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检查
- 格式:ppt
- 大小:3.21 MB
- 文档页数:28
听力检查(音叉检查法)标题:听力检查(音叉检查法)引言概述:听力检查是评估个体听觉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音叉检查法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
通过使用音叉进行听力检查可以快速、简便地评估个体的听觉功能,并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详细介绍音叉检查法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原理1.1 音叉的振动原理音叉是一种能够产生特定频率的振动的工具,当音叉被敲击或者震动时,会产生一定频率的声音。
1.2 音叉的传导原理音叉振动时,通过空气传导声音进入耳朵,通过骨传导使内耳中的听觉器官产生感知。
1.3 音叉的频率和听力的关系不同频率的音叉振动会引起内耳中不同部位的听觉器官产生感知,从而评估个体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敏感度。
二、步骤2.1 准备工作在进行音叉检查前,需要准备好音叉、听诊器等工具,并确保检查环境肃静。
2.2 进行检查将音叉振动后放在个体的头部或者骨骼上,观察个体对不同频率的声音的反应。
2.3 记录结果记录个体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反应,包括是否能听到声音、声音的响度等信息,为进一步分析和诊断提供参考。
三、注意事项3.1 确保音叉的清洁在使用音叉前,需要确保音叉表面干净,避免污垢或者细菌对个体造成伤害。
3.2 控制音叉的振动频率在进行音叉检查时,需要控制音叉的振动频率,避免对个体听觉器官造成损伤。
3.3 注意个体的反应在进行音叉检查时,需要注意个体对声音的反应,包括是否能听到声音、声音的响度等,及时记录并分析结果。
四、应用范围4.1 临床诊断音叉检查法可以用于临床诊断中,匡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听觉功能,为病情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4.2 科研研究音叉检查法也可以用于科研研究中,匡助研究人员了解听觉器官对不同频率声音的敏感度,探索听觉功能的相关机制。
4.3 应用教育音叉检查法还可以应用于听力教育中,匡助学生理解听觉功能的评估方法,提高对听力保健的重视。
五、发展趋势5.1 技术改进随着科技的发展,音叉检查法的技术将不断改进,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正常人听力指标
正常人的听力指标通常通过听力检测来评估。
听力测试可以测量一个人在不同频率和音量条件下的听力水平。
以下是一般的听力指标:
听阈:
听阈是指一个人能够听到的最轻微的声音强度。
听力测试通常以分贝(decibel,dB)为单位,正常听阈通常在0-25 dB 之间。
频率范围:
正常人的听力应该能够覆盖从低频到高频的广泛范围。
听力测试通常包括多个频率,例如,500 Hz、1000 Hz、2000 Hz、4000 Hz等。
语音辨识度:
语音辨识度是指一个人能够正确辨识和理解语言的能力。
正常人应该在正常音量下能够清晰地辨识语音。
双耳听力:
双耳听力比单耳听力更加重要,因为双耳听力有助于定位声源和提高对于环境声音的感知。
听力损失程度:
根据听力测试的结果,听力损失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
轻度听力损失是在26-40 dB 范围内,中度是在41-70 dB,重度是在71-90 dB,而极重度听力损失是超过90 dB。
高频听力:
高频听力通常是最先受损的,尤其是与年龄相关的听力损失。
因此,测试高频听力对于评估听力状况至关重要。
听力曲线:
听力曲线显示了在不同频率下的听阈,以图形方式表示一个人的听力水平。
正常听力曲线应该呈现平滑的形状。
耳蜗功能:
耳蜗是内耳的一部分,负责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神经信号。
耳蜗的功能对于正常听力至关重要。
听力检查(音叉检查法)一、工具音叉(常用256Hz和512Hz)二、检查方法检查者手持音叉柄,将音叉的叉臂上1/3处向检查者第一掌骨外缘或肘关节处轻轻敲击,每次敲击时要保持力量的均衡,切勿用力过大,不然会有泛音。
(一)气导(Air conduction,AC)1、检查(1)音叉和受检者外耳道口保持1厘米的距离,音叉的两臂1/3处都在受检者外耳道的延长线上,不要碰到受检者耳廓、头发或者其它物体,听到声音为“气导”。
(2)比较受检者左右两侧耳气导听力。
2、结果表述及意义(1)两侧耳气导听力相同表述为,“气导,右=左”。
(2)两侧耳气导听力不同,异常明显侧耳表述在前面:①左侧耳气导听力明显降低表述为,“气导,左<右”。
②右侧耳气导听力降低明显表述为,“气导,右<左”。
