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的苯甲酸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实验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的防腐剂—苯甲酸1 实验试剂与仪器试剂苯甲酸(AR),雪碧汽水仪器日立UV-3010紫外-可见光谱仪,1cm石英比色皿2 实验原理与方法为了防止食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腐败、变质,常在食品中添加少量防腐剂。
防腐剂使用的品种和用量在食品卫生标准中都有严格的规定,苯甲酸及其钠盐、钾盐是食品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主要防腐剂之一。
我国规定了苯甲酸(盐)在碳酸饮料中最大使用量为0.2g/kg。
苯甲酸具有芳香结构,在波长225nm和272nm处有强吸收由于食品中苯甲酸用量很少,同时食品中其它成分也可能产生干扰,因此一般需要预先将苯甲酸与其它成分分离。
从食品中分离防腐剂常用的方法有蒸馏法和溶剂萃取法等。
本实验测定雪碧中苯甲酸,含有人工合成色素、甜味剂等,但一般在紫外区无吸收,故不干扰测定,样品不用处理,苯甲酸(钠)在225nm处有最大吸收,可在225nm波长处测定标准溶液及样品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法,可求出样品中苯甲酸的含量。
3 实验步骤苯甲酸标准储备液配制称取0.1000g苯甲酸于100mL容量瓶中,加适量蒸馏水定容,配制成1mg/mL溶液,吸取此液5mL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每毫升溶液相当于苯甲酸100ug。
标准曲线绘制取苯甲酸标准储备液、、、、,分别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溶液稀释至刻度。
以水为对照液,测定其中5号标准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波长范围为200~350nm),找出λmax ,然后在λmax处测定五个标准溶液的吸光度A。
样品处理和测定雪碧饮料除二氧化碳后,准确移取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在λ处测定max吸光度。
4 实验结果测得苯甲酸在227nm波长处有最大吸光值表1 标准液吸光度测定标准液(μg/ml) 0 2 4 8 12吸光度图1 苯甲酸标准溶液标准曲线测得雪碧样品的苯甲酸吸光度为=μg/ml从曲线上找出相应的苯甲酸浓度Cx: 样品定容后体积为100mlV1: 所取样品体积为 25mlV2因为雪碧的密度约等于1kg/m3,故μg/ml≈μg/g=kg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一》对汽水类食品中苯甲酸的最大使用量做了规定:苯甲酸<=0.2g/Kg,本实验使用的雪碧样品苯甲酸浓度Kg<0.2g/Kg,即低于国家标准,符合国家标准。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酱油中苯甲酸含量的实验优化探究崔金娟;谢漫媛;赵丽冰【摘要】苯甲酸(钠)是酱油中的常用添加剂,国家标准对其使用量有严格限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酱油中苯甲酸含量在实验影响因素探究和样品前处理方法优化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实验对不同酸碱条件下苯甲酸溶液紫外吸收光谱、吸收峰波长及固定波长下的吸光度进行了实验探究,用不同前处理方法进行样品处理并进行了检测结果的对比和分析,从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角度提出了224 nm 波长下测定的最佳酸碱性条件,以简化方法、节约资源、提高效率为目标提出了样品前处理优选方案并进行了回收率测定和精密度实验.%Benzoic acid is a commonly used additive in soy sauce.National standards have strict limits on its usage.For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determination of benzoic acid in soy sauce,the study on experimental influence factors and the optimization on pretreatment methods has a lot of research space.The ultraviolet absorption spectra and the absorption peak wavelength of benzoic acid in different add-alkaline conditions aredetermined.Absorbance at fixed wavelength is also determined.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test results are carried out with different pretreatment methods.The optimum acid-alkaline conditions at 224 nm proposed from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accuracy and precision.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ethod,save resources and improve efficiency,put forward the sample pretreatment plan.The recovery test and precision experiment are carried out.【期刊名称】《中国调味品》【年(卷),期】2017(042)011【总页数】5页(P110-114)【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酱油;苯甲酸【作者】崔金娟;谢漫媛;赵丽冰【作者单位】广东省城市建设技师学院,广州 510520;广东省城市建设技师学院,广州 510520;广东省城市建设技师学院,广州 5105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4.21近年来,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酱油中苯甲酸含量的测定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doc苯甲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染料等领域。
