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化学发光法基本原理
- 格式:docx
- 大小:71.93 KB
- 文档页数:2
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分析又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 IA ) ,是用化学发光剂直接标记抗原或抗体的免疫分析方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包含两个部分, 即免疫反应系统和化学发光分析系统。
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是利用化学发光物质经催化剂的催化和氧化剂的氧化, 形成一个激发态的中间体, 当这种激发态中间体回到稳定的基态时, 同时发射出光子(hM) , 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测量光量子产额。
免疫反应系统是将发光物质(在反应剂激发下生成激发态中间体) 直接标记在抗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或抗体(免疫化学发光分析) 上, 或酶作用于发光底物。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包含两个部分, 即免疫反应系统和化学发光分析系统。
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是利用化学发光物质经催化剂的催化和氧化剂的氧化, 形成一个激发态的中间体, 当这种激发态中间体回到稳定的基态时, 同时发射出光子(hM) , 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测量光量子产额。
免疫反应系统是将发光物质(在反应剂激发下生成激发态中间体) 直接标记在抗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或抗体(免疫化学发光分析) 上, 或酶作用于发光底物。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中核心探测器件为光电倍增管(PMT),由单光子检测并传输至放大器,并加高压电流放大,放大器将模拟电流转化为数字电流,数字电流将发光信号由R232数据线传输给电脑并加以计算,得出临床结果。
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分析法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分析又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 IA ) ,是用化学发光剂直接标记抗原或抗体的免疫分析方法。
常用于标记的化学发光物质有吖啶酯类化合物——acridin ium ester (A E) ,是有效的发光标记物[ 3 ] , 其通过起动发光试剂(N aOH2H2O 2 ) 作用而发光, 强烈的直接发光在一秒钟内完成,为快速的闪烁发光(见图1)。
吖啶酯作为标记物用于免疫分析, 其化学反应简单、快速、无须催化剂; 检测小分子抗原采用竞争法 ,大分子抗原则采用夹心法 , 非特异性结合少, 本底低; 与大分子的结合不会减小所产生的光量, 从而增加灵敏度。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原理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LISA)是一种流行的抗体检测技术,可以检测和测定抗体或抗原。
ELISA最初由发明者迪卡贝尔(Dica Bell)于1970年发明,以前称为发光免疫分析法或发光免疫比色法。
它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抗原或抗体在生物样品中的浓度。
ELISA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将特定的抗原和发光探针分别固定到水凝胶的微孔平板上,然后将待测样品加入微孔平板,抗原识别抗体或抗原与它结合,抗体和发光探针之间形成免疫复合物。
然后,抗体免疫复合物结合到抗原,使抗体免疫复合物和发光探针之间形成发光免疫复合物。
最后,将产生的发光免疫复合物可以在发光分析仪上读取,从而实现抗原检测目的。
ELISA技术的预处理过程是:首先将特异性抗原固定到微孔平板上,然后将抗原固定物体洗涤干净,洗涤后,将含有实验样品的溶液加入。
抗原和实验抗体在抗原上结合,产生免疫复合物。
接下来,将发光探针加入该免疫复合物,使免疫复合物和发光探针形成发光免疫复合物,以发光的方式检测体外抗原的浓度。
ELISA技术的优点是快速、准确、可重复,可以用来检测各种抗原的抗体,如霍乱抗原、疱疹病毒抗原、轮状病毒、肝炎抗原等。
ELISA 技术也可以用来研究抗体的特异性、可稳定性和稳定性,从而为研究抗原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ELISA技术也有一些缺点,如测定样品抗体或抗原的反应强度不够准确。
此外,ELISA技术的准确性受到实验参数的影响,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抗原和抗体的浓度和稀释比例等。
ELISA技术具有快速、可靠和可重复性等特性,是当今最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它不仅能用于抗原抗体检测,还经常被用于临床检测,用于诊断疾病,如癌症、HIV等。
ELISA技术对对医学和科学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抗原或抗体,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支持。
