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测量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23.33 KB
- 文档页数:5
食品科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刘羿希(贵州省检测技术研究应用中心,贵州贵阳 550014)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检测措施,以保障公众的健康。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作为一种高效的分析工具,近年来在食品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于此,本文阐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组成及其特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食品检测中的作用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食品;检测;应用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violet VisibleSpectrophotometer in Food DetectionLIU Yixi(Guizhou Tes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Center, Guiyang 550014,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od safet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food, a series of testing measures need to be taken to protect public health. Ultraviolet-visible(UV-VIS) spectrophotometer, as an efficient analytical tool,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food detection in recent year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UV-VIS spectrophotometer, the role of UV-VIS spectrophotometer in food dete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detection.Keywords: ultraviolet visible spectrophotometer; food; detection; application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备受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
紫外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可以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具有性能稳定、使用灵活、维护简便等优点。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一定频率的紫外/可见光照射被分析的有机物质,引起分子中价电子的跃迁,它将有选择地被吸收。
一组吸收随波长而变化的光谱,反映了试样的特征。
那么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用途有哪些呢?下面给大家一一介绍:
1.测定溶液浓度(含量)
这种应用最为常见,也被称作“定量分析”。
通过与已知浓度溶液比较测定未知浓度样品浓度的方法。
2. 测定材料特性
例如,夏天您在山上和海滩,以及冬季在滑雪场时所配戴的太阳镜、所用的防晒化妆品以及所穿的衣物,在经过“透过率”的测量后,就能很清楚地知道它们能否挡住目标波长的光线。
每种样品都有自己的特征“光谱”。
要辨别一种未知的样品,可将其与一种已知样品的光谱相比较(定性)。
3. 测定分子结构
您知道样品是由分子组成,而每个分子则由一组原子构成的么?每个分子都有自己的特征光谱(位置、强度等)。
尽管比较难,但许多大学和公司的实验室都进行过通过光谱来判定分子结构的实验。
总体而言,根据吸收与已知浓度的标样的比较,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对于一个特定的波长,吸收的程度正比于试样中该成分的浓度,因此测量光谱可以进行定性分析,这是紫外分光光度计最常用的两种功能。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发展和应用摘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类很重要的分析仪器,无论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材料学、环境科学等科学研究领域,还是在化工、医药、环境检测、冶金等现代生产与管理部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都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有着较长的历史,其主要理论框架早已建立,制作技术相对成熟。
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更是广泛,现在国内几乎每个乡镇医院的检验科都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构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机、电、算等任何一方面的新技术都可能再推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整体性能的进步。
在追求准确、快速、可靠的同时,小型化、智能化、在线化、网络化成为了现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验医学l9世纪50年代,首先出现了用千目观比色法的纳氏(Nessler)比色管,不久有杜氏(Duboscq)比色计,后者一直沿用到本世的40年代。
1911年,使用硒光电池的Berg比色计制成。
而这种光电比色计是分光光度计的雏形和基础。
本世纪3O年代看,由于秉灯、氢灯和各种棱镜,光学器材和电学器材的发展,美国Beckman公司的第~台分光光度计终于在1941年问世。
至60年代,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 计)基本上取代了光电比色计 1957年,美国Technicon 公司按照Skeggs医生的方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化的临床生化分析仪。
60年代以后.各种自动化分析仪层出不穷。
特别是70年代起,各种分光光度计与计算机联姻,明显地扩大了仪器功能现在,分光光度计作为综台光学、电学(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精密机械学的发展和应用,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工业和农业等许多领域。