其中,苯甲酸的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的方法。
一、实验原理苯甲酸是一种有机酸,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能力。
在紫外区域(200nm-400nm),苯甲酸分子可吸收215nm处的光线,吸收峰位于第二阶段。
据此,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可对苯甲酸进行测定。
二、实验步骤1.样品的制备取适量苯甲酸样品,精确称重,用洗耳球容器将样品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备0.1mol/L 的苯甲酸溶液。
通过调整PH值将其转化为离子型物质(苯甲酸钠)。
2.工作曲线的绘制用离子型苯甲酸制备6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称取苯甲酸钠,精确加入去离子水中,形成6个不同浓度的溶液(0.001mol/L、0.002mol/L、0.005mol/L、0.01mol/L、0.02mol/L、0.05mol/L)。
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逐个测量吸光度(OD值),根据吸光度与浓度间的线性关系绘制出工作曲线。
3.样品的测定将出厂的样品溶液与与标准溶液相同的工作曲线进行测量。
根据样品的OD值和工作曲线确定其浓度值。
三、实验注意事项1.样品及标准溶液需严格混合均匀,以保持同质性。
2.样品的稀释及调整PH值时应掌握好操作技巧及时间。
3.绘制工作曲线准确、精确,需保证实验条件一致,减少误差。
4.在进行测量时,应注意除去溶液中的气泡,保证测量准确。
4.样品超出工作曲线范围,需要适当调整溶液的浓度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测定和计算,得到如下数据:吸光度(OD)浓度(mol/L)0.1 0.001根据标准曲线,测得样品的吸光度(OD)为0.5,可计算得到样品的浓度为0.02mol/L。
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定量快速、准确、灵敏等优点,为苯甲酸在工业生产中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食品中苯甲酸钠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熟悉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2、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的吸收光谱图;3、掌握标准曲线法测定样品中苯甲酸钠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为了防止食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腐蚀、变质,常在食品中添加少量防腐剂。
防腐剂使用的品种和用量在食品卫生标准中都有严格的规定,苯甲酸及其钠盐、钾盐是食品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主要防腐剂之一,其使用量一般在0.1%左右。
苯甲酸及苯甲酸钠具有芳香结构在近紫外光区具有较强的吸收。
通过实验证实,苯甲酸在230nm处具有最大吸收。
另一方面,它在水中具有适当的溶解度,所以,可将标样和样品处理成水溶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通过标准曲线法而实现酸性食品中苯甲酸(钠)含量的测定。
由于食品中苯甲酸用量很少,同时食品中其它成分也可能产生干扰,因此一般需要预先将苯甲酸与其它成分分离。
从食品中分离防腐剂常用的方法有蒸馏法和溶剂萃取法等。
本实验测定雪碧、可口可乐、醒目等饮料中苯甲酸(钠),样品不用处理,在230nm波长处测定标准溶液及样品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法,可求出样品中苯甲酸的含量。
3、仪器和试剂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TU-1810(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1.0cm石英比色皿,50ml容量瓶11个,吸量管5mL一支、1mL两支。
试剂:苯甲酸钠标准贮备液(1.000g/L):准确称量经过干燥的苯甲酸钠1.000g(105℃干燥处理2h)于1000mL容量瓶中,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后定容。
该贮备液可置于冰箱保存一段时间;0.1mol/L NaOH溶液;市售饮料。
四、实验步骤1、标准曲线的制作苯甲酸钠标准溶液(100.0mg/L):准确移取苯甲酸储备液5.00mL 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稀释定容。
苯甲酸钠系列标准溶液的配制:分别准确移取苯甲酸钠标准溶液0.00mL、1.00mL、2.00mL、3.00mL、4.00mL和5.00mL于6个50mL容量瓶中,各加入0.1mol/LNaOH溶液1.00mL蒸馏水稀释定容,摇匀。
本文旨在介绍苯甲酸的测定实验,首先介绍实验的原理,然后对实验的步骤进行详细的介绍,最后总结实验结果。
一、苯甲酸的测定实验原理
