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史之新好莱坞电影分解
- 格式:ppt
- 大小:201.50 KB
- 文档页数:31
电影的流派与风格第一节美国电影一、经典好莱坞电影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至50年代中期好莱坞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开创了电影的一个“黄金时代”。
1、好莱坞制片制度·三位一体的集成系统:生产发行和放映集成三位一体的配套网络,控制了电影企业的运作。
·制片人中心制:制片人对影片有绝对的控制权。
典型《乱世佳人》。
·明星制度:影片的制作始终围绕着明星转,将明星定位于一定的类型与气质,完全纳入商业化类型电影的生产模式中。
2、好莱坞类型电影·从广义上讲,类型化是不受地域限制的,如中国的武打片,日本的武士片,印度的歌舞片。
从狭义上讲,类型片专指美国好莱坞制片厂制度下按照某种规定好的生产程序和创作方法制作出来的影片。
如西部片《关山飞渡》(取自莫泊桑的《羊脂球》)·类型化的特征: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图解式的视觉形象·七大类型片:西部片、强盗片、音乐片、喜剧片、科幻片、恐怖片、战争片、家庭情节片3、旧好莱坞电影的文化特征1、商品化特征:电影首先是商品,其次是大众娱乐,第三才是艺术。
2、戏剧化结构:严格遵守戏剧的“三一律”,有一套固定的剧作结构。
3、梦幻品味:四十年代的类型片,总体上是不反映现实生活的,营造的是不含人间烟火、远离现实虚幻之景。
4、唯美倾向:好莱坞电影追求唯美主义的审美情趣。
整个无声片时代,美国的喜剧学派一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学派。
卓别林的天才给这学派创造了光辉的成绩。
1912-1930年被称做是“美国电影戏剧最伟大的时代”。
二、新好莱坞电影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好莱坞在经历了低谷之后,迎来了历史的转折,新好莱坞开创了好莱坞历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期。
·新好莱坞影片的艺术特点:1、对真实性的追求2、揭露和触及社会现实问题3、对传统类型片模式的突破和融合4、文化价值取向的时代特征5、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的相互融合与平行发展第二节欧洲电影一、德国表现主义受戏剧、绘画表现主义风格的影响,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德国电影流派。
新旧好莱坞电影比较21世纪以来电影业进入了迅速发展期,各种大片精彩纷呈。
在电影界中最令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好莱坞了。
“好莱坞”有几种界定方式:最宽泛的是指美国电影业,包括不同城市、不同规模的电影制作和发行公司;狭义的“好莱坞”是指“七大金钢”公司(俗称“主流片厂”,包括时代华纳、迪斯尼、福克斯、派拉蒙、环球,哥伦比亚、米高梅);地理概念的“好莱坞”是指大洛杉矶市当中的一个镇,山坡上有个巨大的“好莱坞”(Hollywoodland)字样,但只有派拉蒙一家主流片商坐落该市。
好莱坞可划分为新旧两个时期。
旧好莱坞(也称经典好莱坞)阶段大约从1930年经济大萧条开始,到1960年冷战初期结束,其间跨越了二战和战后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新好莱坞阶段是指从60年代至今的电影时期,在这个阶段,高成本的“重磅炸弹”策略使类型片在表达方式上发生改变,社会意义也走向了多元。
新好莱坞是旧好莱坞的延伸和发展,它是电影艺术内部和社会文化环境变化的结果。
而在本质上,好莱坞的“梦幻”功能并没有改变。
经典好莱坞发展到新好莱坞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两者之间的比较先从经典好莱坞开始。
(一)、旧(经典)好莱坞的特点1.经典好莱坞电影在结构故事和展开情节方面明显地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故事情节充满戏剧的冲突,故事结构完整封闭,故事发展逐次递进直到结尾的高潮并总离不开大团圆的结局。
在戏剧化故事情节结构模式确立之后,好莱坞经典叙事的人物形象构成也自然呈类型化的倾向。