总之,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LISA)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抗体检测技术,也是当今最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可以根据其特定的技术原理来进行抗原检测。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A、管式磁性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竞争法:用标记抗原与待检抗原竞争性结合固相抗体,待检抗原与检测信号成反比)一、原理:本实验采用竞争法,酶标抗原与标准品抗原竞争抗体,标准品抗值越小。
例:A为一原浓度越大,结合到抗体上的酶标抗原越少,RLU越小,B/B种抗原小分子,有免疫反应性。
实验中采用竞争法对尿液中的A进行分析,使待测A、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A(A-HRP)在均相体系中与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兔抗A抗体(FITC-A抗体)发生竞争性免疫反应,再加入用羊抗FITC抗体包被的磁微粒,反应生成物结合在磁微粒上,在磁场经分离、洗涤后加发光底物,用冷光分析仪检测发光强度(RLU),测定尿液中A的含量。
二、仪器:1、Flash’n glow LB955 30 管全自动进样冷光分析仪(Berthold 公司);2、高速离心机(Beckman 公司), 转速13000 r/min3、磁性分离器(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定制, 磁场强度2800 高斯)4、XW80 旋涡混合器(上海精科实业有限公司)5、试管12 × 60 mm(浙江拱东医用塑料厂)6、磁性微粒子(磁性分离剂, Adaltis 公司)三、试剂1、A标准品2、A单克隆抗体3、A-BSA结合物4、抗FITC抗体包被的磁性微粒子(5mg/mL)5、FITC标记的A单克隆抗体6、HRP标记的A7、PBST 洗涤液L PBS, 含% Tween-20)8、分析缓冲液 mol/L 的PBS 缓冲溶液, pH , 含%BSA、 %的水解明胶、%的Proclin-300)9、发光底物液(鲁米诺、过氧化氢和对碘苯酚溶液)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四、试剂处理1、用分析缓冲液为稀释液, 梯度稀释标准品;2、取A-BSA-HRP溶液, 以分析缓冲液为稀释液, 梯度稀释, 配制1:1000、1:2000、1:5000 的A-BSA-HRP 溶液,4 ℃保存. FITC-A单克隆抗体溶液的配制: 取FITC-A单克隆抗体溶液, 以分析缓冲液为稀释液,梯度稀释, 配制1:1000、1:2000、1:5000、1:10000、1:12000 的FITC-A单克隆抗体溶液, 4 ℃保存。
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法
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技术,用于检测目标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其原理基于酶免疫测定法,结合化学发光技术,通过酶与底物反应产生发光来间接测定目标物质。
具体步骤如下:
1. 将待测的样品(如血清或尿液)与特定抗体结合。
这个抗体通常是与目标物质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比如病毒抗原或肿瘤标志物。
2. 加入过量的酶标记的第二抗体,这个第二抗体能够与特定抗原特异性结合,同时与酶(如辣根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等)结合。
3. 清洗除去未结合的第二抗体。
4. 加入化学发光底物,底物与酶反应,产生化学发光。
发光的强度与目标物质的浓度成正相关。
5. 使用光学检测仪器测量发光强度,并根据标准曲线或对照样品的浓度来计算目标物质的浓度。
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法具有高灵敏度、广泛的线性范围和较低的检测限。
在临床诊断、生物学研究和药物发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原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简称CLIA)是一种基于化学发光原理的免疫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生物医药、环境监测等领域。
它以化学发光信号作为检测信号,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快速、简便等优点,成为现代生物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免疫反应。
免疫反应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基础。
它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作用,通过抗原-抗体反应来实现对待测物的定量或定性分析。
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待测物与标记物(如酶标记物或荧光标记物)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这一步是整个分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2. 化学发光反应。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核心在于化学发光反应。
当免疫复合物形成后,引入化学发光底物,底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激发态的反应产物。
这些激发态的反应产物在退激发过程中释放出光子,产生化学发光信号。
这种化学发光反应具有高度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够实现对微量物质的检测。
3. 光信号检测。
光信号检测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的最后一步。
通过光电检测器对化学发光反应产生的光信号进行检测和测量,从而实现对待测物的定量分析。
