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病人排便护理(专业教学)
- 格式:ppt
- 大小:1.62 MB
- 文档页数:4
卧床失智老人排泄护理在养老院或者家庭照顾者的工作中,面对卧床失智老人的日常排泄护理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
由于老人失去了认知能力和自理能力,他们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对排泄物的控制能力也大大降低。
因此,正确和有效的排泄护理对于卧床失智老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舒适至关重要。
一、卧床失智老人排泄护理的重要性对于卧床失智老人而言,排泄护理不仅仅是简单的生活日常需求,更是关系到他们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排泄护理能够预防尿路感染、皮肤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保持老人的尊严和舒适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二、卧床失智老人排泄护理的基本原则1. 给予个性化关怀:每个卧床失智老人都有其独特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因此,在排泄护理过程中,应根据每位老人的习惯和身体状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确保他们感到舒适和尊严。
2. 定期协助上厕所:尽量在固定的时间安排老人上厕所以排空膀胱和肠道,避免过度积存尿液和粪便导致感染和便秘。
3. 提供适当的排泄工具: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排泄工具,例如使用稳定的床边马桶、尿壶和便盆,确保老人在排泄过程中的安全。
4. 细致的清洁和护理:排泄后,要及时清洁老人的肛门和会阴区域,保持皮肤的干燥和清洁,避免皮肤湿疹、红疹等皮肤问题的发生。
5. 确保适当的水分摄入:适量的饮水可以帮助老人保持肠道通畅,避免便秘的发生,但也要注意合理控制饮水量,避免尿液过多导致尿失禁。
三、卧床失智老人排泄护理的具体操作1. 定期排便和排尿:建立固定的排泄时间表,根据老人的排便习惯和个人需求,协助老人排尿和排便。
使用合适的排泄工具,如尿壶、便盆等,避免老人下床。
2. 清洁和护理:排泄后,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肥皂清洁会阴和肛门区域,可以使用柔软的湿纸巾或湿毛巾擦拭,切忌用力或擦伤皮肤。
清洁后,用干净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皮肤,避免皮肤湿疹和红疹的发生。
3. 保持舒适和尊严:在进行排泄护理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老人的情绪和身体感受,尽量保持他们的舒适和尊严。
给卧床病人擦大便的方法卧床病人擦大便是一项关键的护理工作,它不仅可以确保患者身体的清洁卫生,还可以预防皮肤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在进行这一过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在开始前,确保房间通风良好,并准备好患者床头柜上的所需用品,如一次性手套、湿纸巾、收集器、一次性尿布、温水和干净的毛巾等。
然后,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体位。
将床垫提高至合适的高度,并在床头放置一个小凳子,以供患者放置双脚。
将患者转移到一侧,用护理垫或床单覆盖床垫以防止污染。
接下来,戴上一次性手套,准备擦拭区域。
使用柔软的湿纸巾或一次性湿巾,先轻轻清洁肛门周围。
然后,用另一块干净的湿纸巾或一次性湿巾将肛门外部擦干净,确保清洁干燥。
接着,准备清洁器材。
使用一次性尿布或专门的收集器接收大便,以免弄脏床垫。
同时,准备好一盆温水和一块柔软的干净毛巾。
下一步是进行擦拭。
将温水倒在盆中,取出毛巾并沾湿。
用温水湿润患者的肛门周围,并轻轻将湿毛巾沿着肛门往下移动,去除大便残留物。
要注意从前向后擦拭,以防止将细菌带入尿道。
在擦拭时,要使用温水保持湿润,以免刺激患者的皮肤。
同时,要确保擦拭的力度适中,既能彻底清洁,又不会刺激或伤及患者的皮肤。
擦拭完毕后,再次用干净的湿纸巾或一次性湿巾将肛门外部擦干净,以确保皮肤干燥。
最后,处理好收集的尿布或收集器。
将收集的尿布用束带或塑料袋封好,放在合适的地方妥善处理。
整个擦拭过程完成后,记得要仔细清洁双手,并彻底消毒使用过的器材。
值得一提的是,进行卧床病人擦大便时,需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尽量在不被他人打扰的情况下进行,尽量控制好患者的体位,避免暴露。
