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装夹
- 格式:docx
- 大小:27.38 KB
- 文档页数:12
工件在机床的装夹方法
工件在机床上的装夹方法多种多样,具体的选择要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材料以及加工要求来确定。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装夹方法:
1. 平面装夹:适用于平面工件,可以使用平口钳、平口夹具等将工件固定在机床的工作台上。
2. 点装夹:适用于小尺寸的工件,可以使用点钳将工件的几个点位固定在机床上。
3. 槽装夹:适用于长条形工件,可以使用槽钳将工件固定在机床的工作台上。
4. 夹具装夹:适用于复杂形状的工件,可以设计制造专用夹具将工件固定在机床上。
5. 中心装夹:适用于轴类工件,可以使用中心握杆将工件的中心部位固定在机床上。
6. 万能装夹器:适用于各种形状的工件,可以通过调整夹具的夹持位置和夹持角度来适应不同形状的工件。
以上只是常见的几种装夹方法,实际应用中还会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其他形式的装
夹方式。
选择合适的装夹方法可以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稳定、安全地固定在机床上,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工件装夹常用的四种方法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工件装夹常用的四种方法呀!这可是个相当重要的事儿呢。
你想想看,就好比咱要把一个调皮的小家伙给稳住,让它乖乖听话不乱跑,这工件装夹不也是一样的道理嘛!第一种方法呢,就是直接用夹具夹住工件,这就像是给工件套上了一个紧箍咒,让它动弹不得。
这夹具啊,就像是一双有力的大手,紧紧地抓住工件,可牢固啦!还有螺栓紧固法呢,就好像给工件系上了安全带,把它稳稳地固定在那里。
螺栓就像是一个个小卫士,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让工件老老实实待着。
焊接法也不能少呀!这焊接就像是给工件做了个永久性的连接,把它们牢牢地粘在一起,就跟那强力胶似的,怎么扯都扯不开。
你说神奇不神奇?磁力装夹法呢,嘿嘿,这可有意思啦!就像是有一块大磁铁,把工件给吸住了,让它跑都跑不掉。
这磁力的力量可不容小觑呀!你说要是没有这些方法,那工件不得乱了套呀!加工的时候还不得晃来晃去,那能做出好东西来吗?肯定不行呀!所以这工件装夹的方法多重要啊!咱再回过头来想想,生活中不也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吗?就像我们要做好一件事情,也得有合适的方法和手段呀,不然不就手忙脚乱啦?这工件装夹的方法就像是我们做事的技巧,掌握好了,才能事半功倍呀!这四种方法各有各的特点和用处,就看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怎么去选择啦!有时候用这个方法好,有时候又得用那个方法,就跟我们穿衣服似的,不同的场合得穿不同的衣服,对吧?咱可不能小瞧了这工件装夹的事儿,它可是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大问题呢!要是装夹不好,那可就麻烦大啦!就好像建房子根基没打好,那房子能牢固吗?所以呀,大家一定要重视这工件装夹常用的四种方法,把它们用好了,咱的工作才能顺顺利利的,做出的东西才能漂漂亮亮的!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总之,工件装夹很重要,大家一定要记住哦!。
机械制造技术工件的装夹1、装夹的概念定位: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准确加工位置的过程。
夹紧:在工件定位后用外力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 位置不变的操作。