根据戏剧冲突原则,人物形象被确立为正反两个阵营,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当然,在经典好莱坞叙事中,人物形象在遵循类型原则的大前提下又有无穷的取舍和变化,但正反两方人物所构成的戏剧冲突则是好莱坞永恒的法宝2.好莱坞经典叙事系统的核心是连续性剪辑,连续性剪辑代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的特征,既是对戏剧化故事和类型化人物的发展,又是好莱坞制造梦幻和欢笑的基本前提。
由于经典叙事系统的剪辑旨在实现逼真性的要求,所以景别使用的顺序便具有了特殊涵义:先是建制镜头展现整体环境和人物,然后是中景的镜头交待人物的动作和反动作,再切入近景镜头(包括特写)将人物面部表情的重要性直接呈现给观众,最后还得回到全景镜头来结束段落叙事或重建新的时空关系。
世界电影史系列(四):美国好莱坞时期世界电影史:美国好莱坞时代美国好莱坞在我们对于外国电影发展史进行深入研究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是依照美学观念的差异和美学观念的演变来作为辨认和分析的依据。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电影的发展同样也是由重大的经济发展来作为界定的,要探讨的美国好莱坞黄金时代,实际上就是针对三四十年代好莱坞所摄制的六七千部的影片和所获得的巨额利润,并因此称霸于世界影坛的事实而言的。
尽管好莱坞这一时期有很多重要的电影制作者,有一些令电影艺术家、电影理论家、评论家和电影观众所喜爱的成功的作品,但是美国电影却没有真正的美学流派。
电影在美国发展成为一种工业化商业,一种娱乐的手段。
同时也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经验被体现出来。
《爵士歌王》电影海报《爵士歌王》电影资料电影史上最初把声音带人电影的是美国人。
1927年10月6日,由华纳兄弟公司拍摄并上映的一部音乐故事片《爵士歌手》,便标志了有声电影的诞生。
然而就其观念而言,声音进入电影如同电影的发明一样,指出一个具体的日子来是很难令人情服的。
电影是科学技术的产物,它经历了几个世纪、几代人的科学发明、不懈追求,最终获得了“活动照像”的成功。
在电影艺术中所谓声音的出现,指的则是自然音响和对自的出现(除胶片光学声带和还放扬声器等工艺学方面的问题之外)。
而《爵士歌手》在这方面并非是一部真正有声片,它只有几句话和几段歌词。
然而它却受到观众们的热情欢迎,影片在发行上的成功不仅使得当时濒于破产的华纳兄弟公司赚得了起死回生的利润,而且促使美国所有的电影制片厂在两年之内都改为拍摄有声片,美国的电影观众也从1927年的6000万,猛增到1929年的1000万。
电影的无声时代就此宣告结束。
声音进入美国电影的最初阶段曾造成了电影技术、艺术和商业上的混乱。
默片的拍摄方法已不适合有声片的制作,笨重的摄影机发出的噪音影响着同期录音,而隔音玻璃屋的使用又限制了摄影机的移动,剪辑的视觉节奏因声音的使用而遭到破坏,无声时期的电影艺术家们所作出的种种努力被搁置一边,人们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了“有声”两个宇上。
论“新好莱坞”电影的艺术特征论“新好莱坞”电影的艺术特征引言:近年来,影视行业发展迅速,好莱坞电影作为世界影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关注。
而“新好莱坞”电影作为好莱坞电影的一种新兴流派,其艺术特征备受瞩目。
本文将探讨“新好莱坞”电影的艺术特征,包括电影题材的拓展、故事叙事方式的独特性、视觉效果的精良等方面。
I. 电影题材的拓展1. 引入新的题材元素“新好莱坞”电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动作、爱情、喜剧等题材,而是积极探索新领域。
它们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如种族歧视、性别平等、环境保护等。
例如,电影《黑豹》探讨种族认同和文化自豪感的问题;电影《奇迹男孩》则引发对宽容和接纳的深思。
2. 题材跨界融合“新好莱坞”电影善于将不同领域的题材进行有机融合。
它们不拘泥于单一类型,而是将各种元素巧妙地融入剧情中。
这种跨界融合使得电影更加丰富多样,并能够吸引更广泛的受众。
例如,电影《疯狂原始人》将动作冒险与幽默喜剧相结合,创造了全新的视听体验。
II. 故事叙事方式的独特性1. 多线剧情的运用“新好莱坞”电影善于运用多线剧情,将多个角色和故事线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增加了观影的乐趣,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展现复杂的故事情节。
例如,电影《飞屋环游记》采用了多线剧情的叙事结构,同时让观众对主角的成长和内心变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2. 反转和悬念的布局“新好莱坞”电影善于通过反转和悬念的设置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情绪。
