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分析在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中应用益气活血通络方法治疗的有效性。
方法该次所选的88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依据随机抽样方式分组,参照组44例患者采取常规方式治疗,研究组44例患者则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方法治疗,观察治疗的有效性。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要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中应用益气活血通络方法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应用。
标签:益气活血通络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近年来,临床研究显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病率愈来愈高,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还可使生活质量降低,增加家庭及社会负担。
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属于常见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主要是因糖尿病引起外周神经系统损害导致的病变,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自主神经障碍、肢端感觉障碍等。
单纯使用西医治疗无法获取令人满意的效果,据资料显示,中医因其安全、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应用在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有极大的优势。
该次研究所选的88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分析了在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中应用益气活血通络方法治疗的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次所选的88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依据随机抽样方式分组,参照组44例患者采取常规方式治疗,研究组44例患者则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方法治疗。
参照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60~82岁,均值(71±2.08)岁。
研究组中男23例,女21例;年龄61~82岁,均值(72±2.01)岁。
护理园地156 2015年5月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评价秦小国四川省大竹县竹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 大竹 635100摘要:目的:对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对2012年6月到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对研究组应用益气活血通痹汤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研究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2.0%),组间差异明显(P <0.05)。
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的效果较佳,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益气活血通痹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37(2015)09-0156-0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指在糖尿病患者中较常见的、具有较高发病率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常易导致患者发生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本文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所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将2012年6月到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患者的年龄为39-69岁,平均年龄为(58.3±6.4)岁,患者的糖尿病平均病程为(10.7±4.5)年,神经病变的平均病程为(61.5±30.3)个月;研究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患者的年龄为40-71岁,平均年龄为(57.2±6.5)岁,患者的糖尿病平均病程为(10.5±4.2)年,神经病变的平均病程为(61.7±30.5)个月。
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程一平【摘要】目的对采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8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使用益气活血通痹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25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4%(40/42);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15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6.19%(32/4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22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1.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165,P<0.05).结论使用益气活血通痹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治疗,可起到增加临床疗效的作用,并实现对不良反应的控制,效果显著.【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7(012)012【总页数】3页(P116-118)【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益气活血通痹汤;临床疗效【作者】程一平【作者单位】271113 山东省莱芜市鲁中矿业公司医院药剂科【正文语种】中文在生活质量持续提升的情况下, 糖尿病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也存在明显增长, 已发展成为影响中老年群体健康的主要因素。
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糖尿病主要并发症,存在一定致残率, 其发病因素较为复杂。
患者多表现为肢体麻木、乏力等症状, 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
在临床治疗中, 药物治疗为主要疗法。
但结合实际可以发现, 其疗效偏低。
而从中医角度出发, 使用益气活血通痹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已在临床得到推广, 本次本院就对该疗法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各42例。
对照组中男20例, 女22例, 年龄35~78岁, 平均年龄(52.48±8.58)岁, 糖尿病病程2~6年, 平均糖尿病病程(3.45±1.09)年;观察组中男22例, 女20例, 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3.88±7.71)岁, 糖尿病病程1~6年, 平均糖尿病病程(3.84±1.23)年。
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作者:赵国栋庞俊玲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年第36期【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
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4月~2016年9月诊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格分组的方式将其划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再应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治疗后改善情况、神经传导治疗前后变化和总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及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关键词】益气活血通痹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36..02本文旨在观察分析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特收集我院诊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40例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4年4月~2016年9月诊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2例,女58例,年龄41~70岁,平均年龄(55.6±4.15)岁;糖尿病病程短则2年,长则15年,平均病程为(8.5±2.1)年,确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疾病类型1个月到13个月不等,平均病程长(7.0±2.8)个月;合并症情况:糖尿病肾病1例、冠心病5例、高血压9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根据随机数字表格分组的方式将其划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0例。
两组患者糖尿病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一般资料及合并症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基础治疗:①控制血糖治疗,根据患者年龄、血糖值水平等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采用胰岛素等药物治疗,根本目的是将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内,并监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学术论坛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9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中比较常见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该病发病机制和病因较为复杂,致病因素众多,临床上也对该病的治疗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传统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西药进行控制,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现对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78例中的89例给予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观察疗效。