(二)骨导(Bone conduction,BC)1、检查(1)将音叉柄末端的底部压置于受检者颅面上或耳的乳突部鼓窦区上听到声音为“骨导”。
(3)比较受检者左右两侧耳骨导听力。
2、结果表述及意义(1)两侧耳骨导听力相同表述为,“骨导,右=左”。
(2)两侧耳骨导听力不同,异常明显侧耳表述在前面:①如左侧耳骨导听力降低明显表述为,“骨导,左<右”。
②如右侧耳骨导听力降低明显表述为,“骨导,右<左”。
(三)林纳试验(Rinne test,RT,气骨导比较试验)林纳试验是通过比较受检者同侧耳气导和骨导听觉时间判断耳聋的性质(需比较其差别时间)。
现使用林纳试验简化法。
1、检查检查者将振动的音叉柄部紧密放置于受检者一侧乳突部鼓窦区,受检者可听到振动的音响(骨导),当受检者表示音响消失时,迅速将音叉移至该侧距外耳道口1厘米处(气导)。
2、结果表述及意义(1)气导>骨导(AC>BC),或林纳试验阳性(RT+)见于:①正常(气导比骨导时间>2倍);或②感音神经性耳聋(气导比骨导时间<2倍)。
(2)骨导>气导(BC>AC),或林纳试验阴性(RT-)见于:①传导性耳聋。
听力检测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
1.确定试音设备:听力系统应选择表现正常、质量良好的试音设备,
以确保听力检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检测时可尽量用头戴耳机,而不是音箱,务必确保耳机和麦克风的音量大小和音质,可确保在检测期间不会受
到环境噪声的影响。
2.检查耳机接口: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检查耳机接口是否正确,以及
耳机的音量是否处于恰当范围,以确保耳机的良好工作。
3.校准记录仪:记录仪的校准需要确保在启动时,记录仪的声音等级
的精确性,以及音量的大小,防止受到环境噪声等等的影响。
4.预设信号源:在预设信号源时,一般会选择可以分别表示听力范围
的标准信号源,根据受测者的结果和记录,后期可以分析出受测者实际的
听力状态。
二、听力检测
1.检测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材料,将操作环境尽量控制室内温度,保持环境安静,禁止穿着鞋进入测试地点,避免因外界噪音所造成的
影响。
2.测试方法:通常使用量度法,即以声学信号按一定模式,由低而高,将受测者由一个最低的音量,反复比较每个声音的强度,直至受测者能够
听清楚每个声音,确定此时的音量,来表示受测者的听力水平。
听力检查报告单解读听力检查报告单是一种医学文档,用于记录患者在听力测试中的表现和测试结果。
听力测试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项目,用于评估个体听力功能的正常程度,检查可能存在的听力障碍和疾病恢复情况。
听力检查报告单的编写必须遵循规范化的格式和标准,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实用性。
听力检查报告单包括多项内容,其中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主诉、检查方法、听力测试结果等。
对于患者的个人信息,报告单必须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评估日期和检测医生等基本信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主诉是指患者在就医前所提出的听力问题,并且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和诊断听力问题,如“听不清楚”、“经常听到噪音”等等。
检查方法是指对听力数据进行收集的测试方法和仪器,测试中需要符合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
听力检查报告单最重要的部分是听力测试结果。
根据不同的症状和检查目的,测试方法有所不同。
常用的听力测试方法包括口才测试方法,纯音测试方法和言语测试方法等。
在口才测试中,医生要求患者模仿医生的口语发音或说出一些特定的单词和短语,以评估其听力轻微程度。
在纯音测试中,医生使用专业的仪器检测患者对不同频率和音量的纯音信号的反应情况,以确定听力水平的具体程度。
在言语测试中,医生会通过播放不同音频格式的单词和短语来测量患者对不同音频格式的反应情况,以确定患者的听力障碍所在区域和程度。
根据测试结果,听力检查报告单可能会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如建议患者参加强化听力训练、使用助听器和考虑手术治疗等。
对于患者来说,听力检查报告单不仅可以了解其听力状况,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个人的听力健康状况,以更好地预防听力问题的发生,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听力健康。