光信号的强弱与待测物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光信号的强度来确定待测物的浓度。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感染性疾病、激素水平等多种生物标志物,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对于早期诊断和疾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研究、药物残留检测、环境监测等领域。
总的来说,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以其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快速、简便等优点,成为现代生物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
它的原理简单清晰,操作方便快捷,适用于各种生物样本的分析,为临床诊断和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必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巨大的应用潜力。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原理简介20 世纪60 年代即有人利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水样中细菌含量和菌尿症患者尿液检查。
1977 年Halman 等将化学发光系统与抗原抗体反应系统相结合,创建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保留了化学发光的高度灵敏性,又克服了它特异性不足的缺陷。
近年来对技术与仪器的不断改进,使此技术已成为一种特异,灵敏,准确的自动化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1996 年推出的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在反应原理上又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这两种技术目前已在国内一些大型医院实验室用于常规免疫学检验。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 CLlA) 是把免疫反应与发光反应结合起来的一种定量分析技术,既具有发光检测的高度灵敏性,又具有免疫分析法的高度特异性。
在CLIA中,主要有两个部分,即免疫反应系统和化学发光系统。
免疫反应系统与放射免疫测定中的抗原抗体反应系统相同化学发光系统则是利用某些化合物如鲁米诺( luminol) 、异鲁米诺(isolu-minol) 、金刚烷( AMPPD) 及吖啶酯( AE) 等经氧化剂氧化或催化剂催化后成为激发态产物,当其回到基态时就会将剩余能量转变为光子,随后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测量光量子的产额。
将发光物质直接标记于抗原(称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或抗体上(称为免疫化学发光分析) ,经氧化剂或催化剂的激发后,即可快速稳定的发光,其产生的光量子的强度与所测抗原的浓度可成比例。
亦可将氧化剂(如碱性磷酸酶等)或催化剂标记于抗原或抗体上,当抗原抗体反应结束后分离多余的标记物,再与发光底物反应,其产生的光量子的强度也与待测抗原的浓度成比例。
发光免疫分析的灵敏度高于包括RIA 在内的传统检测方法,检测范围宽,测试时间短,仅需30 - 60min 即可。
试剂货架寿命长,稳定性好,具有大规模自动化测试的功能。
这项技术发展很快,已有许多厂商生产各具特色的测定仪器与配套试剂。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A、管式磁性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竞争法:用标记抗原与待检抗原竞争性结合固相抗体,待检抗原与检测信号成反比)一、原理:本实验采用竞争法,酶标抗原与标准品抗原竞争抗体,标准品抗值越小。
例:A为一原浓度越大,结合到抗体上的酶标抗原越少,RLU越小,B/B种抗原小分子,有免疫反应性。
实验中采用竞争法对尿液中的A进行分析,使待测A、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A(A-HRP)在均相体系中与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兔抗A抗体(FITC-A抗体)发生竞争性免疫反应,再加入用羊抗FITC抗体包被的磁微粒,反应生成物结合在磁微粒上,在磁场经分离、洗涤后加发光底物,用冷光分析仪检测发光强度(RLU),测定尿液中A的含量。
二、仪器:1、Flash’n glow LB955 30 管全自动进样冷光分析仪(Berthold 公司);2、高速离心机(Beckman 公司), 转速13000 r/min3、磁性分离器(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定制, 磁场强度2800 高斯)4、XW80 旋涡混合器(上海精科实业有限公司)5、试管12 × 60 mm(浙江拱东医用塑料厂)6、磁性微粒子(磁性分离剂, Adaltis公司)三、试剂1、A标准品2、A单克隆抗体3、A-BSA结合物4、抗FITC抗体包被的磁性微粒子(5mg/mL)5、FITC标记的A单克隆抗体6、HRP标记的A7、PBST 洗涤液(0.05mol/L PBS, 含0.05% Tween-20)8、分析缓冲液(0.05 mol/L 的PBS 缓冲溶液, pH 7.4, 含2.0%BSA、0.5 %的水解明胶、0.1%的Proclin-300)9、发光底物液(鲁米诺、过氧化氢和对碘苯酚溶液)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四、试剂处理1、用分析缓冲液为稀释液, 梯度稀释标准品;2、取A-BSA-HRP溶液, 以分析缓冲液为稀释液, 梯度稀释, 配制1:1000、1:2000、1:5000 的A-BSA-HRP 溶液,4 ℃保存. FITC-A单克隆抗体溶液的配制: 取FITC-A单克隆抗体溶液, 以分析缓冲液为稀释液,梯度稀释, 配制1:1000、1:2000、1:5000、1:10000、1:12000 的FITC-A单克隆抗体溶液, 4 ℃保存。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原理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原理是一种基于化学发光原理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利用特殊的化学反应,引发荧光或化学发光反应来检测目标物质。