装夹是定位和夹紧过程的总和。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的轴线用于定位加工精度,使工件在机床上相对刀具占有正确的位置,并能迅速、 可靠地夹紧工件,以接受加工或卡爪用于夹紧检测的工艺装备称为机床夹具。
2、装夹的方法(1)直接找正装夹用划针、百分表等工具直接找正工件位置并加以夹紧的方法称直接 找正安装法。
此法生产率低,精度取决于工人的技术水平和测量工 具的精度,一般只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图2是用四爪单动卡盘装夹工件,先 用百分表按工件A圆进行找正后,夹 紧工件车削外圆B,从而保证A、B圆 柱面的同轴度要求。
使用工具: 划线盘,百分表或千分表 定位精度:0.1~0.5mm(划线盘); 0.01~0.005mm(千分表) 特点:生产率低,适用于单件、小批 量生产。
对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
图2 直接找正安装2、装夹的方法(2)划线找正装夹先在工件上按照零件图划出中心 线、对称线和各待加工表面的加 工线,然后将工件装上机床,按 照划好的线找正工件在机床上的 装夹位置。
划线找正法受划线精度和找正精 度的限制,定位精度不高,定位 精度:0.2~0.5mm。
主要用于批量 小,毛坯精度低及大型零件等不 便于使用夹具进行加工的粗加工。
划线找正法 图32、装夹的方法(3)使用夹具装夹 工件装在夹具上,不再进行找正,便能直接得到准确加工位置的装 夹方式。
图4在机床主轴装夹非轴类零件,利用花盘弯板使加工孔轴心与主轴轴心自动重合夹具的定位夹紧元件能使工件迅速获得正确位置,并使其固定在夹 具和机床上。
因此,工件定位方便,定位精度高(可以达到0.01mm 的定位精度)而且稳定,装夹效率也高。
但专用夹具制造费用高, 周期长,一般用于中、大批和大量生产。
特点:生产率高,一批产品的精度稳定,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低。
工件装夹有哪三种方法
工件装夹有以下三种方法:
1. 机械夹具装夹:使用专门设计的夹具夹紧工件,以固定工件位置和保证工件的稳定性。
机械夹具可以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尺寸进行定制,适用于批量生产和重复加工的情况。
2. 液压夹具装夹:利用液压系统对工件施加压力,夹紧工件。
液压夹具可以实现较大的夹紧力,适用于处理较大和重型的工件。
3. 真空吸盘装夹:利用负压原理,通过吸盘将工件吸附在夹具上进行固定。
真空吸盘可以根据工件的表面形状进行设计,适用于平面、曲面或是轻型工件的装夹。
真空吸盘装夹通常适用于对工件表面不能有夹具痕迹的要求的场合。
实施工件装夹的步骤引言工件装夹是机械加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决定了工件加工的准确性和效率。
正确的装夹方法能够确保工件在加工中保持稳定的位置,防止加工过程中的振动和变形。
本文将介绍实施工件装夹的步骤,并以列表的形式进行详细阐述。
步骤一:准备工作1.分析工件的结构和加工要求,确定装夹的方法和装夹点。
2.清洁工作台和装夹设备,确保没有杂物和污垢。
3.检查装夹设备的使用状态,确认没有损坏或故障。
步骤二:选择合适的装夹工具1.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选择合适的装夹工具,如夹具、卡盘等。
2.确认选择的装夹工具能够有效地固定住工件,并确保加工过程中不会导致工件变形或移位。
步骤三:确定装夹点1.根据工件的几何特征和加工要求,确定装夹点的位置和数量。
2.确保装夹点与工件的接触面积大,能够均匀地分散工件上的装夹力。
步骤四:装夹操作1.将工件放置在装夹设备上,调整位置和方向,使其符合加工要求。
2.使用手动或自动装夹工具,根据装夹点的位置将工件固定在装夹设备上。
3.确保装夹力的大小适中,既能够固定工件,又不会导致工件的形变或破坏。
步骤五:检查装夹效果1.轻轻试拉工件,检查是否存在松动或变形的情况。