现报道如以下几点。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2014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78例,参照国际血糖控制标准,空腹血糖值≤6.1 m m ol/L,用餐2 h 后血糖值≤7.8 m m ol/L,经确诊均为糖尿病;参照DNS评分标准,所有患者都表现为不同程度四肢麻木、疼痛、有束缚及异常感。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89例,男性45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49.2±4.9)岁;观察组:89例,男性51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45.2±4.3)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如:年龄、性别、血糖水平、疼痛感等)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降糖治疗。
给予患者注射胰岛素0.1~0.3 μg/kg/d,降血脂药及降压药辅助治疗。
在降糖的基础上,患者口服呋喃硫胺片(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31022172),规格:25 mg,1~2片/次,3次/d。
观察组:降糖药物用法用量同对照组相同,患者在降糖基础上服用益气活血痛痹汤。
汤剂主要成分为:生黄芪、制僵蚕、鸡血藤各30 g,三七、炒狗脊各9 g,制首乌、桃仁、赤芍、金银花各15 g,当归12 g,全蝎6 g,1剂/d,开水煎服。
经相关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四肢自感症状及腱反应。
利用肌电图评价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 N C V )和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
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4-05-26T13:41:12.96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6期供稿作者:安淑岩高占标[导读] 祖国医学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机为气血阴阳亏虚,因虚致瘀,血瘀又是诱发和加快本病发展的病理基础。
安淑岩高占标(内蒙古包钢医院中西医分院中医科 014010)【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2010年1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91例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45例,治疗组46例。
对照组给予糖尿病饮食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
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84.8%明显好于对照组68.9%;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NCV和SNCV比较,治疗后MNCV和SNCV明显好于治疗前;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MNCV和SNCV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医药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往往是综合作用的体现,益气活血通络汤诸药合用,能达“活血通脉解毒,益气养阴降糖”的功效。
【关键词】益气活血通络汤糖尿病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6-0251-01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nevropatly,DN)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90% [1]。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于中医学的“痿证”“痹证”范畴。
笔者选用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9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泻患者。
其中男50例,女41例,年龄31-76岁,平均年龄49±1.5岁。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45例,治疗组46例。
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发布时间:2022-03-10T05:41:47.705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30期作者:唐卓[导读] 目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中医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并观察其效果。
唐卓武胜县清平镇卫生院四川省武胜县638404摘要:目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中医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并观察其效果。
方法:观察患者为我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0例,起止时间为2019年6月--2021年6月,分组方法为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成一组与二组,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和采用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一组和二组满意率、有效率比较,一组是96.00%、96.00%,二组是72.00%、80.00%,(x2=11.797,p=0.014),结果有差异。
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中医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效果优良,可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益气活血通痹汤;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在临床上常见,而且该类疾病多数发生在老年群体中,这种病症发生后,病程时间长,患者需要长期使用药物控制血糖,以此来保证其身体健康。
但是实际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病程时间关系,许多患者在治疗时对血糖控制依从性差,影响血糖控制质量,最终引起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发生。
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有周围神经病变,这种病症一旦发生后,治疗难度大,影响患者身体健康。
临床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时,一般用西药治疗,西药应用后虽然有效果,但是副作用大,并且很难根治该并发症,导致患者治疗效果无法提高。
为了解决西药治疗存在问题,可以对患者采用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时,相关参考文献常见使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这种药物在理论上使用有良好效果,但是实际应用后效果如何,还需临床医生对此研究,并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效果提高[1]。
基于此,本组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中医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并观察其效果。
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探讨摘要】目的:研究并解析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我院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8例,按数字表法照组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应用益气活血通痹汤疗法)(对照组,54例,应用常规疗法)。
将比较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恢复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符合统计学意义条件P<0.05)。
结论: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采纳益气活血通痹汤的方案能够切实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中医;临床;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衍生而出的并发症。
主要由糖尿病患者高血糖诱导,并在血管损伤、细胞因子异常、神经营养因子匮乏、代谢紊乱等一齐作用下导致的。
该病症能让糖尿病患者周边神经功能产生障碍,进而诱发感觉异常、肌肉萎缩等。
在中医里,该病症为“消渴、痹症、血痹”的内容当中,治疗的关键是活血化瘀、益气养阴、通痹止血[1]。
本文将立足于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以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随机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10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的样本。
108例按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4例)。
观察组年龄34~62岁,平均(48.25±14.18)岁,男性22例,女性32例,平均的病程为(7.22±3.25)年;对照组年龄35~63岁,平均(49.35±14.12)岁,男19例,女性35例,平均的病程为(7.56±3.11)年。
两组患者的资料对比较为均衡,具备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在对照组中,将对其5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执行常规治疗措施。
其方法为患者口服维生素E1,每天三次,每次25毫克。
