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诊断及处理。
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2例,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回顾相关临床资料。
结果:单纯应用mtx灌注化疗的4例患者,b超监视下在1周后清宫,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02±12.4)ml。
18例行uae联合mtx灌注化疗者b超监测下于7-10d后清宫,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2±21)ml。
联合组出血量显著少于单纯mtx化疗组(p<0.05)。
患者均痊愈出院,生育功能保留,月经在术后2-6个月呈正常恢复。
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需早期明确诊断,并选择适当的方式积极治疗,以uae联合mtx灌注化疗效果最为显著,可使预后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60-01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为一种特殊的异位妊娠类型,是指妊娠物于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种植。
临床常因漏诊或误诊,造成子宫破裂或阴道大出血等高危事件发生,增加了子宫切除率,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升高,子宫瘢痕处妊娠率也呈升高表现,及时明确诊断,并选择恰当的方式治疗是确保预后的关键[1]。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2例,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2例,年龄25-41岁,平均(31.9±2.5)岁。
均有剖宫产史,本次妊娠距上次剖宫产1-15年;剖宫产术后有1-2次人流史14例。
临床表现:均停经45-92d。
下腹痛4例,停经后阴道少量流血6例。
临床诊断:人流术前经阴道超声检查确诊4例,以子宫下段可见混合性包块,子宫腔内未见孕囊为影像学表现;其余18例均因人流术中或术后反复大量出血复查超声确诊,子宫下段前壁有混合性回声。
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的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诊断的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总结患者的超声图像特点,并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药物保守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该组患者的子宫瘢痕妊娠中有单纯妊娠囊型13例;部分位于宫腔型7例;混合回声包块型10例。
超声显示子宫下段瘢痕处见妊娠囊或混合回声包块,cdfi显示妊娠囊或包块周边可见丰富低阻血流,药物保守治疗4周后,妊娠囊或包块周边血流明显减少或消失,阻力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4cm在超声监测下行清宫术,4例行腹腔镜下病灶局部切除+子宫下段瘢痕修补术,2例行子宫全切术。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13.0统计软件。
记数资料以(x±s)表示,t检验做组间比较,卡方检验做计数资料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超声诊断分析。
超声检查提示子宫稍增大,子宫腔内或宫颈管内未见妊娠囊,妊娠囊位于子宫下段瘢痕处,部分囊内可见胎芽或卵黄囊,活胎时可见胎心搏动,妊娠囊较大时可明显向前(膀胱方向)凸出,前方肌层变薄,少数一部分妊娠囊位于瘢痕处,另一部分或大部分位于下段宫腔,此时妊娠囊常变形,伸入瘢痕处的妊娠囊成锐角,或妊娠囊明显被拉长;或子宫下段前壁瘢痕处见不均质的混合回声包块,内见无回声、低回声及中等回声区,子宫下段常见局部隆起,包块与膀胱间的子宫肌层常明显变薄(甚至菲薄),少数混合回声包块型者妊娠物有少部分伸入宫腔。
单纯妊娠囊型13例;部分位于宫腔型7例;混合回声包块型10例。
3讨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一种发生在子宫内特殊类的异位妊娠,其发生率为0.045%,瘢痕妊娠的发生率近年有明显上升趋势,成为较常见的剖宫产远期并发症之一。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彩超诊断分析作者:王晓静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33期【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彩超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3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过彩超诊断,可将患者分为单纯妊娠囊型6例(18.7%)、厚壁无回声区型13例(40.6%)和混合性回声包块型13例(40.6%),分别具有不同的超声表现;病灶区域周边可见到丰富的血流信号;要根据患者血流情况、子宫肌层薄厚和包块的类型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
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一种非常使用有效的检查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彩超;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孕卵在子宫瘢痕处着床并发育[1]。
随着今年来剖宫产率的增加,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生率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如果误诊为难免流产、不全流产等采取吸宫术,会导致大出血甚至子宫破裂,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2]。
为了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彩超诊断的临床价值,本文选取2009年6月~2013年5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09年6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3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年龄在27~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54±2.08)岁,均有剖宫产史,其中4例有两次剖宫产,此次发病据上次剖宫产时间在6个月~8年之间,平均为(2.45±0.27)年。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停经、血HCG明显升高,停经时间在37~60 d之间,平均为(50.14±1.39)d, 10例患者在进行人流术后出现阴道流血。
1. 2 仪器采用GE-V730型和GE-LGOIQ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阴道探头频率在5.0~9.0 MHz,腹部探头在3.5 MHz。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患者16例,对其诊断、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2例患者治疗前经超声检查得到明确诊断。
9例行子宫动脉动脉栓塞加人工流产术治疗成功;3例单纯行甲氨蝶呤保守治疗但效果不理想;4例腹腔镜下行宫腔镜病灶清除术治疗成功,无全子宫切除病例。
结论早期准确诊断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具有重要的意义。
超声是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简便而可靠的方法。
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是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关键词] 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 r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a)-0070-02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指孕囊着床于前次剖宫产瘢痕部位的一种罕见异位妊娠,为剖宫产术的远期并发症之一,瘢痕妊娠处易发生破裂,可危及母婴生命安全[1]。