该方法的原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制备:首先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如离心、稀释、提取等操作,使样品中的目标物质能够和检测试剂充分反应。
2. 免疫反应:将样品与适当的免疫试剂(如抗体、抗原等)混合,使其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形成稳定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3. 发光信号产生:加入化学发光试剂(如酶标记底物)并激活,当化学发光试剂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时,能够引发荧光或化学发光反应产生发光信号。
4. 信号检测与分析:利用检测仪器(如光度计、荧光分析仪)检测发光信号的强度,并对其处理和分析,以确定目标物质的存在及其浓度等信息。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原理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快速、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医学、环境、食品等领域的疾病诊断、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污染物的监测等方面。
免疫球蛋白e化学发光法免疫球蛋白e化学发光法是一种用于检测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方法。
IgE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它在过敏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IgE水平的升高通常与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等相关。
因此,通过检测IgE水平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免疫球蛋白e化学发光法的原理基于免疫学和化学发光技术。
首先,将待测样品中的IgE与特异性的抗IgE抗体结合。
然后,使用标记有化学发光物质的二抗与IgE-抗体复合物结合,形成夹心免疫复合物。
当加入激发剂后,化学发光物质被激活并发出光信号。
最后,使用化学发光仪检测光信号的强度,根据信号强度可以确定样品中的IgE水平。
免疫球蛋白e化学发光法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该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以准确测定IgE水平。
其次,与传统的免疫学方法相比,免疫球蛋白e化学发光法节省时间,通常只需要几小时即可得到结果。
此外,该方法可以同时检测多个样品,提高工作效率。
最重要的是,免疫球蛋白e化学发光法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适用于各种IgE水平的检测。
免疫球蛋白e化学发光法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被广泛用于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
通过测定患者血清中的IgE水平,医生可以确定是否存在过敏反应,并根据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其次,免疫球蛋白e化学发光法还可以用于评估特定过敏原的敏感性。
通过将过敏原与患者的血清反应,可以确定患者对不同过敏原的敏感程度,从而指导过敏原避免和免疫治疗。
此外,该方法还可以用于研究过敏反应的机制以及新型过敏原的发现。
尽管免疫球蛋白e化学发光法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该方法需要专业的设备和试剂,成本较高。
其次,由于该方法依赖于特定抗体的可用性,因此可能无法检测所有的过敏原。
此外,免疫球蛋白e化学发光法只能检测IgE的总水平,无法区分特定的IgE亚型。
免疫球蛋白e化学发光法是一种用于检测IgE水平的高效、准确的方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原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就是将免疫反应和化学发光反应相结合,藉以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技术。
它是将发光物质或酶标记在抗原或抗体上,免疫反应结束后,加入氧化剂或酶底物而发光,通过测量发射光强度,根据标准曲线测定待测物的浓度。
CLIA的主要优点是灵敏度高、标记物有效期长、检测范围宽,可实现全自动化等。
这里的化学发光是物质在进行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的一种光辐射现象。
某些反应的产物生成后会吸收反应释放的能量,从而跃迁至激发态,然后又回到基态,过程中产生光辐射,就是发光。
免疫学检测主要是利用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反应进行检测的一种手段,由于其可以利用同位素、酶、化学发光物质等对检测信号进行放大和显示,因此常被用于检测蛋白质、激素等微量物质。
