结构设计:屏蔽机房的墙体、天花板、地板等结构材料应具有较高的屏蔽性能,以确保抗干扰和防电磁泄漏。
3. 接地系统:屏蔽机房应有良好的接地系统,确保电磁辐射能量可安全释放到地面。
4. 门窗:屏蔽机房的门窗应采用金属材料,并装备金属屏蔽网以阻挡电磁波进入或泄漏出去。
5. 电缆管理:屏蔽机房的布线应采用屏蔽电缆,并按照特定的布线规则进行安装和管理,以提高抗干扰能力。
6. 设备配备:屏蔽机房应配备专业的电磁辐射测试设备和屏蔽材料测试设备,以确保屏蔽性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7. 供电和照明:屏蔽机房应配置独立供电系统和紧急备用电源,确保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照明设备应符合军队的安全标准。
8. 温度和湿度控制:屏蔽机房应配置适当的温湿度控制设备,
以确保机房内部环境的稳定性和适宜性。
9. 防护和安全设施:屏蔽机房应配备防护装置,如防护门、防火设施、防盗报警系统等,以确保机房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10. 网络和通信设备:屏蔽机房应配备专业的网络和通信设备,并按照军队的通信要求进行配置和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军标D级屏蔽机房建设标准可能会因
不同军队和国家的要求而有所差异,以上只是一般的要求,具体标准应根据相关军队的具体规定来确定。
军标D级屏蔽机房建设标准
一、选址
1.屏蔽机房应选择在远离电磁干扰源、噪声源和振动源的地方,并确保周边
环境满足设备运行要求。
2.选址时应考虑地质情况,优先选择地基稳定、地震烈度低、抗风能力强的
地方。
3.避免选址在易受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
4.选址时应考虑市政设施、交通状况等因素,以便于设备运输和维护。
二、结构设计
1.屏蔽机房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钢结构,并根据需要设置防震、防
水、防尘等措施。
2.屏蔽机房的墙体和屋顶应采用防电磁波穿透的材料,如铅板、钢板等,并
确保屏蔽壳体之间的电连接良好。
3.屏蔽机房的出入口应设置电磁门帘,以防止电磁脉冲进入室内。
4.屏蔽机房的设计应考虑通风和散热问题,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屏蔽机房内应根据需要设置配电柜、照明、空调等设施,以满足设备运行
要求。
三、接地系统
1.屏蔽机房应设置独立的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Ω。
2.屏蔽机房内的设备、机柜、仪表等应进行等电位连接,并确保与接地系统
连接良好。
3.接地系统的设计应考虑防雷击和静电防护措施,以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
四、门窗
1.屏蔽机房的门窗应采用抗电磁干扰的材料制作,如不锈钢门窗等。
2.门窗应密封良好,以防止电磁脉冲从门窗缝隙中进入室内。
3.屏蔽机房的出入口应设置指纹识别、密码锁等安全装置,以确保设备安全。
保密屏蔽机房设计要求
保密屏蔽机房要求采用钢板焊接式电磁屏蔽的方式,达到国家保密局C级标准,面积约为26平方,要求能通过国家保密局测频认证中心测试(该项的检测费用需包含投标总价内)。
计算机、通信机及电子设备在正常工作时会产生一定强度的电磁波,该电磁波可能会对其它设备产生干扰或被专用设备所接收,以窃取其工作内容。
同时,这些电子设备也需要在小于一定强度的电磁环境下保证其正常工作。
要求使用金属板体(金属网)制成六面体,将电磁波限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使其场的能量从一面传到另一面受到很大的衰减。
并配套相应进去线缆的波导管。
屏蔽室就是利用其屏蔽的原理,用金属材料制成一个六面体房间,由于金属板(网)对入射电磁波的吸收损耗、界面反射损耗和板内反射损耗,使其电磁波的能量大大的减弱,而使屏蔽室产生屏蔽作用。
屏蔽室的屏蔽性能以屏蔽效能来进行考量。
S=E0/E1 或S=H0/H1
S——屏蔽效能
E0(H0)——没有屏蔽体时空间某点的电场强度(磁场强度)E1(H1)——有屏蔽体时被屏蔽空间在该点的电场强度(磁场强度)
在屏蔽效能的计算与测试中,往往会遇到场强值相差悬殊(可达上千百万倍的信号),为了便于计算及表达,通常采用对数单位—分贝(dB)进行度量。
定义为:
SE=20lg E0/E1
SH=20lg H0/H1
由于屏蔽室内通常有人员和设备在里面工作,因此屏蔽室六面密
闭的同时,必需留有人员及设备进出的屏蔽门,良好的通风,室内所需的电源,信号的进出,必备的室内装修,以确保屏蔽室能正常工作。
因此影响屏蔽室屏蔽效能主要有以下因素:
屏蔽室所用材料;
屏蔽材料的接缝处理;
屏蔽门;
通风窗;
屏蔽窗;
电源线的滤波处理;
信号线的屏蔽处理;
性能指标:
磁场:14KHz≥70dB;
电场:200kHz ≥100dB;
平面波:50MHz~ 1GHz≥100dB;
微波:1GHz~ 10GHz≥100dB;
符合规范:国家保密局BMB3---2006标准;
《处理涉密信息的电磁屏蔽室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式》;
本工程设计遵循的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
1、国标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2、国标GB30003-93《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3、国标GBT16-87《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4、国标GB6650-86《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要求》
5、国标GBJ32-82《电气装置安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6、国标GBJ19-8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7、YD/T754-95《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
8、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则》
9、GB-12190《高性能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设计单位:广州莱安智能化系统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