苯甲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可以在溶液中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来测定。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将比较样和测定样放入比较室和测定室,分别测定其紫外吸收率,然后通过测定的结果来计算样品中苯甲酸的浓度。
二、苯甲酸的测定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仪器:首先准备好紫外分光光度计,并且准备好苯甲酸的比较样和测定样,比
较样中的浓度应该比测定样低;
2.稀释测定样:将测定样稀释至比较样浓度相当,以便于比较;
3.测定紫外吸收率:将比较样和测定样分别放入比较室和测定室,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测
定其紫外吸收率;
4.计算苯甲酸浓度:根据测得的紫外吸收率,计算样品中苯甲酸的浓度。
三、实验结果
通过苯甲酸的测定实验,可以准确的测定出样品中的苯甲酸的浓度,从而更好的掌握苯甲
酸的特性。
正如古人所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通过测定实验,才能更好的掌握
苯甲酸的性质,从而有效的应用苯甲酸。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的防腐剂—苯甲酸一、目的要求1.了解和熟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的方法和原理。
3.学习掌握用标准曲线定量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为了防止食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腐败、变质,常在食品中添加少量防腐剂。
防腐剂使用的品种和用量在食品卫生标准中都有严格的规定,苯甲酸及其钠盐、钾盐是食品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主要防腐剂之一。
我国规定了苯甲酸(盐)在碳酸饮料中最大使用量为0.2g/kg。
苯甲酸具有芳香结构,在波长225nm和272nm处有强吸收由于食品中苯甲酸用量很少,同时食品中其它成分也可能产生干扰,因此一般需要预先将苯甲酸与其它成分分离。
从食品中分离防腐剂常用的方法有蒸馏法和溶剂萃取法等。
本实验测定雪碧中苯甲酸,含有人工合成色素、甜味剂等,但一般在紫外区无吸收,故不干扰测定,样品不用处理,苯甲酸(钠)在225nm 处有最大吸收,可在225nm波长处测定标准溶液及样品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法,可求出样品中苯甲酸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日立UV-3010紫外-可见光谱仪;1cm石英比色皿;苯甲酸(AR);市售饮料四、操作步骤1.苯甲酸标准储备液配制:称取0.1000g苯甲酸于100mL容量瓶中,加适量蒸馏水定容,配制成1mg/mL 溶液,吸取此液5mL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每毫升溶液相当于苯甲酸100ug。
2.标准曲线绘制:取苯甲酸标准储备液0.00、1.00、2.00、4.00、6.00mL,分别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溶液稀释至刻度。
以水为对照液,测定其中5号标准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波长范围为200~350nm),找出λmax,然后在λmax处测定五个标准溶液的吸光度A。
3.样品处理和测定:雪碧饮料除二氧化碳后,准确移取2.5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在λmax处测定吸光度。
五、结果与计算从曲线上找出相应的苯甲酸浓度C x,按下列公式计算样品中苯甲酸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一 实验目的1. 掌握吸收曲线的测定与绘制方法2. 学习运用直接比较法求样品含量3. 掌握75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二 基本原理样品中的苯甲酸在碱性条件下形成苯甲酸盐。
苯甲酸及其盐对紫外光有选择性吸收,其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在225nm 左右。
用752型分光光度计可测定物质在紫外光区、可见光区的吸收光谱,并可定量测定物质含量。
三 仪器与试剂(一) 仪器752型分光光度计,1cm 石英吸收池一套,50ml 容量瓶二只,刻度吸管5ml 、10ml 各一支,滴管一支(二) 试剂L NaOH 溶液;苯甲酸标准贮备液:精确称取分析纯苯甲酸100mg (预先经105℃烘干),用LNaOH 溶液100ml 溶解后,再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
此液1ml 相当于苯甲酸。
苯甲酸标准溶液:取苯甲酸贮备液,置于50ml 容量瓶中,用LNaOH 溶液定容,摇匀。
此液1ml 相当于8μg 苯甲酸。
四 操作步骤1. 苯甲酸吸收曲线的绘制测定条件:氘灯,1cm 石英比色皿,苯甲酸标准溶液,LNaOH 为参比液测定波长(nm ):从210nm~240nm 每隔一定波长(2nm~5nm )测定一次吸光度,在225nm 左右隔1nm 测定一次吸光度。
用以上波长为横坐标,测得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苯甲酸的紫外吸收曲线。
2. 直接比较法测定样品溶液中苯甲酸的含量取样品溶液,置于50ml 容量瓶中,用LNaOH 溶液定容,摇匀后备用。
在上述吸收曲线中找出最大吸收波长,用此波长作为定量分析的测定波长。
以LNaOH 溶液为参比液,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测定苯甲酸标准溶液和稀释后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五 数据处理 按下式计算样品溶液中苯甲酸的浓度:58A A 1050C A A )ml /g (sx s s x x ⨯⨯=⨯⨯=μC 式中C x 是待测样品液的浓度;C s 是苯甲酸标准液的浓度;A x 是待测样品液的吸光度;A s 是苯甲酸标准液的吸光度。