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服用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60例本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救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对象,根据等量随机电脑法分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汤,观察疗效。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周围神经症状评分、周围神经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明显,在治疗中发挥出较大优势,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益气活血通络汤;价值糖尿病是内科常见疾病,主要的患病人群为中老年,糖尿病对患者的负面伤害非常明显,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较高,尤其是病程时间较长患者,对身体的隐性危害更大[1]。
周围神经病变是该疾病的并发症之一,属于慢性一种,发病率较高,容易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死亡。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出现的原因比较复杂,是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而且病程时间较长,容易反复发作,所以在出现疾病之后,要及时治疗,中药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疾病的效果明显,优势较大,能有效地缓解疾病的症状,本次试验研究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详细资料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对象,等量随机电脑法分组。
资料: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6:14,年龄最大和最小分别为75岁和46岁,平均年龄(53.6±2.8)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最大和最小分别为73岁和48岁,平均年龄(53.3±2.9)岁,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2]:(1)医学诊断患者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所有家属均了解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无沟通能力。
(2)合并其它脏器方面疾病。
(3)患者资料缺失。
1.2方法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服用50毫克依帕司他片(厂家: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20040012),一天一次。
中医中药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舒仕菊1 犹昌会2 吴 广31贵州中草医医院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1 2贵州省瓮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贵州省瓮安县 5504003贵州省黔南州中医医院 贵州省黔南州 558000【摘 要】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6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甲钴胺片治疗,研究组则采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应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组,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1%,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8.9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较为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益气活血通痹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一般情况下,如果排除了其他原因,由糖尿病所引发的任何神经系统部分的受累情况都可以被称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其中慢性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是最为多发的。
如果患者的糖尿病史在10年内,就会出现周围神经病变,而经神经功能相关检查,有60%~90%患者均存在各种程度的神经病变,同时,周围神经病变既能够单发也能够多发,还会累及到不同神经[1]。
患者一旦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往往伴随着较高的致残率,并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本文主要就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6例,分为两组,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8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4例;年龄42~65岁,平均年龄为(56.38±2.25)岁;病程在1~4年,平均病程为(1.46±0.75)年;给予对照组患者甲钴胺片治疗。
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DOI:10.16658/ki.1672-4062.2016.13.041目的研究探讨使用益气活血通痹汤的方法诊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效果。
方法选取在该科室2014—2015年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抽取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組,每组30例。
两组选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肌注维生素B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了中药益气活血通痹汤组方的方式辅助治疗。
在所有患者保证连续30 d的治疗后,该科室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症状的变化和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进行定期观察分析并进行对比。
结果通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以及较治疗前有着明显的变化。
两组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研究组获得的效果较优,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这类病患,临床上可以采用中药益气活血通痹汤的治疗方法进行患者的辅助治疗。
这类方法可以促进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提高和患者临床症状的明显改善,且带来了更好的临床疗效。
标签:肌注维生素B;益气活血通痹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通常伴随着各种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
目前临床上单纯使用西医诊治还达不到满意的疗效,其原因由于该病具有反复迁延的病理特点[1]。
近年来,临床上使用中医中药配合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方法正逐渐在医学界中被重视[2]。
该研究2014—2015年间对所有患者进行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医中药辅助治疗,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诊治结果对比,发现临床疗效更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文随机选取该院确诊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均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
其中研究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为44岁,年龄最大为74岁;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为46岁,年龄最大为75岁[3]。
常规西药联合益气活血通脉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观察谢闵【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8)007【摘要】目的研究常规西药联合益气活血通脉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3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8例)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68例)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通脉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参数、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86.76%,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传导速度及感觉传递速度差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2.94%,与对照组相当1.47%,P>0.05.结论常规西药联合益气活血通脉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改善,药物副作用少,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总页数】3页(P773-775)【作者】谢闵【作者单位】611230 四川省崇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温阳益气、活血通脉方联合西药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 陈占杰2.益气活血通脉汤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观察 [J], 黄家明;王俊松;周美秋3.常规西药联合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 [J], 刘佳;杨英4.自拟阳和通络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阳虚寒凝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J], 孔红英;杨红琴5.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J], 李明;邓容;潘海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探索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张同彬 (成都市成华区万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目的:分析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中选择益气活血通痹汤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10月~2021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82例患者,组别设置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1例。