总之,听力检查报告单是一种高度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医学文献,通过收集患者的听力数据,记录检查和测试结果,评估患者的听力状况和需求,为下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患者应该认真阅读听力检查报告单,并且遵循医生的口头和书面建议,积极维护自己的听力健康。
听力检查前注意事项
听力检查前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禁止携带金属物品:听力检查通常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携带金属物品可能会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
2. 避免噪音刺激:在进行听力检查之前,应避免长时间处于噪音较大的环境中,以避免噪音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
3. 清理外耳道:在进行听力检查之前,应确保外耳道干净,避免耳内分泌物或其他异物影响检查结果。
4. 休息充足:在进行听力检查之前,应确保充分休息,避免疲劳影响检查结果。
5. 避免服用某些药物:某些药物可能会对听力产生影响,如果在听力检查前服用了这些药物,应告知医生。
6. 配合医生指示:在进行听力检查时,应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测试。
总的来说,听力检查前的注意事项主要是为了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听力检查常见方法
听力检查的常见方法包括音叉检查、纯音测听和发射检查。
1. 音叉检查:检查时将音叉分别置于距离耳道1cm处和颅骨上方,然后敲击音叉,根据患者的反应,判断听力情况。
如果双耳听到的声音响度不同、声音持续的时间不同,说明存在听力损失情况。
2. 纯音测听:由医生使用电子纯音听力计检测耳部的听阈,判断听力是否异常。
纯音测听需要逐一对两侧耳朵进行,检测一只耳朵时,另一只耳朵需要施加掩蔽,有助于提高检测结果。
3. 发射检查:发射检查分为两类,分别为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能够比较准确、快速地查听力,判断是否存在耳蜗性或蜗后性听觉异常。
另外,其他查听力的方法常见的还有耳语检查、表声检查、声阻抗测听法、电测听等。
这些方法都是用来评估人的听力状况,以确定是否存在听力问题或障碍。
在进行听力检查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判断标准:记录方法以正常耳的表声听距为分母,假设为100cm,受检耳(病耳)的表声听距为分子,假设为50cm,则受检耳的听力减退程度可表示为50/100,其听觉灵敏度取该分数的平方值来表示,即(50/100)2,等于1/4,此时判断病耳的听力缺损为3/4.正常人可听到100cm距离的秒表声。
临床意义:秒表听力检查是一种简便的听力测试方法。
秒表的声音音调及强度固定,以测试耳听到表声的距离与正常耳能听到的表声距离的比值作为判断听力的依据,能大致表示高频(3 000-8000Hz)听力缺损的程度。
听力检查检查过程听力检查检查过程:一. 语音测试在长于6m以上的安静环境中进行,地面划出距离标志,患者立于距检查者6m处,但身体不能距墙壁太近,以免产生声音干扰。
受检耳朝向检查者,另一耳用油棉球或手指堵塞并闭眼,以免看到检查者的口唇动作影响检查的准确性,检查者利用气道内残留空气先发出1~2个音节的词汇,嘱患者重复说出听得词汇,应注意每次发音力量应一致,词汇通俗易懂,高低音相互并用,发音准确、清晰。
二. 表测试患者坐位、闭目,用手指塞紧非检查侧耳道口,检查者立于患者身后,先使患者熟悉检查的表声后,将秒表于外耳道平面线上,由远而近反复测验其刚能听到表声离耳的距离。
记录方法以受检耳听距(cm)/该表标准听距(cm)表示,如100/100cm、50/100cm。
三. 耳语检查法在长6m的静室内进行。
以耳语强度说出常用词汇,记录受试耳可以听清的距离并与正常耳比较(受试耳听距/正常耳听距)。
四. 音叉检查法音叉放于距耳道口约1cm处,听得者为“气导”;置于颅骨上听得者为“骨导”。
是鉴别耳聋性质最常用的方法。
常用C调倍频程五支一组音叉,其振动频率分别为128、256、512、1024、和2048Hz。
五. 纯音听阈测试包括气导和骨导测试。
气导测试先从1KHz开始,病人听到声音后,每5dB一档地逐档下降,直至听不到时为止,然后再逐档增加声强(每档升5d B),如此反复测试,直至测到确切听阈为止。
再以同样方法依次测试其他频率的听阈。
检查时应注意用间断音,以免发生听觉疲劳。
骨导测试的操作方法与气导测试相同。
六. 电反应测听利用叠加平均技术记录听觉系统声诱发电位,判断听觉系统功能状态,分析耳科和神经科的某些疾患。
目前用于临床的主要有耳蜗电图、听性脑干反应和中潜伏期反应。
七. 耳声发射检查临床建议使用诱发性OAE中的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
可应用诱发性耳声发射进行新生儿的听力筛选,简便、快速,有肯定OAE反应者可判为外周听力正常;与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合可鉴别耳蜗性和蜗后性听觉系统病变。