药物中的苯甲酸和水杨酸化学分析方法苯甲酸(C6H5CH2COOH)和水杨酸(C6H4(OH)COOH)都是常见药物中的成分,分别用于解热、镇痛、抗炎等临床应用。
为了确保药物质量和安全,对这两种成分的化学分析十分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对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化学分析方法。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分析方法之一、对于苯甲酸和水杨酸来说,它们在200-300nm的紫外光区域都有吸收峰。
因此,可以通过测定样品在特定波长下吸光度的变化,利用比尔-朗伯定律建立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样品中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含量。
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见的分离技术,可以用于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定量分析。
该方法将样品通过高压推进,通过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不同组分的分离。
然后利用检测器(如紫外检测器)检测样品中不同组分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并根据峰面积或峰高与标准曲线进行定量。
3.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将样品中的成分通过气相分离的方法,常用于分析挥发性和脂溶性物质。
对于苯甲酸和水杨酸来说,可以通过将样品蒸发至气态后,通过气相色谱进行分离和定量。
在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时,可以选择适当的填料和流动相,以实现对苯甲酸和水杨酸的有效分离,并通过检测器对其进行定量测定。
4.红外光谱法(IR):红外光谱法可以通过分析样品中吸收、透射或反射红外辐射的模式来确定样品中的化学成分。
苯甲酸和水杨酸在红外光谱中具有特定的吸收峰,可以根据这些峰的位置和强度来确认它们的存在,并可以通过比对标准物质的红外光谱图谱来定量分析。
上述几种方法都是常见的药物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对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化学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样品的特性、分析目的和仪器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正确选择和应用合适的方法可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确保药物质量和安全。
实验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一、实验目的学习、了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了解紫外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当辐射能(光)通过吸光物质时,物质的分子对辐射能选择性的吸收而得到的光谱称为分子吸收光谱。
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与物质的分子结构、物质所在状态、溶剂和溶液的PH等因素有关。
分子吸收光谱的强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有关。
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通常采用“吸光度”这一概念来量度。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在一定的条件下,吸光物质的吸光度A 与该物质的浓度C和液层厚度成正比。
即A= LC因此,只要选择一定的波长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即可求出该溶液浓度,这就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
在碱性条件下,苯甲酸形成苯甲酸盐,对紫外光有选择性吸收,其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25nm。
因此,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苯甲酸在225nm处的吸收度就能进行定量分析。
三、仪器与主要试剂TU-18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cm石英比色皿0.1M氢氧化钠溶液苯甲酸(AR)四、实验步骤1、苯甲酸标准溶液的制备称取苯甲酸(105℃烘干)100mg,用0.1M氢氧化钠溶液100ml 溶解后,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1ml含0.1mg苯甲酸.2、制作苯甲酸吸收曲线,选择最大吸收波长①移取苯甲酸标准溶液4.00ml于50ml容量瓶中,用0.01M氢氧化钠溶液定容,摇匀,此溶液1ml含苯甲酸8ug.以氘灯为光源,用0.01M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参比,改变测量波长(从210-240nm)测量8ug/ml苯甲酸的吸光度.②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苯甲酸的紫外吸收曲线, 并找出最大的吸收波长(是否是225nm).3﹑样品的测定①取10.00ml苯甲酸样品,放入50ml容量瓶中,用0.01M氢氧化钠溶液定容,摇匀.②在上述曲线中所找到的最大吸收波长作为入射光波长,以0.01M 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参比,在上述相同条件下测出苯甲酸标准溶液(8ug/ml苯甲酸)和稀释好的样品的吸光度,分别记录.五、分析结果计算计算样品液中苯甲酸的浓度C样/C标=A样/A标六、思考题1、比较TU-1810与722S型分光光度计机构有何异同点?2、本实验为什么要使用石英比色皿?3、使用紫外光源(氘灯)应注意些什么?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化学工业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12食品添加剂对于改善食品色、香、味,延长食品保质期具有重要作用。