在操作过程中,还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反应和身体状况,如有需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向医护人员汇报。
总之,卧床病人擦大便是一项需要细心操作、注重细节的护理工作。
通过正确和规范的操作,可以保证患者的健康和舒适度,预防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长期卧床病人便秘的护理措施引言长期卧床病人便秘是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无法进行体力活动的人来说。
便秘不仅会导致疼痛和不适,还可能增加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如痔疮和肠梗阻。
因此,在护理卧床病人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和缓解便秘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护理措施,以帮助长期卧床病人管理便秘。
便秘的定义与症状便秘是指排便困难、次数减少或者粪便质硬干的情况。
长期卧床病人由于缺乏体力活动和身体位置改变,往往更容易发生便秘。
常见的便秘症状包括腹胀、腹痛、排便困难、粪便干燥和少量,并且无法完全排空。
护理措施饮食调理长期卧床病人的饮食调理是预防便秘的关键措施之一。
以下是一些饮食建议:1.高纤维食物:增加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等高纤维食物可以增加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例如,增加绿叶蔬菜、豆类和谷类食物的摄入量。
2.充足的水分摄入:水分不足会导致粪便干燥,并且难以排出。
长期卧床病人应该每天饮用足够的水(推荐每天至少8杯水),以保持良好的水分平衡。
3.增加盐的摄入量:适量增加盐的摄入量可以增加身体对水分的吸收,从而减少粪便的干燥程度。
生活习惯调整除了饮食调理,以下是一些生活习惯的调整,有助于预防和缓解长期卧床病人的便秘问题:1.身体位姿调整:护理人员应定期改变病人的卧姿,如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和坐位,以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
2.适当的体力活动:对于能够进行少量体力活动的长期卧床病人,护理人员应鼓励他们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手脚运动、活动被褥等。
这些活动可以促进肠胃蠕动,从而帮助预防便秘。
3.定时排便:建立定期排便的习惯,可以让长期卧床病人避免等待排便的不适感。
护理人员可以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制定一个适合他们的排便时间表。
药物治疗在一些情况下,药物治疗可能是必要的,以帮助长期卧床病人缓解便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治疗措施:1.温水灌肠:温水灌肠是一种通过肛门输入温水以刺激肠道排空的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可帮助长期卧床病人排便。
卧床老人怎么大小便?文章目录卧床老人怎么大小便1、卧床病人如果没有大小便失禁的情况,一般都要使用床上大小便器。
床上大小便器的使用有一定的方法,如果使用不当,不但会使护理者手忙脚乱、弄脏床褥,还会使病人感到麻烦、紧张,形成憋大小便的习惯,导致更多的并发症。
因此,卧床病人学会在床上大小便是非常重要的。
2、病人在床上大小便时,先要将双腿弯曲,如果下肢活动受限,则由人协助病人屈起双腿,并将双腿分开,护理者一手托起病人的臀部,另一只手将便器轻轻送入病人臀下。
这一动作非常重要,由于大多数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护理者用手将病人臀部托起,可以避免病人下身过分用力,导致骨折。
3、女病人小便时,可将手纸折成长方形,置于耻骨联合上方,遮住尿道口,以免尿液溅出。
病人大便多时,可以适当移动一下便器,以防大便污染臀部。
4、病人便后,先由护理人员托住病人臀部,另一手将便器挪出,帮病人擦净并协助其取一舒适卧位后,再处理便器。
5、病人大小便时要注意保暖,以免着凉。
怎么护理瘫痪在床的老人1、首先,需要每日定时帮助病人翻身拍背4~6次,每次拍背10分钟左右,一旦发现病人咳黄痰、发热、气促、口唇青紫,应立即请专家医护人员诊治。
2、要鼓励病人多饮水,以达到清洁尿路的目的。
并注意会阴部的清洁,预防交叉感染。
如发现尿液混浊、发热,是泌尿系感染的征兆,应及早专家护理。
3、瘫痪病人多有便秘。
因此需注意饮食结构,多给病人吃低脂、高蛋白、高能量饮食及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等,并给以足够水分。
定时定点给便器排便,必要时应用通便化学物质药、灌肠。
4、病人瘫痪在床,枕骨粗隆、肩胛部、髋部、骶尾部、足跟部等骨骼突出处易发生压疮。