其中以uV—V计系列彰响最广、应用最普遍,并且还是其他分光光度计(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础。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仪器价格低廉适用性广泛,尤其是采用微机控制以来,该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检验医学中必备的一个常规仪器,本文将重点介绍uv—v 计的原理,结构,特点及其在临床检验医学中的发展和应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颜色测量上的应用摘要:基于色度学测量原理。
利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样品的蓝光白度,讨论了影响色度测量结果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颜色测量;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蓝光白度1研究背景目前获得物体颜色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光谱光度测量法、色度计法和目视匹配法。
目视匹配法的结果较易受观察者的主观因素影响,色度计法虽可直接测量得到三刺激值或色品坐标,但其测量准确度依赖于色度计对色匹配函数的匹配程度。
光谱光度法测量先得到光谱反射因数,然后根据色度学公式计算三刺激值和色品坐标,测量准确可靠,被各个国家作为标准测量方法。
2实验部分2.1仪器与样品UV-21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岛津公司);色度积分球(岛津公司);标准白板(中国计量院);待测白板。
2.2样品前处理将标准白板与待测白板的表面用无水乙醇擦拭干净,待其自然晾干。
2.3实验方法开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入色度积分球程序。
先设置标准白板的已知光谱反射(比)因数,再设置测量条件,分别为光源:D,视场:100。
在进行基线扫65描后,用标准白板定标仪器,若仪器测量值与已知值一致,则可进行待测样品的测量。
测量后在390nm-520nm每隔10nm记录白板的光谱反射(比)因数,进行计算。
3结果与讨论3.1测量原理及计算蓝光白度作为在国际标准]SO2470纸张、纸板-漫蓝反射因数的测量,以及我国纸张、塑料、建材等有关国家标准中都曾经或仍在应用的白度数值,其定义为:将测量数值带入(1)式,即可求得待测样品的蓝光白度值。
3.2影响颜色测量结果的关键因素3.2.1标准光源的影响现代色度仪主要采用A、C、D65光源作照明体,由于这三种光源在可见光区内的能量分布存在差异,造成样品本身出射的全辐亮度因数就有差异。
目前多用理想的D65照明体。
3.2.2标准观察者视场的影响标准色值是以标准观察者为条件的,20视场标准观察者和l舻视场标准观察者由于其光谱敏感函数不同,从而导致颜色三维量的不一致。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光学仪器,可用于测量物质对紫外和可见光的吸收和反射率。
在材料科学和化学领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被广泛应用于测试薄膜的反射率。
本文将探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薄膜反射率的原理。
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利用分光仪原理,测量材料吸收或透射光的仪器。
它可以在紫外、可见光范围内测量样品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或反射率。
2. 薄膜反射率测试薄膜反射率是指薄膜表面对入射光的反射能力。
通常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来测试薄膜在不同波长下的反射率,以评估薄膜的光学性能。
3. 反射率测试原理在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薄膜反射率时,通常会将薄膜样品固定在样品舱中,然后利用分光光度计发出特定波长的光,经过样品后被探测器检测。
根据探测器接收到的光强,计算出薄膜在该波长下的反射率。
4. 正弦光束法一种常用的测试薄膜反射率的方法是正弦光束法。
该方法通过调节入射角度和光路长度,使得探测器能够测量薄膜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反射率。
这样可以得到薄膜在不同波长和入射角度下的反射率曲线。
5. 测量注意事项在进行薄膜反射率测试时,需要注意样品的制备和处理,确保样品表面平整、无气泡和杂质。
另外,还需要校准仪器,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和入射角度,以获得准确的反射率数据。
6. 应用领域薄膜反射率测试在光学材料、太阳能电池、涂料、光学薄膜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通过测试薄膜的反射率,可以评估其光学性能,为材料研发和生产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薄膜的反射率原理中,正弦光束法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方法,通过调节入射角度和光路长度,测量薄膜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反射率,得到反射率曲线。
在进行测试时,需要注意样品制备和处理,以及仪器的校准和参数选择,以获得准确的反射率数据。
薄膜反射率测试在光学材料、太阳能电池、涂料等领域的应用价值巨大,为材料研发和生产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测试薄膜反射率时,除了使用正弦光束法外,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测试,例如准直束法、全反射法、矢量法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药品检测中的应用药品分析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在药品的研究、生产、流通、使用和监督管理等环节中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性状分析、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
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是制药生产中常用的检测仪器。
其中,紫外分光光度计由于准确度高、测定限度低、设备简便、仪器成本低、易于操作等优点,已成为制药生产中必备的检测设备之一,用于药物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区(200-760nm)产生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根据吸收光谱的特性,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其理论基础为朗伯-比耳定律,溶液的吸光度和吸光物质含量、液层厚度乘积成正比。
对于一般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其测量的相对误差在1%~3%。
随着大量心得显色剂的合成及应用,尤其是有关多元络合物和各种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研究,推进了元素测定的灵敏度的大幅提高。