2.用测量工具(如千分尺、游标卡尺等)检查工件的尺寸和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3.如果发现装夹效果不理想,及时调整装夹力或装夹点的位置,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步骤六:确认装夹完成1.确认工件已经牢固地固定在装夹设备上,没有松动的现象。
2.确认工件的位置和方向符合加工要求。
3.确认装夹力的大小适中,不会引起工件变形或损坏。
结论实施工件装夹的步骤是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稳定位置的关键。
正确的装夹操作可以提高加工的准确性和效率,避免加工过程中的振动和变形。
本文介绍的步骤包括准备工作、选择装夹工具、确定装夹点、装夹操作、检查装夹效果和确认装夹完成等。
通过按照这些步骤进行工件装夹,可以有效地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
工件装夹.txt41滴水能穿石,只因为它永远打击同一点。
42火柴如果躲避燃烧的痛苦,它的一生都将黯淡无光。
2.1熟悉工件定位知识2.1.1工件装夹概述1.工件的装夹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在加工前,应确定工件在机床上的位置,并固定好,以接受加工或检测。
将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定位、夹紧的过程”,称为装夹。
工件的安装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定位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定位。
夹紧工件定位后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称为夹紧。
2.机床夹具能方便地让工件在机床上定位、夹紧和引导刀具工艺装备,称为夹具。
利用夹具定位、夹紧工件,具有操作迅速方便,定位精度较高、稳定,生产率较高的特点。
夹具预先在机床上已调整好位置,工件通过夹具提供的定位装置定位,可在机床确立正确的位置。
还可通过夹具上的对刀装置,保证了工件加工表面相对于刀具的正确位置。
在使用夹具的情况下,工件与机床、刀具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由夹具保证。
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所构成的工艺系统在加工中保持正确的位置,从而保证工序的加工精度。
夹具一般由夹具体、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对刀或导向装置、连接元件等组成。
夹具体是机床夹具的基础;定位元件保证工件在夹具中处于正确的位置;夹紧装置的作用是将工件压紧夹牢;工件对刀或导向装置用于确定刀具相对于定位元件的正确位置;连接元件是确定夹具在机床上正确位置的元件。
2.1.2工件的定位基本原理1.工件六点定位原理一个尚未定位的工件,其空间位置是不确定的,均有六个自由度,如图2-1-1a所示,即沿空间坐标轴X、Y、Z三个方向的移动和绕这三个坐标轴的转动分别以、、;和、、表示。
定位,就是限制自由度。
如图2-1-1b所示的长方体工件,欲使其完全定位,可以设置六个固定点,工件的三个面分别与这些点保持接触,在其底面设置三个不共线的点1、2、3(构成一个面),限制工件的三个自由度:、、;侧面设置两个点4、5(成一条线),限制了、两个自由度;端面设置一个点6,限制自由度。
于是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便都被限制了。
这些用来限制工件自由度的固定点,称为定位支承点,简称支承点。
用合理分布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的法则,称为六点定位原理。
在应用“六点定位原理”分析工件的定位时,应注意:定位支承点与工件定位基准面接触,才能起到限制工件自由度的作用。
一个定位支承点仅限制一个自由度。
2.工件定位中的几种情况⑴完全定位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的定位,称为完全定位。