常规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
分析比较治疗效果、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以及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神经传导指标均高于常规组(P <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
结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中选择益气活血通痹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神经的传导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益气活血通痹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神经病变中较常见类型,作为糖尿病中常见且慢性的并发症,指在排除其他的影响因素下,糖尿病患者有周围神经功能出现障碍的相关症状,临床中会表现出对称性的疼痛以及感觉异常,下肢出现症状相比上肢较为多见[1]。
此类疾病具有较高致死以及致残率,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日常生活质量均有较大影响。
在临床治疗中大多选择西药治疗,但是最终效果一般,不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患者的耐受性相对较低。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研究发现益气活血通痹汤对于此类疾病治疗有较显著价值[2]。
鉴于此,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采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研究对象为2019年10月~2021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82例患者,组别设置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1例。
纳排标准:(1)纳入者均符合临床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2)纳入者四肢出现异常,包括单侧麻木、腱反射出现异常,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等;(3)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类疾病;(4)其他重要组织器官出现病变。
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我院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益气活血通脉汤联合西医治疗)和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症状评分以及治疗疗效;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结果两组治疗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
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疗效比较有差异(P <0.05);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
结论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肯定,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标签:益气活血通脉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美国学者指出,糖尿病造成的人均医疗费用达1万美元/年~1.8万美元/年,平均住院费约为其他内科患者的4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饮食的多种选则性、人口的老龄化,造成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步增加[1]。
面对我国庞大的糖尿病人群,如何采取有效的干预来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成為本次研究的重点。
糖尿病为祖国医籍中可归属为“消渴”范畴[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与糖尿病的病程相关,主要表现为肢体的酸胀、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
中药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积累丰富的经验,本文首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辨证论治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挖掘和整理,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发现糖尿病病机主要是气虚血滞。
因此,本文收集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200例,探讨益气活血通脉汤的治疗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入选标准: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符合《中医诊断学》《实用内科学》制定的标准;②性别不限;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②恶性肿瘤或精神病患者。
研究组中,男60例,女40例,平均年龄(58.7±12.5)岁,平均病程(5.8±1.4)年;对照组中,男55例,女45例,平均年龄(59.1±11.7)岁,平均病程(6.1±1.5)年。
经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二甲双胍0.5 g/次,3次/d,餐时服用;拜糖平50 mg/次,3次/d,餐前即可服用。
1.2.2研究组西药降糖方法同对照组。
加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方药组成:黄芪30 g,当归12 g,川芎12 g,白芥子6 g,瓜萎15 g,红景天12 g,丹参6 g,
当归6 g,川芎6 g,我院药房煎煮,服用2剂/d,分2次口服。
1.3观察指标
1.3.1中医症状评分主症:口干口饮,倦怠乏力,肢体麻木;次症:多食,心烦,舌质暗红,苔黄,脉沉细涩。
总分20分。
1.3.2疗效标准显效:四肢末端疼痛症状消失,腱反射正常;有效:症状明显减轻,腱反射部分恢复正常;无效: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无好转。
1.3.3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分析系统,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症状评分
两组治疗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疗效对比
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成为威胁人群的公共疾病。
WHO统计我国每10人中就有1.5人为糖尿病患者,同时有研究显示我国糖尿病人群将2020年达到顶峰。
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属消渴病范畴,中医对其病因病理、治疗等方面认识非常深刻,现代医家认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属“痹证”“血痹”“麻木”等范畴。
《临证医案》曰:“消渴日久,但见手足麻木,肢凉如冰”。
病机为气阴两虚,瘀血内阻。
《本草正义》谓:“所主皆气血癖滞之病”。
病机为气虚为本,血淤为标。
治法当以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2]。
益气通络汤由黄芪、当归、川芎、白芥子、瓜萎、红景天、丹参、川芎组成。
黄芪益气固表、升阳固表、脱毒、生肌;白芥子散结通络止痛;当归为“补血、
活血之品”,行气止痛;川芎活血去淤,又兼补血,合而行气活血;瓜萎解热止渴、利尿、镇咳祛痰;红景天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丹参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川芎行气活血。
全方起到活血化瘀之功,使气旺血行,淤消脉通[3]。
现代药理学指出益气活血通脉汤具有以下作用:①降血糖,降血脂,降低血小板粘附,保护微血管内皮的完整[4];②收敛止血,抗凝、抗血栓、改善血液粘度的功能[5];③刺激淋巴细胞,调节机体免疫[6];④有降胆固醇,抑制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7-8];⑤减少氧化损伤的进程,使血管扩张,改善胸腺、脾脏代谢。
本次研究发现两组治疗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症状评分及治疗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
因此,本文认为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肯定,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参考文献:
[1]李振中,尹翠梅.糖尿病血管病变与痰浊瘀血相关性的认识[J].新中医,2015,37(9):85-86.
[2]倪青.血痹脱疽皆因虚补虚通络重活血——治疗糖尿病肢体血管病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13,28(3):131-132.
[3]陆群英,李坚,梁增益,等.益气活血通脉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4(36):68-70.
[4]季振慧,陈雪玲,王保群.益气化瘀汤联合蝮蛇抗栓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J].四川中医,2013,25(4):66.
[5]张根荣.黄芪的现代药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8(23):68.
[6]吴洁.速降糖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J].重庆医学,2015,39(11):1377-1379.
[7]徐小萍,杨进,朱平,等.清营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神经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11):836-838.
[8]王明选,矿云祥.通络糖泰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影响的实验研究[J].河南中医,2015,30(4):354-357.编辑/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