采用预富集和示差法,适用质量分数从常量(1%~50%)到痕量(10-10~10-8)。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由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两种方法构成,这两种方法在测定的原理、仪器、操作等方面皆相同。
因此,统称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仪器一般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
在各国药典中,药品的理化常数、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很多项目中,都能见到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实例。
在制药生产中,紫外分光光度法应用最多的是药物含量的测定、药物杂质检测、药物稳定性考察、释放度、药物负载行为测定及物质结构鉴定等方面。
目前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的药物品种有维生素、抗生素、解热药、去痛药、降血压药、安定药、镇咳药、滴眼药、磺胺类药、利尿药、某些妇科药、痢疾药、腹泻药、抗肿瘤药、抗结核药等。
1 紫外分光光度法应用于药物含量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由于灵敏度较高,不仅可用于常量组分的含量测定,也可用于测定微量组分、超微量组分以及多组分混合物同时测定等,在药物分析中主要用于原料药含量测定、制剂含量测定、含量均匀度和溶出度的检查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1. 引言1.1 引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通常用于测定物质的浓度或测定物质的吸光度。
该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测量样品对紫外和可见光的吸收情况,从而推断样品中所含物质的浓度或结构。
在化学分析实验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高和简便易行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该方法测定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并探讨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
通过对仪器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和影响因素的详细讨论,我们将深入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应用,并为今后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本实验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关于分光光度法的实际操作经验,提升我们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1.2 背景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领域的分析方法,通过测定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区域的吸收特性,从而确定物质的浓度或者进行定性分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药品质量控制等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实验室分析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过测定物质在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光吸收情况,我们可以获得关于物质性质的重要信息,如浓度、溶解度、稳定性等。
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对于提高实验准确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仪器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和影响因素,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份系统全面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指南。
通过总结和展望,我们也希望能够进一步探讨该方法在化学分析领域的应用前景。
1.3 研究目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技术,可以用于测定物质的吸光度,从而推断物质的浓度。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 研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测定物质浓度方面的应用。
科技论文写作期末作业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11级生物技术(1)班符朝方学号:P11211484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其应用李诗哲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730100摘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于分析人员来说是最有用的分析工具之一,几乎每一个分析实验室都离不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下面介绍了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原理、结构及其特点,并介绍了它在生物领域的应用及其他方面的应用1引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类很重要的分析仪器,无论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材料学、环境科学等科学研究领域,还是在化工、医药、环境检测、冶金等现代生产与管理行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都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2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m 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
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
波长长的光线能量小,波长短的光线能量大。
分光光度测量是关于物质分子对不同波长和特定波长处的辐射吸收程度的测量。
物质的吸收光谱本质上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人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
由于各种物质具有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这是分光光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