当工件在x、y、z三个坐标方向上均有尺寸要求或位置精度要求时,一般采用这种定位方式。
如图2-1-2所示的工件,要求铣削工件上表面和铣削槽宽为40mm的槽。
为了保证上表面与底面的平行度,必须限制、、三个自由度;为了保证槽侧面相对前后对称面的对称度要求,必须限制、两个自由度;由于所铣的槽不是通槽,在X方向上,槽有位置要求,所以必须限制移动的自由度。
为此,应对工件采用完全定位的方式,可参考图2-1-1进行六点定位。
⑵不完全定位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并不需要限制工件的全部自由度,这样的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
工件采用部分定位时,必须限制按加工要求需要限制的自由度;对于不影响加工要求的自由度,则可以不予限制。
这样,可以简化夹具的结构。
如图2-1-3 a所示,加工通槽,由于槽是贯通的,在Y轴方向上前后的位置并不影响通槽的加工质量。
因此,沿Y轴方向可以不设定位支撑点,仅需要限制工件除的其余五个自由度。
图(b)为平板工件磨平面,工件只有厚度和平行度要求,故只需限制、、三个自由度,在磨床上采用电磁工作台即可实现三点定位。
⑶欠定位定位元件所能限制的自由度数,少于按加工工艺要求所需限制的自由度数的定位情况。
这种情况下,工件不能正确定位,称为欠定位。
显然,欠定位不能保证加工要求,往往会产生废品,因此是绝对不允许的。
图2-1-3 a所示工件加工通槽时,若单纯以底面A定位,而不用侧面B作导向定位面,则这时工件在机床上相对于刀具的位置,就可能会偏置成图2-1-4中所示情况,按欠定位铣出的槽,显然是不符合图样要求的。
⑷过定位夹具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位元件,重复限制工件的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的现象,称为过定位。
如图2-1-5所示两种过定位的例子。
图(a)为孔与端面联合定位情况,由于大端面限制、、三个自由度,长销限制、和、四个自由度,可见、被两个定位元件重复限制,出现过定位。
图(b)为平面与两个短圆柱销联合定位情况,平面限制、、三个自由度,两个短圆柱销分别限制、和、共4个自由度,则自由度被重复限制,出现过定位。
造成重复定位的原因是:夹具上的定位元件,同时重复限制了工件的一个或几个自由度,造成的后果是使定位重复而不确定或稳定,破坏预定的正确位置,使工件或定位元件产生变形,从而降低加工精度,甚至使工件无法装夹以致不能加工。
可通过改变定位元件的结构,使定位元件重复限制自由度的部分不起定位作用的方法消除过定位。
例如将图2-1-5(b)右边的圆柱销改为削边销。
对图2-1-5(a)的改进措施见图2-1-6,其中图(a)是在工件与大端面之间加球面垫圈,图(b)将大端面改为小端面,从而避免过定位。
实际生产应用中,应尽量避免重复定位,但过定位并不是必须完全避免的,在工件的定位基准、夹具上的定位元件精度很高的情况下,可以允许重复定位,这时它对提高工件的刚性和稳定性有一定的好处。
2.1.3定位方法及定位元件工件上的定位基准面与相应的定位元件合称为定位副。
定位副的选择及其制造精度直接影响工件的定位精度和夹具的工作效率以及制造使用性能等。
下面按不同的定位基准面分别介绍其所用定位元件的结构形式。
1.工件以平面定位(1)支承钉如图2-1-7所示。
当工件以粗糙不平的毛坯面定位时,采用球头支承钉(B 型),使其与毛坯良好接触。
齿纹头支承钉(C型)用在工件的侧面,能增大摩擦系数,防止工件滑动。
当工件以加工过的平面定位时,可采用平头支承钉(A型)。
在支承钉的高度需要调整时,应采用可调支承。
可调支承在一批工件加工前调整一次,调整后需要锁紧,其作用与固定支承相同。
(2)支承板工件以精基准面定位时,除采用上述平头支承钉外,还常用图2-1-8所示的支承板作定位元件。
A型支承板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但不利于清除切屑,故适用于顶面和侧面定位;B型支承板则易保证工作表面清洁,故适用于底面定位。
夹具装配时,为使几个支承钉或支承板严格共面,装配后,需将其工作表面一次磨平,从而保证各定位表面的等高性。
2.工件以圆柱xx定位各类套筒、盘类、杠杆、拨叉等零件,常以圆柱孔定位。