这种叙事手法能够给观众带来更加惊喜和震撼的观影体验。
例如,电影《致命魔术》通过多次反转和意想不到的结局,让观众在剧情发展中一直保持紧张和满足感。
III. 视觉效果的精良1. 特效技术的运用“新好莱坞”电影在视觉效果的打造上非常出色。
它们运用先进的特效技术,使得电影场景更加逼真、细腻,同时也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例如,电影《复仇者联盟》系列凭借其精良的特效成为了观众热议的话题。
2. 摄影、美术和服装的精细设计“新好莱坞”电影注重摄影、美术和服装等方面的精细设计,通过精心布置的道具和服装,使得影片更具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所谓“新好莱坞”指的是:从1967年一1976年,这样一段时间。
好莱坞电影在经历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民族电影兴起的影响之后;在经历了法国新浪潮的冲击之后,在经历了自身从50年代到60年代的商业影片制作的衰退与电视对电影制作的冲击之后,于酗年代后半期和70年代,开始对近亲繁殖的类型电影从形式到主题进行了「反思」。
而在另一方面,美国社会的动荡与政治的危机;电影旧体制与旧观念的危机,都成为这时期电影革命与演变的主要背景及因素。
一、“新好莱坞电影”的界定1、狭义:“新好莱坞”——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末期的美国电影。
2、广义:从经典好莱坞过渡到新好莱坞的过程是很缓慢的,也具有非确定性。
大致是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都处于这样一个深刻的变化之中。
在这个阶段,好莱坞电影在欧洲各种电影流派的影响下,在超越了自身商业性制作的衰退,并走出了来自电视行业的激烈冲击后,对制片厂的规模性质、体质、体制结构以及影片的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
这个时期的影片不仅对曾经风靡一时的类型电影的近亲派生进行了从形式到内容的深刻反思,而且,把当时的社会动荡与政治危机、电影旧体制旧观念与新体制新观念此消彼长,作为这个时期电影革命的社会背景及主要表现元素。
如果说20世纪30-40年代的好莱坞是造梦工厂,那么这个时期就是变革时代。
二、新好莱坞电影产生的背景新好莱坞诞生在一个“社会动乱,民主危机”的时代,其政治原因和社会原因无法回避。
1、政治原因“麦卡锡主义”的政治迫害在政治上,尤为重要的是二战后,美国政府实施了一项名为'麦卡锡主义的政策”,这项政策在美国电影发展史上就像一场噩梦。
所谓的“麦卡锡政策”——二战后美国上层处于对苏联势力上升的担心,国内发动力量加强了对进步力量的打击,右派势力逐渐强盛。
20世纪50年代,来自维斯康星州的共和党议员-麦卡锡在在西弗吉尼亚州的惠林市发表演说,虚构“共产主义威胁”和“共产党渗透”论,并且隐晦地指出美国国务院中充斥着共产党人,因此,其他的行业也有必要检测从业人员的纯洁性。
好莱坞三镜头法客观镜头-主观镜头-半主观镜头。
三镜头法是好莱坞的成规,一般先用一个交代镜头把空间关系交代清楚(镜头1),然后切一个人物A的正打(镜头2),之后再切一个人物B反打(镜头3),其中镜头2和镜头3都是镜头1(交代镜头)中的一部分,而且镜头2和镜头3中都有彼此的一部分,所以好莱坞三镜头法是时空统一的,符合经典好莱坞电影封闭空间观念所追求的连贯性。
三点布光又称为区域照明,一般用于较小范围的场景照明成若干个较小的区域进行布光,分别为主光、辅助光与背景光(逆光)。
刻意强调灯光照明效果,体现了主观化,戏剧化的电影美学倾向。
轴线是指由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一条假定的直线。
由视线方向和运动方向形成的轴线称为方向轴线,由相互之间位置(两个人物以上)形成的轴线谓之关系轴线。
同期声:在拍摄电影、电视剧的同时录音,这样的影片音效比较真实、更有现场感画外音:指影视作品中声音的画外运用,即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而是来自画面外的声音。
旁白、独白、解说是画外音的主要形式。
音响的画外运用也是画外音的重要形式。
画外音使声音摆脱了依附于画面视像的从属地位,强化了影视作品的视听结合功能。
空镜头:是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或人物不是画面主体)的镜头,有多种表现功能和艺术价值。
长镜头是一种拍摄手法,它是相对于蒙太奇拍摄方法。
是指拍摄之开机点与关机点的时间距,也就是影片的片段的长短。