分光光度分析就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
2.1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2】有机化合物的电子跃迁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有关的电子有三种[[4],即形成单键的σ电子、形成双键的π电子以及未参与成键的n电子。
跃迁类型有:σ→σ*、n→σ*,π→π*、n→π四种。
饱合有机化合物的电子跃迁类型为σ→σ*,n→σ*跃迁,吸收峰一般出现在真空紫外区,吸收峰低于200nm,实际应用价值不大。
分光光度计的原理与应⽤解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原理与应⽤分光光度计就是利⽤分光光度法对物质进⾏定量定性分析的仪器。
它是现代实验室检测⽤的常规仪器。
常⽤于核酸、蛋⽩定量以及细菌⽣长浓度的定量。
在印染⽅⾯,我们可以⽤分光光度计测量染⾊时染料的上染百分率,以及整理在织物上助剂的浓度,还可以⽤于颜⾊的测量。
同时它还⼴泛地应⽤于⾷品检测、农药的检测及⼯业上⽯油的检测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实验中的应⽤⾮常⼴泛,故我们要熟悉并掌握它的原理及应⽤。
⼀、分光光度计的组成各种型号的可见分光光度计,就其基本结构来说,都是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即光源、单⾊器、吸收池、检测器及信号指⽰系统。
1.光源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常⽤的光源有两类:热辐射光源和⽓体放电光源。
热辐射光源⽤于可见光区,如钨灯和卤钨灯;⽓体放电光源⽤于紫外光区,如氢灯和氘灯。
2.单⾊器单⾊器的主要组成:⼊射狭缝、出射狭缝、⾊散元件和准直镜等部分。
单⾊器质量的优劣,主要决定于⾊散元件的质量。
⾊散元件常⽤棱镜和光栅。
3.吸收池吸收池⼜称⽐⾊⽫或⽐⾊杯,按材料可分为玻璃吸收池和⽯英吸收池,前者不能⽤于紫外区。
吸收池的种类很多,其光径可在0.1~10cm之间,其中以1cm 光径吸收池最为常⽤。
4、检测器检测器的作⽤是检测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现今使⽤的分光光度计⼤多采⽤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作为检测器。
5、信号显⽰系统常⽤的信号显⽰装置有直读检流计,电位调节指零装置,以及⾃动记录和数字显⽰装置等。
⼆、分光计的分类国际上⼀般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仪器结构将其分为单光束、准双光束、双光束和双波长四类。
单光束可见分光光度计光度准确度差。
常见的721、751、753、754 等可见分光光度计都是单光束仪器,因为他们的分析误差较⼤,所以, 它们在使⽤上受到限制。
⼀般来讲, 对要求较⾼的制药⾏业、质量检验⾏业、科研等⾏业不适宜使⽤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准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有两种类型: ⼀种是两束单⾊光, ⼀只⽐⾊⽫, 两只光电转换器; 另⼀种是⼀束单⾊光, ⼀束复合光,⼀只⽐⾊⽫, 两只光电转换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理是: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吸收了紫外可见辐射光后,发生了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
它是带状光谱,反映了分子中某些基团的信息。
可以用标准光谱图再结合其它手段进行定性分析。
根据Lambert-Beer定律:A=εbc,(A为吸光度,ε为摩尔吸光系数b为液池厚度,c为溶液浓度)可以对溶液进行定量分析。
你可以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定三种农药的波长在某溶液中的最大、最小吸收波长。
配制溶液-在光谱检测项下进行-调整检测光谱范围及速度--扫描光谱图--吸光度最大处对应波长为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最小处对应的波长为最小吸收波长。
1.光源灯;2.滤光片;3.球面反射镜;4.入射狭缝;5.保护玻璃;6.平面反射镜;7.准直镜;8.光栅;9.保护玻璃;10.出射狭缝; 11.聚光镜;12.试样室; 13.光门;14.光电管.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由光源灯(1)发出连续辐射光线,经滤光片(2)和球面反射镜(3)至单色器的入射狭缝(4)聚焦成像,光束通过入射狭缝(4)经平面反射镜(6)到准直镜(7)产生平行光,射至光栅(8)上色散后又以准直镜(7)聚焦在出射狭缝(10)上形成一连续光谱,由出射狭缝选择射出一定波长的单色光,经聚光镜(11)聚光后,通过试样室(12)中的测试溶液部分吸收后,光经光门(13)再照射到光电管(14)上.调整仪器,使透光度为100%,再移动试样架拉手,使同一单色光通过测试溶液后照射到光电管上.如果被测样品有光吸收现象,光量减弱放大器处理,将光能的变化程度通过数字显示器显示出来.可根据需要直接在数字显示器上读取透光度(T),吸光度(A)或浓度(C).基本操作:(1)通电---仪器自检----预热20min;(2)用键设置测试方式:透射比(T),吸光度(A),已知标样浓度方式(C)和已知标样浓度斜率(K)方式;(3)波长选择:用波长调节旋钮设置所需的单色光波长;(4)放样顺序:打开样品室盖,在1~4号放置比色皿槽中,依次放入%T校具(黑体),参比液,样品液1和样品液2.(5)校具(黑体)校"0.000":将%T校具(黑体)置入光路,在T方式下按"%T"键,此时仪器自动校正后显示"0.000"(6)参比液校"100"%T或"0.000"A:将参比液拉入光路中,按"0A/100%T"键调0A/100%T,此时仪器显示"BLA",表示仪器正在自动校正,校正完毕后显示"100"%T 或"0.000"A后,表示校正完毕,可以进行样品测定.(7)样品测定:将两样品液分别拉入光路中,此时若在"T"方式下则可依次显示样品的透射比(透光度)若在"A"方式下,则显示测得的样品吸光度.7200型光栅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1)(1) 预热是保证仪器准确稳定的重要步骤.(2) 比色皿的清洁程度,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因此,特别要将比色皿清洗干净.先用自来水将用过的比色皿反复冲洗,然后用蒸馏水淋洗,倒立于滤纸片上,待干后再收回比色皿盒中.必要时,还要对比色皿进行更精细的处理,如用浓硝酸或铬酸洗液浸泡,冲洗.(3) 比色皿与分光光度计应配套使用,否则会引起较大的实验误差. 比色皿不能单个调换 1.3 7200型光栅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2)(4) 比色皿内盛液应为其容量的2/3,过少会影响实验结果,过多易在测量过程中外溢,污染仪器. 比色皿中试样装入量应为2/3~3/4之间(5) 拿放比色皿时,应持其"毛面",杜绝接触光路通过的"光面".如比色皿外表面有液体,应用绸布拭干,以保证光路通过时不受影响.(6) 若待测液浓度过大,应选用短光径的比色皿,一般应使吸光度读数处于0.1~0.8范围内为宜.