所采用的定位元件有圆柱销和各种心轴。
这种定位方式的基本特点是:定位孔与定位元件之间处于配合状态,并要求确保孔中心线与夹具规定的轴线相重合。
孔定位还经常与平面定位联合使用。
工件以圆孔定位工件时,常用的定位元件有定位销、圆柱心轴和圆锥销。
如图2-1-9,为典型孔定位示例,(a)为圆柱定位销,(b)为间隙配合心轴,(c)为圆锥销定位。
①定位销,定位削分为短销和长销。
短销只能限制两个移动自由度,而长销除限制两个移动自由度外,还可限制两个转动自由度。
②圆柱心轴,圆柱心轴定位有间隙配合和过盈配合两种。
间隙配合拆卸方便,但定心精度不高;过盈配合定心精度高,不用另设夹紧装置,但装拆工件不方便。
③圆锥销,采用圆锥销定位时,圆锥销与工件圆孔的接触线为一个圆,限制工件的三个移动自由度。
3.工件以圆锥xx定位(1)圆锥形心轴圆锥心轴限制了工件除绕轴线转动自由度以外的其它五个自由度。
图2-1-10(a)所示,刀具锥柄在主轴孔中的定位,限制了除绕轴旋转的其它五个自由度。
(2)顶尖在加工轴类或某些要求准确定心的工件时,在工件上专为定位加工出工艺定位面——中心孔。
中心孔与顶尖配合,即为锥孔与锥销配合。
两个中心孔是定位基面,所体现的定位基准是由两个中心孔确定的中心线。
图2-1-10 (b)所示,左中心孔用轴向固定的前顶尖定位,限制了、、三个自由度;右中心孔用活动后顶尖定位,与左中心孔一起联合限制了、两个自由度。
中心孔定位的优点是定心精度高,还可实现定位基准统一,并能加工出所有的外圆表面。
这是轴类零件加工普遍采用的定位方式。
4.工件以外圆柱表面定位工件以外圆定位时,最常用的定位元件有V形架、定位套等装置。
(1)在V形架上定位V形架是应用很广泛的定位元件,应用于粗基准或精基准的定位,使用方便,其结构如图2-1-11a所示。
工件在长V形架上定位(图2-1-11b),限制了,,,四个自由度。
V形架定位的突出特点是对中性好,当工件外圆直径变化时,可以保证圆柱体轴线在X轴方向的误差为零,但是在Z轴方向有定位误差。
(2)在定位套上定位定位套常用于小型形状简单的轴类零件的精基准定位。
图2-1-12所示为几种常用的定位套。
通常,其定位元件常做成淬硬钢件装于夹具体中,要求定位套的轴线与工件外圆柱面的轴线重合。
常常用定位套的圆柱面与端面组合定位,以保证轴向位置精度,防止轴线的径向位移和倾斜。
5.定位方法的组合:上述几种定位方法,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将几种方法组合应用,特别是平面与定位销组合、平面与短V形块组合等。
(1)一面两销组合这是一种应用很广的组合定位方式,特别适用箱体形工件(图2-1-13)。
其中大平面限制三个自由度,短圆柱销限制两个自由度,短削边销限制一个自由度。
采用这种定位方法时,一定要注意,应将销的削边部分位于两销的连线方向上,而且应尽可能增大两销间的距离,以提高工件的转角定位精度。
(2)两面一销组合两面—销组合晴况如图2-1-14所示,工件底面作三点定位,右侧作两点定位,削边销仅用来限制向的自由度,故应在X方向削边。
采用一面两销或两面一销时,削边销的尺寸应经过精心设计算获得,以保证定位精度。
⑶平面、短V形块和削边销应用情况如图2-1-15所示。
平面限制工件三个自由度,V形块限制工件两个自由度,削边销限制工件的旋转自由度。
2.1.4基准及其分类工件结构的定位,必须要有一个参照物来衡量。
确定工件上几何要素(点、线、面)间的位置关系,所依据的另一些点、线、面称为基准。
基准就是“依据”。
按其功用不同,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
1.设计基准设计基准是零件图上设计尺寸标注的起点。
如图2-1-16 (a)所示的零件,平面2、3的设计基准是平面1,平面5、6的设计基准是平面4,孔7的设计基准是平面l和平面4,而孔8的设计基准是孔7的中心和平面4。
在零件图上不仅标注的尺寸有设计基准,而且标注的位置精度同样具有设计基准,如图2-1-16 (b)所示的钻套零件,轴心线O—O 是各外圆和内孔的设计基准,也是两项跳动误差的设计基准,端面A是端面B、C的设计基准。
2.工艺基准工艺基准是零件在加工、测量和装配时所使用的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