应用软枕或海面垫保护骨隆突处,每2~3小时翻身一次,避免拖拉、推等动作,床铺经常保持干燥清洁,定时温水擦澡按摩,增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
5、每日行四肢向心性按摩,每次10~15分钟,促进静脉血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卧床患者侧卧排便法发表时间:2016-09-23T09:51:34.813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11期作者:翟继英[导读] 待患者排便结束后,把护理垫外侧部分折向其臀部,遮住大便;用湿巾纸擦拭肛门,并协助患者翻身至另一侧,完全擦净身体;最后撤出护理垫,协助患者调整好体位,盖好被子.结果: 侧卧排便法较以往传统排便法效率更高,便于清理,节省人力。
翟继英解放军四〇一医院神经内科山东青岛 266071【摘要】目的:探讨侧卧位排便对病人有效排便,减轻疼痛,减少便秘发生的效果.方法:在患者臀部下铺好护理垫后,协助其侧卧,两腿弯曲,帮助患者盖好被子,以保护患者隐私。
待患者排便结束后,把护理垫外侧部分折向其臀部,遮住大便;用湿巾纸擦拭肛门,并协助患者翻身至另一侧,完全擦净身体;最后撤出护理垫,协助患者调整好体位,盖好被子.结果: 侧卧排便法较以往传统排便法效率更高,便于清理,节省人力。
【关键词】卧床患者;排便;侧卧排便【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1-241-01一、传统排便带来的难题在护理各种卧床病人时,如何帮助他们排便一直是个难题。
传统的排便器质地较硬,对耗时较长的截瘫患者、老年便秘病人等,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腰疼,骶尾部的创伤;对于随时可能排便的便失禁患者,由于粘膜和皮肤长时间的受到刺激和浸渍,可能引起破溃和感染;至于尾骶部已有褥疮、烫伤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破溃创面的病人,如何防止排泄物污染伤口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同时,排便时的异味扩散,不但造成环境污染,还给病人带来窘迫和很大的心理压力。
二、侧卧排便法神经内科老年卧床患者较多,若患者在排便时,需护士协助患者使用便盆在床上平卧排便,给护士和患者带来诸多不便。
在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创造发明中,我们尝试用侧卧排便法来改变以往的传统操作,现将卧床患者侧卧排便法介绍如下。
1.用品准备:一次性护理垫1块,消毒湿纸巾若干。
床上排便训练(一)目的指导卧床患者定时排便,以解除或预防便秘。
(二)适应症卧床不习惯床上排便有便秘倾向或已存在便秘者,大手术后需卧床患者。
(三)方法1、排除外界因素对患者床上排便的影响,如增设遮挡屏风、无关人员回避等。
2、在患者允许的情况下,抬高床头,协助患者坐在便器上。
3、排便时嘱患者双腿屈膝协助用力,病情较重者勿用力排便,在排便时深呼吸,以防病情突变.4、手术前排泄训练重点是教会患者使用大小便器,演示放置和取出的方法。
5、如直肠有粪便硬块,应用润滑剂通便,无效时,可采用人工通便或遵医嘱清洁灌肠的方法。
2 护理 2。
1 心理护理疾病创伤与手术使得患者产生应激性焦虑、抑郁、紧张。
长期卧床、活动受限使得患者对周围的事情失去兴趣,不愿再做任何事,也不遵医嘱。
首先应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相信护士能够帮助他们。
语言交流是护理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个过程能够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并从情感上激发患者[19]。
当患者忧郁、痛苦、烦恼、疼痛时护士应主动给予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理智地对待疾病,控制情绪,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以自然、轻松、愉快的心情来接受治疗护理,为疾病的痊愈奠定基础。
教会患者一些心理疏导的技巧,如学会向医生、护士、亲人疏泄郁闷,深呼吸,音乐疗法等。
2。
2 适应性行为训练在早餐后人的“胃一结肠反射"最强[20]。
每天早餐后给予便器刺激患者排便,建立条件反射,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指导患者养成床上排便的习惯,入院即开始练习卧床排便,从环境、体位及暗示等方法着手,家属配合训练,使患者潜移默化并形成条件反射,经训练后患者床上排便适应性增强[21]。
2.3 创造良好的排便环境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排便环境,可避免有意识地抑制排便[22].当患者要排便时,请其他人员暂时回避,围上屏风,为防止声音和气味传出去,可打开窗子、收音机,这样让患者拥有轻松、隐蔽的环境,全身进入松弛状态,利于排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