耳科学听力检查方法1. 纯音测听,这就像是给耳朵做一场专属的音乐会听力测试呀!比如说,你坐在那个安静的小房间里,戴上耳机,然后听到各种频率的声音,就像在分辨不同的音符一样。
难道你不想知道自己耳朵对这些声音的敏感度吗?2. 言语测听,哇哦,这简直就是测试耳朵理解语言的超级挑战呢!就好比有人在跟你说悄悄话,你得努力听清并理解,这多有趣呀!你难道不觉得这很神奇吗?3. 声导抗测试,嘿,这可像是给耳朵的通道做一次“安检”呢!通过这个测试可以了解耳朵里的状况,就好像看看通道是不是畅通无阻。
你难道不好奇自己耳朵里的“通道”情况吗?4. 耳声发射测试,哎呀呀,这就像是耳朵在悄悄“唱歌”给我们听呢!如果能检测到那些微小的声音,就说明耳朵的功能很不错哟!你不想感受一下耳朵的“歌声”吗?5. 听性脑干反应测试,哇塞,这感觉就像是探索耳朵深处的神秘信号呀!通过这个测试能知道耳朵和大脑之间的连接情况呢,是不是很厉害?你难道不想知道你的耳朵和大脑配合得好不好吗?6. 多频稳态听觉诱发反应测试,哈哈,这就像是给耳朵来一场特别的“电波派对”!它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听力状况。
你难道不想参加这场“派对”,看看耳朵的表现吗?7. 耳蜗电图,哟呵,这就像是直接深入耳朵的核心地带去探秘呀!看看耳蜗那里的反应,这多刺激呀!你难道不想瞧瞧耳朵核心的秘密吗?8. 40Hz 听觉相关电位,嘿呀,这就像是捕捉耳朵的一种特殊“波动”呢!它能给我们提供很重要的信息哦。
你难道不想知道这特殊的“波动”是什么样的吗?9. 行为观察测听,哈哈,这就像是观察宝宝耳朵的有趣反应呢!看宝宝对声音的各种表现,是不是超可爱?你难道不想看看宝宝的小耳朵有多机灵吗?10. 游戏测听,哇哦,这简直是让小朋友在游戏中测试听力呀!一边玩一边就能知道耳朵好不好,多有意思呀!你难道不觉得这是个很棒的方法吗?我的观点结论:这些耳科学听力检查方法都各有特点和用处,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耳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呀!。
耳鼻喉科听力检查法1.表声检查法一般采用秒表,记录听到表声的距离,并与正常耳比较(受试耳听距/正常耳听距)。
2.耳语检查法在长6m的静室内进行。
以耳语强度说出常用词汇,记录受试耳可以听清的距离并与正常耳比较(受试耳听距/正常耳听距)。
3.音叉检查法音叉放于距耳道口约Icm处,听得者为“气导”;置于颅骨上听得者为“骨导”。
(1)骨导偏向(Weber)试验音叉置于颅骨正中,令受试者指出响度偏向。
如偏向健侧或听力损失较轻一侧,则患耳或听力损失较重侧为感音神经性聋;反之则为传导性聋;如在正中,则或双耳听力正常,或为双耳气、骨导听力相应减退的综合结果。
(2)气、骨导差比较(Rinne)试验比较音叉气导听到时间与骨导听到时间的长短。
气导时间长于骨导者记为阳性(+),反之记为阴性(-),二者相等者记为阴阳性(±)。
若虽气导时间长于骨导,但二者均短于正常听力耳,则记为短阳性。
阴性或阴阳性者提示听力损失为传导性或混合性,而阳性者主要为正常;短阳性者主要见于感音神经性聋。
(3)骨导对比(Schwabach)试验:比较受试耳与听力正常耳的骨导时间长短。
长于正常耳者见于传导性聋,短于正常者多为感音神经性聋或混合性聋。
(4)镫骨活动(Gelle)试验:音叉敲响后置于乳突,并以鼓气耳镜在外耳道加压。
如加压时音叉响度有变化,则为阳性,表示镫骨活动;如响度不变,则为阴性,表示镫骨活动受限。
音叉检查应记明所用音叉的频率。
这种检查对耳硬化症的诊断颇有意义。
4.纯音测听以电子纯音听力计施加倍频程频率纯音检测受试耳听阈。
对有听力损失者应分别以气导和骨导进行检测,以利于区别听力损失的性质。
气导检测时,对双耳听阈差超过40dB者应在健侧施加掩蔽,防止“影子听力曲线”。
骨导测试应常规在对侧施加掩蔽。
听阈记录为“dBHL”。
对疑有重振现象者,可进行双耳响度平衡试验或短增量敏感指数(SISI)试验。
5.声阻测听主要用于对中耳功能状态的检查。
听力检查报告
根据听力检查报告,对听力能力进行评估和分析。
这份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听力能力评分:根据听力测试的结果,对听力能力进行评分,通常以百分制或等级制显示。
2. 听力技能测试:对不同方面的听力技能,如听力理解、听力记忆等进行测试,确定听力强项和薄弱项。
3. 音频测试结果:对测试过程中使用的音频设备进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同时,还可能对音频质量和音量进行评估。
4. 建议和建议:根据测试结果,提供适当的建议和建议,以改善听力能力。
这包括但不限于建议听力训练方法、听力辅助设备的使用等。
听力检查报告通常由专业的听力专家或医生提供,评估和分析结果可以帮助个人了解自己的听力水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听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