长镜头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是相对而言较长的单一镜头。
通常用来表达导演的特定构想和审美情趣。
运动镜头: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改变镜头光轴,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
通过这种拍摄方式所拍到的画面,称为运动画面。
如:由推、拉、摇、移、跟、升降摄像和综合运动摄像形成的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升降镜头和综合运动镜头等。
、蒙太奇:蒙太奇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画面剪辑:由许多画面或图样并列或叠化而成的一个统一图画作品,画面合成:制作这种组合方式的艺术或过程。
浅析好莱坞电影的变迁及对现代电影的影响【摘要】好莱坞电影作为世界电影工业的领头羊,在现代电影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
本文从早期好莱坞电影的特点开始探讨,介绍了好莱坞电影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发展趋势。
重点分析了好莱坞电影对全球电影市场的影响以及现代电影对其的借鉴。
通过对比和总结,揭示了好莱坞电影对现代电影的重要性和影响。
好莱坞电影在推动技术进步、影响流行文化、改变观众审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当今电影行业的重要标杆和引领者。
通过对好莱坞电影对现代电影的影响的深入思考和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电影产业的发展脉络和走向。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变迁,现代电影,影响,特点,工业化,发展趋势,全球市场,借鉴,总结1. 引言1.1 概述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好莱坞电影是世界各地影迷们所熟知和喜爱的电影类型之一。
自从20世纪初诞生以来,好莱坞电影一直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其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票房收入和口碑上,更在于其传播的文化元素、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好莱坞电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塑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价值体系。
通过好莱坞电影,观众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历史、风土人情,这也促进了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电影产业之一。
1.2 重要性好莱坞电影对现代电影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自诞生以来,好莱坞电影一直在引领电影产业的发展,影响着观众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观念。
好莱坞电影以其高质量的制作、精良的特效和深刻的主题吸引着全球观众,成为世界各地电影工作者的学习榜样。
好莱坞电影还在全球传播了美国文化和价值观,成为美国软实力的重要代表。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力更是日益增强,成为塑造世界文化格局的重要力量之一。
深入了解好莱坞电影的变迁和对现代电影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影产业的发展规律,还可以启发我们创作出更具世界影响力的优秀作品。
电影的流派与风格第一节美国电影一、经典好莱坞电影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至50年代中期好莱坞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开创了电影的一个“黄金时代”。
1、好莱坞制片制度·三位一体的集成系统:生产发行和放映集成三位一体的配套网络,控制了电影企业的运作。
·制片人中心制:制片人对影片有绝对的控制权。
典型《乱世佳人》。