由于测定空白,标准和待测溶液时使用同样光径的比色皿,故不必考虑因光径变化而引起的影响.UV-754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正确使用方法2.1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概述(1)2.1.1定义用紫外光源通过分光光度技术对物质进行测定的方法叫作紫外分光光度法.所使用的仪器叫作紫外分光光度计.2.1.2原理因为许多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中存在共轭双键,在200~400nm的紫外光区具有吸收光的特性,所以无需进行显色反应便能直接测定.2.1.3应用常用于对蛋白质和核酸进行定性,定量测定.蛋白质分子中所含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等芳香族氨基酸残基在波长280nm处具有最大吸收峰.故常用波长280nm处的吸光度测定蛋白质的浓度.2.1.4特点(1) 组成核酸的碱基也含有共轭双键,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在260nm处.但在280nm处也有一定的光吸收,对蛋白质的测定有一定的干扰作用.若分别测定280nm和260nm处的吸光度,可通过经验公式消除核酸对蛋白质测定的影响. (2)可对微量蛋白质(1~10g/L)不需显色,进行直接定量测定.因此操作简便,而且可回收样品.此外,盐类在280nm处无光吸收,少量盐类也不会影响测定结果.(3)紫外分光光度法完全符合Lambert-Beer定律的基本原理.在其它条件保持一致的情况下,被测溶液的吸光度与被测溶液的浓度成正比.2.2 UV-754型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2.1仪器结构由光源(钨灯或氚灯),单色器,试样室,接受器(光电管),微电流放大器,A/C 转换器,打印机,键盘和显示器等部件组成.微处理机(CPU)通过输入,输出口(I/O)对微电流放大器,显示器和打印机等部件进行控制,实现仪器的整体功能.2.2.2工作原理UV-7 5 4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光学系统1.氚灯;2.钨灯;3.滤光镜;4.聚光镜;5.入射狭缝;6.平面;7.准直镜;8.光栅;9.出射狭缝; 10.聚光镜; 11.试样室; 12.光门; 13.光电管2.2.2工作原理由光源氚灯或钨灯(1或2)发出连续辐射光线经滤光镜(3)和聚光镜(4)至单色器入射狭缝(5)处聚焦成像,再经平面反射镜(6)反射至准直镜(7)产生平行光射至光栅(8)在光栅上色散后又经准直镜(7)聚焦在出射狭缝(9)上成一连续光谱,经出射狭缝射出的光在聚光镜(10)聚光后分别通过试样室 (11)中的空白溶液(或对照溶液),标准溶液或样品溶液,被部分吸收后光经光门(12)再照射到光电管(13)上.被光电管接收的光信号再被转换成电信号,后者通过输入,输出口(I/O).进入微处理机进行调零,变换对数,浓度计算以及打印数据等处理,将检测结果通过显示器和打印系统显示出来.2.3 UV-754型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外型)2.3.1 UV-754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试样架拉手;2.键盘部分;3.数据打印;4.波长刻度盘;5.波长手轮;6.电源汗关;7.氚灯触发按钮;8.光源室.2.3 UV-754型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键盘) UV-754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键盘详细内容说明如下:2.3 UV-754型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键盘内容1) ①功能键: F1~F8,暂无功能,备扩展使用. ② T键: 具有三种透光度状态调节功能.③ A/C键:吸光度/浓度转换键,按此键可分别表示"吸光度0~3A","吸光度0~","吸光度0~0.1A"和"浓度"四种状态.④送入键:只在"A/C键"处于"浓度"状态时才起作用. ⑤打印键:手动方式时有效,每按一次,便打印一次数据.⑥控制键:在分别使用"设定+","设定一","倍率","显示方式"和"打印方式"各键时,需与控制键分别联合使用才起作用.⑦设定+键:在"A/C键"处于"浓度"状态时才能设定"标准浓度值","斜率K值"或"斜率B值"等数据.其功能是将设定数值增加.2.3 UV-754型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键盘内容2) ⑧设定- 键:是使设定数值减小,操作与"设定+键"类同.⑨倍率键:用来设定标准溶液浓度的放大倍数.有"1","0.1"和"0.01"三档,与"控制键"同时按下,倍率便发生相应的变化.⑩显示方式键:可表示"积分","浓度"和"样品号"三种状态.(11) 打印方式键:存在"自动"(每移动一次试样架,仪器自动打印一次数据),"方式1"(手动方式,每按一次此键,仪器打印一次数据)和"方式2"(每分钟定时打印一次数据)三种状态.每与"控制键"同时按一次此键便改变一个状态.(12) 送纸键:每按一次此键,仪器移动一次打印纸. (13) TAC:数字显示器显示测定结果或输入的数据. 2.3.2 UV-754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1) (1)测试准备①将盛有"空白"或"对照"溶液的比色皿处于试样室光路位置; ②选择波长旋动波长手轮选定所需波长;③确定光源波长在200~290nm时,选择氚灯为光源;波长在290~360nm时,同时以氚灯和钨灯为光源;波长在360~850nm时,选择钨灯为光源;若使用氚灯,需按氚灯触发按钮启动;④仪器自检显示器显示"754"后,数字显示出现"100.0",表明仪器通过自检程序,此时仪器进入"0~100%","连续"和"自动"状态(打印系统处于自动打印状态)⑤仪器预热30min后方可进行测试.2.3.2 UV-754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测试过程①数字显示透光度"100.0"(或吸光度"0.00")2~3s后,将盛有标准溶液的比色皿移至光路,打印系统便自动打印出所得数据;②将盛有样品溶液的比色皿移至光路,打印系统即自动打印出该样品的数据.待第一个样品数据打印完毕后,将第二个样品置于试样室光路………,若有多个样品,操作以此类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测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医药等领域的分析仪器。
UV-Vis分光光度计可以测量溶液、气体和固体的吸收光谱,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波长和强度来分析物质组成和浓度。
UV-Vis分光光度计的原理UV-Vis分光光度计利用的是荧光分析或吸收分析的原理,即物质吸收或放射与波长、能量的关系。
当物质的分子和原子发生跃迁时,就会吸收某一特定波长的光。
根据分子的能级结构和波长大致确定,溶液中各种物质按照各自分子的能级结构吸收光的波长不同,因此可以测定出物质吸收的波长和吸收光强度。
UV-Vis分光光度计不同于一般的Lab Max,它采用的是分光技术,即将光线分为多个波段,普通的Lab Max仅仅可以得到光线的强弱。
分光技术可以将光线分为不同的波段以获得物质的吸收或者荧光发射谱,由此可以得到分子的能级结构信息和特定波长的吸收或荧光强度。
UV-Vis分光光度计的测量方法在使用UV-Vis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先进行样品制备和标准曲线的制作。
样品制备样品制备包括液态样品的制备和固态样品的制备,这里以液态样品的制备为例:1.按照所需浓度称取适量试样2.加入适量的溶剂中溶解,摇匀、均匀并过滤3.取动过液体样品,并根据实验要求选择所需样品标准曲线制作标准曲线是确定样品吸收特性的重要工具,标准曲线的制作需要参照国际规范和企业标准。