苯甲酸及它们的盐在饮料中使用较为广泛,但都有一定的毒性[1],其中苯甲酸还是防腐剂中使用量最大者[2]。
监测它们在饮料中的使用量, 对于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主要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AOAC 法(氧化法)[3]等。
其中以气相色谱法经常使用,但仪器要求高,不便于基层实验室使用。
该文提出把苯甲酸钠用磷酸酸化后蒸馏出苯甲酸直接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上分别在两组分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根据吸光度加和性的原理再分别进行定量。
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北京瑞利U V-18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 c m 石英比色皿2只磷酸、氢氧化钠、苯甲酸、重铬酸钾、硫酸均为分析纯试剂苯甲酸标准储备液:称取1.000 g苯甲酸,用0.01 m ol/LN a O H 稀释至1000 mL容量瓶中。
此溶液1 mL含有1 mg的苯甲酸。
苯甲酸标准操作液:移取10.00 mL苯甲酸标准储备液用0.01 m o l /LN a O H稀释至100 mL此溶液此溶液1mL含有0.1 mg的苯甲酸。
1.2 样品处理取雪碧样品溶液10.00 mL至于250 m L的蒸馏瓶中,加1 m L磷酸,70 m l 水蒸馏,用预先加有5 m L 0.1 m o l /LN a O H 100 m L 容量瓶接收流出液,约收集45 m L时停止蒸馏,用少量的水洗涤冷凝器,最后将容量瓶内蒸馏液稀释至刻度。
吸取20.00 m L 蒸馏液置于另一个250 m L 蒸馏瓶中,加入33 m ol/L重铬酸钾25 m L、2 m o l /L硫酸溶液6.5 m L ,加热回流10 m i n ,冷却,再加1 m L 磷酸,40 m L 水,蒸馏,收集流出液于100 m L容量瓶,用0.01 mol/LNaOH稀释至刻度,摇匀。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的解离常数
苯甲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有机酸,因其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日常
生活,食品加工、农药、精细化学行业等领域。
苯甲酸的解离常数(K)作为描述该溶质
的溶解度的重要指标,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文介绍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的解
离常数的原理和方法。
一、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的原理是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以一定的波长测量溶液的可见吸收度,以此来测定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大小。
根据摩尔定律,当溶液玻璃化中溶质浓度和添加溶质(或添加离解离子)不同时,溶液对某一波长的吸收度也会有不同的变化。
紫外分光光度
法利用这一原理来测定溶液中苯甲酸的解离常数,具体流程如下:
苯甲酸溶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在一定的波长A处进行测量,得到吸收度A1。
此时,将溶液中的苯甲酸稀释至稀释因子为2的浓度,重新进行吸收度测量得到A2。
最后,可以利用如下公式:
K=2^A1* A2
来得出苯甲酸的解离常数K。
二、方法
1、准备工作
(1)取硝酸苯甲酸水溶液,纯净干燥的水,仪器清洁剂;
(2)安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校准该仪器;
(3)准备好不同浓度、不同稀释因子的苯甲酸溶液;
2、测量过程
(1)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定量波长A处测量不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吸收度,得到吸收度A1;
(3)计算吸收度值,计算苯甲酸解离常数,K=2^A1* A2;
3、计算结果
三、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方法,可以用于测定苯甲酸的解离常数。
同时,实验过程全程遵循相关的安全措施,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
实验名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理解常数姓名*** 学号***同组人员(小组) ***一.实验目的1.了解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和操作方法。
2.掌握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苯甲酸解离常数的原理和方法。
3.熟悉用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分析法在研究离子平衡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它是基于物质的分子状态和离子状态对某一波长光的吸收度不同的原理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