csp随剖宫产率的上升而呈增加趋势,早期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如未能明确诊断而盲目处理,常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甚至威胁生命。
本研究总结分析2009年1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16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与治疗方法,以增加对该病的了解,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2年6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16例csp 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详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患者年龄26~41岁,平均(35.3±2.7)岁;孕次3~6次,平均4次;均有1次以上人工流产史。
所有患者均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发病距上次剖宫产间隔时间为6个月~11年,平均(3.9±1.3)年;均有停经史,停经时间38~112 d,平均(59.4±6.8) d;平均血β-hcg 为(9 659.83±1 347.57)μmol/l。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9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孕妇超声诊断的临床资料,对我院进行早孕检查的孕妇进行常规B超检查,对妊娠囊位置和形态异常的孕妇进一步使用GE V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实施阴道超声检查,探头频率设定为5~9MHz。
所有孕妇均取膀胱截石位进行子宫大小、位置、形态、妊娠囊位置、肌层回声及双侧附件探查,并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妊娠囊着床部位的血流信号。
结果9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孕妇中6例可见子宫峡部前壁典型妊娠囊,3例为位于子宫峡部混合包块。
所有孕妇超声图像可见子宫前壁下段肌层明显变薄,局部可见丰富滋养层周围血流信号,平均血流速为44.88cm/s,平均阻力指数为0.45。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能够清晰显示特异性声像特征,准确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标签: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是指妇女妊娠后妊娠囊或胎盘在既往剖宫产子宫瘢痕处着床,临床发病率不高,但孕早期易被误诊为宫内孕而实施人流术,导致致命性大出血而严重威胁孕妇生命安全[1]。
近几年随着国内超声技术水平的提高,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准确率大大提高。
现对我院收治的9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孕妇的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9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
孕妇年龄为25~37岁,平均年龄为(31.71±4.22)岁,其中1次剖宫产史孕妇7例,2次剖宫产史孕妇2例,孕妇剖宫产至本次子宫瘢痕妊娠时间为2~10年,平均时间为(5.79±
2.31)年。
所有9例孕妇均有停经史,停经时间为38~90d,平均停经时间为(67.53±5.06)d。
尿妊娠实验显示9例孕妇均为阳性。
1.2方法对我院进行早孕检查的孕妇进行常规B超检查,对妊娠囊位置和形态异常的孕妇进一步使用GE V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实施阴道超声检查,探头频率设定为5~9MHz。
所有孕妇均取膀胱截石位进行子宫大小、位置、形态、妊娠囊位置、肌层回声及双侧附件探查,并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妊娠囊着床部位的血流信号。
2结果
常规B超检查结果显示妊娠囊位置和形态异常的孕妇有84例,进一步进行彩色多普勒阴道超声检查诊断为56例难免流产和28例异位妊娠宫内假孕囊。
结合孕妇剖宫产史进一步确诊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9例。
9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孕妇中6例可见子宫峡部前壁典型妊娠囊,其中3例为卵黄囊,2例为胎芽,1例妊娠囊周围有不规则暗区。
3例为位于子宫峡部混合包块。
所有孕妇超声图像可见子宫前壁下段肌层明显变薄,厚度2mm~4mm。
局部可见丰富滋养层周围血流信号,平均血流速为44.88cm/s,平均阻力指数为0.45。
9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孕妇中2例使用氨甲喋呤、米非司酮等药物治疗,7例采用手术切除妊娠包块及行瘢痕修补术,所有患者均治疗成功,均保留生育功能。
3讨论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发病率不高,属于特殊异位妊娠,其发病原因尚无明确研究结果[2]。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一般结合患者是否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是否有停经史以及血HCG升高和尿妊娠实验结果为阳性等正常早孕表现[3]。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孕妇超声特点为:宫腔内未发现妊娠囊,可在子宫峡部前壁发现妊娠囊,膀胱与妊娠囊间子宫肌层明显变薄,妊娠囊着床部位可发现丰富滋养层周围血流信号,胚胎存活时能够显示胎心搏动血流信号[4]。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需要与难免流产、异位妊娠宫内假孕囊以及宫颈妊娠仔细鉴别,上述3种异常妊娠均有典型超声表现,其中难免流产孕妇妊娠囊呈不规则形态且边界不清晰,无心管搏动,妊娠囊多存在于子宫峡部,子宫前壁下段肌層未变薄,妊娠囊周边几乎不能发现血流信号,且血流阻力指数较高;异位妊娠宫内假孕囊孕妇宫腔中央或偏下方可见高回声光环,无滋养层周围血流信号,子宫峡部肌层厚度无变化,附件区可发现包块回声;宫颈妊娠孕妇宫颈明显膨大,呈圆球状,宫体及峡部未明显增大,宫腔内未发现妊娠囊,而在宫颈管内发现妊娠囊或见不均匀光团,宫颈内口呈关闭状态,宫峡部肌层未变薄,峡部也无丰富血流信号。
总体来看,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能够清晰显示特异性声像特征,准确率较高。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妇女需要重视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检查,不可盲目实施人流术。
参考文献:
[1]张斌,陈彦春,刘军永.异位妊娠276例子宫内膜多样性病理结果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9,22(09):88-89.
[2]Francica G,Scarano F,Scotti L,et al.Endometriomas in the region of a scar from Cesarean section:sonographic appearance and clinical presentation vary with the size of the lesion[J].J Clin Ultrasound,2009,37(04):215-220.
[3]刘蓉,姚若进.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指导临床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
中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9,11(25):3603-3605.
[4]SeowKW,Huang LW,Lin YH,et al.Cesarean scar pregnancy:issue in management[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09,23(03):247-253.编辑/许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