制作标准曲线的步骤如下:1.准确称取标准样品并按实验要求稀释,得到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2.分别将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测定,测定结果为吸收值3.绘制标准曲线,并进行拟合4.测定未知样品,并根据标准曲线得到浓度测量方法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应根据样品的吸光度和吸收波长来选择光程和光强,以获得最佳的吸收信号。
2.在每次测量之前,都要先进行本底校正,即测量纯溶剂或纯水的吸收值,并在实验测量前用其进行校正。
3.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如样品吸收、浓度计算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目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主要是在定量分析方面。
先从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来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生命科学中应用非常广泛。
最主要的是以下5个方面:1.蛋白质分析工作中的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蛋白质的分析中最主要的是用作蛋白质含量检测,一般是在蛋白质的吸收峰上作吸光度测定。
因为蛋白质对紫外光的主要吸收波长为280nm,所以采用光度测量模式,将仪器的波长GOTO到蛋白质的最大吸收峰波长280nm 上,测试其吸光度大小,就可完成对蛋白质的定量检测。
2.核酸分析工作中的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核酸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是用来对核酸的定量检测,因为核酸的吸收峰在260nm。
我们只要采用光度测量模式,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波长GOTO到核酸的最大吸收峰260nm 上,测试其吸光度大小就是了。
3.氨基酸分析工作中的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氨基酸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是用来对氨基酸的定量检测。
因为氨基酸对紫外光的主要吸收波长为230nm,所以,我们只要采用光度测量模式。
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的波长GOTO到氨基酸的最大吸收峰230nm 上,就可测试其吸光度大小,从而计算出氨基酸的含量。
但是,因为氨基酸分析时,一般是将它溶解在水中,而水在230nm 附近有很多干扰吸收线,所以,在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氨基酸分析检测时,要注意防止干扰的问题。
此外,还需注意:只有少数氨基酸有紫外吸收。
多数氨基酸无紫外吸收或很弱,测定时要衍生化后再测。
4.糖类分析测试工作中的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糖的分析中,主要是做定量检测。
因为糖对紫外光的主要吸收波长为218nm。
所以,对糖类进行分析时,只要采用光度测量模式。
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的波长GOTO 到氨基酸的最大吸收峰218 nm 上,就可测试其吸光度大小,从而计算出糖的含量。
5.多糖分析测试工作中的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多糖的分析中,主要也是作定量检测。
菁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说明书
摘要:
一、菁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概述
二、菁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
三、菁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四、菁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维护与保养
五、菁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领域
正文:
一、菁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概述
菁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精密的分析仪器,用于测量物质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域的吸收光谱。
该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用于物质的定性鉴别、定量分析以及反应动力学研究等。
二、菁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
菁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基于朗伯比尔定律进行测量。
当光通过吸收介质时,介质对光的吸收程度与介质中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菁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通过测量样品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域的吸光度,进而计算出样品中物质的浓度。
三、菁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菁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时,需先将样品制备成均匀的溶液,然后将溶液倒入比色皿中。
接下来,设置仪器的波长范围和测量时间,进行吸光度测量。
最后,根据测量结果和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出样品中物质的浓度。
四、菁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维护与保养
为了保证菁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首先,应避免将仪器暴露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中。
其次,定期清洁比色皿,避免污染。
最后,定期校准仪器,确保测量精度。
五、菁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领域