当某种物质在溶液中达到解离平衡时,该溶液中同时存在物质的分子和离子状态,而这两种状态对同一波长的光的吸收度是不同的,因此,用分光光度计测得的溶液的吸光度是溶液中分子和离子吸光度的综合表现。
在高酸性介质中,可以认为溶液中该酸只以HL形体存在,在碱性介质中,可以认为溶液中该酸只以L-形体存在。
苯甲酸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C6H5COOH + H2O C6H5COO- + H3O+(简写为HL H+ + L-)pKa=pH+lg [HL]/[L-]由朗伯比尔定律知,稀溶液中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考虑高酸性介质中,可近似认为该酸只以HL形体存在,在碱性介质中,同理认为溶液中该酸只以L-形体存在,在缓冲体系中HL与L-共存,可得Ka = [H+][L-]/[HL]= [H+](A HL – A)/(A– A L-)即pKa=pH+lg(A– A L-)/(A HL – A)三.仪器和试剂仪器:紫外-可见光谱仪(TU-1901),pH计,分析天平,二面通石英比色皿试剂:1.00mmol/L苯甲酸溶液,pH=3.6缓冲溶液,pH=4.5缓冲溶液四.实验步骤1.按照下表配制溶液*在50mL容量瓶定容2.用pH计分别测量以上四种溶液pH值并记录。
3.依次取四种苯甲酸溶液于比色皿中,以各自相应的溶剂做参比,在波长为230~300nm之间扫描得吸收曲线,记录最大吸收波长及最大吸光度值。
五.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六.结果与讨论1.结论 pH=3.6时pKa=3.9619,pH=4.5时,pKa=5.5680,pKa平均值为4.7650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
实验目的:
1、掌握用PH计测定溶液PH的操作。
2、掌握755型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3、通过实验,加深对溶液PH和溶液含量测定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实验原理:
1、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PH长选用玻璃电极作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年级作为参比电极,浸如待测溶液中组成原电池,原电池的电动势与溶液的PH呈线性,由于K中包括难于计算的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实际工作中采用仪器直读法,即首先用已知PH的缓冲液校准酸度计,然后直接测量待测溶液的PH。
2、在碱性条件下,苯甲酸形成苯甲酸盐,对紫外光有选择性吸收,其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在225nm。
可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物质在紫外光区的吸收光谱并进行定量分析。
实验器材:
试药: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液、混合磷酸盐缓冲液、0.01mol/L、0.1mol/L氢氧化钠、苯甲酸
仪器:量瓶、烧杯、75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石英比色杯、PHS-25型酸度计
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用酸度计测定溶液的PH值
1、安装电极
先把电极夹子夹在电极杆上。
夹上甘汞电极,把引线叉连接在电极接线柱上。
再将玻璃电极夹在夹子上,使玻璃球泡略高于甘汞电极,把电极插头插入电极孔内,旋紧螺丝。
2、连接电源
检查电源电压与仪器电压相符合后,将PH-mV开关置“0”,接通电源。
对PHS-25型酸度计,若用交流电源,接通电源后指示灯亮,若用直流电源,指示灯不亮。
3、定位
(1)将标准缓冲液倾入测试杯中,侵入电极,将PH-MV开关旋至与缓冲液相应量程范围。
(2)查表5-1,调节定位调节器,使指针指向本缓冲液该温度下的PH。
并摇动测试杯,使指针稳定为止,重复调节定位调节器,定位后,定位调节器不可再旋动。
4、测量
(1)移开缓冲液测试杯。
用纯水淋洗电极,并用滤纸轻轻吸干。
(2)将被测溶液倾入测试杯中(温度应和缓冲液一样,否则应按其温度重性调节温度补偿
器)浸入电极对,读数即可。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的含量
1、苯甲酸标准储备液的制备
精确称取苯甲酸100mg,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100ml溶解后,再用蒸馏水稀释1000ml。
此溶液1ml含0.1mg苯甲酸。
2、苯甲酸吸收曲线的测量
吸取苯甲酸贮备液4.00ml,放入50ml容量瓶中,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定容,摇匀。
此溶液1ml含8μg苯甲酸。
测量条件光源:氢灯;参比液:0.01mol/L氢氧化钠;测量波长:210、215、218、220、222、224、225、226、228、230、235、240nm。
3、标准对比法测定样品液苯甲酸的含量
取10.00ml样品液,放入50ml容量瓶中,用0.01mol/L氢氧化钠定容,摇匀。
在上述曲线中找出最大吸收波长,以此作定量分析的入射光。
以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为参比。
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测出标准苯甲酸溶液和稀释好的样品液的吸光度值。
4、按下式计算样品液中苯甲酸的浓度:
C样/C标 = A样/A标
实验注意事项:
1.正确选择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光源灯。
石英比色杯价格昂贵,操作时不要离开桌面,谨防打碎。
2.由于玻璃电极膜极易碰坏,使用时应特别小心。
用后要清洗干净再保存好。
实验报告:
实验结束后,书写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