·明星制度:影片的制作始终围绕着明星转,将明星定位于一定的类型与气质,完全纳入商业化类型电影的生产模式中。
2、好莱坞类型电影·从广义上讲,类型化是不受地域限制的,如中国的武打片,日本的武士片,印度的歌舞片。
从狭义上讲,类型片专指美国好莱坞制片厂制度下按照某种规定好的生产程序和创作方法制作出来的影片。
如西部片《关山飞渡》(取自莫泊桑的《羊脂球》)·类型化的特征: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图解式的视觉形象·七大类型片:西部片、强盗片、音乐片、喜剧片、科幻片、恐怖片、战争片、家庭情节片3、旧好莱坞电影的文化特征1、商品化特征:电影首先是商品,其次是大众娱乐,第三才是艺术。
2、戏剧化结构:严格遵守戏剧的“三一律”,有一套固定的剧作结构。
3、梦幻品味:四十年代的类型片,总体上是不反映现实生活的,营造的是不含人间烟火、远离现实虚幻之景。
4、唯美倾向:好莱坞电影追求唯美主义的审美情趣。
整个无声片时代,美国的喜剧学派一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学派。
卓别林的天才给这学派创造了光辉的成绩。
1912-1930年被称做是“美国电影戏剧最伟大的时代”。
二、新好莱坞电影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好莱坞在经历了低谷之后,迎来了历史的转折,新好莱坞开创了好莱坞历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期。
·新好莱坞影片的艺术特点:1、对真实性的追求2、揭露和触及社会现实问题3、对传统类型片模式的突破和融合4、文化价值取向的时代特征5、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的相互融合与平行发展第二节欧洲电影一、德国表现主义受戏剧、绘画表现主义风格的影响,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德国电影流派。
经典好莱坞(1908-1927年)与“新好莱坞”(1967一1976年)经典好莱坞(1908-1927年)一.起因:经典好莱坞电影基本成型于上世纪十年代。
当时观众的欣赏口味偏向于古典叙事风格,有声技术的运用也使电影中复杂的叙事与流畅的对话成为可能,这一切促成了经典好莱坞电影浓重的戏剧化风格。
同时这种风格也符合当时的制片厂制度。
二.发展时期“好莱坞”大约从1904年起,叙事形式(剧情片)成为电影产业中最突出和最重要的形式。
这时,好莱坞开始成为世界电影工业的强势力量。
1908——1927年是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发展阶段。
1910年左右,许多电影公司开始迁往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的一个小镇,好莱坞成为电影公司的主要聚集地。
到1920年的10年间,许多小公司逐渐合并成为一些大公司。
在这种大众化生产体系的制片厂里,美国电影开始形成了完全倾向叙事形式的电影制作。
三.结果20年代末期,经典好莱坞电影已经发展出相当复杂的格式,声音和色彩等电影新技术的出现也对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叙事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30—40年代经典叙事的好莱坞电影达到高峰,并很快风靡全球。
四.意义经典好莱坞风格的历史重要性在于到20年代后期,好莱坞风格作为叙事影片创作的独家风格已为世间大多数人所接受。
其他风格则被好莱坞风格的阴影所遮没,并且要在好莱坞风格所建立的标准面前受到评判。
对于电影史学家来说,好莱坞风格提供了一种在历史上可以界定的标准,一种美学参照系。
其他风格将被联系于这种参照系加以评估,参照系内的影片和影片创作者亦会因之而确定各自的位置。
经典好莱坞电影的“整体功能就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讲述一个特定类型的故事。
”而这种“特定的方式”就是三四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戏剧化风格,并进而形成了好莱坞全盛时期所特有的类型电影,使得好莱坞影片可以归纳为一个个“特定类型”。
因而经典好莱坞电影曾经也被称为“戏剧式电影”。
五.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1.埃德温·鲍特(1870-1941年)爱迪生电影公司下的一名摄影师和制作者,他以富有想象力的影片创作为美国叙事性电影开辟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