菁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包括化学分析、生物学研究、环境监测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技术与检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分析仪器,它能够对溶液中的物质吸收和透射进行定量分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技术与检定是确保该仪器准确性与可靠性的重要环节,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技术与检定的相关内容。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技术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基于溶液中物质对紫外和可见光的吸收作用进行分析的仪器。
在可见光和紫外光范围内,许多物质都会发生电子跃迁吸收现象,因此该仪器可以用于测定金属离子、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等物质的浓度和组成。
典型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信号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从技术原理上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通过光源产生一定波长的光,经过单色器选择出所需的波长,然后通过样品室中的样品,根据被测溶液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或透射程度,最后由检测器将其转换成电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溶液中物质的浓度值。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信任度至关重要,因此对该仪器进行定期检定是十分必要的。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波长准确度检定: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波长准确度进行检定,通常采用标准溶液进行测试,通过测定标准溶液在设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值来判断波长准确度。
2. 光强度校准:对光源的光强度进行检定,通过标准光度计测定光源的光强度,确保光源能够产生稳定的光强度,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吸光度零点校准: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吸光度零点进行校准,保证在没有样品的情况下检测结果为零值。
4. 线性范围检定: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线性范围,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仪器的检测结果与浓度呈线性关系。
5. 稳定性检定:检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稳定性,包括温度稳定性、时间稳定性等方面,确保仪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检测结果的稳定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药物等领域的实验仪器,它可以用来测量样品对紫外和可见光的吸收情况,从而得到样品的吸光度和浓度等重要参数。
在科研实验室和生产现场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和使用技巧非常重要,正确的操作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和使用方法:一、准备工作1.1 样品的制备:首先要准备好需要测量的样品,确保样品的制备符合实验要求,并且样品溶液的浓度和透明度在光度计测量范围内。
1.2 仪器的准备:打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电源,将仪器预热至稳定的工作温度,同时检查仪器的灯泡和光栅等部件是否正常。
二、测量操作2.1 校准仪器:在进行测量之前,必须对仪器进行校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2 装样品:将样品溶液分别加入光度计的比色皿或石英比色皿中,注意不要留下气泡或杂质。
2.3 设定参数:根据样品的特性和测量要求,设定光度计的波长、光程和测量范围等参数。
2.4 测量数据:开始测量之后,观察样品的吸光度变化曲线,并记录下稳定的吸光度数值。
三、数据处理3.1 计算浓度:根据测得的吸光度数值,使用比色法或标样法计算出样品的浓度。
3.2 分析结果:根据测得的数据,分析样品的吸收特性和浓度变化规律,得出实验结论。
四、仪器维护4.1 清洁保养:每次使用完毕后,要及时清洁光度计的仪器和光学部件,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精度。
4.2 故障排除: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仪器出现故障或异常,及时进行故障排除和维修处理。
五、注意事项5.1 防止污染: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样品污染或交叉污染,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2 安全操作:使用化学药品和致癌物质时,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通过以上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和使用方法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这一实验仪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正确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和实验人员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为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有机物定性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无机物方面用于矿物、半导体、天然产物和化合物的研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用来测量待测物质对可见光的吸光度并进行定量分析的仪器,称为可见分光光度计。
可在600nm测定细菌细胞密度。
2、在水和废水监测中的应用,对于一个水系的监测分析和综合评价,在水质的常规监测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占有较大的比重。
3、用来测量待测物质对可见光或紫外光的吸光度并进行定量分析的仪器。
可以测定核酸和蛋白的浓度,涡街流量计也可以测定细菌细胞密度。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材料的光学带隙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见的实验仪器,常用于测量材料的光谱特性,包括吸收谱和透射谱。
而测量材料的光学带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之一光学带隙是指材料中电子能级的分布情况。
在固体材料中,电子只能存在于不同的能级中,这些能级之间可以有间隔,而不能连续分布。
能量间隔最大的两个能级分别称为价带和导带,它们之间的能量差距就是光学带隙。