免疫学的发展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放射免疫法(RIA)已经处于衰退期,仍普遍用于县级以上医院,试剂系列化;酶联免疫发(ELISA)普遍用于临床机构,产品成熟,试剂尚未系列化(运用色原ADPS,TOOS,MAOS等同过氧化氢偶联的方法就是属于此类);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这个是比较先进的方法,个别较大医院应用,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但国内尚属于导入期或成长期,主要依赖进口。
化学发光的底物主要有如下几类:一、酶促反应的发光底物:鲁米诺,AMPPD等(德晟科技生产的还有异鲁米诺及鲁米诺钠盐)以鲁米诺发光原理为例:鲁米诺的发光原理:鲁米诺在碱性条件下,过氧化氢(氧化剂)以及酶的存在下,生成一种具有发光性能的电子激发态的中间体3-氨基邻苯二甲酸。
由激发态转化为基态的过程中,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的能量,波长位于可见光的蓝色部分。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抗原(或抗体),在与反应体系中的待测物标本与固相载体发生免疫反应后,形成固相包被抗体-待测抗原-酶(HRP)标记抗体的复合物(洗涤清除未发生免疫结合成复合物上的抗原及标记抗体),这时加入鲁米诺发光剂,过氧化氢和发光增强剂是产生化学发光。
化学发光免疫仪的原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化学发光原理化学发光指的是某些化学反应产生的光quanta,而不加热的过程。
这种发光反应称为化学发光反应,化学发光试剂是引起这种反应的物质。
二、化学发光反应机理许多化合物在氧化或还原反应中,电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可以发出光子产生发光。
这是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
常见的化学发光体系是过氧化物-荧光素等。
三、化学发光在免疫分析中的应用1. 标记化学发光物质到抗原或抗体上,作为信号指示剂。
2. 当免疫复合物形成时,添加发光底物,发生化学反应发出光子。
3. 使用光电倍增管等检测发光强度,按量定律计算目标物质的浓度。
四、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组成1. 样本加入系统:可自动加入样本、试剂。
2. 温控系统:控制孵育温度,促进免疫反应。
3. 测量系统:光电倍增管等检测发光值。
4. 数据处理系统:绘制标准曲线,计算浓度。
5. 检测杯盘:存放样本、试剂。
6. 微型泵系统:控制液体流速、顺序。
五、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性能优势1. 检测灵敏度高,可以检测痕量样本。
2. 检测范围广,直线性范围宽。
3. 操作简便快速,可实现自动检测。
4. 可以设计为便携式仪器,现场检测。
5. 可进行多项目标的同时检测。
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典型应用1. 临床样本中的病原体、药物检测。
2. 食品、环境中污染物质的快速筛查。
3. 科研中酶活性的测定。
4. 生物工程中抗体亲和力的评定。
综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整合光学、电学、流体控制、数据处理等技术手段,实现了高灵敏度、高通量的免疫分析,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免疫化学发光法基本原理
免疫化学发光法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方法,通过化学发光信号对反应进行指示。
以下是该方法的基本原理:
1.抗原-抗体反应
抗原-抗体反应是免疫化学发光法的基础。
抗原是指能够与抗体结合并形成复合物的特定物质。
当抗原与其对应的抗体结合时,会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这种复合物的形成是特异性的,因此可以用来检测特定抗原的存在。
在免疫化学发光法中,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是后续化学发光反应的前提。
2.化学发光
化学发光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在某些条件下吸收能量后,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再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释放出光子的过程。
在免疫化学发光法中,化学发光信号被用来指示抗原-抗体反应的存在。
通常使用具有高化学发光效率的化合物作为标记物,例如吖啶酯类、荧光素类等。
这些标记物与抗体结合后,在特定条件下会被酶或化学物质催化发光。
3.信号放大
为了提高化学发光信号的强度,通常会采用信号放大的方法。
信号放大可以通过增加反应体系的酶或化学物质的浓度来实现,也可以通过采用信号放大器等电子设备来实现。
例如,在免疫化学发光法中,可以将碱性磷酸酶标记在抗体上,然后将底物溶液中的荧光素磷酸酯转化为具有高化学发光效率的荧光素。
由于碱性磷酸酶可以催化荧光
素的生成,从而放大了化学发光信号。
4.特异性检测
免疫化学发光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能够特异性地检测目标抗原。
这得益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
当目标抗原存在时,只有与其对应的抗体才会与之结合并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引发后续的化学发光反应。
因此,通过检测化学发光信号,可以确定目标抗原的存在与否。
5.总结
免疫化学发光法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方法,通过使用具有高化学发光效率的化合物作为标记物,结合信号放大技术,从而实现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