光学带隙决定了材料在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和透射特性,因此对于研究材料的光学性质和电子行为非常重要。
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材料的光学带隙有多种方法,下面分别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间接带隙法和直接带隙法。
间接带隙法:在这种方法中,通过测量材料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特性来确定光学带隙。
首先,需要测量材料在可见光和紫外光范围内的透射光谱。
通过对透射光谱进行处理,可以得到材料的吸收系数。
然后,根据Tauc Plot方法,绘制吸收系数与光子能量的平方根的关系图。
在间接带隙下,吸收系数与光子能量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通过图像的斜率可以确定光学带隙的大小。
直接带隙法:在这种方法中,通过测量材料的透射光谱来确定光学带隙。
同样,需要先测量材料在可见光和紫外光范围内的透射光谱。
然后,通过分析透射率的变化,可以确定光学带隙。
在直接带隙下,材料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非常高的吸收能力,因此在带隙范围内透射率很低。
通过找到透射率最低点,就可以确定光学带隙的能量。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材料的光学带隙时,还需要注意一些实验条件和注意事项。
首先,由于光学带隙通常位于紫外光范围,所以必须确保分光光度计的波长范围覆盖到紫外光区域。
其次,样品的准备和处理也很重要,必须确保样品是均匀的,没有表面缺陷和杂质。
此外,样品的厚度也会影响测量结果,通常要求样品的厚度在波长范围内保持恒定。
总结起来,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材料的光学带隙可以通过间接带隙法和直接带隙法两种方法来实现。
这些方法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非破坏性的测量手段,为研究材料的光学性质和电子行为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实验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测量应用一、实验目的
1.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
2.了解关于物质的吸收光谱的基本定律。
3.初步学会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物质(各种透明晶体和溶液)的吸收光谱或透过谱(如光子晶体的透过谱)。
4.了解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浓度的方法。
二、光的吸收定律与物质的光谱
紫外光是波长范围在200一400nrn的电磁波,可见光是波长在400一750nrn范围电磁波。
当光穿过媒介传播时,媒介中的物质分子和原子就会与光波产生相互作用,使光的能量发生损耗,这就是所谓的光的吸收现象。
不同的物质可能与不同波长的光波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这就出现所谓的选择性吸收现象。
例如,红色玻璃对红光的吸收比较小,而对其它波长的光波的吸收较强,从而使得该玻璃看起来是红色的。
如果固定输入光的强度,从200nrn到750nrn连续改变入射光的频率,将每个波长的光穿过某一物质后的输出光强记录下来,则以入射光频率为横坐标、以出射光强度
为纵坐标而画出的曲线称为该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朗伯(Lambert)发现,光在媒质中的光强随其在媒质中的传播距离而发生指数衰减:即
I=I0 exp(-kx)(1)
其中I0为入射处的光强,I为出射处的光强,X为光在媒质中的传播距离,k为衰减系数。
这就是媒质中的光的吸收的基本定律,通常称这个规律为朗伯定律。
当吸收物质为某种物质的溶液时,设溶剂是不吸收光的,则该溶液对光的吸收率应与光波通过的路程上单位长度内吸收光的分子数,也就是与浓度C成正比,即k=α'C (2)
引入透过率T= I/ I0,吸光度A= —log T ,令α=α'/2.303,则由式(1)有:
A= α C x (3)通常称公式(3)叫比尔定律。
由此可知,先配出标准浓度(C。
)的所研究物质的溶液,测出其吸光度(A。
),则任意浓度的所研究物质的溶液的浓度值可以通过测量其吸光度而求出。
由式(3)有:A。
=αC。
x;A= αC x;从而有A。
/A=C。
/C,即有
C = C 。
A/A。
(4)
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ll00简介
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是物质的吸收光谱测量的必备仪器。
它的种类繁多,有多通道和单通道、手动和自动等多种形式。
但任何一种分光光度计均包含有光源、色散系统、吸收池和光电检测系统等基本组成部分。
UV-1100等较先进的系统还配有数据记录、处理和显示部件。
UV-1100所采用的光源由钨丝灯和氘灯构成。
钨丝灯用于提供可见光,氘灯用于提供紫外光。
UV-1100采用光栅来实现分色作用。
UV-1100的光电检测系统由光电倍增管、信号电压放大器和计算机构成。
计算机同时担任数据处理和显示的功能。
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UV-1100整个系统的组成框图和光路图。
UV-1100的工作波长范围为200nrn-800 nrn .系统具有自检功能,可以按波长扫描方式、定波长方式、动力学实时取样方式进行测量,具有定量分析测量功能和谱图处理功能。
四、实验内容
1.基本操作方法的掌握
开机操作步骤:(1)打开分光光度计电源,钨丝灯亮;(2)打开氘灯电源,约6秒后,氘灯亮;(3)打开打印机电源;(4)打开显示器电源;(5)打开计算机系统电源。
进人测量控制系统软件:在WINDOWS桌面上双击“UV ll00”图标,系统进人仪器自检。
然后可选取适当的测量方式进行测量。
2.用波长扫描方式测量物质(本实验中为一有色物质)的吸收光谱
先选择测量方式为波长扫描测量方式,在计算机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有关参数。
然后将参比样品(空气)及被测样品(有色样品)放到样品池的样品架上,盖好样品室的盖了。
单击“测量运行”菜单项,选“波长扫描一测量运行”画面,然后单击“开始”,按屏幕上的操作提示,拉动样品池进行测量。
3.用定波长方式测量溶液的浓度
先配出标准浓度(C。
)的所研究物质的溶液,测出其吸光度(ABS)(设其测量值为A。
),再测出所研究物质的未知浓度的溶液的吸光度A,即可由式(4)求出待测溶液的浓度值。
具体步骤是:
(1)将参比样品(纯水)、浓度值己知的溶液(C。
,可设它C。
=l)和浓度值未知的溶液分别放入样品池中。
(2)从主菜单下的“测量功能”菜单激活(单击)“定波长测量”菜单项,根据屏幕弹出的对话框输入参数。
(3)将参比和样品(一个浓度已知,三个浓度不同的同种溶液)
放入样品室。
(4)激活“测量运行”菜单,单击“开始”命令,按屏幕提示进行测量。
记录测量结果。
重复进行5次测量。
计算待测
样品的浓度值。
注意:当取C。
=1时,测得的值为相对浓
度。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分析样品的吸收光谱的特点,比较光子晶体的透过谱与其它透明体的吸收光谱的不同之处。
2.由朗伯定律分析光束在均匀介质中传播dx距离时的光强的损耗量,由所求得的结果指出其物理含义。
3.设参比样品的浓度为C。
,根据实验数据求出待测样品的浓度。
4.进行浓度测量值的误差分析。